2019精品教育《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案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人物形象2.在背诵中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自学过程】一、诵读与口诀1、自由朗读并背诵《登岳阳楼》2、默写《登岳阳楼》,请一名同学演牌3、教师点评默写情况4、齐读《登岳阳楼》二、初读课文,体验形象美1、教师描写《尼里岳阳楼》诗句展现的画面,学生体会诗中杜甫的形象早就听说洞庭湖水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岳阳楼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侧,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
天长地久,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面浮荡着。
回头想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予漂泊沦落的我。
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木舟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战火纷飞,兵荒马乱,一想到这,靠在窗边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2、学生概括《尼里岳阳楼》中杜甫的形象(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无”“老”“病”“孤”展示了杜甫晚年在外漂泊的孤独寂寞,抒发了浓重的身世之感。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的杜甫仍关心北方的战事,时刻惦记着国家的安危,展现了他满腔的爱国情怀。
3、教师点拨:杜甫之所以伟大,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骨子里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他能够始终把个人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仍然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果杜甫的诗歌只是一味的感叹身世不济,命途多舛,那杜甫也就只是一个二流三流的诗人,无怪乎闻一多先生说:“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4、再次背诵《尼里岳阳楼》5、自读《旅夜书怀》,分析这首诗与《登岳阳楼》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6、教师用对联总结杜甫的形象:片布褴褛,独向斜阳叹白头一支秃笔,直指河山忧国难三、研读鉴赏,品味意境美利用意象通过想象去体会意境就是我们阐释诗时以获取审美惬意和审美乐趣的关键手段,我们通过杜甫的这两首诗歌去体会杜诗特有的意境。
1、品味《登岳阳楼》中的“今”与“昔”(1)学生分析“今”与“昔”写下了作者看见岳阳楼后的兴奋与欢欣。
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答案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答案1、指导阅读《旅夜书怀》:在我们读第一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时,语调很缓慢,哪怕重音放在“独”上,依然读起来只有淡淡的忧伤,当读到第二句的时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平野还有波光粼粼的东流江水,语调低沉而雄浑,这时的杜甫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孤寂无助,凄苦茫然的漂泊之伤痛,在紧接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杜甫的愤激不平呼之欲出,可是杜甫最后只是无可奈何不无感伤说了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份呼之欲出的愤激之言就这样硬生生的堵在喉颈。
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第五题和第六题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第55页。
七、潮湿的岸边没有来路也没有去路,只有瘦弱的草孤零零地在无边的风中摇摆不定,水边的草注定纤细单薄。
那只破旧的小船还有那根高傲的桅杆静寂地躺在月色中,守候着漫漫长夜。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在天与地相接的地方,几颗星辰垂挂着,皎洁的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一江的波光粼粼铺向远方,江天一色。
八、抒发了诗人孤苦无依,茫然凄苦的感情。
“天地一沙鸥”借沙鸥来自况,抒发自己心中那种渺小,孤寂,迷惘之情。
九、“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垂”字让人觉得星辰好像垂挂在天地相接的地方,眼前的平野辽阔无边,这个“涌”字可见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直伸向远方,江天一色,天地相接,这样的画面呈现雄浑开阔的意境。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坼”描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洞庭湖的壮阔。
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点:1. 积累字词等基础知识,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鉴赏诗句;学习难点:学会鉴赏诗句一、预习(一)走进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生于河南巩县,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的阶段。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梳理基础知识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东南坼()戎()马乾()坤邠()州凭轩 ( )鳌迥()危檣() 官应() 老病休催短景()雪霁(渔樵()寂寥() 夔()州崔旰()2.注音组词坼() 戎( ) 鳌( ) 迥( ) 儒(拆() 戍( ) 鳖( ) 扃( ) 孺(墙() 瓯( )募( ) 霄( )惟1八、()))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李杜/大李杜”。
存诗1400多首, 与李白并称3.解释字词吴楚东南坼亲朋无一字官应老病休雪霁寒宵坼:乾坤日月浮乾坤: 老病有孤舟有:字:危檣独夜舟危:名岂文章著岂:应:岁暮阴阳催晚景岁暮:阴阳:景霁:人事音书漫寂寥漫:4.名句填空吴楚东南坼, 老病有孤舟。
《登岳阳楼》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旅夜书怀》教案第一章:《登岳阳楼》诗文解析1.1 诗歌背景介绍了解诗人杜甫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及其创作风格。
1.2 诗文逐句解析解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等。
探讨诗句中的意境与哲理。
1.3 诗歌主题探讨分析诗中的主题思想,如登高远望所带来的感悟、对家国命运的忧虑等。
1.4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分析诗中的韵律、节奏、声律等特点。
探讨诗人如何运用字词、句式等表达情感。
第二章:《旅夜书怀》诗文解析2.1 诗歌背景介绍了解诗人杜甫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及其创作风格。
2.2 诗文逐句解析解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等。
探讨诗句中的意境与哲理。
2.3 诗歌主题探讨分析诗中的主题思想,如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对家国命运的忧虑等。
2.4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分析诗中的韵律、节奏、声律等特点。
探讨诗人如何运用字词、句式等表达情感。
第三章:对比分析3.1 两首诗的异同点从诗歌主题、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
3.2 诗人创作风格比较分析两首诗中所体现的杜甫的创作风格。
3.3 教学实践:学生小组讨论、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发现。
邀请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对比分析成果。
第四章:诗歌鉴赏与创作4.1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如关注意象、理解情感等。
4.2 诗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所学的手法和技巧。
4.3 学生诗歌展示与评价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首诗的主题、艺术手法等。
5.2 拓展学习建议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作,进一步了解其创作特点。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的短文、创作一首古体诗等。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6.2 课堂讲解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情感表达等,进行深入解读。
登岳阳楼》教案《旅夜书怀》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旅夜书怀》教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登岳阳楼》教案《旅夜书怀》教案《登岳阳楼》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2)能掌握律诗的形式特点,了解对偶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1)体味关键句、关键字,通过互动合作、小组讨论的方法对诗歌进行分析。
(2)拓展延伸,通过比较更深入理解诗人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2)能感知、理解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味颔联和颈联,感悟诗人深沉的情感。
难点:了解对偶的有关知识。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周学过了第十课《杜甫诗三首》中的《石壕吏》和《又呈吴郎》,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首《登岳阳楼》。
二、检查预习,初读诗歌。
1、根据昨天的预习作业,我们来检查课下注释的预习。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坼:分裂乾坤:指天地戎马:代指战争轩:窗户涕泗:眼泪和鼻涕,此处指眼泪。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从停顿、咬字、重音、感情等方面来评价。
)3、把握韵律和节奏,确定体裁。
这首诗从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四联八句,每句五字,首联、颔联和颈联是工整的对偶,可以判断它是律诗,其中三联对偶更显出了它的形式整齐的特点。
(板书)这首诗读起来押韵吗押韵,我们来看它的韵脚:楼、舟、流。
ou,押平声韵,这也是律诗的特点。
4、全班齐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感受律诗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之美。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板书:音韵和谐之美)三、把握情感,再读诗歌。
1、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读这首诗生:悲伤、伤感等。
2、追问:为什么生结合诗歌回答。
3、看来要把握情感,我们还是要结合整首诗来看,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概述这首诗的内容。
《登岳阳楼》(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登岳阳楼》导学案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本单元所选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及炼字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阅读鉴赏、诗歌朗读比赛等活动深入理解诗人的作品内涵,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歌的不同风格特征,欣赏诗人的独特艺术创造。
体会诗人借助景物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
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被人誉为“诗圣”。
2.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
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大历三年,杜甫离开夔州一路漂泊来到岳阳。
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三、品读诗意1.朗读诗歌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梳理诗意(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翻译:作者情感:答案: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首联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丽风光,心情十分喜悦。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翻译:诗人情感:答案: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生动描绘了洞庭湖水波澜壮阔、雄伟奇丽的气象,表现出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翻译:诗人情感:答案: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阁夜》《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学案教师案马朝霞
杜甫诗《阁夜》《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整体阅读导学案教师版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高二年级马朝霞一、学习目标: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2、把握杜甫诗歌“抑扬顿挫”的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学习重点: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三、学习难点: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四、学习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上周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诗歌和散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
我们每个人都在广袤的天地间飞翔着。
飞过千山万水,只为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心中的梦。
可是我们在飞翔的路途中,总会遇到狂风,遇到暴雨,前方一片迷茫,我们不知该飞向何方。
诗圣杜甫也曾穷困潦倒,失意落魄,被迫漂泊西南,但是漂泊江湖的辛酸没有抹去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路颠沛流离,一路泪沾衣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阁夜》《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共同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1、诗人生平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登岳阳楼》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登岳阳楼》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登岳阳楼》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登岳阳楼》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诗情画意、咏史纪事、倾情吊古,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通过导学案的形式,为学习《登岳阳楼》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一、诗歌背景1. 岳阳楼位于哪儿?为什么杜甫到岳阳楼游览?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它是古代著名建筑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杜甫游览岳阳楼时,赏景思古,心情激动,写下了这首《登岳阳楼》。
2.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中描绘了岳阳楼周围的自然景色和江湖之美,同时也反映了唐朝的时代背景。
作者在诗中独具眼光地运用了风景描写,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诗歌分析1.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思想和情感?《登岳阳楼》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故国昔日繁荣壮丽的怀念,对当前混乱局面的无奈,以及对自己不幸流落在外的倾诉。
杜甫的怀念侧重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美好,这也是他一贯的论调。
2. 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杜甫在《登岳阳楼》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比喻等。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气势磅礴的对比手法,在表达对时代变革的看法时,通过对比点明了唐代的不足之处。
3. 诗歌结构。
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七律长诗,分四首。
每首分别描写了江南小景、长江大河、唐代时的沧桑巨变和自己难以回到故乡的情感。
整首诗歌结构清晰,意蕴深厚。
三、诗歌的意义和价值1. 杜甫《登岳阳楼》的意义在哪里?这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那些过去的辉煌和美好的怀念。
同时,也展示了唐代文学的风采和杜甫良好的人文情怀,在文化和思想方面有着很大的价值。
2. 杜甫《登岳阳楼》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现代人同样存在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不公正、劣迹斑斑的现实的不满,而这一点与杜甫的时代是相通的。
因此,学习杜甫的这首诗,对于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启示和力量,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登岳阳楼》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两首诗;(2)能够分析并欣赏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3)能够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2)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2)引导学生从诗中汲取营养,提升个人修养和情感素质。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2 创作背景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活时代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和欣赏;(2)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3.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2)如何引导学生从诗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他们所知道的岳阳楼和旅夜书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两首诗,进行默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记忆力。
4.3 内容解析通过对诗中的字词和句子的解释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4.4 创作背景介绍通过讲解或者视频资料,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与评价5.1 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和感受;(2)让学生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杜甫的诗,下节课进行分享。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两首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导学案
《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蜀相》自主学习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拜谒诸葛武侯祠时所写。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功臣。
杜甫个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完全落空,流落蜀地,生活穷困。
无论国事、家事、个人事,都使诗人陷于苦闷之中。
因此,他到成都之后,不再“自比被与契”,而是追慕诸葛亮,并且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便是其中的一篇。
合作探究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2.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你能读出什么信息?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4.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试概括本诗的主旨。
登岳阳楼自主学习写作背景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
当时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后,沿江由江陵、公安(今属湖北)一路漂泊,暮冬流寓岳阳(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含着浩然胸怀和沉重痛苦的名篇。
合作探究1.首联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试析“坼”“浮”的表达效果。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A4)
古代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很多,但拥有如此厚实肩膀的只有苏轼一个。陶渊明只愿躲进精神的桃花源,却把一片污浊留给世间,自己独享清闲;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慨叹的确沉重,但却放弃了用肩膀承担为民造福的重任;陆游和辛弃疾把挫折放在第一位,不免惆怅满怀,壮志未酬鬓发先斑,给人的感觉是肩膀弱不禁风……只有苏轼有如此厚实的肩膀,上关百姓国家,下系骨肉情怀。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阅读下面一首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第10小题)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迟日江山丽,。《绝句二首(其一)》
尔曹身与名俱灭,。《戏为六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花径不曾缘客扫,。《客至》
自去自来梁上燕,。《江村》
露从今夜白,。《月夜忆舍弟》
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
【课时测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2.解读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景与情。3.体会杜甫两首诗体现出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预习案
一、作家作品
(1)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登岳阳楼》。
仰望苏轼的肩膀,那是一座山……
《登岳阳楼》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两首诗。
(2)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首诗的意象和情感。
(2)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两首诗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的作者杜甫,及其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诗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点,比较它们的异同。
4. 讲解解析: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拓展:总结两首诗的主题和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2. 参考资料:有关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资料、唐代诗歌艺术特点的论述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4. 网络资源:有关杜甫和唐代诗歌的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教学内容:(1)讲解《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的背景及创作意境。
(2)分析两首诗的韵律、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特点。
(3)探讨杜甫诗歌中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8《旅夜书怀》《登岳阳楼》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导学案【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诗歌中的名句。
2.以诵读促思考,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4.诗人运用丰富的寓情于景、想象等来表达感情的方法知识构建,预习指导一、知识构建将该诗设计到的能力点的知识或常考题型作梳理展示)“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登岳阳楼》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面对雄伟壮阔的洞庭湖,诗人想到衰老多病、孤苦无依的自己,又由家事延伸至国事,抒发了伤时忧世的感情。
风格:沉郁顿挫。
此诗的意境开阔宏丽,历来为人称道。
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固然有关,但主要还是有诗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础。
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宽广,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景色交融成一体,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
二、预习指导(针对所学诗歌作基本的梳理介绍)。
(一)知人论世(二)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号称“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已扬名。
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完整)登岳阳楼导学案
(完整)登岳阳楼导学案《登岳阳楼》导学案《登岳阳楼》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重点: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诗人的爱国情怀。
使用说明一、知人论世1、杜甫(712-—770),早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意在踏上仕途,一展宏图。
但朝政腐败,统治者之间明争暗斗,使杜甫的报国宏愿化为泡影。
他一生不为重用。
只做过小官.弃官后的杜甫处境艰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尽管这样,他仍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2、这首诗写于公元768年,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
当时吐番进攻,京师戒严,战争频繁,处于多事之秋.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
二、知识链接:1、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碧波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
始建于唐,以宋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而著名。
2、什么叫“置身诗境’呢?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3、什么叫“缘景明情”呢?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①对篇幅短小,意象常见,且整篇基调一致,意境浑成的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②全诗意象之间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这样的作品就要根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或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用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③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点:1.积累字词等基础知识,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鉴赏诗句;学习难点:学会鉴赏诗句一、预习(一)走进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生于河南巩县,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大李杜”。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梳理基础知识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东南坼()戎()马乾()坤邠()州凭轩()鳌()迥()危樯()官应()老病休催短景()雪霁()渔樵()寂寥()夔( )州崔旰()2.注音组词坼()戎()鳌()迥()儒()拆()戍()鳖()扃()孺()墙()瓯()募()霄()憔()樯()鸥()暮()宵()樵()3.解释字词吴楚东南坼坼:乾坤日月浮乾坤:老病有孤舟有:亲朋无一字字:危樯独夜舟危:名岂文章著岂:官应老病休应:岁暮阴阳催晚景岁暮:阴阳:景:雪霁寒宵霁:人事音书漫寂寥漫:4.名句填空吴楚东南坼,,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雁引愁心去,。
天上接行杯。
今上岳阳楼。
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岁暮阴阳催短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
野哭千家闻战伐,。
卧龙跃马终黄土,。
5.用自己的语言把全诗描述一遍,力争押韵。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6.杜甫名句填空1、会当凌绝顶,《望岳》2、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清新庾开府,《春日忆李白》4、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前出塞九首》5、朱门九肉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6、感时花溅泪,《春望》7、烽火连三月,《春望》8、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9、娟娟戏蝶过闲幔,《小寒食舟中作》10、风急天高猿啸哀,《登高》11、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1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13、一去紫台连朔漠,《咏怀古迹五首》14、画图省识春风面,。
《咏怀古迹五首》15、丛菊两开他日泪,《秋兴八首》16、丹青不知老将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7、两个黄鹂鸣翠柳,。
《绝句四首(其三)》18、迟日江山丽,《绝句二首(其一)》19、新松恨不高千尺,《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20、尔曹身与名俱灭,。
《戏为六绝句》21、留连戏蝶时时舞,。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22、细雨鱼儿出,《水槛遣心二首(其一)》23、花径不曾缘客扫,。
《客至》24、自去自来梁上燕,。
《江村》25、露从今夜白,《月夜忆舍弟》26、文章憎命达,。
《天末怀李白》27、桃花细逐扬花落,。
《曲江对酒》28、一片花飞减却春,。
《曲江二首》29、穿花蛱蝶深深见,。
《曲江二首》二。
感知文本《登岳阳楼》部分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首联用了什么手法?“昔闻”和“今上”两相对照,包含了怎样的感慨?有何作用?手法:情感:作用: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象?哪两个字用得好?景象:炼字: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开阔突然转为狭窄,联系尾联和作者当时的处境,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旅夜书怀》部分(一)解题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明确: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诗句: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诗句:(二)整体感知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三)质疑讨论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颈联如何理解?3、赏析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赏析。
(四)拓展延伸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赏析第二联或第四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阁夜》部分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交代了什么要素? 流露了什么情感?作用是什么?要素:情感:作用: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感觉:情感: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了什么?内容: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用意:(提示步骤:明确手法,具体说明,用意)三.课堂欣赏(一)写洞庭湖的佳句1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岳阳楼的名联:1.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2.上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下联: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上联:洞庭西下八百里;下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4.上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
5.上联: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下联: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三)仿照上述对联,自选事物,情感,拟写三副对联。
对联:四.课堂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干坼gān chè 戎马róng mǎ 涕泗dìsi 沙鸥shā ōuB.轩窗xuán chuāng 乾坤qián kūn 危樯wúi qiáng 地迥dìtóngC. 邠州bīn zhōu 短景duǎn yǐng渔樵yú qiáo 寂寥ji liáoD.天涯tián yá雪霁xuě qí 夷歌yi gé慰藉wèi jí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景动摇B.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廖。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亲朋无一信,老病有孤舟。
3.下面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字:文字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划分C.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危:危险D.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应:应该4.下面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景:风景B.天涯霜雪霁寒霄霁:雪止C.人事音书漫寂寥漫:白白地D.夷歌数处起渔樵起:唱起5.下列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天涯霜雪霁寒霄译:漫天霜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B.三峡星河影动摇译:侧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C.岁暮阴阳催短景译:岁末,阴阳变化无常,美丽的风景短暂。
D.夷歌数处起渔樵译: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民歌。
6.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危樯独夜舟译:船帆升起,夜晚行船非常危险。
B.名岂文章著译: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二显赫呢。
C.吴楚东南坼译:吴楚两地以洞庭湖水划分疆域。
D.乾坤日夜浮译: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
(二)文句赏析7.下列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名句,先写湖东与南吴楚两地地势如裂,然后写日月星辰日夜浮动在湖水面上,意境壮阔,气势极大。
B.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过去只听说洞庭湖水,到了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楼,这是沉郁之感。
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与诗的开头照应,诗人往日远大抱负全成了泡影,天下兵荒马乱,因而只有老泪纵横了。
D.全诗已经清醒婉丽,纤柔细腻,历来为人称道,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有关,更与诗人的思想感情有关》8.下列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图景,岁暮时节,冬日傍晚,刚刚放晴的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一抹余晖,夜晚来临。
这是一个霜雪初晴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漫延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发出阵阵寒意。
B.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是千古名句,首先在于气象雄浑。
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中回荡,峡江中星空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
前句从视觉上写,后句从听觉上写,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使西阁的夜显得惊心动魄。
C.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两句是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以此作了自我慰藉之语。
D.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战争消息传来,他曾在夜晚听到千家万户的哭声,曾经听到许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百姓的歌声和渔樵们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
9.下列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两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里孤独的停泊着。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涛,大江东流去。
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
C.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有点名声,那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到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语,立意至为含蓄。
D.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然独行,像一只沙鸥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作者以沙鸥自况,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美好愿望的乐观追求。
10..对《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作者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