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物象
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鉴赏诗歌中的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抒情诗。
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析】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
“次”:驻扎,停泊。
“客”为诗人。
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
“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下面举例说明。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
诗歌物象鉴赏分析课件
诗人通过观察山水的季节变化,捕 捉不同季节的山水美感,如春日山 花烂漫、秋日层林尽染等,展现大 自然的多样魅力。
花鸟物象的鉴赏
艳丽多彩
诗歌中的花鸟物象常以其艳丽多 彩的羽毛、花瓣吸引人们的目光 ,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中的孔雀,“日出江花红胜火
”中的江花。Biblioteka 象征寓意花鸟物象在诗歌中也常承载着象 征寓意,如梅花傲雪凌霜,象征 坚贞不屈;鹤翔千里,象征长寿
跨文化物象鉴赏
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物象进行对比 和分析,探索不同文化在诗歌表达上的异同,从而丰富我们的鉴赏视野 和审美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诗歌物象鉴赏实践
落日
学生诗中常出现的物象之一是落日。落日给人以沉静、壮美 之感,在学生的诗中往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 的热爱。例如:“落日余晖洒满天,山河大地尽染颜。回眸 往昔心无憾,前程似锦路更宽。”
飞鸟
飞鸟在学生诗中往往承载着自由、梦想等意象。通过对飞鸟 的描绘,学生们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例如:“飞鸟翱 翔天地间,自由自在无牵绊。青春岁月莫虚度,梦想起航不 畏难。”
吉祥。
诗意画境
诗人通过对花鸟物象的细腻描绘 ,营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 同时,也能感受到美的视觉享受
。
03
诗歌中的人物物象鉴赏
古代人物形象鉴赏
侠客形象
古代诗歌中的侠客形象通常被描绘为身手敏捷、机智过人、忠义勇敢的英雄人物。他们往 往被赞美为身怀绝技、除暴安良的正义代表,如《侠客行》中的“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 明”的英勇形象。
美女形象
古代诗歌中的美女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容貌艳丽、气质高雅、温柔贤淑的女子。她们往往被 表现为男性的理想情人或良缘伴侣,如《长恨歌》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 浓”的绝美形象。
《诗歌鉴赏之物象》课件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即为社会物象, 通过这一官职名称的暗示,传达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感慨。
Part
04
诗歌物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抓住物象的特征
总结词
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物象的特征,即物象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这是理解物象的基 础。
物象的外延
总结词
物象的外延是指物象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包括物象所关联的事物、文化和历史背景等 。
详细描述
物象的外延能够拓展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使诗歌更加丰富和多元。通过物象的外延,读 者可以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和个人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和
深层含义。
物象的特性
总结词
物象的特性是指物象所具有的特点和属性,包括形象、色彩、声音等方面。
Part
05
诗歌物象鉴赏的实践与案例分 析
鉴赏实践:如何分析物象
观察物象
仔细观察诗歌中的物象,注意其 特征、色彩、形状等。
感受物象的美感
通过感受物象所传达的美感,理 解诗人如何通过物象来表达自己 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理解物象的象征意义
深入理解物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 义,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诗 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塑造形象
总结词
物象在诗歌中还可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描绘物象的特征和属性来刻画人物 的性格和特点。
详细描述
物象作为形象的辅助,能够为人物形象提供更加具体和生动的背景和细节,使人 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例如,通过描写花朵来表现女性的柔美和娇艳。
形成节奏
总结词
物象在诗歌中还可以用来形成节奏感 和音韵,通过物象的排列和组合来创 造出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物象”鉴赏课件
共同运用了借物抒情和对照手法。 (1)感情 白诗托“西角荒园”的春柳发人才不得其位之慨, 李诗托清秋之柳发迟暮之叹; (2)对照 白诗以柳树之美与环境之差作对照, 李诗以春日之柳与秋日之柳作对照。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练习五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练习二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居高声自远,
注:緌(ruí)缨子,
流响出疏桐。 非是藉秋风。
形象特点— 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不
须借秋风声音自然远扬。
所言之志—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
须任何外在凭借。
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
练习三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问题:分析诗中葡萄的形象 及抒发的情感。
此诗通过描写柔弱,杂乱攀附,需 要照料葡萄的形象。表达自己仕途困
顿,期望有人引荐的心情。
练习三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面拂云长。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 “成尘”为喻,形成对照,用“纵被”和“绝 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 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2)
分 析 刻 画 物 象 的 作 用 及 方 法
作用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象征
艺 术 手 法
描写
正面描写 比喻 拟人 对照 夸张 (直接)
鉴赏诗歌的物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 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 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 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物诗,诗人 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
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 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 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 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 “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 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 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 自我形象。
鉴赏诗歌的物象
鉴赏诗歌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 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 言志、言情、言心声。
一.考点解读:
蕴涵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即具体事物鲜明的形象或景 象,通常是以物喻人。如虞世南《蝉》中的“蝉”的形象, 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中“雁”的形象。出题 的方面为:物象的特点、蕴涵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 者的评价、塑造的方法、语言特点等。诸如松、竹、梅、菊 花一类事物被人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 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 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 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说到“明月”, 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说到“清秋”,就与感伤、悲愁相 联系,那么这里的“明月”“清秋”,就成了一种具有特定 意味的形象,这种含有特定意味的艺术形象,就是诗歌中的 意象。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鉴赏诗歌的物象
鉴赏诗歌的物象[考点精析]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二、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抛砖引玉]一、学过的咏物诗或杂诗有哪些?二、例1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例2早梅辛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诗人笔下的“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例3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骄阳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问:诗人用“孤桐”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结][即时练兵]1、瀑布联句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问:此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哲理?2、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白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跟踪强化]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填空并回答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①春花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①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
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
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
诗歌鉴赏之物象
四自然类
• 白云(浮云):往往与远 行的游子相联系有时也比 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 力、小人 • 月:见月思人,望月怀友 边人的悲愁 • 水: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 在一起;流光的飞逝,永 不回头;有时喻月光。
五送别场所
• 南浦:水边送别的场 所 • 长亭:陆地上送别的 场所 • 西楼:常指伤心地, 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 国、爱人、友人的处 所 •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 或者表示凭吊,或者 表示抑郁愁苦,或者 表示慷慨激昂
从特点入手
• • • • 乐景 还是哀景 乐情还是哀情 是褒还是贬 意象对读者的感染作用。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 如果意象是花朵 ,意境就是春天 •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 夜色 •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 意境即白色恐怖。 • 意象=物象+情思 • 意境=意象+氛围 雨水不停心情亦不停。
• 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 挠的品格。 • 兰花: • 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洁、隐逸、脱俗 • 牡丹:高贵、富贵 • 桃花:美丽的容颜 • 杨花:飘零、离散 • 柳:表示惜别怀远或柔情 •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 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二、动物类
• 杜鹃:乡愁乡思。《蜀道难》《琵琶行》 《锦瑟》 不如归去。 • 乌鸦:荒凉和衰败。有时比喻小人或者 凡夫俗客 •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 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 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 鸿雁、青鸟是传书的信使(鱼) • 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 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的情感。
参考答案
•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的形象。 • 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 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 • 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 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一、考点分析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事物形象分类】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使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事物形象鉴赏题的提问方式】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3、某物象象征什么?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二.高考真题1、(2011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江 [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④。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作者简介】张弼(生卒不详),字舜元,莆田仙游人。
曾授福州司户参军,充泉州教授,未赴任而卒。
著有《葆光易解》十卷,已佚。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意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意象及作用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备考提示】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
逐字解说诗句,结合小注,理解诗的大意。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实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物象
第一步
第二步
找出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 题干中已明确“乌”和“马”这 两个意象 分析意象特点 乌:关键词语是栖 马:关键词语是疲 分析意象的作用 结合全诗来看,栖乌也反映诗 人无家可归;马”两个意 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 倾注着诗人的感情(1分):乌鸦暮投林,而 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 是如此,(2分)“乌”和“马”,一反一正衬 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 之情。(1分)
解题要点
内
容
找出合乎题干 要求的意象
分析意象意境
意象:茅檐中的人 陋室中的灯 暮春江上的风 雨 画面:春晚寂静 昏暗 风雨凄迷的景象
意象特征:人静 灯暗 春晚 风吹雨萧 意境特征:萧索 凄清 孤苦
分析意象意境 的作用
暗示了诗人内心有无限的凄楚和愁绪;为杜鹃 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的身世和 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参考答案
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 暗,风雨凄迷的萧索凄清景象。 暗示了诗人内心有无限的凄楚和 愁绪。 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 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的身世和 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诗歌鉴赏物象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 共同内涵。(2分) 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 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意象的作用: 1 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意境、暗示背景或社会环 境。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 造 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 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 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 感 的基调。 3 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 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4 或对比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 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 修 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 等 等, 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5 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诗歌鉴赏之物象
• 于此诗中,诗人一方面借洁白的蝴蝶以表 示自己的品质的高尚与纯洁,另一方面借 蝶之口表示自己在遭受到官场的多次沉浮 之后依然对仕官的渴望与追求。 • 总结:1、结合全诗理解意象,意象乃为诗 人情感服务。 • 2、分析意象时,注意逐词逐句分析,特别 关注传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杨万里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 大、尤袤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小池》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野菊
• 重阳节: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 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 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 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 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 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 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 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
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野 菊 [宋]杨万里
• • • • • •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诗歌鉴赏之物象
意象回顾
• 意象: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 彩。——王国维 • 自古逢秋悲寂寥……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 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特点?
诗歌物象的鉴赏(教案)
诗歌物象的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物象的概念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诗歌物象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创作中运用物象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物象的定义与特点2. 诗歌物象的作用与意义3. 诗歌物象的分类与欣赏4. 诗歌物象的创作技巧与实践5. 诗歌物象鉴赏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物象的概念、作用及分类,诗歌物象的欣赏与分析方法。
2. 难点:诗歌物象的创作技巧,诗歌物象鉴赏案例的分析与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物象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及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物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象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创作诗歌,运用物象表达情感,提高创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物象鉴赏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诗歌物象概念、作用、分类等内容的课件。
2. 教学素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作为案例分析的材料。
3. 练习题:设计有关诗歌物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物象,让学生在创作诗歌时进行选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讲解诗歌物象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诗歌物象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诗歌物象的定义、特点、作用与意义,让学生了解诗歌物象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物象的美感。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运用物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物象的欣赏与分析方法,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诗歌物象的知识。
2. 小组内交流练习题的解答,互相学习、讨论。
3. 教师点评练习题答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八、课后作业1.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物象,体会物象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诗歌物象的鉴赏(教案)
诗歌物象的鉴赏(教案)第一章:诗歌与物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抒情为主,通过韵律、节奏、形象等手段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具有简洁、含蓄、富有音乐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1.2 物象的概念与作用物象是指诗歌中具体的物体或形象,通过描绘物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物象在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第二章:诗歌物象的分类与特点2.1 自然物象自然物象包括山川、河流、季节、天气等自然景观。
自然物象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悟等。
2.2 人物物象人物物象包括诗人自己、他人或历史人物等。
人物物象可以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评价或对人物形象的描绘。
2.3 抽象物象抽象物象是指非具体的、无形的概念或情感,如爱情、友情、悲伤、喜悦等。
抽象物象常常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给读者以启示和联想。
第三章:诗歌物象的鉴赏方法3.1 观察物象的描绘观察物象的描绘,注意物象的形状、色彩、动态等细节。
理解物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2 感受物象的情感感受物象所传达的情感,如喜悦、悲伤、宁静等。
分析物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3.3 想象与联想发挥想象力,将物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知识背景相联系。
联想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类似物象,丰富对诗歌的理解。
第四章:诗歌物象鉴赏实例分析4.1 选取一首含有自然物象的诗歌分析诗歌中的自然物象,如山水、季节等。
解释自然物象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4.2 选取一首含有人物物象的诗歌分析诗歌中的人物物象,如诗人自己、他人或历史人物等。
解释人物物象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五章:诗歌物象鉴赏的练习5.1 练习分析诗歌物象选取一首未知的诗歌,分析其中的物象。
描述物象的描绘、情感和象征意义。
5.2 练习创作诗歌以某个物象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运用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六章:诗歌物象与文化背景6.1 诗歌物象与传统文化探讨诗歌物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古代诗歌中的物象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鉴赏诗歌的物象
答案参考: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 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 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 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 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 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练习1 阅读下面一首 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池
杨万里
眼无声惜细流,树阴
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 有蜻蜓立上头。
驿路 浮云 飞雪 苦雨 幽兰 菊花
寒蛩 蟋蟀 月亮 尺素
坚贞
国君
高洁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思乡 音信、书信
树木类
竹:气节 积极向上
堤柳堆烟:往事如烟,用来抒 发兴亡之感。 梧桐:凄凉、凄苦、悲伤的象 征。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 美好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
(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思乡之情
(考查思想内容)
(或“秋思”)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
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 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2. 常用手法:象征、比拟、对比、烘托等。 3. 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示例1、
马诗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
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作者以千里马自比,什么 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 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
▪ 白 梅 (元)王冕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突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 (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 【参考答案】(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
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 (2)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答题步骤
▪ 步骤一: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 的基本特征;
▪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 现手法);
▪ 步骤三: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
▪ 马 诗 李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 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参考答案】
▪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 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 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 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 轻捷矫健的风姿。
▪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 不遇的激愤之情。
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
▪ 1、树木类: ▪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 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 感、春天的美好。 ▪ 2、花草类: ▪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 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 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 昔盛今衰)。
诗歌物象鉴赏分析
诗歌物象鉴赏学习目标:掌握鉴赏诗歌物象的方法,规范答题。
2、了解诗歌塑造物象的方法。
学习过程:【考点解说】江苏高考语文考纲对古诗词的考查能力层级为D,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概念解析】物象:被作者人格化了的事物形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自学练习】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4分)【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自学所得】(一)试总结鉴赏物象的方法: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二)规范答题:答题步骤:形象————契合点————意义(情感)1、指出物象特征。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合作探究】一、形象概括1、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2009·天津高考)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诗歌物象的鉴赏(教案)
一、诗歌物象的鉴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物象的概念,认识到物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诗歌物象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内容:1. 诗歌中物象的定义与作用。
2. 分析诗歌物象的方法。
3. 欣赏经典诗歌中的物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物象的定义、作用及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诗歌物象的能力,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物象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诗歌中物象的定义与作用,讲解分析诗歌物象的方法。
3. 实践:让学生欣赏经典诗歌,分析其中的物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诗歌物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分析诗歌物象的能力,以及是否能理解诗人的情感。
3. 评价学生在欣赏诗歌时的感受和心得体会,以及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物象的定义、作用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欣赏经典诗歌,分析其中的物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物象的分析和个人体会。
八、教学资源:1. 经典诗歌文本:用于分析和欣赏的诗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学习资料:提供关于诗歌物象分析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九、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提问诗歌中物象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第二步:讲解诗歌物象的定义、作用和分析方法。
3. 第三步:欣赏经典诗歌,分析其中的物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4. 第四步: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诗歌物象的分析和个人体会。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考点解读】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
(共12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3从教:任凭。
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问题:1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答案】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
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
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例题1、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题: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2、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例3、白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参考答案: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习题演练:
1、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一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1)、在这一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一些特征?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香气满乾坤。
问题:(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特点。
(2)、写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总结归纳: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2)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