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谁的红果多"这一章节。
我们会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的方式来学习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使用">"和"<"来表示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用">"和"<"来表示。
2. 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做出正确的判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和"<"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果果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红果果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两碗红果果,一碗里有5个,另一碗里有7个,我会问学生们:"这两碗红果果,哪一碗多?"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观察,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2. 数一数:我会让学生们数一数,每碗红果果有多少个,并记录下来。
3. 比一比:我会让学生们两两一组,互相比较红果果的数量,并用">"和"<"来表示。
4.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举例说明如何用">"和"<"来表示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试着用">"和"<"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6.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比较物体的多少的方法,以及">"和"<"的表示方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清晰明了的理解。
《生活中的数——谁的红果多》数学教学PPT课件(4篇)
用数的顺序比较: 15往后数一个数是16,16在15后面,所以15小于16。 89往后数一个数是90,90在89后面,所以90大于89。 30往前数一个数是29,30在29后面,所以29小于30。 80往前数一个数是79,80在79后面,所以80大于79。
80 >
75
三、巩固练习 1.比大小。
45 <<54
79 <<80
100 ><89
2.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的数
谁的红果多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 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4、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60
38
38 < 58 < 60 < 79 < 98
谁的红果多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 及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 大小。(重点、难点)
2. 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在 内填入“>”或“<”。
11 < 14
15 < 20
9 < 13
从9开始往后数: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1在14前面,所以11小于14。 15在20前面,所以15小于20。 9在13前面,所以9小于13。
100 > 89
2.填一填。
16
90
29
79
一年级下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一年级下第 4 课时谁的红果多》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第 4 课时“谁的红果多”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他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堂课,看看孩子们是如何探索谁的红果多的奥秘吧。
老师在课堂上先拿出了两堆红果,一堆是小红的,一堆是小明的。
小红的红果摆得整整齐齐,有 21 个;小明的红果则稍微有点乱,有 18 个。
老师问孩子们:“大家来看看,小红和小明谁的红果多呀?”孩子们纷纷开动小脑筋,有的孩子开始一个一个地数。
“1、2、3……18、19、20、21。
”数完之后,兴奋地说:“小红的多,小红有 21 个,小明只有 18 个。
”还有的孩子说:“不用数也能看出来,21 比 18 后面多了好几个数呢,肯定是 21 大。
”老师笑着点点头,接着说:“那大家想想,除了一个一个数,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能比较出谁的红果多呢?”这时候,聪明的小丽举起了手:“老师,我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
”说着,她拿出小棒,先摆了 21 根代表小红的红果,又摆了 18 根代表小明的红果,一目了然,21 根小棒比 18 根多。
老师表扬了小丽,然后又在黑板上写出了 21 和 18 这两个数字,问道:“那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数字,能发现什么不同吗?”孩子们认真地看着,小辉说:“21 是二十多,18 是十多,二十多肯定比十多要多。
”老师说:“对啦,那我们再看看它们的数位。
21 里面有 2 个十和 1 个一,18 里面有 1 个十和 8 个一。
2 个十比 1 个十大,所以 21 就比 18 大。
”孩子们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老师又出了几道练习题。
比如:“25 和19 谁大?”“30和 28 谁的红果多?”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讨论,都能够正确地比较出大小。
在这堂课上,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懂得了通过观察数位来快速判断。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中精彩绝伦的一课,它提供了一种有趣又有趣的实教课程设计思路,旨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可作为数学思维训练的基础。
本课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的能力的核心技能。
1、课前准备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比较不同数量的量和大小,所以准备两组相同或不同数量的红苹果模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使用不同数量的苹果模型。
2、课堂活动
a. 首先,教师将苹果模型准备好,并问学生:“这俩苹果中谁的多”,随之带动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应给出正确的答案。
b. 继而,教师让学生使用苹果模型进行数量比较,引导他们认识比较的概念,以及“1对10”的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用数字来表示模型数量,并且根据学生的认识程度来提出更多不同数量的模型比较。
c. 用分尺子比较几袋苹果中每袋体积大小,教师可以由易到难,先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数量,再让学生掌握更复杂的数量对比,同样可以用数字表示出一袋苹果比另一袋苹果多几倍。
d. 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测验题,进一步熟悉本课的知识点。
3、课后巩固
a. 在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完成与课堂讨论相关的练习题,以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内容。
b. 还可以布置相关的游戏,让学生以这种形式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比较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了解和操作概念的同时,能够充分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学习中的乐趣,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习惯,树立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及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在这节课中,我创设情境,在大森林中举行采红果的比赛,看谁采得红果多,引
课后 出课题。然后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的。接着有 6 只小动物都各自带
反思 来了自己采的红果,都想得到奖章。于是先有小熊和小猴来比较,在比的过程中,我
先让学生想一想,你是怎么比较的?学生纷纷回答,学生总结探究比较两位数大小的
方法,这样比较了 21 大于 18,21 小于 32,这些都是两位数,要看十位,十位不同, 就比十位,十位上哪个数大这个数就大。接着比较 32 和 34,观察十位相同怎么比较, 十位相同比个位,又比较了 100 和 99,数位不同的时候怎么比?数位越多数就越大! 学生找的都很好,就是不善于表达。在课堂检测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检测题让学生巩固 积累经验,学生也掌握的很好!拓展题更是让优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1)要求学生通过拨一拨计数器并仔细观察,表示对应的数。 (2)学生汇报,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汇报提示:计数器上的数表示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是数 字( )。
3)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并整理板书如下: 30+2=32 100+0=100
30+4=34
90+9=99
课题
第三单元 谁的红果多
教
1.使学生学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学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
目
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
教学重点
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论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数数,今天我们遇到正在穿红果的小熊和小猴,它们 都说自己的红果多。看,你可以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谁的红果多一年级数学教案 练竞花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学内容:28—29的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本课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抽象的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小猴和小熊比红果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的探索进行抽象数的比较。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看一看)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
大家请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小熊和小猴一边走来,一边吵吵嚷嚷的。
小熊说:我的红果多。
小猴也说:我的红果多。
他们最终也没办法得出结论,现在想请我们大家来帮忙,大家愿意吗?生:愿意!那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二、探究新知:1、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2、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3、通过交流得出可能会有的方法:(1)往下数数比较。
(2)实物模型比较。
(3)借助中间数比较。
(4)借助计数器比较。
(5)用数的组成比较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5、师生共同总结: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三、巩固练习:师:通过刚刚的学习,现在老师想看看大家的学习结果,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闯关。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感知能力,能够识别和比较物体的多少,但是还缺乏系统的比较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较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操作活动、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红果、篮子等。
2.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红果和篮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谁的红果多”。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出示两个篮子的红果,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个篮子红果的多少。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哪个篮子的红果多。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每组用自己的红果和篮子进行比较,体会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篮子和红果,让学生进行比较,巩固比较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较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物体的多少还有哪些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总结出比较物体多少的其他方法,如数数、排排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教案:《谁的红果多》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有趣的游戏》,第四章《谁的红果多》。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数数、比较和排列等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数找出谁的红果多,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2. 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排列的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培养学生的比较和排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排列的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
重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果卡片、白板、粉笔。
学具:学生自带的红果(如苹果、西红柿等)、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红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红果的名称和颜色。
2.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通过数数、比较和排列的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
二、数数游戏(5分钟)1. 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把自带的红果放在桌子上。
2. 每个小组轮流数自己的红果,数完后,把结果告诉其他小组。
3. 其他小组听后,找出数得最多的红果,并说出原因。
三、比较和排列(5分钟)1.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按照大小排列,并告诉其他同学。
2.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按照颜色排列,并告诉其他同学。
3.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按照形状排列,并告诉其他同学。
四、谁的红果多(5分钟)1.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放在白板上,其他同学数一数,看看谁的红果多。
2.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放在白板上,其他同学比较一下,看看谁的红果多。
3.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放在白板上,其他同学排列一下,看看谁的红果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红果。
2. 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红果的名字、颜色、大小和形状。
板书设计:白板上写上“谁的红果多”,并在旁边画上红果的图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数数、比较和排列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谁的红果多,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动物》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比较两组红果的数量,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数出几十甚至几百的数量。
但是对于“多一些”、“少一些”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动物的喜爱程度较高,因此通过有趣的动物红果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理解“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
2.难点:能够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两组红果的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红果图片、动物卡片、数字卡片等。
2.学具:每组学生准备相同数量的红果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组红果图片,一组是5个红果,另一组是8个红果。
提问:“谁的红果多?多几个?”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分别是小鸟和小兔子。
告诉学生,小鸟有5个红果,小兔子有8个红果。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谁的红果多?多几个?”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拿出相同数量的红果模型。
教师提问:“谁的红果多?多几个?”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分别是6和7。
提问:“6和7谁大?大多少?”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红果模型,再次比较数量。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两组红果图片,一组是10个红果,另一组是12个红果。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篇1一、说教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4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100以内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数的比较方法涵盖了前面三节课的内容:数数经验,通过找一个标准,方块模型来感知数的大小。
利用计数器和数轴来强化对数的理解,最终达到抽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尤为后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内容按“情境+问题串”的方式展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考、分享与提升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有时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思维也是由无序走向有序。
好奇、好玩、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对直观、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
从学生整体来看,求知欲望比较强,思维较活跃,课堂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三、说教法分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遵循新课标和顺应孩子求知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中体现认知规律“借助经验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的比较”步步递进的过程,通过多层次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说学法分析小学阶段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开拓,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都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
新课标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让学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交流汇报、分享中提升自己。
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及点评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及点评《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谁的红果多》的意境和含义,掌握诗歌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2.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培养朗读和表达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解与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理解优秀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热爱。
教学内容:《谁的红果多》一诗。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果园美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谁的红果多”可能表达的意境和含义。
1. 听读教师首先朗读《谁的红果多》一诗,让学生仔细倾听,感受诗歌节奏与韵律。
2. 合作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感受,阐述“谁的红果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
3. 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谁的红果多》的意象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红果代表什么?”、“诗人为什么用‘你’和‘我’来描述红果的不同?”等。
4. 朗读演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演绎。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模仿动态表情和语调,提高诗歌的表现力。
5. 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两首类似风格的短诗。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
6. 分享与点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点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诗歌的表现力、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点评教学设计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境,通过听读、合作讨论、分析、朗读演绎、创作等环节,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诗歌的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在朗读演绎和创作环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2(第一课时)《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2(第一课时)《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的基本技能,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他们可能还不是很熟悉,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红果图片、数字卡片、PPT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红果、数字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谁的红果多》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红果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红果的个数。
然后,教师提问:“谁的红果多?谁的红果少?”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自带红果和数字卡片。
教师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如:“比较一下你们组的红果和另一个组的红果,哪个多?哪个少?”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谁的红果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谁的红果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主题:解决“比较数的大小”的问题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冯妍/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分析:
《谁的红果多》教科书通过小猴和小熊穿红果的情境,引出谁穿得多的问题,激发学生比较的欲望,引导学生比较的方法。
3.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学生学习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为了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长点,我从一年级六个班中,每班随机抽取10名孩子进行课前访谈,发现:
1.学生通过学习20以内的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大小比较的经验。
2.但是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评价任务:
1.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
2.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谁的红过多21>18 32<34 100>99。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4《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4《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如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比较多少的运算方法。
2.能够自如地辨别大小关系,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3.能够借助视觉辨别大小,培养对数值和数量的观察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要讲授的内容为《谁的红果多》这一数学问题。
该问题叙述如下:把以下 6 摞红果从左到右排列,哪一摞红果最多?哪一摞红果最少?•第一摞:7 个红果。
•第二摞:16 个红果。
•第三摞:13 个红果。
•第四摞:14 个红果。
•第五摞:10 个红果。
•第六摞:9 个红果。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多”与“少”的概念,并能够比较多少数量的大小。
2.学生能够借助比较的方式,找到数量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掌握多位数之间的比较方法。
2.学生需要能够培养对数量和数值的观察力,借助视觉辨别大小。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堂教学”、“教师讲解”、“个案分析”、“典型例题分析”等方法。
教学流程环节具体内容导入 1. 引导学生理解“多”、“少”概念;2. 提出问题:“对于现有红果的数量,如何能够比较大小,找到多和少?”讲解知识点 1. 比较多少运算法则,例如: a. 相等(等于) b. 比较大小(小于、大于)2. 多位数之间的比较方法解答问题辅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拓展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总结重点难点,布置相关作业练习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注意事项1.教师应该通过个案分析,挖掘出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想法和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方法、梳理策略、开阔思路,形成持久的学习效果。
2.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多少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分辨大小关系,并学会借助数量的直观感、数值的近似值,以及比较的方法找到多和少。
教学方式多样,既有课堂教学,也有个案分析、典型例题分析等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谁的红果多评课稿
谁的红果多评课稿
最近评课活动中,谁的红果环节无疑是评委们最为重视的环节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评委们会借助红果工具,来对教师的教学现场进
行记录、评估和反馈。
那么谁的红果多呢?答案是:每一位教师!
在教学中,红果工具被运用多种场合,例如:学生讨论、组织小
组活动、展示作品、板书等等。
每种运用场合都有助于评估教学的效
果和进步。
首先,利用红果工具,能够让评众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例如:教师用红果展示学生作品的过程,可以让评众明确地了解到学
生们在这个环节中遇到的难点、创意和表现;老师用红果记录课堂中
的学生讨论,可以让评众了解到学生们的表达水平、思维模式和问题
意识。
而这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反馈和参考。
其次,红果工具还能够支持教师的教学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可以运用红果工具记录学生们的表现和评价指标,例如:每个学生
的参与度、表达水平、反馈质量等等。
最终,通过搜集和分析这些红
果,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及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最后,利用红果工具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学生做作业、讨论、展示等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红果工具记录自己的表现和成果,包括:自己的思考过程、成果展示、问题反馈等等。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谁的红果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和运用好红果工具,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3单元第4节《谁的红果多》教案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方式不够生动有趣,或者课堂节奏把握得不够好。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尝试运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b.独立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c.在表达比较结果时,能够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
举例解释:
-对于难点的突破,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如先让学生比较数量差异明显的两组红果,再逐渐过渡到数量接近的两组,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多”、“少”和“一样多”的概念。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比较方法后,教师可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数量比较的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红果的数量,并能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学生们在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上有了进步。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中,有些学生在进行数量比较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他们对于“多”、“少”和“一样多”的概念虽然理解了,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快速地完成一一对应的比较,还有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举例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自操作,感知和比较不同数量的红果,从而加深对数量多少的理解。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想和反思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想和反思
本节课“谁的红果多”实际讲授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已经学习
了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还有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进程我设计了从“借助实物比较到模型比较到计数器比较到抽象数的比较”这样一个思维渐进模式,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
体会到数的意义。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还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
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
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
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理解程度不同,因而接受比较大小的方法有快
有慢,教学中我注意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困生。
因此我在教学中只是引导
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不强迫学生接受,让他们在
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从而获得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接下来我要说说本节课暴露出的问题:
一、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的时候,时间不是太紧凑。
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表现在学生操作活动和讨论活动过程中,
有的学生不知道干嘛,还有的学生不愿意探究,不想说话,不主动交流,还有
的学生注意力分散。
以上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逐步摸索经验,积累耐心加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谁的红果多
内容
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
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关键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
准备
教师
教材课件
学生
教材小棒100根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
7
15
15
2
一、情境导入出示目标
二、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三、实际操作巩固应用
四、课堂练习熟练应用
五、总结收获知识检测
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
学习目标
往下数数比较。
实物模型比较。
借助中间数比较。
借助计数器比较
用数的组成比较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生:完成29页第一题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生:完成第2题独立思考
生:完成第3题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
生:完成第4题
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
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师:【出示目标】
1、 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
2、 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
5、第4题
让学生用不同熟悉的方式表示数。
6、第5题
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师:谈收获。
板书
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32<34 100>99
课后
反思
检测:用方法比较大小,比较大小,桉比大小。
3、 可能会有的方法
往下数数比较。
实物模型比较。
借助中间数比较。
借助计数器比较
用数的组成比较
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
5、师生共同总结: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1、请同学们看书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材p29练一练
2、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3、第2题
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4、第3题
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