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学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学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学
SURGERY
Company name
外科学
SURGERY
Company name
外科学
SURGERY
外科学
SURGERY
第四节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概述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周围神经在走行的 过程中,可能经过某些骨纤维隧道,跨越肌 腱膜、或穿过筋膜,在这些部位他的活动空 间受到明显的限制,当这些隧道、腱膜、筋 膜等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狭窄、增生、肥厚、 粘连时,就会使经过该处的神经受到挤压, 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永久 性神经功能障碍。
四 旋后肌综合征
定义 又称骨间背侧神经综合症、
挠管综合症,是指骨间背侧神经 在旋后肌腱弓(Froshe弓)附近 受压而引起的该神经麻痹导致的 综合征。
解剖 挠管:外侧面肱挠肌,下端
前外侧是挠侧腕长伸肌和腕短伸 肌,内侧由肱二头肌肱肌组成。 挠神经在此管内分为骨间背侧神 经和挠浅神经。
病因病理
1 创伤。 2 炎症。 3 肿块。 4 劳损。 5 局部解剖特点。 上述情况造成压迫而致本病。
临床表现 1 前臂近端掌侧疼痛,抗前臂旋前和屈腕使疼痛加重。 2 挠侧三个半手指麻木。 3拇、食指屈力减弱,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Tinel征在前臂掌侧近1/3处(+)。 3 Phalen试验阴性。 4 X-ray一般无明显异常。 5 肌电图检查
治疗 手术治疗探查松解。
六 梨状肌综合征
五 旋前圆肌综合征
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或 指浅屈肌时神经受到卡压所 致。当时其描述的旋前圆肌 综合征并非都为旋前圆肌卡 压,因此,临床命名并不确 切。然而,由于临床长期将 此类病变称为旋前圆肌综合 征,所以,这一命名沿用至 今。

神经病学课件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病学课件 周围神经病变
trigeminal roots • Vascular decompression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is also called facial neuritis or Bell palsy, which i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due to the non special inflammation of facial nerve.
• Mutiple mononeuropathy: more than one peripheral nerve are involved
• Polyneuropathy: symmetrical weakness of limbs and areflexia, symmetric loss of sensory, autonomic dysfunction in the affected area
– Not include the optic nerves and olfactory bulbs
– Composed of Cranial nerves (10 pairs) and Spinal nerves (31 pairs)
• Myelinated fibers: coated with the membrane of one Schwann cell every 250 to 1000μm in concentric way, forming the insulated myelin (a multilayer sheath). Each segment is called node of Ranvier, permitting the conduction of the nerve impulse saltatory and therefore rapidly

周围神经病医学课件

周围神经病医学课件

04
周围神经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休息 ,以降低患周围神经病的风险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减少或避免接触可能导致周围 神经病的化学物质、重金属和 有机溶剂,如铅、汞、有机磷 农药等。
控制慢性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肾病等慢性 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 ,以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和发展。
通过测量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评估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可用于诊断
周围神经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感诱发电位(SSEP)检查
通过刺激周围神经,记录体感诱发电位,评估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和脊
髓后索的完整性。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观察骨骼和关节的病变,排除骨折、脱位等压迫性周围神经病的 原因。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全身性疾病。
脑脊液检查
分析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细胞等成 分,有助于诊断炎症性、感染性、 肿瘤性等周围神经病的病因。
神经活检
通过取得病变神经组织进行病理学 检查,能明确周围神经病的病理类 型和病因,对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 要意义。
03
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 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 类镇痛药等,缓解疼痛症状,提
脱髓鞘性神经病:主要影响神经的髓鞘 ,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分类
轴索性神经病:主要影响神经的轴索, 导致神经传导障碍。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流行病学 发病率:周围神经病的发病率较高,常见于中老年人。
影响因素:年龄、遗传、环境因素(如毒物、营养缺乏)等。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课件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课件
5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6
◆ 神经的再生:
一般认为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而周围神经纤 维可以再生
神经损伤后24小时,在电镜下可见纤维的神经轴芽,而伤后7~10天才 开始向远侧生长
损伤的神经修复后,再生的轴突进入远侧的鞘膜管内,并以每日1~ 2mm的速度向远侧生长,当再生轴突与终末器官相连后即发挥功能
20
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完全失神经支配、 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经支配
如神经支配逐步恢复,第一个特征是出现扭结,比临 床恢复早3个月
21经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知觉功能障碍 关节肿胀、僵硬 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 有压疮的可能 心理障碍 职业、经济上的问题
等级
标准
0级(S0):感觉无恢复
1级(S1):深感觉恢复
2级(S2):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3级(S3):痛觉和触觉恢复,感觉过敏消失
4级(S4):感觉达到S3水平,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
5级(S5):完全恢复
16
ADL能力评定
■ Katz指数 ■ PULSES评定 ■ 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 ■ 功能独立性评定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大部分范围的活动 (ROM>50%)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全范围的运动
注:ROM(range of motion)关节活动范围
12
关节活动范围 (range of motion, ROM)
13
运动功能恢复分级(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等级
标准
0级(M0):肌肉无收缩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Rehabilit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外科学多媒体课件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学多媒体课件周围神经损伤

(一)神经元:
组成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后根)传导兴奋作用(前根)
周围神经传导示意图
02.
神经纤维
营养血管
支持组织 三部分组成
03
(二)神经干由:
(1)神经纤维
轴索
髓鞘
神经内膜
(2)支持组织
外膜
01
束膜
02
内膜
03
内丛结构
04
起支持作用
05
神经束反复
02.
(一)腓肠神经
(二)切取腓肠N后 并发症
多年后均可恢复
八.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
03.
损伤程度 损伤神经 患者年龄 损伤部位 受伤时间 残端处理 缝合张力 缝合方法
残端处理至神经纤维露出
九.常见的神经损伤
04.
c5
01.
c6
01.
c7
01.
c8
01.
T1
01.
正中神经
01.
肌皮神经
Tinnel sigh 检查的意义
这一体征对神经损伤的诊断和神经再生的进程有较大的判断意义。随着再生过程的不断进展,可在远侧相应部位叩击诱发此过敏现象 。
神经损伤 肌肉麻痹 畸形出现
正中N Ape hand
六.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
1871年 Hueter 开始将断裂的 N 缝合
(一)神经缝合法
神经外膜缝合
神经束膜缝合
不同部位神经缝合的选择
神经 感觉运动纤维比 部位 束别 缝合方法 正中N 感觉67% 上臂 混合束 外膜 运动33% 肘、腕、掌、手指 束分离 束(组)膜 尺N 感觉60% 上臂及前臂中部 混合束 外膜 运动40% 肘、腕、前臂中下1/3 束分离 束(组)膜 桡N 感觉29% 上臂中1/3 混合束 外膜 运动71% 上臂上1/3、肘部 束分离 束(组)膜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
b. 苯妥英钠:0.1g口服,3次/日,可逐渐加至0.6g/日; c. 氯硝西泮:6~8mg/日口服,40%~50%的病例能完全
控制,25%明显缓解。
【治疗】
⑵ 氯苯氨丁酸(baclofen):起始剂量5mg口服,3次/
日,常用剂量30~40mg/日。 ⑶ 维生素B12:国外文献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12可能缓解
第2、3支最常见,多为单侧性,极少三支同 时受累。
3. 表现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
痛,每次数秒至1~2分钟,突发突止,通常 无预兆,间歇期完全正常。
【临床表现】
4. 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轻触鼻翼、
颊部和舌可以诱发,称为扳机点。洗脸、刷牙 易诱发第2支疼痛发作,咀嚼、哈欠和讲话诱发 第3支发作,以致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 色憔悴和情绪低落。
【诊断及鉴别诊断】
2) 牙痛:有的患者拔牙后仍疼痛不止才确诊。牙痛通常 为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 加剧。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3) 舌咽神经痛(glosspharyngeal neuralgia):是局限于 舌咽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痛,性质颇似三叉神经痛, 位于扁桃体、舌根、咽及耳道深部,每次持续数秒至 1分钟,吞咽、讲话、哈欠、咳嗽常可诱发。检查咽 喉、舌根和扁桃体窝可有疼痛触发点,地卡因涂于患 侧扁桃体和咽部可暂时阻止发作。
疼痛,机制不清。剂量为1000~3000μg,肌肉注射, 每周2~3次,连用4~8周为一疗程。 ⑷ 哌咪青(pimozide):文献报告哌咪清治疗顽固性三 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剂量为第1~4天, 4mg/d,第5~9天,6mg/d,第10~14天,8mg/d,第14 天以后,12mg/d,均分为2次服。
症状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课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课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课件
目录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目录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与护理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 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临 床表现,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之一。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 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和麻木
等症状。
降糖药
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可以降 低血糖,减轻高血糖对神经的损
害,延缓病情进展。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可以 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改善神经功能。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
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改善 代谢紊乱,延缓病情进展。
分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分为远端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急性单 神经病变、非对称性多发性神经 病变等类型。
发病机制
高血糖
微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神经细胞内葡萄 糖浓度升高,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和功 能障碍,进而引发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可导致神经 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神经细胞损伤 和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高血糖状态下,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 强,产生大量自由基和活性氧,对神 经细胞造成损伤。
临床表现
01
02
03
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 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等 症状。
运动障碍
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萎缩、 关节僵硬等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可能出现排汗异常、体位 性低血压、膀胱和肠道功 能异常等症状。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
样或撕裂样
三叉神经扳机点
三叉神经面部分布
19
临床表现
➢ 轻触诱发:扳机点 ➢ 严重者出现痛性抽搐 ➢ 病程可呈周期性 ➢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三叉神经扳机点
三叉神经面部分布
20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 疼痛部位 ➢ 疼痛特点 ➢ 扳机点 ➢ 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可确诊 ➢ 除外其他疾病
21
诊断与鉴别诊断
耳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导致)
30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一般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 ➢ 鉴别诊断
1.吉兰-巴雷综合征 多为双侧性周围性面瘫、四肢对 称性瘫、 CSF蛋白-细胞分离
2.耳源性面神经麻痹(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 3.后颅窝肿瘤、脑膜炎
31
治疗
急性期治疗
一、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代表药物地 塞米松
10
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病Fra bibliotek制➢ 前角细胞及运动神经根破坏 ➢ 结缔组织病变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营养缺乏和各种中毒 ➢ 遗传代谢性疾病 ➢ 变性疾病
11
病理
A. 正常
B. 沃勒变性 (损伤远端轴 索&髓鞘变性)
C. 轴索变性 (轴索变性& 脱髓鞘自远端 向近端发展)
D. 神经元变性 (轴索&髓鞘变
13
辅助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 ➢ 肌电图检查:周围神经病的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及
肌萎缩的鉴别有很大的价值
14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
15
内容提要
➢ 概念 ➢ 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
16
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神经
一嗅 二视 三动眼 四滑 五叉 六外展 七面 八听 九舌咽 迷走 副神 舌下全
10
2.周围神经包括 躯体神经 自主神经
2020/2/26
11
躯体神经
脊髓(前角、后角)
神经根 神经干 神经股 神经束 神经
2020/2/26
12
周围神经
2020/2/26
13
臂丛神经
C5、6 上干
C7 中干 C8、T1 下干 干 前后股 上、中、下干后股 后束 上、中干前股 外侧束 下干前股 内侧束 束 支(神经)
2020/2/26
32
髓鞘脱失
糖尿病神经病变 酒精性神经病变 尿毒症性神经病变 格林--巴利综合征
华勒变性
椎关节强直变性 椎间盘脱出症 腕管综合症 面瘫 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
轴索变性
药源性神经内科病变 (长春新碱、异烟肼等) 带状疱疹
2020/2/26
髓磷脂
轴突 肌肉
神经细胞
节段性脱髓鞘轴索可无损害
3.周围神经的功能
传导感觉(向中枢神经) 传导运动(来自中枢神经) 自主神经功能(内脏感觉和运动)
2020/2/26
27
2020/2/26
运动通路
28
2020/2/26
感觉通路
29
自主神经系统
2020/2/26
30
三、周围神经病理损害类型
2020/2/26
31
1.神经病理损害类型
髓鞘脱失 华勒变性 轴突变性
损伤近端和远端Schwann细胞基底膜增 殖
轴突再生 原因 创伤、牵拉、缺血、电击
2020/2/26
37
2020/2/26
38
轴突变性
轴突末梢开始,随后累及髓鞘 原因 感染、代谢、中毒、营养
2020/2/26
39
轴突变性
2020/2/26
40
2.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分级
2020/2/26
41
Ⅰ级损伤(神经失用症)
病变方向
断段远侧轴索和髓鞘变性和解体
病变方向
自轴索远端向近端出现变性和脱髓鞘
33
脱髓鞘(节段性)
首先累及Schwann细胞 相应节段的髓鞘脱失
原因 感染 免疫障碍
2020/2/26
34
正常
急性脱鞘
脱髓鞘
2020/2/26
35
2020/2/26
36
华勒变性
发生于病损12h后
病变远侧轴突和髓鞘自近端向远端变性
由轻度受损、牵拉所致 神经完整,神经局部传导阻滞,无 Wallerian变性 可有节段性脱髓鞘 恢复完全(12周)
2020/2/26
42
Ⅱ级损伤(轴突断伤)
轴突及髓鞘受损
病变远端Wallenreian变性 神经内膜、束膜和外膜完整 近端轴突芽生、再生(1mm/d) Schwann细胞增生,引导芽生向远端生长 EMG:2-3周后纤颤、失神经电位
2020/2/26
4
定义: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周围神经受损所致的功能障碍
主要症状
躯体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020/2/26
5
二、有关解剖生理
2020/2/26
6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020/2/26
7
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
2020/2/26
8
2020/2/26
脊神经
9
2020/2/26
2020/2/26
55
分为以下几类
急性运动性 亚急性感觉运动性 慢性感觉运动性 线粒体病变性神经病 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病 单神经病、神经丛病
2020/2/26
56
急性运动性
瘫痪 可伴有感觉和自主功能障碍
Guillani-Barre综合征 卟啉病神经病
2020/2/26
57
亚急性感觉运动性
感觉障碍 可有轻度运动障碍
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股-神经束-神经
2020/2/26
14
周围神经组成
2020/2/26
15
神经组成
神经 神经束 神经纤维 外膜 - 束膜 - 内膜
2020/2/26
16
神经如同电缆
2020/2/26
17
2020/2/26
神经-神经束-神经纤维
18
2020/2/26
神经结构
19
神经纤维
2020/2/26
43
Ⅲ级损伤
内膜损伤,伴有疤痕 阻碍轴突再生,再生可进入邻近的 神经内膜管内
2020/2/26
44
Ⅳ级损伤
神经束受损,仅保留外膜
2020/2/26
45
Ⅴ级损伤(神经断伤)
神经完全损伤
2020/2/26
46
四、周围神经损害的病因
2020/2/26
47
外伤
炎症
麻风 巨细胞病毒 HIV 空肠弯曲菌 E-B病毒 Lyme病 肉毒杆菌 灰髓炎 带状疱疹
2020/2/26
20
神经纤维
轴突 髓鞘 Schwann 细胞 Ranvier(郎飞)结
2020/2/26
21
2020/2/26
神经轴突与髓鞘
22
2020/2/26
神经纤维如同项链
23
2020/2/26
神经纤维
24
神经纤维
2020/2/26
25
Schwann细胞与髓鞘
2020/2/26
26
代谢性(糖尿病) 营养性(维生素缺乏) 中毒性
2020/2/26
58
慢性感觉运动性
感觉障碍 可伴有运动障碍,起病时间长
代谢性(糖尿病、甲减) 麻风 肿瘤 遗传性
2020/2/26
59
线粒体病变
2020/2/26
60
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病
CIDP 卟啉病
2020/2/26
61
单神经病、神经丛病
损伤性 腕管综合征 尺管综合征 坐骨神经痛
周围神经病变
2020/2/26
1
周围神经病变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沈霞
2020/2/26
2
内容
概念 有关解剖生理 分类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
2020/2/26
3
一、概 念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根组成的 脊神经和脑干腹外侧发出的脑神经,但 不包括嗅神经和视神经,后者是中枢神 经系统的特殊延伸。
HIV病毒 51
2020/2/26
HIV病毒结构
52
常发生于HIV感染的晚期(CD4细胞低)
HIV直接损害(包膜蛋白pg120) 神经毒性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障碍 治疗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毒性作用
2020/2/26
53
五、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2020/2/26
54
起病方式
急性:几天 亚急性:几周 慢性:几月~几年
2020/2/26
62
症状与病变部位有关
感觉神经受累 麻木、刺痛、烧灼、刀割
运动神经受累
无力、瘫痪、萎缩
血管性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
2020/2/26
48
代谢障碍
糖尿病 肾功能 肝功能障碍 甲状腺功能减退
营养缺乏
酒精性 维生素缺乏
免疫介导
Guillain-Barre综合征 HIV性神经病
变性
淀粉样变性
伴癌性
遗传性
2020/2/26
49
HIV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2020/2/26
50
2020/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