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合集下载

佛教文化与中国的艺术与文明

佛教文化与中国的艺术与文明

佛教文化与中国的艺术与文明佛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的艺术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

这一文化体系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还对中国的艺术、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佛教艺术以雕塑、壁画和寺庙建筑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形象的佛陀、菩萨和其他神灵形象,传达佛教教义和智慧。

佛教雕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于世。

例如,著名的大雁塔、洛阳白马寺释迦牟尼佛像等都是佛教雕塑的杰作,它们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佛教文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壁画是佛教文化与中国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佛教寺庙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故事场景和精美的绘画技法。

佛教壁画不仅展示了佛教教义和神话传说,还传达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同时,佛教壁画的绘制也推动了中国绘画技法的发展,例如丹青、水墨等绘画技法在佛教壁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经典的传入使得佛教思想和哲学成为中国文人的重要素材。

唐代的“诗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许多唐代诗人通过吸收佛教思想,创作出了许多富有禅意和智慧的诗作。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诗作都融入了佛教的哲理和境界。

佛教文化还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思想中的空、无我、因果等概念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的空概念使得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无为而化”等观念得以形成。

佛教的无我概念则对中国哲学的人性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人的本性为空,追求无我境界。

佛教的因果观念则与中国哲学中的“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等观念相呼应。

总的来说,佛教文化与中国的艺术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

佛教艺术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传达佛教教义和智慧,丰富了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溢 理想 情 怀 的理念 , 实在 提 高 民族 文 化 素养 落
的工作之 中。

褥 我们 在 面对 复杂 的各 种生 活 现象 、 各种 物 质 利
益 的诱 惑 、 光 十 色 的 人 间 万 象 时 , 持 一 种 五 保 平常 心态 , 容 自若 , 从 不燥 不乱 。离开欲 、 、 色 无 色三 界 的束缚 ,以达 到 自觉 觉他 的人 生境 地 。
观悟 无 始 的假 有 现象 , 知 由各种 条 件 聚 认 合 而 产 生 的妄念 。这 种对 人 心 的体 悟 , 益 于 有
发 掘佛 教思 想 文化 中的 优 秀 内涵 , 扬 其教 化 弘

盟 丑的作用 ,把佛 教 思 想 中 匡扶人 间正 气 , 人心 充 口 日 囫 目
关键词 : 佛教 ; 代 文明 ; 现 互动
中图分 类号 : 9 8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0 6 7 ( 0 0 0 — 0 1 0 B4 A 10— 162 1)20 2— 5
2世纪初期 , 0 由太 虚 法 师 提 出 的 “ 生佛 人 教” 的主张 , 受到 了人们 的广 泛关 注 。在 此基 础
当代 佛教 思想 文 化事 业 不 断走 向深 入 , 为教 成 界 和学界 共 同努力 的方 向 。把佛 教思 想 与 当代
心”“ 、明心见性 ” 大乘第一义谛” 的“ 。
佛 陀指 出体 用 于一 身 的如 来境 界 , 当远 应 离虚 幻 的妄有 之心 。这就要 求追 寻觉悟 和智 慧



祛 除 人心 妄念 、 悟湛 然 之境 证
佛教 重 视 对人 的思 想 观念 的改造 , 对人 心 的收摄 。认 为 一切 烦 恼 的根 本 原 因 皆在 于 心 ,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宗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与本土宗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这种跨文化交融,不仅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也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传入历程
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文化逐渐传入中原。

最早传入的是小乘佛教,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传入,佛教在中国逐渐扎根并融入当地宗教氛围。

本土化发展
在中国,佛教与道教、儒家等本土宗教文化相互交融。

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禅宗的发展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密宗法门融合了道教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传统。

文化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交流。

佛教艺术、建筑、文学等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符号,影响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学发展。

教义传承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并非简单的接受与套用,而是在传承佛教教义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弘扬了普世慈悲、舍己为人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之道相得益彰。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既展现了佛教的包容性与普世价值,也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跨文化交融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结: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是中国宗教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繁荣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家与佛教的文化融合与对话

儒家与佛教的文化融合与对话

儒家与佛教的文化融合与对话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使其拥有了一个独特的文明体系,其中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都曾经历过兴盛与衰落的过程。

不过,这两种文化并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在相互融合和对话中发展壮大。

它们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文化融合儒家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儒家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对佛教思想的吸收,儒家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

佛教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时候,强调个人逃离生死痛苦的救赎,和人性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佛教所关心的。

而儒家则拥护尊重人类自身的天赋、人性健全的思想。

于是,两种文化之间便产生了交汇与对话。

佛教的《金刚经》中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元”、“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等思想,赋予了儒家思想更为深邃的内涵。

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孟子思想等传统理论,也渗透到了佛教思想里。

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儒教的“仁爱之道”和佛教“舍己为人”的精神相得益彰,使得文化融合的水平不断提升。

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结合,不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中华文化的绚丽典范。

儒家与佛教的对话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间密切的对话,是对两种文化在人类对生命和诞生的探索中的共同点的彰显。

由于不同地域发展带来的文化差异,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间的对话呈现出不同的理性和形式,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追求。

儒家文化的“仁爱之道”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而佛教则强调“舍己为人”,提倡培养自我的修为,从个体到集体去贡献。

在生命的探索中,儒家和佛教的文化基础一样,都注重心灵和精神的成长。

儒家文化倡导的人类与社会的正义义理,和佛教文化的虚空和自我消融的超越主义之间所固有的共性,使得两种文化在探索人类精神的道路上互相融合和对话之余,也各自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与魅力。

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对话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三对师徒之间的交流。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艺术与文明交汇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艺术与文明交汇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艺术与文明交汇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艺术与文明交汇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艺术的传入、艺术表现形式和对中国文明的影响等角度来探讨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艺术与文明交汇。

首先,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

佛教的传入,打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局限,为中国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思想和艺术元素。

据史书记载,佛教最早传入中原地区是在东汉末年,但真正得到推广和发展是在南北朝时期。

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印度佛教的宗教文化、哲学理论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影响。

佛教文化为中国的文化借鉴了印度文化的经验和智慧,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其次,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佛教艺术在中国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

在佛教建筑方面,佛塔、寺庙等建筑形式出现并迅速发展。

这些建筑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精美细腻的雕刻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佛教雕刻艺术也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雕塑中的佛像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超然世俗的感觉,同时也是宗教信仰的象征。

此外,佛教绘画艺术也逐渐兴盛起来,以壁画形式出现在佛寺内部,以布满整个墙面空间的形式展现佛教的故事和教义。

最后,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对中国文明的影响非常深远。

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佛教的信仰和教义中强调了慈悲、和平和人文关怀,这些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个人的道德修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使中国文化更加追求和谐、平等与人道的境界。

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结起来,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与文明交汇的时期。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打破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

佛教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呈现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包括建筑、雕刻和绘画等。

藏传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藏传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藏传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近年来,随着中印经贸关系的加强,藏传佛教已经成为了我国人们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这种巨大的宗教信仰已经渗透进了中国文化中,这样的影响也使得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着许多传统而且悠久的文化。

其中之一就是佛教文化。

虽然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在公元一世纪之后,佛教已经传遍了中国,成为了中国崇敬的一种信仰。

然而,在明朝时期,佛教已经逐渐深入到与世隔绝的藏区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

而在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与印度之间关系的逐渐加强,藏传佛教也进入了中国大陆,通过这种方式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藏传佛教最大的特点是它独特却极其复杂的寺庙结构。

每一个寺庙通常都拥有着不同的佛教文化元素,包括了佛像、法器、壁画等等,这些元素在寺庙中进行交融,整个寺庙成为了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这些寺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将印度文化元素、佛教思想和藏族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复杂文物,这些极具民族色彩的寺庙不仅是藏传佛教信仰的象征,同时也是建筑和文化的结合体。

在这些寺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每一个元素都十分的重要,它们无论在创作还是保存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

比如,藏传佛教中的每一个佛像都是经过特别精心打造的,佛像中的一些细节、佛像的表情和其它特征都一直是寺庙中最重要的元素。

在这些佛寺中,寺庙中的所有佛像都是由寺庙的组织成员亲手雕刻而成,这象征着藏传佛教信仰中民间手工艺术和思想的紧密联系。

与此同时,壁画和佛教文物的保存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佛教教义、寺庙历史和人文、文化建筑的形成过程。

除了宗教信仰和寺庙建筑之外,藏传佛教中的寺庙和佛教文化在数学和科学方面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藏传佛教的寺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高度神秘的、传承于印度古代的数学,这种数学只在寺庙和一些学术机构中流传。

从唐代民间佛教看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从唐代民间佛教看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长期 以来 , 无论在西方学术界还是在中国学术 界 , 间文化 从未得 到 足够 的关 注 与重 视。15 民 96
教是一个交叉课题 , 需要研究者具有广博的知识 ; 四
是在方法上, 当前的民间信仰研究过分重视社会调
查, 而忽视了历史研究 , 这造成对 民间佛教只能获得

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雷德斐尔德在《 乡民社会与
这给鉴别、 整理和归纳造成了很大困难 ; 三是民间佛
《 现代汉语搭配词典》 中将“ 民间” 解释为人民之间和 非官方两层含义。外研社 的《 现代汉语词典》 民 将“ 间” 解释为在人 民中间; 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 动群众 中广泛流传的。谷衍奎的《 汉字源流字典》 认 为“ 在本意上是奴隶 , 民” 引申指被统治的庶民百姓 , 泛指人类。谢光辉主编的《 汉语 字源字典》 也认 为 “ 民本意” 是奴隶 , 引申指被统治者包括奴隶和平民 ,
维普资讯
第 8 第 4期 卷 2O 年 1 月 O6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1 N. .8l ) 0 . 4
D e20 e .0 6
从唐代 民间佛教看 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宇恒伟 李 海波2 ,
(. 1 西北大学 中东所, 陕西 西安 7 0 ;. 1 ( 2西北大学 西北史 00 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706) 1 9 0 摘 要: 民间佛教是佛教 中国化的特殊表现形态, 现了印度文明和 中华文明、 展 精英文化和大
文化》 提出“ 中, 大传统” 小传统” 和“ 两个非常有创意 鳞半爪的认识。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 , 的概念 , 并用来指代都市文 明和乡土文化。虽然雷 以唐代民间佛教为考察对象 , 从关于民间佛教的定 德斐尔德认为, 精英文化 比大众文化更重要 , 但他提 义着眼 , 进而划分民间佛教 的基本类型和表现形态 , 出应重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 。中国学术界对民间文 从文明交往的高度审视民间佛教这一特殊的社会历 化的研究肇始于 2 世纪上半 叶, 0 特别在五四运动 史文化现象 , 民间佛教进行理论分析, 对 希冀获得某

佛教的传入与汉朝文化的交流

佛教的传入与汉朝文化的交流

佛教的传入与汉朝文化的交流在汉朝时期,佛教这一东方古老宗教传入中国,与当时的汉朝文化展开了深刻而有趣的交流。

这段历史时期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对中国文化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一同探索佛教传入汉朝以及与汉朝文化的交流。

佛教传入汉朝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朝初期,当时由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佛教带入中国。

最早传入的是小乘佛教,后来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

汉武帝时期,印度僧人耶舍曾来到中国传教,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正式传播开来。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与汉朝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汉朝后,并不是简单地取代了当地文化,而是与汉朝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在艺术方面,佛教艺术与汉朝传统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

在哲学思想上,佛教的空、无常、因果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交融,对中国哲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佛经的翻译促进了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的传入与汉朝文化的交流,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段重要而丰富的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以及佛教与汉朝文化在艺术、哲学、文学等领域的深刻交流。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一过程中,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将东方智慧带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启发。

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佛教在汉朝的传入与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

这段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以及推动当代文化交流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的交融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的交融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佛教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互为影响,共同成就了伟大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的交融现象,从文学作品中寻找佛教的影子,并揭示佛教文化对古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一、佛教文化对古代文学的影响1. 诗歌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佛教文化对诗歌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唐代,佛教诗迎来了鼎盛的发展。

其中最有名的诗人之一就是白居易,他的诗作中融入了佛教哲学的思想,表现出对生死、人世等问题的思考。

他的《长恨歌》中写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反映了佛教的轮回观念。

2. 小说佛教文化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同样深远。

《西游记》便是一部佛教题材的神话小说,其中融入了许多佛教元素。

孙悟空作为佛教的护法天王,取经的旅程则是修行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佛教教义在小说中的体现。

其他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古代小说中,也经常出现佛教的描写,突显佛教文化在古代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3. 戏曲中国古代戏曲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瑰宝,佛教文化对戏曲的影响不容忽视。

明代杂剧《拜月亭》就是一部典型的佛教题材戏曲。

通过讲述僧人和世俗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佛教教义中的慈悲与爱的主题。

此外,佛教歌舞也被广泛应用于戏曲中,使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元。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佛教影子1. 《金刚经》《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之一,曾经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便融入了《金刚经》的表达方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以超凡脱俗的意象,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追求真理的思考,展现了佛教思想的宏大气魄。

2. 《佛本行集经》《佛本行集经》是古代佛教经典之一,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唐代白朴的《长恨歌》中,描绘了佛教经典中的“梵状元”故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佛教教义的崇拜。

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而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融合,这种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当时,汉武帝曾与西域的佛教僧人进行过交流,将释迦牟尼的教诲传入中国。

从此,佛教文化开始在中国茁壮成长,并逐渐得到了中华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唐朝时期,佛教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唐式佛教”,其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铭记。

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体现在文化内涵的融合上,也体现在文化形式的交汇上。

佛教文化将佛像、钟鼓、经卷等元素引入中国,与中华文化的造像、铜铸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像与建筑风格。

例如,著名的龙门石窟中,佛像与中国传统造像相结合,展现出了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外,佛教文化的音乐、舞蹈等元素也逐渐与中华文化的音乐、戏曲等元素相融合,彰显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佛教文化以宗教文化的身份传入中国,但其所传播的不仅仅是佛法,更涉及到了印度文化、中亚文化等融合。

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华文化也展现出了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交流与融合的同时,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也面临着相互冲突与排斥的问题,尤其是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初期,曾经出现过大量排斥佛教文化的事件。

但是,历史上却也有着许多推动交流与融合的人士,这些人致力于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相互交流的桥梁,从而最终实现了交流与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总的来说,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传统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系,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佛教中国化交流发言稿范文

佛教中国化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佛教中国化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佛教自传入我国以来,历经千年,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中国化,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佛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一、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渊源佛教传入我国,始于东汉末年。

当时,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佛教强调“慈悲”、“因果”。

两者在伦理道德、人生哲学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2. 佛教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佛教强调“修行”、“解脱”。

两者在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支撑。

3. 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

我国古代民间信仰丰富多样,佛教传入后,与民间信仰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佛教文化。

4. 佛教与政治、经济的互动。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紧密相连。

佛教寺院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场所,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佛教中国化的现状与成就佛教中国化历经千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当今时代,佛教中国化呈现出以下特点:1. 佛教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佛教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佛教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弘扬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2. 佛教文化的创新发展。

佛教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品牌。

如佛教音乐、佛教艺术、佛教影视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佛教教育的发展。

佛教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佛学素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佛教人才。

佛教中国化与文明交流互鉴

佛教中国化与文明交流互鉴
纪华 传
摘 要 :佛教 中 国化是 人 类 文 明 交 流 互鉴 的成 功 范例 。本 文 通过 中华 文化 的 包容
精神 与佛教 的 圆融思 想等进 行 比较 , 概括 了佛 教 中 国化 的 三 个 方 面的 内容 , 进 而论 述 了
历 史上佛 教在 道德 教化 、 安 定社会 民心方 面所 发 挥 的积 极作 用。 中 国佛 教 史上 的儒 释道
三教 关 系, 可以对 文 明交流 互鉴提 供 重要 的启发 意 义。
关键 词 :佛 教 ; 中 国化 ; 三教 关 系; 文 明 交流 ; 宗教 对话
佛教 发源 于古 印度 , 在 公 元前 后 传 人 中国 , 经过 长期 与 中 国固有 的文 化思 想 和 宗 教 习俗 相 结 合 的 中 国化 过 程 , 逐 渐 成 为 中华 民族 宗 教 之
佛 教之 能 够 成 功 实 现 中 国化 , 还与佛教 自 身 的慈 悲精 神 、 圆融 思 想 、 中道 智 慧 与 净 心行 善


中华 文 明是在 与 其 他文 明不 断交 流互 鉴 中 丰 富发展 的 。在佛 教 传 人 中 国 以后 的五 六 百 年 时间中, 佛 教 这 种 外来 的 宗 教 形 态 在 与 中 国 本 土 以儒家 为正 统 的传 统 民族 文 化 的 接触 和 交 流
“ 夫 和实 生 物 , 同 则 不 继 。 以他 平 他 谓 之 和 , 故
会 安 定和 道 德 教 化 , 为 丰 富 和 发 展 中华 民族 的 传 统 文 化 发 挥 了独 特 的 作 用 。2 0 1 4年 3月 2 7 日, 习近平 主席 在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总 部 发 表 演讲 , 通过 总结 伟 大 中 华 文 明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过 程, 高 瞻远 瞩地 提 出 : “ 文 明因交 流 而 多 彩 , 文 明 因互鉴 而 丰 富。 文 明 交 流 互 鉴 , 是 推 动 人 类 文 明进步 和世 界 和平发 展 的重 要 动 力 。 ” 佛 教 中 国

南北朝佛教文化与中亚文明的交流

南北朝佛教文化与中亚文明的交流

南北朝佛教文化与中亚文明的交流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同时在文化领域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这其中,佛教文化与中亚文明的交流尤为突出,从当时的雕塑、艺术、音乐、文学等各个方面都能看出明显的痕迹。

第一,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和中亚文明的交流主要体现在雕塑和绘画方面。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极为迅速,这也推动了佛教雕塑和绘画的发展。

佛教雕塑和绘画的风格受到了印度、中亚、西域文明的影响。

例如,北魏晚期的洛阳石窟,泥塑中的特征就受到了中亚文明的影响,身骨比例较为协调、细致,衣纹描绘细节丰富。

此外,像释迦摩尼塑像中的莲花座、莲花座的上方插有龙,就是中亚地区影响下的结果。

同时,一些中亚寺庙和佛典也被传入中国,进一步丰富和神秘化了当时的佛教艺术,如《大乘起信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

第二,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和文学同样受到了中亚文明的影响。

在佛教音乐方面,玄奘西游印度时不仅学了印度文化、佛教文化,也学了印度音乐。

当时,唱诵佛经是“苦行”之一,也就是修心、净心的方法之一。

佛经的朗诵中有一些音乐伴奏,这些音乐有的是唐代古筝独奏、古琴独奏,还有一些中亚特有的弦乐、打击乐,像撒马的琴都被引入中国。

同时,佛教文学也受到了中亚文化的影响,如《释氏众经音义》、《无量寿经》、《金刚经》、《楞严经》、《华严经》等,都被印度、中亚等地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国佛教文学体系。

第三,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与中亚文明的交流也影响到了禅宗和法相学派的发展。

这里就不得不提玄奘西游印度的经历,玄奘从印度传回了许多关于中观之道的佛教著作。

这些著作深入阐述了佛法的中观理论和“不定性”哲学,玄奘通过这些著作的研究,建立了以法相、中观、律藏为三大块内容的译经、研究体系,并应用于佛教领域广泛研究与传承中。

总的来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和中亚文明交流最为密切的时期之一,从各方面都显示出了两个地区文化交流的深入程度。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播与中华文明的交融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播与中华文明的交融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播与中华文明的交融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持续了约四百余年,四面八方各种宗教文化从外部不断涌入中国,导致了与中华文明的深度交融,佛教传播也是其中之一。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国,之前佛教在中国传播并不广泛,主要是与中土文化保持距离的表现。

佛教的传入与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密切相关。

而佛教又从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受到了影响,古代中国文化对佛教的深入参与是佛教能在中国社会得到广泛传播的关键因素。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的渠道多且不断壮大。

佛教从印度及中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隋唐时期更是对佛教进行了大规模交流和传播。

高僧慧远、道宣等成为佛教在南朝和北魏的主要传播者,一大批翻译家和学者纷纷译著佛教经典,陆续出现了以《大衍经》为代表的数学、天文、玄学、佛学等诸多学派。

而在南北朝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佛教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佛教尤其在南朝时期获得了广泛传播。

南朝时期的诸多政治空白、战乱和经济堕落背景下,佛教深得民心,成为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自我救赎的途径。

南朝齐梁时期佛教文化繁盛,历史上有“慧能禅师”、“药师石窟”干秀之类的代表作品,佛教寺庙、佛塔、典籍等佛教文化遗迹亦被广泛留传。

世称“南朝佛国”的梁朝,是南朝佛教文化的巅峰时期,佛教成为梁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主要起源于汉地和西域地区,北魏君主曹魏等更是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佛教建立和传播,佛教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

北魏时期曾经出现了“天王寺”等佛寺,佛塔、佛像等寺庙莫名其妙出现在中国各地,大规模传播和推广佛教最终使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与中华文明的深度交融,可以说是互惠互利的结果。

佛教在中国传播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又从佛教中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佛教中强调的忍耐、仁爱、慈悲、舍己等理念,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更加互补和谐。

湛如:佛道关系与文明对话

湛如:佛道关系与文明对话

湛如:佛道关系与文明对话*导读:近年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文明间对立和矛盾愈演愈烈。

当我们深入思考当今全球性的危机和冲突时就会发现,其深层的原……近年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文明间对立和矛盾愈演愈烈。

当我们深入思考当今全球性的危机和冲突时就会发现,其深层的原因往往来自宗教之间的差异,以及宗教间缺乏宽容和理解。

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人彼此生活在一起,若不能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尊重和包容,则在所难免地会产生相互的隔阂、矛盾甚至冲突和战争。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人类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强烈。

从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世界宗教议会中发表《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以来,宗教对话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与此同时,美国学者亨廷顿则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国际政治现象,提出文明冲突论。

世界各大宗教应该以开放、平等的心态,迎接与回应来自西方文明的影响与挑战。

全球伦理和宗教对话是要在全球各种文明和宗教中寻找一种普遍的全球性道德。

中国历史上佛教与道教的对话和成功经验,对于当今宗教间对话、全球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亦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

佛教、道教和儒家自东晋以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三家鼎立的文化格局,在政治生活、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和合共生、交融互补的作用。

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传入中国后,以其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哲学思想体系,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

佛教中的五戒、十善的伦理观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等,对于提升道德、完善人格,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乃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都起到积极的推动意义。

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之所以顺利地中国化,首先这与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宽容和包容精神是分不开的。

《论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种精神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即尊重彼此的差异性,从而形成和合共存的和谐关系。

论中国佛教参与“文明对话”的实践模式

论中国佛教参与“文明对话”的实践模式

作者: 董群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战线
页码: 18-2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中国佛教;文明对话;实践模式
摘要: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成长发展过程也是与以儒道为代表的本土性文明的“宗教间对话”过程。

在对话的历史中,佛教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对话模式,就其实践模式而言,可以概括为解释性的理惑模式、反驳性的正诬模式、抗旨性的抗辩模式、帝令性的敕辩模式、诏令性的延辩模式,其中体现出的特点在今天仍然具有许多启发性。

从文明交流互鉴角度认识和理解佛教——学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从文明交流互鉴角度认识和理解佛教——学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作者: 魏道儒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世界宗教文化
页码: 1-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佛教文化;交流互鉴;三教融合
摘要: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从文明交流互鉴角度谈对佛教的四点认识和理解.其一,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交流互鉴,使中华文明更加丰富多彩.其二,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集中华文化发展之大成的一种独特宗教文化形态.其三,中国佛教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显示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巨大作用和辉煌成就.其四,中国人始终以和平方式推动佛教文化传播和交流互鉴,做出了特殊贡献,取得了伟大成就,创造了惊人奇迹,为当今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建立联系提供了可资学习、借鉴的样板.。

从唐代民间佛教看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从唐代民间佛教看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从唐代民间佛教看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宇恒伟;李海波
【期刊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8)004
【摘要】民间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特殊表现形态,展现了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正统文化和异端文化交往和对话的不同特征,为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总页数】5页(P62-66)
【作者】宇恒伟;李海波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东所,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西北史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48
【相关文献】
1.唐代民间美术中的佛教语言 [J], 江璐美
2.浅谈佛教美术对唐代民间绘画教育的影响 [J], 王悦
3.唐代民间佛教神祗信仰中的女性角色与地位 [J], 段塔丽
4.由琉璃在唐代佛教中的应用看佛教的物质观 [J], 崔树增
5.略论佛教对唐代民间命运观念的影响 [J], 陈璐;高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史

中国的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史

中国的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史中国的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深深扎根,并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

佛教的传播和文化交流对于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阶段:初始传播与本土交融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通过丝绸之路。

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文化和宗教交流的高峰时期,这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初期,佛教主要在汉地传播,后来逐渐向北方和西域蔓延。

佛教在中国最初受到了一些哲学家和学者的关注,如明朝儒学家王楙等人。

与此同时,佛教也与当时的中国思想进行了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特有的形态。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的繁盛与危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佛教的学说更加丰富,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在此期间,一些出色的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发生,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北魏时期的洛阳白马寺,是当时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这也表明了佛教在中国社会及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也面临了一些危机。

佛教寺庙兴建的规模越来越大,寺庙和僧团的权力日益膨胀,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抵抗。

佛教本身也在与中国思想体系的冲突中受到了影响。

这一阶段的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

第三阶段:唐代的繁荣与传播唐代是中国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得到了与政府的广泛合作和支持,成为国家宗教之一。

唐朝皇帝还下令建造了大量的佛塔、佛寺和佛像,表明了佛教在国家宗教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唐代也是佛教文化交流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

很多外国的佛教高僧、教师和学者来到中国,与中国佛教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这些学者的到来推动了佛教学说的发展和传播,并且带来了许多优秀的佛教文化作品。

第四阶段:现代佛教与国际交流进入现代,佛教进一步与世界各地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中国佛教界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座,同时接待了来自各国的佛教学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张三夕2012年02月27日《光明日报》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因此,反思这场文明对话的历史脉络,对于总结世界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

在文明对话的意义上,佛教在汉代与先秦形成的中华本土文明相遇后有几个重要的历史关节值得注意。

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

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

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佛教的重要术语最初是参照儒家和道家的术语来翻译的,如“涅槃”古译为”无为”,释迦牟尼古译为“能仁”,这显然并不符合印度原文的意思。

佛教教义在个别观点上与中华本土文明有相似之处,如报应说,但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华固有文明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地方是直接冲突的,如轮回说,省欲去奢,不近女色,抛弃妻子财货,仁慈乐施,行乞丐等等。

如何解决这类因教义不同而出现的文明冲突?占有“中国佛教史上重要一页”的牟子《理惑论》,为此时的文明对话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理惑论》主旨是宣传佛教教义的可靠性以及优越性,但它采用的办法是对话,通过对话
来讲道理。

牟子在对话中展开佛教优越性的论证,有时不免借鉴或迎合儒、道思想。

比如,在回答人们对佛教“人死当复更生”说法的质疑时,牟子一方面用身体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来论证身体可灭,魂神不死;一方面又引用《老子》功成身退的观点来加以佐证。

正是这种基于对话的文明融合的努力使佛教逐步在中国扎下根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

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诚如陈寅恪先生所云:“采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名为阐明古学,实则吸收异教。

声言尊孔避佛,实则佛之义理,已浸渍濡染,与儒教之宗传,合而为一。

”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
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他还极力倡导《涅槃》等大乘经断禁肉食的戒律,影响后世极大,改变了汉代以来僧徒食三净肉的习惯。

北周武帝虽欲废斥佛教,也曾集众讨论三教优劣,前后七次,各陈是非。

更令群臣讨论道、佛二教的先后、同异等问题,于司隶大夫甄鸾、沙门道安、僧勔等人据理力争,使得废佛之议暂时中止。

这也可以看到涉及宗教争端时文明对话的某种力量。

我们曾经说过,翻译是文明对话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一点明显体现在佛经的翻译上。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

不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
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鸠摩罗什在中外学者合译佛经的事业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所主译的《金刚经》、《维摩经》等佛经文辞优美,文学性很强。

经过历代译者的努力,创造了一种融洽华梵的新的翻译文体。

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

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

外来译人与本土僧人合作翻译佛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译经的有效模式。

到了唐代,则主要是国家主持佛经翻译工作,从唐太宗贞观三年开始,历朝都有官方组织的译场。

于有政府调动资源,因此,佛经翻译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前代,其中像玄奘、义净、不空等人都是成就非凡的著名译师。

当时大乘佛教经典的精华基本上都已介绍到中国。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
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这一点我们从古印度曲女城法会、那烂陀寺辩论会的盛况可以想见。

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

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

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

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东晋佛教义学,以般若性空之学为中心,大量研究《般若》的人,通过读诵、讲说,或注解经文,或往复辩论,来对般若性空进行解释,产生各种不同说法,形成所谓“六家七宗”的派别,这无疑丰富了佛教教义及其解释的活力。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

法显于东晋隆安三年,和同学景慧等四人从长安出发,往天竺寻求
戒律,历时十一年,途径三十余国,获得大量珍贵的梵本佛经《摩诃僧祇律》、《长阿含》等。

又从海路经南海回国,到建康,在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大般泥洹经》六卷等,他还撰写《佛国记》,历述沿途的见闻,为中国的传记文学开辟了新的写法。

玄奘的西行取经,带回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启动中国古代规模宏大的译经活动;另一方面,他口述、辩机笔录,于贞观二十年完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经历西域、印度一百多国家、地区、城邦的见闻,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

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遗址,就是根据这部书提供的线索发掘并复原的。

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的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

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
新罗及日本。

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