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应用

合集下载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降低, IgA型MM患者只有58%出现IgA含量增高, IgG和 IgM 含量减低的占75%~100%; 100%IgM型MM患者的IgM 含量都增高, 其它2种免疫球蛋白降低的占61%~75%; 71%~100%的轻链型MM患者IgA.IgG、IgM含量都部分降低。 在对MM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检测中, IgG型和IgM型阳性 率最高, IgA型次之, 而轻链型由于其免疫球蛋白含量 增高不明显, 导致阳性率不高。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不 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 但当某种类型免疫球 蛋白含量极度增高的同时, 其它类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极 度减低, 应高度怀疑MM。
(一)测定方法
1.总IgE的测定方法
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乳胶颗 粒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在临床上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总 IgE较为常见。
2.特异性IgE的检测方法
主要有免疫斑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商品化的 试剂盒提供了多种特异性的变应原, 包括食物、吸 入物以及药物过敏原, 利用这些特异性变应原就可 以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
Κ型或λ型游离轻链同时增高, 可能原因有感染, 肾 功能受损或结缔组织类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浆 细胞单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 其特征为由晚期B细胞 分化的肿瘤性浆细胞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重链, 并伴有溶骨性病变和/或骨质疏松。
血常规
大多数MM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含量和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计数会有一定范围的 降低,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也有 小部分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症状, 贫血程度会 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加重。白细胞计数多正常, 但 也可增高或降低。血小板计数早期正常或增高, 病 情进展时可减少。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浊度产生与测量原理
浊度产生
浊度测量
当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形 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在反应体系 中产生浊度,浊度的高低与复合物的 数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反应体系的浊度变化,可以 间接推断出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常用 的浊度测量方法包括透射比浊法和散 射比浊法。其中,透射比浊法是通过 测量光线通过反应体系后的透射光强 度来计算浊度;散射比浊法则是通过 测量光线在反应体系中散射的光强度 来计算浊度。
作用机制
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不同作用。例如,IgG是血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IgA主要分布于粘膜表面,参与粘膜免疫;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早期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的主 要抗体;IgD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B细胞活化有关;IgE则与过敏反应相关。
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通过检测可以评估 疫苗接种的效果。
健康状况评估
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通过检测可以评估个 体的健康状况。
个性化健康管理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建议,如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
THANKS
感谢观看
Chapter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感染性疾病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 ,可以辅助诊断各种感染 性疾病,如病毒、细菌和 寄生虫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异常表达与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
肿瘤
某些肿瘤会导致免疫球蛋 白水平异常,通过检测可 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预后 评估。
试剂选择与配制
选择高质量的免疫比浊法检测试 剂盒,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准确

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

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

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主要有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免疫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分析等。

1、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定量测定血液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它利用电场将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按照电荷大小分离成多个带,然后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染色和检测,可以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类型,如IgM、IgG、IgA等。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通过将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特定抗体结合,再使用酶标记进行检测,从而能判断出检测结果。

3、荧光免疫分析: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和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测定来检测和定量特定免疫球蛋白。

荧光免疫分析灵敏度高,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免疫球蛋白。

4、免疫组织化学: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内抗原的生物学技术,通过将抗体与显色剂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和分布。

5、放射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利用放射原理,将放射性同位素和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进行测量。

若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后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综合诊断治疗。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补体总量测定:用于评估患者补体的整体水平,包括C3和C4等成分。

补体总量的减少可能提示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单项补体成分测定:通过测定补体成分C3、C4、C1q等单项指标的
浓度,可以评估补体特定组分的异常与否。

例如,C3浓度降低可能与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相关。

3.补体功能测定:评估补体系统的功能状态,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异常。

常见的补体功能测定方法包括溶血试验、免疫球蛋白沉淀试验等。

1.诊断和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和
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的
补体成分和功能常常出现异常。

2.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常常伴随着免疫系统的变化,包括补体的异常。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可以帮助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和疗效,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评估免疫功能的改变:一些疾病或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术后等。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可以评
估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评估预后和疾病进展: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与补体的变化相关。

通过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疾病进
展情况。

总之,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是一种简单且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一些疾病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通过充分理解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改善患者的诊疗效果。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内一种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

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解读是检验科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以及它们的解读。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1. 免疫电泳法免疫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图谱,可以准确测定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通过比较样品与对照品的电泳图谱,可以确定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2.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敏感而准确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荧光物质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弱,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3.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与酶标记的抗体结合,然后用底物检测酶的活性,可以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4. 免疫化学发光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敏感而快速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化学发光物质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发光反应产生荧光信号,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解读1. 总蛋白测定在免疫球蛋白检测中,首先需要进行总蛋白测定。

总蛋白测定可以确定样品中总的蛋白质含量,为后续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提供基础。

正常情况下,总蛋白的含量应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2. IgG、IgM、IgA的检测免疫球蛋白主要分为IgG、IgM和IgA三种类型。

通过检测这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

例如,IgG主要参与体液免疫,IgM主要参与早期免疫应答,IgA主要参与黏膜免疫。

根据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

3.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特异性抗体是针对某种特定抗原而产生的抗体。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可以判断人体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应答情况。

免疫学实验 免疫比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免疫学实验 免疫比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原理
选择一种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 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相应抗原时,则 发生凝集,单个胶乳颗粒在入射光波长之 内,光线可透过,当两个胶乳凝集时,则 使透过光减少。这种减少的程度与胶乳凝 集成正比,与抗原量成正比。
(a)带抗体的胶乳在波长之内可透过光线; (b)结合后,则形成光线衰减
2. 海德堡(heidelberger)曲线理 论
2 抗体的质量
(1)特异性高 (2)效价高 (3)亲和力高 (4)抗血清来源
3 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
• pH 6.5~8.5
• 电解质 离子强度、种类(磷酸盐缓冲液)
4 增浊剂的使用
• PEG、tween-20等非离子型亲水 剂
• 作用:消除蛋白质分子周围的电子 云和水化层,促进抗原、抗体分子 靠近,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二)类型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2. 散射免疫比浊法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原理:
抗原抗体在一定缓冲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 (IC),当光线透过反应溶液时,由于溶液内复 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减 少,免疫复合物量越多,透射光越少,即光线 吸收越多,可用吸光度表示。吸光度和复合物 的量成正比,当抗体量固定时,与待检抗原量 成正比。用抗原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可测出 待检抗原含量。

样本管吸光度
• 浓度=————————×校准液浓度(g/L)

校管吸光度
• 结果及讨论
– 检测报告 – 检测意义
实验二、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球蛋白检测
实验步骤见说明书 IgG9.77g/L IgA1.72g/L IgM1.37g/L
沉淀反应
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

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

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血液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通过此项检验可以诊断各种免疫性疾病,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本文将介绍血液免疫学检验的常用方法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I. 血清学检验方法血清学检验方法是血液免疫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血清成分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1. 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是一类抗体蛋白,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2. 微量血浆蛋白电泳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对血浆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定量,并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这项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3. 补体测定补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定补体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常用的补体测定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CH50)、C3和C4测定等。

II. 免细胞免疫学方法免细胞免疫学方法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与血清学检验方法不同,免细胞免疫学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1.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以通过染色荧光标记等技术手段对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进行定量分析。

这项技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细胞毒性测定细胞毒性测定是一种评估免疫细胞活性的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对其他细胞的杀伤能力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常用的细胞毒性测定方法有细胞介导免疫细胞毒性试验(CTL)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NK细胞测定)等。

III. 分子免疫学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免疫学方法逐渐在血液免疫学检验中得到应用。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免疫系统中的分子水平,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免疫球蛋白E(IgE)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和液体中,对特定抗原发生超敏反应。

在临床分析中,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免疫球蛋白E测定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方法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荧光免疫测定法(FIA)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IgE水平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二、免疫球蛋白E的应用范围1.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过敏反应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等。

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过敏原以及评估过敏的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案。

2.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某些寄生虫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其中包括免疫球蛋白E的大量产生。

通过测定IgE水平,可以辅助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3. 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免疫球蛋白E在其他一些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通过测定IgE 水平,可以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三、免疫球蛋白E测定的临床意义1. 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协助医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度。

特别是在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疾病中,免疫球蛋白E 测定的结果往往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2. 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免疫球蛋白E测定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根据IgE水平的高低,可以评估过敏的程度、寄生虫感染的疗效等,为治疗的调整和疗效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3. 过敏源的筛查和避免免疫球蛋白E测定结果可以帮助确定过敏原,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过敏原避免和预防措施。

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减少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四、免疫球蛋白E测定的注意事项1.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需要采集血清样本,因此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避免污染。

蛋白检测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蛋白检测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蛋白检测抗体的检测及应用在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两个密切相关、互为调节的生理过程,对这两种免疫反应都有许多检测方法,但迄今为止,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以体液免疫反应中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应用最广泛。

现在抗体检测的方法众多,除传统的沉淀反应,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外,标记免疫测定(如酶联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测定、发光免疫测定等)已成为主要的免疫测定技术,免疫印迹法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一些快速测定法(如快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也被广泛使用。

蛋白质测定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测定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

人体正常值一般是60~80 g/L。

抗体(antibody)是一类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是免疫学实验的实用工具,例如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及流式检测(Flow Cytometry, FCM)。

Abbkine蛋白检测抗体包括:内参抗体、标签抗体、一抗、二抗,另外还有封闭血清。

蛋白检测抗体大致分为以下五类:1.封闭血清Abbkine封闭血清,液体形式产品(原液),无需溶解,用PBS直接稀释即可使用,低防腐剂含量,对细胞和蛋白的毒性/影响更小。

2.一抗Abbkine一抗,涵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免疫学、神经科学、细胞骨架、表观遗传、细胞周期等领域,可满足WB、IHC、IF、FC等应用。

MBP标签小鼠单克隆抗体(9Y5),#A020703.二抗Abbkine二抗产品,包括酶标二抗、荧光二抗等,具有高特异性和多种应用类型,满足您多样化的免疫实验需求。

PDK1多克隆抗体,#ABP0114GSK3βMouse 单克隆抗体(1A6),#ABM0076MICU1 单克隆抗体,#ABM0061Cofilin多克隆抗体,#ABP00734. 内参抗体Abbkine内参抗体,包含热门指标(如β-Actin、GAPDH等)和针对特殊物种(如植物、斑马鱼、酵母等)。

免疫球蛋白igg检测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免疫球蛋白igg检测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免疫球蛋白igg检测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免疫球蛋白IgG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

IgG是一种重要的抗体类型,它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IgG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机体是否对特定病原体或抗原产生了免疫应答,并从中获取关于免疫系统状态和健康状况的有价值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球蛋白IgG检测的原理,包括其概述、检测方法、应用范围以及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展望。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免疫反应原理、抗体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IgG在免疫应答中的特点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二部分将介绍IgG检测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我们将探讨IgG的概述,包括其定义、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同时,还将介绍常见的IgG检测方法以及其在临床诊断、药物治疗监测和疫苗评估中的应用范围。

第三部分将深入解释IgG检测的原理。

我们将探讨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作用;同时,还将详细介绍抗体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IgG在免疫应答中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第四部分将重点关注IgG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我们将回顾已有的技术进展和创新,包括高通量检测平台、自动化处理系统等;同时,还将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讨论相关挑战以及对社会和医学领域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全文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对免疫球蛋白IgG 检测原理进行评价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免疫球蛋白IgG检测原理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免疫球蛋白IgG检测原理的详细解说和解释,以增进读者对该检测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IgG检测的原理和应用进行全面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免疫系统功能评估的关注,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IgG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在这一领域中可能出现的新机遇和挑战。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免疫比浊法1.原理分析原理是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

抗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加到一份病人血清中,经过孵育后可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

散射光结果和血清中的IgM浓度成正比。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空腹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标本要求:取被检者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标本储存:待测标本在2-8℃存放不超过24小时,-20℃不超过三个月,-70℃长期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脂血不能作测定。

试剂6.1试剂名称: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剂盒6.2试剂生产厂家:芬兰Orion诊断试剂公司6.3包装规格:60Test/kit6.4试剂盒组成:缓冲液30ml空白缓冲液30ml抗血清试剂0.5ml定标液0.5ml磁卡1张仪器设备:仪器名称:OrionTurbox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仪器厂家:芬兰Orion集团公司仪器型号:Turboxplus8.操作步骤:8.1试剂配制:8.1.1抗血清应用液准备:吸取500ul抗血清加到反应缓冲液中,轻轻混匀,应用液2-8℃可保存12个星期。

8.1.2空白缓冲液:液体待用。

8.1.3定标液: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定标液根据IFCC提供的材料CRM470进行标定。

8.2收集与处理样品:样品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8.3为每一份样本测定准备一份样品空白,同样,为定标液另外准备一份定标液空白。

8.4准备两份定标液测定(定标完成后,标准曲线数据存储在磁卡内。

下次检测如使用同批试剂,可以不必做定标而直接使用磁卡上的定标信息)。

8.6轻轻摇动混匀,室温18-25℃放置30±5分钟。

8.7仪器测试步骤:参见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9.结果计算:仪器直接计算并打印结果。

临床意义: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能抗体、能固定补体,具有溶菌、抑菌、中和病毒作用。

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意义是什么?发布时间:2023-02-24T03:05:08.07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甘强[导读] 在我们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时,经常会看到化验单上有一个以Ig开头的检查项,相信很多人都对它不够了解,根本就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其实,这个检查项就是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

那么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对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甘强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200在我们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时,经常会看到化验单上有一个以Ig开头的检查项,相信很多人都对它不够了解,根本就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其实,这个检查项就是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

那么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对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在人体中,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组织、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组成。

而免疫球蛋白属于免疫活性分子的一种。

其实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具有抗体活性或者化学结构,同时和抗体分析显示的球蛋白。

在医学上,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分别是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D以及免疫球蛋白E。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身体中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变化和相应的临床表现相结合,可以发挥免疫球蛋白的抗体作用。

2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人体内蛋白质低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免疫球蛋白,不同免疫球蛋白的高低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哪些呢?接下来就通过临床上最常测定的免疫蛋白球G、A、M,来具体讲解吧。

(1)免疫球蛋白G在人体中,免疫球蛋白G是唯一一个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一般来说,在新生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比浊法

目录1.检测原理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2.2 静脉采血2.3 抗凝剂2.4 标本处理3.试剂3.1 试剂3.2 校准血清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4.仪器5.操作6.计算7.操作性能7.1 精密度7.2 准确度7.3 灵敏度7.4 可报告范围7.5 特异性7.6 干扰8.参考值9.临床意义附录A: 参数1. 检测原理405nm样本中IGG + 试剂中的IGG抗体-----------------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在405nm监测生成的复合物的浊度变化,与样本中IGG含量成正比。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不使用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血标本室温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置洁净试管加盖2-8℃保存。

3.试剂3.1 试剂:R1:PEG4 缓冲液:包含高分子强化剂的磷酸盐缓冲液。

含有0.095%的叠氮化钠。

R2:IgG抗血清,含0.095%的叠氮化钠。

3.2:校准血清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多项免疫类标准液。

其中包含免疫球蛋白G的定值。

校准频次: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原包装试剂储存在2-8℃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试剂开瓶后,在仪器中至少可保存30天。

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6~16g/L
【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升高。

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

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0.76~3.9g/L
【临床意义】
增高: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肺结核、急性肾炎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陷病、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0.4~3.45g/L
【临床意义】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黑热病、疟疾、丝虫病、支原体肺炎、风疹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类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和结合抗原,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和执行。

因此,对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一、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ELISA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酶标记抗体与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再通过底物的反应产生显色反应来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ELISA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

2. 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法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来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样本的要求较低,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多种免疫球蛋白的检测。

二、免疫球蛋白的定性检测方法。

1. 免疫固定电泳法。

免疫固定电泳法是一种通过电泳分离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亚型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免疫球蛋白的亚型进行鉴定,对于某些免疫球蛋白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是一种通过将待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分离并转移至膜上,再通过特异性抗体的结合来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对免疫球蛋白进行准确的定性鉴定。

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1. ELISA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的检测,但其缺点是对待测物质的亲和性要求较高。

2. 免疫荧光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多种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但其缺点是需要荧光显微镜等专门设备。

3. 免疫固定电泳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免疫球蛋白的亚型进行鉴定,但其缺点是不能进行定量测定。

4. 免疫印迹法的优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对免疫球蛋白进行准确的定性鉴定,但其缺点是操作较为繁琐,且耗时较长。

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免疫比浊法原理分析原理是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

抗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加到一份病人血清中,经过孵育后可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

散射光结果和血清中的IgG浓度成正比。

2.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空腹。

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

标本要求:取被检者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3.标本储存:待测标本在2-8℃存放不超过24小时,-20℃不超过三个月,-70℃长期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脂血不能作测定。

试剂6.1试剂名称:免疫球蛋白G检测试剂盒6.2试剂生产厂家:芬兰Orion诊断试剂公司6.3包装规格:60Test/kit6.4试剂盒组成:缓冲液30ml空白缓冲液30ml抗血清试剂0.5ml定标液0.5ml磁卡1张仪器设备:7.1仪器名称:OrionTurbox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7.2仪器厂家:芬兰Orion集团公司7.3仪器型号:Turboxplus操作步骤:试剂配制:8.1.1抗血清应用液准备:吸取500ul抗血清加到反应缓冲液中,轻轻混匀,应用液2-8℃可保存12个星期。

8.1.2空白缓冲液:液体待用。

8.1.3定标液: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定标液根据IFCC提供的材料CRM470进行标定。

收集与处理样品:样品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为每一份样本测定准备一份样品空白,同样,为定标液另外准备一份定标液空白。

准备两份定标液测定(定标完成后,标准曲线数据存储在磁卡内。

下次检测如使用同批试剂,可以不必做定标而直接使用磁卡上的定标信息)。

如下准备各比色管:轻轻摇动混匀,室温18-25℃放置30±5分钟。

仪器测试步骤:参见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结果计算:仪器直接计算并打印结果。

临床意义:IgG是血清中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主要抗体。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GFc受体,可增强对细菌等物质的吞噬能力。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测定与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测定与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球蛋白测定与应用在医疗领域中,免疫球蛋白测定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用于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辅助临床诊断。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获得对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重点探讨免疫球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的原理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以及免疫球蛋白E(IgE)。

测定免疫球蛋白的方法主要基于免疫学的原理,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定量检测。

免疫球蛋白测定的基本步骤包括:制备抗原和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检测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信号。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免疫荧光法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二、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免疫球蛋白测定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首先,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

比如,IgG是体内主要的抗体,其水平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通过测定IgG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以及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等。

其次,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某些免疫性疾病为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往往存在IgG、IgM和IgA的异常升高;过敏性疾病患者IgE水平升高。

通过测定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此外,免疫球蛋白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预后。

例如,在临床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通过测定抗肿瘤抗体(如Tp53抗体)的水平,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情况。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三、免疫球蛋白测定的局限性免疫球蛋白测定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临床免疫学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

临床免疫学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

第十七章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本章考点1.免疫球蛋白(Ig)的概述2.Ig测定及临床意义3.M蛋白的检测及意义4.冷球蛋白测定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概述一、概念1.免疫球蛋白(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

Ig由浆细胞产生,存在于血液和体液(包括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可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多数Ig具有抗体活性,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并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2.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合成分泌产生的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即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

所有的抗体均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二、免疫球蛋白的化学结构1.Ig的基本结构:Ig分子由4条肽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即2条相同的重链(H)和2条相同的轻链(L)和几对二硫键连接成一个基本单位。

称为单体。

IgG、IgE、IgD及多数血清型IgA皆为单体,分泌型IgA为双体,IgM为五聚体。

免疫球蛋白分子H链的N端1/4处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各不相同,称为可变区(VH 区);H链C端其余部分的氨基酸,在种类和顺序上彼此间差别不大,称为稳定区或恒定区(CH区)。

L链N端的一半为可变区(VL区),其余一半为恒定区(CL区)。

2.功能区:Ig分子的H链与L链各区段可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成彼此相似球状结构,担负特定免疫学功能,称为功能区。

L链有两个功能区,称为VL、CL。

IgG、IgA的重链有一个VH和三个CH(CH1、CH2、CH4)功能区。

IgM、IgD、IgE的重链有一个VH和四个CH(CH1、CH2、CH3、CH3)功能区。

各功能区的功能各异,VH和VL是抗原结合部位;CL、CH是遗传标记所在;CH2有补体结合点;CH3能固定组织细胞;CH3和CH4还参加Ⅰ型变态反应。

3.Ig的水解片段:Ig分子可被许多蛋白酶水解,产生不同的片段。

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比浊法

项目免疫球蛋白G(IgG)方法免疫比浊法目录1.检测原理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2.2 静脉采血2.3 抗凝剂2.4 标本处理3.试剂3.1 试剂3.2 校准血清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4.仪器5.操作6.计算7.操作性能7.1 精密度7.2 准确度7.3 灵敏度7.4 可报告范围7.5 特异性7.6 干扰8.参考值9.临床意义附录A: 参数1. 检测原理405nm样本中IGG + 试剂中的IGG抗体-----------------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在405nm监测生成的复合物的浊度变化,与样本中IGG含量成正比。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不使用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血标本室温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置洁净试管加盖2-8℃保存。

3.试剂3.1 试剂:R1:PEG4 缓冲液:包含高分子强化剂的磷酸盐缓冲液。

含有0.095%的叠氮化钠。

R2:IgG抗血清,含0.095%的叠氮化钠。

3.2:校准血清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多项免疫类标准液。

其中包含免疫球蛋白G的定值。

校准频次: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原包装试剂储存在2-8℃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胶乳比浊法 操作简便,快速、可自动化、敏 感度0.1mg/L,但胶乳试剂制备 较难,目前试剂盒品种较少、未 广泛应用 用于血清IgG、A、M、D定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 方法简便,商品化试剂盒、敏感 度0.1mg/L,重复性好、变异系 数小,定量每次带标准检测,可 定量血浆Ig以外如体液中Ig 可用于尿、脑脊液、胸腹水Ig定 量及血清IgE定量
火箭电泳 敏感度较高,0.3mg/L,操作简 便省时,结果重复性好 可进行血清IgG、A、M定量
免疫比浊法 简便、快速,可自动化,敏感度 高,0.1mg/L,准确性好,批内 变异系数2%~4% 可进行血清IgG、A、M、D定量
放射免疫测定 主要用于微量分析,敏感度 10µg/L,试剂保存期短,放射性 核素污染 用于血清IgE定量
4.血清总IgE
寄生虫感染时IgE升高,特异性 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患者血清中 IgE含量升高与发病及缓解呈平 行关系。IgE骨髓瘤。SLE,类 风湿关节炎患者IgE含量升高。
(二)尿微量Ig定量临床意义 1、肾功能状态鉴定 2、SLE患者肾损伤程度判断 3、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程度判断
(三)脑脊液微量Ig定量的临床 意义 CSF中IgG增高见于: ①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合成增加 ②血中IgG增高 ③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三 、免疫球蛋白定量临床意义
(一)血清Ig定量临床意义 1.低Ig血症 (1)先天性低Ig血症 (2)获得性低Ig血症
2.高Ig血症
(1)非特异型多克隆免疫球蛋 白增高症 (2)特异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增殖症
3.IgD 在疾病中的意义尚不明确。妊娠 末期及吸烟者IgD含量升高。IgD 型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gD水平比 正常人高10000倍,是惟一明确 可作为确诊的证据。
四、M蛋白的检测
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 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 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 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g),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 症和恶性淋巴瘤。
(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M区带的出现 区带的出现 (二)免疫球蛋白定量 某一类免疫球蛋白的显著增高 (三)轻链片段定量测定 单向免疫扩散法或ELISA 单向免疫扩散法或 (四)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 (五)本周蛋白测定
二、 免疫球蛋白定量方法学评价 及应用
依据存在于血清和其他体液内的各类 Ig含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 定。
单相琼脂扩散实验 敏感度不高,30mg/L,检测时 间长,批内变异系数大,准确性 受诸多因素影响,抗血清用量大, 有商品化的检测板供应,操作简 便,不需特殊设备 可进行血清IgG、A、M定量
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应用
谷俊莹
一、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一)单向琼脂扩散法 1.原理 2.操作方法 3.影响因素 抗血清,温度,标准曲 线,异常沉淀线
(二)免疫比浊法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1.原理 2.操作方法 3.影响因素 抗血清,缓冲液, 待测血清
(三)ELISA法 (四)放射Biblioteka 疫法 (五)免疫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