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路路基工程的检测试验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检测与试验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检测与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d9634f0ee06eff9aff80712.png)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检测与试验摘要:在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运用多方面的现场试验检测手段、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路基的填筑质量,对于提升铁路路基施工的综合质量具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高速铁路路基施工中多种现场检测方式与试验数据的运用分析,对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路路基;现场检测;试验在铁路路基施工的现场检测与试验中,要围绕制度化的综合建设,在检测仪器设备管理、试验检测技术手段、现场施工管理、检测与试验方法等应用上,形成对试验检测成果的综合运用,确保综合质量的基础上,加强铁路路基现场检测与试验的综合效果,对于提升整个铁路路基工程质量管理都将有很大的实践作用。
1铁路路基施工现场检测的方式方法1.1灌砂法检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在铁路路基压实以及现场质量的检测中,灌砂法检测路基施工质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检测方式。
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在5mm-60mm之间。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通过对粒径在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标准砂,在采取多元化的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单位重量以及综合原理的试洞容积进行测量,在综合数据的分析中,形成对标准砂试洞内的集料形成有效的置换处理,并对集料中的含水量形成相应的推算,这样就能形成对干密度的综合实际测量效果。
在灌砂筒选用、试验操作失误、路基碾压遍数不够等不合理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应的误差。
在整个检测的过程中,要将标准砂下落的速度与标定密度的落差形成一定的综合管理,在进行试验精度控制的基础上,针对坑中标准砂的整个密度与实际标定密度的综合压实处理,形成质量的有效控制。
因此,在不同规格尺寸的存储标准砂的筒子中与标定灌中的检测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在整个洞内的试验检测控制上,解决因具体施工现场检测中有可能出现的量砂质量偏差、碾压遍数不达标、人员试验操作失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标准化、精准化的技术控制。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52110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1.png)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摘要】本文围绕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展开研究,引言部分解释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介绍了K30检测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现场K30检测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接着探讨了现场K30检测与施工质量的关系,以及K30检测在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了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铁路施工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保障工程质量,推动铁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K30检测、实验研究、现场检测、施工质量、应用、结论、研究展望、实践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路路基施工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路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K30指的是路基土的抗压强度,是评价路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路基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进行K30检测能够帮助施工人员了解路基的实际情况,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和优化。
目前铁路路基施工中对K30检测的研究还比较不足,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K30检测方法需要取样送检,耗时耗力,而且取样过程容易造成路基的破坏,不利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急需研究一种便捷、准确的现场K30检测方法,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的方法和实验研究,通过对现有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提出一种适合铁路路基施工的快速准确的K30检测方案,为铁路建设领域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将为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和提升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的方法和实验,探讨其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K30检测方法的介绍和现场实验设计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K30值在路基施工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现场K30检测与施工质量关系的探讨,可以深入探讨K30值与路基稳定性、承载能力等参数之间的关联,为施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路基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
![路基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be64a92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0.png)
级配碎石
或级配砂砾
≥190
≥55
<18
路基边坡防护,排水沟,
砌体
1
石材
每一料场抽检2组片石抗压强度;
每100米坡面抽检6处片石规格;
监理:平行1组片石抗压强度,每一坡面平行2处片石规格;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
基床表层砂砾级配范围表(表8.2.8)
检验数量:
每2000m3/次,检测颗粒级配、密度、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检2次。
监理:
平行10%或见证20%,每一料场最少一次。
现场检验数量:
沿线路每100m压实层,检测Evd与n各6点,其中:左右边线各1.5m处各2点,中部2点;抽检K30 4点,其中:左右边线各1.5m处各1点,中部2点;
如有掺加水泥就200t/批
监理:平行10%或见证20%;
现场检测数量:
每层检测n3点;边线1米处左右各1点,中部1点;
每填高约30cm检测Evd 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边缘;
每填高约60cm检测K30 2点,边线2米处1点,中部1点;
监理:平行20%Evd、n每段不少于2点;见证K30
编号
通过筛孔尺寸(mm)质量百分率%
91-100
75-95
50-70
30-55
15-30
10-20
4-10
4
-
-
-
100
85-100
60-80
30-50
15-30
10-20
4-10
与上部道床及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D15<4d85的要求。
铁路路基检测技术
![铁路路基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854dbf647d27284b7351a0.png)
2.4测试时间
对于粗、细粒均质土,宜在压实后2-4h内进行。 在进行K30测试时,发现不同时间的K30测试结果差
别较大,尤其是对级配碎石来讲更为明显。这是由于 不同 的检测时间,基路基的含水量及板结强度不同。 若在碾压完毕后2-3d再进行K30测试,这样虽然结果提 高了,满足了K30的设计要求,但会造成测试结果无 可比性,不可信。因此,为了检测路基填筑质量而进 行的K30试验,只有在碾压完毕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才 有意义。
实际使用时,可采用简化公式计算:
Evd 22.5/ S
4.3Evd与K30的相关关系
通过采用“DBM型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和“K30平板载 荷试验仪”对秦沈客运专线路基的800多组对比试验(其 中细粒土、粗粒土、碎石类土和级配碎石等四类各180 组),经统计分析,建立了Evd与K30的相关关系,见表 17.33,可供参考使用。
4.21/E4v的d动各态类平土板、载土荷石试混验合适料用和于级粒配径碎不石大,于测荷试载有板效直深径 度范围400~500mm。试验时的场地及环境条件应满 足以下要求:
1)测试面宜水平,其倾斜度不大于5°;测试面必须 平整无坑洞。若粗粒土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凹凸不平, 可用少量细中砂补平。
2)试验时测点必须远离振源。
填料改良应通过试验提出最佳掺合料、最佳配合比及改良后的强 度等指标。
2.2改良土填料施工工艺分类
改良填料施工工艺可分为:场拌法,路拌法和集中路拌法。
⑴场拌法:采用专用的破碎、拌和机械工厂化生产。主要优点是 拌和均匀,质量易控,但成本高、效率低。主要工艺流程:填料 摊铺、晾晒---含水量检测---填料入仓---机械破碎---粒径检测---添 加剂含量检测---添加剂+破碎料机械拌和----均匀性检测---出场--摊铺、平整、碾压。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2c429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f.png)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而铁路路基是支撑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铁路路基施工质量和安全性,K30检测技术和实验研究成为了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K30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K30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评估路基工程质量,其原理是通过对路基土壤的密实度、强度、含水量等指标进行测试,以判断路基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适用性。
K30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场地勘察、取样、试验室分析和现场检测四个步骤。
1. 场地勘察: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土地的地质特征、地形状况等信息,为后续的取样和试验提供基础数据。
2. 取样:在施工现场进行土壤取样,一般取样点应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并在深度上进行分层取样,以反映不同深度的土壤工程性质。
3. 试验室分析:将取样的土壤样品送至试验室进行密实度、含水量、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试,从而得出土壤的工程特性。
4. 现场检测:通过专用的K30检测仪器,在施工现场对路基土壤进行实时检测,确定路基土壤的工程性能。
二、K30检测技术在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铁路路基施工是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路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
K30检测技术在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基础资料建设:K30检测技术能够提供土壤的密实度、含水量、强度等工程性能的基础资料,为铁路路基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 施工监控:通过现场K30检测仪器的使用,可以实时监测路基土壤的工程参数,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质量评价:K30检测技术能够对路基土壤的工程性能进行准确评价,对施工质量进行定量化分析,为施工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现场应用技术:研究K30检测技术在铁路路基施工现场的应用技术,包括现场检测仪器的选择、操作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探讨
![关于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f66e9c4a1c7aa00b52acb20.png)
关于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探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铁路和高铁的出行方式比较安全快捷,所以被大众所逐步认可。
然而要想实现铁路或者高铁的安全快速运行,就必须做好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在实践中,建立并运行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实现,为此本文就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做了详细的探讨,以不断促进铁路运营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实现。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检测技术;探讨在铁路建设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能够收到很好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施工质量的实现,为此必须做好铁路路基的施工建设。
在路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施工的技术及规范,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检测技术来做好路基基础的施工程序控制,以保证施工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来严格执行,最终达到理想的施工质量效果。
一、对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在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中,通过对在建铁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检测,能够有效的满足路基施工过程和竣工后的质量要求,为此必须重视路基施工的质量检测工作。
通过施工质量检测能够保证工程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还能检测出路基的强度是否能够满足列车的荷载,这项检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保证列车兼顾安全舒适性的要求。
在铁路路基的施工中,还要对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进行总结,这样能够有效的实现施工进度的稳步推进,还能促进施工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促进路基基础施工的保质保量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在国际上,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运用路基检测的动态变形模量,来评价路基的压实效果和施工质量。
而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检测技术及手段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路基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特别是先进的机械化手段的作业,使得路基的填筑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为此传统的静载检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
铁路路基工试验检测项目及频次
![铁路路基工试验检测项目及频次](https://img.taocdn.com/s3/m/3fe1666fb84ae45c3b358cf2.png)
第 3 页,共 9 页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鲁木齐试验室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鄯善至乌鲁木齐 路基工程 试验检测项目及频次 检测频次 项目 序号 十四 1 1 十五 2 3 十六 1 1 2 十七 3 4 5 1 2 一 3 普通填料 填筑 土工合成 材料加筋 垫层 强夯 混凝土灌 注桩 分项 打入桩 施工方法检测部位 桩的承载力 混凝土 均质、完整性 单桩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 土工织物 砂垫层 碎石垫层 反滤层材料 砂碎石垫层、反滤层 (压实质量) 细粒土(填料质量) 粗粒土、碎石(填料质 量) 基床一下路堤 (压实质量) 试验检测项目(方法) 静载试验 强度试验 无损检测 静载试验 标准贯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平板荷载试验 拉伸强度、延伸率、渗透系数或土工格栅的抗 拉强度、延伸率 含泥量、筛分 碎石含泥量、最大粒径 含泥量、颗粒级配 环刀法、干密度和相对密度 液塑限、击实试验 颗粒级配、颗粒密度 改良细粒土(地基、压实系数) 砂类土、细粒土(地基、压实系数) 碎石类、粗砾土(地基、压实系数) 细粒土(填料质量)、液塑限、击实试验 1 基床 以下 路基 核查 粗粒土、碎石土(填料质量)、 中粗砂(含泥量、筛分) 2 二 改良土填 筑 物理改良土外掺料 细粒土液塑限、击实试验 粗粒土、碎石土颗粒级配、颗粒密度、 每100m检验3点 每5000m³或土性明显发 生变化 每10000m³或土性明显发 生变化 3点(中1,边2m各1) 取一组 取一组 10 50000m³/ 次 10 2.0 每≤3000㎡为一批 取一组 10 10 2.0
10 / 50000m³/ 次 10 50000m³/ 次
/ 100
2.0 2.0
/
/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检测工作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检测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710250087c1cfad6185fa7ec.png)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检测工作在高速铁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路基的施工尤为重要,因为路基施工的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及列车的运行安全。
要想满足路基施工和竣工的质量,看路基是否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列车荷载的作用,关键在于检测路面路基压实的质量情况,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压实的方法、材料方面等。
在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土体面的压实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
为此我们不断寻求路基试验检验的新方法,以确保路基的结实、舒适。
我们尝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方法一:地基系数K30检测的方法高速铁路的路基建设是组成轨道结构的基础,路基由多种密度不同的土石组成。
稳固的铁路路基无疑是安全行驶、顺利通车的基本保障。
高速铁路的路基建设通常包括以下部分:轨道板、基床的底层、基床的表面、路堤本体及地基。
基床表层的建设对于高速铁路的路基建设十分重要,它决定了路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够承重的最大限度。
在高速铁路飞快运行的情况下,路基的建设和列车承载的重量也是要具备一定的要求。
施工部门必须保证高速铁路轨道的结构的平顺性和路基的长期稳定性,以此来避免后期的任何危及正常运行的变形。
而这一切的施工都需要技术人员对于轮轨的冲击力及其变化的规律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
轨道结构的组成是由轨枕、钢轨以及轨道的一个承重荷载分配系统共同组成的。
轮轨间的冲击荷载通过轨道结构各部分产生的先吸收再扩散的原则,导致原先钢轨承受的较大的荷载力转给由轨枕来主要承担的比较较小的承重荷载力,最终各部分的零件都能发挥它的作用。
当高速铁路快速行驶的时候,对于轨道会产生一定的荷载负压力。
此时,路基的动应力幅值数是和高速铁路的运行情况、运行线路及运行的基本状态等因素息息相关。
铁路路基的基床设计方案是由碴轨道路基基床的厚度确定下来的,列车荷载通过轨道、轨道板和板下混凝土的支撑层最后传至路基路面表层,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传递到路基路面表层的列车荷载力在不断减小。
铁路路基监测方法
![铁路路基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61991d52d380eb62946d1e.png)
铁路路基监测方法既有铁路路基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路基面的几何形态、道床厚度、路基面的变形、基床厚度、路基基底的沉降变形与不均匀沉降等监测,有条件尚应进行基床土的应力测试。
既有铁路路基监测应布设在路基填料或基床土质不良、基底地质条件差、地形变化大、路基排水不畅、以及各种过渡段等部位。
尤以路基出现病害或潜在危险地段应加强加密监测。
监测点应设置在观测数据容易反馈,且不影响正常行车运营或对整治施工造成不便的部位。
1.1 监测布置原则1.1.1 路基面外观监测路基面外观监测主要包括道床厚度、路基面的几何形态(路肩形状、路基面宽度、路拱形状、横向坡度及其平整度、基床陷槽、翻浆冒泥点等)。
可在两侧路肩上安设固定测点,采取开挖道床后经纬仪测量或直接采用钎探丈量。
沿线路方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且每工点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路基基床病害严重地段应适当加密。
1.1.2 变形监测路基变形监测主要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基本体沉降监测、路基基底沉降监测、路基深厚层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路基水平位移监测等。
既有铁路受行车运营影响,一般以路基面沉降监测为主,较直观适用,便于实施且不影响既有线行车运营,其它变形监测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监测元件埋设对行车运营干扰较大,但对于既有铁路路基的稳定、沉降变形严重地段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路基变形监测布置图详见图1-1。
注:当同时进行路基本体监测与路堤基底沉降监测时,可在同一孔中上下分布埋设监测元件。
图1-1-1 既有铁路路基监测断面示意图(1)路基面沉降监测分别于既有路基内侧钢轨顶、两侧路肩各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断面共3个点,两侧路肩处埋设位移监测桩(包桩),钢轨顶处在钢轨内侧刷红色油漆作为标识,用精准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采用精密测量方法。
一般每隔50m设置一处监测断面,过渡段路基必须设置。
(2)路基本体沉降监测当既有路基填料不良、压实度不足或较高填方等路基本体沉落变形较大时,可视需要进行路基本体沉降监测。
浅谈铁路路基K30检测法
![浅谈铁路路基K30检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4ab28f02d276a200292e8d.png)
浅谈铁路路基K30检测法摘要:路基的压实质量关乎铁路的建设质量,因此如何检测好路基的质量至关重要。
检测路基压实质量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仅就最常用的K30检测法谈一谈。
关键词:路基质量K30 检测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五大运输工具公路、铁路、空运、航运、管道之一,以其运量大、运输安全可靠、费用低等在货运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加快资源配置,发展我国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铁路运输的又快又稳,作为铁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路基(铁路路基石支承轨道和传递列车荷载的构筑物),对其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检测路基质量的方法很多,下面就常用的地基系数K30检测法谈谈粗浅的看法。
1、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性及K30的应用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控制,保持线路稳定与平顺,保证列车能安全、舒适、高速运行。
检测路基压实质量的地基系数K30,被广泛地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其他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地基检测中。
其作为一种强度及变形指标,能够直观地表现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
地基系数K30值,作为路基填料压实质量的检测控制指标,自我国大秦重载铁路修建开始采用。
目前,K30已在铁路路基施工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已成为现行新建铁路控制基床和路堤填料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2、地基系数K30的概念、性质地基系数K30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可压缩性大小。
K30试验仪器装有精密的压力表和百分表,可在现场通过试验,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并且操作简便。
K30试验原理是在地基土上用直径30cm的刚性荷载板垂直分级加荷,测得下沉量S与荷载强度P的关系曲线,取1.25mm下沉量S1.25对应的荷载强度P1.25,计算K30值,即地基系数。
试验采用的荷载板面积不尽相同,测得的地基系数也不同,一般以荷载板直径加注说明。
例如,载荷板直径分别为300mm,600mm,750mm的地基系数分别以K30,K60,K75表示。
铁路路基工程的现场试验检测
![铁路路基工程的现场试验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1013c7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6.png)
Road & Bridge Technology180《华东科技》铁路路基工程的现场试验检测张 奇(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该文章主要讲述了在铁路路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检测工作。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试验检测方法来对路基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该铁路路基可靠性,以此来提升路基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铁路路基;试验检测;分析1 实验人员及仪器配置 1.1 实验人员要求 在进行铁路路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检验人员的选配,施工团队应该遵守合同约定以及检测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来进行选配,所选配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积极的投身到工作当中。
检验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有着能够坚持规章标准以及科学、公正、准确的态度来完成检测工作。
在进行铁路路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使得员工的积极性能够充分的提高。
1.2 人员资质要求 路基工程检测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需要通过铁道部的质量检测,同时还需要持有铁道部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
简而言之,就是每个进行检测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满足检验工的上岗要求,满足上岗条件的工作人员又分为试验工程师以及试验员两个级别。
在对铁路路基工程检测中的实验技术人员以及质量负责人都需要持有铁道部颁发的岗位资格证才能进行工作的展开。
1.3 人员操作要求 在铁路路基检测工作当中,进行检测的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对检验的仪器有着充分的了解以及对整个检验过程十分熟悉,同时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在符合实验章程的条件下来对进行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除此以外,在进行铁路路基工程建设之前,需要集中进行培训,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检测项目时,还需要针对该项目进行重点的培训。
2 路及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2.1 检测点位布置 工作人员在进行点位布置之前,需要根据路基定型填充的体量来决定点位的布置。
在进行点位选择时工作人员所选的点位需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能够充分的反应路基压实的质量情况。
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d4225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5.png)
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为增加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提高路基的强度和刚度,减小变形,减少运营过程中路基病害的发生,世界各国在路基施工中都采取了科学的压实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和仪器应力求快速、准确、真实地反映路基状态。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来进行分析。
标签: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前言: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土体压实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仅仅用密实度指标来检测和判断压实质量有其局限性。
由于路基填土的施工方法、含水量和击实标准的不同,造成相同密实度土体的力学性能指标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抗力检测法是在检测密实度的基础上,把强度及变形指标作为反映路基承载力的压实标准。
1、施工质量的静态检测1.1压实系数K1930年美国工程师Proctor通过试验首先提出:同一种土,在相同的压实功能作用下,其干密度Pd随土中含水率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室内击实试验和现场碾压机械都可获得填土的最佳含水率。
和与之对应的最大干密度γdmax,同时Proctor还规定了室内击实试验的仪器规格和试验规程。
填土密度的现场量测早些时候采用环刀法、灌砂法及注水法进行,均属对压实土而的破坏性量测方法。
每种测试方法都适用于不同的填料情况。
环刀法只用于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和无机结合料改良土。
注水法只适用于粒径不大于60mm的粗粒料。
灌砂法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粗粒料。
确定填料最大干密度的室内击实试验,最初为标准的Proctor型,我国采用前苏联的“南实处标准”。
由于传统的环刀法、灌砂法及注水法测定填土容重的方法需要测定其含水量,而测定填土含水量的烘干法从试验到得出结论需要时间很长,与现代化高效率的施工碾压机械常常发生矛盾,并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
1.2环刀法和灌砂法所谓环刀法,就是利用环刀固定体积的特点在细粒土压实层内取样,对于粗颗粒填土例如粗粒土、碎石土等,采用具有流动性的标准砂直接测试试坑的体积,然后对试坑挖出的土样进行称重测出填土的填实密度ρ,用烘干或燃烧的方法测出含水量ω。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169e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6.png)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铁路路基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其中K30检测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路基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K30检测原理K30检测是指对路基基础材料进行动力学参数检测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对路基基础材料进行动力学参数检测,来评估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K30检测主要包括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两种方法,通过对基础材料的冲击和振动反应进行分析,得出路基的动力学参数。
冲击试验是通过在路基基础材料上施加冲击力,然后观察冲击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情况,从而得出材料的冲击波速度和冲击波衰减系数等参数。
振动试验则是通过施加振动力,在不同频率下观察材料的振动响应,并绘制出材料的振动频率特性曲线,得出材料的动力学参数。
二、K30检测在铁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性K30检测在铁路路基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K30检测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路基基础材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从而为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K30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路基基础材料的质量问题,避免在施工后出现路基沉降、变形和开裂等问题,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K30检测还可以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和验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的实验研究为了更好地掌握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的实际应用,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我们选择了一处铁路路基施工现场作为实验点,并对其路基基础材料进行了K30检测。
通过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我们得出了路基基础材料的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路基基础材料的冲击波速度和振动频率特性良好,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路基基础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材料中存在夹杂物和空隙等情况,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分析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ad5c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c.png)
·8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分析张向礼1 范 飞2 张 伟2(1.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北京 100891;2.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地基系数K30是衡量铁路路基压实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地基系数K30检测实验对精确性的要求非常严格,且其对铁路路基的建设质量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检测经验进行总结。
1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现场K30检测实验流程1.1 测试面处理K30检测之前,应结合检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区,要求检测区内地面平整、无杂物,可足够承接1个荷载板,且板面与地面之间贴合紧密。
若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可使用细砂进行找平,控制细砂铺设厚度在2~3cm。
K30检测实验过程中,需保持检测对象状态应稳定不变,因此,在实验之前需充分清除测试面上的碎石等杂物,在安装荷载板之前,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结合检测现场情况,可选择将测试面设置在坡面上。
1.2 荷载仪设置(1)K30检测实验的主要工具为规格300mm 的刚性荷载板,将其置于测试面上,并保证二者充分贴合,用细砂层调整后,可使用水准仪进行找平。
(2)将反力装置的承载端安装在荷载板上,用于实验过程制动。
要求在距离荷载板外沿1m 位置设置反力装置支撑点。
(3)在反力装置之下、荷载板之上安装千斤顶,调节螺杆使千斤顶球形接头与反力装置的支撑部位紧密贴合。
注意该步骤应确保千斤顶垂度,严禁出现偏移、倾斜现象。
(4)设置测桥,设置点在距支撑点1m 位置,且在荷载板的外边缘一侧。
检测仪的安装应与测桥相对称,并与荷载板的中心位置保持合理距离。
1.3 加载实验为保证实验过程荷载板稳定,可采用0.01MPa 的荷载进行预压,加压时间控制在30s 左右,确定荷载板设置稳定后,卸除预压荷载,将百分表示数调零或记录当前数值,作为下沉量测试的起始读数。
预压实验完毕后,设置0.04MPa 的加压梯度进行逐级加压,压力值每上调一级,保持加压状态1min,待下沉量低于该加压级别标准下沉量的1%后,读取荷载及下沉量示数。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b62fb4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4.png)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一、引言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是保证铁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和要点。
二、施工检测项目内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 土质检测:土质检测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土壤的物理性质、水分含量、密实度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土质检测可以确定土壤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保证路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基础检测:基础检测是对铁路路基工程基础部分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对桥墩、箱涵、边坡等基础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基础检测可以保证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铁路工程的长期运行。
3. 钢轨检测:钢轨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钢轨检测主要包括对钢轨的尺寸、硬度、强度等性能进行检测,保证钢轨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道岔检测:道岔是铁路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列车的行车安全和运行效率。
道岔检测主要包括对道岔的轨道间距、轨面垂直、轨道弯曲等进行检测,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路基质量检测:路基质量检测是对已完成的路基工程进行综合检测,主要包括路基平整度、坡度、纵横断面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路基质量检测可以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检测项目关键技术和要点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中,有一些技术和要点至关重要,需要特别注意:1. 检测设备: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如土工试验仪、扫地机等,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定。
3. 技术人员: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675e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f.png)
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分析了K30检测方法、路基施工参数、实验结果、施工现场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讨论了K30检测在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铁路路基施工中的K30检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稳定。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推动铁路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K30检测,实验研究,施工参数分析,应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路路基施工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路基质量的稳定性对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K30值是评价路基土质工程性质的重要参数,其检测与研究对于保障铁路路基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路基施工工艺不断更新,施工材料也在不断优化。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出现由于材料不均匀、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的路基质量问题,给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一定的隐患。
对铁路路基施工现场进行K30值的检测与实验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路基土质的工程性质,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铁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
本文旨在针对铁路路基施工现场的K30检测与实验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为铁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铁路路基施工现场K30检测进行深入探讨,探讨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K30检测方法的实施情况和施工参数的影响,我们旨在提高铁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中的错误和安全隐患。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希望可以为铁路路基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施工现场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铁路路基施工检测
![铁路路基施工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10a89dea26fff705cc170ac0.png)
发展过程
检测填土压实质量的仪器和方法随着工业化的发 展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总的趋势是快速、准确地满 足施工的需要。1930年,美国工程师Proctor通过试验 提出,在相同的压实功能下,同一种土的干密度随土 中含水量的不同而变化,应用室内击实试验设备和现 场碾压机械都可获得最佳含水量Wopt和与之对应的最
变形系数 Ev2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土的变形性质和承载能力,西德 标准采用了二次循环静载法,其结果采用变形系数 Ev2表示
E v2
3 4
d
0
S 2
施工质量的动态检测
无论是基床系数K30、变形模量E和变形系数Ev2都 是通过施加静荷载测得的,尚不能完全反映列车在 动荷载作用下对路基的真实作用情况。随着高速铁 路的出现,在高速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表现为动 态行为(产生动态变形)。为保证列车的安全与正 常运行,必须对路基的动变形加以控制,同时要全 面反映路基的质量和状态。德国铁路咨询公司地基 研究所首先提出了反映路基动态特性的指标——动 态变形模量,并于1997年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压实 检测。日本也正在进行其研究,并准备将其纳入铁 路规范。
大干密度ρdmax。Proctor还规定了室内击实试验的仪
器规格和试验操作方法。自此,各国均以此压实理论 和试验方法指导施工,并以填料压实系数的大小作为 控制填土压实效果的标准。早期的现场压实质量检查, 主要用环刀法、灌砂法和灌水法测定土的密度,用此 指标判断压实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加,公路垫层石碴 常在较大动荷载作用下被压入下覆的填 土层中,造成公路路面损坏。为此,美 国加利福尼亚公路局首先提出了加州承 载比试验(简称为CBR试验),来预估 压实土抵抗石碴压入的程度,以便选择 合适的填料类型和确定合理的压实程度。 许多国家在机场跑道、铁路路基等土工 结构物的施工中,也广泛采用了CBR试 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试验检测工作管理体制 完善试验检测工作管理体制建设是规范试验检测活动
的基础。目前铁路建设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实行“政府行业监 督、建设单位全面管理、施工企业为自控主体、监理企业 实施平行见证管理、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为补充”的管理体 制,总体上是适应我国国情并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特点不断完 善发展起来的,对铁路工程质量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执 行中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1)试验检测时机、检测方法不符合要求,导致检测数据 失真或检测结果缺乏可比性。
(2)不重视工艺试验,导致部分工艺参数不准确。 (3)不能及时对试验检测成果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验 检测成果不能正确应用到施工中或没有起到指导作用,造成 试验检测工作与施工脱节。
2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手段
2.1 工地实验室验收
(1)大规模工程建设与优质天然建筑材料有限储量及季节 变化引起材料品质波动(如雨季碎石含泥量超标)的矛盾。
(2)未经检验或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的原则,导致试验检 测周期与施工进度、储存条件存在矛盾。对此,一方面要加 强快速试验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快速常规检测指标间的可 靠联系并指导生产,另一方面要做好可追溯性标识,确保质 量可控。
TM
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角度,这种倾斜的不安定的状态 正是设计者隐喻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所遭受的苦 难的空间营造手段。 2.3.2 建筑的空间特征与内部动线
环境心理学的分析显示:圆形易给人安全感,方形的空 间给人平稳的感觉,长方形的空间最为舒适,而锐角空间则 让人有紧张感(见下图 1)。正基于这样的考虑,里伯斯金在犹 太人博物馆的设计中为了刻意营造心理上的不安、绝望甚至 让参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平面的设计选择了极具动势 的锐角折线。
建筑是阳光下的艺术,光线之于建筑既是外部形态又是 内部空间的塑造,而这种视觉上的感知,最终成为了一种情 绪心理的塑造。光线的冷暖,强弱,形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以在先验的现
(上接第367页) 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工程绝不手 软,必须责令其返工重做,对供应不合格节能材料的企业进 行全区通报,并实行市场清除,起到杀一儆百,惩前毖后的 效果,确保建筑节能施工质量。四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材料 备案制度。凡用于工程的建筑节能材料均需取得重庆市城乡 建委颁发的备案证书,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 4 结语 (上接第370页) 抽样方法方案、试验检测方法进行细化,编制相应的作业标 准,确保现场试验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1)试验检测实行施工企业为自控主体的管理体制, 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公信力不足的现象。
(2)监理企业资源不足,母体实验室缺乏资质,自有 固定试验检测人员数量和素质难以满足要求。
(3) 部分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检测项目推行第三方检 测模式缺乏政策依据,还未建立起合理的支付渠道。 1.2 原材料质量检测
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构件的质量进行把关,防止 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为新材料的研究生产和推 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此项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 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部分特种材料(如钢结构防腐涂料)因对应检测能力 机构稀少,可能存在“失检”现象。 1.3 复合材料配合比设计
复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是确定工艺参数的基础工作,对保 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铁路工程复合材料配合比设计主 要包括混凝土、各类浆体、路基填料(含级配碎石)及CA砂 浆配合比设计等。以满足复合材料功能性要求为原则,通过 原材料品质性能分析和试验设计确定复合材料组成比例,并 实施动态管理,在工作中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引导工地实验室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实际细化 试验检测作业标准,是提高实验室工程质量监控能力的关键 工作。
(1)明确试验检测各相关机构、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接 口处理的工作机制,完善试验检测工作流程,并建立试验检 测工作管理制度。
(2)结合实验室工作任务和有关规定,对仪器操作规程、 (下转第372页)
370
(1)复合材料配合比设计容易出现功能不细化和施工条件 缺乏针对性现象,造成复合材料配比的不经济性。
(2)不能做到动态管理,原材料品质性能波动没有及时反 映到配合比参数上,导致复合材料性能不满足要求。 1.4 工艺工序试验检测
工艺工序试验检测具有验证工艺参数、确定施工条件或 时机及提供工序转换依据等作用,是铁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 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工地实验室启用前,由建设单位依据合同和有关规定, 对施工、监理单位工地实验室资源配置情况和检测能力进行 检查验收,是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工作。工地实验 室验收管理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申报项目须经母体实验室授权且已通过资质认定或资 质认证,并做出第三方公正性承诺和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 系。
(2)试验检测人员数量、资格、能力满足申报检测项目的 需要,报告签字人必须经资质认定机构考核通过。
(3)配备的仪器设备示值范围、精度、数量应满足申报 项目需要,通过检定、校准或测试得到明确的结论或相关系 数。
(4)与试验检测工作相关的技术标准资料完整、有效,并 具备动态管理能力和畅通的信息渠道。
(5)实验室设施布置合理,办公室、资料室、样品室、检 测室、养护室的设置与承担的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试验检 测环境温度与湿度、通风、“三废”处理与防火控制措施完 善。 2.2 工地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
ᅝܼᛳ
ᑇ〇ᛳ
㟦䗖ᛳ
㋻ᓴᛳ
在观展建筑中一般来说动线和平面本身的形状有着必 然的联系,犹太人博物馆呈曲折蜿蜒状的平面,决定了不规 则的走势和动线,就像是把“大卫之星”立体化又破开的样 子,动线呈现出极度乖张、扭曲的状态。平面像具有生命一 样,满腹痛苦的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这对身在 其中的体验者来说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不得不时刻保持着一种 紧张感,狭长的平面和单纯的动线方向使他们处于极度的被 支配地位,只能“顺从”安排好的流线前进。这随之产生的 无助和压抑感通过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被逐渐放大成强烈 的心理暗示。 2.3.3 光线对心理的塑造
TM
基于铁路路基工程的检测试验
韩玉玺 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与工程测量、施工工艺是铁路工程质 量控制的基础工作,贯通工程实施全过程。铁路工程试验检 测作为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源头 管理、过程控制、细节控制”的重要手段。当前铁路建设发 展模式和质量要求决定了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具有任务繁重、 检测参数众多等特点,给试验检测工作管理带来了新的挑 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