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班第十七讲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中级班第十七讲教案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论语:八佾篇(共二十六章)第三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
事君以忠。”
2、《千字文》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二、学习新课
1、唐诗:《绝句》唐•杜甫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黄鹂(lí):又叫黄莺。羽毛黄色,叫声悦耳。翠柳:绿色的柳树。
白鹭:水鸟名,又叫鹭鸶。羽毛白色,腿长,能捕食鱼虾。青:蓝。含:包含。西岭:指成都西面的岷山。千秋雪:千年不化的雪。秋:年。泊:停泊。东吴:古地名,今长江下游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船:从非常遥远的地方来的船。
诗意精讲: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草堂诗所做。当时蜀中发生的动乱刚刚平息。诗人得知故友严武回到成都的消息。心情十分愉快面对生气勃勃的春天美景,写下这首诗。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首句写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鸟在翠绿的
柳树上歌唱,由“鸣”所表现的音色美,可以想象出黄鹂鸟惹人怜爱的神态。“翠”是新绿,正是初春时候,全句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优美的意境。
第二句写白鹭在蓝天自由飞翔的动态之美。这种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蓝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的“黄”、“翠”、“白”、“青”构成色彩绚丽的图画,再配上鸟的鸣叫和飞翔,形象地表现出欢快、优美的情感。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第三句写诗人凭窗远望西岭雪山,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根本看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天才能清晰可见。用一个“含”字仿佛把远山雪景嵌进了窗框,这样的诗句正是诗人心情舒畅的真实写照。下句再写诗人向门外一瞥,看到停泊再将岸边的船只。因为他们来自东吴,还将沿着岷江,穿过三峡直达长江下游。如果还是战争不断,船只是不能这样畅行万里的。如今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能见到来自东吴的船队,诗人也可以“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怎能不叫人喜上心头呢?
这首小诗一句一个景,是四幅独立的图画,通过诗人的描述,形成了一组统一的、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画。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一行白鹭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花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遥远的东吴的船队。
2、《弟子规》第四篇谨(六)
原文: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注释:
执:拿。虚器:空的器皿。盈:满,指装满东西的器皿。
入:进入。虚室:空的房间。事:事情。忙:匆忙,忙乱。
错:出错,犯错。畏:害怕。难:困难。轻略:轻视,草率。
译文:
拿着空容器的时候,也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容器一样小心;进入空房间的时候,也要向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先敲门。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条理,不要慌慌忙忙的,因为忙乱中很容易出差错;同时,做事情也不要怕困难,当然,也不能太轻率大意。
附:故事《苏嘉折车辕》
汉朝有个叫苏嘉的人,是苏武的哥哥。据说他专门负责给皇帝驾车。一次皇帝出游,苏嘉给皇帝驾车,从京城来到郊外的行宫。当皇帝正准备下车的时候,苏嘉因为不小心,一下子撞到了门前的竹子上。结果车辕被撞断了,皇帝差一点受伤。结果,苏嘉被判大不敬,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罪过,他只好自杀。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得小心,有时候一件小事如果处理不好,也会酿成大祸。
附:故事《愚公移山》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巫山。在这两座大山里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他都快九十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为这两座大山的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走出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们门挡着的前这两座大山太不方便了,我准备和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巫山,修出一
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动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巫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寓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季节更替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愚公家的邻居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他得知这件事以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怎能把这两座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接着挖。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孩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这两座大山却不会再增高了,为什么挖不平呢?”
后来山神见愚公全家挖山不止,就向玉皇大帝报告了这件事。玉皇大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给搬走了。
从此,这里再没有高山阻隔了,寓公家里的人出行就方便多了。
三、布置下次课内容
(一)、复习本次课内容
1、唐诗:唐诗:《绝句》唐•杜甫
2、《弟子规》第四篇谨(六)
原文: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二)、学习新课
1、论语:八佾篇(共二十六章)第三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栽!”
2、《千字文》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夹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