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活页作业上册(第二套)试题及标准答案
青岛出版社三年级科学活页作业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2)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二)班级姓名一、画图。
(16分)画出表示八个方位的风向图,并注明八个风向名称。
二、探究选择。
(10分)1、风向仪的箭头向东,表示此时的风是②。
①东风②西风2、西北风是指①。
①由西北刮向东南的风②由东南刮向西北的风3、我国冬天常刮①。
①西北风②东南风4、风向仪是①。
①测风向的专用仪器②测风级的专用仪器5、一周的天气是指①。
① 7天的天气② 5天的天气三、探究判断。
(12分)1、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天气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3、人类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天有不测风云”的旧观念已被人们渐渐所摒弃。
(√)4、风向是指风往的方向。
(×)5、在描述天气情况时,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6、在描述天气情况时,我们所说的“晴天”是指天空中没有云,所说的“降水”主要是指降雨和降雪。
(√)四、探究连线。
(16分)1一场春雨出门晴天报早晨下雨大雨来得快天上乌云盖当日晴喜鹊枝头叫一场暖2日出一点红地上雨淋淋久晴大雾阴雨丝定连绵天上灰布悬久阴大雾天天上勾勾云大雨便是风五、思考回答(35分)1、风向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由箭头、箭尾、支架、风向杆组成。
箭头起指示风向作用,箭尾起平衡作用,支架起固定作用,风向杆起连接作用。
2、怎样正确使用雨量器?答:①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②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③降水结束之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3、什么是风向?人们是怎样从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的?答: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人们是这样从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东北风、西北风、东南风、西南风。
4、请你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5个方面,说一说过去最近一周的天气。
答:过去一周周一较暖和,到周日气温逐渐下降,降水为0,风向一直是西北风,最大风力在周日,是7级,其余都在3级以下,一周只有周六云量较大。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学科学课是对学⽣进⾏科学启蒙教育的⼀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学⽣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起来看看吧。
⼩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 ⼀、填空题。
(21分) 1、⽔是⼀种没有、没有、没有、透明的。
2、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沸腾的温度叫。
4、⼀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受冷时,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
5、砂糖、⾼锰酸钾在⽔中发⽣的现象是现象。
6、⽔是⽣命的。
⼈的⽣存离不开⽔,也离不开⽔。
⼆、判断对错。
(8分) 1、⽔和空⽓的不同是体积不同、流动的⽅向不同。
( ) 2、使⽤温度计测量⽔温时液泡不能接触杯壁。
( ) 3、⽔的沸点是100摄⽒度。
( ) 4、⽔受冷结成冰时体积增⼤。
( ) 三、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40分) (1)将⼀株长得⽐较好的植物,⽤⼀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段时间。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2)⼀个空烧瓶⼝上固定了⼀个⽓球。
将装有空⽓的空瓶放⼊开⽔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再将烧瓶放⼊冷⽔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3)在装有⽔的烧杯中,放⼀点碎纸⽚,⽤酒精灯给⽔加热。
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壶内上部的⽔是怎样变热的? (4)把少量⾼锰酸钾放⼊杯⽔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四、回答问题。
1、空⽓是不是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说⼀说你是怎样做实验研究的?(14分) 2、我们已经知道⽔受冷时体积变⼩,可在寒冷的冬天,有时⾃来⽔管会被冰胀破。
这是为什么?请你设计实验研究。
(17分) 3、⽔(液体)与⽊块、玻璃珠(固体)和空⽓(⽓体)有哪些不同? 4、怎样正确使⽤温度计? 5、烧开⽔时观察到什么现象? 6、将浑浊的⽔静置,存放⼀段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 7、你怎样⽤过滤的⽅法使浑浊的⽔变清? 8、①从前有冬天卖⾹油加热了卖(不是⽤秤,是⽤提⼦量),为什么? ②瓶装酒不能装满,为什么? 9、怎样使⼀块⽅糖在⽔中尽快溶解? 10、什么叫热胀冷缩? 11、什么叫做溶解现象? 12、怎样保护⽔资源? 13、保持⽔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答案 ⼀、填空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植物的叶子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2. 植物的茎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3. 植物的根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4. 植物的果实可以______。
5. 植物的种子可以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的是叶子的哪一部分?()
A. 叶肉
B. 叶脉
C. 叶柄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的茎的功能?()
A. 支持
B. 运输水分
C. 运输养料
D. 呼吸
3. 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的根的功能?()
A. 固定植物
B. 吸收水分和养料
C. 呼吸
D. 运输水分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的果实的功能?()
A. 保护种子
B. 提供食物来源
C. 繁殖
D. 生长
5. 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的种子的功能?()
A. 繁殖新植物
B. 提供食物来源
C. 开花结果
D. 生长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植物的叶子可以制造食物。
()
2. 植物的茎只负责输送水分。
()
3. 植物的根只负责固定植物。
()
4. 植物的果实只负责保护种子。
()
5. 植物的种子只负责生长。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请简述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大气中的氧气含量约占多少?A、50%B、70%C、21%2、用眼判断物体离近,需要用到的器官是?A、眼睛B、鼻子C、嘴巴3、物体沉降速度与________有关。
A、物体的大小B、物体的形状C、物体密度、重量4、蒸汽在和空气混合后呈现的状态是?A、固体B、液体C、气体5、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水属于哪种状态?A、固态B、液态C、气态二、阅读理解:我们常说的“风”是指空气的运动,这种运动是由于地球上某些地方的空气密度和气压不同而产生的。
大气上方低气压的空气向高气压的空气流动,这种空气流动就是风。
风的方向、强度取决于气压差的大小和方向。
气压差大、空气流动快,气压差小、空气流动慢。
咱们注意到不同的环境、天气下风的表现是不同的。
1、风是什么?2、风是由什么产生的?3、风的方向、强度取决于什么?三、判断题:1、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和四季的变化,正确()错误()2、乒乓球是用力以后会飞起来的,这是因为乒乓球受到了力的作用,正确()错误()3、对于同一物体,如果接触的物体冷,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凉的感觉,正确()错误()4、我们看到的太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而是太阳发出的光经过大气层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正确()错误()5、在气温相同、一定条件下,放在太阳光下的物体比放在阴暗处的物体更暖和,正确()错误()四、简答题:1、你觉得空气是什么?2、用小学生的语言,简单描述氧气的作用。
3、如果你要画一个像“雾”的画,你会用什么方法画?为什么?答案:一、BCDAB二、1、空气的运动;2、地球上某些地方的空气密度和气压不同而产生的;3、气压差的大小和方向三、1、正确;2、正确;3、正确;4、正确;5、错误四、1、略;2、略;3、略。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2套)(含答案)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材料(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塑料瓶遇热水会()。
A.变软B.变硬C.不变化2.下列关于棉花和腈纶棉的区别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棉花是天然材料,腈纶棉属于人造材料B.腈纶棉燃烧时的火焰比棉花小C.腈纶棉的吸水性比棉花强3.铁矿石可以提炼成()。
A.玻璃B.铁块C.塑料颗粒4.皮草的制作材料是()。
A.天然材料B.人造材料C.塑料5.下列物品中,()是由塑料制成。
A.课本B.橡皮C.矿泉水瓶D.小刀6.()是用天然材料直接加工成的。
A.玻璃杯子B.塑料袋C.棉布D.人造纤维7.电工在工作时为了保证安全应该使用()。
A.棉布手套B.皮质手套C.塑料手套8.下列物品如果从高空掉下来,最易摔碎的是()。
A.玻璃杯B.塑料袋C.铝锅D.黑板擦9.日常生活中,是天然材料的有()。
A.汽油B.橡皮C.鹅卵石10.人们常用塑料布制作雨伞的伞面,这是利用了塑料的()。
A.防水性好B.热塑性强C.透气性差二、填空题11.用塑料制成皮球应用了塑料具有( )的特性。
12.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________(填“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
生活中,我们利用塑料的性能制造了很多东西,如插线板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玩具利用了塑料的________。
13.人造材料都是以( )为原料制成的。
14.( )与其他矿物质反应制成玻璃。
15.塑料瓶遇到冷水,瓶身不变,遇到________,瓶身变扁。
16.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属于( )材料。
17.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都属于( )材料。
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 )制成的,有的物品由( )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 )材料制成。
18.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面料由( )和( )制成。
三、判断题19.做羽绒服的鸭绒是天然材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上第二单元带答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限 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
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科学关键词:①互生②放大镜③有生命的物体④对生⑤拓印⑥劳动⑦乔木⑧轮生⑨生命⑩氧气⑪腹足⑫反应⑬潮湿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动物、植物和人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有:⑨。
2.蜗牛喜欢的生活环境:⑬。
3. 具备“能够生长、会死亡、能繁殖后代、需要营养”等这些共同特征的是:③。
4. 根据树叶不同的生长方式,可以分为①、④、⑧。
5. 有些植物的叶子是在茎的每一节上仅生长着一片叶子,依次交互排列,如图1所示,这是:①。
6. 如图2所示的是观察小动物所借助的观察工具:②。
图1 图2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第1页(共4页)7.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会:⑥。
8. 金鱼不断地喝水,是为了吸收水中的⑩。
9. 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也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⑪。
10.长得比较高的植物一般都是:⑦。
11.为了方便观察树皮,我们可以⑤树皮画。
12.蚂蚁遇到障碍物会躲开;小狗遇到不认识的人会叫;含羞草碰到其他物体叶子会并起来……这都说明有生命的物体遇到刺激有:⑫。
二、构建思维导图(梳理题目中科学名词之间的关系,将序号填写在下面的大树中)科学关键词:1.植物2.放大镜3.水生动物4.对生5. 陆生动物6.互生7.拓印 8.轮生 9.水陆两栖动物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第2页(共4页)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第3页(共4页)三、实验探究题1. 艾珂雪认真观察发现了植物树叶生长的方式不相同,你能根据她观察的现2、郝启新同学在观察蚂蚁时,发现如果在离蚁穴稍远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蚁群会派出侦察蚁先进行侦查,然后大批的工蚁就会出来搬运食物,而工蚁所走的路线恰是侦查蚁返回巢穴的路线,如果在侦查蚁返巢的路上事先放置一些小纸片,让侦查蚁从上面爬过,发现侦查蚁会在纸上留下气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水果的种子是在水果里面的?A. 苹果B. 草莓C. 西瓜D. 葡萄2. 将下列生活的事物归类,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扫把B. 针线盒C. 大衣D. 台灯3. 日常生活中,常用哪个工具来探测温度?A. 温度计B. 时钟C. 放大镜D. 望远镜4. 以下物品属于遮阳用具的有:A. 墨镜B. 鞋帽C. 雨伞D. 笔记本5. 以下关于身体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多喝水对身体好B. 饮食要均衡C. 健康饮食只需要吃水果D.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表示时间的时针上,时钟中午的时针,它最长也就指到___时的位置。
2. 四季的顺序是___、夏、秋、冬。
3. 含有矿物质的饮食是对身体___的好处。
4. 垃圾分类的意义是为了环保保护____。
5. 春天的温度___,花草开始开放。
三、阅读表达(每题5分,共10分)1. 小明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他每个星期都要去图书馆借书回家看。
在读书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有一本书上写着“青蛙是两栖动物,既可以在水里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1)青蛙既可以在哪里生活?2)请列举出其他两栖动物的名字。
2. 张伟最近对科学兴趣很大,想要去参观一个科技博物馆。
他想知道科技博物馆有哪些展示,怎样才能去看到。
请根据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张伟想要参观的是哪个博物馆?2)张伟如何才能知道科技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打印机、计算器分别属于电器和机械类物品,请分别说明他们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植物如何吸收水分并进行光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C5. C二、填空题1. 122. 春3. 有益4. 环境5. 升高三、阅读表达1.1)水里和陆地上;2)例如:蝾螈、螃蟹等。
2.1)科技博物馆;2)查阅科技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咨询工作人员。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 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版

第二单元空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3分)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2、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3、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4、空气占据(被压缩),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解析:空气占据空间,但空气容易被压缩或扩张,所以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5、帆船航行是借用(风)的力量前进的。
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吹动风帆,为船提供动力。
6、水、石头有一定的质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有(质量),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解析:空气有质量,只是很轻,正常情况下我们感受不到。
二、判断题。
(10分)1、空气和水相比,没有相同之处,只有不同之处。
(×)解析:空气和水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是无色无味。
2、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
(×)3、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没有空气,只有盖上盖子后杯子里才有空气。
(×)4、不同位置的空气冷热不同就会形成风。
(√)5、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6、水和空气的形状都不固定,也都容易被压缩。
(×)解析: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
7、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8、用手按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的一端,另一端会鼓起来,说明空气会流动。
(√)9、把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手后塑料袋会上浮,说明空气比水轻。
(√)10、两个完全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它们同样重。
(×)解析:相同体积的水比空气重很多。
三、选择题(20分)1、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C)A.一点都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解析: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可以推动一定程度2、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得很高,是因为(A)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解析:被压缩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弹力3、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液体都是透明的B.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C.液体都是会流动的解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活页作业上册(第二套)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我会填(18分)1、用肥皂沫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2、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的科学家是牛顿。
3、对问题进行猜测和假想,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4、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6、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7、柳树叶子的形状是船形的,梧桐树的叶子是掌形的。
二、火眼金睛(12分)1、下列属于电动玩具的是_____②_____。
①魔方和气球②遥控车2、下列能够自由组合的玩具____①____。
①积木②变形金刚3、下列植物中,我们常见的是____①____。
①柳树杨树芹菜菠菜苹果树②樟树雪莲水杉梧桐胡杨4、下列动物中我们常见的是____②____。
①海豚蓝鲸角马眼镜蛇②麻雀蚂蚁蜻蜓蝴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①____。
①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
②吃饭睡觉只是人们的自然需求,并没什么科学。
6、血压计是____②____。
①治疗器械②诊断器械三、探究判断。
(10分)1、玩具里有科学,玩玩具要讲究科学。
(√)2、科学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克隆只是动物繁殖的一种技术。
(×)4、在啤酒瓶前吹不灭在它后面的蜡烛。
(×)5、桃树秋天开花,春天结果。
(×)四、画图、回答。
(12分)1、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
答:小猫白天爱睡觉,喜欢晚上活动,天生爱干净,爱吃鱼,能捉老鼠。
狗:嗅觉和听觉很灵敏;随意排尿;喜欢在人的面前摇头、摆尾,坐下或躺下。
2、请你设计一个玩具把它画出来,并介绍玩具的特点,功能……答:特点:用一根线穿过一个大一点的扣子,系牢,旋转的同时松拉,扣子就快速转起来。
功能:转动时发出响声,给人带来快乐。
五、动脑子想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好。
(18分)1、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原因:因为不倒翁底部是半球形的,上轻下重,重心比较低。
2、问题:为什么轮胎上有花纹?原因:为了增大摩擦力。
3、问题:氢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原因:因为氢气球里充的是氢气,比空气轻。
六、思考问答(18分)1、为什么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答: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新的突破和创造,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走向创新的起点。
2、为什么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答:对问题进行猜测和假想,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能鼓励人们大胆地去创新,去发现未来需要什么,去创造世界上没有的东西。
3、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答: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了科学研究,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七、展示台。
(12分)选一种你观察过的植物或动物,写出它的3个特点。
答:我观察过柳树。
柳树的特点:①树皮裂开。
②树枝很软。
③树叶是船形的。
杨树的特点:①主茎比较发达高大②主根比较发达粗壮③树皮比较厚,表面粗糙。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一、探究填空。
(13分)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3、适宜书写毛笔字和绘画的纸张叫宣纸,适宜出版报纸的纸张叫新闻纸。
4、15℃读作15摄氏度,-9℃读作零下9摄氏度。
五十一摄氏度写作51℃,零下45摄氏度写作-45℃。
5、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
6、如果把物体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那么颜色和形状属于物体的外部。
7、我们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来判断和辨认物体的。
二、探究选择。
(16分)1、辨别两瓶不同液体的方法是①。
①用手轻轻扇一扇,闻一闻。
②喝一口,尝一尝。
2、要想精确地知道一杯水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①。
①用温度计测量。
②把手伸进杯中感受一下。
3、用感官辨别不同液体的方法是③。
①一尝二看三闻②二闻二看三尝③一看二闻三尝4、制作不倒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③。
①底部是半球形或球形。
②上部比下部轻。
③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
5、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①。
①先快后慢。
②先慢后快。
6、量筒是测量①的工具。
①液体体积②液体高度7、研究不倒翁为什么不倒,我们采用了②的方法。
①实验②解暗箱8、量筒的测量单位是①。
①毫升②毫米三、探究判断。
(12分)1、在生活中,我们是通过物体的不同特点来区分物体的。
(√)2、使用温度计必须轻拿轻放。
(√)3、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用手握住温度计的下面部分。
(×)4、读取温度计所测量温度数据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5、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再读数。
(√)6、测量地温应该用地温计。
(√)四、画图。
(9分)1、根据提示的温度,试着画出温度计中液面的高度。
五、列举、回答。
1、请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上轻下重的5种器物。
①酒瓶②花瓶③台灯④地球仪⑤衣架⑥起重机⑦吊车2、这些器物这样设计的原因:上轻下重,重心比较低,不容易倒。
六、观察实验(18分)请你设计对比实验探究:两杯等温等量的热水,水温降低得快慢与水的表面面积有什么关系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课题:探究水温降低得快慢与水的表面面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温度计、表。
3、试验中的相同条件:等温等量的热水。
4、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水的表面积不同。
5、实验步骤:①把等温等量的热水分别倒入水槽和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温度并记录。
②过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出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
6、实验结果:水槽里的水比烧杯里的水降温快,这说明水的表面面积越大,水温降低得越快。
七、思考问答。
(18分)1、苹果和香蕉是两种不同的水果,请写出它们的不同特点?答:①、形状不同:香蕉是长的,苹果是圆的。
②、颜色不同:香蕉是黄色的,苹果是红色的。
③、吃法不同:香蕉要剥皮吃,苹果只要洗干净了削不削皮都可以吃。
④、口味不同:香蕉吃起来软软的.香香的,而苹果吃起来,酸酸甜甜的,2、我们的感官有哪些?它们能帮助我们分辨物体的哪些特征?答:我们的感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
眼睛能分辨物体的颜色、大小。
耳朵能分辨物体的声音。
鼻子能分辨物体的气味。
舌头能分辨物体的味道、冷热。
3、怎样给物体分类?分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请举例说明。
答: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再分类。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相同。
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例如把图书分好类,我们很容易找到,节省了我们宝贵的时间。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一)练习题一、探究填空。
(15分)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水分布在地下,地表和空中。
2、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水在自然界是以气体、固体、液体三种状态存在的。
4、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5、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地球上水总量的 97 ℅,淡水占 3 ℅.6、像牛奶、水、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木刻、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二、探究选择。
1、在地球表面,水分布最多的地方是③。
①植物中②江河湖泊中③海洋中2、水是①。
①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物质3、地球上的②多。
①淡水②咸水4、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会②。
①上浮②下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
①沉入水中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②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三、探究判断。
(12分)1、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人们生活处处离不开水。
(√)2、水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分布于地表,还分布于地下和空中。
(√)3、地表水不仅包括江河湖海中的水,还包括冰川雪山水,植物中的水。
(√)4、水的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水向上托起的力。
(√)5、像石头、木块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汽油、冰块属于液体。
(×)6、在水中的物体不管是下沉还是上浮,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四、探究连线。
(8分)把探究方法与探究结果连起来。
水是无色的用眼睛看一看水是无臭的用舌头尝一尝水是无味的用鼻子闻一闻水是透明的看一看比一比五、观察实验。
(16分)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1、实验器材:钩码、橡皮筋、刻度尺、水、水槽。
2、实验步骤: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来,量出橡皮筋的长度。
再把钩码浸入水中,再量出橡皮筋的长度。
3、实验现象:橡皮筋变短了。
4、实验结果:沉入水中的物体同样受到了水的浮力。
六、名词解答(12分)1、水的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2、水的表面张力: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
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七、思考问答。
(18分)1、人们往往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墨水,这是为什么?答:这是利用水的毛细现象,墨水能沿着粉笔材料的孔隙上升,使纸迅速变干。
2、轮船这么大,为什么能漂浮在海洋上?答:这是因为轮船受到了海水的浮力。
由于船体做成空心的,使它受到水的浮力增大,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3、怎样做才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答:①在下面垫一块泡沫塑料。
②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碗形。
③往水里加盐。
八、展示台(9分)用科学知识解释“曹冲称象”的道理。
答:这与水的浮力有关,船上的大象和石头的吃水深度一样,从而断定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练习题(二)一、探究填空。
(14分)1、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
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2、秋天,我们常常会看到露珠在较长时间里不会散开,这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3、慢慢把一枚硬币放在静静的水面上,硬币不会下沉,这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缘故。
4、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5、粉笔能吸滴在纸上的墨水,酒精灯中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的顶端,用卫生纸能够吸衣服上的油渍,这些现象告诉我们有孔隙的材料就会产生毛细现象。
二、探究选择。
(10分)1、水沿着②的材料上升得很高。
①孔隙较大②孔隙较小2、水是由②组成的。
①水和矿物质②水分子3、水往高出走是水表现出的①现象。
①毛细②水的浮力4、水的表面张力是①。
①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②水分子之间相互凝结的力5、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枚硬币放在水面上,然后慢慢移出叉子,硬币会①水面上。
①浮在②沉下三、探究判断。
(10分)1、材料结构的孔隙越大,毛细现象越明显。
(×)2、水表面的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