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曲艺艺术
《第四单元 五、 曲艺》教学设计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曲艺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2. 掌握几种常见的曲艺表演形式和乐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曲艺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曲艺的基本特点和表演形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曲艺表演。
2. 难点:掌握特定曲艺表演的技巧和乐器演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曲艺表演视频和乐器样本。
2.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有关曲艺的资料。
3. 准备音乐教室、音响设备以及所需乐器。
教室曲直艺教学和表演的重要处所,因此需要提前进行安置和准备。
教室应该保持整洁、舒适,并且要思量到学生的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器械。
除了教室的安置和准备外,还需要搜集一些有关曲艺的资料,以便于学生了解和学习。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曲艺的历史、发展、流派、代表人物、经典作品等等,以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曲艺这一艺术形式。
另外,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准备音乐教室、音响设备以及所需乐器。
这些器械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准备,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教师需要提前安排好教学计划和时间表,以便于学生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预习和准备。
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播放一些典型的曲艺音乐作品,如京韵大鼓、太平歌词、山东快书等,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韵味。
2. 曲艺知识介绍:介绍曲艺的历史、种类、特点以及相关的音乐元素。
(二)新授1. 曲艺歌曲教唱:选取一首代表性的曲艺歌曲进行教唱,如《月牙五更》、《小白菜》等。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曲艺音乐的节奏、旋律特点,并传授演唱技巧。
2. 曲艺欣赏分析:对一些经典的曲艺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如《朝阳沟》、《凤阳歌》等,引导学生了解曲艺的音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
3. 曲艺表演实践: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曲艺表演素材,如快板、相声等,学生自行选择并进行表演练习。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曲艺的基本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曲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曲艺的种类、代表人物和作品。
3. 曲艺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音、咬字、节奏等。
4. 曲艺表演的基本形式,如单人表演、对唱、群唱等。
5. 曲艺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曲艺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曲艺的魅力。
(2)讲解曲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1)讲解曲艺的种类、代表人物和作品,让学生了解曲艺的丰富内涵。
(2)教授曲艺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音、咬字、节奏等。
(3)讲解曲艺表演的基本形式,如单人表演、对唱、群唱等。
3. 实践(1)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曲艺演唱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曲艺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邀请曲艺艺术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曲艺,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练习等。
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的呼吸、发音、咬字、节奏等演唱技巧。
3. 表演能力:评价学生的表演形式、团队协作精神等。
4. 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对曲艺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资源1. 曲艺表演视频、音频资料。
2. 曲艺教材、教学课件。
3. 曲艺艺术家、曲艺社团等。
六、教学时间本教学方案适用于一个学期的课程,共36课时。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加强与曲艺艺术家、曲艺社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中国曲艺教案

中国曲艺教案教案标题:传统中国曲艺的介绍与学习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学习并演绎中国曲艺中的代表性形式,如评书、相声、快板等;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介绍中国曲艺的历史和特点;2. 学习评书、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中国曲艺的音频、视频资料;3. 相声、评书、快板等曲艺形式的相关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中国曲艺表演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中国曲艺的了解和印象。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 分别介绍评书、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的定义、特点和表演方式。
三、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分别选取评书、相声、快板中的代表作品,进行示范表演;2. 引导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曲艺形式,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
四、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创作和表演;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中国曲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和欣赏中国曲艺,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和资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学习并演绎其中的代表性形式。
通过实践和创作,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得到了促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让学生自己找寻和分享中国曲艺的相关资料,或者邀请专业曲艺表演者来进行现场表演和指导。
初中曲艺教案

初中曲艺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曲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曲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曲艺演出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要求。
3. 学习并演练曲艺表演的基本技能,如声音的运用、手势表演和角色刻画等。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曲艺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曲艺演出视频和音频资料,以及曲艺经典作品的文本。
2. 提供一些曲艺表演相关的道具和服装。
3. 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和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并向学生介绍曲艺的概念和起源。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曲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分析并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曲艺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
Step 3:实践活动(30分钟)1. 学生分组准备一段曲艺表演,可以选择模仿已有的作品或创作自己的表演内容。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并尝试表演,帮助他们理解曲艺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要求。
Step 4: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观摩和评价,提供建议和指导。
Step 5:总结回顾(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曲艺表演的必备条件和发展方向。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曲艺,参加更多的曲艺比赛和演出。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曲艺的小论文或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曲艺演出或邀请曲艺表演者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
2. 设立曲艺社团或俱乐部,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表演机会。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曲艺表演进行评价,包括发音、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进行评阅,注重学生对曲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艺的基本知识,掌握曲艺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曲艺概述:介绍曲艺的历史、分类、特点等。
2. 曲艺演唱技巧:教授唱腔、发音、气息等方面的技巧。
3. 曲艺表演技巧:教授表演姿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技巧。
4. 曲艺作品欣赏:欣赏经典曲艺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5. 曲艺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曲艺作品的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曲艺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曲艺概述:讲解曲艺的历史、分类、特点等。
(2)曲艺演唱技巧:讲解唱腔、发音、气息等方面的技巧。
(3)曲艺表演技巧:讲解表演姿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技巧。
3. 实践操作(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唱腔、发音、气息等方面的练习。
(2)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姿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练习。
4. 作品欣赏欣赏经典曲艺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创作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曲艺作品的创作,展示创作成果。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曲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唱腔、发音、气息、表演等方面的技巧。
3. 学生对曲艺作品的欣赏能力。
4. 学生在曲艺创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曲艺教材,如《中国曲艺大全》等。
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曲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场地:提供实践场地,如教室、音乐厅等。
4. 师资力量:聘请有经验的曲艺教师进行授课。
六、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3.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曲艺教案[新]
![曲艺教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3cc80d3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b.png)
曲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曲艺的历史和发展。
2.掌握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曲艺的历史和发展1.介绍曲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分析曲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探讨曲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1.声音技巧:包括音量、音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
2.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方面的训练。
3.口才技巧: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幽默感等方面的训练。
3. 曲艺表演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曲艺表演。
2.每组学生自行编排节目,包括曲艺小品、相声、评书等形式。
3.学生进行表演,并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曲艺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曲艺的背景和特点,为后续的表演实践做好铺垫。
2. 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向学生展示曲艺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
3.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分组表演和互相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口头评价等方式,对自己的表演和团队合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表演实践做好准备。
2.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演和互相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表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五、教学反思曲艺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曲艺的历史和发展,还掌握了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曲艺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生学曲艺音乐教案

小学生学曲艺音乐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主题:学习曲艺音乐内容:通过学习曲艺音乐,让小学生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同时从小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曲艺音乐的意义和价值。
2、能够体验、欣赏和感受民间曲艺音乐。
3、能够学会基本的曲艺音乐技能。
4、能够自信地表演曲艺音乐。
5、能够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重点:1、曲艺音乐的历史、文化和意义。
2、曲艺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
3、曲艺音乐的唱腔和演唱技巧。
4、曲艺音乐的舞蹈和表演动作。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小学生理解曲艺音乐的意义和价值?2、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体验、欣赏和感受民间曲艺音乐?3、如何让小学生掌握曲艺音乐的唱腔和演唱技巧?五、教学方法:1、桥梁式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曲艺音乐。
2、多元化教学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听、说、唱、演等,让学生深度地了解并体验曲艺音乐。
3、趣味化教学法。
通过化繁为简、轻松玩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曲艺音乐。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兴趣导入通过展示曲艺音乐的照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内容讲解简单介绍曲艺音乐的历史、文化和作用等,让学生了解曲艺音乐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三步:体验活动1、学习唱腔:让学生学习和模仿曲艺音乐的唱腔和节奏,组织学生进行小合唱。
2、学习表演动作:让学生学习曲艺音乐的表演动作和舞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3、学习演唱技巧:让学生学习曲艺音乐的演唱技巧,如喉音、颤音等。
第四步:展示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通过欣赏、点评和评比等方式,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第五步:总结反思通过总结反思,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和提高。
七、教学资源:1、音乐教学PPT。
2、曲艺音乐的录音和视频。
3、曲艺音乐和表演的教材。
4、乐器和其他相关器材。
曲艺主题创作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艺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的学生。
三、教学时长2课时四、教学重点1. 曲艺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
2. 曲艺作品的创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1. 学生对曲艺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2. 学生创作曲艺作品的技巧。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曲艺图片、视频等。
2. 曲艺作品选段。
3. 曲艺乐器(如二胡、琵琶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曲艺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曲艺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授新课1. 介绍曲艺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曲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2. 分析曲艺的艺术特点,如:唱腔优美、语言幽默、形象生动等。
3. 播放曲艺作品选段,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曲艺的艺术魅力。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曲艺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讨论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手法等,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曲艺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曲艺作品的分析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 介绍曲艺作品的创作方法,如:选题、构思、歌词、曲调等。
2. 教师以实例讲解曲艺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创作技巧。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简短的曲艺作品。
2. 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歌词、曲调等,并分工合作完成创作。
3. 各组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曲艺的基本概念、艺术特点及创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3.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一本曲艺作品集,选择一个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高中音乐《曲艺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导入:猜灯谜,正式导入课题——曲艺篇。
探求中国曲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二、教学内容1、昨天【知识链接】(1)曲艺的历史(2)曲艺的种类南方曲种主要有: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四川清音、湖北渔鼓、长沙弹词等。
北方曲种主要有:各种大鼓、山东琴书、二人转、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
【作品赏析】(1)欣赏山东快书《武松打虎》a、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临清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
b、出示表格,让学生从方言、伴奏乐器和表演风格等方面总结山东快书的特点。
c、请同学用地方话说一段山东快书,亲身体验一下地方曲艺的的独特韵味注意事项: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教师注意提醒他们模仿表演者的语气和节奏.(2)欣赏京韵大鼓《丑末寅初》a、京韵大鼓概述:b、作品赏析:【提问】1)描绘了哪些人物在丑末寅初这一时段的活动。
2)对比山东快书完成表格。
满足群众文化娱乐要求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2、今天【曲艺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喜欢传统曲艺的观众越来越少。
古老的曲艺艺术,日渐没落。
但是,在今天,有一种地方曲艺,特别是民间演出却在天天演,场场满,它就是东北的二人转。
【作品赏析】欣赏二人转《猪八戒拱地》(1)二人转演员在表演上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唱、说、舞、扮、绝。
“四功一绝”,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2)对比京韵大鼓和山东快书的特点完成表格。
【反思传统曲艺】同学们不太喜欢传统曲艺,它确实有其自身的问题。
比如“时代远、感情旧、节奏慢”。
实践证明,传统曲艺若不与时俱进,难免被时代淘汰。
现在,对曲艺的传承和改革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且已经初见成效。
许多曲种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明天观众对于传统曲艺的感情需要时间来培养。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该试着了解和学习一点曲艺。
【活动与创编】学习快板实施步骤:1、教师展示,创设氛围2、讲授快板的基本演奏技巧3、小组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习成果—-开场板的演奏5、演奏和学生的说结合,最终完成快板作品《十八愁绕口令》三、课堂小结。
曲艺微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如相声、快板、评书等。
2.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曲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二、教学重点1. 曲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曲艺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曲艺表演中的节奏感和幽默感。
2.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曲艺种类介绍、表演技巧讲解、经典曲艺片段展示等。
2. 教学道具:如快板、手鼓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种曲艺的学习和表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曲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一段经典曲艺片段,让学生感受曲艺的魅力。
(二)学习曲艺种类1. 教师讲解相声、快板、评书等曲艺种类的特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曲艺进行深入学习。
(三)学习曲艺表演技巧1. 教师讲解曲艺表演中的节奏感、幽默感等技巧。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组合作表演1. 各小组根据所学曲艺种类进行编排,准备表演节目。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曲艺表演的技巧和经验。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曲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3. 学生对曲艺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需求。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五单元曲艺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五单元曲艺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曲艺的发展历程和地位。
2.了解中国传统曲艺的主要类型和表演形式。
3.了解中国传统曲艺的特点和魅力。
4.欣赏和理解粤剧、京剧、河南坠子和评弹等曲艺。
5.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富有音乐情趣。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曲艺发展历程和地位。
2.中国传统曲艺的主要类型和表演形式。
3.粤剧、京剧、河南坠子和评弹等曲艺的欣赏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中国传统曲艺的相关知识。
2.欣赏法:通过欣赏传统曲艺的音乐和舞蹈,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中国传统曲艺的发展历程和地位1.教师简单介绍中国传统曲艺的发展历程和地位。
2.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发言,参与讨论。
第二节:中国传统曲艺的主要类型和表演形式1.教师以讲解的方式,介绍中国传统曲艺的主要类型和表演形式。
2.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3.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分组,讲解自己所分的曲艺类别,并进行表演。
第三节:粤剧的欣赏和理解1.教师向学生介绍粤剧的相关知识。
2.播放粤剧音乐,让学生感受粤剧音乐的魅力。
3.讲解粤剧的舞蹈形式,表演出关键动作和体现粤剧特色的动作。
4.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发挥表演粤剧音乐和舞蹈。
第四节:京剧的欣赏和理解1.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的相关知识。
2.播放京剧音乐,让学生获得京剧音乐的感受。
3.讲解京剧的表演形式,进行实地演示表演。
4.让学生分组表演京剧音乐和舞蹈。
第五节:河南坠子和评弹的欣赏和理解1.教师向学生介绍河南坠子和评弹的相关知识。
2.讲解河南坠子和评弹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技巧。
3.播放河南坠子和评弹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河南坠子和评弹的魅力。
4.引导学生分别进行相应曲艺的学习和表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中国传统曲艺欣赏为主要内容,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曲艺的发展历程和地位、主要类型和表演形式,同时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身体表演体会曲艺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教学设计曲艺艺术

教学设计《曲艺艺术》—高二年级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李璧教材: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五课“艺苑撷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真聆听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常德丝弦等曲艺的经典作品,在比较欣赏中,感受南北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的特点。
2.能力目标:了解什么是曲艺、曲艺的功能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风格,能够学唱一些曲艺片段,分辨曲艺音乐的曲种。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体验作品中的革命家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在聆听、学唱中对我国的曲艺艺术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与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地区的曲艺音乐。
教学难点:通过听、唱、赏让学生了解曲艺艺术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等。
板书及多媒体课件共20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含学生欣赏20分钟;互动环节提问答题8分钟、练唱说3-4分钟、讨论2-3分钟;教师主讲7-8分钟,师生总结2分钟。
)具体过程简介:一、导入1.分组抢答说出下列片段的表演形式,每题10分,导入课题—《曲艺艺术》2.介绍曲艺艺术通俗地讲,曲艺就是划地为台、用说和唱的形式来讲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听曲艺是古代老百姓的一种重要的消遣方式。
解放后统计,全国有400多种、、、二、新课(一)京韵大鼓1.欣赏相声曲艺模仿片段设问:①猜一猜这种曲艺流行于哪个地区?②演员表演时使用了哪些乐器?③演员的演唱与你平时听的歌曲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2.介绍京韵大鼓这是最具北方特色的曲艺---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
演唱者自击鼓板,另有大三弦、四胡或琵琶伴奏。
多以说唱历史传说故事为主。
3、介绍演唱者骆玉笙。
骆玉笙,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
“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
她1914年出生在江南,6个月就被送给江湖艺人骆彩武做养女,4岁起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艺名“小彩舞”。
1931年,17岁时骆玉笙正式演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韩永禄为师,学刘(宝全)派大鼓曲目。
曲艺篇音乐教案

曲艺篇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曲艺篇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曲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曲艺的基本表演形式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 通过曲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曲艺的定义和分类;2. 曲艺的表演形式:评书、相声、快板等;3. 曲艺的表演技巧:语言技巧、肢体语言、声音运用等;4. 曲艺作品的欣赏与分析;5. 学生自主创作和表演曲艺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曲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曲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曲艺的分类和表演形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曲艺表演,并讲解其特点和技巧。
第三步:示范表演(15分钟)请专业曲艺表演者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曲艺的魅力和表演技巧。
第四步:学生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曲艺形式进行学习和练习,包括语言技巧、肢体语言、声音运用等方面的训练。
第五步:作品欣赏(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曲艺作品,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老师给予专业指导和建议。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曲艺学习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曲艺的表演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曲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在曲艺表演中的表现和进步;3.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 曲艺表演者;3. 学生自己创作的曲艺作品。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曲艺演出或请曲艺表演者到校进行专题讲座;2. 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和欣赏曲艺作品;3. 组织学生参加曲艺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表演才华。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曲艺篇音乐教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五单元曲艺

职高音乐欣赏教案第五单元:曲艺一、教学目标1.了解曲艺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常见的曲艺形式和代表作品。
3.培养学生对曲艺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曲艺的概念和分类2.1.1 曲艺的定义曲艺是一种以歌唱和说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曲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2 曲艺的分类•评话:以说书人讲述故事为主,常见的有京剧评书、川剧评弹等。
•快板:以快节奏的歌唱和说唱为特点,常见的有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等。
•大鼓:以打击乐为伴奏,以说唱和击鼓为主要表现形式,常见的有河南豫剧大鼓、山东评剧大鼓等。
•单弦:以弹拨乐器为伴奏,以歌唱和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山西梆子、陕西梆子等。
•站票: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通过歌唱与说唱来表现,常见的有河南河北等地的各种秧歌。
2.2 曲艺的代表作品2.2.1 京剧评书《牡丹亭》《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是元曲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剧通过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和超越时空的美好。
它的唱词曲调婉转动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2.2.2 河南坠子《王宝钏》《王宝钏》是一部反映女性命运的传统曲艺作品,以饱含情感的歌唱和富有表现力的说唱为特点。
它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坚强反抗,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对农村妇女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2.3 曲艺的欣赏与评价2.3.1 欣赏曲艺的方法•倾听:仔细听取曲艺作品中的歌唱和说唱,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观察:留意曲艺演员的表演动作、音色和节奏,感受他们的精湛技巧和独特魅力。
•学习:积极学习曲艺的相关知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升对曲艺作品的欣赏能力。
2.3.2 曲艺的评价标准•表演技巧:曲艺演员的声音、动作和表情是否协调,是否能够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和意义。
•艺术表现力:曲艺作品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是否具有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幼儿园曲艺杂技课程教案

幼儿园曲艺杂技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曲艺杂技的教学,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丰富多样的曲艺杂技表演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1. 曲艺基础知识•学习曲艺的一些基本历史知识•认识曲艺的不同表演形式及特点2. 手工制作•制作简单的道具和服装•学习使用简单的道具进行表演3. 平衡训练•学习基本平衡动作,如走钢丝、踩高跷等•通过平衡训练,提升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感4. 共同表演•学习团队合作,配合其他幼儿进行群体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小型曲艺杂技表演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 1. 示范教学:教师进行简单的曲艺表演示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实际表演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曲艺杂技的魅力。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和表演,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游戏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增加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5. 引导探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表演形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教学难点•幼儿曲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幼儿服装和道具的制作技巧五、教学评估评估方式•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演和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进步和改善的方面。
•反馈评估:根据幼儿的作品和表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评估标准•幼儿能够正确表演基本的曲艺动作并保持平衡•幼儿能够与其他幼儿合作,完成小组表演任务六、教学资源•曲艺教材及资料•手工制作材料•音乐及背景音效七、教学安排本课程为期8周,每周2课时,共计16课时。
•第1-2周:介绍曲艺基础知识,学习基本的曲艺动作•第3-4周: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实践,制作道具和服装•第5-6周:开展平衡训练,学习基本平衡动作•第7-8周:组织幼儿小组合作,进行小型曲艺杂技表演八、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幼儿对曲艺杂技的理解和兴趣,可以邀请专业的曲艺杂技表演团队来幼儿园进行表演,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和学习优秀的曲艺表演。
民间歌舞曲艺教学设计方案

民间歌舞曲艺教学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和目的民间歌舞曲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民间歌舞曲艺逐渐被现代化的娱乐方式所替代,导致该传统艺术逐渐衰退。
因此,为了传承和弘扬民间歌舞曲艺,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民间歌舞曲艺教学提供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以期能够有效传播和推广这一传统艺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民间歌舞曲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2. 掌握民间歌舞曲艺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3. 培养学生对民间歌舞曲艺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民间歌舞曲艺的起源和发展;2. 民间歌舞曲艺的基本演唱方式和舞蹈动作;3. 民间歌舞曲艺的传统曲目和演唱技巧;4. 民间歌舞曲艺的舞台表演和服装道具设计;5. 民间歌舞曲艺的现代创新和融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民间歌舞曲艺的相关知识,并辅以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民间歌舞曲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民间歌舞曲艺的表演技巧和动作要领,并鼓励学生模仿和练习。
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段民间歌舞曲艺的表演,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和展示才华。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民间歌舞曲艺的历史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该艺术的兴趣。
2. 理论教学:讲解民间歌舞曲艺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分类、演唱技巧等。
3. 实践训练:教师示范歌曲和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并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4. 创意表演: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创意表演,并进行排练。
5. 表演展示: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并进行点评和讨论,提供指导和建议。
6. 总结回顾: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思考认识。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学生个人表演评估:对学生个人表演进行评估,包括表达能力、舞蹈技巧等方面。
关于曲艺的教案幼儿园

关于曲艺的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们对曲艺的兴趣和爱好。
2. 学习基本的曲艺表演技巧,如说唱、快板、相声等。
3.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
1. 说唱:学习简单的说唱技巧,如数来宝、儿歌等。
2. 快板:学习基本的快板节奏和打击方法。
3. 相声:学习简单的相声表演技巧,如对口相声、单口相声等。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播放曲艺表演的视频,引起孩子们对曲艺的兴趣。
2. 示范:老师现场表演一段简单的曲艺节目,让孩子们感受曲艺的魅力。
3. 学习: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曲艺形式进行教学。
4. 练习: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曲艺表演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
5. 展示:组织孩子们进行曲艺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6. 评价: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
1. 总结本次教学的成果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2. 关注孩子们在曲艺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曲艺学习方面的进步,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背景曲艺是一种民间艺术,具有地域性强、历史悠久、艺术价值突出、群众基础广泛等特点。
曲艺教学是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1.了解曲艺的起源、发展和分类;2.了解著名曲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3.掌握曲艺表演技巧,包括台风、音律、节奏等;4.了解曲艺表演的文化内涵;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曲艺的起源、发展和分类;2.名家经典曲艺作品的欣赏和研究;3.曲艺表演技巧的训练;4.曲艺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内涵;5.曲艺舞台表演的实践。
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授课、上台表演、示范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和音乐效果;3.创设情境、积极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1.第一步:介绍曲艺的历史和分类,通过多媒体图像呈现,激发学生对曲艺文化的兴趣。
2.第二步:欣赏著名曲艺表演录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深入研究曲艺表演中的音乐、台风、节奏等技巧要素。
3.第三步:教授曲艺表演技巧,包括台风训练、音律训练和节奏训练。
4.第四步:学生分组排练曲艺表演节目,通过实践,深入理解曲艺表演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5.第五步:每组表演,老师点评,学生自我评价,互相欣赏,协作进步。
教学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为16个课时,每个课时为40分钟。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合理安排课程进度。
2.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课程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3.适当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曲艺的热情和动力。
教学评价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评价以下方面:1.学生对曲艺的认识和了解程度;2.学生掌握曲艺表演的技巧和方法;3.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协作和交流的能力;4.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曲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艺形
式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曲艺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生发光彩,但是在
一些地方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
多数学校会在节假日时,组
织曲艺爱好者进行文艺演出。
下面是一份针对学校中曲艺爱好者,设计的教学方案。
二、目标
本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提升学生演艺能力,使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曲艺表演的基本技巧,进而在文艺活动中表现出色。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教学方案包含以下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曲艺基础
•认识曲艺表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学习曲艺基本演出技巧、姿势、音律;
•学习曲艺基本道具和造型。
2. 曲艺进阶
•学习曲艺中级技巧,例如舞蹈、动作、手势;
•掌握曲艺技巧的细节,例如呼吸节奏、发声技巧等。
3. 曲艺表演
•交流表演经验,保持表演技巧的锻炼;
•带领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参加学生文艺节等活动;
•提高学会表演的信心,体现自我。
四、教学时长
本教学方案适用于两个月的课程安排。
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
五、教学效果评估
为了保证本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设计以下考核方式:
•每个月进行一次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曲艺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参加学生文艺节等活动进行实战考核。
六、总结
本教学方案针对学校中的曲艺爱好者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为目标。
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文艺活动中表现出色,体现出曲艺的魅力。
小班曲艺节目教案

小班曲艺节目教案教案标题:小班曲艺节目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曲艺的兴趣和理解。
2. 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曲艺表演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2. 学习曲艺节目的编排和演出。
教学准备:1. 音响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2. 曲艺表演的道具和服装。
3. 曲艺节目的选材和编排。
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 创造一个愉快的氛围,播放一些有趣的曲艺表演视频,引发幼儿对曲艺的兴趣。
- 向幼儿们介绍曲艺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曲艺表演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曲艺表演技巧(15分钟)- 向幼儿们展示一些基本的曲艺表演技巧,如口技、手势、表情等。
- 引导幼儿们模仿并练习这些技巧,逐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3. 选材和编排(15分钟)- 与幼儿们一起选择适合小班曲艺节目的曲艺作品,可以是儿歌、小故事、笑话等。
- 帮助幼儿们编排节目,确定每个幼儿的角色和表演内容,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
4. 练习和排练(20分钟)- 分配时间给幼儿们进行练习,指导他们在表演中注意节奏、语调和动作的协调。
- 引导幼儿们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提高整体的表演水平。
5. 展示和反馈(10分钟)- 组织幼儿们进行曲艺节目的展示,可以在班级内或校内进行小型演出。
- 观看表演后,给予幼儿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优点并指出改进的地方。
6. 总结和分享(5分钟)-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整个曲艺节目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引导幼儿们思考曲艺表演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们在家中继续练习曲艺表演技巧,并参加更多的表演机会。
2. 组织小班曲艺节目的交流和展示活动,让幼儿们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练习和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2. 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曲艺艺术》—高二年级
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李璧
教材: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五课“艺苑撷英”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真聆听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常德丝弦等曲艺的经典作品,在比较欣赏中,感受南北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的特点。
2.能力目标:了解什么是曲艺、曲艺的功能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风格,能够学唱一些曲艺片段,分辨曲艺音乐的曲种。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体验作品中的革命家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在聆听、学唱中对我国的曲艺艺术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与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地区的曲艺音乐。
教学难点:通过听、唱、赏让学生了解曲艺艺术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等。
板书及多媒体课件共20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含学生欣赏20分钟;互动环节提问答题8分钟、练唱说3-4分钟、讨论2-3分钟;教师主讲7-8分钟,师生总结2分钟。
)
具体过程简介:
一、导入
1.分组抢答说出下列片段的表演形式,每题10分,导入课题—《曲艺艺术》
2.介绍曲艺艺术
通俗地讲,曲艺就是划地为台、用说和唱的形式来讲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听曲艺是古代老百姓的一种重要的消遣方式。
解放后统计,全国有400多种、、、
二、新课
(一)京韵大鼓
1.欣赏相声曲艺模仿片段
设问:①猜一猜这种曲艺流行于哪个地区?②演员表演时使用了哪些乐器?③演员的演唱与你平时听的歌曲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2.介绍京韵大鼓
这是最具北方特色的曲艺---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
演唱者自击鼓板,另有大三弦、四胡或琵琶伴奏。
多以说唱历史传说故事为主。
3、介绍演唱者骆玉笙。
骆玉笙,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
“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
她1914年出生在江南,6个月就被送给江湖艺人骆彩武做养女,4岁起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艺名“小彩舞”。
1931年,17岁时骆玉笙正式演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韩永禄为师,学刘(宝全)派大鼓曲目。
后又兼采他家之长,形成“骆派”风格,并在中国的曲艺界独领风骚达半个多世纪。
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红梅阁》等。
4.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①导言:1984年,骆玉笙被邀请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年逾七旬的骆玉笙,第一次录音在西洋管弦乐队的现场伴奏下,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这首曲子在当时家喻户晓,让很多人都领略到京韵大鼓的魅力。
②欣赏作品。
(视频)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京韵大鼓相关内容的填写。
(二)苏州弹词
1.教师演唱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片段。
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腔调?
2.介绍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成熟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等地,
用苏州方言演唱的。
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欣赏作品。
(视频)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苏州弹词相关内容的填写。
(见末页)
(三)湖南的曲艺
1.长沙弹词。
①导言:刚刚欣赏的是苏州弹词,那么我们长沙有弹词吗?你们听过吗?
②欣赏长沙弹词。
③简要介绍长沙弹词和演唱者。
长沙弹词是城市曲艺的一种,它源于道情,因用长沙方言说唱,也称长沙道情。
流行于长沙、益阳、湘潭等地。
长沙弹词多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
2.常德丝弦。
①导言:我们再来欣赏湖南另外一种曲艺,大家能否听出是哪个地方的?
②欣赏《今日中南新事多》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常德丝弦相关内容的填写。
常德丝弦源于明清时期流传在江、浙一带的民歌、小调,又揉入本地的民间音乐、戏曲。
表演上以唱为主,说为辅,曲调优美、委婉。
(四)天津快板
1.根据老师的描绘,请说出这是那种曲艺形式?
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句式灵活,几言皆可,要求上下队长,尾字压韵。
风格粗犷,幽默活泼,曲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
开头多为“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说。
”
2.欣赏天津快板《武松打虎》。
3.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天津快板相关内容的填写。
4.学生学说《武松打虎》。
(五)二人转
1.介绍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产生并盛行于东北三省,受到东北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喜爱,迄今大约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2.欣赏小沈阳、沈春阳《二人转转歌》。
3.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二人转相关内容的填写。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是以东北民歌、东北大秧歌为基础,并吸收了民间舞蹈及武打成份,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
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三、课堂小结
其实,曲艺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期待我们的关注。
曲艺音乐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同时也传播了道德观念,带给了人们很多快乐,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它不仅仅是带给人们快乐,更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食粮。
但是现在,这些优秀的、传统的曲艺节目、曲艺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离它而去,曲艺的前景不容乐观。
该怎么办?这种曾是老百姓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会被历史淘汰吗?曲艺该如何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课后深深的思考。
课堂讨论后小结
结束:请同学们课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文字,下节课交上来。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