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屏风

合集下载

屏风在古诗中的意象

屏风在古诗中的意象

屏风在古诗中的意象
屏风在古诗中常常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出现,承载着多重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1. 空间隔断与装饰:
屏风在古代诗词中首先作为一种实用器物被描绘,它是室内空间分隔、挡风或遮蔽视线的重要陈设,如“六曲连环接翠帷”,表现出屏风对居室环境的美化作用和功能性。

2. 隐喻与象征:
- 隐瞒与蒙蔽:李商隐的《屏风》诗中,屏风被比喻为掩盖真相、障人耳目的事物,象征那些欺瞒君主、蔽塞贤良的小人,或是达官贵人因昏聩而受蒙蔽的状态。

- 孤独与隔离:诗人有时用屏风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孤独感或者与外界的隔离状态,如“云母屏风烛影深”暗含了嫦娥独处月宫的寂寞之情。

- 富贵与高雅:画有精美图案的屏风也常用来象征主人的富贵地位或高雅品味,如杜牧诗句中的“屏风周昉画纤腰”。

3. 艺术载体与审美对象:
许多诗歌中直接描写画在屏风上的美丽图画,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文人士大夫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如庾信咏画屏风的诗句。

4. 情感寄托与抒怀:
诗人们还借助屏风这一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感慨人生,
例如通过描绘屏风的华丽或破旧来映射世事变迁、时光流逝等主题。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屏风作为传统文化符号,既体现了时代的生活习俗,又富含丰富的象征寓意,是文学创作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元素之一。

中国古代屏风的历史文化及种类

中国古代屏风的历史文化及种类

中国古代屏风的历史文化及种类屏风是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又叫屏门或屏障,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典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称为“斧钺”。

它以木为框,上裱绛帛,画了斧钺,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

《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

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古代的屏风,制作工艺精湛,融合了浮雕、透雕、彩绘、镶嵌等手法,把山水花鸟、神州传说、金石墨宝、男女人物、飞禽走兽、民俗风情图案巧妙地移植在屏风上。

到了明清时期,屏风制作工艺已达到十分完美的阶段,并形成了极具个性的时代特色和中国民族风格。

就其功能而言,除了挡风、障蔽视线和分割空间之外,还象征着威严和权势。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

它与古典家具浑然一体,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宁静之美。

“屏风”一词让人感觉很有诗意,它营造了一种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宁静空间。

屏风分为座屏风和曲屏风两种座屏风又分多扇组合和独扇插屏。

多扇座屏风由多扇组合而成,或三扇,或五扇,最多九扇,有规律地用单数。

每扇用活榫连接,可以随时拆卸。

屏风下有长榫销,插在座面的孔中,屏风上有屏帽连接;底座多为“八”字形,正中一扇较高,并且稍宽一些,两边扇稍向里收,这样屏风就立起来。

这一类屏风多数被放在正厅靠后墙的地方,然后在前边放上宝座,在古代皇宫里,每个正殿都有这种陈设。

独扇屏又名插屏,一般为单扇插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

插屏的形体有大有小,差异很大,大的有300厘米多高,小的却只有20多厘米。

在居家摆设中,一般较大的插屏是放在挡门处,使人一进门不会有一览无余的感觉,同时还能起到挡风遮光的作用;而小一点的插屏则可以放在桌子或案子上,是纯装饰品。

曲屏风是一种可折叠的屏凤,也叫“软屏风”。

它与硬屏风不同的是不用底座,且都由双数组成。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

在景观中的应用一、传统屏风的种类、性质、作用(一)移动性(可动、固定)1 .座屏座屏指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

按插屏数分为独扇(插屏式)、三扇(山字式)和五扇等。

中国古代常用它作为主要座位后的屏障,借以显示其高贵和尊严。

后来人多设在室内的入口处,尤其是室内空间较大的建筑物内,集实用性与欣赏性与一体。

2 .床屏历史久远的床屏泛指床或塌边的屏风。

床榻有别主要指在长度上,床可容一人,多为睡眠之用,塌比较矮并且狭长,一般为坐具,也可用于小憩。

3 .枕屏枕屏专指固定使用在床榻上的矮屏风形式。

枕屏高为一尺二寸约四十厘米,围绕床或塌的三面,上面有绘画或装饰。

夏天的时候,床上张着蚊帐,可防蚊虫,凉风袭来,屏风可略挡凉气以免风寒,又得通风,身体的感觉非常舒爽。

4 .砚屏砚屏是与砚一起陈设在桌案上的小屏风,它原始的实用功能仍不离屏风的字面意义,为防止砚台中的墨受到风吹而太快干掉。

5 .插屏插屏一般都是独扇,形体大小各异,大的约有3米高,多设在室内当门之处,根据房间和门户的大小,来确定其高度,小的只有20厘米。

插屏早期是固定的,不能拆分,到明清以后变得可以分体,便于使用。

6 .挂屏挂屏指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的屏条。

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

4.围屏围屏是可以折叠的屏风。

一般有四、六、八、十二片单扇配置连成。

因无屏座,放置时分折曲成锯齿形,故别名“折屏”。

8 .厅事屏风厅堂以及庭院、楼阁等相对公共的空间中,只向有限的个人交际圈开放。

在这“半私人化”空间中,屏风的书写往往带有情感的抒发和交流的双重目的。

9 .固定屏风中国最早的四合院的正门前后,分别有两堵墙,前面的叫米崽(音浮思,又名复思,取反复思量之意,泛称照壁或影壁)是古代设在外面的屏风将大门入口隐藏在其后,以阻挡作为开始,以提醒进出的人整理衣衫、收拾心情、恭敬肃穆、端正态度。

七扇屏风的描写

七扇屏风的描写

七扇屏风的描写
一: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三:这屏风通透细腻,远看这几簇花鲜艳绽放,好似在争奇斗艳,却不知后面一片春光;近看这屏风,雕刻细致,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四:屏风上有山有水有雾,挺拔的高山拔地而起,就像巍峨的泰山一样,壮观宏伟。

而水呢,他是那么清爽,把手伸进去,整个人都感到神清气爽。

他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流向何方。

他是那么清澈,一眼望去,河底的青苔和鹅卵石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忽然太阳来到了我们身边,在太阳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闪着耀眼的光辉。

这时,几只小鱼仿佛耐不住寂寞了,纷纷跃出水中。

大雾,像个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个美丽安静的世界,给这个世外桃源,又增添了一些神秘感,这里所有的事物都让人感觉仿佛披上了轻纱,给人一种朦胧优雅的美,棕色的木头框架就像绿叶一样,衬托着这朵美丽的鲜花,给人带来了一种永恒的美。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中国古代屏风,作为一种独特的家具和艺术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带您领略其背后的韵味。

一、诸葛亮与八阵图屏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防御敌军,创造了八阵图。

据说,他曾将八阵图的奥秘刻在一扇屏风上,以便随时研究。

这扇屏风后来流传到了东晋时期,被一位名叫王导的大臣所得。

王导对八阵图屏风推崇备至,常常将其置于书房,以此启迪智慧。

二、杨玉环与美女屏风唐朝时期,美女杨玉环深受唐玄宗宠爱。

为了让杨玉环在宫中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唐玄宗特地命人制作了一扇美女屏风。

这扇屏风上刻画了杨玉环的美丽形象,画面生动传神。

后来,这扇屏风成为了宫中宝物,见证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三、白居易与山水屏风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山水之美,他在家中摆放了一扇山水屏风。

这扇屏风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让白居易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他在屏风前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赞美山水之美的诗篇。

这扇山水屏风也成为了他创作诗歌的灵感之源。

四、乾隆皇帝与百宝屏风清朝乾隆皇帝是一位热爱艺术和收藏的皇帝。

他命人制作了一扇百宝屏风,将各种宝石、珊瑚、珍珠等珍贵材料镶嵌在屏风上,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这扇屏风展现了皇家的奢华与尊贵,成为了清代宫廷艺术的代表之作。

五、鲁迅与《阿Q正传》屏风民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鲁迅创作了长篇小说《阿Q正传》。

他曾在一扇屏风上绘制了阿Q的形象,以此激发创作灵感。

这扇屏风见证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也成为了鲁迅文学创作的重要纪念。

总结:中国古代屏风不仅仅是家具和艺术品,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从诸葛亮的八阵图屏风,到杨玉环的美女屏风;从白居易的山水屏风,到乾隆皇帝的百宝屏风,再到鲁迅的《阿Q正传》屏风,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屏风背后的人文魅力。

古建筑屏风解析

古建筑屏风解析


太和殿内楠木金漆宝座屏风
• 金丝楠木为桢楠属树种, 在中国约有34种,只要显 现金丝明显的均可确定为 金丝楠木。金丝楠木的名 气很大,是我国特有的珍 贵木材,但绝大多数人只 是听过没有见过,因为自 古以来金丝楠木就是皇家 专用木材,历史上金丝楠 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 寺庙的建筑和家俱,古代 封建帝王龙椅宝座都要选 用优质楠木制作,民间如 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 礼制而获罪。明清两代均 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 筑使用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
• • • 属性特点 第一:耐腐。埋在地里可以 几千年丌腐烂,所以皇帝癿 棺木多采用金丝楠木。 第二:防虫。金丝楠木有股 楠木香气,其木箱柜存放衣 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所以 皇家书箱书柜都定金丝楠木, 现代有极贵重癿书籍和纪念 品,只要有条件也要金丝楠 木做盒。
• •
• •
传说中癿金丝楠木 第三:冬天触之丌凉。宫中 常用楠木制作床榻,冬天丌 凉,夏天丌热,丌伤身体, 而其他硬木则丌具备此优良 特性。 第四:丌易变形,很少翘裂。 第五:纹理细密瑰丽,精美 异常。金丝楠木质地温润柔 和,纹理细腻通达,新切木 表面黄中带绿,遇到下雨散 发阵阵幽香。
按画面分
按材质和工艺划分
• 屏风可分为浅浮雕屏风呾 深浮雕屏风。
屏风癿用途
• 屏风作为一种灱活的空间元素、装饰元素呾设计元素, 具有实用呾艴术欣赏两方面的功能,能通过自身形状、色 彩、质地、图案等特质融于丰富多元的现代空间环境,传 达着新中式的意味,演绎出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把你带入 情景之中。因此至今仍然被广泛的运用。尽管屏风丌再局 限于某些固定功能、形式呾摆放位置,但每个特定的环境 都会有特定的设计要求,所以放置屏风应在充分了解空间 的基础上再作出规划。如何将屏风的美发挥到淋漓尽致呢?

(完整版)古代屏风

(完整版)古代屏风
二、汉代的屏风
汉代,屏风的使用更为普遍,有钱有地位的人家都设有屏风。据《西京杂记》载:“汉文帝为太子时,立思贤院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屏风帷帐甚丽。”
汉代屏风在种类和形式上较前代有所增改,除独扇屏外,还有多扇拼合的曲屏,也称连屏,或叠扇屏。此时,屏风常与床榻结合使用。如山东诸城汉画像石的屏风,中间放置与之配套的床榻和茵褥。有两面用和三面用的,也有多扇而两面用的。两面用是在床榻后面立一扇,再把一扇折成直角,挡住床榻的一头。三面用是在床榻的后面立一扇,左右各有一扇围住两头,也有多扇两面,即后面由两扇或三扇围护,一扇折成直角,另一扇立在床榻一侧。还有在屏风上安兵器架的。如山东安邱画像石上的屏风,后面右侧安兵器架,用以放置刀剑等兵器。还有一扇的,放在身后,长短与床榻相等。如甘肃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屏风,屏身不高,属小型屏风。
汉代时,屏风多以木板上漆,加以彩绘。纸张发明之后,则多用纸糊,上面画各种仙人异兽等图像。《后汉书;宋弘传》曰;“弘当燕见,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帝即为撤之。’”这种屏一般多扇组成,每扇之间用钮连接,可以折叠,比较轻便,用则设,不用则收起来。人称曲屏。四扇称四曲,六扇称六曲。还有多扇拼合的通景屏风。
屏风,一般多用于室内,偶尔也在室外使用,但不多见。有一种较大的屏风,专为挡门起遮蔽作用,位置相对固定,名曰“树”。也有把屏风称为“塞门”或“萧墙”的。《尔雅;释宫》:“屏,谓之树。”《礼记;杂记》下:“树,屏也,立屏当所行之路,以蔽内外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郑玄注:“屏谓之树,今罘也。”可知当时的屏风还有罘之名。
罘之名,由来已久,到王莽时才渐渐不闻。当时人们多把罘解释为“复思”。王莽篡政后,改国号“新”,下令拆去汉陵罘,其意在于使人们不复思汉也。

古建筑屏风解析.

古建筑屏风解析.
红楼梦大观园之——屏风
屏风的概念
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 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 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 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 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 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 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 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 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 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 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 美。
屏风的种类
• 风的种类繁多,一般按形制、题材、材质和工艺划分的居 多。古书记载的屏风种类就很丰富,汉《西京杂记》有 “赵合德所居昭阳殿中设木画屏风”。《唐书》有“房玄 龄集古今家诫书于屏风”。唐代诗人杜牧诗曰:“银烛秋 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 织女星。”清乾隆帝作《穿杨说》一文,对“百步穿杨” 成语提出质疑,乾隆帝命工匠制作12扇折屏,亲自将全文 538字用墨笔书写于屏风之上。
金丝楠木
• • • 属性特点 第一:耐腐。埋在地里可以 几千年不腐烂,所以皇帝的 棺木多采用金丝楠木。 第二:防虫。金丝楠木有股 楠木香气,其木箱柜存放衣 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所以 皇家书箱书柜都定金丝楠木, 现代有极贵重的书籍和纪念 品,只要有条件也要金丝楠 木做盒。
• •
• •
传说中的金丝楠木 第三:冬天触之不凉。宫中 常用楠木制作床榻,冬天不 凉,夏天不热,不伤身体, 而其他硬木则不具备此优良 特性。 第四:不易变形,很少翘裂。 第五:纹理细密瑰丽,精美 异常。金丝楠木质地温润柔 和,纹理细腻通达,新切木 表面黄中带绿,遇到下雨散 发阵阵幽香。
清代酸枝12扇大屏风
• 酸枝木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亚科 黄檀属植物,因其木材剖开后有 一种较刺鼻的酸味而得名。酸枝 木是多种木材的统称,主要分布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地 区是主产地,中国广大地区也有 部分酸枝木分布其中。 • 酸枝木的木材结构细密,木材手 感光滑,在光照下有光泽。木材 剖开后具酸味或酸香味(少数为 蔷薇香气)。结构细而匀(少数 中等)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 重,强度高,木材含水率12%, 通常沉于水。

古代屏风

古代屏风

成就,曾出口到日本、韩国、朝鲜、泰国、印尼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享
有颇高声誉。
现藏于北京故宫中的“紫檀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堪称清代屏风的典 型代表。
紫檀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
北京故宫屏风欣赏:
1.紫檀边座嵌珐琅宝座屏风 [ 清 乾 隆 ] 横 360cm , 通 高 315cm 此宝座屏风紫檀木质,以5 扇组合,下承八字形三联须弥 座。屏风上装五联透雕夔龙纹 屏帽,边牙下垂与座相连。屏 心嵌铜胎珐琅,天蓝色地子, 饰錾胎云纹及蝙蝠纹,寓意“ 宏福齐天”。该屏风用料考究 ,珐琅用錾胎工艺,为广州制 作。
有所增改,除独扇屏外,还有多扇拼合的曲屏,也称连屏,或叠扇屏。
这种屏一般多扇组成,每扇之间用钮连接,可以折叠,比较轻便,用
则设,不用则收起来。即曲屏。四扇称四曲,六扇称六曲。还有多扇
拼合的通景屏风。此时,屏风常与床榻结合使用,还有在屏风上安兵
器架的。

屏风还有镂雕透孔的,河南信阳楚墓出土过一件木制镂雕彩漆
需要,可长可短,可曲可直,运用自如,装卸方便。围屏屏心装饰一
般有素纸装、绢绫装和实心装,又有书法、绘画、雕填、镶嵌等艺术
形式。
紫檀边座嵌珐琅宝座屏风 [清乾隆]
康熙御制临米芾《天马赋》围屏 [清康熙]
3、挂屏

挂屏为明末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挂在墙上作装饰用的屏牌,大多成
双成对,四扇为四条屏等,到清朝后此种挂屏十分流行,至今仍为人
们喜爱。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
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
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
乾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

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

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

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中国古代的屏风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作战需要屏蔽敌方视线,所以在战争进行时使用屏风进行防护。

后来,古代贵族喜欢在宫廷和府邸中摆放屏风,以区分不同功能的房间。

从那时起,古代屏风开始有了更多的用途和种类。

中国古代的屏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山水画屏风:这类屏风常常以山水画为主题,绘制着山水之间的美景。

山水画屏风通常使用水墨画技法,清新雅致的山川江河图案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安逸的室内氛围。

2.人物画屏风:这类屏风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宫廷美女、武将等人物形象。

人物画屏风常常通过艺术手法来表达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展示出皇家和贵族社会的繁荣和荣耀。

3.花鸟画屏风:这类屏风主要以花朵和鸟类为主题,以自然界中的生命美为创作对象。

花鸟画屏风通常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色彩,表达出花鸟的美丽和灵动。

4.文人雅屏:这类屏风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致和文化修养。

文人雅屏常常刻有经典诗句和书法作品,以及一些文人墨客的书画作品。

这些屏风既是艺术作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展示出文人士大夫的身份和品味。

5.装饰屏:这类屏风主要用于区分不同房间或區域,以及隐藏私密空间。

装饰屏常常由木材、竹子、纸等材料制成,根据不同用途可以进行各种装饰,如刻花、彩绘等。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的屏风种类,如佩屏、背屏和居风。

佩屏是古代贵族佩戴的一种屏风饰品,常常悬挂在胸前,具有装饰和保护的作用。

背屏是指一种类似屏风的隔断,可随身携带便于使用。

居风则是一种可供普通百姓家庭使用的屏风。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屏风由战争中的防护工具演变而来,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衍生出多种类型。

山水画屏风、人物画屏风、花鸟画屏风、文人雅屏和装饰屏是常见的几种种类。

每种屏风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华。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屏风分类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屏风分类

中国古代屏风分类屏风是中国古代居室中最首要的铺排器物之一。

春秋战国期间,漆制、木制类屏风已广泛应用于王公贵族宫室以内。

明清期间,屏风的有用功用有所减弱,室内装修功用大为增强。

清宫制造和保藏的屏风品种十分丰厚,大体可分为多扇式和单扇式两类。

其间多扇式屏风有折页屏风、条屏、围屏等,单扇式屏风有插屏、座屏等。

从清宫传世屏风来看,其间尤以插屏和座屏两类数量最多。

依照清宫屏风在各类宫殿中的运用功用,它们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殿上铺排屏风殿上铺排屏风是宫殿内特有的铺排用具,只在皇宫首要大殿内摆放,是皇帝(包含皇太后、皇后)自个专用的铺排品。

殿上铺排屏风在运用时,首要陈列于大殿的后部,坐落皇帝宝座今后。

殿上铺排屏风绝大多数为漆木制成,题量无穷,雕工精巧。

它们大多高约200-300厘米,每扇宽约80-100厘米,通常由五扇或七扇构成,最多可达九扇,只有少量为三扇或连成一体的单扇。

殿上铺排屏风在各扇的顶部和表面均雕琢有龙纹、火焰珠、祥云图画,有的雕琢有海水江崖纹或御制诗文。

在清朝宫殿中,除首要大殿上的大型漆木屏风外,在宫室、园苑等处的首要宫殿内还设有一些木质、漆质或搪瓷质、复合原料的中型屏风。

斋阁寝宫铺排屏风有清一朝,依照中国传统的宫殿定式,实行“外朝内寝”制度,皇帝和后妃的寝宫是首要的日子居住区,其内部装修十分讲究,室内装修雅典豪华。

遍地厅堂及案几之上,铺排着大大小小的各类屏风,尤其以多扇式屏风、围屏、插屏和单扇式插屏、座屏居多。

1.内宫铺排的大型屏风清朝帝后内宫铺排的大型屏风,以多扇式屏风、围屏和插屏三类为主,通常有五扇、七扇、九扇之分,最多可达十扇、十二扇、十六扇之多。

大型屏风的各个扇屏,有的由折页相连,能够折叠合拢,便利运用;有的为各自独立的单扇,运用时依次刺进一起的底座,使之连为一体,组合成广大的立式屏风。

此类大型屏风通常高约200厘米,每扇宽约50厘米,全屏宽度由组合屏扇的多少而定。

清朝后宫中的大型屏风,首要铺排于室内空地上,起到分隔空间、遮挡视界、美化居室的效果。

中国古代屏风分类

中国古代屏风分类

中国古代屏风分类屏风是中国古代居室中最主要的陈设器物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漆制、木制类屏风已广泛应用于王公贵族宫室之内。

明清时期,屏风的实用功能有所减弱,室内装饰功能大为增强。

清宫制作和收藏的屏风种类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多扇式和单扇式两类。

其中多扇式屏风有折页屏风、条屏、围屏等,单扇式屏风有插屏、座屏等。

从清宫传世屏风来看,其中尤以插屏和座屏两类数量最多。

按照清宫屏风在各类宫殿中的使用功能,它们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殿上陈设屏风殿上陈设屏风是宫廷内独有的陈设器具,只在皇宫主要大殿内摆放,是皇帝(包括皇太后、皇后)个人专用的陈设品。

殿上陈设屏风在使用时,主要陈列于大殿的后部,位于皇帝宝座之后。

殿上陈设屏风绝大多数为漆木制成,题量巨大,雕工精美。

它们大多高约200-300厘米,每扇宽约80-100厘米,通常由五扇或七扇组成,最多可达九扇,只有少数为三扇或连成一体的单扇。

殿上陈设屏风在各扇的顶部和表面均雕刻有龙纹、火焰珠、祥云图案,有的雕刻有海水江崖纹或御制诗文。

在清朝宫廷中,除主要大殿上的大型漆木屏风外,在宫室、园苑等处的重要宫殿内还设有一些木质、漆质或珐琅质、复合材质的中型屏风。

斋阁寝宫陈设屏风有清一朝,按照中国传统的宫廷定式,实行“外朝内寝”制度,皇帝和后妃的寝宫是重要的生活居住区,其内部装修十分考究,室内装饰雅典奢华。

各处厅堂及案几之上,陈设着大大小小的各类屏风,尤其以多扇式屏风、围屏、插屏和单扇式插屏、座屏居多。

1.内宫陈设的大型屏风清朝帝后内宫陈设的大型屏风,以多扇式屏风、围屏和插屏三类为主,通常有五扇、七扇、九扇之分,最多可达十扇、十二扇、十六扇之多。

大型屏风的各个扇屏,有的由折页相连,可以折叠合拢,方便使用;有的为各自独立的单扇,使用时依次插入共同的底座,使之连为一体,组合成宽大的立式屏风。

此类大型屏风一般高约200厘米,每扇宽约50厘米,全屏宽度由组合屏扇的多少而定。

清朝后宫中的大型屏风,主要陈设于室内空地上,起到分隔空间、遮挡视线、美化居室的作用。

中国古代屏风文化的演变

中国古代屏风文化的演变

中国古代屏风文化的演变屏风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品,是中国古代家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家居中,屏风不仅有装饰的作用,并且还有一定的实用性。

在古代,屏风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形状以及装饰的风格都各不相同。

本文将会从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屏风文化的演变。

一、古代屏风的历史概述古代屏风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

在商朝时期,屏风主要是用来遮挡太阳或者风沙的。

到了宋代,屏风的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不仅有低屏、高屏、屏风桌、屏风横屏等多种类型,而且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装饰和风格。

二、屏风的种类屏风因为用途不同,所以种类也非常丰富。

在古代时期,屏风主要是由竹、木、纸或者布制成。

根据用途以及材料的不同,屏风又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

1、低屏:低屏一般是用木质或者竹子制成的,主要是用来遮挡阳光以及光线。

低屏的形状多数是长方形的,高度大约在一米左右。

2、高屏:高屏一般是和低屏成对出现的,高屏的高度比低屏高出一些,多用来遮挡客厅或者书房的后墙。

3、屏风桌:屏风桌最早是出现在唐代,是以木质为主的桌子。

桌子的四个角上用支架搭建,再在上面挂上屏风。

4、横屏:横屏比较常见于明清时期,多用在客厅或者大堂。

横屏无法遮挡到上方,因此多数是宽度较为宽广的长方形。

三、屏风的装饰古代的屏风都是用手工制作,并且都有着独特的装饰风格。

不同的时期,屏风的装饰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唐朝时期,屏风主要以绘画和雕刻为主。

而到了宋代,屏风多有描金或者镂空的工艺,同时还出现了屏风的扇形和弯曲式样。

四、屏风对于古代文化的影响除了装饰性的作用之外,古代屏风也对于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代,屏风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绘画形式,展现了唐代画家的艺术才华。

到了明清时期,屏风绘画也逐渐进入了明清画派的发展中,同时也对于建筑装饰造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结:总体来说,屏风作为一种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居装饰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当时的种类、形状还是装饰风格,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成为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古代的屏风是一种传统家具,起源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屏风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和富贵之家,用于隔断空间、遮挡视线,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品。

经过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屏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工艺水平。

在古代,屏风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家具,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宫廷里,屏风通常被用来隔断内外空间,保护皇帝和宫廷贵族的隐私。

在民居中,屏风则被用来隔断客厅和卧室、书房等区域,起到装饰和遮挡作用。

屏风还常常被用来作为礼仪用品,例如在宴会、聚会等场合,人们会用屏风来装饰场地,并作为主人和客人的隔离物。

中国古代的屏风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古代,屏风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木工、雕刻、画工等技艺。

屏风的材料一般选用上等的木材,如红木、黄花梨等,表面可以精心雕刻、绘画,甚至镶嵌宝石金银等珍贵材料。

这些工艺精湛的屏风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艺术品,被视为家中的瑰宝。

古代屏风不仅具有实用和艺术价值,还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眼中,屏风是一种具有深意的装饰品,常常被赋予诗词、书法等文化内涵,成为文人雅士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对象。

许多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欢在屏风上题写诗词或书法,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些名家手笔落于屏风之上,不仅增添了屏风的文化气息,更使屏风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中国古代,屏风还常常承载着历史和传统的记忆。

许多古代屏风上都绘有历史事件、传统民俗等内容,通过这些图案和图像,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明清时期的屏风上常常绘制有宫廷生活、城市风景、农村风物等图案,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屏风,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沧桑和文化魅力。

中国古代的屏风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化和历史内涵。

古代对帐幔的雅称

古代对帐幔的雅称

古代对帐幔的雅称
对帐幔,又称为屏风,是中国传统家居中常见的一种摆设。

在古代,对帐幔的雅称有多种,下面就来介绍一些。

1. 风光帘
风光帘是对帐幔的雅称之一,这个称呼源于其在居室中的摆放,常常摆放在窗前,可以避免风沙进入,同时还能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

此外,风光帘的图案多为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能够为居室增添一份清新自然之感。

2. 玉屏
玉屏是对帐幔的另外一个雅称,这个称呼来源于对帐幔的质地,用玉石做成的对帐幔就被称为玉屏。

玉屏的制作精美,通常有雕刻或绘画,图案多为神仙、仙女或传说中的神兽等,寓意吉祥如意。

在古代,玉屏常常是皇室或贵族家庭的重要摆设。

3. 展屏
展屏是对帐幔的另一个雅称,这个称呼源于对帐幔的功能,可以展示家庭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品味。

在古代,展屏通常摆放在厅堂或书房,上面绘有诗词、山水、花鸟等图案,能够增添居室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是主人展示自己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

4. 蒙屏
蒙屏是对帐幔的另一个雅称,这个称呼源于对帐幔的作用,可以遮挡视线,保护主人的隐私。

在古代,蒙屏常常用于女性的起居室、闺房等地方,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

蒙屏的图案多为花鸟、
山水等,也有一些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

以上就是古代对帐幔的一些雅称,每个雅称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文化背景。

尽管如今对帐幔的功能和用途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其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依然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传承。

古代屏风使用场景

古代屏风使用场景

古代屏风使用场景
古代屏风是一种装饰和实用性兼备的家具,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在古代,屏风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防风遮挡:屏风最初被用来防风遮挡,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人们用屏风将房间分隔开来,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

2. 美化空间:古代人们非常注重居室环境的美观和舒适度,因此屏风被广泛用于装饰室内空间,增强房间的艺术感和层次感。

3. 分隔功能:屏风还可以用来分隔室内空间,划分出不同的区域,起到实用性的作用。

比如,把客厅和餐厅用屏风分开,营造私密和独立的空间。

4. 私密性保护:在古代,男女有别,为了保护家庭成员的私密性,人们用屏风将睡房、书房等私人空间与公共区域分开,以起到隔离的作用。

总之,古代屏风具有防风遮挡、美化空间、分隔和私密性保护等多种功能,在古代人们的居室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筑立面屏风的文言说法

建筑立面屏风的文言说法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建筑立面屏风的文言说法
一、建筑立面屏风的文言说法
嘿,咱来聊聊建筑立面屏风在文言里可以咋说呢。

在古代啊,屏风这东西可有不少讲究的名字呢。

咱可以叫它“屏幛”,“幛”这个字在文言里就有屏障、遮挡的意思,和屏风的功能那是相当契合的。

就像古人在屋子里摆个屏幛,把空间分隔开,又能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

还有“屏闾”这种说法,“闾”有里巷、门的含义,这屏风就像是门一样,立在那儿,划分空间,就如同在建筑立面那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门户一样。

另外,“屏垣”也说得通。

“垣”指的是墙,屏风就像一面小小的墙,在建筑立面上起着装饰和隔断的功能。

想象一下古代那些大户人家,建筑里立着精美的屏垣,上面雕着花花草草或者各种吉祥的图案,多有韵味啊。

又或者可以称之为“屏壁”,壁也是墙壁的意思,强调了屏风像墙壁一样的隔断性。

这在建筑立面的布置中,就好像是一道独特的文言韵味的墙壁,给整个建筑增添了一份古雅的气息。

咱再从功能和美观的角度来看,屏风在文言里也能叫做“障景”之类的。

因为它在建筑立面上,就像是挡住一些景色的东西,制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就好比园林里的建筑,有了这立面屏风,景色就变得更加错落有致,充满了层次感。

这在文言的描述里,也是一种很有意境的说法呢。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金州西园九首·芭蕉屏》
——唐·姚合
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
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
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咏破屏风》
——唐·姚合
时人嫌古画,倚壁不曾收。
露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
残雪飞屋里,片水落床头。
尚胜凡花鸟,君能补缀不。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一、屏风的起源
《物原》说:“禹作屏。”此说虽早,但无据可证。《三礼图》说,“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此说虽有根据,但还有比其更早的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的记载,可知屏风之名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之。而屏风的使用早在西周初期就已开始。不过当时没有屏风这个名称,而称其为“邸”或“”。《周礼;冢宰;掌次》:“设皇邸。”邸,即是指屏风。皇邸,就是以彩绘凤凰花纹为装饰的屏风。屏风也可称为“”或“座”,是专指御座后所设的屏风。《尚书;顾命》:“狄设黼缀衣。”《礼记》:“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郑玄注曰:“依,如今绨素屏风也,有绣斧纹所示威也。”《汉书;严助传》:“负黼依。”《师古注》:“白与黑画为斧纹谓之黼也,依读曰,之形如屏风而曲之,画以黼纹,张于户牖之间。”《三礼图》卷八,司几筵曰:“几大朝观、大乡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黼依与斧同)。”其制,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近刃处为白色,近巩处为黑色。名为金斧,取金斧断割之义。旧图云,纵广八尺,画斧无柄,设而不用之义。实际上,它不仅有屏蔽挡风的作用,也是一种很讲究的陈设品。到战国时期,屏风的制作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坐屏,虽属陪葬明器,然而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之高,令人惊叹。屏座由数条蟠螭屈曲盘绕,做工圆滑自然,加上彩漆的装点,蟠螭栩栩如生。
三、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屏风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这类屏风通常为三扇,屏框间用钮连接,人坐席上,将屏风打开,左、右和后面各立一扇。在东晋顾恺之《列女传图》中还可以看到当时使用屏风的情景。图中屏为三扇,描绘通景山水。这种三扇屏风,无须另安底座,只须打开一扇,便可直立。这时的屏风,除起陈设作用外,更主要的还是起遮蔽挡风作用。南北朝时,这类屏风开始向高大方面发展,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南史;王远如传》:“屏风屈曲从俗,梁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十二牒。”折叠屏风的特点主要在于轻巧灵便,独扇屏风却不然,它形体宽大且重,还必须有较重的竖向木座支撑,否则不能直立。由于稳重,它在室内陈设中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
屏风,一般多用于室内,偶尔也在室外使用,但不多见。有一种较大的屏风,专为挡门起遮蔽作用,位置相对固定,名曰“树”。也有把屏风称为“塞门”或“萧墙”的。《尔雅;释宫》:“屏,谓之树。”《礼记;杂记》下:“树,屏也,立屏当所行之路,以蔽内外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郑玄注:“屏谓之树,今罘也。”可知当时的屏风还有罘之名。
罘之名,由来已久,到王莽时才渐渐不闻。当时人们多把罘解释为“复思”。王莽篡政后,改国号“新”,下令拆去汉陵罘,其意在于使人们不复思汉也。
室内所用屏风,大多用木制成,而室外的屏风,用木制的就不多了。为了经得住风雨侵蚀,常用土石砌成。作用与我们今天所见的影壁和照墙相同。晋崔豹《古今注》载:“罘,屏之遗像也,熟门外之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也。”意思是让人们行至屏外时,稍事停留,复有所思。这里有屏风遮蔽,一旦绕过屏风,便须见礼应对,无暇思索。因此,当门设屏,第一可以挡风避光,第二增加了室内的陈设,第三为来客划出一个特殊地段,给人们一个思考准备的场所。
二、汉代的屏风
汉代,屏风的使用更为普遍,有钱有地位的人家都设有屏风。据《西京杂记》载:“汉文帝为太子时,立思贤院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屏风帷帐甚丽。”
汉代屏风在种类和形式上较前代有所增改,除独扇屏外,还有多扇拼合的曲屏,也称连屏,或叠扇屏。此时,屏风常与床榻结合使用。如山东诸城汉画像石的屏风,中间放置与之配套的床榻和茵褥。有两面用和三面用的,也有多扇而两面用的。两面用是在床榻后面立一扇,再把一扇折成直角,挡住床榻的一头。三面用是在床榻的后面立一扇,左右各有一扇围住两头,也有多扇两面,即后面由两扇或三扇围护,一扇折成直角,另一扇立在床榻一侧。还有在屏风上安兵器架的。如山东安邱画像石上的屏风,后面右侧安兵器架,用以放置刀剑等兵器。还有一扇的,放在身后,长短与床榻相等。如甘肃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屏风,屏身不高,属小型屏风。
屏风的诗词
《屏风》
——唐·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两不知。
《屏风曲》
——唐·李贺
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屏》
——唐·李峤
洞彻琉璃蔽,威纡屈膝回。
锦中云母列,霞上织成开。
山水含春动,神仙倒景来。
修身兼竭节,谁识作铭才。
《咏屏风》
——唐·袁恕己
绮阁云霞满,芳林草树新。
鸟惊疑欲曙,花笑不关春。
山对弹琴客,溪留垂钓人。
请看车马客,行处有风尘。
《崔五六图屏风各赋一物得乌孙佩刀》
——唐·李颀
乌孙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握中枕宿穹庐室,马上割飞翳螉塞。执之魍魉谁能前,气凛清风沙漠边。磨用阴山一片玉,洗将胡地独流泉。主人屏风写奇状,铁鞘金镮俨相向。回头瞪目时一看,使予心在江湖上。
元代屏风除王青墓出土之外,还有大同市冯道真墓出土的木影屏,底座已朽,从残存的痕迹看,为云头座,屏身上部刻小方格窗,四周镶四块条板,屏身下部用两根枨档间为三格,涂深棕色颜料,外罩桐油。
宋代屏风在造型、装饰上,尤其是屏框内分割小格的作法,到明代还在普遍使用。
五、明清两代屏风
屏风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实用为主,装饰次之。到了明代,屏风不仅为实用家具,更是室内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明代屏风可分为座屏风和曲屏风两种。座屏风又分多扇组合和独扇插屏。多扇座屏风由多扇组合而成,或三扇,或五扇,最多九扇,都用单数。每扇用活榫连接,可以随时拆卸。屏风下有长榫销,插在座面的孔中。底座多为“八”字形,正中一扇较高,并且稍宽一些,两边扇稍向里收,这样屏风就立起来了。
屏风的使用情况在宋代墓葬中也有所表现。河南禹县宋墓壁画《对坐图》描绘墓主人夫妇俩生前对坐饮茶的情景。两人分坐在靠背椅上,身后有屏风遮蔽,这样的陈设形式,主要是为显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屏风形体不大,独扇,从画面人物的比例看,高度与站立的人大体相同。估计也是随用随设的轻便之物。
较大的屏风形象应以宋人《白描大士图》为代表,屏心为独扇,从画面人物比例看,形体庞大。木框之内给菱形宽边,屏心满饰六方龟背锦,比屏前所设的炕榻还长出许多。宋刘松年《罗汉图》中的屏风,为三扇,中扇稍大,边扇稍窄,并向前折成一定角度,呈为“八”字形,可以自行直立。这类实物资料,有山西大同晋祠彩塑中的圣母像。圣母端坐凤纹宝座上,身后立海水纹三屏风。屏风正扇宽大,两边扇稍窄并微向前收,呈“八”字形,这种陈设形式,源于商周时期的“斧依”。直到明清时期,皇宫中还保留着这种形式。
屏风的作用
表明位置
从本意,屏风即遮挡风的意思。
从居屋的整体来看,屏风和其他家具相得益彰,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协调视觉的作用。
从屏风摆放的位置,床前,床后或者侧面,可以看出主要是遮蔽作用。
自古以来,屏风的制作工艺不断完善,屏风的审美风尚也一直在变化,所以屏风也具有时尚性。
从居屋的整体来看,屏风和其他家具相得益彰,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协调视觉的作用。
近年出土的实物中,以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漆屏风最为典型,屏身黑面朱背,正面用油漆彩绘云龙纹图案,绿身朱鳞,体态生动自然。背面朱色地上,满绘浅绿色棱形几何纹,中心系一谷纹玉璧,围板四周,围以较宽的棱形彩边。在下面的边框下安着两个带槽口的木托,起保证屏身直立的作用。洛阳涧西汉墓出土的陶屏风,也属于这一类。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云母屏风隔坐》
——唐·无名氏
彩障成云母,丹墀隔上公。才彰二纪盛,荣播一朝同。近玉初齐白,临花乍散红。凝屏风还有镂雕透孔的,河南信阳楚墓出土过一件木制镂雕彩漆座屏。这类屏风多用木制,中间镂雕出立体感很强的图案,是一种纯装饰性的屏风。汉代,这种屏风还很盛行。《三辅决录》载:“何敞为汝南太守,章帝南巡过郡,有雕镂屏风,为帝设之。”
还有一种较小的屏风,名曰“隔坐”,多为独扇素面。《后汉书》就有对这种屏风的描述:“郑弘为太尉时,举弟五伦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见,弘曲躬自卑,上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三国志;吴书》载:“景帝时,纪亮为尚书令,子骘为中书令,每朝会,诏以屏风隔其座。”这两段记载,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屏风的使用情况。
汉代时,屏风多以木板上漆,加以彩绘。纸张发明之后,则多用纸糊,上面画各种仙人异兽等图像。《后汉书;宋弘传》曰;“弘当燕见,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帝即为撤之。’”这种屏一般多扇组成,每扇之间用钮连接,可以折叠,比较轻便,用则设,不用则收起来。人称曲屏。四扇称四曲,六扇称六曲。还有多扇拼合的通景屏风。
四、宋、辽、金、元时期的屏风
宋代屏风的方案资料甚少,然而形象资料却很多。如宋代绘画《梧荫清暇图》中的屏风,四边较宽,边框内镶里框,以矮佬和横枨隔成数格,格内镶板,浮雕绦线,屏心描绘山水风景。屏下镶裙板,镂雕曲边竖棂,下有墩子木。李公麟《高会学琴图》中的屏风和范仲淹像中的屏风属同一类型。宽边框,全身素面,不作任何装饰,裙板镂出壶门洞,两侧有站牙抵夹,底座与屏框一木连做。从画面看,都是室外使用的场面。推测这类屏风为纸绢裱糊,重量不会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