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变形缝控制与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2。首次回归分析时,观测期不应少于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不应少于1个月。
两次回归结果预测的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8mm。两次预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址的桥涵,不应少于1个月。
桥涵地段线路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桥涵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沉降计算报告等相关设计资料。
施工过程、施工核查、是非公记录和原材料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3)评估分析方法
桥涵基础沉降分析评估应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应按墩台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础沉降应更具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阶段。
预制桥梁
预制梁架设
全程
架梁前后各一次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
现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梁
梁体施工期间
全程
施工起止各一次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
桥梁架设完成至无砟轨道铺设前
≥6各月
1次/周
对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期间
全程
运梁前和运梁后各1次
无碴轨道铺设期间
沉降水准观测的测量精度为 1mm,读书取位至0.1mm。
2.沉降观测网布设
(1)高程系统
高程基准采用工程设计与施工一致的高程系统,以便于现场施工测量数据与沉降观测数据结合,合理调整控制填筑数率。
(2)沉降监测网的建立方式
沉降监测网由基准网和变形点测量网组成。基准网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变形点测量网由工作基点和变形点组成。沉降观测网的建立方式是以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为基准点、埋设水准点及一般水准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相邻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
二等
垂直位移检测网主要技术要求表表4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二等
0.5
0.13
DS05型仪器,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实测
观测精度要求:
(3)工作基点的布置
工作基点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工作基点距线路中心一般小于50米。
(4)沉降观测表的设置
在每个桥墩四个角、桥台左右两侧用电钻打眼埋设直径16mm的膨胀螺栓,沉降点对称设置,高度距离基坑回填后的地面上1.00m。
2.沉降观测方法及频率
根据工程需要布设控制点,并做好标志。精密水准点埋设采用普通混凝土,布设在与施工干扰小且不受破坏的地方,要保证控制点在整个施工中不产生位移及破坏。同时加强对水准网点的保护和检查。
沉降变形缝控制与评估
1.沉降监测网布设及情况说明
1.主要技术要求
工作基点和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表1
水准测量等级
每千米水准测量中误差(mm)
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m)
限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
往返测不符值(mm)
附和或线闭合差(mm)
二等水准
≤0.1
≤2.0
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校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每次变形观测时采用相同的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点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在变形点测量中注意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及时对基准网加测一次。
变形点每次按周期进行测量时,均起闭于工作基点,多有变形点纳入观测路线中。变形点首次测量仔细设计观测线路,首次测量采用往返测量方式。
3.沉降观测频度
每阶段的沉降观测,在开始时一般可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侧观测沉降量的变化情况,可适当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1mm,具体要求见下表: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5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墩台施工期间
设置观测点
墩台施工完成至预制梁架设前或现浇梁制梁前
全程
一次/周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线路长度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表2
等级
水准尺类型
水准仪等级
视距(m)
前后视差(m)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计差(m)
视线高度(m)
二等
因瓦
DB2
≤50
≤1.0
≤3.0
下丝读数≥0.3
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表表3
变形测量等级
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
高差点的高程中误差(mm)
全程
1次/天
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
24个月
0-3个月
1次/月
工后沉降长期观测
4-12个月
1次/3个月
13-24个月
1次/6个月
4.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观测资料整理表
采用统一的记录表做好观测记录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荷载-时间-沉降曲线;
2)分析评估前应手机下列资料;
桥涵沉降及变形观测资料。
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碴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的时间应满足以下条件:
式中: --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
--预测的最终沉降值。
4)评估标准
根据实测沉降观测资料推算的工后沉降应符合下列标准:
(1)桥墩台均匀沉降量≤20mm;
(2)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5mm;
(3)涵洞基础施工后沉降不应大于1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