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中的矛盾观
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要善于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主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影响事物性质,要求我们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恰当处理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
第1 页共5 页。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总复习资料(3)
⾼⼆政治哲学常识总复习资料(3) ▲⽭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和核⼼): 1、⽭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因为: ①.⽭盾观点揭⽰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既相互对⽴,⼜相互统⼀的⽭盾双⽅的联系。
②.⽭盾观点揭⽰了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即事物内部⽭盾双⽅的对⽴统⼀。
(以上也是“唯物辩证法和形⽽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盾和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的原因) 2.⽭盾分析法具体包括:①.⼀分为⼆的⽅法(两点论、两分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法;④.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⑤.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3.⽭盾就是对⽴统⼀。
对⽴是⽆条件的,⽽统⼀是有条件的。
“统⼀”是指⽭盾双⽅在⼀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盾双⽅依据⼀定条件相互转化。
4.⽭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解决,解决⽭盾只是把⽭盾的激化状态转化成缓和状态,并不是消灭⽭盾。
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是指在⽭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盾的正确⽅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盾特殊性原理的⽅法论,但须在⽭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作⽅法和优良传统,是马列主义、⽑泽东思想和邓⼩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作⽤:⾸先在于它是⼈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盾的关键。
6.⽭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7.认识事物的秩序: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
8.事物的主次⽭盾转化了,我们的⼯作中⼼、⼯作重点也随之转移。
⽭盾的主次⽅⾯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不⼀定是根本性质,可以是事物某⼀⽅⾯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了。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题思路 总结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题思路总结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答题思路(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①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既要看到斗争性,也要看到同一性,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要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答题思路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①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答题思路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方法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题思路★★★★★①二者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①二者相互联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高二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三课矛盾复习课件1课件 旧人教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是: 联系、发展、矛盾
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是联系的 根本内容,是发展的动力;联系是事物 矛盾的表现形式;发展是事物矛盾运动 的最终结果。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 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 就是对立统一 。
甲
对立
乙
统一
某一事物的矛盾
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是否是一回事? 二者是什么关系?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对此你有何理解?
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温家宝]: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 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 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 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 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什么叫两点论、两分法?什么叫一点论?其实 质分别是什么?
两点论、两分法是指认识和分析问题时既要 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 要分析两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面之间的统 一。其实质是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一点论。就是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 或只看两面之间的对立,忽视两面之间的统一,割 裂对立与统一。一点论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 对化。其实质是片面看问题的方法
[10:54]
[温家宝] 你提到一个让我非常感到担心的问题。 我曾经讲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 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 定,甚至政权的巩固。 [11:37] [温家宝] 处理好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和管好通 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方才我说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但是这 是很难实现的,而且必须实现。 [11:38]
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矛盾原理方法论总结
原理方法论记忆一卡通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8个)原理名称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
(1)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斗争性是绝对的。
(2)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方法论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举例(1)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两者地位和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性;同一性是相对的。
问题。
反对用片面的(2)统一:它包含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观点看问题。
我们要在对立中把相互依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定条件相互转化:塞翁失马、置之死地而后生、居安思危(1)“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为前提;握统一,在统一中把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握对立。
“不是冤家不聚头”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2)生活中和自己如:对环境资源的保联系最多、关系最密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远护与开发;对传统文切的亲人和朋友,往东变化和发展。
化的继承与创新;经贸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同行是冤家”(3)猫和老鼠、鹿和狼。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原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置之死地而后生件,使矛盾向有利方虚心使人进步向转化,趋利避害。
事事有矛盾:自然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领域都普遍存在着矛盾。
时时有矛盾:人,从生到死,时时刻刻存在着矛盾。
人们每天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有一部分细胞在死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哲学模块的政治内容是必修四的政治知识点,很多学生都表示哲学很难理解,其中最难掌握的就是矛盾的原理知识,你想知道自己掌握了没有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
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① 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方法。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高中政治文化与哲学学案《矛盾观》知识点汇总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重要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重要观点)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和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重要原理)矛盾基本属性原理(用在综合题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4、矛盾基本属性的有关知识(单独考查,以下5点根据材料取舍):①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②同一性的含义。
③斗争性的含义。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⑤矛盾基本属性原理5、(特殊题型)单个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A和B的关系,如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等。
可按下面步骤思考答题。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A和B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A和B是对立的,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是相互对立的……。
③A和B是统一的,两者相互依赖……,两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④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把A 和B有机统一起来。
【例题】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
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
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
这既了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城市形象与民生问题具有斗争性。
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对立。
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同一性。
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点
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点作为高中政治的重要内容,矛盾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因素。
学生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矛盾、种类、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等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以下方面内容。
什么是矛盾矛盾是指存在于事物之间的互相排斥的因素。
也就是说,当事物内部或外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观点、目标时,就会产生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种类根据产生矛盾的事物不同,矛盾分为以下几类:1.经济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例如: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个人收入水平之间的矛盾。
2.政治矛盾:在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矛盾。
例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
3.文化矛盾: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
例如: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4.社会矛盾:社会中各个阶层之间、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
例如: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产生原因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的冲突:当事物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时,就会产生矛盾。
2.观念的不同:不同的观念会导致认识上的差异,最终产生矛盾。
3.资源的分配: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会导致矛盾产生。
4.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的发展水平也会导致产生矛盾。
矛盾的解决方法矛盾的解决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舍弃一部分利益,以求大局和谐。
2.通过调解、妥协等方式解决矛盾。
3.发挥矛盾的作用,达到发展的目的。
4.通过权衡利益,解决矛盾。
总结矛盾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原因复杂,解决办法多样。
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各种矛盾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以便将来在实践中能够领会矛盾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方法论讲解
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方法论讲解作为高考政治的重要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与方法论在政治思想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之一,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应用。
一、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指对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过程和对矛盾的辩证认识方法。
它是一种探求物质世界本质的方法,彰显了人类思维的高度发展和探索真理的进步性。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矛盾与辩证。
矛盾是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对抗,矛盾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辩证就是指反对派别之间通过自己的观点与对方的观点的斗争最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
唯物辩证法突出了矛盾运动、质变与量变、阶段性等方面的辩证思维方法。
二、矛盾观的概念“矛盾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概念,是对世界各种矛盾的辩证认识。
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客观事物的发展就是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发生的。
因此,矛盾观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观”与“非对抗性矛盾观”两种。
对抗性矛盾是一种进一步为自己的方向而阻碍对方的方向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对立面、对立事物之间的激烈斗争,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差异、竞争和对抗。
例如,阶级之间、派别之间的矛盾都属于对抗性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则是指在同一个物质体系内,由于不同部分的差异,部分内部或整个物质体系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的矛盾,表现为矛盾双方的联系、互补和互根。
例如,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都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三、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方法论,它以矛盾为中心,以解决矛盾的转化为目的,在对待问题上始终持有辩证思维的态度,研究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历史发展过程。
辩证思维包括"分析"与"综合"两种方法,是指对待事物问题时必须全面、客观、科学的思想方法,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矛盾关系把握问题的本质与内涵,分析各种矛盾关系,逐步深化对事物本质及其内部矛盾规律的认识。
政治必修四哲学矛盾观知识点总结
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①哲学上所讲的矛盾不同于生活中所讲的逻辑矛盾。
②“事物内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③指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例②: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②矛盾的斗争性:绝对的、无条件的,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三种表现: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只有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会排斥或斗争;彼此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谈不上矛盾,更不会排斥或斗争。
如“上”与“白”)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哲学中的矛盾观
【知识链接】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只有形成统一体——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条件,矛盾双方才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②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发展的方向。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
①促
进事物的量变。
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
②实现事物的质变。
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根据含义判定——可靠的区分方法。
主要矛盾是针对事物发展而言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针对事物性质而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根据材料侧重点判定——有效的区分方法。
如果材料涉及促进事物的发展,侧重于解决问题(改造世界),则适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如果材料涉及事物的性质,反映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认识世界),则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3.根据关键词判定——快捷的区分方法。
题目中出现“抓重
点”“抓中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是抓主要矛盾的表现,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题目中出现“抓主流”“抓本质”“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等关键词,则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
二者均有两层含义。
从定义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从性质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在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
①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寓于”即“存在于”“包含于”的意思。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意指任何“个别”都包含着“一般”,任何“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
不能认为一般包含个别、共性包含个性,因为共性撇开了事物的具体特点,只是概括、抽象了事物的共同点、共同本质。
出现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因为对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含义理解不准,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或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再特殊的事物,也总是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某种共同点,总是具有同类事物的一般规律。
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②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2)〖JP+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JP〗
①两者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②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则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创新预测】
1.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世纪以来第八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决定》指出,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这是因为
A.《决定》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2. 2011年上半年,我国各地积极推行房产限购政策。
各地“限购”细则都限定了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但“限购”执行的尺度不一,其中,深圳最为严厉,对无法提供在本市一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实行禁止购买;相比之下,天津、太原的“限购”则显得温和许多,只对城市核心区域进行限购,其他区域不受限制。
这从哲学上体现了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DW2〗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DW2〗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3.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
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政治制度的完善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4.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
他指出,亚洲社
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迎机遇和挑战等。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把握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因为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将其视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抓主要矛盾的体现,答案为B;A、C、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
【解析】
本题以房产限购这一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材料主要表明在各地积极推行的房产限购政策中,均限定了购房套数,但各地具体执行的尺度不一,具有不同特点,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答案为A;B、C、D与题意不符。
3.
【解析】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C正确;A与题意不符;B不属于哲学道理且
说法错误,排除;D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4.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矛盾基本属性的理解,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包容性发展”即不同国家在相互联系中合作共赢。
这表明,在发展问题上,国家间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同时,各国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存在着斗争性。
〖JP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各国只有在不平衡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即在对立统一中才能共同向前发展。
答案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