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沉降观测与评估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二〇〇八年五月第一章总则为指导京沪高速铁路做好无砟轨道的铺设工作,通过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预测工后沉降,以便对无砟轨道的铺设条件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合理的无砟轨道铺设时机,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二、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10.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1.铁道部有关规定。
3第二章组织管理一、职责分工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落变形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面沉降观测 路基面沉降数据是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是否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技术要求的依据。路基地段均应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 路基面沉降观测采用观测桩法进行。在基床底层或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埋设,桩周围用级配碎石固定;当采用堆载预压进行路基处理时在卸载后埋设观测桩进行测量。
地基沉降观测 非岩石地基,均应进行地基沉降观测。 地基沉降观测可采用沉降板、剖面沉降管、位移计等方法进行监测。沉降板简单、实用、可靠,是常用的地基沉降观测方法。
地基沉降观测沉降板埋设示意图
路基沉降观测
果提缕尝艘备玻毯葱隐革路汝尼各佣煮洁塌倾吁纤消困泥脱篮称猛赤优祥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
吕芭除鹰床利迭咋妖骸禾铃苔芦冀可镭陵襟蔑媳叛痔抠院炼梯烃约剩砰碗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变形监测
四、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垂直位移监测网可根据需要独立建网,按照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依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高程应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不能利用水准基点的监测网,在施工阶段至少应与一个施工高程控制点联测,使垂直位移监测网与施工高程控制网高程基准一致; 全线二等水准贯通后,应将垂直位移监测网与二等水准基点联测,将垂直位移监测网高程基准归化到二等水准基点上。
沉降比较均匀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竖曲线半径应能够满足下式要求时,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
路桥、路隧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
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范(QCR9230-2016)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Q/CR 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Q/CR9230- XX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ettlement Deformation ofRailway Engineering(报批稿)2016-11-1发布2016-11-1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资料推荐…………………………………………………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实施日期:2016 年 11 月 1 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年·北京前言本规程根据原铁道部《关于印发 2011 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函[2011]10 号)的要求,在《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我国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的建设、运营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国外高速铁路的成功经验编制而成。
本规程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路基、桥梁、隧道、预测与评估;另有 1 个附录。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总则中对规程的适用范围、沉降变形观测的时间、仪器检定等进行了规定。
2.基本规定中明确了建设各方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平行观测数量,规定了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复测、观测等级、观测精度、观测路径等测量技术要求以及观测设备、观测数据整理的要求,并规定了沉降变形异常及数据异常的反馈和处理。
3.明确了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重点,规定了路基的观测期以及观测断面间距、观测点布置、观测频次等要求以及沉降观测的起始时间,并对加密或降低沉降观测频次的情况进行了规定。
浅谈铺设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
浅谈铺设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修建高速铁路的各个阶段中,线下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的垂直沉降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工期安排。
如何准确的对各工程实施沉降观测,提交可信的沉降观测报告,是评估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工程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必需条件。
标签:沉降板沉降观测无砟轨道铺设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本文结合合肥-蚌埠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浅谈一下心得与体会。
1 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
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载。
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2)工作点。
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
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3)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
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
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评估
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评估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对兰新铁路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观测评估及施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无砟轨道;施工1.工程概况1.1地质情况兰新铁路DK930-DK1015,其地层岩特性如下:圆细砾土:分布于地表层,厚度0.2~1.5m.粗砂:分布于DK930-DK1015+000,地表层,厚度0-0.5m。
砾岩:厚5~10m灰白色,砾状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岩心多呈散粒状,局部呈碎块、短柱状。
强~弱风化。
泥岩:局部地段分布,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弱风化。
砂岩:局部地段分,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 弱风化。
1.2气候恶劣,施工难度大我工区承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双块式无砟轨道里程范围为DK930-DK1015+911,地处三十里强风区全年降雨量极少、早晚温差极大、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环境极度恶劣。
根据气象统计资料及2004~2005年气象资料,≥5级大风天数为105d,每次持续时间为4—7h。
而精调作业对天气条件要求极为严格,光线强烈、温差过大、风力大于3级均对其都有影响。
1.3工艺参数“无史可鉴”兰新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相对于武广、京沪等大型项目的经验借鉴性很少,主要表现在测量控制、拆模时间、松扣件及调整螺杆时间、拆除工具轨时间、养护方案等方面。
1.4控制网布设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具有线路长、精度高的特点,控制网的布设从设计勘察到施工及运行维护采用了三级网模式(CPI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I线路控制网、CPIII轨道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为两级布设,第一级为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第二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高程精密水准。
融三网合一形式给无砟轨道施工期间沉降观测和后期运营维护提供了最好的基本技术保障。
沉降监测网由基准网和变形点测量网组成,基准网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变形点测量网由工作基点和变形点组成。
1.5区内沉降观测观测断面布置施工区段自DK930-DK1015+000共有245个沉降观测断面,观测点断面间距一般为50m左右,路涵和和路桥过渡段观测断面间距为5m,共计856个观测点(包含大桥和涵洞)。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后沉降评估技术
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
(单位:mm)
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4 平行观测
➢平行观测是确保沉降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平行观测以路基工程为主,同时对重点工程结构物、或观测变化较 大的工程地段进行平行观测。一般地段的工程可采用抽检方式进行平 行观测。
无砟轨道铁路工后沉降评估的必要性
无砟轨道铁路对线下工程变形有严格的限制要求,在无 砟轨道铺设前需要对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和评 估,确认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后方能进行无砟轨道的 铺设。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后沉降评估技 术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3)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可进行必 要的检查。
(4)观测精度:线下工程沉降(包括梁体徐变变形)水准的测量 精度为±1mm,读数取位客至运0专.线1无m砟m轨,道剖铁路面工后沉沉降降评的估技测量精度为8mm/30m。
术
(5)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 的保护措施。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后沉降评估技
图2 典型路堤沉降观测断术面布置设计图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无砟轨道沉降观测技术
观测点编号:
本次 沉降 (mm)
沉总 降 (mm)
沉降 速率 (mm/ d)
本次 沉降 (mm)
沉总 降 (mm)
沉降 速率 (mm /d)
涵洞中部(线路中心)
观测点编号:
观测点编号:
本次 沉总 沉降 降 (mm) (mm)
沉降速 率
(mm/ d)
本次 沉总 沉降 降 (mm) (mm)
沉降 速率 (mm/ d)
位置
测点编号:
本次 沉降 (mm)
总 沉降 (mm)
沉降 速率 (mm/ d)
位置
第 页共 页
测点编号:
本次 沉降 (mm)
总 沉降 (mm)
沉降 速率 (mm /d)
单位:
整理:
复核:
年月 日
8
表 5:沉降观测记录表——涵洞沉降量记录表
里程段落:
涵中心 断面 里程 里程
观测点 编号
观测日期:
位置
1. 桥梁 (1) 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 梁,每 30 孔选择 1 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 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其余现浇梁(包括支架现浇制 梁、移动模架制梁、节段拼装制梁等)逐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 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2)岩石地基、嵌入岩石桩基础的桥墩,选择典型墩(台)、涵洞进行观测, 其余基础形式的桥墩、涵洞应每个墩、台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应尽 量靠近地面(水面)。
书、沉降计算报告等相关设计资料。 (3) 施工过程、施工核查、施工记录和原材料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 (4)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3、评估分析方法 (1) 桥涵基础沉降分析评估应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
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评估预测方法
路基沉降变形评估预测方法1 规范双曲线法双曲线方程为:bt a tS S t ++=0(1-1) b S S f 10+= (1-2)式中:t S ——时间t 时的沉降量;f S ——最终沉降量(t =∞);S 0——初期沉降量(t =0);a 、b ——将荷载不再变以后的实测数据经过回归求得的系数。
沉降计算的具体顺序:(1) 确定起点时间(t =0),可取填方施工结束日为t =0;(2) 就各实测计算t/(S t -S 0),见公式1-1;(3) 绘制t 与t/(S t -S 0)的关系图,并确定系数a ,b ,见公式1-2;(4) 计算S t ;(5) 由双曲线关系推算出沉降S ~时间t 曲线。
图1 用实测值推算最终沉降的方法图2 求a ,b 方法双曲线法是假定下沉平均速率以双曲线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要求恒载开始后的沉降实测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
2 修正双曲线法假设沉降时程曲线近似于双曲线,可以用以下方程进行描述:**t ts a b t ξ=+ 其中,max σξσ= 式中 t ---自土方工程开工以来时间(天);t s ---t 时刻的沉降(mm );σ---t 时刻的荷载[kPa];m a x σ---设计最大荷载[kPa];可以利用直线的斜率计算出最大沉降:max 1/s b =。
采用修正双曲线法,可以计算在任意最大荷载下产生的沉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下式计算填方的当前荷载和最大荷载:*h σγ=式中 σ---填方高度;γ---填方材料重度(kN/m3)。
修正双曲线法在规范双曲线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荷载系数的概念,在假定荷载增量加载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沉降变形的增量与荷载增量成正比。
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将填筑期观测数据纳入分析时间段内,而传统方法一般要求利用恒载期以后的观测数据进行预测。
3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由于固结度的理论解普遍表达式为:t e U βα-⋅-=1 (3-1)不论竖向排水、向外或向内径向排水,或竖向和径向联合排水等情况均可使用,所不同的只是α、β值。
高铁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沉降评估的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道部2006年158号文)》关规定:为满足对无碴轨 道线下基础变形评估的需要,确定铺设无碴轨道的 铺设时机,应对客专本线桥梁、路基、隧道等线下 工程进行变形监测。
1.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沉降评估涉及的规范与规定
沉降评估的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重点路基,兼顾桥隧,过程监控,信息 化监测,快速传递数据,成果可控。
观测实施的重点:“数据精确、准确、可靠、及时 、连续、按频次”,规范元器件的埋设和保护,执 行“三固定”原则。
加强管理、规范管理、多方协调。
2.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流程与职责
总体工作流程
设计单位沉降观测与评估技术交底 咨询评估单位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施工单位的细则学习与沉降数据管理软件培训 施工单位的沉降观测实施、监理单位全称监督检查
沉降评估方法与流程
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 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 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
通过单点的沉降预测分析,最终将合蚌全线不同线 下工程的沉降反应到线路纵断面上,完成区段沉降 评估工作。
2.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流程与职责
2.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流程与职责
1.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沉降评估的重要性
服务施工建设 铺轨时机的确定 轨道平顺性的保证
高铁安全性、舒适性的必然要求
运营的需要
长期、高效、稳定
1.沉降观测与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沉降评估不到位的实际问题
不能正常按工期进行铺轨 建设期的轨道底座板开裂 运营期的轨道底座板开裂
舒适性、安全性降低
、咨询评估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技术辅助服务 咨询评估单位出具线下工程评估意见
铺设无砟轨道的隧道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
铺设无砟轨道的隧道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摘要: 为做好无砟轨道的铺设工作,通过对隧道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预测工后沉降,以便对无砟轨道的铺设条件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合理的无砟轨道铺设时机,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关键字:无砟轨道特长隧道沉降观测重载铁路变形指标1.绪论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关于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重载特长大隧道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就显得更加重要。
重载铁路隧道铺设无砟轨道前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关系到无砟轨道的施工要求和运营条件许可。
满足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是评估的依据,因此,沉降变形观测的数据指标和技术要求都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标准。
2.工程概况南吕梁山隧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境内,隧道线路贯穿于南吕梁山山脉以东及临汾盆地边缘丘陵区。
隧道进口端位于蒲县境内,出口端位于临汾市尧都区及洪洞县交界处,设计为双洞单线隧道,线间距30m。
左线进口里程DK298+175,出口里程DK321+618,左线全长23443m;右线进口里程DK298+145,出口里程DK321+614.7,右线全长23469.7m。
隧道左线除进口段58.79m位于R=1200m的曲线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线段上;右线全部位于直线上。
隧道内设计为单面下坡,左线坡度分别为8‰、12.6‰,10.9‰;右线坡度6.6‰、12.6‰,11.1‰下坡出洞。
隧道最大埋深约550m。
分别在DK304+200、DK309+050、DK312+500、DK315+800附近设置1号、2号、4号、5号斜井。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计划方案
高铁线下项目沉降变形观测评价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为指导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铺设,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离线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了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后沉降预测。
,以评估无砟轨道的铺设条件,从而确定无砟轨道铺设的合理时间,保证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离线工程的沉降变形。
评标应综合考虑沿线各构筑物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价数据必须通过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获得,必须真实可靠,充分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沉降变形的观测与评价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
要加强“零观测”(即初值)的过程控制。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的观测与评价。
二、工作基础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价技术导则》(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 06]189号);3、《国家一、二级水准仪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 83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导则》(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程》(GB0026-93);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导则》(铁建设函[2005]754号);10、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一份;11、铁道部有关规定。
第二章组织管理一、职责分工高铁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施工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和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一)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负责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价的领导和协调,并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涵可选择典型墩(台)(特殊桥跨、高墩、基岩不均
匀)进行观测,数量不少于墩台点数的15%;对于
摩擦桩、非岩石地基桥墩台、涵洞应逐墩台及涵洞进
行布设测点。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
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测可每
30孔选择l孔进行;对于现浇预应力箱梁,同一种
point girder
2)墩台观测点布设。墩台沉降观测点在承台 1-1
上四角处布设4个点或在墩台身横向对称布设两个 蒯.广] 广—].阽嗣点;对于水中墩应结合现场情况,制定特殊设置方 \S B- 吣!l—一一案。观测标(元器件)如图l、图2所示。 \l
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差不大于5 mm,纵向变形折角 中铁十四局施工管段位于长沙与衡阳之间,总不大于O.1%,追求“零沉降”理念。 长约60km,属于低山丘陵区,为全风化花岗岩、红
设计中对于土质路基、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 粘土及破碎的砂质板岩地质,地下水丰富,沉降变形了沉降变形计算,并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 控制作为全线控制重点之一。
2.3.2观测断面及元器件的设置
’ .2.5 I.2.51.3.2 L 1镕噶l垤涮址
嘁最≤1 7 1,广…~
■ ’ \
/o
彳夕∥ 基床底层 i \ 心
g t
.n
^ 每2胥剖面设l处、≈吣
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在建时速300 km以上最
[收稿日期】2008—09~02;修回日期2008—1l—13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5K002一A(G)一1)
[作者简介】李明领(1968一),男,山东菏泽市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试验检测、施工技术管理及科技开发工作;
套管(壁厚不小于4 mm的硬质PVC管)组成。对
于复合地基该元件应埋人褥垫层顶部嵌入10cm,
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
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沉降板安放
应与地面垂直。其元件及埋设如图9、图10所示。
图ll单点沉降计示意图
1 settlementsensor
Fig.1
图9沉降板示意图
Fig.9 Settlementplate
图12埋设后的单点沉降计
installatedsettlementSell¥or
Fig.12
图10沉降板埋设后示意图
Fig.10 Installatedsettlementplate
梁顶处(距左右线中心3m处A。,B,),在桥面防水
层、保护层施作完后,在铺设无碴轨道前移设至距梁
中心两侧4.2 m处(C。,C:)继续观测,每孔梁的测 图5涵洞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点数应不少于6个,对于跨度大于60m的大垮度梁 Fig.5 Layout ofobservationpointforculvert应不少于10个,如图3、图4所示。
连接时要特别注意导线槽的对正,不得扭曲。两端 圈14现场剖面沉降管埋设示意图
Fig.14 Installation ofhorizontal部采用混凝土水泥墩(或槽)固定并进行有效保护,
indinometersinsttu
两端稳定后在两个出口处应测管口的水平高程作为 .
压缩变形层
圈7堆载路基沉降监测剖面元件布置示意图
of elementforpreloadingembankment
№.7 Layout monitoring
圈8路堑地段(或膨胀土地段)沉降监测剖面元件布置示意图
of elementfor soil
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目前的沉降计算的精度还 鉴于目前国内对于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工后沉降不足以达到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的要求。施工期 观测与分析评估还未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为保证观除了按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外,还须 测和预测工后沉降的准确性、可靠性、连续性,需要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建立一个科学、快捷、系统的无碴轨道沉降变形观测来验证和调整设计参数与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 和分析评估实施系统。在遵循《客运专线铁路无碴等线下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分析、推 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条件下进行了细化,算出最终的沉降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 在实施过程中对沉降变形观测技术和预测方法进行始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的 了认真探索和总结,不断补充完善,获得了一些经验质量。 及成果。
了线下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关键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系统,提出了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及评估条件与
标准,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以保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的质量。并提出了一些体会和建
议,为正在建设的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无碴轨道铺设条件
地.6 Layout
沉降监厶测哆,桩Z悬,腱霁撅E弱l钐,锄/,,o‘.‘‘f沉y,'降7'I监L测桩
基床底层 沉降扳
.多多多万 三l \
II 沉洚扳 / \剖西沉降管 U
路堤基底沉降监测 校核剖厦设
圈13剖面沉降管及埋设示意图(单位:咖)
Fig.13 Installationofhorizontal
2)单点沉降计。单点沉降计主要用于监测基 inclinometers(unit:tin)
底沉降,是一种埋人式电感调频类智能位移计。采
用钻孔引孔埋设,钻孔应垂直,孔深应达到基岩,孔
万方数据 2009年第11卷第1期51 4)路面观测桩:在一般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 区段进行沉降观测。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面埋设沉降观测桩,一个断面一般埋设左、中、右三 墙处设一对观测点,如图16所示。
个观测桩。埋设规格形式见图15,观测点钢筋头为
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of obs- 且涵洞较长,在涵顶埋设沉降板,如图5所示。
Fig.1 Layout settlement
ervation po眦forbridgepier
3)梁徐变观测布设。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
拱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下结构
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
李明领
(中铁十四局集团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济南250014)
[摘要】为满足高速列车安全、舒适性的需要,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无碴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
隧道等线下结构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追求“零沉降”理念。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系统地介绍
施工方法(移动模架、支架等)施工的前3—5孔梁 圈3梁体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平面布设圈进行重点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调整梁的反拱值,其他 Plane of
Fig.3 layout graph creep孔位梁选择典型梁跨进行观测,且不少于15%。 observation for
E—mail:ztl41ml@163.cⅢ
48中国工程科学
2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技术方案
2.1观测内容
1)桥涵:桥各墩、台基础沉降,预应力混凝土梁
的徐变上拱变形,涵洞沉降观测。
2)路基:路基面、路基基底及路堤本体的沉降
变形观测。
3)隧道:隧道口仰拱,隧道一般地段和不良、复
万方数据 2009年第11卷第1期492.3路基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 路堤一般50 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地势平坦、2.3.1 布设原则 地基条件良好地段或高度小于5 m路堤地段可
沉降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应根据地 100 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一般同时设置基底沉降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 板和路面观测桩;部分高填路堤、预压段及过渡段埋方法及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 设剖面沉降管,路堑的膨胀土地段设置单点沉降计,工期要求具体来确定。 元件布置示意图见图6、图7、图8。
[中图分类号】TU413.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1742(2009)01—0048一12
1前言 长的无碴轨道客运专线,途径湖北、湖南及广东三
省,全长968km,桥梁约639座,总长390 km,路基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 长327 km;工程结构形式多,沿线地质复杂、地基处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 理措施多样,过渡段非常多,且观测数据和评估工作格,要求工后沉降不大于15 toni,路桥、路隧结构物 量巨大。
士 瞰良止填土沉降监测飞≮
∥纩屈茬擎覆良耵土面填拳筑,I
沉降板 一,●
U ,/ i U
●
。压缩变形层 路堤基底沉降监耐要
金
圈6一般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剖面元件布置示意圈
ofmonitoringelementforhighembankment
杂地质区段沉降观测。
4)过渡段:路桥、路隧、路涵及路堤过渡段沉降 圈2现场桥墩观测标示意图
Fig.2 Settlementobservationpoint观测。 in
forbridge pier situ
2.2桥涵观测点及元件的布设
1)观测数量。对于岩石地基、嵌岩桩基础的桥 I]
妒20姗钢筋 砂浆
图16隧道断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Layout ofmomtoringpointfortunnel
Fig.16
2.5过渡段观测布置
图15路面观测桩示意图(单位.Inul) 埋设形式:分别在路桥、路涵、路隧过渡段的结
Fig.8 Layout monitoring enmn8(orexpansive segment)
50中国工程科学
2.3.3元器件埋设及要求 “零”起点观测.其埋设示意图如图13、图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