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套ppt课件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套ppt课件
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 (对歌)
• 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0∣
什么 圆 圆 在呀 在半 天 哟

什么圆圆 在 边

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
• 什么圆圆 街呀 街上卖呀
什么圆圆 在
眼 前哪
嗨呀啰的嗨哟0
嗨呀啰的嗨哟0





前哪
嗨呀啰的嗨哟0

音乐欣赏课《卢沟谣》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小小蜡笔穿花衣, 红黄蓝绿多美丽。
小朋友 们多么欢喜!
画 比 画 一 个 比 。图
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画小鸟飞在蓝天里
你 画 太 阳
我画国 旗
祖 国 祖 国 我 们 爱 你
我会创编歌词
• 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 画——,————,画——,————。
• •


让我们 看看小小年 纪的铁梅此 刻正在做什 么?
同学们, 看了这些,你 们有什么感触 吗?

学习了这课后,希望同学们能珍惜今天来之不 易的幸福生活,努力的学习,将来报答我们的父母 和亲人,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想一想: 台湾小朋友唱的歌和我们 平时听到的歌不太一样? 1、歌曲有什么特点?
做祖国的优秀接班人!
只怕不抵抗
《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 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歌 曲。
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 和跳跃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 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 神。
冼星海出生于澳门,中 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木偶的步态舞
1、聆听音乐,说一说第一部分 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的变化。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三年级下册《爱祖国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2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三年级下册《爱祖国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2

第一、三乐句 (各 4小节 ) 相同。句中运 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 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
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 均相同。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 切柔和。这 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 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
句幅扩展 (每乐句为 8小节 ) ,节奏骤然展开,旋 律跌宕起伏,气息 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 (第一乐 句的后 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 ) ,使音乐的色彩更 为丰 富。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三年级下册 《爱祖国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音乐课
设问:
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 (气候、季节、节日…… )
回答问题: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 3、演唱的形式?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
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 这是在祖国和平 的土地上、 温暖的阳光下, 少年儿童为友谊、 为祖 国而纵情放歌。 末尾的 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 贯的上 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力, 具有进行曲风格, 揭示了歌 曲的主题—— “我 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 在歌声中 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 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2016春人音版音乐三下第1课《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2016春人音版音乐三下第1课《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思考
核心知识的学习过程设计
作者:执行时间月日
课题
《只怕不抵抗》
共(3)课时,第(3)课时
核心目标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内容与目标
学习过程设计
拿出歌曲中难点节奏,先让学生学习,为下面学唱做铺垫。
在做发声练习时引用了歌曲中的旋律,让学生唱一唱。
一、播放儿童团动画录像(送鸡毛信、巡逻、抓汉奸、埋地雷……)
冲锋枪du du du dududu du du dudu
四、演唱歌曲
钢琴伴奏演唱
师:冼星海写这首歌的目的是什么?那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激昂、热情)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的伴奏一起来演唱一遍。
五、小结
师:同学们,学了这首歌请想一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是的,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基础知识学好,将来用扎实的科学技术建设我们的国家,我相信,当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就再也不会有人来侵略我们了。
二、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问:我们的祖国漂亮吗?我们的祖国强盛吗?你们爱祖国吗?
三、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
师: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
四、凝听歌曲,突破难点
师:接下来,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二、节奏训练
2/4XX│X .X│X0X│X --│X .X│X --│X 0│┃
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
生齐读。
三、发声练习
1=C→1=G2/4
3 34 5│30│3 31 3│20│┃
机枪da da da dadada da da dada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时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十月的美好阳光,体现了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谱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加强团队协作,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结构、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使他们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十月的阳光美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演唱,特别是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部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图谱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十月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新歌教学:(1)听唱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分层教学:先教歌曲的旋律,再教歌词,最后合成。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互相纠正、鼓励。

3.歌曲处理:讲解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部分,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领唱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领唱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领唱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领唱合唱曲目。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到秋天美好的心情。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但是,他们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合唱技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技巧,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意义,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合唱技巧的运用。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合唱的协调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分组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学唱。

同时,使用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歌曲: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高音部分和合唱的协调性。

4.分组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基本要求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风”、“雨”的含义?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

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

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

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教学小结。

教案《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案《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材分析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

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

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

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

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

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

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

末尾的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

第三部分。

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教学目标: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女儿》。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基本要求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案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案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材分析:
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2、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教学小结。

小学音乐: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小学音乐: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

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

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

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

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

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

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

末尾的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1.1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案)

1.1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案)
难点解释: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分工不均、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需适时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4)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解释:将情感转化为行动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国家、关爱社会,将爱国情感落到实处。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理解并尊重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上目标紧密结合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时代公民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国旗、国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国家象征的奥秘。
举例:通过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与国庆节相关的任务,如制作手抄报、编排节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培养责任感。
2.教学难点
(1)理解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国家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 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 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3-10]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 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 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
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 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 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 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 建筑之一 。
聆听合唱
•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 《红旗颂》 • 《卢沟桥》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
。 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音乐家——冼星海
出生日期: 1905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 1945年10月30日 职 业 : 作曲家、钢琴家 毕业院校 :巴黎国立音乐学院 信 仰 :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 1939年,创作《黄河大 合唱》 代表作品 《在太行山上》 《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 《生产运动大合唱》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爱祖国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 上社小学 孟滢娟
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吴斌主编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中国地图
祖国 祖国 我们爱你
长城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一、导入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二、初听乐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2.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三、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四、细致地聆听全歌曲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五、创编活动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我们的祖国漂亮吗?我们的祖国强盛吗?你们爱祖国吗?师: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六、凝听歌曲,突破难点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凝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境是怎样的?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四位孩子依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3.采用师问唱生答唱的情势学唱第三乐句。

(如:画什么?长在哪里?)七、学唱歌曲用跟唱法学唱歌曲。

八、课后小结祖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五颜六色非常美丽漂亮,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合唱
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 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 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 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 旋律轻盈活跃,富有生气。由于旋律作级进, 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这一部分刻画了少 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 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旋律跌宕起伏,气 息宽广,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歌曲这一 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 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 国而纵情放歌。
第三部分
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 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 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 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尾声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ຫໍສະໝຸດ 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友谊的最大努力并不是向一个朋友展示我们的缺陷,而是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陷。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做事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人生十字路口是一道选择题,谨慎选择才能确保正确方向,糊涂选择就易步入歧途,放弃选择就会迷失方向。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