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ppt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3d2f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b.png)
探究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防治、隔离消毒等措施的评价和推广。
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监测系统的建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预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等。
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调查和评估动物疾病疫情
通过对动物疾病疫情的调查和评估,了解疫情的分布特征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联性
强度与一致性
特异性
生物学合理性
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越高、一致性越好,病因证据越充分。
危险因素只与特定疾病有关,而不是与多种疾病有关。
危险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符合生物学原理。
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
收集并描述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分布,以识别危险因素。
描述性研究
选择病例和对照,调查病例和对照在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上的差异,以评估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01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流行病学将不断开发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精准度和效率。
流行病学发展的展望
精准预防与控制
02
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疾病进行更为精准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公共卫生效益。
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
03
流行病学将更加注重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以评估疾病风险和制定防控策略。
流行病学的定义
1
流行病学的特点
2
3
流行病学关注整个动物群体的健康状况,而不仅仅是个体病例。
群体视角
流行病学致力于找出疾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
病因探索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a45d99e53a580216fcfed7.png)
《动物流行病学》(epizootiology)讲义单位:长江大学动物科学院授课班级:授课老师:汪招雄授课时间:《动物流行病学》需要回答的五个问题:动物流行病学侧重于对动物群体进行研究。
对于动物群体发病, 《动物流行病学》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为什么发病? 二、怎样发病?三、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病? 四、疾病严重程度如何?五、防治对策极其效果如何?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动物流行病学极其相关的几个概念,了解该学科与部分学科之间的差异,了解学习《动物流行病学》的一般方法;熟悉动物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发展。
掌握动物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用途。
重点:动物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用途。
难点: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用途。
一、绪言1.动物流行病学(epizootiology)的定义:1)定义: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的对策与措施的学科。
2)学科差异: 动物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临床兽医学: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基础兽医学:从亚临床水平研究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但以传染病研究为主,因其危害最大。
2.流行病学的分支:流行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引入其它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其特定问题;与此同时,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血清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等。
二、动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动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也叫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指通过观察等方法正确、详细地记载疾病或健康状态。
按时间、地点、动物群中的分布特点,也可包括可疑病因子的分布特点。
根据此结果可提出病因的假说或线索或对防制提出有效的措施。
2.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也叫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指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探找其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通过下列这几种方法达到目的: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从疾病的结果去寻找病因;2)队列(或群组、定群)研究(control study):从有无可疑病开始,去观察是否发生结果(疾病)3. 其它研究方法:1)细菌的分离鉴定2)血清学方法:微量血清中和试验(MS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凝集试验(LAT)、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等。
动物医学《流行病》练习题
![动物医学《流行病》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921c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2.png)
1.兽医流行病(概念加内涵)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一门学科。
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研究对象是动物群体,主要是畜禽群体,也涉及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研究方法是对群体中的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做生物学推理;研究任务是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防控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定性调查研究:(1)确定疾病自然史:①疾病生态学②疾病病因因素(2)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验定量调查研究:调查,监管和监测,研究,建模风险评估疾病防控3.流行病学应用(1)确定病因已知疾病来源:许多已知病因的疾病可以通过对患病动物的表现确诊,或通过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临床程序确诊。
例如:一组犊牛沙门氏菌诊断相对简单,然而,要确定爆发的原因并使用正确的方法防止复发却很困难,因为购买感染动物或通过污染的饲料都有可能造成沙门氏菌病爆发,所以,只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才能更有效地确定感染来源,真正解决问题。
(2)调查与控制病因未知或知之甚少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观察,有许多疾病在原因被确定之前能够得到控制。
例如,在病原体未被分离鉴定之前,美国学者通过传染病性质的评价实现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根除。
(3)获取疾病生态学和自然史信息:感染传染性病原体的动物可以成为该致病因子的宿主。
宿主和致病因子存在于特定环境的生物群落中,动物与植物有关的所有事实的集合就是疾病的自然史。
相关的群落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就是生态学。
一个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传染性致病因子的成活率及其宿主的健康状态。
例如,只有在排水不良的地区,肝片吸虫的感染才更容易发生,因为肝片吸虫生命周期的一部分需要在喜潮湿环境的锥实螺体内完成。
(4)制定和监管疾病控制规划:制定在一种动物群体内控制或根除某种疾病规划,必须以群体中疾病数量,发病有关因素,控制疾病所需设施及设计成本和效益为依据。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9371f5af45b307e97197ca.png)
兽医流行病学第一章什么是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包括哪些?(1)定性调查研究① 确定疾病的自然史;② 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验(2)定量调查研究①调查:对群体的检查(筛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诊断性调查,借助快速试验或检查以鉴别未诊断出来的病例。
②③④⑤监测研究:包括实验研究、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建模:疾病的动力学和不同控制方法的效果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模拟的过程。
疾病控制:通过治疗、预防或消灭的途径达到。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1)描述流行病学(2)分析流行病学:用适当的诊断试验和病因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流行病学:观察和分析从动物组群得到的资料,研究对组群的控制和对实验因素的控制。
(4)理论流行病学:以数学模型模拟疾病发生的自然形式。
(5)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血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比较流行病学)4兽医流行病学的用途有些方面?(1)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2)研究并控制原先病因未知的疾病;(3)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方面的资料;(4)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
5兽医的三个诊断学科的相互关系如何?6兽医流行病学与医学流行病学的关系如何?共同点:同一区系,互相交织和发展,不可分开。
尤其是人畜共患病、职业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预防,需要 共同努力不同点:人的疾病预防有称为社区医学,而动物更注重经济因素。
癌症对人医非常重要,而大多数食用动物, 不到中年即被宰杀,故这类疾病意义不大。
动物疾病研究多用直接明了的实验法证明,而人医受伦理、道德的限制,不能直接用以证明。
第二章1描述疾病发生流行的形式有哪些?(1) 地方流行:其一是某种疾病一段时间内发病频率相对稳定,其二指在一个地区动物群体中发生有一定规律和 能够预测。
地方流行一词并不表示发病水平的高低。
2023年兽医流行病学
![2023年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b82e86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8.png)
兽医流行病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兽医流行病学重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决定因素。
2.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 涉及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3.兽医流行病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畜禽群体, 有时也涉及到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
4.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是拟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
制定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 以达成防止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5.定性调查研究重要涉及拟定疾病的自然史和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查两个方面。
6.定性调查研究涉及调查、监测、观测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等7.兽医学的诊断学科有3个, 即临床兽医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流行病学。
8.兽医流行病学有哪些用途?(1)拟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2)研究病因位置疾病的防制对策(3)获取有关疾病的自然史资料(4)拟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评估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9.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调查研究两个方面。
定性调查研究重要是拟定疾病的自然史, 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查。
定量调查研究设计到疾病的数量和数字资料的表达和分析, 涉及调查、监测、观测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评价等。
10.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兽医流行病学重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 此外尚有血清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
第二章疾病分布1.疾病分布: 是指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态, 又称三间分布。
.2.流行: 某地区的一个畜群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发生某病的频率超过预期的地方流行水平.称为该病发生流行.3.暴发: 是指在一短时间内一个畜群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地忽然.高。
.4.大流行:是指分布范围广, 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5.发病率: 一定期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6.累计发病率: 观测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测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率.7.死亡率: 是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期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8.病死率: 一定期期内患某病的动物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9.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称为(D).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10.一定期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称为(B).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11.按性别对动物疾病发生率进行描述的率的表达方式是一种(A).A专率B粗率C调整率D标化率12.在流行特点上, 猪传染性肠胃炎在冬季比夏季更为常见, 我们称该病在时间分布上呈现(C)。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260d61b7360b4c2f3f6457.png)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一、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课程的意义、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用途。
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用途;三、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本学科与其它诊断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绪论学科已划分为三个二级学科,VE属于预防之下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一、群体的疾病包括的内容问题研究对象;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但有时也涉及人群的疾病。
动物群体是考虑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
(集约化生产方式,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有4类群体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中毒病。
侧重于预防,流行病),约10min;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影响)因素的学科,借以探索病因,阐明流行规律,拟定防制对策,并检查防制效果。
分布:包括有或无;1.几个名称的区分a)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指人群疾病流行问题;b)epizootiology动物流行病学,指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c)zoonosis动物源性疾病,也称人畜共患病,d)Veterinary epidemiology,主要是研究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但有时涉及人群中的疾病问题。
2.有关本定义的演化、发展过程;从开始局限于传染病,因为历史上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但50年代以来,在人医许多传染病都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使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环境公害引起的疾病危害突出。
在兽医,防疫计划实施,抗生素和疫苗使用,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经济损失降低,另一方面,集约化生产经营,病因复杂疾病,营养或代谢性疾病的比重升高。
(1)关于传染病群体现象的科学(Frost,1947);(2)传染病的生态学研究(Cockburn,1963);(3)疾病在群体中的分布和动力学研究(Sartwell,1973);(4)通过观察群体中疾病现象而对疾因作生物学推理的一种论证方法(Lilienfeld,1973);3作为论证病因的方法学,它所需回答问题;三个W,和hCD.时间when、地点where 、为什幺why 、及如何HOW,程度degree、还有控制control。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2a4d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c.png)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措施的科学。
在兽医学领域中,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对于保护和促进动物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几种常见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行动。
一、兽医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原理兽医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它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
在研究动物疾病时,流行病学家关注四个主要要素: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和环境因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识别出疫情的发生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 传染性疾病:许多动物疾病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消化道、虫媒传播等途径传播。
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对于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2. 高发季节:很多动物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某些病原微生物在特定季节繁殖迅速,容易引发疫情。
了解高发季节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危害。
3. 疫情分布特点:不同地区的动物疾病分布情况会有所不同。
某些疾病可能在特定地理区域更加普遍,因此,对于疫情的空间分布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监测和控制策略。
三、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动物疾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宿主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但是,要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免疫计划管理。
2. 消毒和环境控制:对于一些通过环境传播的疾病,如禽流感等,定期的消毒和环境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降低传播的风险;环境控制可以减少宿主的接触,阻止疾病的传播。
3.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是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制订应急预案的重要措施。
只有准确掌握疫情信息,才能做好防控工作。
4. 健康管理和饲养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动物健康监测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关键。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a3e9a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e.png)
05
兽医流行病学数据收集与 分析
数据收集方法
01
02
03
现场调查
通过现场走访和观察,收 集有关动物群体的健康状 况、饲养管理、环境条件 等数据。
实验室检测
利用实验室检测方法,收 集有关病原体、抗体、生 化指标等数据。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动物群体的临床 表现和疾病发生情况,收 集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群分布等数据。
分析性流行病学
总结词
通过分析特定人群中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 的关系,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详细描述
分析性流行病学通过选择合适的对照人群 ,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从而 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这种方法的 优点是可以针对特定人群和特定疾病进行 深入的研究,同时可以控制潜在的混淆因 素,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疫苗需求评估
兽医流行病学可对特定疾病的疫苗需求进行评估,根据疾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动物种类、疫苗接种历史等因素 ,为疫苗生产和使用提供指导。
疫苗接种计划制定
在疫苗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兽医流行病学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目标、接种对象、接种 剂量和接种频次等,确保疫苗的有效利用。
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发展历程
流行病学起源于16世纪欧洲,当时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对人类疾病进行统计和调查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流行病学逐渐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兽医领域,流行病学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特别是在动物传染病方面,流行 病学调查和分析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4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横断面研究
总结词
横断面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和分 析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某地区或群体的疾病分布情况 ,来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兽医流行病学与疾病监控考核试卷
![兽医流行病学与疾病监控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2c8d7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d.png)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D
4. D
5. B
6. D
7. D
8. C
9. B
10. A
11. D
12. B
13. B
14. A
15. C
16. A
17. D
18. B
19. C
20. B
二、多选题
1. BCD
3.疾病
4.传播途径分析
5.发病率
6.免疫系统
7.主动监测
8.被动监测
9.流行病学特征
10.风险评估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疾病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科学,它在动物疾病防控中起到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控策略的作用。
A.信息收集
B.信息分析
C.信息反馈
D.疫苗接种
8.关于动物疾病暴发时的调查,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调查内容应包括病例定义、病例发现与核实
B.调查应分析疫源地、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C.调查过程中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D.调查结束后应总结经验,为今后防控提供依据
9.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动物疾病的监测?()
A.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情况
B.患病动物的基本信息
C.疫苗接种情况
D.动物的饲料和用药情况
12.以下哪些情况可能表明动物群体中存在疾病流行?()
A.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
兽医流行病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
![兽医流行病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cbaf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c.png)
兽医流行病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第一章测试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答案: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2.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疾病和健康状况 B: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C:传染病和地方病 D:传染病 E:地方病答案:传染病和非传染病3.流行病学可以应用于:()A:评价畜群的健康状况 B: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C:研究疾病的病因 D: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答案:评价畜群的健康状况;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研究疾病的病因;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4.兽医流行病学是针对发病个体的病因和发病模式进行研究的科学。
()A:错 B:对答案:错5.兽医流行病学的特征是以治疗疾病为主。
()A:对 B:错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列病因理论中,哪项不符合科赫假说:()A:病因必须存在于该病的所有病例中 B:假设病因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C:能从患有该病的所有动物分离并反复传代 D:能做易感动物复制出同样疾病答案:假设病因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2.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A: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B: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C: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D: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答案: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3.疾病的推断方法有()A:求异法 B:排除法 C:伴随变异法 D:求同法 E:类推法答案:求异法;排除法;伴随变异法;求同法;类推法4.很多慢性疾病或者非传染性疾病没有充分病因。
()A:错 B:对答案:错5.疾病一般来说都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引起的,所以病因通常具有多因素性。
()A:错 B:对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发病率表示的是一个:()A:构成比 B:比例 C:速率 D:比答案:速率2.相对危险度是:()A: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 B: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 C: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 D: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答案: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3.衡量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指标有( )等。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4649212c850ad02df80411b.png)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流行率 =4/30×100% =13.3%
病死率
定义:表示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患某病的所有动物因 该病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 某同时期期患因该某病病的死动 数 亡物 1动0数 0% 物
流行率实例2
1
2
3
4Leabharlann 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例:对30头 奶牛进行为期1年 的观察,观察期内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 发病数为3头,观 察期开始前有一头 发病牛,请计算流 行率。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流行率实例2
1
2
3
4
5
6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发病率 =3/30×100%=10%
流行率
定义:亦称现患率。指某一观察期内特定动物群体中某病新 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流行率可按时间长短分时点流行率和期间流 行率两种。时点流行率较常用,统计时间一般不超一个月。而期 间流行率所指一特定时间通常超过一个月。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兰邹然
2013.6.18
内容
•
一、疾病流行基础 二、相关概念
一、疾病流行基础
(一)疾病的影响因素
影响乳房炎的因素
(二)疾病的传播
呼吸道 胃肠道 泌尿生殖道
皮肤
呼吸道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84fb83a0116c175f0e4869.png)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种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流行病学干预:一种微生物感染然占据了该小生境,其他的病原体不能在再填充进去,我们把这种现象成为流行病学干预地方流行:有两种含义,其实说明某地区动物群体中的某病以通常的相对稳定的宾率发生;其二是表示该地区动物群体中该病的发生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流行:指一种传染病或非传染病发生到超过预料的异常水平散发流行:是指无规律和偶然发生某病,通常局限于部分地区,可抑制该地区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疾病货偶尔出先的单个病例或一组病例大流行:是指散布范围广,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可涉及几个国家甚至几个大洲动态率: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发生某事件的频率静态率:表示在群体中一定时间内存在某时间的频率的比例病情消除:是指临床疾病或感染的流行率减少到低于控制所能达到的程度,但尚未完全消灭病原体防治对策:是指为防治疾病采取主动行动的策略爆发: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一个畜禽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的突然升高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畜群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累计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察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例患病率:又称现患率,为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短期趋向:有突发事件造成宿主与寄生卵或其他致病因子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一定范围的动物群体中短时间内发病突然增多,迅速超过平时的发病率,经过一定时间后又平息下去同期趋向:是指发病水平发生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它与易感宿主密度和传染性病原体密度的变化有联系增殖流行:畜群中原发病例排出传染性病原体,因此直接或间接感染周围的易感宿主,产生继发病例景观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关系的学科终宿主:病原体在其中经历有性繁殖的宿主中间宿主:病原体在其中经历无性繁殖阶段的宿主增幅宿主:因群体动力学发生时间联系的变化,突然增加了该群体的大小,使传染性病原体的数量也突然增加的动物贮存宿主:病原体在其中正常生活增殖的宿主,常是感染其它动物的共同来源疾病监测:是指对某型或某些具体疾病进行系统完整连续和定期的观察调查其分布动态和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发育性传播:病原体在媒介中经历发育必须阶段而引起传播增殖性传播:病原体在媒介中增殖而引起的传播疾病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见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疾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疾病消灭:表示一种传染性病原体的消灭;表示一种传染性病原体的地区性消灭;定义为某传染病的现患率在特定的地区以减少到不发生传染的水平;定义为某种传染病的现患率已经减少很低的水平,他再不是一种主要的保健问题,但让有可能发生一些传播疾病预防:采取一切措施将谋疾病排除于未受害的畜群之外靶群体:是指从中抽取向本的群体,亦称研究群体目标群体:在一个研究中,需要获得于某整个群体有关的资料,我们把这个群体成为抽样框架:在抽样之前,应将研究群体中的成员随机编码,这就形成了抽样框架抽样分数:一个样本所包括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所包括的抽样单位数的比数A类疾病:是指危害严重传播迅速和具有穿越国界能力的,有产生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的,并在动物产品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传染病现况调查:是指研究一个畜群中的疾病或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其它事件在某一个时点或短期内的分布情况即一个过程在某一时点的剖面情况系统误差:在调查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矫正检测者掌握的检测标准偏高或者偏低等原因,可使观察结果倾向性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抽样误差:在抽样调差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和总体的结果的差异成为抽样误差RR:相对危险性,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值OR:比数比,比数是表示某事件发生机会大小的一种指标,比数比又称比值比,是测量练习强度的另一种方法AR:特异危险性,有某因素引起的净危险性成为特异危险性,又暴露组与未暴露组发病率之差来表示混杂因:是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假设病因因素两者发生正相关或负相关的任何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的病因假设,为制定疾病研究策略和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以现在确认的患有特定疾病的动物个体组成病例组,以不患该病具有可比性的动物个体组成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检查或复查病史之间的关系,进而借助生物学推断方法确定疾病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完成病因假设的检验本研究方法是由疾病探索可能的病因,即从果推因,是后向的所以又称回顾性研究列队研究:又称定群研究,为了研究某因素于某病是否有联系,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假设因素选择两群动物,追踪观察并记录每一群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情况,比较其发病率,确定假设因素对疾病的危险性程度GMT:是对数平均滴度的反对数预测值:当用血清学试验或其他筛检试验确定一个群体是否存在疾病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知道是阳性动物实际也是阳性的概率,或试验阴性动物实际也是阴性的概率,这些概率就是试验的预测值理论流行病学:是以数学模型或数学语言,表达疾病在畜群间流行过程中,个因素内在的和数量的关系,并对疾病事件进行预测描述流行病学:一种以现场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调查群体中的疾病事件和疾病现象,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和动态过程,提供有关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因素的病因线索分析流行病学:是主动研究病因,积极探索动物群体中影响疾病频率分布的因素,直接把因素和疾病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一种已受到人为控制影响的疾病情况的为主的研究方法,即是研究者对因素进行直接控制的列队研究方法血清流行病学:是用血清学和流行病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血清中各种成分出现和分布的规律,以阐明疾病在畜群中的分布和原因,并在采取相应措施后,检验其效果密度模型:考虑每一宿主中传染性病原体的绝对数,常用于大寄生物的感染,宿主体内或环境中的传染性病原体数目可以估计出来流行模型:考虑宿主个队列(组群)中,例如幼龄和成熟动物,免疫和感染动物中是否存在感染确定性模型:输入模型的参数是固定值,模型所产生的输出由仅为输入值控制的点估计值所组成,这样模型成为确定型模型随机性模型:输入模型的是事件的概率,即在一定范围的输入值,例如—动物传染给另一动物的概率,由模型产生一定范围的输出值,得出输出参数的点估计值和区间估计值经验模型:使用通过分析发病和联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指示数字,使联系现象数字化,但不分析病原体生活使得动力学,我们把这样的模型成为经验模型解释模型:研究及生物和宿主群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水平传播:是从动物群体的一部分传播到另一个部分垂直传播:是通过子宫或卵子阶段感染胚胎或胎儿,将感染传给下一代邵氏图:在平均值给出之前,分别选择一个可以接受的参考值和一个不能接受的参考值作为两个约定界限,并将这两个判定标准在图中用水平线画出,如果在数据记录中发现一个变数穿越不可接受界限,则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进行调整病死率: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动物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死亡率:是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粗率:是群体中某病总量的表达方式,不考虑受害群体的性别年龄品种等结构专率:是指按性别年龄品种或饲养管理等宿主属性,将群体中的动物分为特定的类别,用于对各类动物疾病发生进行描述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①收集有关资料②定性调查研究: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和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验③定量调查研究:包括调查.监测.研究等④建模⑤疾病防治2.疾病时间分布的类型有哪些:①短期趋向:由突发造成宿主与寄生生物或其他致病因子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一定范围的动物群体中短时间内发病突然增多,迅速超过平时的发病率,经过一定时间后又平息下去共同来源爆发和增殖流行都属于短期趋向②周期趋向:是指发病水平发生规则的周期性波动,它与易感宿主密度和传染性病原体密度的变化有联系包括季节趋向和其他周期趋向③长期趋向:是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段长时间内疾病发生的变化3简述造成疾病年龄分布的原因:内在因素:①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因此对各种疾病的敏感性也不同②很多遗传病都有特定的年龄分布③有些疾病虽然各种年龄的动物都易感,但不同年龄的动物在临床表现和发病严重程度方面有很大差异外在因素:①免疫因素是影响动物疾病年龄分布最重要的外在因素②疾病流行的久暂也通过免疫水平影响年龄分布③致病因子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机理是影响疾病年龄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④有些疾病的特殊年龄分布是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了解疾病年龄分布的用途是什么:①分析造成不同年龄分布的原因,以便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②根据年龄分布的动态变化,配合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推测群体免疫状况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③合理计划畜群的年龄结构并改善畜牧制度,避免疾病在畜群中连续传播④确定主动或被动免疫的重点对象,提高预防效果⑤为研究原因未明疾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提供线索,或作为病因已知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⑥帮助分析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5简述造成疾病性别分布的原因:内在因素的影响:①不同性别动物在解剖和生理的特点是影响性别的重要决定因素②有些疾病的性别分布完全是由于遗传因素决定的③性别限制遗传和性别影响遗传也对某些疾病的性别分布有影响外在因素:外界环境,饲养管理和动物的用途6简述造成疾病品种分布的原因:免疫系统抵抗传染性病原体的效率可能起重要作用,不同的种在细胞表面有对传染性病原体不同的受体;在系统发生上关系近的动物可能对相同病原体易感,虽然症状可以表现不同,但应注意系统发生上关系很近的病原体,一般不感染同一种动物;当一种或品种动物被放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中时,很显然可以产生新的疾病;很多疾病与特定的家系或品种有联系,通常认为是遗传性的7造成急病呈地区分布的原因是什么:①自然地理因素②媒介昆虫、中间宿主和贮存宿主的分布③畜牧制度和兽医卫生工作等因素都可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9影响疾病水平传播的因素有哪些:水平传播的类型和传播途径:水平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①直接传播:是易感宿主通过与感染动物和物理接触或与感染宿主的传染性排出物接触而引起的传播②间接传播:间接传播涉及中介载体,将感染从感染宿主传播给易感宿主,传播途径:①经口途径②呼吸道途径③通过皮肤、角膜和黏膜④媒介昆虫传播⑤感染的长距离传播⑥其他途径传播10简述垂直传播的类型:垂直传播可分为遗传性和先天性传播两种,先天性传播有四种情况:①生殖传播:涉及卵巢表层或卵子本身的感染②胚胎传播:通过胎盘和胎儿越野循环将病原体传播给胎儿③上行感染:是从下生殖道向羊膜和胎盘传播④分娩感染:是出生过程中在下生殖道胎儿被感染11简述维持感染的原因:①传播过程中病原体不在外环境中停留,有些病原体从感染宿主到易感宿主不经环境传递②病原体产生抵抗性③传播过程的“快进快出”④病原体在宿主中持续存在⑤病原体的传染前期短,但排出病原体可继续较长时间⑥病原体的宿主范围广12试述Evans病因假说的主要内容:①暴露于某假设病因的个体,发生某病的比例应显著高于未暴露于该假设病因个体患病的比例②在所有其他危险因素都均衡的条件下,患病动物应比未患病动物更普遍暴露于假设病因③在前瞻性研究中,暴露于假设病因的动物其新病例数显著高于未暴露该假设病因的动物④在时间上暴露于假设病因后疾病的分布应呈正态曲线分布⑤暴露于假设病因后,宿主从轻微到严重的应答反应呈符合逻辑的生物学梯度⑥暴露于假设病因后,应有规则的出现暴露前未出现的可测量宿主应答反应,未暴露个体不应出现这种情况⑦人工复制疾病时暴露于假设病因动物的疾病频率应高于未暴露动物,不论实验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还是在现场进行的⑧除去假设病因后该病的发生频率应下降⑨防止或改变宿主的应答反应减少或消除在正常情况下暴露于假设病因所发生的疾⑩病因或假设病因之间的所有关系和联系在生物学上和流行病学上都应是可信的13简述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①求同法:如果某因素对存在某疾病的很多不同情况是公共的,该因素就可能是该病的病因②求异法:如果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疾病的频率不同,在一种情况下存在某因素,而在另一种情况下缺乏该因素,则该因素可以被怀疑是因果性的③伴随变异法:当某因素的频率或强度发生连续变化时,不同情况下的疾病频率也伴随发生变化,则该因素是疾病的假设病因④类推法:当一种疾病的分布于另一种病因已研究清楚的疾病的分布相似时,则该两种疾病可能有类似的病因14病因推断的原则有哪些:①时间顺序:在确定因果关系时,事件的时间顺序很重要,原因必须先于结果②联系强度:某因素与某疾病之间从在的统计学联系越强,说明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越大③联系的一致性:如果在多种不同情况下都存在联系,则可能是因果关系④联系的特异性:一个病因因素只和一种疾病或病变有联系,或一个病因因素出现后,一定有该病出现⑤联系的普遍性: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畜群的调查中均得到同样有意义的结果时,则是因果联系的可能性更大⑥剂量应答关系⑦联系与现有知识相符15简述疾病控制的途径:①通过治疗有病动物以减少患病率②采用预防的方法防止新病例的出现和想易感动物群蔓延,以减少发病率和患病率16简述兽医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①政府兽医机构②基层兽医:基层兽医机构的病例记录可以提供马、奶牛、狗等动物的疾病流行情况③畜群屠宰场④产业部门:畜禽生产单位大都保留完整的生产记录和疾病记录,药物和农业销售部门的记录,有时也能提供间接估计动物疾病发生情况的资料⑤血清库:血清在确定优先防疫接种的疾病、流行的周期和新发现传染病的来源等方面可提供有用的流行病学信息⑥其他来源17简述疾病预防的方法:预防是指采取一切措施将某些疾病排除于未受害的畜群之间:①直接针对致病因子或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称病因预防,如场舍卫生消毒②保护宿主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称畜群预防,如疫苗接种18试述疾病控制的防治措施:在传染病的防治中所有的措施都是针对流行过程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畜群三个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而起作用的①针对传染源:a检疫:是指将感染动物、可疑动物、或暴露的未感染动物隔离开来,以防止病原体传播的易感动物b扑杀:扑杀是兽医流行病学中特有的方式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消灭传染源唯一可靠的方法②针对传播途径:a混合放牧、交替放牧和顺序放牧b控制媒介c宿主迁移:动物可以从由感染递给方流行的高暴露区移开d消毒:杀灭或清除停留在体外传播因素上的存活病原体e最少疾病法f改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③针对易感动物a小生境填充:在一生态小镜存在一种微生物可以阻止另一种微生物的占领b遗传改善:有些传染性疾病通过选择育种可以降低发病率19制定疾病防制计划应考虑的因素:(一)对该病因的认识以及宿主范围,宿主寄生物关系的性质等(1)只能感染一种动物或被一种动物传播的传染性病原体比宿主范围广的病原体更容易控制(2)外源性病原体是主要动物疫病的原因,在、控制它们比较简单,消灭也是可能的(二)兽医内部结构必须能实施控制和消灭疾病计划,对兽医内部结构的主要要求是:(1)有可以动员的现场工作人员,它们由经过充分训练的兽医和兽医辅助人员组成(2)有足够诊断设施(3)有足够的研究设施(三)诊断的可行性,一个疾病只有能够被诊断鉴别,才能成功的进行控制和消灭,诊断的主要方法: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分离病原体等(四)是否有替换动物,如果一个控制和消灭计划涉及扑杀很多动物,在养殖业中应有足够的替换动物以减小对生产破坏(五)生产者和公众意见(六)疾病的公共卫生意义,是一个疾病是否决定控制它的主要因素(七)立法和补偿(八)生态学后果控制特别是消灭一个传染性病原体将搅乱一个生态的系的自然平衡九财政支持20.简述制定畜群保健和生产计划的目的:(1)鉴别畜群中存在的疾病的问题(2)按技术和经济标准确定各种疾病问题的重要性次序(3)启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在技术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上度量,指出哪些方法增强,哪些方法减弱21试述制定畜群保健和生产计划的基本原则:(1)记录农场的概貌,包括动物数量,牲畜密度,管理实践,疾病状态和时下的生产水平(2)鉴别生产短缺(3)监测生产的所有方面(4)鉴别主要的疾病问题(5)针对主要疾病采取的常规预防措施(6)确定生产指标,使之适合于具体畜群单位运作的管理系统和目标(7)对管理和畜牧提出意见,以达到预定目的(8)检查出生产方面不能接受的短缺(9)通过消除与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有关的缺陷,校正生产短缺或根据经验修正生产指标(10)兽医人员对农产制定期诊视及列出一年内各个时间所采取措施的详细内容22.动物疾病监测需要哪些设施:(1)收集有关疾病背景资料设施(2)对具体疾病情况做详细调查的设施(3)对新事件报警系统(4)疾病追踪系统(5)畜禽生产单位的记录系统23简述疾病监测的步骤(1)资料收集疾病监测的资料收集应系统,全面,连续,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发病及死亡报告资料,流行,或爆发报告资料,实验调查资料,现场调查资料,暴发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药物和疫苗使用的资料,动物群体和环境资料(2)资料整理和分析,监测资料必须整理,简化以及作某种程度的初步分析,否则没有意义(3)资料的表达,解释和迅速发送,是指将经过整理和分析的资料,连同对面临的问题的解释和评价,迅速发送给需要知道这些信息的机构或个人,(4)疾病监测资料的利用,兽医学领域内主要用于鉴定病因因素,预防,治疗和其他控制实验,,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输入决策模型,为制定合理防制对策提供依据,评价动物保健的经济效果24.生产单位疾病所致经济损失包括哪些方面:(1)死亡动物(2)兽药费用包括常规的消毒药,预防性化学药物,疫苗,治疗药物,(3)兽医费用(4)饲料转化率降低(5)生产水平下降,如数量减少,产量下降,质量变差25简述畜群保健计划中兽医流行病学的任务诊断和预防主要的流行性疾病,对环境决定因素提出咨询,对畜禽生产技术和一般政策提出指导意见26简述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技术分层随机抽样:是将研究群体分为互不包容的组群,然后对所有各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是把总体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两级抽样和多级抽样:是采用一系列连续的步骤从一个总体中抽样27简述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有哪些:直接观察法:调查者通过现场观察、临床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进行某种事实的记录,所得资料正确性高是其优点,但工作量往往很大;采访法:由调查者本人或培训一批调查员进行采访调查;填表通信法:调查者根据调查项目的要求设计调查表,交被调查者自己填写或用通信方式收集资料28调查表的标准格式包括那些内容:项目的标题,被调查者的姓名,地址和应答日期,项目的简短说明,向被调查者保证对调查情况保密,指出调查对被调查者是有利的,说明回答或解释问题的格式,并留出给被调查者写评论的空格29我国确定的第一类传染病有哪些:口蹄疫,炭疽,水泡性口炎,猪传染性水泡病,牛瘟,小反刍兽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非洲马瘟,非洲猪瘟,猪瘟,鸡瘟30.确定疾病暴发的原则有哪些:a暴露于某致病因子的动物会发病,但不一定每头都发病,是一个概率问题;b未暴露于某致病因子者不发病,但要区别作为背景发病的其他病例;c除去病因后暴发事件立即停息或迅速下降31.简述爆发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步骤:1速赴现场2提出假设3进一步调查研究和核实4检验结论方法:1,临床和病理学观察2,全面调查3分析和解释资料4报告结果,采取措施32简述现况调查的优点和不足:优点1得到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病因因素、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其效果是十分有用的2可以弥补常规统计资料的不足不足1对于病程短的病不能充分发现2对于急性非致死性疾病和迅速致死的疾病不能提供正确的分布情况34简述显著性检验的原理: 1均数差异的显著性2无效假设:即没有差异的假设3置信区间4推断错误5两尾检验与单尾检验33.简述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估计疾病流行情况,即调查动物群体存在或不存在疾病,患病和死亡情况分别用患病率和死亡率表示;(2)动物群体及环境调查,包括动物群体的品种(品系和家系)、性别、年龄、营养、免疫等;环境条件的时间、气候、地区、畜牧制度、饲养管理(饲料、饮水、畜舍)等的调查;(3)致病因子调查,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致病因子的调查;(4)其它调查,包括其他动物或人类患病情况及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的调查现况调查的方法:1现场观察,临床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2访问调查或通信调查3通过查阅诊疗记录,疾病报告登记,诊断实验室记录和统计资料检疫记录及其现成记录35如何估计危险性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一)危险性估计通常用相对危险性,特异危险性、病因分值来表示(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或多个因素联合作用的效果大于或小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相加的期望效果,就表明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疾病频率大于期望值则存在协同作用;如疾病频率小于期望值,则存在持抗作用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测量有两种模型,即加法。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99ec00650e52ea551898f2.png)
第二章
本章要求:
疫病的分布
掌握:常用疫病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疫病“三间 分布”的概念;
熟悉:常用疫病测量指标计算及注意事项,疫病“三
间分布”的描述内容及方法。
任何疫病都有两种表现: 一是疫病的个体表现。如临床上的各种症状,称为临
床表现;
二是疫病的群体表现,即流行病学表现。包括疫病在
什么地区发生、什么时间发生、什么畜群发生,有何
时的易感动物数,Vt1是观察结束时的易感动物数。
公式2:
I
一定时间内某群体中某 病新病例数 100% 同期内风险动物的动物 —时间单位数
这一公式是流行病学家基于设定的观察期过长、风险动物群 体可能出现较大变化(如部分动物发病死亡、出栏销售或补
栏增加)而设立的,适用于精细的流行病学研究。
动物—时间单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用动物名称和时间单位共 同表述,如奶牛——年、羊——年等;
期间流行率 观察期内特定群体中某 病新旧病例数 100% 同期内该群体的平均动 物数
由公式可以看出,时点流行率的分母为该时点的风险动 物数。而期间流行率的分母为观察期开始和结束时该群 体风险动物的平均数。
1月1日
12月31日
图:某奶牛场10头奶牛健康及发病情况
1月1日共有3头牛发病,时点流行率=3/10×100%=30% 12月31日共有2头牛发病,时点流行率=2/10×100%=20% 全年共有7头牛发病(或8头),年度流行率=8/10×100%=80% 全年出现新病例5个,今年发病率=5/10×100%=50%
流行率与发病率的关系:
流行率反映的是某一疫病在某一时点或某一期间新旧病 例的存在情况,具有静态特征;
(四)应用阶段。美国农业部20世纪80年代建立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 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普遍把兽医流行病学作为官方的培训课程。英国还设 有包括24个国家300位成员的兽医流行病学和预防兽医联合会。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6ba76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5.png)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 兽医流行病学概述 •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与应用
01
流行病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的 科学。它涉及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 施等多方面。
效果评估
对兽医公共卫生政策、防治措施等 进行评估,为政策制定和措施完善 提供参考意见。
应用价值
疾病防控
食品安全
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 防控措施,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了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病原微 生物的分布和传播情况,保障食品的安全卫 生。
环境污染
临床诊断与治疗
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动物健康的影响,为环境 保护和兽医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实验性研究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评价不同预防和 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提 供科学证据。
通过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 供科学依据。
02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疾病分布
01
疾病频率
衡量疾病在一定时间、地点、人群中发生的频程度,通常用粗发病率
疾病与环境
动物疾病与环境因素之间 的关系,如气候、土壤、 水质等。
动物疾病监测
监测系统
建立有效的动物疾病监测 系统,包括哨兵动物监测 、免疫监测、病原监测等 。
监测技术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 物统计学等,提高疾病监 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814349ddcc22bcd126ff0cfe.png)
Hippokrates of Kos公元 前460-377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30年希 腊雅典城大瘟疫
---火攻灭疫
Edward·Jenner公元 1749-1823年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天花病毒繁殖 速度快、传染性强、死亡率 高。潜伏期7~17天。
爱德 华·琴纳 接种牛痘
Louis Pasteur公元1822-1895年
路易斯·巴斯德在实验室里
神农(4000年前)-本草
华佗(145?-208)
孙思邈(581-682)
李时珍(1518-1593)
5. 学科意义
流行病学与执法监督、预防控制并列为官方兽医工作的基础三 角。其中,流行病学通过开展监测、调查、风险分析等工作,为动 物疫病防控,包括防控规划、免疫、隔离、扑杀、消毒,提供决策 依据,而执法监督是落实各项防控政策措施的保障。
预防控制 (免疫、隔离、扑杀、消毒等)
流行病学 (监测、调查、风险分析等)
执法监督 (兽药监察、检疫、奖惩等)
6.流行病学基本原理
疾病在时间、地理和群体中不同的分布与疾病原因及后果密切相关,因此对疾病 分布变化的测量,可以推断病因、风险、发展态势和防控效果,提出防控措施的
建议。这包括疾病分布、因果关系、概率论、生态学等方面诸多原理。
6.2.4 疾病频率
疾病频率(disease frequency):是衡量 疾病发生、致病、致死等程度的一些指标, 如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疾病的态势分 为以下几类:
零星发生(sporadic):是指无规律或偶尔发生某病,通常局限 于部分地区。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教学大纲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9205fdb763231126fdb11c4.png)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GDOU-B-11-213《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是兽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
本课程的主主要内容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对动物群体中的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进行生物学的推理,从而确定动物疾病病因;阐明畜禽群体中疾病的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制定有效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
因此,本门课程已成为预防兽医学系统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是研究研究动物群体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它是兽医学中一门较新的学科,在现代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和了解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运用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作出生物学推理等方法,确定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分布规律,制定出防制对策并评价其防治效果,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动物疾病的自然史、病因推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实验流行病学、动物疾病防制对策及其经济评价的方法;理解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疾病的三间分布、兽医流行病学资料、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了解理论流行病学和多因素分析方法。
三、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兽医)专业本科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免疫学、遗传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公共卫生学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在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时,对收集的资料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这和生物统计和高等数学有联系。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是研究传染病流行规律中产生的,因此,它和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联系紧密。
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还要有一定的生物学、兽医学临床知识基础,由于很多疾病是人兽共患疾病,所以还要一些公共卫生学知识。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10802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2.png)
案例二:某地区禽流感的监测与预防措施
总结词
禽流感在某地区的监测与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常引起 家禽的死亡和人类感染。在某地区,为了监测和控制 禽流感的传播,兽医部门与当地养殖户建立了紧密的 合作关系。兽医部门定期对养殖户的禽类进行采样检 测,对检测阳性的禽类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对养殖 环境进行消毒和净化。此外,兽医部门还向养殖户宣 传预防禽流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通过这 些措施,该地区成功地控制了禽流感的传播。
缺乏标准化和可比性
总结词
缺乏标准化和可比性是兽医流行病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详细描述
在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研究时,由于研究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这给综合分析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解决方案
应加强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便在不同地区和时间进行的研究结果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此外,还应注重开发和推广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和分 析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 概念
2023-11-10
目 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流行病学数据分析 • 兽医流行病学应用 • 兽医流行病学挑战与解决方案 • 案例分析:兽医流行病学的应用
01
流行病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的 科学。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和传播 途径,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运用流行病学分析方 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
结果解释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和解读,提供合理的 解释和建议。
描述性统计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1c0c41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e.png)
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基本和卫生事件在 动物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发生原因以及发展 规律,制定防控措施、评估防控效果的一门 学科。它从群体水平出发,以各种疾病和卫 生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描述基本分布、揭示 疾病成因为手段,以提出防控措施,增进群 体健康为目的。
工作任务
探索病因及 风险因素
描述疾病分布
二、疾病的测量与描述
描述疾病的常用指标
数:指对特定动物群体内动物数量、病例数量、感染数量、等的简
单列举。
比: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
比例: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数量之间的比值
率:特定时间范围内,某一事件在某一确定动物群体中发生的频
率。 发病风险=
特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
风险群体的动物数量
发病率= 一定时间内某群体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内该群动物的平均数
效益:以货币形式量度的动物疫病防控结果,分为直接效益和 间接效益。
效用: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果的偏好程度。
六、动物疫病防控经济学评估
基本概念
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概念:
狭义上指动物疫病对养殖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产生的 经济损失,以及为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增加的各种 常规支出及紧急支出。
广义上指对其他产业或行业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 影响,对社会公共卫生、福利、生态环境等造成 的影响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损失(狭义)。
* K
观察期内新病例数
袭击率= 观察期初始时的易感动物数
* K
二、疾病的测量与描述
描述疾病的常用指标
感染率=
受检动物阳性检出数
受检动物数
*k
死亡率=
一定时间内某群体动物死亡数 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
*k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动物数
病死率= 同期患该病的动物数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流行病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决定因素。
2.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3.兽医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畜禽群体,有时也涉及到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
4.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是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
制定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5.定性调查研究主要涉及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和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验两个方面。
6.定性调查研究包括调查、监测、观测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等7.兽医学的诊断学科有3个,即临床兽医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流行病学。
8.兽医流行病学有哪些用途?(1)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2)研究病因位置疾病的防制对策(3)获取有关疾病的自然史资料(4)确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评估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9.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调查研究两个方面。
定性调查研究主要是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验。
定量调查研究设计到疾病的数量和数字资料的表达和分析,包括调查、监测、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评价等。
10.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兽医流行病学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此外还有血清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
第二章疾病分布1.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态,又称三间分布。
2. 流行:某地区的一个畜群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发生某病的频率超过预期的地方流行水平就称为该病发生流行。
3. 暴发:是指在一短时间内一个畜群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地突然升高。
4. 大流行:是指分布范围广,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
5.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6. 累计发病率:观察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察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率。
7. 死亡率:是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
8.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动物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9. 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称为(D)。
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10. 一定时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称为(B)。
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11. 按性别对动物疾病发生率进行描述的率的表达方式是一种(A)。
A专率B粗率C调整率D标化率12. 在流行特点上,猪传染性肠胃炎在冬季比夏季更为常见,我们称该病在时间分布上呈现(C)。
A短期趋向B周期性趋向C季节性趋向D长期趋向13. 要正确的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状态,就必须弄清(ACD)A哪些畜群发病较多B什么原因导致发病较多C什么时间发病较多D什么地区发病较多E 疾病分布的动态率14. 动态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新发生某事件的频率,下列哪些属于动态率(ABCE)。
A发病率B死亡率C治愈率D感染率E出生率15.静态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某事件的频率,下列哪些属于静态率(BDE)。
A发病率B患病率C治愈率D感染率E携带率16.粗率:是群体中某病总量的表达方式,不考虑受害畜群的性别、年龄、品种等结构。
17.专率:是指按性别、年龄、品种或饲养管理等宿主属性,群体中的动物分为特定的类别用率对各类动物的疾病发生进行描述。
18.疾病的畜群发布:是指对不同年龄、性别、种和品种特征的畜群,进行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水平的描述和比较。
19.疾病的年龄分布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因为大多数疾病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不同,临床症状也有差异。
20.疾病时间分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短期趋向、周期趋向和长期趋向。
21.影响疾病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自然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
(2)媒介昆虫和中间宿主:很多疾病的传播需要媒介昆虫和中间宿主,媒介昆虫和中间宿主的发布与疾病的地区分布往往相一致。
(3)饲料管理和兽医工作:畜牧制度等饲养管理因素及兽医工作队畜禽疾病的地区分布有很大影响。
第三章疾病的自然史1. 疾病的自然史:是指疾病的分布和感染的传播和维持生态学机理及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病因因素。
2. 主要宿主:在感染地的流行区域中维持感染的动物称为主要宿主。
3. 次要宿主:在主要宿主以外参与病原体生活史的其他动物称为次要宿主。
4. 终宿主:病原体在其中经历有性繁殖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5. 中间宿主:病原体在其中经历无性繁殖阶段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6.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7.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到侵入另一易感宿主的途径。
8. 易感畜群:对传染性病原体有感受性的畜群。
9. 应激:应激是对扰乱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任何不利刺激的生物学反应总称。
10. 疾病的自然史疾病的自然史包括疾病的生态学和疾病的病因因素两个方面。
11. 感染的传播可以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
12. 水平传播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通过中间载体的间接传播。
13. 垂直传播可分为遗传性传播和先天性传播。
14. 病因因素是能影响动物群体健康的任何因素,可分为宿主决定因素,致病因子决定因素和环境决定因素。
15. 以宿主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将宿主分为传染性宿主,易感宿主和免疫宿主。
16. 犬瘟热易感犬与病犬的尿液或粪便接触而引发感染,这种感染的传播属于(B)A间接传播B直接传播C垂直传播D后天性传播17. 传染性病原体在其体内进行增殖的媒介成为(D)A病原携带者B机械性媒介C污染物D生物学媒介18. 下列哪种因素可引起畜群的易感性升高(C)A有计划的对易感染动物进行免疫接种B幼畜来自高免种畜群,从母体活得较高的被动免疫C免疫动物的免疫力自然消退D畜群传染病流行后或隐性感染后免疫动物增加19. 下列哪种因素可以引起畜群的易感性降低(A)A有计划的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B母源抗体的消失C免疫动物的免疫力自然消退D病原发生变异或出现新的血清型20. 影响传染性病原体传播的病原体特征主要是(ACD)A毒力B垂直传播C有效接触D稳定性E媒介21. 与感染传播有联系的主要因素包括(BCDE)A侵袭力B病原体特征C有效接触D宿主特征E媒介特征22. 不同的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同,主要为(ABDE)A经口途径B媒介昆虫传播C发育性传播D呼吸道传播E通过皮肤角膜和粘膜23. 下列哪些传播方式属于先天性传播(ABDE)A生殖传播B上行感染C发育性传播D胚胎传播E分娩感染24. 关于外源性病原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E)A通常在宿主身上不存在B在水和土壤中能长期存活C常与宿主不形成持续关系D感染动物会产生明显的症状E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外源性病原体25. 对于传染病按照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ACE)A传染源B媒介昆虫C易感畜群D病原毒力E传播途径26. 简述食物链对疾病传播的重要性。
在生物区内,不同类型的动物和植物之间存在食物链的关系,一般植食动物吃植物,肉食动物吃植食动物,较大的动物吃较小的动物。
食物链将多种动物连接在一起,对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人和动物的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动物的食物链可以决定它是哪些传染性病原体的宿主;对哪些食物中毒毒素有暴露危险。
27. 简述导致畜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母源抗体的消失(2)易感动物的引入(3)免疫动物的免疫力自然消退(4)病原发生变异或出现新的血清型28. 畜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1)有计划的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2)畜群传染病流行后或隐性感染后免疫动物增加(3)幼畜来自高免种畜群,从母体获得较高的被动免疫29. 简述感染维持的各种方法。
(1)传播过程中病原体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2)病原体产生了抵抗型,如炭疽杆菌的芽孢。
(3)传播过程中的“快进快出”,使宿主来不及产生免疫应答(4)宿主排斥应答物理,病原体在宿主中持续存在(5)在媒介昆虫体内积蓄,和宿主范围广泛第四章病因推断1. 充分原因: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结果的原因,实际上包括一系列原因组分。
2. 必要原因:是产生结果所必须存在的原因。
3. 在病因理论中,Evans氏假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B)A能做易感动物复制出同样疾病B假设病因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C 病因必须存在于该病的所有病例中D考虑到致病因子在影响疾病分布过程中的作用4. 在病因理论中,Koch假说认为传染病的病因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CDE)A能做易感动物复制出同样疾病B假设病因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C 病因必须存在于该病的所有病例中D能从患有该病的所有动物分离并反复传代E不作为偶然性和非致病性寄生物存在于其它疾病中5. 在病因推断的过程中,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包括(ABCD)A求同法B求异法C伴随变异法D类推法E试验流行病学方法6. 通常进行验证病因假设的做法包括下列方面(BCE)A类推法B分析流行病学方法C实验流行病学方法D求同法E发病机理研究7. 简述病因推断的方法(1)病因推断的第一步是用求同法、求异法、伴随变异法或类推法形成病因假设;(2)第二步是通过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和发病机理研究对病因假设进行检验;8.简述病因推断应遵循的原则作出病因推断的一般原则是因先于果的时间顺序、统计学强度联系、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特异性、联系的普遍性、剂量应答关系和联系与现有的知识相符。
第五章兽医流行病学资料1. 敏感性:实际有病而按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率。
2. 假阴性率:实际有病,但根据诊断标准被认定为非病者的百分率。
3. 假阳性率:实际无病,而根据诊断标准被划为有病者百分率。
4. 疾病的命名一般是按照特异病因、病变或症状3个不同水平命名的。
5. 流行病学资料可以用编码来表示,常用的编码有数字编码、字母数字编码和符号编码等。
6. 在诊断评价中,实际有病而按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率称为(B)。
A特异性B敏感性C真实性D可靠性7. 在诊断评价中,实际无病而按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称为(A)。
A特异性B敏感性C真实性D可靠性8. 一个诊断方法的可靠性是指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D)。
A敏感性B特异性C符合率D可重复性9. 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来源。
(1)政府兽医机构(2)基层兽医(3)畜禽屠宰场(4)产业部门:如各地养殖场,药品销售部门等(5)血清库(6)其它来源10.兽医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哪些方面?(1)发病和死亡报告资料(2)流行病暴发报告资料(3)实验调查资料:如血清学调查,病原体的抗原检测或分离鉴定(4)暴发和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5)药物和疫苗使用的资料(6)动物群体和环境资料,包括暴露地区和监测地区的资料11. 资料整理有哪些步骤?(1)检查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并对资料进行修正、剔除和补充;(2)设计分组:将同质的资料并归,以显示内部的规律性;(3)拟整理表;(4)归组第六章动物疾病的防制及经济评价1. 预防:是指采取一切措施将某疾病排除于未受害的畜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