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论文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 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
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
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2Mt/a ,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近年来,在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煤矿开采学作为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地质学、采矿工程学、机械工程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安全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本文将从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入探讨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煤矿开采技能煤矿开采学是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开采技术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煤炭资源开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煤炭的矿床特点、储量及开采条件等,培养学生的煤炭开采技能和煤炭资源管理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煤矿开采涉及到众多的安全因素,学生必须在该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认识到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风险,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这样既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矿床地质、采煤方法、支护技术、与瓦斯治理、矿井水文地质以及煤炭开采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从不同角度全面性地展现了煤炭开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并为学生提供了对煤炭开采过程的全面了解。
1.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种类、储量和质量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矿床地质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煤炭矿床的地质结构和性质。
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煤炭开采的基础和核心,这部分内容介绍了煤炭采矿的各种采煤方法,包括开拓采掏、水平开采、采空区采掘、长壁采掘等,使学生掌握各种煤炭采矿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采矿工程采煤课程设计毕业毕业论文
采煤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井田概况21.矿井煤层赋存条件22.瓦斯和水文条件23.开拓方式3第二章井田开拓31井田准备方式选择的原则32井田准备方式的选择:3第三章采煤方法41采煤方法的选择42采煤工艺43、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54.工作面回采工艺75.工作面劳动组织76、确定采区工作面数目与接替顺序8第四章井底车场91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原则92设计依据93井底车场线路布置104存车线长度的计算115井底车场线路的坡度与闭合计算126、通过能力计算12五章采区的井巷布置151采区多煤层联合准备方式152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163采区车场布置174采区煤仓形式175采区回采和准备巷道断面选型17备注:参考资料22第一章井田概况1.矿井煤层赋存条件拟设计矿井井田可采煤层总计3层,煤层倾角20°,根据煤层埋藏深度自上而下分别为Ml、M2和M3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与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设计采(带)区走向东西,长度3000m,倾斜长度900m,采(带)区各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M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普氏系数f=2,M2和M3煤层属中硬煤层。
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a,生产布局为一井一面高产高效格局。
设计采(带)区综合柱状图2.瓦斯和水文条件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较8.4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6.50m3/min,有自然发火倾向性(发火期为1a)。
开采水平正常涌水量为118.8m3/h,最大涌水量为142.6m3/h。
3.开拓方式矿井采用立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机械抽出式通风,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罐笼提升,井下大巷煤炭采用3t底卸式矿车运煤,辅助运输为1.5t固定式矿车,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矸石量占矿井产量的5%,掘进煤量占10%。
第二章井田开拓1 井田准备方式选择的原则准备方式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工作面和矿井的生产效率,正确合理的准备方式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有利于矿井合理集中生产,使采准巷道系统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2)保证具备完善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效能,并为采用新技术、发展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3)力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合理,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与维护工程量,减少设备占用台数和生产费用,便于采掘衔接;4)煤炭损失少,有利于提高采出率;5)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引言采矿工程是矿山开采和矿石处理的一门学科。
毕业设计是矿山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选题与背景选题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合理选题对于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矿山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选题的背景部分应介绍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说明为什么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目标是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研究意义是指该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工程实践的贡献。
例如,研究目标可以是优化某一种采矿方法的参数,研究意义可以是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是指用于实现研究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在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中,研究方法通常包括数据采集、实验设计、模拟计算、数据分析等。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逐步实施。
本部分应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需要进行实验研究,那么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学生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和方法,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分析部分应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应支持毕业设计的研究目标和结论。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对于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学生还应提出改进的建议。
结果与讨论的内容应详尽、准确,结论言之有据。
结论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应概括地回答研究目标是否实现,并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意义进行阐述。
结论还可以包括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毕业设计的结论应简洁明了,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回采工艺流程设计
凿岩
根据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采场 条件,选择合适的凿岩设备和凿 岩方式,如浅孔凿岩、中深孔凿
岩等。
爆破
根据矿岩性质、炸药性能及采场条 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 安全措施,确保爆破效果和作业安 全。
装运
采用合适的装载设备和运输方式, 将矿石从采场运至选矿厂或堆场, 同时处理采空区和废石。
矿区内发育有多条断层和褶皱 ,其中主要的断层有F1、F2、 F3等,主要的褶皱有M1、M2 等。
矿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岩 和岩,岩石普遍受到不同程度 的变质作用。
矿体形态与分布规律
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 出,与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
矿体的厚度变化较大,最厚处可达米 ,最薄处仅为米左右。
矿体的走向为°,倾向为°,倾角为°。
02
CATALOGUE
矿区地质概况及资源储量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矿区位于省市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 经°′″-°′″,北纬°′″-°′″。
矿区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和水路 等多种交通方式可达。其中,最近的 公路距离为公里,铁路距离为公里, 水路距离为公里。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处于构造带的部位,主要 受到方向和方向构造应力的影 响。
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够
当前通风系统主要依赖人工调 节,未来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 ,实现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
排水系统应对极端天气能 力不足
设计的排水系统在应对极端天 气条件时可能存在不足,需要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智能化采矿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未来采矿 工程将更加智能化,包 括智能选矿、智能采矿 装备、智能生产管理等 。建议加强相关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文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采矿事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掌握采矿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采矿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采矿设计和计算、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采矿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学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具体来说,我们将讲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如矿床、矿石、采矿等,以及采矿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露天采矿、地下采矿、选矿等。
同时,我们还会介绍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如环保型采矿技术、资源回收利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主要用于讲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矿工艺的过程。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系统介绍,多媒体资料将展示采矿工艺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实验设备将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矿工艺的过程。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运用,我们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进行评估;作业将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实践报告等,用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目的:熟悉和掌握有关煤炭工业生产建设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技术政策,再设计中给予贯彻执行。
通过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巩固和扩大理论知识。
增强运算、绘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等基础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某一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使学生对煤矿生产的相关环节,生产技术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本专业、热爱劳动、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使学生获得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差不多培训。
毕业设计大纲内容:目录第一章矿井概述 -------------------------第2页第二章采区地质概况 --------------------第23页第三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26页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取 ----------第26页第五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51页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治理 ----------第67页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57页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位置1.1.1 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峰峰集团薛村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峰峰矿区大社镇。
薛村矿地处鼓山东麓,区内有公路与主干道相通,向北22.5km到邯郸市与107国道和京沈公路接壤,并向北15 km与309国道相连,向南10km到峰峰集团公司。
有运煤专到马头站与新线接轨。
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附矿井交通位置图1-1。
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1.1.2 矿区地形特点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余脉鼓山之东翼为平缓丘陵,地带为黄土台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惊天最高海拔314.0m最低178.9m,比高139.1m。
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坡度约16.7%东西高差48m,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南北长40km,东西宽25km。
为NNE向较狭长隆起地带,区内地层除鼓山西侧及局部地区叫陡,倾角高达60度左右,大部分地区地层倾斜较缓,一般在7—15度之间。
《采矿学》课程设计
通风专业《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要求《采矿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采区巷道设计图纸绘制,进行煤矿开采方法专业技能锻炼,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设计安排《采矿学》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二周。
主要进行课程设计说明书整理和绘制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图纸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内容《采矿学》课程设计以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和进行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为主。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井基本概况与设计采区基本条件,采区巷道布置设计,采区生产系统形成,工作面生产工艺设计和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第一章矿井概况§1~1 矿井基本概况设计矿井开采井田范围,矿井煤层赋存、储量、主要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河流影响,涌水量、煤层分类情况、瓦斯涌出及爆炸性,矿井相邻关系情况等基础资料。
§1~2 矿井开拓概况矿井开拓方式,井田内划分方法,开采水平数目及标高,大巷布置方式、运输方法,井底车场形式,通过能力确定,矿井水平延伸和技术改造情况,矿井通风方法,通风系统等。
第二章采区基本开采条件§2~1 采区基本条件设计采区开采范围,四邻关系及开采情况;采区主要采煤工艺合理选择,采区煤炭储量计算、采区生产能力、服务年限计算确定。
§2~2 采区开采煤层条件采区内煤层赋存特征,采区内主要地质状况,以及对采区设计影响情况,采区开采煤层基本概况、煤质状况(列表表示)。
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3~1 采区上山布置方案采区上山位置、数目方案提出,进行简单比较和选择确定。
上山巷道断面形状与支护方式确定,合理划分采区区段,区段巷道布置方式分析选择,区段巷道断面形状选择确定。
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图,平面图与剖面图要相互对照。
§3~2 采区主要生产系统结合采区巷道布置,进行采区生产系统设置分析。
采矿课程设计论文
采矿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采矿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2.掌握采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3.了解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4.熟悉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中的实际问题;2.能够进行采矿工程的设计和计算;3.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采矿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
具体安排如下:1.采矿概述:介绍采矿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采矿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采矿原理:讲解采矿的基本原理,包括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的方法和工艺。
3.采矿工程设计:介绍采矿工程的设计流程,包括矿床地质勘探、矿区规划、开采方法选择等。
4.采矿工程施工:讲解采矿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包括钻孔、爆破、通风等。
5.采矿环境保护:介绍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包括土地复垦、水质保护、噪声治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采矿工程概论》等;2.参考书:《现代采矿手册》等;3.多媒体资料:采矿工程相关的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钻孔机、爆破设备等。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采矿⼯程毕业论⽂采矿⼯程毕业论⽂(精选8篇) ⾯对现如今的资源短缺和安全问题的出现,采矿⼯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有机遇的发展趋势;毕业⽣可从事煤矿、铁矿、⾦矿、⽯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有⾊、化⼯、核⼯业、⾮⾦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利、铁道、地下、⼯程和环保部门的⽣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作。
以下是⼩编整理的采矿⼯程毕业论⽂(精选8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采矿⼯程毕业论⽂篇1 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系列的⽅案论证⽐较,选择了适合⽴式矿井的开拓⽅式、采煤⽅法和各⽣产系统。
井⽥内地质构造⽐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平选择了⽴井开拓⽅案,⾸采区的采煤⽅法采⽤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的运输,⽆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作⾯。
矿井⼀⽔平采⽤两翼对⾓式通风系统。
⽴井开拓;条带式;单⼀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式通风。
第⼀章:概述矿井开采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
有时把矿⼭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属矿⼭或采煤矿井的⽣产建设的全局有重⼤⽽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向地下开掘⼀系列井巷,通⾄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选择合理的开拓⽅式,确定矿井的⽣产能⼒,按标⾼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式,进⾏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井开拓。
采⽤合理的采矿⽅法是搞好矿井⽣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般都是⽔平或者近⽔平的,在⼀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完整word版)采矿学课程设计)
序论一、目的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经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着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1、 K2 和 K3 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倾斜长度1100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和K2煤层属简单构造煤层,硬度系数f=2 ,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 米,煤层露头为-30m。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效劳的一条运输大街部署在K3 煤层底版下方25m处的牢固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依照采煤方法不相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三、课程设计内容1、采区巷道部署设计;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四、进行方式学生按设计大纲领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 1 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谈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进行技术解析与经济比较。
第一章采区巷道部署表一:采区综合柱状图序号13 12 11 9 8 76 54 3 2 1岩柱厚度〔 m〕岩性描述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碳质页岩,柔嫩K1 煤层,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灰色砂质泥岩------------K2 煤层---------薄层泥质细砂岩,牢固---------·······灰色细砂岩,中硬、牢固·······K3 煤层,煤质中硬,。
矿大《采矿学》 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学院:矿业工程学院专业:采矿工程设计题目:小屯矿90万t/a新井设计指导教师:鲁岩职称:教授2013年7月徐州目录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矿区概述 (1)1.2井田地质特征 (3)1.3煤层特征 (11)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6)2.1井田境界 (16)2.2矿井储量计算 (16)2.2.1矿井工业储量 (16)2.2.2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17)2.2.3矿井可采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矿井工作制度 (19)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3.2.1确定依据 (20)3.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20)3.2.3井型校核 (20)4 井田开拓 (21)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1)4.1.1井筒形式、位置和数目 (21)4.1.2工业场地的位置、形状和面积 (23)4.1.3开采水平确定 (24)4.1.4开拓方案比较 (24)4.2 矿井基本巷道 (26)4.2.1井筒 (27)4.2.2开拓巷道 (27)4.2.3井底车场 (30)参考文献 (31)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交通位置峰峰矿区位于冀南平原邯郸市西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
铁路外与京广、邯济铁路接轨,内有邯-磁-马-邯环行线,各矿厂均有铁路专用线与之相连;公路方面: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沿矿区东部通过,邢(台)洛(阳)一级公路贯穿矿区西部,交通十分便利。
本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东北部,地处峰峰矿区与磁县和武安市的交界地段,井田范围地表大部分为峰峰矿区管辖,还有一部分地表为磁县地界。
矿井位置:东径114°16′10",北纬36°31′32",海拔标高176m。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煤矿开采设计
前言本次设计是根据学院实训基地煤矿模型矿进行的毕业设计,包括矿井生产图纸和资料,进而对矿井进行的初步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某一矿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的系统化设计,这对提高我们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所以这也是采矿专业的核心。
设计是在我们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业设计规范》之后,再进行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及采煤方法的选择和矿山运输、提升、排水及通风的设计计算。
所有这些都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撰写技术文件、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
衷心感谢院领导和采矿教研室的老师的帮助和辅导,尤其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这三个月里,正是他认真、耐心、详细的辅导,才使我能按时、按质的完成毕业设计。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的限制,设计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摘要本设计是根据学院实训基地煤矿模型矿进行的毕业设计。
设计的井田面积为41平方公里,矿井年产24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不大,平均厚3.83m,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小,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涌水量一般。
设计采用立井两水平暗斜井延深开采的开拓方式,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的回采工艺,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主要对矿井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对矿井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进行了设备选型计算,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进行了有关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区课程设计(优秀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序论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该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在“井巷工程”、“采矿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认识实习的基础上,通过采区设计把所学的主干专业课程《采矿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
随着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将有所改进和提高,其具体事宜要在专业课程设计大纲的基础上。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采区设计达到下列目的:1 系统灵活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运用。
丰富学生的安全生产实际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2 掌握采区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3 巩固和发展学生的文字编写、运算和绘图的工程技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 采区概况:叙述采区位置、开采范围寄与临近采区的关系,采区边界的确定等。
2采区地质概况:采区范围内煤层赋存条件、煤层走向、倾向、倾角、煤层数目、煤质、煤的自燃性、瓦斯等级、顶底板岩石厚度、岩性、采区地质构造、水纹地质条件等、计算采区储量。
3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内同采的工作面数目、工作面配产情况与接续情况,编制采区内回采工作面接替图表、掘进工作面接替图表、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4 选择各层煤层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方式、工作面支护形式和支护设备、采煤机和运输机类型。
确定工作面进刀方式、截割方式、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推进度等。
5 划分区段或条带,确定工作面开采顺序。
6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采区巷道布置最优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
7 确定采区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矸、运料系统及通风系统。
列表说明采区设备主要参数。
8 选择采区上、中、下不车场形式,并附插图。
9 编制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采区走向长度、斜长、区段数目、采煤方法、采面长度,采区可采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采区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率、采掘面头数比等。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采矿学是矿业工程的核心学科,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采矿方法、采矿工艺、采矿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矿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采矿学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采矿学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的采矿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日后从事矿业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内容采矿学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床地质调查与评价:学生需要选择一种矿床类型,进行矿床地质调查和评价,包括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形态、矿石性质、矿床赋存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2、采矿方法:学生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该矿床的采矿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包括采矿工艺、采矿设备、采矿方案等方面的设计。
3、矿山环境保护:学生需要对矿山环境进行评价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学生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四、方法采矿学课程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讲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让学生了解采矿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2、课程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到采矿学的实践中,了解采矿现场的实际情况,学习采矿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文献调研:学生需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采矿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4、团队合作:学生需要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实践效果采矿学课程设计的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水平:通过采矿学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采矿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采矿技术水平。
2、创新能力:通过采矿学课程设计,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开展创新性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学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一节采区储量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第三章开拓方式简介第一节井筒第二节大巷第四章采区准备方式第一节上山布置与断面第二节采区车场与硐室第五章采煤方法第一节采煤系统和回采巷道布置第二节采煤工艺 (含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第六章总结与分析第一章前言一、设计的目的1、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奠定基础。
二、矿井开采条件1、二1煤层二1煤层位于组下部,矿区围标高为-600~+300m,埋深约179~1080m。
上距砂锅窑砂岩一般为65.02m,下距L9石灰岩7.24m左右。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0~16.26m,平均5.74m,为薄~特厚煤层。
二1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层夹矸,夹矸厚分别为0.14~0.05m,岩性为炭质泥岩。
二1煤层顶底板特征:1)顶板:二1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0~7.35m,平均1.93m,抗压强度58.5Mpa;老顶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厚 1.03~28.52m,平均14.82m,抗压强度44.6~103.5Mpa、抗拉强度4.83~5.23Mpa。
二1煤层顶板受滑动构造影响较大,顶板不稳定,不易管理。
2)底板:二1煤层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条带状细砂岩,平均厚7.42m;局部直接底板为粉细砂岩、炭质泥岩及泥岩,采煤过程中,泥岩易遇水膨胀发生地鼓现象。
大部分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有时可成为直接顶板,厚1.03~28.52m,平均14.82m。
大部分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条带状细粒岩,平均7.24m;间接底板为组L7~8石灰岩。
2、煤质(1)、物理性质二1煤层物理性质:二1煤层以粉煤为主,为黑~灰黑色,玻璃光泽,粉状、鳞片状产出,强度很低,手捻即成为煤粉,易污手。
煤层中下部常有碎粒或块状煤分层,含有方解石或黄铁矿结核,其硬度大,不易破碎。
无烟煤视密度为1.38,真密度为1.48;贫煤视密度为1.32,真密度为1.45。
(2)、化学性质煤的发热量(Qgr.v.d)为27.43~32.53MJ/kg,平均30.03MJ/kg;发热量:二1浮煤发热量(Qgr.v.d)为33.75~34.41MJ/kg,平均33.99MJ/kg。
煤属低灰、特低硫、低磷煤,可磨性好,可作为喷吹用煤。
二1采样测试,煤的可选性:通过对邻区任岗煤矿、寨煤矿及矿区1601孔二1煤为中等可选煤。
矿区二13、矿井充水条件(1)充水水源本矿井的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下水。
①大气降水:据矿井煤层开采近几年排水情况,雨季和枯水季节矿井涌水量几乎无变化。
因此对该煤矿开采影响很小。
只有当浅部煤层形成采空区后,顶板陷落后所形成的垂直裂隙与浅部基岩风化裂隙带沟通后,大气降水可通过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带、冒裂带而充入坑道。
②地下水:影响矿井煤层开采的地下水主要有顶板水、底板水、构造带水。
A、顶板水:主要由二煤层顶板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成,由于长期的矿井1开采,局部地段的煤层顶板已经放顶,顶板的岩石破碎、透水性和流动性均显著增强,加之此类砂岩本身富水性弱,所以,常常随着巷道破顶或采面首次来压破坏而渗入采掘工作面。
本矿井在-150m水平以浅采煤时,主要水源为顶板水,矿井涌水量中顶板水量为58m3/h,总体对矿井的生产威胁不大。
煤层的底板水为组灰岩含水层,尤其是上部灰岩含水层段B、底板水:二1煤层平均10m,开采煤层如遇底板薄弱地相对富水性较强,且不均一,距离二1煤层的主要水害。
本矿井7.31突水事故已说明该水害段,产生突水是开采二1的严重性。
(2)、矿井涌水量目前当前开采水平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30 m3/h,最大涌水量为240 m3/h。
4、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64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2.9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37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31m3/min,属低瓦斯矿井。
矿区测得二1煤层钻孔煤芯样,CH4含量为0.09~8.58ml/gr,CH4成分为2.49~93.33﹪,由浅往深,CH4含量和成分逐渐增高。
2、煤尘矿区二1煤以粉状煤为主,生产中煤尘一般较大。
二1煤煤样检验知,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但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强洒水防尘等综合防尘工作。
3、自燃地质报告提供本矿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为5-6个月。
4、地温矿区二1煤层底板温度为20.2°C-22.5°C,随着二1煤层埋度增加,温度增高:地温梯度1.6-2.3°C/100m,平均1.93°C/100m,小于3°C/100m,属地温正常区。
第二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一节采区储量一、采区划分1.井田划分原则:(1)井田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3)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2.井田划分一个井田的围相当大,其走向和倾向长度可达数千米,因此,必须,将井田划分为若干更小的部分,才能有规律地进行开采。
在井田围,沿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在阶段围,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个块段称为采区。
二、工业储量经划分后,采区呈不规则五边形,煤的密度1.45,面积726016m2。
煤层倾角4°~26 º,平均18º,根据地面钻孔及井下溜煤眼揭露地质资料分析,该采区煤层厚度0~16.26m,平均5.74m。
储量计算公式:Q=d.s.M/cos18°.式中: d----煤的容重s----水平面积M----煤的真厚度Q=726016×1.46×5.74/0.95=639.8万t二、可采储量储量计算公式: ZK=(Q-p)×C式中:Z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Q---- 工业储量,万t;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的采出率为75%以上,本设计取80%。
P---- 上下两端永久煤柱损失量,左右两边界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经初步计算煤柱损失量为43.7万t。
Z K1= ZK2= (Q-p1)× C1=(639.8-43.7)×0.80 =476.88万t储量计算结果表: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一、采区生产能力煤层倾角4°~26 º,平均18º,煤层倾角小,可采储量476.88万t,为此,采区设计一个回采工作面生产。
一个采面的生产能力为:A0=LVMγC式中:L——采煤工作面长度,mV——推进速度,m/a;M——煤层厚度或采高,m;γ——煤的密度,t/m3C——采煤工作面采出率,一般取0.93~0.97,薄煤层取高限,厚煤层取低限;此处取0.94。
采煤班每班进尺1.8m,采用三八制,一个班检修,两班分段采煤,一天工作面推进速度为3.6m,采煤工作面年推进速3.6m/d×300d×0.7=756m/a。
因此一个采面生产能力A200×756×5.74×1.46×0.94=119万t/a。
采区生产能力为:AB = n k2(A+ k1)式中:n——采区同采的工作面个数,此处取1;k1——采区掘进出煤,本设计取2.4万t 左右;k2——工作面之间出煤影响系数,n=1取1;采区生产能力 AB=1×1×(119+2.4)=121.4万t/a。
二、服务年限采区服务年限的计算:T=K•AZk=476.88/(121.4×1.4)=2.8年T---采区的服务年限;Zk---采区的可采储量;A---采区的生产能力;K---采区储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4.故采区服务年限为2.8年。
第三章开拓方式简介第一节井筒本设计为斜井开拓,单水平上山开采,主斜井、副斜井均位于可采煤层的底板岩层中。
斜井达到+100m第一水平后,开掘井底车场。
主、副斜井位于采区东北部,风井位于采区东北方向。
主斜井方位角140°,倾角为26°,主井装备一部DTL100/15/450带式输送机运煤,担负全矿井运煤任务。
副斜井方位角140°,倾角为24°,装备一台2JT-2.5/20型提升机,双码提升,提升容为1t矿车,并装备液压驱动式猴车,担负全矿下料、提升矸石任务。
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主斜井和副斜井设在井田中央,主井作进风井,采区边界设回风井。
13上山采区开采仍利用现有的开拓系统,单水平上山开采,主、副井为斜井兼作矿井两个安全出口,回风井为矿井另一个安全出口。
第二节大巷本设计布置三条主要大巷,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
由于煤层赋存不理想,三条大巷的服务年限较长,故而将它们均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L灰岩7中,距离煤层底板15m以上,减小开采矿压影响。
三条大巷平行布置,回风上山位置高于运输和轨道大巷。
当斜井达到+100m后,开掘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当斜井达到+110m回风水平后,开掘回风大巷。
大巷采用半圆拱断面,考虑到其服务年限较长,采用钢筋砼或者砼砌碹支护,采用挂网锚喷支护;断面较大、岩层较弱时或交岔口等大断面处增加锚索,以加强支护。
若有淋水,应采取防水措施。
第四章采区准备方式第一节上山布置与断面一、13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采区上山的位置,是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
依据13采区煤层赋存条件,根据开拓部署,共布置三条采区上山,分别为轨道运输上山、皮带运输上山和回风上山。
回风上山沿二煤层顶板布置,是为了进一步弄清地质构造和煤层情况。
一1般先掘通风行人上山,为两条岩石上山导向。
回风上山支护形式以锚杆加“U”型钢支架支护。
轨道运输上山和胶带运输上山沿底板岩层掘进,支护形式锚杆加“U”型钢支架支护。
13采区轨道上山采用1t矿车运输,担负全矿井的矸石和材料运输任务。
矿车通过绞车提升,并设跑车防护装置。
运输上山采用胶带运输,从煤仓出来注意淋水防尘。
二、巷道断面布置和支护方式1、硐室:采用半圆拱断面,考虑到其服务年限较长,绞车房、变电所、及固定避难硐等主要硐室采用钢筋砼或者砼砌碹支护,一般硐室和巷道原则上采用挂网锚喷支护;断面较大、岩层较弱时或交岔口等大断面处增加锚索,以加强支护。
井下主要机电硐室采用砼砌碹支护,若有淋水,应采取防水措施。
2、采区上山:通风行人上山煤巷段和运输上山岩巷段支护形式为锚杆加“U”型钢支护或锚网索加“U”型钢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