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育林实验创新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模型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作模型、展示成果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爱,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成长。
(四)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制作模型和展示过程。
2.针对学生的展示,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制作模型和展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物质组成与结构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艰辛过程。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种物质,制作模型并简要介绍其组成与结构。
2.跨学科综合运用:本节课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分析物质组成与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小组合作: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合作、展示等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4.生活实际:本节课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与物质组成与结构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例,讲解物质组成与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反应、物质性质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在人教版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实验的教学素材有些欠缺和不足。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蓝本,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源泉。

因此,实验素材的选择上就应该考虑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部分实验的操作加以改进和创新,收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材第12页:(2)……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3)熄灭蜡烛,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1-12(略)所示,蜡烛能否重新燃烧?1.1 实验分析1)澄清的石灰水的有效成分为Ca(OH)2,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很小的(在20 ℃时的溶解度为0.17克),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37页图9-13(略)可以看出]。

经过实际测量,用手拿着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感觉到烫手时,烧杯内的平均温度为37 ℃,此时的溶解度为0.14克。

而这0.14克Ca(OH)2是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用来润湿烧杯内壁的Ca(OH)2就很少了。

2)烧杯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水分很快就蒸发了,Ca(OH)2就会析出来。

Ca (OH)2和CO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白色沉淀是Ca(OH)2和CaCO3固体的混合物,并不是全部是CaCO3固体。

3)笔者经过多次实际实验,发现烧杯内壁的水分蒸发以后,根本观察不到白色的粘附物,所以很难得出有CO2气体生成的结论。

4)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要把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点燃的操作难度较大,很多教师和学生很难做成功。

其原因在于:①吹灭或扇灭时很多的白烟扩散开,火柴不容易点燃;②焰芯周围的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所以用火柴很难点燃。

用新理念编写《环境化学实验》

用新理念编写《环境化学实验》

维普资讯
思路 :
( )注重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 , 1 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 避免不必要
的 重复 。
环境化学学科 中很多研究性课题都需要环境监测和环境仪器分析技术 , 以有关专家习 所
惯于将环境监测 、 环境分析划归环境化学学科范畴 。环境化学 、 环境监测和环境仪器分析 3门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2 2 期
大 学 化 学
27 月 0 年4 0
用新理 念编 写《 环境化 学实验》
景丽洁 魏薇 王建刚 李万海
吉林 12 2 ) 3 0 2 ( 吉林化 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系
摘要
实验教材建设是课 程建 设的重要 内容之一 , 也是提高 教学质量 的重要保 证 。本文在 充
实验课程均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 实践性强 。为避免专业课实验 内容的不必要重复, 我
们对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 了整体优化 , 构建了环境监测、 环境仪器分析和环境化学 3 门实验课程新体系 , 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地掌握环境类专业应有 的基本实验知识 和
技能, 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 )体现因材施教 , 内课外有机结合 , 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课 突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 对于培养有创新精神与实践 能力 的 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如何在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强化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能 力的基础上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 , 已成为教学 改革 中
分调研 国内外同类教材 的基础上 , 了对教材 内容、 开展 体系 和结 构及 同类教材 比较等方 面的研究 , 介绍 了《 环境化学实验 》 教材编写 的新 理念、 新思路 及教 材 的内容、 特点及 在培养 学生创 新精神 与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6.08•【字号】湘教通[2013]250号•【施行日期】2013.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湘教通[2013]250号)各市州教育局:按照《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评选办法》(湘教发〔2010〕] 43 号)和《湖南省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规定》(湘教发〔2011〕63号)要求,经各市州申报,专家推荐,评选委员会评选,2012年度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共评出成果一等奖15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56个,优秀指导教师25人,优秀组织奖15个(详见附件)。

本次获奖的学生成果注重了研究的实践性、探究性、科学性、自主性、综合性、生成性和完整性,表现出学生较宽的知识面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现了学生较好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获奖的优秀指导教师对研究活动的开展给予了认真细致的指导,从研究的选题、研究方法的选择到研究过程的解疑、研究结果的分析,都能及时、恰当地给予引导。

获优秀组织奖的单位尽可能为研究性学习开展提供所需条件,并通过多种途径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通过评选也发现,各地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部分申报成果中,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和生成性不足,研究活动仅仅以资料收集为主。

二是部分申报成果选题不当,研究的问题远远超出学生的知识和实践层次。

三是部分申报成果申报材料不规范、不完整。

如只有照片和问卷等附件材料,没有研究报告;设计和制作类项目仅仅只有调查报告而缺乏其他佐证材料;还有的研究报告格式不规范。

四是部分申报成果没有对申报材料进行适当的提炼,提供了大量重复的附件材料,如一整本完全相同的调查问卷。

“活动元”教学

“活动元”教学

“活动元”教学摘要: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没有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其培养的效果最大化。

“活动元”教学将重点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生参与活动,一堂课设计若干活动元,形成课堂活动流,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等因素,找准学生学习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活动元设计。

各活动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某种逻辑关系。

在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微结合与变化守恒”、“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逐步形成。

案例一:《废旧垃圾再利用》案例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关键词:“活动元教学”;“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案例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109-02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当仁不让的“热词”,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刻影响一代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为学生学力和人格发展奠定。

以“新课程”为标志的课程改革,至今已进行了十多年。

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让教学产生了和以往不同的新变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在学生那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最大化。

自笔者接触“活动元”以来,根据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利用活动元教学设计原理,将教学设计的重点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生参与活动,一堂课设计若干活动元,形成课堂活动流,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微结合与变化守恒”、“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逐步形成。

“活动元”是指在教学中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或几个子任务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然而,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方法繁琐、实验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

二、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1.实验改进案例一: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传统的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中,一般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但是,这个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石灰水容易变质、实验现象不明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

具体来说,可以将一根导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另一根导管插入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然后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同时,将二氧化碳通入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

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实验创新案例二: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传统的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金属钠直接放入水中,观察反应现象。

但是,这个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实验进行创新。

具体来说,可以将金属钠放入一个封口的塑料袋中,加入一些水,然后将塑料袋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如塑料杯),观察反应现象。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避免意外发生,还可以观察到钠在水中的形态变化和反应过程。

3.实验教学建议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其次,教师应不断改进和创新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践。

三、案例分析通过对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改进和创新之处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繁琐步骤;其次,创新后的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和改进创新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与结果评估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与结果评估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与结果评估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验证化学理论,更能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化学领域的发展。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变得尤为关键,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评估则是衡量实验价值的重要标准。

创新实践是化学实验设计的灵魂所在。

传统的化学实验往往遵循固定的模式和步骤,虽然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维的拓展和新发现的产生。

创新实践则打破了这种束缚,鼓励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新颖的方法和技术来设计实验。

例如,在材料化学领域,研究人员为了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新型材料,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合成路线。

他们可能会引入微波辅助合成技术,通过微波的特殊作用加速反应进程,提高产物的纯度和结晶度。

又或者利用绿色化学的理念,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溶剂和试剂,减少实验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实现更高效的反应条件。

再比如,在分析化学中,为了检测微量物质的存在和含量,创新的实验设计可能会结合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将其应用于传感器的制备,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此外,微流控技术的引入也为化学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在微小通道中精确控制反应和分离过程,实现了快速、高效、低消耗的分析检测。

然而,创新实践并非盲目地追求新奇,而是要基于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对实验目的的清晰理解。

在进行创新设计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预期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实验结果的评估是对创新实践的检验和总结。

一个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验的成败得失,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评估实验结果首先要关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化学实验中,数据的获取通常通过各种仪器分析和定量测定方法。

确保仪器的校准正确、操作规范以及实验条件的稳定是获得准确数据的前提。

对于重复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和重现性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新课标教材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新课标教材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新课标教材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学生对化学实验最感兴趣,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实验过程比较复杂繁琐,则会影响课堂效率。

所以每一次演示实验,对老师都是一次挑战,如何化繁为简、如何使现象明显,都是教师备课中关注的问题。

在很多实验过程中的灵机一动而迸发出思维火花,造就了一个小小的创新,往往给实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笔者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创意积累。

1 脱脂棉与盐桥《化学反应原理》[1]第12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2,关于丹尼尔电池中的盐桥制作有一定的困难,一是琼脂的制取比较麻烦,二是如果琼脂制作得不好,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U型管中脱落,从而给实验带来一定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完全可以用脱脂棉来代替琼脂作为饱和KCl溶液的支撑物,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结果也完全相同。

具体做法如下:先将脱脂棉塞进U型管,特别是管口的脱脂棉一定要塞紧,防止倒转时脱落,然后向其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保证脱脂棉刚好湿透,这样盐桥就制作完成。

做原电池实验时仅需用此盐桥将2个烧杯联接,丹尼尔电池即制作完成。

2 无色矿泉水瓶与气体溶解性实验取250 mL无色矿泉水瓶,撕去商标纸并洗净、干燥。

用它收集一瓶SO2或Cl2等气体(一般在通风柜中用排气法收集),盖上瓶塞,可以很清楚地观察气体的颜色。

打开塞子,向其中注入一定量水,盖上塞子,振荡,即看到瓶子凹瘪变形,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

学生当然就从“形”和“声”上感受到气体的溶解性。

可打开塞子再加水振荡,直至瓶子不再变形,所得的溶液可接着做其他性质实验。

同理,用250 mL无色矿泉水瓶收集一瓶NO2,可清楚观看其颜色。

将瓶子倒立于水中,在水下打开塞子,轻轻晃动,就有水进入瓶子,在水下塞上塞子,取出后振荡,可看到瓶子迅速变形,并有“嚓、嚓、嚓”的声音,同时红棕色褪去。

再轻轻将塞子打开一条缝,空气进入瓶子,其中的气体即变成淡红棕色,振荡后复褪色。

整个过程污染很少。

东源县2008年初中优秀教学设计

东源县2008年初中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小议
语文
论文
曾田中学
苏燕霞
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应注重先说后写
语文
设计
久社中心
李小妹
伤仲永
语文
设计
蓝口二中
廖婷婷
美猴王
语文
设计
蓝口二中
李文英
马说
语文
设计
蓝口二中
陈慧娴
我的老师
语文
设计
涧头中学
赖月明
白杨礼赞
语文
设计
涧头中学
钟志萍
小巷深处
语文
设计
民族中学
吴爱勤
伤仲永
语文
设计
灯塔镇中
高桃红
鱼我所欲也
语文
设计
高级中学
杨柳桃
藤野先生
语文
设计
高级中学
欧梅丽
囚绿记
语文
设计
实验中学
刁丽珍
小溪流的歌
语文
设计
实验中学
谢小青
心声
语文
设计
实验中学
刘卓云
爸爸的花儿落了
语文
设计
柳城中学
陈金红
秋水
语文
设计
黄田中学
李秀吾
陋室铭
语文
设计
灯塔镇中
黄东冬
木兰诗
英语
论文
顺天中学
叶玲
谈谈山区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英语
论文
义合中学
杨运宜
英语
设计
实验中学
陈丽霞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英语
设计
柳城中学
曾国明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案例分析

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案例分析

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学实验教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本篇案例分析将围绕一项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题背景及目标本课题旨在探索中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

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二、实施方案1.整合实验教学资源(1)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根据新课程标准,整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形成系统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2)完善实验设施:加大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配置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

2.创新实验教学方法(1)项目式学习: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操作、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设定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跨学科融合: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作品等成果,侧重于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综合素质评价:从道德品质、学科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专业培训:组织实验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2)教学研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实验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3)激励机制:设立实验教学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

三、预期成果1.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实验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验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2014-09-17化学论文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文/余琳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传统化学教学,还是新课标化学教学都需经过化学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科学探究两个过程,然而它们的主体却有所不同,传统教学主体是老师教,学生学,实验则是演示实验,新课标教学则与之相反。

它使得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要求老师不仅要在处理实验课程时要紧扣实验课程标准,还要对自己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新课标实验教学的优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主要从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改进其途径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一、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意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设计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却仅存于对概念、原理等方面的验证,老师通常是在讲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则在背实验、看实验,这样却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目的,然而新课标实验教学则是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这样不仅为课堂增添了几分愉快的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想新课标实验教学是探究性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实验,认识到化学学习并不是枯燥的,了解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锻炼出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有助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思想。

3.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忽略了化学所伴有的探究性、发展性及团队合作性等功能,而新课标实验教学不仅注重探究性和发展性,更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发挥得淋漓尽致。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习题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习题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习题设计有效性的方法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员员苑园园园) 刘 岩●摘 要:高中化学习题课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习题课教学设计,以此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习题;设计;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7)06-0080-01 化学作为理科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理科成绩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提高化学成绩,其中课堂练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从提高课堂练习方面着手.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变成为技能,从而实现学生智力的提高和总结能力的提高.而作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练习来进行教学方面的总结,一些学生不理解或者是还没有完全消化接受的练习题可以反应出学生没有理解弄懂的知识点.只有提高学生化学练习题的有效性,这才能有效地开拓学生思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始终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以最终实现学生发展与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目标.一、立足基础练习,提升学生自信心习题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具有针对性.在设计课堂习题时,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分段落实.一般而言,习题的综合性愈强,知识的跨度性就愈大,学生就愈难理解,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也就愈高,所以,教师应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层次的习题,以降低坡度,以便学生从已知向未知过渡.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以问题促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二、拉近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热情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固然是学习好化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如果学生不仅是对化学充满兴趣,同时对于教化学学科的教师充满喜爱之情,这样会不会更加的对学好化学有一定的帮助呢?人都是情感动物,对于喜欢的老师,喜欢的人,他们说的话也比一般的人说话具有重量些.好的师生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积极的给学生答疑解惑,也要重视与学生们的交流.对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问题,教师都要有耐心的进行开导和沟通,理解每一位学生和喜爱每一位学生,不能够根据学习成绩来区别对待,特别是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另外一个方面,学生要勤奋好学,理解教师的辛苦和用心.同时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及时的请教老师,直至把问题弄清楚,搞明白,从内心真正地认识到要好好学习.比如说,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要通过在实验室做实验才能得出结论的.教师合理安排实验课,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可以把动手能力强一些的和稍微弱一点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相互帮助,也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每个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都可以进行交流和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的给与学生肯定和鼓励,并适时的进行指导和讲解.通过做实验,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三、丰富练习方式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记忆性,在课堂练习设计中要精心设计练习方式.如在“醋酸性质”教学中,这样设计练习:思考用食醋浸泡水垢以清除水垢的原因,比较醋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并分析乙酸具有这样性质的原因,最后讨论乙酸的其他性质.在此练习设计中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提示学生进行日常问题分析,而且涉及其结构,使所学知识前后联系,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四、关注习题的开放性化学作为理科学科,主要是对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锻炼.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一个题目的做法和解法是有多种办法的.作为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一种一题多解的思维理念.作为学生,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解答题目.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老师要予以表扬和肯定,让更多的同学有勇气有想法的进行解题方式的探索.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如在学习氨的实验室制法时,可设计如下课堂习题:通过多种途径可以制得氨,现提供一些常见的药品和一般的实验仪器制取氨气,请设计一些合理、可行的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装配出气体发生装置并收集一瓶氨气.在课堂习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多翻阅资料,准备好精简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讲解.通过教师一道典型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遇到同类型的题目都能够知道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延伸性的课后练习,在巩固所学内容的同时进行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自学能力的提高.课堂习题选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训练效率的高低,所以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多多推敲,合理科学的进行选题.高中化学课堂练习设计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使课堂练习内容、形式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一定要提前做好课堂习题设计的准备,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从而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参考文献[1]秦书英.浅谈高中化学习题评讲课的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8).[2]孙国华.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化学习题教学[J ].科学之友(B 版),2009(3).[3]黄国龙.“问题拓展探究”习题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思考[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10)[4]朱吉杰,余瑞坤.从探究性试题的结构理解其导向功能[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0)—08—All Rights Reserved.。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研究(原文).doc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研究(原文).doc

分类号UDC莎』仑舞予箍史謦硕士学位论文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研究密级编号 10736研究生姓名:王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靳建设中学高级教师专业名称:农村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物理二O -三年五月Physical Self-made Equipment Research inHigh SchoolWang Bi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目录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工工引言..…..11导论...... (3)1.1研究的缘起., (3)1. 1.1物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1.1.2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_4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_61.3相关概念界定,,,..,,.. (7)1.3.1教具的概念界定,.,,.,., (7)1.3.2自制教具的概念界定.,.,,,,,.,_81.4研究方法…,-91.4.1文献资料法.,...,-91.4.2现场观察法..,,.- 101.4.3教育访谈法,,,,,- 101.4.4问卷调查法.,.,.- II1.5本论文研究的框架设计….- II2文献综述…,…..142.1研究的理论基础,..,,..,.142. 1.1生成论教学哲学.,.,,,,,,.142.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52.2国内外关于自制教具的概述...,,,.._ 162.2.1国外关于自制教具的实验教学改革..,..,...,..16 9.9.9国内关于自制教具的研究发展历程……,…,.179.q文献述评中的自制教具教学,,,.,.,,.,.193设计和制作自制教具的要求…… …..203.1自制教具对动手能力的要求,,,,,,,.,,.203.2自制教具对材料的要求.,...._ 203.3设计自制教具的要求..,,,.,..,.203.4制作自制教具的基本要求一,..,.213. 4.1启发性.,.,,一,,,,.213.4.2经济性,,,,.一,.,..223.4.3可靠性,,,..一,....223.4.4可观性..,..一,.,..223.4.5完整性.,,,.一…,.224自制教具案例…… …,.234.1汽车过凹凸桥演示仪,,,,一,.,..234.1.1制作动机及用途,,,一…,.234.1.2制作所用仪器零件及其材料,…..234.1.3制作方法,,.一…,.234.1.4实验方法.,,一…,.244.1.5实验效果,,.一,.,..244.1.6创新特点,,.一…,.244.2自制量热器一…..244. 2.1材料准备,,.一…,.244.2.2制作过程.,,一…,.244.2.3实验操作,,.一…..244.3自制气垫导轨演示仪,,,,一,.,,.274.3.1材料准备,..一…..274.3.2制作过程,..… …..274.3.3实验操作.,,一…,.285自制教具与教学效果…… …..305.1自制教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一…,.325.2自制教具对学生实验思维的培养一,.,..335.3自制教具耐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一,.,..335.4自制教具对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作用,,一…,.345.5自制教具对优质学校建设的作用一…..345.6自制教具教学案例(自制气垫导轨演示仪)..一,.,,.35参考文献…一…..38附录.…..40致谢,…,.43摘要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倡导学校教师推行自主实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使任课教师的教学模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学生有没有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育有无成效的重要标准。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提高初中生的化学成绩,应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新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内容,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改革内容。

一、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分清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学生作为教学的内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并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多数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化学成绩提高甚微。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实验的重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调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化学实现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化学老师应当采取相应的策略。

此外,教师还可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好奇心,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这些现象为例,在化学实验室向学生讲述实验原理,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达到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

二、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传统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并不是课堂的主体,这样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

新课程理念下,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性思维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

“问题链”的设计——以化学教学为例

“问题链”的设计——以化学教学为例
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氧气、水等具体的物质知 识,以及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之后,碳和碳的氧化 物是学习物质知识的继续和发展。本单元知识跟生 活、生产实际密切有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求知欲。本章学习碳——二氧化碳——碳酸—— 碳酸盐的衍变关系,为学习氧化物、酸、碱、盐的 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知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几种碳的单 质 :金刚石、石墨和 C60 以及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 第二部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 部分着重研究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由于本 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多,建议学 生及时做好知识梳理,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学会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的化学思想。
3.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什
5.灵活运用金刚石、石墨、C60 的知识 么是氧化剂、还原剂? 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金刚石、石墨、C60 的物理性质 为什么差异很大? 2.木炭、活性炭为什么有吸附性? 3.我国古代的字画为什么可以长期 保存而不变色? 4.当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又会 有怎样的变化? 5.如何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 化还原反应?
主持了十余项国家级和市级课题,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 等奖。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 80 余篇文章,在《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近 80 篇,出版了《让每一个学生成功——一所普 通学校办得不普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等教育专著。
特色专题
“问题链”教学法专题
“问题链”的设计
知识层次的问题链
思维层次的问题链
1. 碳 和 碳 的 氧化物有什么 性质和用途?
1.知道金刚石、石墨、C60 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无定形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石墨、C60 有什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 么物理性质和用途?

深入研究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与科研能力培养

深入研究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与科研能力培养

深入研究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与科研能力培养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作为一本权威、经典的教材,对于高中化学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化学实验设计与科研能力培养是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深入研究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与科研能力培养,并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实验设计中,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严谨而有趣的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需要观察化学现象的变化,提出实验假设,并且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步骤。

这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其次,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验设计中,教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提供一定的实验材料和辅助工具供学生使用。

学生需要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这种科学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在实验设计中,教材通常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学生需要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协作能力。

总之,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与科研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注重观察、实践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为学生的未来科研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与结果评估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与结果评估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与结果评估在化学这门充满奥秘与探索的科学领域中,实验设计无疑是揭示未知、验证理论和推动知识发展的关键环节。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实践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发现和认识,还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评估,则是判断实验成功与否、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步骤。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实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实验方法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局限性,例如操作复杂、耗时过长、准确性不高等。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手段,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以物质分离和提纯为例,传统的过滤、结晶等方法在处理某些复杂混合物时效果不佳。

而如今,色谱技术的应用,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能够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高效分离和定量分析,大大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和效率。

实验装置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巧妙设计的实验装置可以使实验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同时提高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

比如,在进行某些有气体产生的反应时,采用密封且带有压力传感器的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气体压力的变化,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反应的进程和动力学特征。

此外,实验材料的创新选择也能为化学实验带来新的突破。

新型的催化剂、纳米材料等的应用,往往能够改变反应的路径和速率,产生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

以光催化分解水制取氢气的实验为例,使用特定的纳米半导体材料作为光催化剂,能够显著提高光的吸收和转化效率,从而增加氢气的产量。

在进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可行性是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要确保所选用的方法、装置和材料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实现。

安全性则是至关重要的,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危险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条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环保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尽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试剂和实验方法,减少实验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当完成化学实验后,对结果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创新方案的研究

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创新方案的研究

基础学科B as i c D i sc i pl i nes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创新方案的研究林永莲●(乐昌市第二中学广东乐昌512229)摘要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仅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中的各种反应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内在的潜质,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认识化学,应用化学的科学素养。

本文主要针对中学化学课程,阐述对化学实验课程创新方案的一些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O n H i gh School C hem i st r y E xper i m entC ur r i c ul um I nnovat i on Pr ogr am R es ear chL I N Y ongl i a n(Lechang N o.2M i ddl e School,Lechang,G uangdong512229)A bs t r act C hem i s t r y exper i m ent c o ur se is al l ess ent i al pa r t of chem i s t r y cou r ses,i t not on l y a l l ow s st ude nt s t o obs er ve a m o r ei nt ui t i ve r espon s e i n a va r i et y of chem i cal re ac t i ons phe nom e non c an st i m ul a t e st u dent s。

cr eat i ve t hi nki ng,st i m ul at e t he i nhere ntpot ent i al,SO t hat cul t i va t e s t ude nt s’under st andi ng of chem i s t ry,appl i ed chem i s t r y sci en t i f i c l i t er acy.T h i s ar t i cl e des cr i bes t he m ai n cour ses f or l l i gh s chool chem i st r y cour se f or chem i s t r y exp er i m en t s t o e xpl ore so m e i nnova t i ve s ol ut ions.K ey w or ds new curr i cul um st andard;hi【曲sc hool c he m i s t r y;expe r i m e nt;i nnova t i on1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创新问题的提出化学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课程教与学的最主要的方式,因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研究基础的一门开放性学科,化学实验设计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化学物质的化学性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怎样传热》实验设计
单位: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学校
作者:谭育林
指导教师:张学军
时间:2016年9月12日
“物体怎样传热”实验设计
风车坪学校谭育林
指导教师张学军
尊敬的专家、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我是雨湖区风车坪学校的谭育林,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物体怎样传热”的实验设计。

“物体怎样传热”是湘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热的传递》中的一个知识点。

它和“测量变化的水温”、“热传递方式”的拓展活动一起,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形成一个对热的传递的基本认识:热能够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热传递的结果是达到温度的平衡。

教材11页出示了“物体怎样传热”的实验范例,目的是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金属棒是圆柱型的,与凡士林的接触面小,这使得粘贴火柴难度大,不容易把火柴粘贴得稳当;有时还因为受到火柴自身重力的作用,不用加热,火柴也可能会掉落下来;再者,所取凡士林分量不同或粘贴手法轻重各异,也会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从而干扰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正因如此,老师们想过许多改进方法,其中“温变油墨”效果显著,受到好评。

但我觉得不可取,因为“温变油墨”本身对皮肤和呼吸道有轻微刺激性,教学中多组实验在高温下使用此产品,足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通过对这一课的教学,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巧妙设计出安全性高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简单、明了地判断出“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这个结论呢?
通过多年科学教学的摸索,我自行开发设计了这样一组“物体怎样传热”的实验,现做如下介绍:
1.实验器材:方座支架1个、长20cm钢尺1根、酒精灯1盏、火柴1盒、湿抹布一块、生日蜡烛和标签纸A4纸若干。

2.实验原理: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直接接触时,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会进行热量的传递。

3.实验装置及使用:
(1)组装方座支架:
选取方座支架,支柱要直,在距支柱底部10厘米处把钢尺的中央夹在直角夹上,钢条要夹平。

(2)置放蜡烛:
用标签纸给蜡烛做好标记,分别为1、2、3、4号,在钢尺上每隔2厘米处依次横放蜡烛,(注意蜡烛底部与钢尺边沿重合)。

我在10厘米处放置1号蜡烛、8厘米处放置2号、6厘米处放置3号、4厘米处放置4号……
(3)使用: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放置在钢尺1厘米处下方,注意调整方座支架的高度,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蜡烛下放一张A4纸,防止融化的蜡泪污染桌面,然后仔细地观察蜡烛融化的顺序。

实验结束,移出酒精灯,熄灭火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可用手触碰钢尺,以防烫伤。

最后通过现象的分析让学生得出“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这个结论。

4.实验效果及评价:
在我们等待蜡烛的融化过程中一起来看学生的记录单。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蜡烛融化的顺序是怎样的?——噢,最先融化的是4,然后是3,接下来是2,最后是1。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说得很对,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很高,它将热量传给了钢尺末端,然后钢尺末端又将热量传向蜡烛4处,蜡烛4遇到高温就融化了。

那蜡烛3、2、1依次融化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钢尺上的这个温度是从蜡烛4处慢慢向蜡烛3、蜡烛2、蜡烛1这个方向传递的……也就是说“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从教学反馈上来看:“物体怎样传热”这一个实验取材便捷、环保;操作简单、安全;现象直观、明显。

用蜡烛的融化代替火柴棒的掉落,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为学生实验结论的得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我的实验设计展示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2016年9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