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以前欣赏过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西湖、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安徽省看看“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板书)。
2.请看大屏幕!(播放黄山风光图片)3.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黄山风光,同学们看得可陶醉了。
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4.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其中的一绝——奇松(板书)5.齐读课题。
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两三个)同学们真会思考,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在感触较深或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注。
三、尝试学习,我来展示(一)学习字音1、课文中的生字词都学会了吗?(出示生字词1):誉为陡崖玉屏楼宾客屹立卧倒a.谁来读一读?b.你一下子都读对了,真不简单。
这个字的读音特别容易错,读后鼻音。
你来带大家读一读。
这些生字的读音方面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师:“屏”呀,还有一个读音呢,谁知道的?对了,还读做bing,屏住呼吸的bing。
2、我们一起来把这行字读一读。
(二)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觉得哪些字在写法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a 出示“誉”字,这个字的结构我们要注意了,是上下结构,下面的言要写得小一些。
有一个字和它特别像,出示“誊”,谁能想个办法来区分它们?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b “卧”这个字左边一半笔顺我们要特别注意,谁会写的?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2、请大家拿出生字练习纸,把这誉和卧每个字写一遍。
(提醒写字姿势)(三)理解3个词语生字词会读会写了,咱们还需要理解。
这些词中你觉得最难理解的是哪一个呢?(联系上下文理解“誉为”)我们来看这句话,出示: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现在你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对了,我们把不理解的词语送进句子里,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了。
(看图读文理解“玉屏楼”)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黄山的玉屏楼,它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预习的基本方法。
2、能利用预习的方法预习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黄山的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板书:黄山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吗?是什么意思呢?(那么老师来告诉大家,这句话说明了看过黄山以后就什么上都不用看了,在黄山上可以看到各大名山的特点。
因此,黄山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奇山”,今天,我们学习黄山奇松(指课题)(板书:奇松)(一起读一下)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过渡: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当我们打开课本的时候,就会拿起笔来,边读书,边圈、勾、画,做读书的笔记,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是怎么预习的?2、交流预习方法,相应板书:预习符号(圈勾画符号)生字生词下加“”,并注音,释义。
重要词语下加“ … … ”或“▲▲▲ ”。
重要句子下面“”。
比喻句子下面“”拟人句下面“”疑问句子下加“?”自然段前标 1 、2、3自然段中分层标志“/ ”意义段标志“// ”五步预习法: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按全班统一的符号边读边标出各自然段的段号,圈点出字词,找出认识的生字和理解的词语。
第二步:查工具书,理解字词。
对文中的疑难字词,用符号标出,查工具书法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
第三步:试分段落,思考质疑。
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大体了解,试着划分段落和层次,思考段意和层意。
还要熟读课文,多问几个为什么,标出疑点。
第四步:瞻前顾后,揣摩练习。
每篇课文后都设计了练习题,预习时可联系前面的预习提示,思考这些练习。
第五步:重点朗读,反复吟诵。
三、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略)(1)这是课文中的生字,你会读了吗?你觉得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谁愿意把生字组成词语,领着大家读一读?(3)这些生字你还能组成别的词语吗?2、检查读书:课文读的怎么样了?谁愿意来读读课文?(1)当一个同学读的时候,我想请其他同学和我一起做评委,我们要认真听,并且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或者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能读得比他好。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黄山景区内奇松的地理分布和特点;2.学习奇松的形成原理和生态环境;3.探究奇松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二、教学重点1.奇松的地理分布和特点;2.奇松的形成原理和生态环境;3.奇松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三、教学难点1.奇松的形成原理和生态环境;2.奇松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为学生介绍黄山奇松这一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介绍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二步:讲授(30分钟)1.奇松的地理分布和特点:简要介绍黄山奇松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突出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并通过图片进行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2.奇松的形成原理和生态环境:介绍奇松的形成原理和生物生态环境,通过知识图解或生动的示范进行解释,让学生深入了解奇松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历程。
3.奇松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讲解黄山奇松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结合历史和文学方面的资料,重点介绍其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步:探究(30分钟)分组或个人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究奇松的形成原理、生态环境及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并记录下自己的探究成果。
第四步:交流和总结(1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深入了解黄山奇松;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究奇松的更多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表现(参与程度、独立思考和表现能力等);2.课堂讲授效果(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掌握);3.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积累、思辨和创造能力等)。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
二、学情分析经了解,部分学生曾经游览过黄山,对黄山、黄山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产生初步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生能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特,但品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 会写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五、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六、信息技术整合点:整合点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整合点二:图片呈现,直观深刻。
整合点三:大珠小珠落玉盘---图文结合,学习新知。
整合点四:东风忽起垂杨舞---伴奏范读第一段。
七、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教师的牵引指导、学生的反复朗读和交流讨论,把握课文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网络教学,让学生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马上就要“五一”劳动节了,有没有打算出去游玩呀?你准备建议你的父母带你去哪儿呢?为什么想去哪呢?(学生畅所欲言)2、今天老师再向你们介绍一个“五一”旅游的好去处,那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媒体出示“黄山”两字)那里的松、石、云、泉都非常有名,大家想去吗?现在让我们先去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
(先出现黄山松图片,然后逐渐出示特写的“奇”字)3、齐读课题后学生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指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根据读书要求评价)3、听课文朗读,边听边看边思:黄山松奇在哪?4、交流(1)位置奇(提示: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2)形态奇:(回答后齐读最后一段)(三)品读体会1、黄山松千姿百态,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到曾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去观松,在那儿,你会看到哪些松树呢?2、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二段,在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
(1)学习迎客松:①细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理解:“遒劲”“饱经风霜”看图想想“郁郁苍苍”是说这棵树长得怎么样?你能换个词吗?指导读该句。
②指读第二句:这句话是写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它名字的由来)指导朗读③师读第三句,要求学生换一种说法,请用上“不仅……而且……”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
黄山奇松教案第一课时
黄山奇松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标题:黄山奇松教案第一课时教案目标:1. 了解黄山奇松的地理背景和特点。
2. 学习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黄山奇松的地理背景和特点。
2. 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1. 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的理解和解释。
2.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黄山奇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黄山奇松的地理背景和形成原因的相关资料。
3. 学生绘制自然景观的素描或照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黄山奇松的话题,与学生分享一张黄山奇松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对于黄山奇松的了解程度。
2.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黄山奇松是如何形成的吗?”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给学生简要介绍黄山奇松的地理背景和特点,如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被誉为“中国的五岳之首”,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自然景观而闻名。
2. 讲解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如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土壤特点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3. 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山奇松的地理背景和形成原因。
步骤三:思考与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并列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你们认为黄山奇松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步骤四:综合展示(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自然景观素描或照片,分享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自然景观,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黄山奇松这样的自然景观?”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五:小结与延伸(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黄山奇松的地理背景、形成原因和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网站链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山奇松以及其他自然景观的知识。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一、教材简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该单元的主题是:赏名山大川、访名胜古迹。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
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
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
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
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迎客,陪客,送客”,这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
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二、教学目标:1、认识6个能识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情感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大好河山,咱们贵州也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你们去过贵州的哪些地方呢?(有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有神秘的织金洞,有辽阔的龙里草原,还有一到春天就漫山遍野开放的百里杜鹃)你们爱这些地方吗?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表达你们对这些美景的偏爱。
你能用“情有独钟”说句话吗?面听老师读一段文字,大家仔细听听,你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人们对什么的偏爱。
对,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欣赏黄山“四绝”中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
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把生字读正确了吗?指名读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老师听同学们读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和同学读一读,范读课文,提出要求:黄山松“奇”在哪里?、全班交流1)位置奇(提示: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多种方式朗读第一段。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该单元的主题是“赏名山大川、访名胜古迹”,共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三篇课文。
《黄山奇松》是继《黄山怪石》后又一篇介绍黄山的文章。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
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
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
一一描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
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众多的四字词汇,并扣住这些词语体会三大名松的姿态及其精神品质,进而通过这些关键词理出一条背诵课文第二自然的思路。
3、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扣词应题:1、同学们,钱老师可是第一次到你们姜堰来,怎么样,欢迎我吗?钱老师对旅游最感兴趣了,你们能告诉我姜堰有哪些名胜古迹吗?这么多风景名胜,看来姜堰的旅游资源还挺富足的。
那在这些名胜中,你最喜欢哪一处呢?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来表达你对这种名胜的偏爱,你能用它来说句话吗?学生交流,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的错误。
2、(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来看看这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人们对哪样事物的偏爱?揭题:黄山奇松这就是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共同来学习的一篇写景文。
3、理解奇的字义。
(出示“奇”字在字典中的义项)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罕见的、特殊的、不平凡的松树让人们情有独钟?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标题:探秘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 了解黄山奇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特点;2. 学习黄山奇松的历史文化和故事传说;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山奇松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文化;难点:学生对黄山奇松的故事传说进行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黄山奇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黄山奇松的历史文化和故事传说的相关资料;3. 学生阅读材料和相关练习题;4. 黄山奇松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黄山奇松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好奇和兴趣;2. 提问:你知道黄山奇松吗?你对它有什么了解?二、学习(15分钟)1. 介绍黄山奇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让学生了解其独特之处;2. 讲解黄山奇松的历史文化和故事传说,激发学生对其的兴趣和想象力;3.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更多关于黄山奇松的知识。
三、讨论(10分钟)1. 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对黄山奇松的认识和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自然景观?如何保护黄山奇松?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该对自然景观怀有敬畏之心;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对黄山奇松更深入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文化,培养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然而,对于黄山奇松的故事传说部分,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于故事传说的讲解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师:面对这茫茫的云海,嶙峋的怪石,苍翠的树木,明代着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幻灯出示)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明)徐霞客3、通过前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说,引入欣赏“黄山四绝”图片,(点明:在四绝之中,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4、▲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并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美。
先扫清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前期的预习和自身生活知识的积累,有效带动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合作探究,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誉陡 p分节赛读课文(及时正音,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体,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增强生字的记忆和运用。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生分段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2、师指导朗读。
3、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概括时要简洁、准确,引导归纳大致内容)师边听回答边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千姿百态4、再读课文。
四、联系背诵,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最为喜欢的奇松文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黄山奇松“奇”在何处。
板书设计:16、黄山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千姿百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实践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黄山松的奇和美。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1. 概述黄山奇松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风景区内,是黄山五大名胜之一。
黄山奇松是指在山上生长的各种形态奇异、姿态优美的松树,其中最著名的是「始信峰老松」。
黄山奇松是黄山奇景之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会学习关于黄山奇松的基本知识,并通过阅读、听取、观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对中国自然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 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应当达到以下目标:•了解黄山奇松的基本信息和特点;•通过参观和观察,实际感受黄山奇松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闲聊过去曾经到过哪些自然景观,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风光的神奇与魅力。
然后引出本节课讲解的内容:黄山奇松。
3.2 了解黄山奇松1.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黄山奇松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教师通过画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3.3 参观黄山奇松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观察、听、看、闻、摸等方式感受黄山奇松的魅力。
2.学生进行分组,对所观察到的黄山奇松进行分析和归纳,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黄山奇松的魅力。
3.4 练习1.学生进行黄山奇松的手工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更好地了解黄山奇松的生长方式和形态。
2.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制作的黄山奇松,让学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更好地学习和交流,提高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3.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反思,加深对黄山奇松的理解和印象。
4. 评价方式1.学生完成黄山奇松制作的成品作品;2.学生在分组讨论时的表现和贡献;3.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提问情况。
5. 总结黄山奇松作为中国五大名胜之一,是中国自然风光的瑰宝之一。
通过教学,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黄山奇松的魅力,提升其综合能力,并培养对中国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和积极态度。
语文《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教版语文《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该单元的主题是“赏名山大川、访名胜古迹”,共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三篇课文。
《黄山奇松》是继《黄山怪石》后又一篇介绍黄山的文章。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
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
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
一一描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
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众多的四字词汇,并扣住这些词语体会三大名松的姿态及其精神品质,进而通过这些关键词理出一条背诵课文第二自然的思路。
3、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扣词应题:1、同学们,钱老师可是第一次到你们姜堰来,怎么样,欢迎我吗?钱老师对旅游最感兴趣了,你们能告诉我姜堰有哪些名胜古迹吗?这么多风景名胜,看来姜堰的旅游资源还挺富足的。
那在这些名胜中,你最喜欢哪一处呢?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来表达你对这种名胜的偏爱,你能用它来说句话吗?学生交流,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的错误。
2、(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来看看这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人们对哪样事物的偏爱?揭题:黄山奇松这就是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共同来学习的一篇写景文。
[黄山奇松教案]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黄山奇松教案]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摘要:(二)交流三名松、你要黄山观赏奇松你会哪里,()生交流(顺序随机)姿态美①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板姿态美姿态美美它枝干b遒劲换词说就是谁这两词,板设计黄山奇松位置奇名奇首尾呼应姿态美面结合迎客松生命强总分总化深陪客松送客松姿态多数量多</目标、知识能力学习黄山松奇知道人们什么对他情有独衷能够有感情朗全背诵二节、程方法感悟以代讲写结合学习总分总、总分构段方式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仿写其他松3、情感态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河山情感程、导入课题整体感受奇、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题、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世而人们对奇松更是情有独钟黄山松什么令人们对它情有独钟它到底奇哪儿?我们起走近黄山松二、感悟领略名松奇()出示要学、二节就是他我介绍?请由地二节思考黄山妙观松处哪里?有名三名松分别是什么?用括分别括出对这三种松描写有关语句(二)交流三名松、你要黄山观赏奇松你会哪里?、交流学生回答①出示句选择题理选择绝胜()绝对胜利B(极)优美风景②徐霞客称黄山绝胜处是让我们起看看(出示图片)3、玉屏楼看到黄山有名三奇松是?教师板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①着他们名你觉得他们名奇吗?②生交流③结他们是黄山主人,会欢迎游客、会陪伴游客、会目送游客真奇板名奇④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呢?我们首先看迎客松、谁你到有关迎客松语句其他学思考迎客松到底奇哪里?()交流迎客松到底奇哪里?抓住关键词交流你可以说?也可以?()生交流(顺序随机)姿态美①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板姿态美姿态美美它枝干b遒劲换词说就是谁这两词?(出美出有力)②这段当哪句话也是说他姿态?交流B想看看它姿态吗?出示图片升出你手臂再看看图像不像手臂热情欢迎客人迎客松它会说些什么呢?作者抓住斜伸词用比喻拟人手法把迎客松写成客主人迎客松真是名副其实呀让我们边想象边齐迎客松姿态长得奇美它奇还体现哪里?生命强①饱风霜理词义B你想象迎客松曾遭遇哪些困难呢?交流说引别虽然如却引别虽然如却引别即便如却不管还是我们起从饱风霜迎客松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板生命强化深①学们你知道这棵松多年纪了吗?交流②你还对它有什么了?(拓展)迎客松挺立玉屏峰东侧树龄800多岁树高0米左右胸径6厘米地径75厘米树干部伸出长达7.6米两侧枝,恰似位客主人热情欢迎海外宾客黄山游览游人到目睹松游兴倍增纷纷与它合影留念引以幸北京人民会堂安徽厅陈列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形象制作客松已蜚声外成华民族热情客象征迎客松作国瑰宝当无愧③然引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成黄山奇松代表乃至整黄山象征了如今齐B引迎客松热情客成乃至更是华民族客象征迎客松身上我们感受到它板化深5、朗背诵①让我们完整地这处感受迎客松姿态美、生命强、化深②你能试着把这段背出吗生由背生背齐背G结我们从迎客松姿态美生命强化深感受到了迎客松奇真是名副其实迎客松6、结学法①刚才我们学习迎客松是采用这样方法学先到这段再感受奇特请你用这种学习方法选陪客、送客松种学②你要与交流是把你学习收获出教师指导朗评(三)整体回顾段落出示整分段齐齐这段交流这段先概括写三名松再分别具体写了三名松这种写法叫总分结构三、写结合总结提升奇、三名松三种姿态黄山奇松千姿态请你①评,或或②这里省略又告诉我们什么呢?③出示组图片④你能根据其幅图片或者己胆想象学着写三名松样子也写种姿态松吗?3名学生交流结板姿态多板总结①黄山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身影它们板数量多这些松长山顶上陡崖边板位置奇②结板黄山奇松奇奇③引它们装着黄山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让我们起再这两句话感受这两句话写作上结构分别位开头结尾板首尾呼应具体写了三名松又略写了其他松这种写法叫板面结合全结构是板总分总四、作业、做导游介绍黄山玉屏楼观三名松、课外黄山其他三绝怪石、云海、温泉课外二了祖国名山五岳五、板设计黄山奇松位置奇名奇首尾呼应姿态美面结合迎客松生命强总分总化深陪客松送客松姿态多数量多。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以及其中蕴藏的科学道理;2.掌握黄山奇松的基本形态特征;3.学习黄山奇松的保护与利用。
二、教学内容1.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2.黄山奇松的基本形态特征;3.黄山奇松的保护与利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用 PPT 展示黄山奇松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黄山奇松的兴趣。
2. 学习环节(35分钟)1.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15分钟)讲解黄山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介绍成因,引导学生领悟科学道理。
2.黄山奇松的基本形态特征(10分钟)介绍黄山奇松的常见特征,比如形态,横向分布,纵向分布等。
3.黄山奇松的保护与利用(10分钟)讲解黄山奇松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如何合理利用。
3. 深化环节(10分钟)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黄山奇松的科学道理和保护措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环节(5分钟)回顾课程要点,强化学生记忆。
四、教学手段1.PPT;2.互动讲解;3.学生讲解;4.讨论。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发言等);2.作业(包括总结性作业、思考问题等);3.课后测试。
六、教学反思黄山奇松是黄山的一个重要景点,也是自然界的奇观。
它是让人们领悟自然之力、体会自然之美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了解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和科学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保护与利用黄山奇松的现状,让他们懂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小保护环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致力描写黄山之松的姿态优美独特,富有情趣,重点介绍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充分展现了它们的奇特之处,饱含了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美之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我国名山无数,你都知道哪些名山?还有一座山以奇出名那就是黄山。
今天我们就去黄山看一看(板书黄山)
师:有没有人去过黄山?(去过,让学生来介绍黄山的景色。
没去过,没关系今天咱们就去欣赏一下。
看视频)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既不看怪石,也不看云海温泉,只观奇松,(补充题目)一起来读题---黄山奇松
二、检查预习
师: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用黄山奇松做题目?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师:是呀,黄山奇松“奇”在哪?这是一个大问题,同学们要记住。
看看谁能解决它。
师:不过要想去黄山看奇松,必须先过字词关。
看看你会读吗?(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自己放开声音读。
师:谁来读?(指名分行读词)
师:全班一起用这个节奏读---(生齐读生字词)
师:“卧”这个字没有词,谁来给他组个词?(如果提到卧倒,要给予评价,这是一种姿态。
)
师:请大家一起来看这个词念----(指玉屏楼)
师:要是你们没学这篇课文,你绝不知道这个词,课文中“玉屏楼”在这句话中,一起念—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玉屏楼是什么吗?(理解为的一处观景的地方。
)
师:你知道“黄山绝胜处”是什么意思吗?(黄山最妙的观松处=黄山绝胜处=玉屏楼)
师:很好。
当我们理解词语是,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三、初读感知
师:字词已经难不倒你们,现在我们去看黄山奇松了。
打开课本90页,我请三个同学来读读这篇文章。
朗读的同学很幸运得到了展示的机会,请你让每个同学都听见你悦耳的声音。
听的同学责任更重,你要竖起耳朵听每一个字的读音,读完后咱们来评一评。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预习得很好。
有没有同学要说点什么。
下面再请同学们再认真地到文章里默读课文并初步思考: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学生默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师: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千姿百态生长的位置)
师:别忘了“黄山绝胜处”乃——我们一起到玉屏楼去看三大名松。
师引读,随即请学生来读三大名松。
师:不愧是名松,各有各的特色。
咱们先来看迎客松。
请自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你能从句子挑一个词填进去吗?
▲出示填空:这是一棵()的迎客松。
(姿态优美、充满生机、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也可以是自己想出的词语。
)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姿态优美,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在哪?
师:你说说看它怎么姿态优美呢?(出示迎客松图片)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单。
它的姿态优美主要是在中一丛青翠的枝干——
师:姿态优美,我想知道除了姿态优美还有没有?(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师:饱经风霜通常来形容什么?你能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吗?(两个学生造句,把你想到了说给同桌听听)
师:书中用饱经风霜来形容迎客松,你觉得它有多大的年岁?
师:诗中这样写道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
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多少岁了?
师:一千多年,可能经历过哪些磨难呢?(风吹雨打闪电雪灾)。
师:配图片介绍(迎客松屹立在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经历了上千次狂风、暴雨、大雪,按理说,这棵树早就会怎么样?)直到今天这棵树还是傲然挺立着,在黄山之巅迎接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还是棵怎样的树呢?(生命力旺盛、顽强、充满生机)师:面对这样一棵奇松你想对他说什么?(读出你的赞美、读出它的顽强、读出你的佩服)
师:这样一棵奇松俨然成为了黄山奇松的代表……?咱们一起来读,让我们试着把这迎客松移进我们的心里,让迎客松那优美的姿态深刻在你的脑海中。
师:除了迎客松,玉屏楼正对面的陪客松也是不得不提的,谁来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师:你认为这是棵()的陪客松?从哪儿读出来的?
师:出示图片,这样一棵高大挺立的黄山松如同……让人印象深刻。
师:送客松又是什么样子呢?指名读(生读送客松一段)。
这是一棵()的送客松。
师:我来考你一个,什么叫枝干蟠曲?我们来看图,它向山下……
师:刚有同学填“天然盆景”,指的是谁啊?
师:天然盆景和盆景有什么区别?如此独特的形态,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怎能不令人称奇!
师:刚才我们看完了三大名松的姿态之美,感受一下他们的奇。
(配乐朗读)
师: 看来我们被这黄山奇松深深地折服。
不知道同学发现了没有,这三棵奇松在写法上也有区别。
师:谁发现了这三大名松在内容上有什么不一样?谁写得多?
师:是呀,迎客松写了三句话,陪客松只一句话,送客松两句话,为什么这样?看来写作的技巧还在于详略得当。
师:让我们把这最有代表性的迎客松再来读一下
师:三大名松能代表黄山所有的黄山松呢?(不能)
师:这地方哪个词告诉我们黄山松除了三大名松还有很多?板书千姿百态。
师:哪里读出了千姿百态?(生读排比句这离千姿还很远呢)师:是呀,省略号,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
老师这有图片,你能图片说出他们的形态吗?
师:黄山松果然千姿百态。
再来看这组句子,很有讲究。
一起读读。
有什么发现?
师:这些词都写了松的姿态,可前面是用两个字,中间是一个字,最后是四个字。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呢?
师:这样的变化也让人们在脑海中不断想象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看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一起领略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充满生机,最后老师要回到这个大问题上,黄山奇松奇在哪?看黑板(千姿百态充满生机)
师:作者在写黄山奇松的时候,写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能把这种方法用在你的习作中。
师:那么请你课下完成这样的作业。
六、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2、选择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画出来再介绍一下。
3、调查其他“三绝”中的“一绝”。
选择有代表性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