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经验权威发布

合集下载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政治经济学(50分)一、请详述政治经济学中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是什么?(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答:(1)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①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也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

只有在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正好从社会总产品中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加以补偿时,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②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所构成,而它的实物形态,按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则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与此相对应,社会生产也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第一部类(Ⅰ)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Ⅱ)。

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又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顺利地进行。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学含义①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就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最新】【复试】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最新】【复试】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经济学考研联盟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复试经验我报考的是国际贸易学,因为我本科就是人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

用的教材是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好像已经出到11版了,我面试的时候老师就问了我最新版教材的内容。

另外建议大家还要看一看韩玉军老师写的《国际经济学》,面试我的主考官正好就是韩玉军老师,他会问一些他教材上面有但是克鲁格曼教材没有的内容。

我是大四下学期开学以后才开始准备复试的,也是因为本科学过国际经济学,准备的时间很少,结果笔试答得一团糟。

所以建议大家考完初试放松一下就应该开始准备复试了。

今年笔试题目风格变化非常大,前两道题每题15分,15小问,全是计算,非常难受。

第三大题考了一道看都看不懂的跨时贸易计算题,直接25分不会了。

后面是两道论述,一道是课本上的图形分析,一道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题(近期最大的国贸时事)。

这提醒我们笔试题目越来越难了,一定要好好准备,还好我初试考得好不然真的凶多吉少。

然后是英语笔试,两大段话,英译汉汉译英,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多看看英文版的宏观经济报告,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术语英文表达。

下午是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

英语面试的流程是进去抽一道题,然后开始自我介绍,然后念自己抽到的题并回答。

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进行追问,或者根据你的自我介绍进行追问。

英语面试的难度也在加大,从以前的经验贴看很多日常题目,但今年很多人都抽到的专业题目,而且题目难度都比较大。

我抽到的题目是为什么失业率不会为零(Why the unemployment rate can not be zero?)还算比较简单(考虑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听说有人抽到了IS-LM模型这种题目,估计当场会直接懵逼吧。

专业课面试也是进去先抽题然后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问一些问题(针对非本校生),我本科就是人大国经贸的老师就直接跳过了这个环节。

我抽到的专业课题目是贸易条件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但其实抽个题目只是聊天的引子,老师接着问贸易条件分为哪几种?(答不上来,克鲁格曼书上没有),然后还问我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克鲁格曼书上有)。

人大经济学考研:802经济学综合参考书解读

人大经济学考研:802经济学综合参考书解读

人大经济学考研:802经济学综合参考书解读一、微观经济学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有两本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

第三本【《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大家选择去看,如果是现在准备的同学,还是建议你买一下,因为你的时间肯定是够的。

第一本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老先生这一版是首先推荐的,因为这本书是很经典的,当然如果他出了新版的话,你也可以去购买新版,不一定非要买第六版。

其次是尼克尔森,那么这本书我这标红了,也就是说这本书是整个802复习里边,微观部分最重要的一本教材。

人大本来就是比较看重这本教材,他的好多信息都是从(这本书里来的),好多的真题都是从这本教材里边找出来的。

这个我推荐的是第九版,现在新教材已经出到第11版了。

但是第九版配套的教辅会比较齐全一些,第11版的话可能找不着配套教辅,尤其是习题答案,找不着会比较难受,所以说大家如果说是能找到的话,淘宝上应该是有的,如果能找到建议你去购买第九版,如果没有找到的话,那么可以考虑买第11版,可以买到新书。

微观经济学18讲,平新乔这本教材作为一个补充,它里边有几章是不用看的,只需要对应着去看尼克尔森里边有的内容,这样就OK了,那么这本教材也是可以放到后面去看,不一定第一遍的时候去看这个教材。

买了几个教材之后,对应金圣才复习笔记和答案详解,最主要的当然是这个答案详解了,当然也可以用这个复习笔记复习,但是我个人感觉价值不高。

因为别人帮你总结的东西没有自己总结的好,也没有自己总结的印象深刻,所以我当时主要还是把它当一本答案书来看。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老先生这本书还是拿来这个入门的。

其次可以用曼昆的那一本经济学原理。

微观无论是用高鸿业的,还是用曼昆的都行。

宏观的话,建议还是一定要看一下高鸿业老先生这本,因为它里边关于流派一些的总结是曼昆的教材里边没有的,所以说这本教材是必然要看的。

而且它作为入门看着比较轻松。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复习规划及考研经验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复习规划及考研经验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复习规划及考研经验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2015年的复习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对802复习,建议做整体的规划,分为五轮复习。

主要思路就是通过研读课本整理出自己的笔记,然后就是钻研真题的出题脉络,返回课本并完善笔记。

通过课本(课后习题)、真题、笔记这三个点把整个复习串联起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框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但是很多学弟学妹问我目前应该复习到哪里,同时提出了很多的困惑,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帖子,集中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首先是关于复习的进度。

考虑到每个人的看书速度,不限定每一轮的具体时间,笔记速度以及做题速度都会不一样,强行要求大家按照同一个进度来复习是不人性化的,最重要的是硬性安排进度会影响知识的掌握。

考研机构比如凯程教育,会有专门的考研规划师,我觉得可以在老师的建议下做好自己的规划,但最了解自己的人是你自己,规划之后你应该能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知道自己怎么复习效率最高。

所以拟定复习规划要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复习时间,灵活的把五轮简化为四轮,三轮,或者延展为六轮,七轮。

每一轮的复习时间也要灵活安排,第一遍看书肯定会比较慢,不要自暴自弃,第二遍,第三遍就会越来越熟,如数家珍。

拟定计划千万要实事求是,不能自欺欺人,很多人学的很刻苦,却没有考上就是因为自欺欺人,制定了过高的复习目标,每一轮复习都不能按时完成,这样就自暴自弃萎靡不振。

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计划,每一轮都按时按量完成,就会越战越勇,心理上也轻松。

其次,关于做笔记。

有的同学反映做笔记变成了抄书——这样个人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笔记记的是重难点,自己了然于胸的东西没必要再记一遍;笔记不是把课本原话摘抄下来,而是把经过自己消化加工过的东西用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述记录下来;做笔记要少文字多图形,做笔记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回顾知识,弥补知识漏洞,强调重难点,因此过多的文字不容易加深印象,也不符合短期回顾知识的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部分出题老师思路以及考点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部分出题老师思路以及考点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部分考研必备的笔记以及考点分析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使用一本也是基本足够的。

育明教育今天就以宋涛老师的书为教材讲,因为这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人大的经济学综合有什么样的特点?人大的经济学综合卷偏重论述,文字性较强。

以2008年的卷子为例,总共150分的题目,计算题一共只占到30分,1/5,简答题和论述题只涉及一些图形的描绘。

所以,这要求大家在准备的时候,务必把每个知识点弄清楚,弄清楚来龙去脉,弄清楚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弄清楚一些公式的背后含义。

卷子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这一点近年来会做一些调整,因为我们育明的相关负责人与人大的经济学领导在聊天,总会听到经济学领导人说高级微观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老师抱怨卷子太简单,计算性不强,特别是在他们与其他学校,比如清华北大做了对比之后。

从他们的语气和眼神中,似乎做了斩钉截铁的打算。

所以,大家对人大的计算题不可掉以轻心,这也是育明教育推荐大家使用绿宝书的原因:我们需要很多的练习。

这些题目中,基础性的题目占多数,会有一两个,顶多两个是需要个人发挥的题目,这要求大家有比较牢固的理论功底,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

我们来看一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比重。

三门课中,政治经济学的比重略为偏小一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持平。

所以,三门课的复习深度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要考虑复试的情况。

比如,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考生,虽然政治经济学的分数比重不是最大,但是,政治经济学却需要弄的特别清楚,即使你知道有些内容是不会考察的;世界经济专业的考生,应该特别注意一下国际经济与贸易部分,比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等等。

国民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的考生,相对需要准备的程度要小一些。

总之,在初试和复试最好是结合起来的。

但是,育明教育还是需要强调一下,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请自便。

综合卷子都是简答题或者论述题,分值很大,题目不多,书写量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802-经济学综合课程介绍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

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学是也应该是一门科学,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说、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只是前经济学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学只有以价值机制还是以价格机制为核心之分,没有宏观微观之别。

以价值机制为核心,微观经济学也是宏观经济学;以价格机制为核心,宏观经济学也是微观经济学。

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学只是对经济过程的近似描述;不管其形式多精密,都不可能做到对经济现实的精确反映。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

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学是也应该是一门科学,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说、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只是前经济学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学只有以价值机制还是以价格机制为核心之分,没有宏观微观之别。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本人刚刚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在此期间我的专业课资料用的是凯程考研的资料,公共课相关科目基本全靠自己复习,现在终于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学,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的基本情况是:除了国际商务(专业学位)之外,其他方向的考试科目均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三+802经济学经济学院的报录情况:统考录取人数2014年为108人,2013年为93人,2012年为80人。

通过统考招录的硕士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竞争仍然激烈,基本是10:1的录取率。

经济学院学术硕士考研情况介绍:细分的专业方向较多,包括01.政治经济学02.经济史03. 西方经济学04. 世界经济05. 网络经济学06.企业经济学07. 国民经济学08. 区域经济学09. 国际贸易学10. 数量经济学11. 国防经济学12. 城市经济学。

每个方向初试考试科目都是一样的。

经济学院考研考试特点:如果想确保考上,初试最好在380分以上,跨院系考生最好能在400分以上。

在四门考试中,政治的分数差异最小,数学、英语以及专业课都可能出现较大的分差,尤其是数学和专业课。

往届的经验表明,数学至少是130+,最好能有140+,专业课则要确保110+,争取120+。

专业课方面,每年都会有两三道固定考题,除此之外,考试重点变化较大,在复习时可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全面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

而数学三的考题每年都差不多,重点明确,更容易快速提分。

所以,考生应该着重注意考研数学的复习工作。

另外,英语能力不仅是通过初试,更是通过复试的关键。

初试英语成绩很差,即使总分很高,通过复试的机会也不大。

英语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一定要在这上面花大工夫。

考研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第十版)《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拓展》尼克尔森著北大出版社(2008 第九版)《宏观经济学》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第七版)复习方法及建议第一阶段,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将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讲解;第二阶段,反复练习近年考研真题。

人大经济学考研: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共享

人大经济学考研: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共享

人大经济学考研: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共享人大经济学考研: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由凯程教育郑老师总结,希望能够助2019考研党们一臂之力。

我来自某财经院校,今年考的人大经院802经济学。

本科期间转专业学习经济学,所学宏微观教材有曼昆经济学原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没上完)、曼昆宏观经济学。

先结合我自身的情况解答一下很多人纠结的问题吧。

1、经济VS金融。

我本科学的经济,在财经类院校专业划分还是挺细的,经济金融差别还是不小。

本科基本没有接触金融,我对金融没有特别强的兴趣也不确定学了就会喜欢上金融,而且经济学挺有意思的不是嘛。

我是一个风险规避者,这个问题一闪而过不纠结。

2、专硕VS学硕。

一般来说,如果有读博计划,最好选择学硕。

如果不打算读博,专硕学硕就业来看差别不大。

大多学校专硕两年学硕三年。

人大经院除数量经济学外,其他经济学专业都是两年(学硕)。

差别较大的可能就是学费了。

学硕一般8000/年,专硕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不等。

家境不优越,不想增加父母负担,这个问题对我不是问题,从未考虑专硕。

(专硕最近几年都在扩招,而学硕却在缩招,没有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专硕实为一个不错的选择)3、择校。

关于择校,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了。

如果目标明确,认定考某高校,那就无需纠结,只需努力。

如果目标还不是太清晰,可以一步步缩小范围。

比如限定地域,就想去北方或南方,就想去某个地区或某个城市。

比如本科非985、211,就想去一个985、211高校,目标范围也就缩小了很多。

如果目标范围已经界定,只在少数中徘徊时。

我举一个例子,外经贸VS东财。

我也有同学开始有计划报考这两个学校,最终的选择了外经贸。

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外经贸每年基本是不招收调剂的,而东财是接收调剂的。

换句话说,如果外经贸没考上,分数差一点,还有机会调剂去东财。

当然前提是你要过东财的分数线。

如果东财没考上,你过了外经贸的分数线,你也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我是属于目标明确的,认定之后就不会纠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经验分享一、个人情况: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初试成绩是:最终录取结果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防经济专业。

属于跨校跨专业考研,政治英语基础较好但专业课是零基础。

二、时间安排:由于我是二战考生,所以直到7 月初才开始全力备考。

我的整个备考时间安排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7 月初至8 月末: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大约9 小时,主攻数学和专业课,英语方面每天会背 1 小时的单词,政治则没有投入时间;第二阶段,9 月初至11 月末: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大约12 小时,数学是雷打不动每天上午 4个小时,专业课也是雷打不动每天下午 4 个小时,晚上英语和政治各花 2 小时。

三、各科复习用书及详细的安排:【政治】1、复习资料: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 题》、《八套卷》、《四套卷》;徐涛系列:《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徐涛强化班视频、《八套卷》、《考前预测必背20 题》。

2、复习安排:(1)第一轮复习:9 月至10 月,《精讲精练》和《1000 题》同步进行,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 题》,只做选择题部分。

建议第一遍做题的时候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这样之后二刷《1000 题》的时候就不会被第一次做的答案而干扰。

由于有了去年的基础,所以今年我自己看《精讲精练》是比较顺利的,马原部分大概2~3 天能够完成一章,毛中特和史纲以及思修部分基本1~2 天一章。

但是对于高中时期学理科而且是一战的同学我还是建议从9 月起每天多花点时间在政治上,或者觉得看书比较枯燥、看不进去的同学我也建议辅助看看授课视频来帮助学习,我自己在二战的时候也是看了视频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徐涛老师的授课风格,幽默且逻辑清晰,对我帮助很大,因此推荐给大家。

这一轮复习建议大家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一定要把马原部分的逻辑框架理清楚,毛中特和史纲部分的主要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不然等到后面再来补救可能会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

(2)第二轮复习:11 月,跟着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看《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并且二刷《1000 题》。

这一期间我基本上是每天10 点~12 点学政治,如果自己看书的话很容易犯困,所以我都是看徐涛老师的视频,依然是看完一章的视频和书就做一章《1000 题》,这次做就可以直接在书上写写画画了。

这一轮复习中大家必须要开始有意识地记忆一些常考的以及容易混淆的选择题知识点,自己也可以找一个小本子简单地记一下一些易出题且易混淆的选择题考点。

(3)第三轮复习:12 月,刷各种模拟卷的选择题以及背诵《四套卷》的大题部分。

这一阶段重点要放在大题的背诵上,希望大家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政治主观题的背诵,因为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科目都有需要集中背诵的内容,所以大家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

我在备考时是把《四套卷》的大题部分反复背诵了至少3 遍,并且默写过主要的观点,因此在考场上我的主观题答得非常顺利,几乎每道主观题都是不用停顿很流畅地一口气写完的。

此外我还补充背诵了徐涛老师的《考前预测必背20 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看,如果没有时间了也可以不背这本书,但是《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要全文重点背诵的。

在全力背诵主观题的同时大家也不能漏掉选择题,这一阶段选择题可以不用做那么多,我自己是做了上面列出的三本模拟卷的选择题,根据每套选择题自己错的知识点再回到《精讲精练》上把相关的知识再巩固复习一下。

(4)考试前可以把自己总结的选择题易错考点再复习一下,《四套卷》的大题再看一看,就可以安心地上考场了。

【英语】1、复习用书:《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新东方唐迟阅读视频、《新东方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2、复习安排:(1)第一轮复习:7 月~8 月,这一阶段我主要是背单词,因为英语真题我在一战的时候都做过了好几遍了,所以这一阶段就没有做真题。

一战的同学们在这一阶段就应该开始做英语真题了,从市面上最早年份的真题做起,现在应该是从98 年的真题做起了。

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做真题阅读就要计时做,宁可做完之后再花时间慢慢看一遍全文,但是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培养做阅读的时间概念。

一战的同学这个阶段应该把除了最近三年的真题留作模拟考试之外的真题阅读做完一遍。

(2)第二轮复习:9 月~10 月,这一阶段除了每天背单词之外我开始做英语真题了,我自己是把05 至17 年真题做完了,作文不写。

我觉得比较有效的做真题阅读方式是计时做,做完之后逐句翻译全文并积累文章中不认识或者有旧词新意的单词和词组,以及自己不会翻译的长难句,最后总结文章后题目的类型,是细节题、推断题还是主旨题等等。

如果自己不会总结题目类型,则可以求助于辅导视频,我个人推荐的是新东方唐迟老师的阅读视频,很有启发。

(3)第三轮复习:11 月~12 月,这一阶段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所减少,每天坚持背半小时单词并且二刷05 至17 年的阅读。

此外11 月份开始练习写作文以及背诵《新东方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每周保证至少大小作文各写一篇,一共大小作文各写了 4 篇左右,作文背诵则是大小作文各背了8 篇左右。

关于作文,希望大家在考前一定要自己总结一套或两套适合自己的写作模板,这个模板不需要特别完整,只需要包含开头句、陈述观点句、陈述分论点句、举例句、总结句一共5~6 句话就足够了。

(4)考试之前主要就看一下自己之前积累的阅读中的单词、词组、长难句,并且回顾一下自己背诵的作文范文和自己整理的作文模板就可以了。

【数学三】1、复习资料:李正元数学全书,张宇考研基础班+强化班视频,历年真题,张宇8 套卷,张宇 4 套卷。

2、复习安排:(1)第一阶段:7 月~8 月,这一阶段我完整看完并做完了一遍李正元数学全书,因为我一战的时候看的是李永乐的全书,所以二战的时候看了李正元全书,这两本我觉得都不错,大家选哪本都可以。

虽然我是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但是由于本科时学的是数学分析,比较偏重数学证明,所以我个人不太擅长数三的计算,因此对于数学三我也算是学得很用心,但是考场上还是发挥得一般。

所以希望大家也一定要更加重视数学三的复习。

在这一阶段如果觉得只看书理解得不够深刻的话强烈建议大家看张宇老师的视频,并跟着视频做笔记,然后再完成数学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也是可以的。

或者直接购买张宇老师的三十六讲也OK。

总之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数学基础不太好,那么强烈建议从暑期就开始跟着张宇老师的基础班视频看。

(2)第二阶段:9 月~10 月,这一阶段我看了张宇老师的强化班视频并且二刷了全书的例题和习题,整理了自己的错题本。

(3)第三阶段:11 月~12 月,这一阶段我处于高强度的模考阶段,基本上每天上午都会按照考试的时间模拟一套试卷。

我先模拟完了历年真题,每做完一套真题之后都要及时开始改错,把易错的知识点积累到错题本上。

然后就做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做得比较艰难,但是我预期18 年的数学三会难度较大,所以我还是坚持做完了八套卷。

四套卷的难度就比较平和了,在考前做也有助于平稳心态。

模拟卷都做完了之后距离考试也就只剩下一两周的时间了,这两周可以减少一些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基本上每天看看笔记,做一下错题本上的错题就可以了。

(4)由于跨专业考二战我是在新祥旭报了802专业课的一对一专业课是跟着老师走。

虽然802考的不是很高,但最终被录取还是很欣慰的,考试之前基本上就是复习一下自己的错题本,回顾一下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及错题。

新祥旭加卫:chentaoge123【专业课(802 经济学综合)】1、复习用书:微观: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第九版(现在最新的是第11 版,所以大家还是用最新版的教材),圣才尼克尔森课后题答案,怡课工作室出的尼克尔森知识点总结与题库;宏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七版,方福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圣才曼昆课后题答案,怡课工作室出的曼昆宏观知识点总结与题库;政经: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1 版,圣才宋涛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四版。

802 经济学综合历年真题以及三人行出的考前三套模拟题。

2、复习安排:(1)第一轮复习:7 月~8 月,新祥旭老师建议这一阶段仔细地看完了一遍尼克尔森和曼昆,边看边做笔记,并且完成了相应的课后习题。

建议一战且跨考的同学一定要更早开始看这两本书,在9 月份之前一定要仔细地看完一遍这两本书并且比较透彻地理解书本上的大部分内容,不然后期专业课复习可能会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

(2)第二轮复习:9 月~11 月,这一阶段时间比较长,是因为我从这一阶段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与背诵。

这个阶段我每天保持至少4 个小时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基本上是每天1.5 小时微观、1.5 小时宏观以及1 小时政经。

微观和宏观主要是看怡课工作室出的尼克尔森知识点总结与题库以及曼昆宏观知识点总结与题库,其实也就相当于是二刷了两本课本,并且二刷了课后习题。

此外在微观方面,一定要自己总结一下微观的各种主要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方式,如果自己不会总结,那就看一下怡课工作室出的这本尼克尔森的书,里面总结得挺好的。

在宏观方面最好补充看一下方福前老师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补充一下关于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等知识。

政经先看课本主要看资本主义部分,每天至少1 章,看完之后大概就是10 月中旬,此后就开始背诵资本主义部分。

坚持每天背诵1 小时,反复背诵,我是直接背诵的圣才宋涛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以及总结出的笔记重点。

(3)第三轮复习:12 月,这一阶段宏微观主要就是复习笔记,复习课后习题,政经则要开始准备计算题部分。

计算题部分直接做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就可以,至少做2 遍,一定要理解清楚计算题中不同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尤其是地租的计算。

宏微观的笔记过完、政经的计算题做完之后就开始做历年真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一下模拟卷,没时间的话就只做真题。

做历年真题一定要计时,每个科目严格限制在一小时之内,做真题主要是熟悉一下考试题型以及做题的时间安排,查漏补缺一下知识点。

(4)上考场前建议最后再过一遍自己做的宏微观笔记,政经的背诵内容以及计算题。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备战的各位同学,祝你们马到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