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通用7篇)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通用7篇)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归园田居》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归园田居》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

2、做农民,平平淡淡。

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

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是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

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非常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析题: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够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全文。

能够分析并解读诗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

能够解释诗中的难词难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描写,想象并描绘出诗人归园田居的生活场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强调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解释诗文“归园田居”的意义,种豆南山下的背景。

2.2 诗文内容分析:逐句解析诗文,解释难词难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分析诗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陶渊明的画像和介绍其生平,引起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理解和想象。

3.2 朗读与理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主阅读并尝试理解诗文内容,提出疑问。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举例解释。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3.4 应用与拓展: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将诗中的场景或情感表现出来。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互相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展示等。

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2 诗文理解与分析: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估学生对诗中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释能力。

4.3 创作与展示:评估学生在创作和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包括绘画、写作或表演等。

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诗文教材,提供准确的注释和译文。

5.2 辅助材料:准备与诗文相关的图片、绘画作品或音乐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文。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

归园田居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

2、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2、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二、教学重点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四、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运用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味诗中运用的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

4、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由陶诗《饮酒》、《桃花源记》导入。

一提到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我们就会想到他的名句。

你能说出名句吗?《桃花源记》里,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体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纯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体会他超凡脱俗的品质和归隐田园后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简介陶渊明,并解题《归园田居》是一组诗,共五首,歌咏田园生活之乐。

写于辞官归隐的次年。

此诗为第一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叙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轻松喜悦之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1、要求大声朗读,并读准字音、节奏。

老师巡视。

2、指名朗读,师正音:羁、拙、荫、暧暧、樊3、老师指导朗读断句。

大家知道四言诗的朗读节奏是二二式,那么五言诗的朗读节奏通常是二一二式或二二一式。

例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那么“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怎么读呢?大家试一试来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归园田居》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

2. 《归园田居》作品特点:描绘了作者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情怀。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陶渊明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形象。

2. 简单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3. 阐述《归园田居》的作品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章节二:诗词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归园田居》的诗意及表现手法。

2. 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作者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态。

2. 诗词意境: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3. 表现手法:白描、寓情于景等。

教学步骤:1. 通读全诗,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分析诗词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基调。

3. 逐句解析诗词,指出关键意象和表现手法。

4. 讨论诗词意境,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章节三:词义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归园田居》中的重点词语。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1. 重点词语释义:解释诗中出现的生僻词语。

2. 词语用法:分析词语在诗中的用法和含义。

教学步骤:1. 挑选重点词语,进行释义和用法讲解。

2. 学生自主查阅词典,巩固学习成果。

3. 结合诗句,分析词语在诗中的具体含义。

章节四: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感悟《归园田居》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作者情感: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宁静、淡泊。

2.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情感。

1.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情感变化,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与诗中情感的共鸣。

3. 总结诗中的情感主题,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章节五:拓展与应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归园田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归园田居教案8篇

归园田居教案8篇

归园田居教案8篇归园田居教案归园田居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把握形象,欣赏诗歌结构美、画面美。

3、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情感,把握形象,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解题,明确层次思路,把握结构美;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教学辅助:多媒体、诵读录音、背景音乐。

教学设想:学习《归园田居(其一)》,思考到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才半个学期,刚刚学完的必修一仅涉及一单元的现代新诗,结合必修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故确立学习本文目标定位——继续激发兴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潜力。

拟打算透过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到达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理念: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

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

)初中时咱们学过了他的《桃花源记》。

这天,咱们要学习的是他的一首五言诗《归园田居(其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简介作者、背景:师:咱们常常说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渊明呢?1、学生自己介绍,教师相机补充。

那个同学主动来回答?相关资料: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陶少年时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

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

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优秀6篇)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优秀6篇)

归园田居教案《归园田居其一》教案(优秀6篇)《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

可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新我的颂歌。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6篇《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归园田居教案的写作思路。

《归园田居》教案篇一一、导入: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园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

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简介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较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思想内容1、教师范读2、学生朗读,并参看注释,了解大意。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篇1教学流程如下:一、优美语言导入出示目标二、自读释疑,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全诗,理解诗文大意2、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生1:“荫”是什么意思?师:同桌能不能解答一下?3、请学生齐读全诗,随后教师更正学生的读音【感受:自读释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读后提出问题还尊重了学生的初读感受,符合新课改精神】三、品读诗文,赏析探究:1、作者笔下的园田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各自回答2、他是如何描写园田生活的?请找出一些句子分析(教师提示:可从景物特点和手法的角度切入分析)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教师总结3、请任选一两个句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生写作1分钟,学生发言随后,教师请学生闭眼,在音乐声中欣赏教师自己的作品过渡:美吗?——生:美4、这都是普通的景物,为什么这样美?生答师点:美由心生5、学生诵读、背诵描写园田的部分【本环节的问题和下一部分的问题都有这样的特点: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整个设计几乎无懈可击】三、知人论世:1、作者为何回归园田?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教师指导诵读:那几个字可以重读?哪个词可以读得夸张一些?——生回答,诵读生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教师指导诵读,生反复读,最后背诵2、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要做官?生答师点拨教师出示背景,引导学生总结,教师抒情总结【感受:本环节第二个问题于无疑处生疑,着实让听课老师在意外的同时进行了深思;而且,背景在此处出示非常恰当】四、1、学生个读全诗,教师范背全诗,学生齐背全诗2、教师抒情总结全文:……构筑理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3、学生自由读全诗,学生接力背诵全诗,最后学生齐背全诗【感受:课堂即将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我很担心,我怕教师最后再来一个什么延伸拓展但是,教师却以当堂背诵作为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当堂背诵作为最后一个环节,大胆而有实效据说,此设计是由高全套老师建议,真是高明巢宗祺先生说:“要理直气壮地让孩子记忆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用的东西……背诵,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接受熏陶的过程”很多诗歌实录评点中,专家几乎都批评授课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当堂背诵这一首短诗?”张老师在这个环节中舍弃花哨的东西,让学生当堂背诵,有了收获还有两点值得肯定:其一、此处的背诵有课堂中间的背诵做铺垫;其二、接力背诵的形式非常好】【感受:接着说最后一个环节,我觉得齐背、教师总结后又让学生自由读背,似乎有拖时间、等下课之嫌最好是:个读——师范背——生自由读(时间可以长一些)——生接力背——齐背——教师抒情总结8、点拨中有抢学生话头的现象,有点急要耐心地等学生说完9、给学生讨论、写作的时间太短;而且,教师在学生讨论、写作时有催学生的话语这又给人一种感觉:教师在尊重学生表象下真正惦记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当改正之,给足学生思考、讨论、写作的时间10、我特别要提的是,教师有点紧张,这一点几乎所有听课老师都能感觉到美丽的张云佳老师的发颤的声音,让人心疼我想,这也许是大赛经验缺乏的结果提个小建议:走到大赛舞台上,就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要有“听课老师越多,我发挥越好”的“人来疯”精神】《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知作者及其影响。

归园田居教案优秀7篇

归园田居教案优秀7篇

归园田居教案优秀7篇《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

)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教学重点:会朗读会理解教学的难点:会欣赏,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使用教具:小黑板1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生互动交流: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收藏和欣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髓——古诗。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收藏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们的智慧来欣赏这件瑰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你们认为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老师自信满满地跟着老师的板书把学习目标读一遍。

(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二、了解诗人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荡的年代,性格既刚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

进入官场,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

他是谁?——陶渊明。

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

(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

)三、运用目标探究法学习新知识1、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完成会朗读的学习目标)(1)提出听读要求:①听清老师朗读诗时,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他们的读音?(多音字:兴、荷、长等)。

②听清老师朗读诗时的节奏和感情。

(2)学生明确要求后,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全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6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⑴熟知作者及其影响。

⑵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能力目标: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目标:通过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领悟,绘画出诗歌的诗意图,由此促进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方法目标:以引导为主,学生体验为辅,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诗歌的鉴赏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积累,领悟诗歌中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精神,同时要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诗中形象及描写手法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分析文本→把握主旨→解析景语→体味意境→总结规律→扩展练习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考勤二、导入:师:初中学过《桃花源记》,谁能说说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七嘴八舌)生:景色怡人。

生: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生: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生:与世隔绝,幸福快乐。

生:热情好客,淳朴。

同学们,还记得在你们初中时学过一篇散文,其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那篇诗歌是什么,作者是谁,还记得吗?(《桃花园记》,陶渊明),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那么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

那么这篇诗歌跟《桃花源记》一样?又是要反映什么呢,还是纯粹的写作者要归田当农夫的'单纯愿望呢?三、简介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归园田居》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归园田居》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2)能够把握《归园田居》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形象和情感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归园田居》;(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提升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体会诗中所传达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观;(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归园田居》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2. 《归园田居》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 诗中的意象、形象和情感表达,文学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形象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其《归园田居》的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的基本内容;3. 课堂讲解:讲解诗中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4. 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组织课堂讨论;5. 文学鉴赏:分析诗中的意象、形象和情感表达,培养文学鉴赏能力;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个人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课堂分享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4.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的诗篇;(2)了解诗人陶渊明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分析并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2)运用文本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内容;(3)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升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理解诗人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精神追求;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 诗中意象、情感和哲理的分析;3. 诗人陶渊明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次的情感和哲理的把握;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创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讲解稿和相关背景资料;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陶渊明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简要介绍《归园田居》的创作背景。

2. 诗文朗读与默写(1)学生齐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默写诗文,检验记忆效果。

3. 诗文解析(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桃花源”、“田园”等;(2)解读诗中的情感,如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厌恶等;(3)探讨诗中的哲理,如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等。

4. 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2)选取代表进行汇报,互相交流学习。

5. 作业布置(1)背诵诗文;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背诵的重要性。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1)推荐其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如《桃花源记》、《饮酒》等,进行对比阅读;(2)分析不同作品中的共同主题和独特之处。

2. 艺术创作(1)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介绍如何创作以田园为题材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2)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以田园为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品。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1)教师提问关于诗文内容、意象、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8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8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详细内容为《归园田居·其一》。

该诗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园田居·其一》的字词、句式和文学形象。

2. 领悟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诗歌中的形象、意境和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古代诗歌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全班齐读《归园田居·其一》,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的字词、句式,讲解诗中的形象、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以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分析诗人的心境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仿写,并分享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诗句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 诗歌主题:田园生活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归园田居·其一》,写一篇400字的读后感。

2. 答案示例: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自然美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如《饮酒·其五》、《杂诗·其七》等,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文学成就和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字词、句式解析2.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自然美的感知3.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4. 作业设计中的读后感写作指导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的字词、句式解析《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如“采菊东篱下”、“羁鸟恋旧林”等。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的内容和主题。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诗的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诗的意境和情感的领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诗的内容和主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解读诗的意境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作业布置1. 朗读并背诵《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2. 写一篇关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2.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归园田居》教案(精选16篇)

《归园田居》教案(精选16篇)

《归园田居》教案〔精选16篇〕《归园田居》教案〔精选16篇〕《归园田居》教案篇1【教学目的】学习诗歌素描,以写促读。

【教学重点】对《归园田居〔其一〕》进展素描。

【教学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构思文章。

【学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新课:大部分同学为了使文章富有文采往往把诗歌嵌入文章当中去,那么你们知道诗歌还有一种利用的方式吗,那就是诗歌素描。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灵魂,一首诗歌,就是一段经历,一首诗歌,一幅美景,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来做一篇文章。

2、概念介绍:素描:文学上指文句简洁、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素描即改写,只是这种改写更加灵敏、自由。

在记诵的根底上,用文字传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可以以诗歌内容为原型,也可以改编内容,改造其中的人物、事件。

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换成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3、投影: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菊花人生〔2023年湖北高考总分值作文片断〕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4、《归园田居》素描练习:练习1:园田扩展练习:陶渊明向往的是园田生活,请你根据《归园田居》提供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描绘一下的田园风光。

〔注意:不是翻译〕练习时间:10分钟。

学生展示片断,老师点评。

老师示范:透过晨雾暮霭,陶渊明与家人葛衣芒鞋,荷锄园田;在屋子周围的柳树和桃树伸展出最迷人姿态的季节里,他与友人在树下饮酒作诗畅聊至天明。

那时,炊烟从远处村落袅袅升起,雏鸟刚刚发出稚嫩的鸣叫,姿态骄傲的公鸡在树颠呼喊天明,远处农家大黄狗的嬉戏,惊醒了熟睡中的小儿这一切在他的眼里都那么自然,虽贫寒但宁静,虽守拙但归真。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杨万里的《归园田居》这部作品的背景、主题和作者的艺术追求。

2.通过阅读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1.了解杨万里的《归园田居》这部作品的背景、主题和作者的艺术追求。

2.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教学准备:1.杨万里的《归园田居》2.音频设备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归园田居》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音乐性和美感,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学习背景(10分钟)Step 3 文本阅读(20分钟)1.分段朗读《归园田居》全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表达。

Step 4 鉴赏分析(20分钟)1.分析《归园田居》的主题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主旨和作者的艺术追求。

2.分析《归园田居》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词的艺术表达和意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并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 创作活动(30分钟)1.邀请学生自由写作一个关于归园田居的小故事或诗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归园田居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Step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回顾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七、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杨万里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和鉴赏他的诗词创作。

2.学生可以参观一些园林,了解和体验归园田居的艺术魅力。

八、课堂参考资料:1.杨万里的《归园田居》2.录音设备。

语文《归园田居》教案

语文《归园田居》教案

语文《归园田居》教案语文《归园田居》教案1【设计指导思想】陶诗之美,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轻易能领会得到的;陶诗之情,同样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他的反朴归真,他的淡泊,是历经浮沉世俗的淘洗后人性的回归。

如果就诗论诗,归园田居并无多少疑难之处,任何强加的桂冠只会导致学生的不满或不屑。

所以,对归园田居的学习,既要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与感悟,更要注重从侧面挖掘诗人的诗心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诗人,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建构。

【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陶渊明其人及诗文。

2、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3、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教学难点】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教学工具】一支粉笔一把黑板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联系旧知,精彩导入同学们是否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作者是谁?陶渊明的桃花源景色怡人,民风淳朴,在那里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他们过着一种自己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充满人情温暖的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国,但是,这美好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那么,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的居处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的居处到底是怎么样的。

引出今天所学的课文《归园田居》。

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

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

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

后又时隐时仕。

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

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2. 课文作者:陶渊明3. 适用年级:八年级4.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分析课文主题和意境领悟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诗句的翻译和背诵诗意的感悟和表达2. 教学难点:诗句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诗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体验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主题和意境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诗句分析和讨论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农村生活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相关文献和视频资料的黑板:板书重点内容和诗句纸质教材:提供课文原文和相关注释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2. 分析课文:逐句解析课文,讲解关键词和句子引导学生领悟诗句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3. 诗句翻译与背诵:翻译重点诗句,解释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提高文学素养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讨论诗句中的农村生活探讨诗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强调诗句的背诵和理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然和农村生活五、课后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写一篇短文,谈谈对诗句中农村生活的感悟和体验4.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如《桃花源记》、《饮酒》等,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六、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清晰度。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背诵、练习题和读后感。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归园田居》全诗。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等。

(3)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了解陶渊明的田园诗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解读。

2. 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3. 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内容、诗人背景、创作风格等。

2. 互动法:分组讨论、合作探讨。

3. 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陶渊明的生活背景。

(2)阐述《归园田居》在陶渊明诗歌创作中的地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的田园意境。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6. 课后作业:(1)背诵《归园田居》。

(2)写一篇关于陶渊明田园诗特点的短文。

(3)收集其他陶渊明的田园诗,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归园田居》的朗读、背诵以及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教学目标: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拓展延伸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幻灯1)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高洁的灵魂。

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

)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生回答《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其三))二、回顾旧知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陶渊明的诗歌吧。

学生背诵。

(幻灯2-3)《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师: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便仿佛去郊野乡村旅行了一番,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便有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另一首《归园田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朗读)。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我们常常说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渊明呢?三、作者简介1、学生自己介绍,教师相机补充。

相关资料: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人。

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陶少年代大有“志。

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

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

到亲早逝,家世没落,家境贫寒。

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仕。

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

从此,他结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陶渊明把自己参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

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他的诗歌对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和唐代田园诗人王维、远的影响。

(幻灯4)又名:潜字:元亮籍贯:浔阳柴桑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后世称誉:“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幻灯5)教师补充五斗米的故事: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

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

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

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这样,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再出仕。

师: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弃官归田,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没有关系呢?2、教师补充东晋时代背景。

(幻灯6)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陶渊明: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参考资料:门阀政治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它萌生于后汉,形成于魏晋。

曹丕为代汉作准备而推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

为了取得世家官僚的支持,司马氏对他们采取笼络和放纵建国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

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典型的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

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土地和劳动人口,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他们特别注意门第。

他们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

庶族即使做官以后,依视。

至于那些不愿巴结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滞,永无晋升的希望。

师:了解了陶渊明的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归园田居》,感受园风光,领略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吧。

先请大家听一遍配乐朗诵,听的时候注意字音和节奏四、整体感知1、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

(幻灯7)2、一生朗读。

(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3、学生再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

(幻灯7)五、解题,把握思路。

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息。

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幻灯8)学生明确:"归"字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

那么我们就围绕“归”字来解读这首诗歌。

2、提问:请问诗人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同桌可以互相讨论:讨论后明确:1、从何而归?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明确: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

追问:还有哪一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中的“误”字,既写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自己久居2、为何归来?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追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明确:热爱田园生活,对于世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

追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用到了什么修辞?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明确:比喻和拟人,实际上诗人是以“羁鸟”和“池鱼”来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

特别是“恋和思,旧和故”都用得非常好,表现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3、归向何处?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哪一句?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欣喜。

板书:(幻灯8)六、品味田园风光。

1、请大家看这幅画面,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原文的诗句回答)(幻灯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幻灯10)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发言。

参考点评: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人的图画。

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写出田园生活的淳朴。

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的幽美。

后四句是远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是很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

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园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3、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

(幻灯11)清新自然祥和安谧闲适恬淡宁静幽美七、理解情感,整体感悟。

师: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附]板书:(幻灯11)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八、陶诗风格探究师: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那么大家觉得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怎样的呢?——清新隽永、淳朴自宁静闲适。

想听听古今学者对陶诗风格的评价吗?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朱熹:“陶诗语平淡,出于自然。

”苏者聪《浅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认为:“真实新颖,恬静淡远,朴素自然最能体现陶诗的艺朱家驰《陶诗的言约旨远与玄学的言不尽意》指出陶诗艺术特色是“言约旨远,意味隽永,常以精限丰实的内涵”。

九、自主探究:1、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从诗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幻灯12)清高孤傲、与世不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向往田园、淡泊名利师: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怎么2、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幻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提供专家的看法:“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幻灯14)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

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幻灯15)教师小结:这些专家的看法仅仅是提供大家参考,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他选择归隐田园,远离污浊官场,独善其身纯洁,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无悔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