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在研讨范例之后,能够准确勾画出所给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语句。
2.能够用短语概述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特点。
3.能够按照高考评分要求解答诗歌虚实结合类鉴赏题并形成规范的书面答案。
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书面答案。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8:40-8:45)同学们好,就不必起立了,我们开始上课。
(PPT1)今天我们这节课从这幅国画开始说起,这幅画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老舍先生生日时,应老舍的要求作一幅画,老舍先生定题《蛙声十里出山泉》。
该如何构思呢?据说,齐白石先生苦思冥想三日,作出此画。
这幅画画面上没有青蛙,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为什么?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青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
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但使人隐隐好像听见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高妙之一就在于善于留白,虚实结合。
“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空白或未曾画出的部分,可以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诗画同理,中国古典诗歌更是能成功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技巧。
(PPT2)所以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准确判断诗歌中虚实手法的运用,总结虚实手法的特点,品鉴虚实手法运用的效果。
(PPT3)二、温故知新(8:45—8:52)先让我们来回顾以前学过的四首诗词,诗词中实写与虚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PPT4)请大家阅读这几首诗,用横线“—”划出实写的诗句,用波浪线“﹏”划出虚写的诗句,并概括虚写和实写的内容。
(一)雨霖铃柳永(PPT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歌鉴赏试题之虚实结合手法分析讲课稿
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如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将实景与虚景相结合。
分享交流创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提高
分享创作成果
将创作的小诗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展示个人的创作成果。
互相评价作品
同学们相互评价彼此的作品,从 主题、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分
析和探讨。
学习提高
丰富诗歌内涵
虚写可以赋予诗歌更多的 象征意义和隐喻含义,使 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多 元。
提升诗歌艺术价值
虚实结合是诗歌创作的重 要手法之一,可以提升诗 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
03
典型诗歌案例解读
案例一:《登高》中虚实结合手法运用
实写眼前之景,虚写心中之情
诗人通过对山川、草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实写登高所见的壮阔景色;同时通 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虚写内心的孤寂和感慨。
时空交错,虚实相生
诗人在描绘景象时,通过时空的交错与跳跃,使得实景与虚景相互映衬,形成 强烈的艺术效果。
案例二:《静夜思》中虚实结合手法体现
实写静夜之景,虚写思乡之情
诗人通过对床前明月光、地上霜等静夜景象的描绘,实写身 处异乡的孤独感受;同时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虚写对故乡 的深深思念。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诗人在描绘静夜景象时,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 得实景与虚情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深邃的艺术境界。
案例三:《春江花月夜》中虚实相生艺术效果
实写春江花月之景,虚写人生哲理
诗人通过对春江、花、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实写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同时 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虚写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虚的描写
虚实结合
实写为虚写提供基础和依据,虚写则 是对实写的升华和超越,两者相互依 存,共同构成诗歌的艺术世界。
(2024年)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说课稿课件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虚实结 合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
讨论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 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2024/3/26
25
分享各自对于所选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理解和感受
分享内容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对于所选诗歌中虚实结合手 法的理解和感受。
15
04
鉴赏诗歌中虚实结合方法 探讨
2024/3/26
16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意图
抓住实写词句,理解诗歌表面意义
通过仔细阅读诗歌,找出其中实写的词句,如具体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理解诗歌的
表面意义。
抓住虚写词句,体会诗歌深层内涵
在理解表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诗歌中的虚写词句,如象征、隐喻、夸张等手法 ,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真正意图。
2024/3/26
结合虚实词句,全面把握诗歌主旨
将实写和虚写的词句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全面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 图。
17
关注背景信息,深入挖掘内涵
1 2
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为深入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
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挖掘诗歌中所反 映的社会现象、时代精神、民族心理等内容。
2024/3/26
用具体事物象征抽象意义
诗人常常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或情感。
象征与比喻的结合
诗人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常常结合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 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象征手法的多样性
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意象的象征、色彩 的象征、音响的象征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内涵 更加丰富深远。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教学设计又残月挂在天空。
这里通过虚写的手法,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和思念之情。
二)登鹳雀楼 ___(PPT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作者虚构的景象。
通过虚写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三)静夜思 ___(PPT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虚写的手法,将明月和故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思乡之情。
四)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PPT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通过虚写的手法,将草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循环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生生不息的意象。
通过回顾这几首诗词,我们可以看到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虚写通过留白和联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实写则通过具体的描写,给读者带来直观的感受。
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研究新知(8:52—9:15)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
首先,我们要注意诗歌中的实写部分,这些部分通常是具体的描写,可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感受。
其次,我们要留意诗歌中的虚写部分,这些部分通常是通过留白和联想来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最后,我们要注意虚实结合的效果,即虚写和实写相互配合,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四、合作探究(9:15—9:30)现在,我将给大家分发一些诗歌,让大家小组合作分析其中的虚实结合。
请大家仔细阅读诗歌,找出其中的实写和虚写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诗歌中的“实”指的是作者描写的真实存在的景物、情感或事件。
这些实际存在的元素可以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或者是作者通过观察和感悟得到的。
实在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场景,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诗歌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例析[高中语文]
③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 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4.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
容具体说明。
答: ①主要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前两句实写,表达自己远离家人,身居客舍的孤寂凄然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集中笔 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诗
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
业无成的感慨。不是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练习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①前三句实写:松荫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 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
②最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
③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 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描绘出一幅萧条凄凉的秋郊夕照图,是实写。 ②《归园田居·其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描绘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是实写。
2、所谓“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
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它是抽象的,主观的。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
感;后两句虚写,想象故乡亲人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③虚实相生,以虚写实,把深挚的思乡情思抒写的更加婉曲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
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
虚实结合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
通过虚写和实写的相互映衬,诗歌中的人物、景物等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给读者留下 深刻印象。
虚实结合增强诗歌情感表达
虚写部分往往能够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 描绘,二者相结合,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深刻。
虚实结合提升诗歌意境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 件
目
CONTENCT
录
•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 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案例分析 • 现代诗歌中虚实结合创新实践 • 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意义与价值 •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指导 • 学生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虚实结合定义及作用
虚实结合是指诗歌中通过虚写和实写相互补充、相互 映衬的表现手法。
虚写部分可以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二 者相互交织,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广阔。
拓展读者审美想象空间
虚实结合激发读者想象力
虚写部分往往具有模糊性、多义性等特点,能够激发读者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产生更多 的联想和想象。
虚实结合拓展诗歌内涵 虚写部分可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而实写部分则 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二者相结合,使诗歌内涵更加 丰富、多元。
虚实结合增强诗歌审美价值
虚写部分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朦胧美、空 灵美等,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二者相 互补充,使诗歌审美价值更加突出。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虚实结合体现中华文 化精髓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 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追求 和谐、注重意境的审美传统。
理解。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词人用比喻的手法,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把“愁”(虚)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实), 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象地表达出来。
六、写景为实 抒情为虚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 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 是抒情。
这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弱柳扶晓风, 残月挂枝头。这是虚写,为面前的恋人分别平添了 一层惜别伤感之情。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后两句是作者希望将来团聚的时候能把自己今夜听着 秋雨思念亲人的情景向妻子讲述,深切的思念之情 溢于言表。
三、己方为实 对方为虚
三、己方为实 对方为虚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人, 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之深夜还坐在一起念叨着自己。
人 这种写法,设想的对方不能是景,只能是 。
想象将来之景
2013 P63
临江仙 欧阳修
湖北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卷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这首词多处用虚笔,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2013 P63
临江仙 欧阳修
湖北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四、客观为实 主观为虚
严格地说,写过去、写未来、写对方都是主观之景, 这里为了阐释的方便,我们用“主观之景”来特指诗词 中所描绘的梦境、仙境、誓愿等等。(想象)
诗歌鉴赏:虚实结合手法
诗歌鉴赏辅导:虚实结合手法1、什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诗的“虚”,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
2、虚实结合手法一般有几种(1)虚实对比,突出主题。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
虚实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2)虚实相衬,烘托主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3、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有何作用丰富诗歌内容,拓展诗歌意境,突出诗歌主题(作者情感)4、虚实结合手法如何分析解题思路: 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然后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突出了诗歌怎样主题(或作者怎样情感】。
)。
6、举例赏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
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想像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
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歌审美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诗歌审美技巧虚实结合(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探讨诗歌审美技巧中的虚实结合。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
其中,虚实结合是诗歌表现最为典型的技巧之一。
通过运用虚实结合,诗人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意境,增强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
因此,本教案将围绕虚实结合这一主题,对诗歌审美技巧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二、虚实结合的概念虚实结合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运用虚假、夸张、比喻等手法,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以表现美好的愿景,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还可以描绘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因此,虚实结合是诗歌创作中重要的手法之一,也是衡量一首诗歌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虚实结合技法的分类虚实结合可分为多种技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比喻比喻是把两个物体之间的共性联系进行对比的方法。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思想转换成具体的形象,使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通过对事物的夸张描述来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夸张手法可引起读者的兴致,使作品更加生动。
拟人手法拟人手法是将人的特征赋予物体或自然现象,使物体或自然现象具有人的形象或动作。
拟人手法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事物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利用自然景色、物体或情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借景抒情可使诗歌更具情感,且具有生动的表现形式。
四、虚实结合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古代诗人的诗歌秉承“清新雅静,自然真实”的原则。
在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技法的运用非常广泛。
唐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唐代诗歌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杜甫和李白。
他们的诗歌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世界,其语言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得到普遍认可。
他们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宋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宋代诗歌以浪漫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表达浪漫情怀和个人感受。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
虚实结合题型的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2.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写,哪些
是虚写 )
3.析效果(a.虚实相生,共同渲染出某种气
氛,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b.虚实对比,表 达诗人的某种情感, 突出主旨。)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PPT
作者用瑰丽的诗句详细描写了天界的 神秘与美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 恶,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不屈志节,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
3.愿望为虚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诗《上邪》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 剪烛的恩爱场景。虚实结合,以虚 衬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 念。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启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8、官渡之战,200年,曹操战胜袁绍,统一黄河流域。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古》) 【学生回答】有规则才有自由。
4、战国时期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 突破方法:理论解读与案例解读相结合,一方面阐述自由与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解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明确自由不是自由 自在,而是要受到规则的约束和保障等相关内容。
3、虚景和实景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张志公)“从数量上看,在九百个古汉语常用词中,虚词仅有三十来个,绝大多数部是实词;从在句中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作者】岑参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2015年全国卷)
•
发临洮①将赴北庭留别
• 岑参
•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姆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问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 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 参考答案:
•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 身为北庭都护府判官在庭州送别其同 事所作,因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均为 实写;而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 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是虚写。 从标题“将赴”可以看出,作者此时 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 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 (2) 《白雪歌送武判官赏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
• 教学目标:
• 1、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 表现手法。
•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 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 容及其作用。
• 学习难点: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 成完整答案。
链接课本,总结规律
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写和实写: ①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 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③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时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明确:
1、诗中的虚有哪几种类型?
•
①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②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
③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
④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
2、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 实境(现实的、眼前的)。
• 邯郸冬至夜思家 • 白居易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本诗颔联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 杜鹃鸟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本诗颔联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 到杜鹃鸟,杜鹃鸟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 不同?请具体说明。
• 不同:①本诗颔联由虚到实,由杜鹃鸟引 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 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 哀怨凄美 的色彩。(2 分)
•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 【注释】⑴润州:今江苏省镇江。⑵向吴亭:在
润州丹阳县南。⑶桓伊:东晋将
• 领、名士、著名音乐家,善吹笛。 • 本诗颔联、颈联的手法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 行赏析。(6分)
的角度进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
的
角度进行赏析。(6分)
• 答案:(1)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 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 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2)虚 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 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析例题,明方法
• 杜鹃花得红字① • 真山民②
•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 [注]①“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
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②真山民,宋 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 自称山民。
(2019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下面小题。
• 插田歌(节选) • 刘禹锡
•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 15.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 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 (2015年全国卷)
诗句进行赏析。
• ①颔联对比: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 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 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
• ②颈联互文: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 流曾为一时美谈,为后人所倾羡。作者巧妙 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生发感慨。
• ③两联采用联想、想象(或虚实结合)手 法: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 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览 物而思古,充满着物是人非的无限哀惋之情。
•
发临洮①将赴北庭留别
• 岑参
•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姆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问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 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 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 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 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 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 7、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练习:
• 润州二首(其一) • 杜牧
• ②《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 句,以杜鹃悲凄的哀鸣渲染谪居之 地浔阳 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 (2 分)
虚实结合题型的答题步骤:
• 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 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
景,哪些是虚景) • 第三步:析效果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烘托渲染某种氛围/营造某种意境/表达某种 情感)。
牛刀小试,点击高考
(2015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月 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 未缺:指月圆。③列宿: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