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比较级的概念,掌握比较级的用法。
•学会描述被动句中的动作。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动手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比较级的概念,掌握比较级的用法。
•掌握被动句中的动作的描述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
•各种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抹布等。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进入学习主题。
•通过问答环节呈现话题“打扫卫生”。
2. 学习比较级(20分钟)•通过举例及练习呈现比较级的概念和用法。
•关注句子中的主语、谓语、比较对象等。
3. 学习被动句(15分钟)•通过课文中被动句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被动句的概念。
•重点讲解被动句的构成和变形,学生进行训练。
4. 学习文中的重点词汇(10分钟)•通过PPT呈现文章中的生词并且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新词汇。
•学生自己进行造句,巩固词汇点。
5. 练习环节(20分钟)•分组练习,每组5-6人,进行卫生清洁大比拼。
•通过被动句的描述方法,讲解每个小组的比较结果。
6. 总结归纳(10分钟)•经过练习,对于比较级和被动句的认识加深,总结这些知识的重点。
五、板书设计Grammar Vocabulary比较级的概念和用法measure, sweep, clean, and mop被动句的构成和变形clean up, wash the dishes, take out thetrash六、教学评价•学生在小组中积极配合,领会到比较级及被动句在实践中的使用。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有底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教学结束后,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状态或变化。
七、教学扩展让学生拓展自己日常生活中所处的情境,提供一些不同环境下的打扫场景,鼓励学生进行描述,提高学生的相互理解和自我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扫卫生》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一节实践性课程。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两种打扫卫生的方案,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并计算出各自的得分,从而得出最终答案。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减乘除的运算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将分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计算不同方案的得分,并选择合适的方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计算不同方案的得分,并选择合适的方案。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打扫卫生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卫生打扫的场景,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教学材料准备:准备打扫卫生的道具,如扫把、拖把等。
3.教学PPT制作: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评分的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详案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打扫卫生教学设计详案第1篇、打扫卫生教学设计设计背景乡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影响,大多数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太好,随地吐痰、扔果皮、纸屑、随地坐爬打滚,个人卫生也较差,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知道讲究卫生会让自己成为让人喜欢的孩子。
活动目标1.知道讲究卫生有利于健康,了解日常生活中卫生小常识。
2.学会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氛围。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增强幼儿讲卫生的意识,逐渐形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一只可爱的毛绒玩具猪。
2.《我爱洗澡》的光碟一张。
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师生谈话引出主题《讲卫生的孩子》。
1.猜猜它是谁?2.出示小猪并向全班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老师生动配音)。
二、基本环节:听小故事《小猪奴奴》:老师以小猪的身份讲述故事,注意配音语气儿化,动作可爱,表情生动。
1.原来的奴奴是什么样的?朋友们喜欢它吗?(原来的奴奴顽皮,不讲卫生,很脏,朋友们都不愿意跟它玩。
)2.后来的奴奴是什么样的?朋友们对它怎么样?3.讨论:谁知道怎么做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呢?(让幼儿分别扮演多种角色了解有关生活卫生小常识。
)4.老师以小猪奴奴的口气小结性地说:“小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哦。
今天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我有了很多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吧!”三、结束环节:欣赏歌曲《我爱洗澡》。
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自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四、延伸环节:游戏《找朋友》,活动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以讲述故事的形式以及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让孩子们了解有关生活卫生小常识,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知道怎么做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活动过程幼儿有静有动,还感受了歌曲的欢快气氛,动作的创编也让幼儿有了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再把3个0.1看作30个0.01,30个0.01除以6得5个0.01,所以在百分位上商5。
最后得到商是3.15。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和讲解,进行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并强调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引导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尝试计算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以及末尾有余数的小数除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计算方法和算理。
2.教材内容
教材通过“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和“买4个簸箕共花了26元”这两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尝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将遇到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以及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情况,从而需要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技巧。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3.学习特点
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喜欢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尝试来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但同时,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粗心大意、对算理理解不透彻等问题。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1.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乘法运算。在前面一节课中,学生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初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但对于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以及末尾有余数的情况还没有接触过。
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打扫卫生 教学设计
课题 1.2 打扫卫生课时 2 上课时间领导签批教学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主要研究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以及商需要补0的情况。
同时还要学习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能够继续除的问题。
教科书在第一课时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二课时重在解决试一试中的两个问题及一些练习题。
在研究竖式计算时,应着重使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重视算理的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打扫卫生”的情景,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末尾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商中间有0和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计算题,并能准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理清算理,归纳总结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重难点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及商中间添0的问题。
教学具板书设计打扫卫生18.9÷6=3.15(元) 26÷4=6.5(元)方法一:利用元、角、分的关系计算。
除法竖式计算(略)方法二:竖式计算。
答:每把笤帚3.15元。
答:每个簸箕6.5元。
教学过程个案补充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末尾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一、导✧检测课前预学情况,引导学生交流预学单。
✧教师巡视,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入新课的教学。
✧板书课题:打扫卫生。
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一)问题探究一:买6把扫帚共花了18.9元。
每把扫帚多少元?(1)根据数量关系,尝试列式:18.9÷6=(2)提出问题:谁能估一估18.9÷6结果是多少元?(3)指名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4)提出问题:对于这个算式的计算,你有什么想法?把它写下来并讲给你的同学听一听。
(5)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三学一测的问题探究一;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第2课时《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打扫卫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知识, 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补0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余数补0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采购一些打扫卫生的工具, 还能做到精打细算吗?2.引出问题。
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
每把笤帚多少元?二、解决问题, 探索新知。
1.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
每把笤帚多少元?估一估, 算一算。
(1)学生尝试估算。
18.9→18, 18÷6=3, 每把笤帚的价格比3元多。
(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18.9÷6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 从元、角、分的角度分步计算。
第二种: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教师提出问题: 小数部分的余数为3, 还能继续算下去吗?(3)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 小数部分的余数为3, 怎么样才能继续算下去?第一种: 从元、角、分的角度继续计算。
第二种: 从计数单位的角度继续计算。
(4)引导学生对比两种竖式, 学生发现: 计算的结果一样, 计算的步骤也一样, 都需要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0, 然后继续计算。
2.买4个簸箕共花了26元。
每个簸箕多少元?(1)学生列出算式, 尝试竖式计算。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整数部分出现余数为2, 怎么办?(3)有了第1题竖式除法的学习经验, 学生发现可以在余数2的后面添0, 表示20个0.1, 就可以继续算下去了。
三、练习应用, 巩固提升。
1.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有的体重可达198t。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扫卫生》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用字母表示加法和减法的算式,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字母在数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用数字表示数量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用字母表示加法和减法算式,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加法和减法算式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字母表示加法和减法算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难点:理解字母在数学中的抽象意义,以及如何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实践、交流、思考,掌握用字母表示加法和减法算式,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打扫卫生的情境图片,字母卡片,含有字母的式子卡片。
2.学具:卫生工具模型,数字卡片。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打扫卫生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卫生工具的数量,以及如何用字母表示这些数量。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物演示和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和减法算式,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字母卡片和含有字母的式子卡片,进行打扫卫生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教室里的桌子数量,椅子的数量等。
打扫卫生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打扫卫生的教学设计导言打扫卫生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重要一环。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我将为中小学生提供一种有趣而实用的方法,以帮助他们学习和享受打扫卫生的过程。
一、设计背景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保持学校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对打扫卫生并不感兴趣,这导致了很多卫生问题的积聚。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教学方案,通过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责任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卫生打扫中。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卫生打扫的重要性,明白卫生对健康的影响。
2.认识到个人责任和义务,愿意主动参与卫生打扫。
3.学习卫生打扫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通过协作和合作,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了解卫生的重要性a.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不良卫生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b.与学生讨论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区别,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持整洁的环境。
2.培养个人责任和义务a.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打扫卫生的看法。
b.组织学生参与卫生打扫,让他们亲身体验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c.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例如清洁公园或慰问社区老人。
3.学习卫生打扫的基本技能和方法a.介绍常见的卫生工具和清洁剂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b.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打扫卫生的场景,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工具和清洁剂。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如卫生打扫比赛,鼓励他们共同努力,提升效率。
b.设立卫生打扫班级奖励机制,激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结束后,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参与卫生打扫的积极性和表现。
2.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了解他们对卫生打扫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3.设立小组或个人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的卫生打扫技巧和心得。
五、教学延伸1.通过邀请卫生专家来讲座或进行交流,扩大学生对卫生知识的了解。
2.在课堂上引入相关文学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等,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年级数学上册《打扫卫生》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关心环境,关注公共卫生,增强环保意识,为营造美好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责任感。
-结合环保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打扫卫生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
-打扫卫生工具的正确使用和卫生知识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劳动观念、环保意识等。
2.教学难点:
-如何将时间管理与打扫卫生的过程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2.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特别是关于时间计算和打扫卫生工具选择的部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鼓励学生与家长、同学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题思路。
3.情感体验:
-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劳动”的短文,描述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以及通过本节课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引导。
打扫卫生 教学设计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打扫卫生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打扫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掌握打扫卫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2. 学习打扫卫生的基本步骤:清洁、整理、收拾;3. 掌握不同场所的打扫卫生方法和技巧;4. 学习使用卫生工具和清洁用品;5.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1. 引入: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卫生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卫生。
2. 探究: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卫生的理解和重要性。
3. 呈现: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
4. 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明确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
第二课时:打扫卫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1. 引入: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里如何打扫卫生。
2. 探究:学生展示自己打扫卫生的经验和技巧。
3. 呈现: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打扫卫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打扫卫生,互相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明确打扫卫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第三课时:不同场所的打扫卫生方法和技巧1. 引入: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在不同场所如何打扫卫生。
2. 探究:学生讨论并分享在不同场所打扫卫生的经验和技巧。
3. 呈现: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在不同场所打扫卫生的方法和技巧。
4. 操练:学生选择一个场所,自行设计并实施打扫卫生的方案。
5. 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明确不同场所的打扫卫生方法和技巧。
第四课时:使用卫生工具和清洁用品1. 引入: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在打扫卫生时会用到哪些工具和清洁用品。
2. 探究:学生讨论并分享在打扫卫生时使用的工具和清洁用品。
3. 呈现: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卫生工具和清洁用品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4.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打扫卫生,使用不同的卫生工具和清洁用品。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打扫卫生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意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讨论和阐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打扫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如如何正确使用清洁用品,如何保持环境卫生等;3.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讨论和阐述。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卫生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如何使学生掌握关于卫生的基础知识;3.如何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讨论和阐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卫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打扫卫生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总结让学生说出卫生的意义。
2. 概念解释(10分钟)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卫生,卫生的好处;2.清洁四件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知道室内清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 小组探究(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几组,让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如室内清洁常识、如何摆弄家务设备等等;2.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向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和评价。
4. 整体讨论(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思考一些卫生与数学领域联系紧密的问题,如地板铺砖、瓷砖数量计算、窗户的玻璃面积问题等等;2.让学生讨论,交换思想,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5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探究和总结结果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学习方式进行总结;2.整理一些常见而重要的卫生知识,将其概括、分类,让学生反复强化记忆。
四、教学评估1.课堂听讲、合作探究及讨论的表现;2.作业完成情况;3.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言和思考水平进行分级评价。
五、教学体会打扫卫生这个活动,就好像做数学题一样,需要小心、仔细、有效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2《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2《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扫卫生》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第二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能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卫生工具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的知识,了解分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卫生打扫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打扫卫生的工作量。
在此基础上,引入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向学生解释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打扫卫生》 教学设计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打扫卫生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打扫任务。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打扫教室、家庭等常见场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学会合理安排打扫顺序,提高打扫效率。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打扫态度,确保打扫质量。
(2)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长期坚持打扫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打扫卫生的知识和技巧。
2、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打扫方法。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打扫,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打扫工具,如扫帚、拖把、抹布、垃圾桶等。
2、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打扫卫生的正确步骤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脏乱环境的视频或展示一些脏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不卫生的环境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出打扫卫生的重要性。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样的环境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保持环境整洁重要吗?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打扫卫生的基本步骤,如先清理垃圾,再擦拭桌面、窗台,然后扫地、拖地等。
(2)讲解不同打扫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扫帚的握法、拖把的拧干方式等。
3、教师示范(10 分钟)教师在教室或特定区域进行现场示范,按照讲解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打扫,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实际操作过程。
在示范过程中,边做边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如擦拭玻璃时要先用湿布擦,再用干布擦,避免留下水渍。
4、学生实践(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打扫任务,如打扫教室的不同区域或模拟打扫家庭的某个房间。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鼓励学生相互合作。
5、总结评价(10 分钟)(1)学生完成打扫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他们说说自己在打扫过程中的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2打扫卫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 题型二:计算打扫卫生的成本
题目:小红计划每周五下午打扫她家附近的公园。公园面积为5000平方米。她打算每小时支付清洁工100元。请计算小红每周五下午打扫公园的成本。
(2)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讨论如何更好地维护卫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进行反思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思考自己在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4)培养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期打扫房间、保持个人卫生等,让学生认识到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打扫卫生”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与“打扫卫生”相关的数学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打扫卫生”的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解答:小华每小时可以打扫10平方米,他每天下午用1小时,所以每天下午打扫的总面积为10 * 1 = 10平方米。
4. 题型四:计算打扫卫生的速度
题目:小刚每周六下午用1小时打扫他家附近的社区,他每小时可以打扫20平方米。请计算他每周六下午打扫的社区面积。
解答:小刚每小时可以打扫20平方米,他每周六下午用1小时,所以每周六下午打扫的社区面积为20 * 1 = 20平方米。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1.2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借助已有知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
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认识数学的价值。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主要研究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以及商需要补0的情况。
同时,还要研究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能够继续除的问题。
教科书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并以此来解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科书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安排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借助元、角、分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节课的学习经验,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第二个问题借助元、角、分理解小数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解决余数补0的问题;第三个问题解决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如何继续除下去的问题。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习本课提倡学生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讨论中,同学们可以突显个性,出现多种不同的想法,并一一表述自己的理由,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拓宽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应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找出得数最大的星星。
(2)用竖式计算。
38.8÷4=14.4÷12=课件出示: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2.导入新课师:教室是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所以保持教室的整洁是我们的责任。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方便大家打扫卫生,昨天老师到超市买了一些劳动工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打扫卫生看成18元,18÷6=3,每把比3元多。
《打扫卫生》 教学设计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打扫卫生的重要性和基本流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导学生正确使用清洁工具和掌握打扫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使学生掌握不同区域(如教室、卧室、客厅等)的打扫方法。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打扫任务。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养成长期坚持打扫卫生的习惯。
(2)对于一些较难清理的污渍和角落,教导学生有效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打扫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流程。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打扫技巧。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打扫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各种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抹布、清洁剂等。
2、准备不同区域的打扫场景,如教室、校园一角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脏乱的环境图片和整洁干净的环境图片,让学生对比并讨论哪种环境更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引导学生思考打扫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打扫卫生。
(二)知识讲解1、介绍打扫卫生的基本流程(1)先整理物品,将物品分类放置,便于后续打扫。
(2)然后清扫地面,去除灰尘和杂物。
(3)接着擦拭桌椅、窗户等表面,使其干净整洁。
(4)最后清理垃圾桶,保持垃圾及时处理。
2、讲解不同清洁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1)扫帚:用于清扫地面的灰尘和垃圾,使用时要注意掌握力度和方向。
(2)拖把:用于拖地,清洁地面污渍,使用前要先洗净拖把,拧干水分。
(3)抹布:用于擦拭物体表面,选择合适的抹布材质,如棉质抹布吸水性好。
(4)清洁剂:针对不同的污渍选择合适的清洁剂,使用时要按照说明稀释。
(三)示范操作教师在准备好的场景中进行实际的打扫操作示范,边操作边讲解注意事项,如清扫时要避免扬起过多灰尘、擦拭玻璃时要注意安全等。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打扫的正确方法。
(四)小组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打扫,如教室的一角、校园的花坛等。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详案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打扫卫生教学设计详案教学设计:打扫卫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卫生打扫的重要性,掌握打扫卫生的基本技能。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打扫工具,有效地打扫卫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扫卫生技能。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演示视频,介绍不良卫生条件对人们生活健康的危害,并引导学生思考打扫卫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打扫卫生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1)准备工具:扫把、拖把、抹布等。
(2)基本步骤:清理表面垃圾、打扫地面、擦拭家具。
(3)注意事项:避免碰撞家具、保持通风、注意自身卫生等。
3. 示范演示(15分钟)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示范,按照讲解的步骤进行打扫卫生,其他学生观察并记下关键步骤。
4. 练习与指导(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打扫卫生的练习,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1)每组分配一处区域,保证打扫区域的卫生。
(2)每组中指定一名学生为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和协调合作。
(3)其他组员按照指导步骤进行打扫。
5. 学生互评(10分钟)打扫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各自的打扫效果,给出合理的建议和肯定。
6. 总结讲评(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打扫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强调正确打扫卫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卫生打扫的实践,组织学生反馈打扫的情况和感受。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环境整治活动,进一步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四、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打扫卫生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和打扫效果。
2. 互评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评价他人的打扫效果,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演示视频。
2. PPT课件。
3. 扫把、拖把、抹布等打扫工具。
4. 分组安排表。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形图形的面积:π×直径的平方÷4
2.板书设计二:面积的计算实例
板书标题:面积的计算实例
主要内容:
-计算教室的面积:长×宽
-计算卧室的面积:长×宽
-计算圆形桌面的面积:π×直径的平方÷4
-计算不规则花坛的面积:分割成基本图形后计算面积之和
3.板书设计三:面积计算的注意事项
3.针对难点1,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针对难点2,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从而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不同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直尺、计算器、黑板、粉笔。
2.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系统。
3.信息化资源:卫生间布局图、面积计算相关教学视频。
4.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实际操作、讨论分享。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打扫卫生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打扫卫生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打扫卫生的教学目标和计算面积的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打扫卫生的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打扫卫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打扫卫生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打扫卫生的学习状态。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打扫卫生》,以下是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扫卫生》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本课学习的是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编排特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精于设问,为理解算理做好铺垫。
计算教学中,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理是算法的依据,要让学生知道怎么算,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
本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有余数时在末尾添“0”和确定商的小数点这两点上,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体现了关注知识、关注科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完善计算方法。
2.自主发现,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想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突破难点。
这样的数学课才是实实在在的,才是最有实效的。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笔算下面各题。
55÷5=48.8÷8=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表述要点:(1)先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必须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竖式计算和表述计算过程,复习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4页上面例题情境。
(1)提出问题。
师: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获取数学信息: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
提出问题:每把笤帚多少元?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估算。
师: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你能列出算式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9÷6)师:根据图中信息你能估算一下每把笤帚大约多少钱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估算后汇报:预设生1:因为18÷6=3,18.9元大于18元,所以每把笤帚3元多一些。
生2:也可以这样想,把18.9看作18,18÷6=3(元),得数要超过3元;24÷6=4(元),所以笤帚的价格应该在3元和4元之间。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汇报计算过程和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口算:可以把18.9元分成18元和0.9元,18÷6=3(元),0.9元=90分,90÷6=15(分)=0.15(元),3+0.15=
3.15(元)。
②竖式计算:18.9÷6=3.15(元)
(4)探究出现余数以后该怎样计算。
(出示课堂活动卡)
(5)理解余数“3”。
师:余数“3”表示什么意义呢?添“0”以后又表示什么意义?除以6之后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这样
写?(请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重点指出:余数“3”既可以表示3角,即30分;也可以表示3个0.1元,即30个0.01元,也就是余数“3”补“0”后的30表示30个0.01元,除以6,得到5个0.01元,也就是0.05元,5要商在百分位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并进行适时指导,重点讨论有余数时的处理方法,有益于学生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4页下面例题情境。
(1)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买4个簸箕共花了26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呢?预设生1:每个簸箕多少元?生2:算式是26÷4。
(2)请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提示:出现余数2该怎么办?
(3)组织学生交流计算过程和自己的理解。
师:你们在计算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预设生1:出现余数“2”后添“0”,表示20个0.1,除以4,得到0.5,5要写在商的十分位上。
生2:被除数是整数时,商中小数点的位置应写在商的个位的右下角。
师:你从刚才的计算中发现了什么?(当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设计意图: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透彻地理解算理,从而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5÷4=24.3÷2=50÷4=
2.完成教材5页“练一练”1题。
3.填一填。
4×()=134 ()×52=18216×()=610()×6=15.6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计算小数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教材5页“练一练”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