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文化

合集下载

陶渊明之隐中国古代隐文化之典范

陶渊明之隐中国古代隐文化之典范

陶渊明之隐!!!中国古代隐文化之典范田耿辉!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摘!要!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隐士"陶渊明之归隐既是$止泊之隐%"又是$于世之隐%&其$止泊之隐%不仅是陶渊明寻找的精神的故乡与归宿"也是魏晋士人精神寻觅的目的地"成为魏晋玄学的主流’其$济苍生%之志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使陶隐在众多隐文化现象中成为典型代表之一而垂范后世&关键词!陶渊明’隐’止泊之隐’于世之隐中图分类号!Z)"A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A’!"作者简介!田耿辉!!&$$(#"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束缚人们的思想与情感的"主要是封建政治意识形态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各种功利的)庸俗的价值观念"传统社会里的各种各样的思想解放或叛逆行动主要是对此发动的&在成功或者失败间"中国便产生了强大的$出世%的隐逸文化&*!+!,A#只要翻开,晋书-隐逸传.便可想而知"在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古代因种种不得已的原因而隐居的隐士可谓不可胜数"而晋时的$靖节先生%陶渊明因其隐之特点和积极意义被称为隐文化的典范&一$隐之异只要翻阅一下中国古代史"就会发现历朝历代都有以不同形式)目的而隐居的隐士"而以目的分"不外乎以下四类/!一#对国计民生毫不关心&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便是$泰山崩"黄河溢"隐士们目无见"耳无闻&%*)+!,)+#这些隐士的行为"于国于民均无丝毫好处"说穿了"不过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罢了&!二#因为反对社会革新或进步而归隐的隐士&如果说第一类对人民无好处但也无坏处不说也罢的话"那么这类人阻止社会进步与革新"于国于民"有害无利&!三#为着升官发财而来归隐的隐士&鲁迅先生曾说这些隐士们"$肩出0隐士1的招牌来"挂在0城市山林1里"这就是正所谓0隐1"也就是0口敢饭之道1了%*)+!,)*#&!四#陶渊明式的隐士&陶渊明在自身远离政治的前提下"在立足现世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在现实中的努力"使人生内容得到最大的充实丰富"并最终在历史和社会所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陶渊明之隐既是$止泊之隐%"又是$于世之隐%"是经过理性选择的回归之隐"也是始终不忘$济苍生%之隐"不同于前三种隐"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二$隐之缘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他少时就有济世之大志"我们从他的诗句中仿佛就可看到他急切的脚步"感受到他所怀的眷眷用世之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然而"诚如范文澜先生所言"这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统治集团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心情上表现紧张与颓废22%**+!,)#*#在如此社会现状下"兴冲冲步入仕途的陶渊明不免碰壁&陶渊明)&岁开始踏上仕途"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入仕期间他不仅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还经常要违心地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使得他对仕途前程有些灰心丧气&但为了生计"他还是几次的仕而归)归而仕&最终"在矛盾无法协调时"陶渊明开始了痛苦的转换&陶渊明在断断续续做了十三年官以后"终于辞官归田了"关于辞官的原因"他的藉口是$程氏妹丧于武昌%"后人则以为是耻于束带见督邮"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千古以来流为佳话&而实际上其辞官深层原因是其质性与官场不和&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其,与子俨等疏.大意也是如此/$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感士不遇赋.中陶渊明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年!月第)"卷第!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0123.45671218629:60;<.336=6-21>)""(?.3>)"!@.>! 万方数据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封建社会特别是魏晋一代"政治混乱"官场腐败"%政失准的"士无特操$#在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社会里"士子们缺少一种精神的依傍"也缺少生命的保障"还何谈实现政治理想!陶渊明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之不可为"认识了仁政理想之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存方式寻找新生活的想法#陶渊明曾形容自身的仕宦经历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将官场生涯比作牢笼"将自己对个体自由的渴望比作恋旧林#(饮酒)其四更形象地描画了他失意的心态+%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陶渊明从仕本来是为实现政治上的抱负"获得人生价值实现后的更大自由"而实际上他非但没拥有这种自由"反而失去了更本原的&更珍贵的自由#因此"他开始追求退守的自由,,,与主流社会疏离后的个体自由#个体欲在社会上立足"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和路径多种多样"质性和志向这二者有时候并不能统一"这时全靠个体的取舍#叶嘉莹先生对陶渊明的分析较为细腻+%如以渊明之志意而言"则用世乃其本心"归田才是不得已#然而如以渊明之质性而言"则归田方能保全其自然与真淳"而出仕则不免于有-违己交病.之患#所以渊明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的隐居的高名"也非为了世俗的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在-大伪斯兴.的此一人世"保全其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0’,!(",!(!*三!止泊之隐经过痛苦的转换"陶渊明终于弃仕归田"从形体上&精神上都释然了#(归鸟)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借生机盎然&真纯无虑&深恋树林之鸟的形象来自喻#%翼翼归鸟$其实就是陶渊明思想成熟的写照"树林是鸟生命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而陶渊明也终于找到了止泊之处,,,田园,,,他生命与精神的依托之所#陶渊明之回归经过理性的抉择与判断"从中可见其人格涵养的力量#叶嘉莹先生对陶渊明的这一段理性寻觅的过程有过诗意的分析+%自渊明诗中"我们就可深切地体悟到"他是如何在此黑暗而多歧的世途中"以其所秉持的&注满智慧之油膏的灯火"终于觅得了他所要走的路"而且在心灵上与生活上"都找到了他自己的栖止之所"而以超逸而又固执的口吻"道出了-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决志#所以在渊明诗中"深深地揉合着仁者哀世的深悲与智者欣愉的妙悟#$/+0’,!(!*朱光潜先生也认识到了陶渊明%蜕变$的痛苦过程+%谈到感情生活"正如他的思想一样"渊明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我们读他的诗"都欣赏他的-冲澹."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0’,)&**终老归田&托身所得"这绝不是在有的诗人那儿常常听见的无病呻吟式的呓语"而是陶渊明%拼却一生休$换来的一句沉甸甸的人生誓言#李建中的(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一书"将建安文学以来的人格生成模式依次概括为+%邺下,,,竹林,,,金谷,,,兰亭,,,南山$"与之相表里的分别为%孕育,,,徘徊,,,焦虑,,,消释,,,重铸$之心理流变"同样视陶渊明为魏晋人格之终结#他更以优美笔触描绘了陶渊明达到的境界+%南山的主人"不需要像邺下或金谷文人那样依附于权贵"也无须像竹林或兰亭文人那样耽溺于某种玄思#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A0’,!***陶渊明一生的寻觅与求索"可简单概括为%迷茫,,,止泊$#陶渊明因追求进取而迷茫"又在迷茫中不断继续追求#%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杂诗)其五*"%止泊$与回归不仅是陶渊明寻找的精神的故乡与归宿"也是魏晋士人精神寻觅的目的地"成为魏晋玄学的主流#四!于世之隐归隐后的陶渊明身虽隐"心于世#他的心中虽已不再有强烈的立身扬名的思想倾向"但立身报国的思想依旧存在#鲁迅说"%可见他’指陶渊明*于世事也没有遗忘和冷淡$/$0’,!#(*"他的(杂诗)!)首中多表现了其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也表达了其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他并没有完全放弃那种经世致用的态度和立场#(读山海经)中"!*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了他永不熄灭的济世志向#在躬耕的岁月里"陶渊明仍旧怀着一颗积极于世的心"只不过由于自己不屑与官场酷吏为伍而全身归隐"遂把经世致用的仁心寄托在对世事变幻的关注上而已#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多角度&深刻真实的描写"首先使%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在可能的范围内得以渲泄#在(庚戌1*$1)""(年第!期田耿辉!陶渊明之隐"""中国古代隐文化之典范 万方数据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有这样的描写"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直白地说明了由于霜露早降#寒气早临#使农民生活受到极大的损害%又如在&还旧居!一诗中#作者叙述了他离别六载的旧居上京#当他再次回去时#虽是"阡陌不移$#但却"邻老罕复遗$%为什么会这样呢?联想一下当时的历史我们便会明白#陶渊明的家乡柴桑一带#在那几年里屡遭战乱#"邻老$在战争中非死即逃#才会"罕复遗$%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些诗篇#以极大的热情来反映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陶渊明归隐后#并不是以文人自居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亲自参加一些农耕劳动#对农耕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并与下层劳动人民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梁启超曾说#陶渊明的"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是从勤劳得来$’#(),)$*%陶渊明在亲身参加农业实践的基础上#对农耕的意义产生了十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扌詹石不储#饥寒交至$)&劝农!*#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已有了朦胧但却十分深刻的认识%对农耕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使得他的整个人生历程相比其他隐士的现实生活更具有丰富内涵#有更加扎实的基础%陶渊明与老农的共话桑麻一直被传为千古佳话#这一行为的产生与陶渊明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是分不开的%这说明陶渊明已经认识到任何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任何人都应该得到与"人$的称谓相适应的最基本的尊重#而这一点#又体现了当时社会"个人意识$的觉醒%陶渊明归隐后虽退出政治#但心并未远离世局#对晋的统治者极度失望后#便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营构出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人安康幸福的"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桃花源%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在于-他希望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围绕这个君主聚集一些有才干的辅弼之臣#使政治清明#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理想中的世界"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现实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时#他便远离政治#用一种曲折+隐晦的方式传达出了他的人生理想%陶渊明在时代和社会所允许的范围内努力发展完善自己#不再追求儒家文化的现实功利性#而是站在文化的层面上#以文化为理想来批判现实#否定现实#抗衡现实和校正现实%他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隐身于山林之间#以"田园$为基础和依托#通过远离政治的农耕实践+对百姓疾苦的反映#以及对自己理想世界的构建#通过对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深深的思考#来实现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他通过对诗化生活的追求#把个人价值和自由的现实与整个社会完美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陶渊明之隐确实堪称为中国古代隐文化的典范%参考文献!’!(张立伟>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B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B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B (>北京-人民出版社#!&A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B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朱光潜>诗论/陶渊明’B (>北京-三联书店#!&&#>’A (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B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梁启超>陶渊明’B (>上海-商务印书馆#!&)*>"责任编辑!连杨柳#&#P E &1$(1C &)&L /"$(*+/**=/%#;/-(161,(/1*<=(1&8Z %@[61=E :/7)U 6T 20K H 61K .4<:716;6#5671218629:60;<.336=6#$!+"""567121#<:712*67)*"&,*-8:606N 606J 207./;:60H 7K ;71K :646/Q 23;.976K F 71219761K <:712>82.\/21H 71=N 2;1.K .13F K :6;6K K 36Q :60E H 7K #O /K 23;.K :6;.9723E 9.19601:60H 7K >L 671=;6K K 36Q:60H 7KN 2;82.S ;7Q 62321Q 23;.N 2;;9:.320;S Q 6;K 712K 7.171K :6-71U F E 12;K F #N :79:O 692H 6K :6H 271;K 062H.4H 6K 2T :F ;79;71K :656721Q -71U F 12;K 76;>82.S ;;.9723E 9.196012H O 7K 7.1:2Q T .;7K 7J 6;.972364469K ;#N :79:H 2Q 6:7H2;K :6H .Q 63.4K :6:60H 7K ;71219761K<:712>8/9:#";)-82.\/21H 71=.:60H 7K .;6K K 36Q:60H 7K .;.9723E 9.19601:60H 7K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卷 万方数据陶渊明之隐--中国古代隐文化之典范作者:田耿辉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714000刊名: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5,20(1)引用次数:0次1.张立伟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 1995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 2002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19644.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19915.朱光潜诗论·陶渊明 19986.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 19987.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0008.梁启超陶渊明 19231.期刊论文周薇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江汉论坛2003(1)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有着五次入仕并最终归隐的经历.历史上关于陶渊明的入仕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选择了陶澍一派之说,并进而认为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本文以冈村繁的<世俗与超俗>和龚斌的<陶渊明传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取证方法、文化阐释及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加以比较,以揭示在陶渊明仕隐问题上中日学者不同评价的原由.2.期刊论文周薇冈村繁对陶渊明仕隐评价客观性之质疑-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历史上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其归隐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糅合了陶澍与朱自清两家之说,并站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立场上,以日本文化为标准去解释陶渊明的仕隐经历,得出了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的结论.本文认为他的评价预设及其取证、论证都存在非客观的问题.3.学位论文李雅玲仕隐·生死:陶渊明的心结——兼论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2005本文对陶渊明的心结和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国学与我们的时代之二——隐士与隐士文化

国学与我们的时代之二——隐士与隐士文化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时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 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了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王蒙的画……………………………………………………….. 董其昌……...……………………………………………………………..…….
5.隐于朝,如东方朔。这种人身为官但思想已隐,做官不问政事,“居 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国学与我们的时代系列之二
山阳十方书院 南华生 qq群:48818588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 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 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 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 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缘择木,恐伤弓远之 曲木。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作 者 : 卢 藏 用
夜 宴 安 乐 公 主 宅
以 用 语隐 送马高的 之承士终 隐求 ,祯被南 逸高 指亦聘山 》官 着被,隐 记, 终征授居 ,如 南召官, 卢唐 山而左等 藏代 云坚拾待 用的 这: 持 遗 朝 考 卢 就“ 不 。 廷 中 藏 是此 仕 后 征 进 用 “中 , 来 召 士 。 终大 欲 , , , 刘 南有 归 另 后 先 肃 捷嘉 山 一 来 去 《 径处 , 隐 果 长 大 ”。 卢 士 然 安 唐 。” 藏 司 以 南 新 ·
8.
9.不得已而隐,实际上从事最热心的政治,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 羲等,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 烈的反清斗争。石溪也如此,他反清失败后,为了逃避迫害,隐于禅, 但他终生都忠于明王朝,终生反清,情绪十分激烈,一直没能静下来。
10.先隐居,基本上是真隐,但等待时机,等到时机就出山,等不到就 隐下去。如殷商时伊尹、汉末诸葛亮、元末的刘基等。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发展轨迹。

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哲学思想的演进以及文人士人的追求密切相关。

一、隐士文化的成立隐士文化的成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

道家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隐士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经历了多次动荡和战乱,这些动荡使得一些有识之士感到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因此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同时,隐士文化的发展也与社会的相对稳定时期有关,当社会相对稳定时,人们更容易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而催生了隐士文化的发展。

二、隐士文化的发展隐士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隐士文化和现代隐士文化。

1. 古代隐士文化古代隐士文化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文化中。

道家注重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因此道家学派中的一些学者选择隐居山林,修炼心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儒家文化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些儒者也选择隐居山林,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古代隐士文化中,隐士们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他们通过修炼道德、研习经典、与自然相处等方式,追求个体的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同时,他们也注重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写诗作文、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现代隐士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隐士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隐士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内心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上。

现代隐士文化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摒弃功利主义和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现代隐士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相对稳定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追求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一些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成为现代隐士文化的代表。

浅析“中隐”隐逸文化

浅析“中隐”隐逸文化

浅析“中隐”隐逸文化摘要: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中隐”是不起眼却又不可少的一支文化,它的不可少有几个原因,一是它是佛道文化发展影响下的产物;二是它的发展增添了隐逸文化的色彩;三是隐逸文化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是十分需要的。

当今社会是个物质观念飙升的社会,隐逸文化的发展正好可以弥补很多思想文化方面的缺失,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隐逸文化自魏晋以来就迅速的发展,衍生了不同类别的隐逸方式,这些隐逸方式也逐渐的被人们熟悉与接收。

关键字:中隐隐逸文化精神发展一、“中隐”的发展“中隐”文化的产生也决不是偶然,自魏晋以来隐逸文化就有所发展,而初唐以后,中国的隐逸文化就发生了蜕变,不仅是“中隐”的产生,禄隐、半隐等隐逸说法也相继产生。

白居易先生的“中隐”在中国历史中对文人的影响极大,生活赋予了他们太多的不幸,而当你以一人之力不能去改变的时候,你只能选择自我安逸。

所以,在我看来隐逸相对于很多文人而言本身就谈不上是欣然的选择,而是一种迫不得已,是生活的无奈。

他虽选择了“中隐”,不再过问政事,但就其本质而言早已超出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仅是解决生计和求得生活的安逸,这也是初、盛唐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初、盛唐时期集权制度与士大夫阶层的相互通融,如胶似漆的关系并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安史之乱”以后的社会政治现实不允许封建统治者再有那样庸俗的气度。

现实的无奈中他选择“中隐”是自我的一种解脱,并亲身实践,也给处于一片衰惫中的中唐士人找到一条精神出路。

“中隐”教人平心静气不与世争,追求自我的安逸,也算是一种消极的解脱吧!也可说是混世主义与精神胜利法的一种融合结晶,他符合当时士人的需求,所以“中隐”之风在唐一时盛行。

“中隐”也随着白居易先生仕官生涯萧瑟而日渐显豁,它以闲散官、地方官为隐,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吏隐”。

何为“吏隐”?指的是靠国家的工资来养活自己,却不为国家办事的“隐居”,但这样的结果并非是主人公所希望,只因生活的无奈图个安逸。

中国隐士文化范文

中国隐士文化范文

中国隐士文化范文首先,什么是隐士?隐士是指主动远离尘嚣,追求自我修养和内心宁静的人。

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国风·邶风·矣矣》中,“矣矣匪车,维矣是怀。

载矣修远,至矣婚媾。

”这里的“修远”被认为是指追求高尚清修的生活,也就是隐士的意境。

隐士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代,齐、楚、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文化逐渐兴盛起来。

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化名流陶渊明便是一位代表性的隐士。

他追求的是宁静自在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倡导田园诗与隐逸思想,提出了“闲情逸致”的理论观点,对后世隐士文化影响深远。

另外,南朝梁代的文人陶渊明与谢灵运以及唐代的杜牧都被后人称为“三大隐士”,他们在政治官场中失意之后,选择了隐居田园,过起了隐居生活。

他们以田园为背景,以自然、朴素、超然的态度对世俗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他们的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隐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隐士追求宁静自在的生活,传达了中国哲学思想中的“虚静无为”、“超然致远”的价值观,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自我发展。

其次,隐士文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隐士将自然作为自己的归宿,注重与自然的融洽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了人对自然的破坏,呼吁保护环境,追求生态文明。

最后,隐士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隐士倡导简朴、淡泊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精神。

他们主张人们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以自己的修养影响他人,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隐士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提供了一个理想生活的样板。

在当今社会,面对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我们有必要向隐士文化学习,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塑造全面发展的个体。

中国的隐士文化

中国的隐士文化

7、以隐求官。如唐代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
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用这种隐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隐士的三种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隐身于朝野之中,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
10、所谓“隐于朝”。
有人统计过,古诗中约有三成的诗歌出自隐士之手,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现在最多人说的就是:“大隐隐于市”,陶渊明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隐士了。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中国的隐士文化
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遭受排挤,个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便愤然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但却因此成就了中国隐士文化。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式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5、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 第三,塑造了审美文化的精神品格,为艺术 样式的丰富和发展补充了养分。
❖ 如中国山水画的出现与兴盛,山水田园诗的 缘起及勃兴,园林营造的艺术化及意境化, 书法艺术的成熟及超拔,以及逸、空灵、自 然等审美范畴的确立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 要归功于隐逸及隐逸文化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 其次,促进了个体意识自觉的历史进程。 ❖ 个体意识觉醒,首先要求个体具备最大限度
的自由,要有相当的自我独立性。在这方面, 隐士比起一般的文士来,更具有自由的空间。 ❖ 同时,个体意识的自觉,促使文人的审美心 理开始向虚静、平淡转化。 ❖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 1、对绘画的影响。 ❖ 1)题材上,促成了山水画的产生及定型。
❖ 晋代以前,绘画的内容大体分三类:体物之 作,如草木虫鱼等,其作用在于“侔列群 象”,即认识、辨别世界万物;山川形势、 宫室建制,作为地图之用(这也是晋以前山 水画的主要用途);人物图形,其一作照片 来使用,如汉代毛延寿为王昭君绘像的传说。 主要用来摹写忠臣孝子、贤愚美恶,以宣扬 政治伦理教化。如《女史箴图》。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 隐逸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士人的视野逐渐 转向山林,“登山临水,竟日不归”。那些 隐居山林的高士名流,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 但此时山水只是作为高士的背景出现的。两 晋时期大量出现的《高士图》(皆佚),即 证。
❖ 此时的山水画有以下特点:
❖ 群峰排列如锯齿;比例不称,人兽禽皆大于 山;树皆简单,多如伸臂布指,比例大于山; 空间效果差等。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
❖ 宋代提出“以小见大”的“借窗观景”法,由窗中 的小空间进入窗外的大空间,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 景物也无限增多,审美享受也无限丰富。

闲说中国的隐士文化

闲说中国的隐士文化

闲说中国的隐士文化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特立独行的隐士,而流传至今并为我所知道的隐士,往往都是气节高雅的君子。

他们决不肯同流合污,决不肯和光同尘!因此,清高和固执(或许该用坚毅?)是他们的主要特点。

为帮助今天的人了解古代隐士的高洁情怀,特录唐朝王绩的诗《野望》如下: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据说,这首诗的主旨正好能反映隐士们的高节,有古人评价为证:“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

”这首诗似乎是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的,在今天也不难理解。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薇”是野豌豆苗。

而最后一句“长歌怀采薇”,可能隐藏着两个典故。

其一是诗经里有《采薇》篇,其二是古代有两个著名隐士伯夷、叔齐,他们坚持不食周粟而上山釆薇。

因此,诗的最后两句就可以这样理解了:“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了。

”王绩估计最后也没有上山,所以只能讲追怀。

伯夷、叔齐可是真上了山的。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在世时,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

当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

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

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

他们隐居渤海之滨,等待清平盛世的到来。

后来,听说周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两人便来到周的都城岐山。

此时,文王已死,武王听说有二位贤人到来,忙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

周公与他们盟誓,给他们兄弟第二等的俸禄和与此相应的职位。

他们两人相视而笑说:“奇怪。

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那种仁道呀!”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师伐纣时,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起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君,这叫做仁吗?”周围的将领要杀伯夷、叔齐,被统军元帅姜尚制止了。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 待时。
——《孟子·公孙丑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待时关键在权变,蓄养而待,审时而动。
(四)自由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 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 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 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 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 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 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 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 省杭州市)人,早岁浪迹江湖,后归杭州。《宋 史 ·隐逸传》称其“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 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归杭州,结庐西湖 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终生不娶不 仕,喜种梅养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 子”。其名声远扬,多有名士高僧如魏野、惠崇 等住谒,与范仲淹、梅尧臣、九僧等均有诗 唱 和。仁宗朝名臣余靖年轻时曾自粤赴杭,从其学, 并改名“靖”。林逋清苦终身,年六十 二而卒, 赐谥和靖先生。
——白居易《中隐》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苏轼《六月二十七望湖 楼醉书五绝》
三、大隐
所谓大隐,即身仕心隐的朝隐。 代表人物:东方朔、王维
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 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 所谓避世于朝廷闲者也,古之人, 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 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 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 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六五四三二一 、、、、、、 思隐隐隐隐隐 考逸逸逸逸逸

隐士和隐士文化

隐士和隐士文化

隐士和隐士文化中国古代文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隐士文化自成一格,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一笔。

而隐士阶层凭借高贵的品质独具魅力立于青史。

此等高士,或携友同游,纵情山水;或吟诗作赋,陋室高卧;或把酒言欢,高谈阔论;得意处,击缶高歌,仰天长啸,何等自在逍遥。

一、何谓隐士、古今隐士知多少?在这里隐士有三层含义:1.旧指隐居的人。

2.借指因对某事物不关心或因厌倦表示沉默而不出头露面者。

3.指有条件·有机会出仕而不仕,或已经为仕而自动引退的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中华文明几千年高士辈出,隐士阶层阵容庞大,不胜枚举,各个时期皆有代表人物。

最远古就有了一位真正的隐士——许由,晋皇甫谧《高士传》云:“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

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商周时的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春秋时宁死不受君禄的介子推、骑青牛出关的老子、战国的庄周、汉代的东方朔;魏晋时期隐逸之风最胜,号称天下第一隐的陶渊明、竹林七贤等。

隋唐时,半隐半仕的王维、孟浩然。

宋朝的希夷先生陈抟(后世尊为陈抟老祖)佛印。

明清时期的唐寅、八大山人朱耷、黄宗羲等。

二、真假隐士隐士也有真伪吗?有,有两种人常被误认为隐士。

其一,韬光养晦徐图进取寻求机遇的名士。

寻访中国传统文化:隐士

寻访中国传统文化:隐士

在“隐士的生活哲学”一章中,作者详细探讨了隐士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 念和人生追求。通过对隐士们的言行举止、诗词歌赋的分析,读者能够深刻感受 到他们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目录中的“著名隐士个案研究”部分,选取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个体进行深 入剖析。这些个案既有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有近现代的隐士高人。通过对他们的 生平事迹、思想观点、艺术成就等方面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隐士文 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寻访中国传统文化:隐士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文化
内心
传统文化
中国
传统文化
精神
权力
中国
寻访
隐士 思想
物质
隐士
通过
价值观
社会
影响
追求
提供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寻访中国传统文化:隐士》是一本深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士现象的书籍。本书旨在揭示隐 士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通过对隐士文化的挖掘 和解读,本书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视角。
书中摘录:“隐士,不问世事,隐于山林,而心忧天下。他们追求内心的宁 静与自由,对物质世界的欲望极低,却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极高。他们淡泊名利, 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这些摘录展现了隐士们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他们追求内心的平 和与自由,不为世俗所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种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中“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
《寻访中国传统文化:隐士》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为我们揭示了隐士的精神风 貌、生活方式以及对社会的独特见解。这些摘录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隐士文化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也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为我们的生活与 成长提供宝贵的借鉴与指导。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体是隐士。

自古以来,不仅隐士人员众多,而且对于隐士的称谓也纷纭复杂。

按照蒋星煜的统计,自尧舜时代一直到民国期间,各种文献中有记载的隐士不下万余人,而其中事迹历历可考者也数以千计,其名称则主要有隐士、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一种之多(蒋星煜编著《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

以上这些名称中,最能代表其特征的仍然是隐士,所以隐士的称呼也最为流行。

隐居与隐士隐士据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晋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载了九十多位高士的故事,便是从帝尧时期的被衣开始讲起的,但他提到的前十几位隐士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隐士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与此相一致,最早关于“隐居”的说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

《论语·季氏》引孔子的话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其中“隐居”一词的意思,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差不多。

因此,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来说,最早提出“隐居”一词的是孔子,他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这一说法。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隐”,即隐居,隐士一定是隐居的人;二是“士”,即士人,隐士一定是士人。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的士人”。

隐居在这里是和出仕做官相对而言的,“隐居的士人”,就是隐藏起来不出来做官的士人。

根据上面的两层意思,并不是所有隐居的人都是隐士,隐士必须是士人;也不是所有不做官的士人都是隐士,想做官做不上的士人就不是隐士;“隐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种原因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最早提到“隐士”这一术语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他在运用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就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荀子·正论》中说:“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人的隐居理论与实践陈连山作为一种现象,隐居虽然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却是人类一种相当多见的行为。

当然,世界各地的人们之所以隐居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于隐居、特别是长期隐居者——隐士的态度和评价也各有差别。

因此,各国的隐士文化是存在差异的。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中隐士文化赖以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各种隐士的隐居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一、隐士的概念和一般意义当前中国学术界研究隐士现象的著作很多,对于隐士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隐士们的文化贡献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但是其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中国隐士已经消亡。

我认为他们的隐士概念存在一些问题,才导致了这样的结论。

隐士,在中国古代又称为隐者、隐逸、高士、作者、隐君子、隐夫、隐生、隐民、幽人、退士、逸士、逸(佚)民、逸人、遗士、遗人、处士、处人、岩穴之士、山谷之士、山林之士、山人、山民、隐介、居士、方外之士等等。

古人所说的隐士是指长期隐居,有条件为官,但拒绝为官的人。

现代中国学术界使用的隐士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隐士概念指古今中外所有长期隐居、不参与社会主流生活的人。

狭义的隐士概念则只包括中国君主时代隐居的士人,这是从中国古代的隐士概念沿袭下来的。

个别学者的隐士概念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在中国,流行使用狭义的隐士概念。

很多学者把隐士定义为隐居的士人1。

于是,隐居就被视为士人抗拒特定的历史文化(中国从秦汉至明清的封建社会制度)对于士人的压迫而产生的一种行为。

按照这种狭义概念,隐士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结束而结束2。

这种观点由于其定义过于狭窄,把士人之外的所有隐居者都加以排除——当然外国的隐居者更无法进入其中,因此其结论必然限制在中国古代隐居的士人小圈子里。

这样,就不能全面认识隐居对于人类的普遍性,更不能准确理解隐居的性质和意义,也无法在国际间进行交流。

中国存在大量隐士,印度、韩国历史上也有不少隐士。

从白居易《中隐》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从白居易《中隐》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4、表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 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诅可待。——《读山海经》 其十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 己 ,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 冲长缆。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 ,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公知去 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遥 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咏荆轲》 “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 卫衔微术,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 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 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 加抑扬,更离真实。”——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 六》
艺术成就
平淡自然 朱熹说:“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 语类》卷一百四十) 元好问评:“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 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

田园生活、平淡自然、顺应天理、顺从自然、简 洁含蓄
四、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闲情
著名的隐士——陈抟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五代 末北宋初著名道士。亳州真源人 (今安徽亳州境内),一云普州崇 龛(今四川安岳境内)人。少聪颖 过人,及长,诗、礼、书、数、 方药之书无不通究,以诗名于后 唐,当时士大夫皆欲识之。曾应 进士第,值亲丧,睹世乱,乃散 家业,野冠草服游于京国间,以 山水为乐不求仕禄。后唐明宗赐 号“清虚处士”。后唐清泰间 (934—936)隐栖武当山九室岩, 服气辟谷二十余年。

中国古建筑中的隐喻文化

中国古建筑中的隐喻文化
太和 殿 前的月台上摆 的 铜鼎 、 铜龟、 铜鹤 是大典 时用 来焚 香的 , 时 代的建 筑 隐喻而被 社会 通过 并一 代代传 递下来 。 铜 鹤 都 是长 寿 的动 物 , 放 置在 这 里也是 寓意长 寿 。 含 有江 山永 自诩 真龙 天 子 的皇 帝把 建 筑 的隐喻 做 到 了极致 , 简 直是 乐 此 不 铜 龟 、 月台上 的 日 晷 和嘉量 , 都 是用 来象征 皇权的 。 疲。 所 以中国的 宫廷建 筑 中处处有 隐喻 文化 的痕 迹 。 如果说 封 建统 治 固之意 。 者 玩物 丧 志 , 这大 概也是 一种 玩儿 法 。
是超越 形态之上的精神内涵, 它是创造形态的 “ 道”, 形态本身即是 民族 之 间的 和 谐 。“ 中和 ” 二字 取 自 《 礼记・ 中庸 》 “ 中 也 者, 天 下之
“ 器”。
大 本也 ; 和 也 者, 天 下之 达 道也 。 ” 殿 名体 现 了儒 家的 中庸思 想 。“ 乾
隐 喻的 认识 以文化 为依 据 , 隐喻 的成 果 以文化 为载 体 , 同时又促 清 ” 二字 取 自唐 代 韩 愈 《 六合 圣德 诗》中的 诗 句 :“ 乾 清坤 夷 ” , 意 思
改辇
中国古建筑中的隐喻文化
贾冰 河北省邯郸市黄粱梦
【 摘 要 】本 文简要概 括 了 隐喻文化在 皇家建筑中淋 漓尽致 的体 动, 造型玲珑空灵。 其中九粱、 十八柱、 七十二脊, 均为九的倍数 。 九在 历来为 帝tf l ' ] 所青睐。 这 种 构思 , 不仅 充满 现 以及在各 地 民居建筑装 饰中花样繁 多的应 用, 表现 统治 阶层祈求江 山 中国古代 为 阳数 最 大者 , 永固、 广大百姓祈求合 家幸福、 人 财 两旺的普遍・ 理。 了皇权 至 上的 象征意 义, 也 为 紫禁城 平添 了无 限神 韵。 【 关 键 词】古建筑 ; 隐喻; 文化 ; 谐 音; 会意 ; 象形 ; 吉祥 ; 美好 ; 平

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文化探析

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文化探析

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文化探析概要:儒道两家于乱世隐逸的行为选择有其自身的理论指向。

遭逢乱世的文人,普遍具有入世有为与出世无为的矛盾的忧思。

隐逸在乱世中作为文人的行为选择,既是为了保全志向、成其道义,也是为了避祸求安,置身于乱世之外。

且儒家入世思想与道家出世追求在文人的隐逸心态中,除表现出一定的和谐统一外,还具有矛盾性,并体现在文人于乱世中内心的忧思与表面闲适的冲撞,共同塑造乱世中文人隐逸的内在精神特质。

时逢乱世时,文人对社会现实普遍感到失落,入世不得时,便产生乱世之隐的忧思。

隐逸作为文人生逢乱世的一种行为选择,其或“求其志”,或“图其安”,又或是“全其道”,来表明不愿卷入时局,置身于乱世之外。

正如庄子借伯夷、叔齐之口说:“遇乱世不为苟存。

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洁吾行。

”儒道两家的乱世隐逸哲学,共同塑造乱世文人的精神内在,但其二者在和谐统一下又锻造了文人隐逸的矛盾心态。

一、乱世文人的隐逸忧思隐逸作为一种文化选择,自古有之。

从上古到近古,一些政治家、文学家常将“隐逸”作为宿命性选择,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对于自身命运的忧思和无奈,同时也表露出文人的不甘和抗争。

伯夷、叔齐不食周栗而上山采薇,许由不受君位而洗耳颖水,陶渊明于南山戴月荷锄,林逋以梅妻鹤子终老。

因而,隐逸非一时之气使然,必然有其深刻原因。

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将隐士的隐逸行为归结为“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对于隐士隐居的原因,范晔的归类无疑具有普遍性。

在范晔的概括中,乱世中文人隐逸的深刻忧思更是彰显无遗。

或忧不能“求其志”,不能“全其道”,又或不能“图其安”,如老子西出函谷关乘青牛而去,陈与义逃亡巴丘不再出仕,张岱国破家亡避居山居。

春秋战国在诸朝代中是典型的动荡乱世。

儒圣孔子,曾在周游列国的道路上遇楚狂隐士接舆。

接舆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隐文化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那日初闻此诗,即觉此诗所描绘景致的淡雅,更为诗中所展现的意境感到叹服。

不禁想起那句:难得糊涂了。

张养浩诚然是太过聪慧了,识透了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即便欲语又有何人听?宛若当年始皇母,庄襄王后淫乱后宫,被始皇打入冷宫,倒有不少识大体之士劝阻始皇莫要如此,失了孝道。

哪知始皇帝不听,且又杀死了二十七位力谏之臣,倒白白浪费了二十七条人命。

故蔡东藩有言:太后不谓无罪,谏官真自取亡。

想来张养浩明白这些道理,倒也乐得逍遥,称父母年迈辞官归故里了。

后又被召几次不赴,倒也真情实意写下来《山波羊》这样的淡雅、深境的诗作来,让我等瞻仰。

从此诗中,倒是窥出一些隐士、隐居的味道,不如从此处下笔,寻觅一些道理出来罢。

隐士隐居,在中国算得上历史悠久,被人仰慕,也被人斥责,西蜀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中曾得孟获之兄的帮助,孟获之兄即是一位隐士,诸葛亮不禁想起自己躬耕于南阳的那段岁月,当时便坦言:羡慕先生的生活。

被人斥责的也算是些有识之士,不想让中国贤能之人因个人仕途失落而抛弃了国家,独善其身,厌世出世,安逸于山林之论。

故在我看来,中国隐居也算的上是一种文化了。

就我所知道的隐士隐居者,上及尧舜禹时代的许由等,下及魏晋竹林七贤,陶渊明等,再到元朝张养浩等都算得上是中国隐居的代表隐士了。

【一、隐文化之小隐】关于隐文化,古代诸多诗人、文人都有所谈及,有分之为大隐、小隐的,也有分之为大隐、中隐、小隐的,总之隐文化倒也成了文人们津津乐道的素材了。

不妨我们先谈谈小隐,古人云:小隐,隐于野。

这个野,我认为应当是山林间,与山水为乐,与自然相亲。

当然也有解释说是隐于朝堂,关于这点我不太了解,暂且不提。

小隐者,在贾岛的诗中可窥一二,贾岛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首句便道出隐文化的重点,便是松下,此松下所代表的含义无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竹、梅岁寒三友,隐士以此表明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

其实关于隐文化,我想不少人会认为是一种奢侈的精神享受,对于古代人而言我不知做一个隐士是否很难,但我却知道对于当下想做一个隐士也并非容易的。

想现代社会,过于浮华,人们的金钱意识要大过道德情操,其实谈道德情操倒是我的过失,当下谈这个貌似很不和谐。

除却这些,便是想寻一个安逸的地方隐居闲适下来是需要很大功夫的,且不说钱财,即是一块自然清新的地方都很难寻觅了,当然看官如果看到这里一定认为我是瞎侃,在偌大的中国还找不到一块原始些的森林地带吗?我承认,确实有些夸大,可是当下的社会形势不正在讲述着这些地方正在人类的功利性下渐渐退却吗?难道北京在古时便是飞沙走石的?或是蓝天白云因为时代的变化也学着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习惯性的变成了灰色?若真要如此这倒有些让人费解了。

故在当下社会想做一位隐士是决计不可能那么简单的,而今社会如此浮躁,诸多传统文化被遗忘,人们还夸夸其谈外国的观念好哩,当然我不是否认外国所以的观念都是坏的,而是觉得在国家忙着从西方观念中发展时,不妨也寻觅下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毕竟我们是东方黄皮肤人,有自己的文化,即便是发展国家需要借鉴也不应当渐渐忘却了自己的文化,倘若真是如此,人们出口便是国外的一套套理论,那洋人们还不得乐开了花?兵家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此言果不假,西方某些国家是明白中国的实力的,不然拿破仑也不会形容中国是一头睡狮,所以他们很早便用侵略来勒死这头睡狮,始料未及的是睡狮在死亡之际却缓缓张开了双眼,于是华夏儿女开始觉醒,用意志赶走了列强,那些国家开始后怕了,便不敢再强行来勒这头有苏醒之意的狮子,他们便开始用文化、观念来影响这头渐渐苏醒的狮子,他们坚信这头狮子还未完全苏醒,还是可以注入迷魂剂来使这头狮子成为自己的宠物,于是便开始在狮子还未完全张开双眼,四肢还是微弱的那刻开始注入自己的文化与观念,让他们兴奋的是,这头狮子仿佛有些吸允他们文化与观念的趋势,他们开始洋洋得意了,而狮子也在将醒之际渐渐遗忘着自己。

所以中国在飞速发展经济之时,国民的道德素质却也在飞速倒退着,从教育到社会,从官员到平民,都在渐渐丢失着自我的文化,于是便眼睁睁的看着西方国家跑到我们的国家从孔子等古代贤人的理论寻找济世之道,而我们却守护着这些宝藏,在质疑着这些理论是否正确?是否适合我们的发展?本人学识薄弱,不敢妄谈,但料想西洋大国,在领军世界各国飞速发展几百年后,明白自己的私欲已经将自然折磨的伤痕累累了,再坚持下去便会有生命之危,故想要改变观念来发展,他们看到了东方古国的文化,他们也深刻的明白中国在封建王朝下都能频出盛世,必定有东方文化的道理所在,所以他们在折服中学习着。

而我们,这群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也许是被封建王朝毒害的太过深刻了,总是习惯性的批判这些文化与理论,觉得妨碍中国发展的就是这些该死的理论,其实想想即便是这些理论落后了,但曾经它们成功造就过几代王朝吧?那么落后了,我们又没有新的理论,何不反思下老祖先的理论弊端所在,加以改进,总围着批判有何意义?所以隐文化对于当下社会这种道德渐渐沦丧的年代,是无法提及的,更无法去实践的。

小隐于野都不得而为之,即便是你找到了一块类似桃花源这样的美丽家园,你又能保证你的内心可以做到真正的隐?念来不大可能罢【二、隐文化之中隐】大隐、中隐、小隐文化的提出者是唐?白居易,白居易诗云: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白居易更趋向中隐白居易的隐法倒是切合实际,既想到了隐的基本生活问题,又想到了隐会身体劳累,故取了个两全其美之法,便是既有一定社会地位,又有稳定可观的收入来源的闲差。

相比隐到荒山野林的困苦,倒不如选择中隐,所放弃的不过是官场中的实际权利及个人正常的收入而已。

如此隐士、隐居之法,看来是集大成了中国中庸之道,且不论这样的隐法是否算隐,单单是这个无法安贫乐道,倒显得白居易这中隐有些勉强了。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便咎于白居易什么,毕竟在封建年代,想要独善其身也是不容易的,正所谓过惯了体面的生活,再过清贫的就有些不易了便是如此。

白居易能够如此想倒也是无可奈何之所为了。

怪哉的便是,当下社会的有些人,既不肯安歇自己,又故作傲然,倒有些自找苦吃了。

不禁想起建国初期,有一位老先生,既乐于文场,又喜好商场,偏偏还流转于政场,可谓场场皆到。

老先生这“隐法”可比白居易厉害多了,到最后却落得三场之士都不认可他为自己一方的,老先生无奈倒去找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伸屈了,弄得毛主席、周总理也不晓得该如何安排这位老先生了。

虽然这个案例用于说中隐有些牵强,但对于当下的某些人来说确实可以一针见血的形容。

当下社会,诸多人不安逸于自己所“隐”的根本,无法做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譬如一些教育教授、专家们不思如何研究好自己该做的事,倒喜好政界、文艺界、商界,做研究的不能安静下来,那还有何研究可言?当然并非说在本职业外搞些副职业就是一种罪过,主要是得看看自己所做的事社会功效有多么大,一旦做不好又会误了多少人,这才是需要注重的重点,倘若真是喜好别的,倒不如放下本职的东西,去认真的做其他,如此倒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其实中隐文化极似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生活,说白了跟没隐一样罢了。

故白居易将隐文化分为三类,其实主旨便是想要寄托于隐士这个虚幻头衔来作为精神寄托,其实这三种分类其实是“伪隐”只是一种无奈于社会,而选择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其实这便是对于士大夫们而言,就是回归平民百姓却又略高于平民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做个不大不小的官,有着不高不低的工资,过着不紧不慢的生活,有一份不算太高兴也不算太悲伤的心情,这也是中庸之道的风格了。

其实能够真正这样做,倒也算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无法为社稷分忧,也不会让自己堕落迷茫,更不会让自己随波逐流,祸害社会,倒也安然。

中隐,稍稍体会下隐文化所带给人的那种纯粹、自然的心境其价值不若小隐,更不若大隐。

现代人不少人便是选择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活得稍稍洒脱些,不过更多的是过着连最低标准都达不到的生活方式,便是功利性太强,太过于注重权势、名利、财富如此而来,即祸害社会,又不得让自己过的幸福,实在是不可取。

不过其实想想也明白了,人的价值观有所不同,价值观不仅仅取决于胸中的学识,更取决于成长时的磨难。

看一看清代的大贪官和珅和士龙便可知道,对于和珅而言,自己的价值观便是当官,贪污这是他一辈子最大的爱好,情色还在其次。

念来是为何?皆因和珅儿时成长艰辛,饱受了世间冷暖却无法得知人生的真谛,最后落得一缎白绸,结果了性命。

看官们,此时你们能看到什么了吗?【三、隐文化之大隐】白居易所提大、中、小三类隐文化是指求同存异的实用法则,并非隐文化之根本价值所在,我们所谈的也不算隐文化真正的价值,只是从隐文化中窥探些能够对于我们现代人有所帮助的观点,倒也不失为一种思索求进的方式了。

大隐莫过于晋陶渊明了,陶渊明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便算是真正道出了隐文化的价值,上述的小隐、中隐不过都为这大隐作了陪衬了。

隐文化从闹市搬入山林如何?从仕途渐入民间又如何?都逃脱不了一个烦字,即便是在山林与山水为乐,也不如心中坦然,无私无欲来的实在。

有人笑言唐伯虎那句: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太过自负,我倒觉得唐伯虎能够看清形势,合理处理自己的时间,也算是一种渐渐走向一个良好生活方式的态度了。

隐文化最大的特点,我认为便是不让心灵受奴役,却也不会因厌世而不顾大体,不然关于隐文化所谈的必定是以老子的道隐为首的超世价值了。

真正的隐文化所教给我们的,便是让自己学会明白人生百态,如若不能改变社会,那便试着改变自己如此方能活得洒脱、幸福。

可这个改变自己又怎会容易?小隐,忘却世事,非真忘,是图忘。

中隐,不论是非,非真不论,是无力论辩。

都只能是一种被动状态,真正灵活、主动的状态便是大隐,那种能够明白世事,却又懂得该在什么时候将自己的观念展现于世,内心又可以豁达、开朗,不被世事所拘泥,做到真正的“心静自然凉”。

对于这个改变法,基本上成功率为零了。

大智若愚,并非谁一句话便可以做到的,但偏偏有些人却就能做到虽处喧嚣的时政,市井,却可以大智若愚,淡然处之,我认为真正的隐文化便在这里。

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中国奇人异士层出不穷,即便是现代社会,中国有识之士还是很多的,从网络论坛上便可窥知一二。

但这些有识之士有时候却已经懒得讲自己的满腹经纶拿出来了,因为这个社会已经太过浮华,人们的价值观已经低落的无法形容,即便是自己的满腹经纶拿出来也显得苍白无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