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篇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篇中考作文指导1:中考作文复习之审题和立意审题和立意一:训练目的凡文皆有题,命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
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立意。
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标题”对文章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
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这是审题的关键。
审题要点:1: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在把握标题重心的基础上,作细致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标题的含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题的“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匆忙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过程,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
“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先审题而后立意。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
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办事。
“立意”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
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义,必须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省,才能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新。
表现的主题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品味的文章,没有品位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题来写才最有表现力。
照抄别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都不能写出好文章。
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
写作时自觉地把“情”和“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定时间的考场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

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写好中考语文作文哦!作为一个小学生,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曾被"作文"这两个字给难住了吧?所以,我今天就教教大家写作文的小诀窍,希望对你们以后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哦!首先,你们要搞清楚中考语文作文考什么内容。
不同的考题类型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大致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写作手法四大块。
第一类就是记叙文。
老师应该教导过你们写日记、写随笔吧?记叙文就是要求你按照事情的发生过程写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写记叙文时,你首先要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然后按时间顺序把整件事情讲清楚,最后再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记得写作时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更好不过了。
第二类是说明文。
顾名思义,说明文就是对某种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
你们肯定不止一次给家长或老师介绍新学到的知识吧?那个时候就用到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写说明文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和重点内容,接着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解释说明。
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用太多深奥的专业词汇哦。
第三类是议论文。
写议论文是最难的,因为需要我们对事物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不过请别被难度吓到了,只要按部就班去写,掌握一些技巧也没那么困难。
议论文写作首先要明确观点立场,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证,可以举例子、列数据、引用权威观点等,最后再进行综合总结阐释下自己的观点,就算写好一篇议论文啦!最后一类是作文手法。
很多时候作文题目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该写作什么体裁,而是通过一段引语或简单的要求来出题。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好好领悟题意,从中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法。
常见的作文手法有记写、描写、说理、讲故事、想象、学习别人作品等等。
例如如果是描述某物外形并表达自己情感,那就用"描写"手法;如果是解释某种现象并发表评论意见,就运用"说理"手法。
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3篇_初三作文_

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3篇九年级作文指导课1:作文专题指导教案之一—选材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
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
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
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
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
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0xx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
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
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
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考题回放(20xx年湖南益阳市中考作文题)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掌握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方法。
4. 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 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技巧。
3. 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方法。
4. 作文修改与润色。
三、教学重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 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技巧。
3. 作文修改与润色。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作文内容丰富、有深度。
2. 如何使作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3.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得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3. 练习法:布置作文练习,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六、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方法等教学内容。
2. 优秀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 作文练习题:用于学生练习。
4. 作文评分标准:供学生参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考作文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2.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评分的基本要求,明确作文写作的方向。
3. 讲解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技巧: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作文构思,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立意。
4. 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5. 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
八、作业布置: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篇作文练习。
2. 收集一篇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分析其优点,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九、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作文练习、学生分享等方式,评价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XX年中考作文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4.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构思、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3.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4. 作文审题、构思、修改方法指导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目标。
2. 分析优秀作文,提炼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
3. 布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与构思。
4.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讲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技巧等理论知识。
2. 示例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感受写作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写作,培养动手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讲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质量: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明确、语言是否准确等。
2. 学生写作过程:审题、构思、修改等环节是否规范。
3. 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讨论、提问等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文档2. 优秀作文选集3. 写作技巧讲解PPT4. 作文审题、构思、修改方法指导手册5. 作文素材库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座位排列有序,方便学生互动与交流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3. 学习材料:作文本、笔、笔记本等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5课时2.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文写作,并进行自评、互评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3. 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十、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困惑与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十一、课程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第3-4课时:分析优秀作文,提炼写作技巧3. 第5-6课时:指导作文审题与构思方法4. 第7-8课时:学生现场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5. 第9-10课时: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讲评6. 第11-12课时:讲评作文修改方法,学生进行作文修改7. 第13-14课时:组织作文展示活动,学生分享写作经验8. 第15课时:总结课程,对学生进行中考作文备考指导十二、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作文2. 针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总结写作经验3. 积累作文素材,整理写作笔记十三、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质量: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明确、语言是否准确等2. 学生写作过程:审题、构思、修改等环节是否规范3. 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讨论、提问等积极性4. 学生满意度: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与信心十四、教学拓展1. 组织作文比赛,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2. 邀请作家、专家进行作文讲座,拓宽学生视野3. 开展写作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十五、课程总结1. 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学生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4.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十一、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运用。
4. 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基本要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
2. 作文结构:引言、、结尾。
3.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4. 素材积累与运用:如何寻找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素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5. 作文得分技巧:审题、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中考作文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方向。
3. 讲解作文结构,让学生掌握作文的组织方法。
4. 讲解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作文内容。
5. 讲解素材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和运用素材。
6. 讲解作文得分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得分能力。
7.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一篇作文,检验学习效果。
8. 总结: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收集一组素材,分析其运用到作文中的作用。
3. 按照课堂所讲的作文结构,写一篇练笔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结构的合理性。
3. 学生运用表达方式的丰富性。
4. 学生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5. 学生作文得分技巧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作文写作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作文写作技巧。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教师即时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集。
2. 作文写作技巧相关书籍。
3. 网络资源:关于作文写作的教程、素材库等。
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 三

作文资源建设之——《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学生习作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2.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二、教学过程【活动一】自学阶段1.由以下两句名言导入:意犹帅也。
——王夫之语之所贵者,意也。
——庄子2.指导学生默读《突出中心》知识短文,思考:什么叫中心?中心有什么作用?学生:在书中勾画相关知识点(1)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2)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3.知识链接:回顾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学生集体讨论,归纳总结:《猫》: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揭示了社会弱势群体遭遇苦难的悲剧根源!《动物笑谈》:本文讲述了“我”与小凫和我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狼》:本文写了屠户从遇狼,避狼道毙狼的经过,生动揭示了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细致刻画了屠户由惧狼到奋起杀狼的变化过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进一步默读《突出中心》知识短文,思考: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学生:在书中勾画相关知识点(1)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来写。
(2)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3)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
如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卒章显志、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5. 知识链接:回顾本单元各篇课文怎样做到突出中心?学生集体讨论,归纳总结:(1)《猫》:本篇文章通过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尤其是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感受到深深地自责。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76f4c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9.png)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亮出来,就精彩——2012年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周朝兰教学过程:一、导入:中考中,作文几乎占据了语文天地里的半壁江山,它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思想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关乎我们语文中考成败的关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把握中考作文,打好中考作文的攻坚战。
有道是:文如其人。
那我们不妨大胆把中考作文比作一位待嫁的姑娘,那我们该怎样用心地装扮它,让文章“赏心悦目”,来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呢?二、绘出顾盼生辉的明眸。
写作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作文的标题。
当然,这只限于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要求“标题自拟”的作文题,对于命题作文,我们无须选择也别无选择。
作文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
如何使文章的眼睛顾盼生辉,精神俊秀呢?“教你几招”:1、善补题,以小见大以“掌声”为话题《迟到的掌声》以“诚信”为话题《呼唤诚信》以“宽容”为话题以“理解”为话题以“自信”为话题《带着自信出发》以“变化”为话题2、巧用修辞《理解—沟通的桥梁》《爸爸的坐骑》《慎用宽容》《自信—成功的基石》①“心愿”话题—《守住心中的那颗流星》②“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③“生态”话题—《一只小鸟的自述》④“母爱”话题—《黑白债》⑤“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3、善于引用、化用①“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② “挫折”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③“环保”话题—《还我一杯纯净水》④ “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⑤ “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⑥“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⑦ “修补”话题—《呼唤女娲》《女娲人间行》请大家完成学案上的练习一。
有道是“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不仅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也一定能让在考场上的你信心倍增、文思泉涌。
二、亮出端庄秀丽的脸庞。
开头犹如文章的脸,唯有端庄亮丽才能博得青睐。
如何使其美起来呢?这里我们也准备了几种亮相的“招法”:1、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初中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构思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分数。
教学重点:1. 作文的构思和立意。
2. 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进行有效的构思和立意。
2. 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作文教材或参考书。
2. 作文题目和范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重要性,引出作文指导的必要性。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二、讲解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构思方法(15分钟)1. 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构思和立意,如何确定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2. 讲解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包括开头、结尾、过渡等。
3. 举例说明和示范。
三、分析作文题目和范文(15分钟)1. 分析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
2. 讲解范文的构思和立意,以及结构和语言表达的优点。
3. 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和启示。
四、进行作文练习和指导(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构思和立意。
2.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文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修改。
3.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进行作文练习,巩固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2. 组织作文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动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构思方法,分析作文题目和范文,进行作文练习和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审题、立意、构思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写手法。
4. 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析2. 审题技巧与立意指导3. 作文结构与构思方法4. 词汇运用与描写手法5. 作文修改与提升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历年中考优秀作文为例,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要求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解析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使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方向。
3. 实践:进行审题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审题技巧与立意方法。
4. 指导: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与构思,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内容。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描写手法,进行现场作文练习。
6.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2. 讲解示范:教师对作文写作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现场作文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4. 互动讲评:学生之间互相评改,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审题、立意、构思的能力。
3. 学生词汇运用和描写手法的丰富程度。
4. 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提升。
5. 学生对作文修改和提升的方法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文档2.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集3. 作文素材库4. 作文写作指导书籍5.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2. 每个学生配备一本作文本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正常使用4. 教学过程中,保持安静,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析2. 第二课时:审题技巧与立意指导3. 第三课时:作文结构与构思方法4. 第四课时:词汇运用与描写手法5. 第五课时:作文修改与提升6. 第六课时: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8. 第八课时:课后作业布置与指导九、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表达效果。
2024年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2024年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作文指导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九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文体特点、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九年级作文。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九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九年级作文。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九年级作文范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九年级作文指导。
然后,简单介绍九年级作文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讲解九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在这一部分,教师将详细讲解九年级作文在文体特点、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要求,并学会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分析优秀作文案例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九年级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让学生理解这些优秀作文的优点和特色,如何体现九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指导写作技巧在这一部分,教师将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提炼文章主题、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通过讲解和示例,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进行课堂练习和点评安排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写作。
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通过课堂练习和点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九年级作文的要求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布置作业和评价方式布置一篇九年级作文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知识和技巧独立完成。
评价方式将综合考虑学生的作品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以鼓励和建议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潜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次作文指导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和点评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结合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九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
初三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三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点,掌握写作文的基本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点,写作文的基本技巧。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点,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要求。
2.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点。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点,包括开头、承接、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并举例说明。
3. 分组讨论。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话题,并要求每组写出一个段落,然后交换讨论,互相修改和完善。
4. 撰写作文。
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撰写作文,注意结构和要点,同时注重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
5. 互评和修改。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6. 展示作文。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点,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对作文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作文,并注重结构和要点,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
六、教学反思。
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作文指导教案全集精彩5篇

初中作文指导教案全集精彩5篇初中作文教案篇一一、引入作文复习还有两个多月我们将参加中考,中考语文试卷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作文。
怎样能在炎炎的夏日里,让你的不同凡响的佳作给阅卷老师送去一个惊喜,考出好成绩,我想,这是每一位同学所期盼的。
今天我们将在以前作文专题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拓展思路的强化训练。
希望借这节课的复习帮助你进一步写好作文。
二、提问有关话题作文的知识要点近两年来,中考大作文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1、它的题目通常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呢?2、话题作文的特点主要有哪三点呢?三、明确本节课的训练目标并以例导航,总结出事物类话题拓展思路的方法。
1、总结近两年来襄樊市的中考作文试题,话题范围多是一些事物类的话题,如“水”、“台阶”等,这类话题如何拓展思路,请大家跟我一起用具体的作文材料进行训练。
2、通过“桥”这一话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①展示话题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古今中外画家爱桥、觅桥、画桥。
宋朝的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
文学作品也常常离不开桥。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牛郎织女》中的鹊桥……现实生活中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分析指导a、思路拓展的前提是必须审好话题,这样思路的拓展才是有的放矢的。
从题目看,“桥”这个话题属于哪一类话题,审题时要考虑什么?(请生回答)桥的本义与比喻义分别是什么?b、读懂了题目以后,我们可以借助哪两种基本的形象思维方法展开思路?c、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是引出话题的触媒,是引发考生思考和展开联想、想象的“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第一章:中考作文概述1.1 中考作文的重要性解释中考作文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作文得分对整体成绩的影响1.2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介绍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基本要素分析评分标准中的关键点,如内容、结构、语言等1.3 中考作文题型及特点解析常见的中考作文题型,如叙事、议论、说明等分析各类题型的要求和特点第二章:中考作文写作技巧2.1 选题与立意指导如何选择有创意的作文题目教授如何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和立意2.2 材料收集与运用讲解如何收集作文素材和实例指导如何有效地运用素材支持文章观点2.3 结构安排与思路清晰教授作文结构的常见模式,如引言--结尾强调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重要性2.4 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指导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第三章:常见作文类型指导3.1 叙事作文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指导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使叙事生动有趣3.2 议论作文分析议论作文的写作要点教授如何提出有力论据和进行逻辑推理3.3 说明作文介绍说明作文的特点和结构指导如何清晰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原理3.4 抒情作文解释抒情作文的要求和表达方式教授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表达内心情感3.5 其他类型作文简介简要介绍其他类型的作文,如描写、想象、改编等指出不同类型作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中考作文常见问题及对策4.1 常见问题分析分析中考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如离题、思路不清晰等强调这些问题对作文得分的影响4.2 对策与改进方法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和策略指导如何避免和克服这些问题第五章:中考作文实战演练5.1 作文题目解析分析具体的中考作文题目讲解题目的要求和考查点5.2 写作指导与思路拓展提供写作指导和思路拓展指导如何构思、组织文章结构5.3 作文修改与润色讲解如何进行作文的自我修改和润色提供修改和润色的方法和技巧第六章:中考作文审题与破题技巧6.1 审题的重要性强调审题对于作文写作的关键作用解释如何准确理解作文题目的意图6.2 审题的方法与步骤教授如何通过关键词、题眼、指令词等审题方法指导逐步分析题目要求,确定作文方向6.3 破题的策略与实践讲解如何破题,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提供破题的实例分析与练习第七章:中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技巧7.1 开头的作用与类型解释开头部分在作文中的重要性介绍不同类型的开头,如引人入胜、直接点题等7.2 开头的写作技巧教授如何写出一个精彩的开头提供开头写作的练习和修改方法7.3 结尾的呼应与总结强调结尾部分对全文的呼应和总结作用指导如何写出一个有力的结尾第八章:中考作文的语言风格与表达8.1 语言风格的选择与运用讲解不同语言风格的特点和适用情境指导如何根据作文题目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8.2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强调在作文中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教授如何灵活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手法8.3 语言修辞的巧妙运用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指导如何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现力第九章:中考作文的常见病句与修改9.1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分析中考作文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提供相应的修改方法和示例9.2 语言规范与准确性强调语言规范和表达准确性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指导如何通过审读和修改消除病句9.3 作文的通顺性与流畅性讲解如何提高作文的通顺性和流畅性提供通顺性和流畅性的练习和修改技巧第十章:中考作文的全面提升策略10.1 作文的时间管理教授如何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写作文提供时间管理的策略和技巧10.2 作文的自我检查与提升强调作文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的重要性指导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检查和提升10.3 全面提升作文水平的策略讲解如何通过日常练习全面提升作文水平提供全面提升作文水平的练习方法和资源推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中考作文的重要性及其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5篇模版)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作文技巧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一—切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
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
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
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
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
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
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掌握作文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构思、修改等写作环节,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2.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3. 作文构思与结构安排4. 作文修改与润色方法5. 优秀作文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解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使学生明确作文要求。
3. 示范: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修改等环节。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作文构思练习。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后作业:2. 观察生活,选取一个素材,进行作文构思练习。
3. 对照优秀作文,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构思、立意、修改等方面的进步。
3. 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审题技巧,提高作文立意的深度。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注重作文的真情实感,提高作文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进阶2. 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应用3. 作文真情实感的体现4. 作文案例分析与讨论5. 写作练习与点评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作文写作技巧。
2. 讲解:讲解作文审题与立意的高级技巧,提高学生的作文立意能力。
3. 示范: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修辞手法练习。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后作业:2. 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中考作文指导课——如何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怎样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教课设计中考作文指导课——怎样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掌握提高中考作文语言文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认真斟酌,指引品尝,自主合作研究。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味,加强写作的信心。
二、教课要点:掌握提高中考作文语言的文采的方法。
三、教课难点:能够灵巧运用这几种方法。
四、教课过程:(一)导入:凝眸中考作文语言主要存在的四大问题:1.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
2、陈词滥调。
3、故作深邃。
4、空洞无物。
而引出掌握提高中考作文语言文采的方法的重要性。
(二)揭秘方法一:磨炼词语,使语言形神兼顾。
1、佳作共赏:(3分钟)学生同桌间议论并回答幸亏哪些方面,(1) 、她们的吃法很高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省得弄脏长袍 ;而后嘴很快地轻轻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我的叔叔于勒》、老头全身没多少肉,但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须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光亮。
《芦花荡》(2)、“咳,咳~”不好~是哪路同道发出了警报,班上立刻停止行动,都向那声源望去。
“呀,乃外语老师是也。
”只见他,神态独特地瞧着大家。
我等大吃一惊,盗汗淋漓,没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外语老师竟是一位“武功盖世”不露实情的“真人”。
人在冮湖,“胜者王,败者寇”,看来只能俯首称臣了,况且“能手”手下留情呢~——中考优异作文《长春市中考优异作文“江湖”风云录节选》明确:1、两位太太“托着,向前、伸、一动,吸进去,扔”等动词,无不显出她们矜持造作,尊贵典雅的姿态。
2、“干黑,短短,花白、深陷、精神、光亮”等形容词可看出老头老当益壮与精壮。
3、片段写的是几个学习态度不正直、想谋利钻营的学生悔悟自新的经过。
笔调轻盈,风趣风趣。
学生概括:正确地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你的作文中的形象美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拥有音乐美。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 - 初中作文】【篇一】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发布者:潘格日乐发布时间: 2011-12-16 21:13:30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学习知道写人时,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写人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注意总结写作方法的习惯。
3、培养写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一、游戏:猜一猜。
1、教师先读几段卡片,大家猜一猜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
如:老师、医生、司机、村干部、某一同学、老爷爷等。
2、你想让大家猜猜吗?拿起你的笔,先写一写吧。
①写卡片。
把你要让大家猜的人的特征(爱做的动作,爱说的话,长相特点,走路特点等等)写在纸上。
②指名读一读,猜一猜。
③其间同学们可提问。
3、游戏小结: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抢答出我所描述的人物的身份或职业?为什么有的同学却猜不出?请拾到卡片的同学依次将卡片上的语句朗读一遍,仔细体会为什么别人猜不出?为什么能猜得出?体会描绘人物外貌的方法。
二、小结,明确本节课的要求。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并且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印象深刻的”。
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一定是他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能深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合理地对人物进行加工。
这节课,就是要学习怎样写人。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
三、练习:1、找朋友。
在你小学六年的生活当中,谁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他(她)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让你感觉印象深刻?这名话或这件事对你将来的人生之路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帮助?2、根据这些问题,在班内或家里、社会上找一个人写一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篇一:初中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感受生活体验亲情——作文《亲情》指导课教学设计〔课题组写作指导训练〕盘县响水镇中学邓琼教学目的:让学生写出自己最熟悉、最感动的事情。
教学目标:1、借助多种方法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
2、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达和抒发亲情。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方式来表达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学生在作文中普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话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话题作文如何选材。
以上两点,学生在作文时,普遍存在模糊认识,所以很有必要通过作文指导来解决。
这节作文课以一道作文题为例,指导学生正确选材,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学习正确、恰当的选材和多角度立意。
教学难点:如何捕捉动情点教学方法:谈话法、发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
但是,你是否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体会到相互的关心和付出了呢?或许,今天的作文课能够给我们一点点启示。
板书课题:感受生活体验亲情二、范文引导出示范文,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片段〕: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小,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在一起,就是整个世界。
师:母亲瘦,儿子小,为什么夫妻俩还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呢?你们会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意境呢?想好了就说。
三、捕捉细节体味亲情生1: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
师:不要给老师说,直接给大家说就行。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更乐意发言。
〕生2:我是这样想的: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
生3:我是这样想的: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生4:“我”孝敬母亲,是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
如果飞快地背过去,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的。
生5: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大家说的那样细心、关心、呵护老人和小孩的话,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学生争先恐后,大家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四、激发体验,浅谈感受师: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已经按捺不住了,也想表达一下内心的情感,〔唱了两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谁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学生纷纷举例〕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每人选一至两个最精彩的写在本子上,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师:从课本到社会上,我们看到了和和睦睦的家庭令人羡慕。
但是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不顾亲情、友情的现象,谁能举例说明?〔学生刚平静的心,又被老师撞击了一下〕生1:我的邻居夫妻俩天天吵,烦死了。
生2:我们村有一个媳妇,天天跟公、婆吵架,有时还动手打呢!生3:我的大伯不孝顺,他不但不给我奶奶买吃的,还吃我姑姑给奶奶买的好吃的。
〔这个学生眼睛有点红了〕师:是嘛!你批评一下你大伯嘛!生:不敢,他会骂我,还会打我。
师:看来问题严重了,你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要好好的照顾奶奶!〔趁机进行品德教育〕〔老师见学生动了真情,想让他们迸发出更灿烂的火花〕师:大家继续说。
生4:我妈对我奶奶就不好,还骂她“老不死的,只会吃不会做”。
生5:我爸爸动不动就打我妈。
〔眼角流下了泪水〕生6:我从小就没有见过爸爸,不知道父爱是什么!〔此时,全班学生都沉默了〕师:老师也感动了。
五、课堂小结其实人的一生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忘却,但有一些不起眼的瞬间却依然那样清晰、那样动人。
那么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吧!让真情在我们笔尖涌动!六、布置作业同学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家人了。
请选择几件最能表达“亲情”的事件,写一篇文章,注意在叙事上让亲情自然流露。
要求: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动情点来表达亲情。
2、让细节描写照亮你的文章,也可运用恰当的抒情。
3、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课本动情点社会【篇二: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教师:科目:语文班级:七〔1〕●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表达。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表达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表达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表达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表达,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1][1]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表达,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表达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表达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表达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表达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
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
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
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
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防止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
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表达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送伞,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
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要抄人家的素材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
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
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
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
住在城里的人,平时跳广场舞,各种节日习俗文化比农村更浓春节时挂红灯笼、门前放橘子树,贴对联门神等,元宵节猜灯谜,办花灯展等等??然而这些材料从你们的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
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
同学们在作文时,所表达的事往往是常见的。
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表达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
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