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的分类与水的性质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一、地下水及其分类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包括土层)的空隙(包括空隙、裂隙和空洞等)中的各种状态的水称为地下水。
地下水的分布极其广泛,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地下水常为农业灌溉,城乡人民生活及工矿企业用水提供良好的水源。
因此,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地下资源。
地下水的运动和聚集,必须具有一定的岩性和构造条件。
空隙多而大的岩层能使水流通过(渗透系数大于0.001m/d),称为透水层。
贮存有地下水的透水岩层,称为含水层。
空隙少而小的致密岩层是相对的不透水岩层(渗透系数小于0.001m/d),称为隔水层。
地下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组合更是错综复杂,因此,出于不同的目的或角度,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类。
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某种单一的因素或某种特征进行分类,如按硬度分类、按地下水起源分类等;另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若干特征综合考虑进行分类。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不论哪种类型的地下水,均可按其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分为空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地下水的类型和若干特征见表4-5。
表4-5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二、包气带水位于潜水面以上未被水饱和的岩土中的水,称为包气带水。
包气带水主要是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如图4-2所示。
(一)土壤水埋藏于包气带土壤层中的水,称土壤水。
主要包括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管水。
靠大气降水的渗入、水汽的凝结及潜水由下而上的毛细作用补给。
大气降水向下渗入,必需通过土壤层,这时渗入的水一部分保持在土壤层中,成为所谓的田间持水量(既土壤层中最大悬着毛管水含水量),多余的部分呈重力水下渗补给潜水。
土壤水主要消耗于蒸发和蒸腾,水分的变化相当剧烈,主要受大气条件的控制。
当土壤层透水性不好,气候又潮湿多雨或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时,易形成沼泽,称沼泽水。
当地下水面埋藏不深,毛细管可达到地表时,由于地表水分强烈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土壤表层,则形成土壤盐渍化,从而危害农作物生长。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
第二节地下水类型一、地下水基本类型的划分地下水与地表上其他水体相比较,无论从形成、平面分布与垂向结构上讲,还是从水的理化性状、力学性质上看,均显得复杂多样。
地下水的这种多样性和变化复杂性,是地下水类型划分的基础;而地下水的分类,又是揭示地下水内在的差异性,充分认识和把握地下水的特性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地下水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并可根据不同的分类目的、不同的分类原则与分类标准,可以区分为多种类型体系。
如按地下水的起源和形成,可区分为渗入水、凝结水、埋藏水、原生水和脱出水等;按地下水的力学性质可分为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如按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不同,又有多种分类。
但从地理水文学角度来说,特别重视如下的分类:(一)按地下水的贮存埋藏条件分类1.包气带水结合水(分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分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重力水(分上层滞水与渗透重力水)2.饱水带水潜水承压水(分自流溢水与非自流溢水)(二)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1.孔隙水2.裂隙水3.岩溶水在上述两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便可得到如表5-2所示的组合类型,如孔隙潜水、承压裂隙水等等。
二、包气带水(一)包气带水的特征与包气带的类型贮存在地下自由水面以上包气带中的水,称为包气带水。
包气带水包括吸湿水、薄膜水、毛细水、汽态水、过路的重力渗入水以及上层滞水。
1.包气带水的主要特征与饱和带中的地下水相比较,包气带水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包气带含水率和剖面分布最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尤其是与降水、气温等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多雨季节,雨水大量入渗,包气带含水率显著增加;干旱月分,土壤蒸发强烈,包气带含水量迅速减少,致使包气带水呈现强烈的季节性变化。
其二包气带在空间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垂直剖面上的差异,一般规律是愈近表层,含水率的变化愈大,逐渐向下层,含水率变化趋于稳定而有规律。
其三包气带含水率变化还与岩土层本身结构,岩土颗粒的机械组成有关,因为颗粒组成不同,使得岩土的孔隙大小和孔隙度发生差异,从而导致了含水量的不同。
第一章 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02
按照河流补给情况,全国大致可分为三区: ①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分配 的影响,夏汛比较突出。
②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 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过程线呈双峰型。
③西北内陆地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河流, 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年内分配比较 均匀。
土壤水 土壤水是指储存于地表最上部约2米厚土层内的水。
生物水 地球表面生物体内的贮水量约为1120立方千米。
二、水资源涵义与特性
1、水资源的涵义 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 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狭义水资源: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 分动态水体,主要指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土壤水等淡水,个别地方还包 括微咸水。
40‰的海水,仍得出这一比例,其他元素含量的比值也具有恒定性。有了这一 特性,便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元素的含量来推求其他元素的含量,而且这一特性 对计算海水盐度具有重要意义。
2.海水的盐度 (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 绝对盐度(SA):海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 实用盐度(S): 用K15 来定义。 – K15 ——在温度为15℃、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海水样品的电导 率,与质量比为32.4356×10-3的标准氯化钾(KCl)溶液的电导率的 比值。
(二)海水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1.化学组成:80多种化学元素
– 大量元素: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硅、氟等 12种,含量占99.8-99.9% ;
– 微量元素:含量<1mg/l
烹饪化学基础—水存在形式、结构与性质
水的物性在烹饪加工中的意义
1.密度
密
0℃ --4℃
度 (
克
/
立
方
厘
4℃最大
米
)
(1g/cm3)
04
温度(℃)
4℃以后和一般物质一样
2.熔点、沸点:
熔点:固体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 液态 的温度
沸点:在水的饱和蒸气压达到外界压力时, 则沸腾,此时温度即是沸点。
• 应用:水具有异常高的熔沸点,比蛋白质变 性的温度高,是良好的传热介质,如水蒸
• 动物:肌肉、脏器、血液中的含水量最高,为
70%~80%;
•
皮肤次之,为60%~70%;
•
骨骼的含水量最低,为12%~15%。
• 植物:不同品种之间,同种植物不同的组 织,器官之间,同种植物不同的成熟度之 间,在水分含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一般来说,叶菜类较根茎类含水量要高的 多;营养器官(如植物的叶、茎、根)含水 较高通常为70%~90%;繁殖器官(如植物 的种子)含水量较低,通常为12%~15%。
• 有利的一面是在加工中可利用热蒸汽进行杀菌 及烹饪加工,不利的一面是在冷冻食品时需要 消耗大量能量才能达到目的。
4. 介电常数:
• 水的介电常数非常大(在20℃时为80.36),所以水 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 (1)极性化合物的溶解:烹饪原材料中的盐、 味精及一些矿物质可以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表2-3 常见食物的含水量 单位:%(质量分数)
食 物 含水量 食 物
猪肉 牛肉 鸡肉 羊肉 内脏 鱼 贝 卵 乳
53~60 50~70
74 58~70
72 67~81 72~86 73~75 87~89
2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
(3)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大的江河,流域范围广, 流程长,流经的区域条件复杂,并有不同区域的支流汇入,各河段 水化学特征的不均一性就很明显。 (4)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 河水补给来源随季节变化明显, 因而水化学组成也随季节变化。
(1)湖水的矿化度有差异。按照矿化度,通常将湖泊分为淡水 湖(<1克/升)、微咸水湖(1—24.7克/升)、咸水湖(24.7— 35克/升)、盐湖(>35克/升)几种类型。
(2)湖中生物作用强烈。营养元素(N、P)在湖水、生物体、 底质中循环,各地的淡水湖泊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的趋势。
(3)湖水交替缓慢,深水湖有分层性。随着水深的增加,溶解 氧的含量降低, CO2的含量增加。在湖水停滞区域,会形成局部 还原环境,以致湖水中游离氧消失,出现H2S、CH4类的气体。
3、湖泊、水库水温
受水气界面上增温与冷却和湖泊内部紊动、对流混合作用影响,使水温分布存 在差异。有日、月、年的变化。月平均最高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 我国水温年变幅最大是太湖,达38℃。高山、高原年变幅最小。
4、地下水的水温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不同,温度变化规律不同。近地表受气温影响;年常温层变化 小,<0.1℃;常温层下随着深度增加升高。地下水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受内部热能影 响而形成地下热水。地热异常区为地热田。
2、海水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海水的盐度:单位质量的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以电 导测盐法进行研究。1979年第17届国际海洋物理协会通过决议, 将盐度分为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
1)绝对盐度(SA)定义为海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 的比值。在实际工作中,此量不易直接量测,而以实用盐度代替。
天然水的组成及性质
(8)主要离子缔合体
由于配位体浓度较低,淡水中络合物的数量很少,海水中则有相当数量的离子束缚于络 合物中。海水中的绝大部分阳离子为游离的水合金属离子。
1、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
2.2.1 天然水பைடு நூலகம்组成
陆地水
HCO3- >SO42- >ClCa2+ >Na+ >Mg2+
海水中
Cl- >SO42- >HCO3Na+ >Mg2+ >Ca2+
地下水受局部环境地质条件限制,其优势离子变化较大。
总含盐量(TDS) = [Ca2++ Mg2+ + Na+ + K+] + [HCO3-+ SO42-+Cl-]
氧气等其他气体的溶解度复杂得多。 水体中游离的CO2浓度对水体中动植物、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体中气体的交换产生较大
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水生动植物和某些微生物的死亡。一般要求水中CO2的 浓度应不超过25mg/L。
5、有机物
非腐殖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色素、 纤维及其它低分子量有机物 简单无机物
淡水中的主要无机络合物 浓度:-logM
离子 Na+ K+ Ca2+ Mg2+ H+ 自由离子
HCO36.3 - 4.9 5.9 - 2.70
CO327.6 - 5.2 5.8 - 4.97
SO426.4 6.9 4.8 5.1 9.6 3.75
水环境化学-第二章 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专业知识模板)
第二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第一节天然水的盐度、密度和化学分类一、天然水的含盐量(一)天然水的含盐量反应天然海水含盐量的参数通常有离子总量、矿化度、盐度和氯度。
1、离子总量:天然水中各种离子成分含量的总和即离子总量。
常用mg/L、mmol/L或g/kg、mmol/kg表示。
电荷平衡理论(Cation-Anion Balance):天然水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
依据该理论,可粗略分析化学分析的准确性。
例:某同学分析一未知水样,得到121mg/L 碳酸氢根,28mg/L 硫酸根,17mg/L Cl-, 39 mg/L Ca2+, 8.7 mg/L Mg2+, 8.2 mg/L Na+和1.4mg/L K+。
此分析准确吗?单位换算ppt(part per thousand)相当于g/L 或g/kgppm(part per million )相当于mg/L或mg/kgppb(part per billion)相当于ug/L 或ug/kg2、矿化度:矿化度也是反映水中含盐量的一个指标,是指“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
测定时要用过氧化氢氧化水中可能含有的有机物,在105-110℃烘干剩余的残渣至恒重,然后称重。
3、海水的氯度:原始定义:将1000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等当量的氯取代后,海水中所含氯的总克数。
用Cl‰符号表示。
新定义:沉淀0.3285234千克海水中全部卤族元素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银)的克数,在数值上即为海水的氯度。
用Cl符号表示,无量纲单位为1x10-3。
4、盐度:当海水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成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以10-3或‰表示。
用S‰表示。
✓根据对大西洋东北部和波罗的海九个不同盐度值水样的准确测定结果而推导出来的公式:S‰ = 0.030 + 1.8050 Cl‰,在六十年代以前得到国际上的广泛应用。
《水的组成》生命之源—水PPT课件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结论: 1.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氢气的燃烧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 量的热,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实验 结论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能训练
1.冬天,带水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主要原因是( C ) A.铁管热胀冷缩 B.铁管热缩冷胀 C.液态水比冰密度大 D.冰比液态水密度大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电解时水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 C.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九年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水的组成
-.
内容提要
1
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2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断水的元素组成; 3.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 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增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 分析探究能力。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压强为101.3KPa)水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凝固点 沸点 无色 无味 液态 1g/cm3 0℃ 100℃ 注意: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23
24
• 表1—2是不同温度、盐度时海水的密度。由 表1—2可见海水密度一般都大于1g/cm3, 小于1.038g/cm3。
25
• 三、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
• 分类方法与不同作者、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有 关。下面介绍两种使用较广的分类方法。26• (一)按含盐量的分类
• 1、按矿化度(或盐度)的分类方法,单位为g/L 或g/kg。 • 淡水: 矿化度<1g/L(或用无量纲单位10-3, 下同) • 微咸水: 1--25g/L • 具海水盐度的水: 25-50g/L • 盐水: >50g/L
37
1.海水的冰点 在标准压力下海水的冰点与盐度 的经验关系为:
38
• 2. 海水的蒸气压 海水的饱和蒸气压比纯 水低,它与盐度S有如下直线关系:
39
40
• 从式(1—22)可以看出,盐度对于天然水的 饱和蒸气压影响不大;盐度为35的海水, 饱和蒸气压是纯水的0.98倍,仅下降了2%。 • (二)海水的渗透压 • 稀溶液的渗透压Ⅱ (范特荷夫定律):
28
• 1.根据含量最多的阴离子将水分为三类 • 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 • 含量的多少是以单位电荷离子为基本单元的 物质的量浓度进行比较: • (1)HCO3-与1/2CO32- 合并为一类 • (2)1/2SO42-一类 • (3)C1-为一类。 • 各类的符号:C —碳酸盐类,s —硫酸盐类, Cl —氯化物类。
29
• 2.在类下再根据含量最多的阳离于将水分为 三组 钙组、镁组与钠组。在分组时将K+与 Na+合并为钠组,以1/2Ca2+、1/2Mg2+及 Na+(K+)物质的量浓度进行比较。各组的符号: Ca —钙组,Mg—镁组,Na—钠组 • 3.在组下根据阴、阳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将 水分为四个型
2水
k∆H ln aw = − RT
式中: 气体常数 气体常数; 热力学温度; 式中:R—气体常数; T—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
纯水的汽化潜热( △H—纯水的汽化潜热(40.5372KJ/mol) 纯水的汽化潜热 ) K=(T-T’)/T’ 表示达到同样水蒸气压时食品的温度比纯水高 ( ) 出的比值,它反映食品中非水组分对aw的影响 出的比值,它反映食品中非水组分对 的影响
水在食品中的作用
水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 果蔬:75%-95% 果蔬 肉类:50%-80% 肉类 面包:35%-45% 面包 谷物:10%-15% 谷物
主要食品的水分含量
食 肉 猪肉、 猪肉、生的分割瘦肉 牛肉、 牛肉、生的零售部分 鸡肉、 鸡肉、各种级别的去皮生肉 鱼、肌肉蛋白质 水果 浆果、樱桃、 浆果、樱桃、梨 苹果、桃子、桔子、 苹果、桃子、桔子、葡萄柚 大黄、草莓、 大黄、草莓、蕃茄 鳄梨、香蕉、豌豆( 鳄梨、香蕉、豌豆(绿) 蔬菜 甜菜、茎椰菜、胡萝卜、 甜菜、茎椰菜、胡萝卜、马铃薯 芦笋、菜豆( 、卷心菜 芦笋、菜豆(绿) 卷心菜、花菜、莴苣 、卷心菜、花菜、 5353-60 5050-70 74 6565-81 8080-85 8585-90 9090-95 7474-80 8080-90 9090-95 品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
笼形化合物结构示意图
2.5 水分活度与吸湿等温线
水分活度(a 水分活度 w)
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是指食品中水的蒸 水分活度 是指食品中水的蒸 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可用 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可用 下式表示: 下式表示 aw=P/P0=ERH/100=N=n1/(n1+n2) P—某种食品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 某种食品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 时的水蒸气分压 P0—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ERH—样品周围的空气平衡相对湿度 ERH 样品周围的空气平衡相对湿度 溶剂摩尔数 n1—溶剂摩尔数 n2 —溶质摩尔数 溶质摩尔数
水资源知识点
水资源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水资源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水的循环、水的分类、水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
一、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的流动等环节。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表时,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
当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时,就会形成水滴,最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
一部分降水会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而另一部分则会形成河流、湖泊等地表水。
二、水的分类根据水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指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的自由水体。
它们通常是由降水形成,也可以是地下水通过泉水等方式流出地面形成的。
地表水是人类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
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和土壤中的水。
它主要来源于降水的渗透和地表水的渗入。
地下水的储量较大,可以作为补给地表水的重要水源。
同时,地下水也是人类的主要饮用水来源之一。
三、水的利用与保护水的利用与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水的利用方面,人类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确保水的供应和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这包括建设水库、引水工程等措施,以及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在水的保护方面,人类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地,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这包括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同时,保护湿地、河流和湖泊等生态系统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四、水资源问题与挑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许多地区都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灾害等挑战。
因此,人类需要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水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和政策。
同时,人们也需要提高水资源的意识,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和节约行动。
总结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了解水的循环、分类、利用与保护等知识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水
2.冰转变为水时的变化
2.1微观结构上的变化 2.2密度上的变化 两个因素: ①配位数 ②最邻近的水分子之间的距离
第七节 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
1.几个一般概念 几个一般概念
溶质分子基团与水分子的两种作用 (1)溶质分子基团 亲水基团:即具有极性的基团。 疏水基团:即具有非极性的基团。 (2)两种作用 亲水相互作用:亲水基团和水分子之间发生的相吸作 用。 疏水相互作用:疏水基团和水分子之间发生的相互排 斥作用。
4.1中性基团(亲水性溶质)亲水的原因→ 分子 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基团。 举例说明中性基团的亲水性基团??? 羟基、氨基、羰基、酰胺基、亚氨基
4.2水与亲水性基团的作用力
种类和强度 对水结构的影响: 没有显著的影响。 “水桥”的形成: 维持大分子的特 定构象。
5.水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5.1何谓非极性物质?举例说明。
凝胶扫描电镜观察
面条凝胶截面观察
2.2分子水平
2.2.1水分子和溶质分子作用力强弱的比较
2.2.2食品体系中水分子的存在状态
---从水分子和溶质分子作用力强弱上区别 (1)构成水 概念:指与非水物质结合最强的并作为 非水组分整体部分的结合水。 特点:
这部分水在高水含量食品(90%以上)中占很少部分。 在-40℃下不结冰,无溶剂能力。
3.1离子和离子基团:能在水中电离的物质(无
机离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离子基团。 举例。
3.2水分子与离子和离子基团的作用力
3.2.1种类 偶极↔离子 3.2.2强度:比H2O ↔ H2O氢键强,比共价 健弱。
3.3水分子与离子和离子基团的作用力对水 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①与离子最相邻的第一层 水分子将强烈地被打乱。 → 结构水、邻近水 ②第二层或更远的水分子 也将被改变。 → 多层水、体相水 ③ 在浓盐溶液和稀盐溶液 中,离子对水结构的影响 是不同的。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上空海洋上空环节海水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空中,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一部分在地面流动。
形成地表径流;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又降到海面意义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水循环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水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知识拓展】(1)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从参与水量看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2)百川入海属于地表径流;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
(3)长江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②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4.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修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②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④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4-自然界的水(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为氢气,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文字表达式:水 = 氢气 + 氧气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1、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2、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3、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4、若负级与正极气体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部分氧气与电极反应,消耗氧气5、从微观角度解释水通电分解的反应:水由水分子构成,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氢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氧分子构成氧气 .人们认识水的组成是:是从氢气的燃烧开始的三、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用作燃料)。
燃烧方程式:2H2+ O22H2O(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注意: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成本太高,储存和运输困难四、物质的分类注意:1、 分子、原子、离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物理性质。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分类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分类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分类引言: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存在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状态。
对于中班儿童来说,学习水的分类有助于他们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本教案将介绍水的分类,并提供一些互动活动和实验,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性质。
一、水的三种形态及其定义:1.固态:指水在低温下呈现的冰的形态。
2.液态:指水在常温下呈现的流动状态。
3.气态:指水在高温下呈现的蒸汽状态。
二、固态水(冰)的特点及互动活动:1. 冰的形状多样: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冻,观察冰的形态。
2. 冰的融化:将冰块放在室温下,观察冰的逐渐融化过程。
3. 冰的浮力:将冰块放入杯子中,加入足够的水,观察冰的浮力现象。
4. 冰的透明度:将冰块与盐混合后放入杯子中,观察冰的透明度是否改变。
三、液态水的特点及互动活动:1. 混合水的颜色:准备几个杯子,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将这些杯子倒在一起,观察混合后的水的颜色变化。
2. 水的流动性:利用水龙头或注射器,观察水的流动性质。
3. 水的净化:利用一张污染图画和一杯清水,演示过滤水的实验,观察水经过过滤后的变化。
4. 冰的融化速度:将一个冰块放在一片纸上,观察纸张上的水滴出现的速度。
四、气态水(蒸汽)的特点及互动活动:1. 水的蒸发:将水壶烧开,观察水热量增加后蒸发成蒸汽的过程。
2. 水蒸气的凝结:将冷水或冰块放在水壶的蒸汽出口上,观察蒸汽凝结的现象。
3. 水蒸汽的温度:用一个温度计测量水蒸汽的温度。
4. 水蒸气的数量:利用一个密闭容器,将容器内的水烧沸,观察水蒸气的数量是否增加。
五、小结:通过本教案,中班儿童能够了解水的三种形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并通过互动活动和实验,加深对水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不仅可以学会描述水的不同形态,还能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探索水的特性和特点。
给予中班儿童探索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水的分类标准
水的分类标准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不仅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水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分类标准通常包括来源、性质、用途等方面。
下面将就水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从水的来源来看,我们可以将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湖泊、河流、海洋等水体,它主要由自然降水和地下水源补给而成。
而地下水则是指地表以下的地下水层中的水,它主要来自于自然降水的渗透和地表水的渗漏。
这两种水源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从水的性质来看,我们可以将水分为淡水和咸水两大类。
淡水是指盐度较低的水,通常用于人类的饮用、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等方面。
而咸水则是指盐度较高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中,通常需要进行淡化处理才能被人类利用。
这两种水的性质不同,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
此外,从水的用途来看,我们可以将水分为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多种类型。
饮用水是指适合人类饮用的水,它需要经过严格的水质检测和处理才能确保安全。
工业用水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水,它需要符合一定的水质标准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农业用水则是指用于农业灌溉的水,它需要保持一定的水量和质量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这些不同用途的水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的来说,水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来源、性质和用途等方面。
通过对水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水的分类标准,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也是主要的含水层,但碳酸盐岩的空隙性和透水性变化很大,取决于裂隙和岩溶的发育程度。
2)隔水层:是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层,或者它给出或透过的水量都极少。通常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致密岩石,其中没有或很少有空隙,很少含水也不能透水,如某些致密的结晶岩石(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另一种是颗粒细小,孔隙度很大,但孔隙直径小,岩层中含水,但存在的水绝大多数是结合水,在常压下不能排出,也不能透水。
牛轭湖:(如图5-6所示)自由河曲的某一段上,两对的弯道沟通,弃废的部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分河道形成了牛轭湖。
2)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将其携带的物质向下游运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搬运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其中流速的影响最大。流水搬运的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物理搬运的物质主要是泥砂石块,化学搬运的物质则是可溶解的盐类和胶体物质。物理搬运又可分为悬浮式、跳跃式和滚动式三种方式。化学搬运的距离最远,水中各种离子和胶体颗粒多被搬运到湖、海盆地中,当条件适合时,在湖、海盆地中产生沉积。
(1)下蚀作用:是指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使河床逐渐下切加深的作用。其作用强度取决于河水的流速和流量,同时也与河床的岩性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
下蚀作用在山区地段,由于河床纵坡大,河道较直,流速高,故下切力较强,往往形成“V”字形河谷。如著名的长江三峡(如图5-4所示)。
(2)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或使河道左右迁移的作用称侧蚀作用。
同时,地下水中的CO32-、SO42-、Cl-等酸性离子还会对混泥土产生化学侵蚀,使其遭到破坏。所以,关于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条件、运动规律等就成为各类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含水层与隔水层:岩层中含有各种状态的水,由于各类岩石的水理性质不同,按其透过和给出水的能力,可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
1)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体。这类含水的岩体大都呈层状,所以称为含水层,如砂层、砾石层等。含水层不但储存水,而且水在其中可以运移。非固结沉积物是最主要的含水层,特别是砂和砾石层,这种含水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条件适宜时,在其中打井可获得丰富的水量。碳酸盐类岩石
1)包气带水:因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气体而得名。它包括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1)土壤水:包气带表层土壤中的气态水、结合水、毛细水和下渗的重力水统称为土壤水。其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土壤水不能直接被人们取出应用,但对农作物和植物有重要作用。
(2)上层滞水:贮存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一般分布不广,埋藏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以蒸发形式或从隔水底板边缘下渗的形式排泄。雨季时获得补给,赋存一定的水量,旱季时水量逐渐消失,季节变化大,容易受到污染,只能用作小型或暂时性供水水源;从供水角度看意义不大,但从工程地质角度看,上层滞水会突然涌入基坑危害基坑施工安全;上层滞水还可减弱地基土强度,引起土质边坡滑坍,黄土路基沉陷;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则易引起道路的冻胀和翻浆等病害。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水的这些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性,残留在原地的则为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淋滤作用,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质形成的地层称为残积层。残积层向上逐渐过渡为土壤层。
残积层有下述特征:
(1)残积层是位于地表以下、基岩风化带以上的一层松散破碎物质。其破碎程度地表附近最大,愈向地下愈小,逐渐过渡到基岩风化带。
2、地下水的分类:按地下水的贮存埋藏条件分类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其中包气带水又分为结合水(分吸湿水、薄膜水)、毛细水(分毛细悬着水与毛细上升水)、重力水(分上层滞水与渗透重力水);饱水带水分为潜水、承压水(分自流溢水与非自流溢水)。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将两者组合可分为9种地下水,如孔隙潜水、岩溶承压水等,见表5-1。
坡积层具有下述特征:(如图5-3所示)
(1)坡积层位于山坡坡脚处,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是坡脚处最厚,向山坡上部及远离山脚方向均逐渐变薄尖灭。
(2)坡积层多由碎石和黏性土组成,其成分与下伏基岩无关,而与山坡上部基岩成分有关。
(3)由于从山坡上部到坡脚搬运距离较短,故坡积层层理不明显,碎石棱角分明。
(4)坡积层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很低。其下原有地面愈陡、坡积层中含水愈多、坡积层物质粒度愈小、黏土含量愈高,则愈易发生坡积层滑坡。
洪积层有下述特征:(1)洪积层多位于沟谷进入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流入河流处。从外貌看洪积层多呈扇形,称洪积扇。扇顶位于较高处的沟谷内,扇缘在陡坡与缓坡交界处成一弧形。
(2)洪积层成分较复杂,由沟谷上游汇水区内的岩石种类决定。
(3)有不规则的交错层理、透镜体、尖灭及夹层等;
(4)从断面上看,地表洪积物颗粒较细,向地下愈来愈粗。也就是说,洪积层初具分选性和层理。同时,由于携带物搬运距离较远,沿途受到摩擦、碰撞,使洪积物具有一定磨圆度。
由冲刷作用形成的沟底狭窄、两壁陡峭的沟谷叫冲沟。初始形成的冲沟在洪流的不断作用下,可以不断地加深、拓宽和向沟头方向延长,并可在冲沟沟壁上形成支沟。在降雨量较集中,缺少植被保护,由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冲沟极易形成。如我国黄土区,冲沟发展迅速,常常把地面切割的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冲沟的发展常使路基被冲毁、边坡坍塌,给道路工程建设和养护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冲沟地区修筑道路,首先必须查明该地区冲沟形成的各种条件和原因,特别要研究该地区冲沟的活动程度、发展阶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注: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是河流沉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沉积物的重要特征。
3)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受到损失,当河水挟带的泥砂、砾石等被搬运物质超过了河水的搬运能力时,被搬运的物质便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物称为冲积层。河流沉积物几乎全部是泥砂、砾石等机械碎屑物,而化学溶解的物质多在进入湖盆或海洋等特定的环境后才开始发生沉积。
教案用纸
学
科
路基
路面
工程
第五章河流与水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水的分类与水的性质
审批签字
授课时数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了解水的循环、地表流水及地下水的种类、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分类、地表流水及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水的循环、地表流水及地下水的种类、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2、河流的地质作用:按其进行的方式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及沉积作用。
1)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拓宽河床的作用。按侵蚀作用的方向,河流的侵蚀作用可分为沿垂直方向进行的下(底)蚀作用和沿水平方向进行的侧蚀作用。下蚀和侧蚀是河流侵蚀过程中互相制约和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不过在河流的不同发展阶段或同一条河流的不同部位,由于河水动力条件的差异,不仅下蚀和侧蚀所显示的优势会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优势也会有显著的差别。
(5)规模很大的洪积层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地段:靠近山坡沟口的粗碎屑沉积地段,孔隙大,透水性强,地下水埋藏深,压缩性小,承载力比较高,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洪积层外围的细碎屑沉积地段,如果在沉积过程中受到周期性的干燥,黏土颗粒发生凝聚并析出可溶盐分时,则洪积层的结构密实,承载力比较高;在上述两地段之间的过渡带,因为常有地下水溢出,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对工程建筑不利。
2)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出露地表的裂隙岩层或岩溶岩层中也有潜水分布。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1)基本要素(专业术语):潜水的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面的标高称为潜水位(H);潜水面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h1),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为潜水含水层的厚度(h)。(如图5-7所示)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3)冲刷作用及洪积层(Qpl):地表流水逐渐向低洼沟槽中汇集,水量渐大,携带的泥砂石块也渐多,侵蚀能力加强,使沟槽向更深处下切,同时使沟槽不断变宽,这个过程称为冲刷作用。洪流携带大量的泥砂石块沿沟谷流动,当流到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或沟谷进入河流的谷口时,流速显著降低,携带的大量的泥砂石块沉积下来,形成洪积层。
1、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暂时流水是大气降水后短暂时间内在地表形成的流水,因此雨季是它发挥作用的主要时间,特别是在强烈的集中暴雨后,它的作用特别显著,往往造成较大灾害。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分为淋滤作用、洗刷作用、冲刷作用。
1)淋滤作用及残积层(Qel):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渗流水不仅能把地表附近的细小破碎物质带走,还能把周围岩石中的易溶成分溶解、带走。经过渗流
2、水的分类、地表流水及地下水的地质作什么来描述它的基本特征?
2、什么叫流域?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一、水的循环与水的分类
1、水的分类:
1)按水的物理形态分类:分为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三类。
2)按水存在的位置分类:分为海水和陆地水两类;其中陆地水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
侧蚀的结果:a、河床弯道处曲率增大;b、河谷加宽,不对称,凹岸陡,凸岸缓;c、自由河曲及牛轭湖的形成。
自由河曲:河流在平坦宽阔的冲击平原上流动时,侧蚀作用强烈弯道自由发展,弯曲加大,河床在平面上蜿蜒回环。弯曲很多时,称蛇曲。如:湖北—湖南岳阳之间直线87公里,河道240公里。湖中、下游自由河曲较发育。河道截弯取直使原几十公里的河道缩短为几公里。
(4)残积层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较高的含水量,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较低。特别是当残积层下伏基岩面倾斜、残积层中有水流动或近于被水饱和时,在残积层内开挖边坡,或把建筑物置于残积层之上,均易发生残积层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