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证型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脾气虚弱
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补中益气汤
寒热错杂
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乌梅丸
瘀血内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膈下逐瘀汤
3.8泄泻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暴泻
寒湿内盛
散寒化湿
藿香正气散
湿热伤中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
食滞肠胃
消食导滞
保和丸
久泻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朮散
肾阳虚衰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四神丸
肝气乘脾
抑肝扶脾
黄芪建中汤
黄疸消退后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湿热留恋
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子汤
4.3积聚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积证
气滞血瘀
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
瘀血内结
祛瘀软坚,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汤
正虚瘀结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
聚证
肝气郁结
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湿热痢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芍药汤
疫毒痢
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寒湿痢
温化寒湿
胃苓汤
阴虚痢
养阴清肠
驻车丸
虚寒痢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
发作期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2、淋证
辩证分型: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
【附】尿浊
辩证分型:湿热内蕴、脾虚气陷、肾元亏虚
3、癃闭
辨证分型: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尿道阻塞、脾气不升(也称中气不足)、肾阳衰惫
4、关格
辨证分型:1脾肾亏虚,湿热内蕴;
2脾肾阳虚,寒湿内蕴;
3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6、痴呆
辩证分型: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
7、痫病
辩证分型:
发作期:阳痫(痰浊蒙窍,风火上扰,痰火内盛)、阴痫(寒痰蒙窍)
休止期: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亏虚
8、癫病
辩证分型: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气阴两虚
9、狂病
辩证分型:痰火扰神(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痰结血瘀、瘀血阻窍、心肾失调
虚证(心阴亏虚、忧郁伤神、心神惑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阴亏虚)
2、血证
辨证分型:1鼻衄:热邪犯肺、胃热炽盛、肝火上炎、气血亏虚
2齿衄:胃火炽盛、阴虚火旺
3咳血:燥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热
4吐血:胃热壅盛、肝火犯胃、气虚血溢
5便血:肠道湿热、气虚不摄、脾胃虚寒
6尿血:下焦热盛、肾虚火旺、脾不统血、肾气不固
7紫斑(肌衄):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
3、汗证(自汗、盗汗)
辨证分型:肺胃不固、营卫不与、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
4、痰饮
辩证分型:1痰饮(脾阳虚弱、饮留胃肠)
2悬饮(邪犯胸肺、饮停胸胁、络气不与、阴虚内热)
3溢饮
4支饮(寒饮伏肺、脾肾阳虚)
4、中风
辩证分型:中经络(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中医内科证型、治法、方剂、中药
中医科证型治法方剂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用药: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藿饮加减用药:金银花30连翘15香薷10扁豆10厚朴10(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虚体感冒4.气虚感冒: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饮加减用药:人参6紫叶6根6半夏6前胡6茯苓6木香4枳壳4桔梗4皮4炙甘草4(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5.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寒,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用药: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二、咳嗽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表,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止咳散: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皮6 (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2.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用药: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3.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肃-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用药:桑叶3杏仁5象贝3沙参6栀皮3香豉3梨皮3(清宣凉剂,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伤咳嗽4. 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汤:半夏15橘红15白茯苓9甘草4.5三子养亲汤:子白芥子莱菔子两方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中医内科常见证型及症状表现
中内肺系疾病1感冒: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暑湿去暑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2咳嗽:风寒恶寒发热,风热发热重风燥口舌干燥痰湿痰多痰热痰有腥味肝火犯肺烦躁易怒,胁肋痛肺阴亏损烦热,阴虚3哮病冷哮鸡鸣音热哮吼肺脾气虚脾虚:四肢不温,拉肚子肺肾两虚腰膝酸软风哮时发时止4喘证风寒恶寒发热表寒里热恶寒发热,痰黄痰浊痰多肺虚出汗,虚脉,细脉,弱脉肾虚腰膝酸软5肺胀风寒泡沫痰痰热痰红色痰瘀阻肺舌头紫色痰蒙神窍神志嗜睡肺肾气虚腰膝酸软,呼多吸少阳虚水泛水肿6肺痈初期痰粘液性成痈期腥痰溃脓期米白色痰恢复期潮热盗汗7肺痨肺阴亏损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虚火灼肺热多,烦热,口渴心烦,男子遗精气阴耗伤畏风,怕冷,自汗盗汗并见2胸痹心血瘀阻舌有没有瘀斑气滞心胸叹气痰浊闭阻舌胖大有齿痕寒凝心脉手足不温气阴两虚阴虚烦热潮热心肾阳虚腰膝酸软3不寐肝火扰心情志加重痰热扰心舌苔黄腻心脾两虚不爱吃脾虚纳差心肾不交腰膝酸软胃病1胃痛寒邪客胃得热缓解肝气犯胃:叹气协痛饮食伤胃暴饮暴食湿热中阻口中甜腻胃阴亏耗隐痛淤血停胃刺痛脾胃虚寒得食缓解2呕吐外邪犯胃起病急食滞内停呕吐食物痰饮内阻呕吐痰涎肝气犯胃情志脾胃气虚呕吐拉肚子胃阴不足饥不欲食3腹痛寒邪内阻温湿壅滞肝郁气滞淤血内停中虚脏寒4泻泄寒湿水样便食滞不消化食物湿热大便黄褐色脾胃虚弱大便时干时溏肾阳虚衰清早拉肚子五更泄泻肝虚乘脾腹中雷鸣切痛5痢疾寒湿白多赤少湿热赤白脓血疫毒高热阴虚口干心烦虚寒形寒畏冷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大便火绛色发作期时发时止肝胆1胁痛肝胆湿热身油腻,苔黄腻肝郁气滞情志变化肝络失养协通隐痛瘀血阻络瘀斑2黄疸湿热于重口干口苦湿重于热身热不扬胆腑郁热往来寒热疫毒炽盛神昏谵语寒湿阻遏黄色如烟熏3眩晕肝阳上亢面红目赤,口苦痰湿中阻胖大舌,太腻,瘀血阻窍,瘀斑肾精不足腰膝酸软气血亏虚面白血不足4头痛风寒连上背痛风热头痛入连风湿头痛如裹气虚气短乏力痰浊头昏瘀血刺痛肝阳胀痛血虚头晕目眩肾虚空痛5中风中经络风阳上扰眩晕面红目赤口苦风痰瘀阻苔白腻中脏腑阴闭素体阳虚阳闭起病急脱证快死了恢复期气虚络瘀面黄白气短1.水肿2.风水相博恶寒发热3.水湿浸渍4.湿热壅盛皮肤光亮湿毒浸淫皮肤溃烂脾阳虚衰纳少便溏肾阳衰腰痛桃红四五汤合五苓散5.淋证热淋小便短赤6.石淋石头血淋出血膏淋膏状气淋生气情志劳淋劳动后加重3腰痛寒湿阴雨天加重湿热苔黄腻淤血腰部刺痛肾阴虚口舌干燥手足心热肾阳虚手足不温针灸治疗学1.头痛又称头风,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病因病机:1阳明头痛(前额痛) 2少阳头痛(偏头痛) 3 太阳头痛(后枕痛) 4厥阴头痛(巅项痛) 5全头痛治则:舒经通络通行气血,以针为主,虚补实泻.处方:1阳明头痛: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合谷,内庭2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3太阳头痛:天柱,风池,后溪,申脉昆仑.4厥阴头痛: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5全头痛:百会,印堂,太阳,头维,阳白,合谷,风池,外关2.口眼㖞斜病因病机:1风寒证2风热证3气血不足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处方阳白,四白,顴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最新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3、汗证(自汗、盗汗)
辨证分型:肺胃不固、营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
4、痰饮
辩证分型:1痰饮(脾阳虚弱、饮留胃肠)
2悬饮(邪犯胸肺、饮停胸胁、络气不和、阴虚内热)
3溢饮
4支饮(寒饮伏肺、脾肾阳虚)
久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肝郁泄泻
第二种辨证分型:
感受外邪(寒湿、湿热)
内伤所致(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
8、便秘
辩证分型:
实秘:肠胃积热(热秘)、气机郁滞(气秘)、阴寒积滞(冷秘)
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9、痢疾
辨证分型:湿热痢、痰毒痢、寒湿痢、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
10、霍乱
正疟(邪盛)、温疟(热证)、寒疟(寒证)、热瘴(热证)、冷瘴(湿证)、劳疟(气血两虚)、疟母(血瘀痰结)
备注:瘴疟(热瘴、冷瘴)
二、肺病证
1、咳嗽
辩证分型: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
2、哮病
辩证分型: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6、痴呆
辩证分型: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
7、痫病
辩证分型:
发作期:阳痫(痰浊蒙窍,风火上扰,痰火内盛)、阴痫(寒痰蒙窍)
休止期: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亏虚
8、癫病
辩证分型: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气阴两虚
9、狂病
辩证分型:痰火扰神(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痰结血瘀、瘀血阻窍、心肾失调
辨证分型:
寒霍证(轻证、重证)
热霍证
干霍乱
11、虫证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证型及其诊断标准:
1. 寒证:患者表现出怕冷、四肢发凉、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等症状,脉象沉迟或紧。
2. 热证:患者表现出发热、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等症状,脉象浮数或滑数。
3. 虚证:患者表现出气短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少苔等症状,脉象细弱或沉细无力。
4. 实证:患者表现出烦躁不安、口渴饮冷、腹胀腹痛、舌质红或紫红、苔黄腻等症状,脉象弦数或滑实有力。
5. 表证:患者表现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少汗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紧或浮缓。
6. 里证:患者表现出心悸气短、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舌质淡或红、苔黄或白腻,脉象沉迟或细数。
7. 半表半里证:患者表现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等症状,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或黄白相间,脉象弦或浮弦。
8. 血虚证:患者表现出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等症状,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少苔,脉象细弱或沉细无力。
9. 血瘀证:患者表现出疼痛固定不移、面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症状,脉象细涩或弦涩。
10. 血热证:患者表现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等症状,舌质红绛或紫红、苔
黄燥,脉象数或弦数。
11. 气虚证:患者表现出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舌质淡或红、苔薄白
或少苔,脉象细弱或沉细无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进行中医证型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医生的经验进行判断。
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人们解决各种健康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医病名及证型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病名及证型的准确把握,医生能够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中医病名及证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诊断方法。
一、感冒病名及证型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对于感冒的病名及证型有着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病名:风寒感冒证型: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身疼、咳嗽咳痰、舌苔白腻、脉浮紧病名:风热感冒证型:发热恶寒、咳嗽咳痰、喉咙肿痛、咽干口渴、舌苔黄腻、脉浮数以上是感冒常见的两种病名及相应的证型,中医通过对这些症状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感冒的病因,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二、胃病病名及证型胃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中医对于胃病的病名及证型也有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病名:胃炎证型:脘腹疼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纳呆便溏、舌苔黄腻、脉弦滑病名:胃溃疡证型:脘腹疼痛灼热、饭后疼痛缓解、恶心纳差、呕吐鲜血、舌质红苔黄、脉细数以上是胃病常见的两种病名及相应的证型,中医通过对这些症状的综合分析来确定胃病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心脑血管病病名及证型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中医对于心脑血管病的病名及证型也有详细的描述和研究。
病名:高血压病证型: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心悸失眠、口干苔黄、舌尖红绛、脉弦数病名:中风(卒中)证型: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舌强口黏、脉沉弦涩以上是心脑血管病常见的两种病名及相应的证型,中医通过对这些症状的综合分析来确定病变的特点和严重程度,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内分泌疾病病名及证型内分泌疾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对于内分泌疾病的病名及证型也有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病名:糖尿病证型:多饮多尿、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口干苔黄、舌质红、脉细数病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证型:心悸失眠、大汗淋漓、体重下降、眼球突出、舌质红、脉细数以上是内分泌疾病常见的两种病名及相应的证型,中医通过对这些症状的综合分析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证型资料
中医证型
中医证型是中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确定疾病的特征。
中医证型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证型的基本概念
中医证型是指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观察方法,结合中医学的辨证施治理论,将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特征,进而指导药方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中医证型包括证候、证素、证候辨析、证候演变等方面内容。
中医证型的分类
根据中医病证相结合的特点,中医证型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是指由实质过剩,功能亢奋引起的证型,病人表现为症状明显、舌质红、脉象紧实等特点;虚证则是由实质亏损导致的证型,病人表现为形体消瘦、气息疲乏、舌质淡白、脉象细弱等特征。
中医证型的意义
中医证型的确定是指导中医诊疗的关键环节,只有准确辨证,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中医证型也反映了中医学对病机与病理的认识,对于预防疾病、保健养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医证型辨识的方法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中医师通过病史询问、望、闻、问、切等四诊观察方法,结合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人的脉象、舌苔、腑脏病理变化等线索,进而识别疾病的证型,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结语
中医证型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准确辨证施治,中医师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证型的学习和应用需要结合实际临床案例,不断提升自身辨证能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执业(助理)实践技能常见病证型总结
胜利咨询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附: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加减。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化裁。
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加减。
(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4.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
(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加减。
(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
: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肺系病证】
1.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4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1.7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二、【心系病证】
2.4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5痴呆
三、【脾胃病证】
3.4呃逆
3.5噎膈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四、【肝胆病证】
4.4鼓胀
4.7中风
五、【肾系病证】
5.2淋证–虚则补益,实则清利
5.3癃闭–六腑以通为用
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
5.4关格–治主当缓,治客当急
5.5阳痿–补肾疏肝,健脾益气,行气活血
六、【气血津液病证】
6.2血证–治气、治血、治火
6.3痰饮–温阳化饮
6.6汗证–虚者补之,实者泄之,脱者固之,寒者热之,热者清之
6.9癌病–扶正袪邪,攻补兼施
七、【肢体经络病证】
7.5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中医证型表
中医基本证型表一肺系病证六)肺痨三、脾胃系病证一)感冒321)肺阴亏损证一)胃痛1 1.风寒束表证332)虚火浊肺证601)寒邪客胃证2 2.风热犯表证343)气阴耗伤证612)饮食伤胃证63 3.暑湿伤表证354)阴阳虚损证623)肝气犯胃证4 4.气虚风寒七)肺胀634)湿热中阻证5 5.阴虚风寒361)痰浊壅肺证645)瘀血停胃证二)咳嗽372)痰热郁肺证656)胃阴亏耗证6 1.风寒袭肺证383)痰蒙神窍证667)脾胃虚寒证7 2. 风热犯肺证394)阳虚水泛证二)痞满8 3. 风燥伤肺证405)肺肾气虚证1、实痞9 4. 痰湿蕴肺证八)肺痿671)饮食内停证10 5. 痰热郁肺证411、虚热证682)痰湿中阻证11 6. 肝火犯肺证422、虚寒证693)湿热阻胃证127. 肺阴亏耗证704)肝胃不和证三)哮病二、心系病证2、虚痞1. 发作期一)心悸711)脾胃虚弱证131)冷哮证431)心虚胆怯证722)胃阴不足证142)热哮证442)心血不足证三)呕吐153) 寒包热哮证453)阴虚火旺证1、实证164) 风痰哮证464)心阳不振证731)外邪犯胃证175) 虚哮证475)水饮凌心证742)食滞内停证2. 缓解期486)瘀阻心脉证753)痰饮内阻证181)肺脾气虚证18二)胸痹764)肝气犯胃证192)肺肾两虚证19491、心血瘀阻证2、虚证四)喘证502、气滞心胸证771)脾胃气虚证1.实喘513、痰浊闭阻证782)脾胃阳虚证201)风寒壅肺证20524、寒凝心脉证793)胃阴不足证212)表寒肺热证21535、气阴两虚证四)噎膈223)痰热郁肺证22546、心肾阴虚证801)痰气交阻证234)痰浊阻肺证23557、心肾阳虚证812)瘀血内结证245)肺气郁痹证24三)厥证823)津亏热结证2.虚喘561.气厥834)气虚阳微证251)肺气虚耗证25571)实证五)腹痛262)肾虚不纳证26582)虚证841)寒邪内阻证273)正虚喘脱证27592.血厥852)湿热壅滞证五)肺痈28601)实证863)饮食积滞证28 1. 初期612)虚证874)肝郁气滞证29 2. 成痈期623)痰厥885)瘀血内停证30 3. 溃脓期896)中虚脏寒证31 4. 恢复期六)泄泻四、肝胆病证五、肾系病证1、暴泻一)胁痛一)水肿901)寒湿内盛证1081、肝郁气滞证1、阳水912)湿热伤中证1092、肝胆湿热证1311)风水相搏证923)食滞肠胃证1103、瘀血阻络证1322)湿毒浸淫证2、久泻1114、肝络失养证1333)水湿浸渍证931)脾胃虚弱证二)黄疸1344)湿热壅盛证942)肾阳虚衰证1、阳黄2、阴水953)肝气乘脾证1121)热重于湿证1351)脾阳虚衰证七)痢疾1132)湿重于热证1362)肾阳衰微证961)湿热痢1143)胆腑郁热证1373)瘀水互结证972)疫毒痢1154)疫毒炽盛证二)淋证983)寒湿痢2、阴黄1381、热淋994)阴虚痢1)寒湿阻遏证1392、石淋1005)虚寒痢1162)脾虚湿滞证1403、血淋八)便秘3、黄疸消退后调治1414、气淋1、实秘1171)湿热留恋证1425、膏淋1011)热秘1182)肝脾不调证143 6、劳淋1022)气秘1193)气滞血瘀证三)癃闭1033)冷秘三)积聚1441、膀胱湿热证2、虚秘1、聚证1452、肺热壅盛证1041)气虚秘1201)肝气郁结证1463、肝郁气滞证1052)血虚秘1212)食滞痰阻证1474、浊痰阻塞证1063)阴虚秘1223)气滞血阻证1485、脾气不升证1074)阳虚秘1234)瘀血内结证1496、肾阳衰惫证1245)正气瘀结证四)鼓胀1251、气滞湿阻证1262、水湿困脾证1273、水热蕴结证1284、瘀结水留证1295、阳虚水盛证1306、阴虚水停证。
中医内科学证型
一:感冒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辛凉解表。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
益气解表。
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表虚自汗:玉屏风散阳虚外感:再造散)二:咳嗽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景岳全书》外感、内伤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一)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凉燥杏苏散)(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耗: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肺系病证六)肺痨三脑系病证三、脾胃系病证一)感冒1)肺阴亏损证一)头痛一)胃痛
1.风寒束表证2)虚火浊肺证1风寒头痛1)寒邪客胃证
2.风热犯表证3)气阴耗伤证2风热头痛2)饮食伤胃证
3.暑湿伤表证4)阴阳虚损证 3.风湿头痛3)肝气犯胃证
4.气虚风寒七)肺胀 4.肝阳头痛4)湿热中阻证
5.阴虚风寒1)痰浊壅肺证 5.血虚头痛5)瘀血停胃证二)咳嗽2)痰热郁肺证6肾虚头痛6)胃阴亏耗证
1.风寒袭肺证3)痰蒙神窍证7瘀血头痛7)脾胃虚寒证
2. 风热犯肺证4)阳虚水泛证8痰浊头痛二)痞满
3. 风燥伤肺证5)肺肾气虚证二)眩晕1)饮食内停证
4. 痰湿蕴肺证八)肺痿 1.肝阳上亢2)痰湿中阻证
5. 痰热郁肺证1、虚热证 2. 气血亏虚3)湿热阻胃证
6. 肝火犯肺证2、虚寒证 3. 肾精不足4)肝胃不和证
7. 肺阴亏耗证 4. 痰湿中阻5)脾胃虚弱证三)哮病二、心系病证 5. 痰郁化火6)胃阴不足证1. 发作期一)心悸 6. 瘀血阻窍三)呕吐
1)冷哮证1)心虚胆怯证三)中风1、实证
2)热哮证2)心血不足证 1. 中经络1)外邪犯胃证
3) 寒包热哮证3)阴虚火旺证1)风痰入络2)食滞内停证
4) 风痰哮证4)心阳不振证2)风阳上扰3)痰饮内阻证
5) 虚哮证5)水饮凌心证3) 阴虚风动4)肝气犯胃证2. 缓解期6)瘀阻心脉证4) 痰热腑实2、虚证
1)肺脾气虚证二)胸痹5) 痰火瘀闭1)脾胃气虚证2)肺肾两虚证1、心血瘀阻证6) 痰浊瘀闭2)脾胃阳虚证四)喘证2、气滞心胸证7) 脱证3)胃阴不足证1.实喘3、痰浊闭阻证 2. 恢复期四)噎膈
1)风寒壅肺证4、寒凝心脉证1)风痰瘀阻1)痰气交阻证2)表寒肺热证5、气阴两虚证2)气虚络瘀2)瘀血内结证3)痰热郁肺证6、心肾阴虚证3) 肝肾亏虚3)津亏热结证4)痰浊阻肺证7、心肾阳虚证四)癫狂4)气虚阳微证5)肺气郁痹证三)真心痛1)癫—痰气郁结五)呃逆
2.虚喘1.气虚血瘀2)癫—心脾两虚1)胃中寒冷1)肺气虚耗证1)寒凝心脉3)狂—痰火扰神2)胃火上逆2)肾虚不纳证2)正虚阳脱4)狂—痰热瘀结3)气机郁滞3)正虚喘脱证四)不寐5)狂—火盛阴伤4)脾胃阳虚五)肺痈1、肝火扰心五)痫病5)胃阴不足
1. 初期2、痰热扰心1)风痰闭阻六)腹痛
2. 成痈期3、心脾两虚2)痰火扰神1)寒邪内阻证
3. 溃脓期4、心肾不交3)瘀阻脑络2)湿热壅滞证
4. 恢复期5、心胆气虚4)心脾两虚3)饮食积滞证
5)心肾亏虚4)肝郁气滞证
2)脾肾两虚六)痴呆5)瘀血内停证4)瘀血内阻3)痰浊蒙窍1)髓海不足6)中虚脏寒证
六)泄泻三)积聚4、浊痰阻塞证1)邪犯胸肺
1、暴泻1、聚证5、脾气不升证2)饮停胸胁
1)寒湿内盛证1)肝气郁结证6、肾阳衰惫证3)络气不和
2)湿热伤中证2)食滞痰阻证七、气血津液4)阴虚内热
3)食滞肠胃证2、积证一)郁证三)溢饮表寒里饮2、久泻3)气滞血阻证1)肝气郁结证四)支饮
1)脾胃虚弱证4)瘀血内结证2)气郁化火证1)寒饮伏肺
2)肾阳虚衰证5)正气瘀结证3)痰气郁结证2)脾肾阳虚
3)肝气乘脾证四)鼓胀4)心神失养证一) 消渴
七)痢疾1、气滞湿阻证5)心脾两虚证1)上消肺热津伤1)湿热痢2、水湿困脾证6)心肾阴虚证2)中消胃热炽盛2)疫毒痢3、水热蕴结证二)鼻衄3)中消气阴亏虚3)寒湿痢4、瘀结水留证1、热邪犯肺4)下消肾阴亏虚4)阴虚痢5、阳虚水盛证1)胃热炽盛5)下消阴阳两虚5)虚寒痢6、阴虚水停证2)肝火上炎一) 自汗、盗汗6)休息痢五)疟疾3)气血亏虚1)肺卫不固
八)便秘1、正疟三)齿衄2)心血不足
1)气秘2、温疟1、胃火炽盛3)阴虚火旺
2)冷秘3、寒疟1)阴虚火旺4)邪热郁蒸
3)气虚秘4、瘴疟:热瘴四)咳血一)内伤发热
4)阴虚秘5、瘴疟:冷瘴1)燥热伤肺1、阴虚发热
5)阳虚秘6、劳疟2)肝火犯肺2、血虚发热
五、肾系病证3)阴虚肺热3、气虚发热
四、肝胆病证一)水肿五)吐血4、阳虚发热
一)胁痛1、阳水1)胃热壅盛5、气郁发热
1、肝郁气滞证1)风水相搏证2)肝火犯胃6、痰湿郁热
2、肝胆湿热证2)湿毒浸淫证3)气虚血溢7、血瘀发热
3、瘀血阻络证3)水湿浸渍证六)尿血一)气虚
4、肝络失养证4)湿热壅盛证1)下焦湿热1、心气虚
二)黄疸2、阴水2)肾虚火旺2、脾气虚
1、阳黄1)脾阳虚衰证3)脾不统血3、肾气虚
1)热重于湿证2)肾阳衰微证4)肾气不固一)血虚
2)湿重于热证3)瘀水互结证六)便血1、心血虚
3)胆腑郁热证二)淋证1)肠道湿热2、肝血虚
4)疫毒炽盛证1、热淋2)气虚不摄一)阴虚
2、阴黄2、石淋3)脾胃虚寒1、肺阴虚
1)寒湿阻遏证3、血淋七)紫斑2、心阴虚
2)脾虚湿滞证4、气淋1)血热妄行3、脾胃
3、黄疸消退后调治5、膏淋2)阴虚火旺
4、肝阴
1)湿热留恋证6、劳淋3)气不摄血5、肾阴虚
2)肝脾不调证三)癃闭一)痰饮一)阳虚
3)气滞血瘀证1、膀胱湿热证1)脾阳虚弱1、心阳虚
2、肺热壅盛证2)饮留胃肠2、脾阳虚
3、肝郁气滞证二)悬饮3、肾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