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庆阳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庆阳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庆阳市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但庆阳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存在诸多
问题。本文以庆阳市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围绕庆阳民
俗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这一主题,以香包,剪纸等旅游资源发展为例,实
证分析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策略。
一、庆阳民俗资源概况
庆阳,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俗
称“陇东”,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其所处的地理优势,蕴藏了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富有价值的古城。因当地的剪纸、刺绣、居住地-窑洞等民俗特色,被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为香包刺
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和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和皮影之乡,
使得庆阳的知名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在庆阳地区,比较有代表性民俗主
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庆阳香包
香包--香囊,又称荷包,庆阳当地居民俗称“耍活子”或“处处”。
源于早期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原始生态意识,在庆阳地区发展积淀中形成
了深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它作为古文化形式与原始宗教观念的民间艺术品,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文化形态,在庆阳,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香包,佩戴香包,象征一年内平平安安,已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至今未曾改变。现在香包已融入庆阳大量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极具社会学,民俗
学的艺术价值。庆阳“香包”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庆阳的
象征与代表。
(二)庆阳剪纸
庆阳剪纸涵盖了庆阳地区独有的地域人文特征,有着自身别具一格的
特色与审美价值。因庆阳剪纸保留着原始的特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
它在北方的剪纸中永垂不朽,在大千世界中永葆生机。
(三)庆阳皮影
道情皮影戏又名陇东道情,主要发源于庆阳市环县,流传于环县等周
边地区。当地人民习惯称之为“皮影戏”、“小戏”、“灯影子”,有着
当地传统的格调,是现如今存在稀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据史料记载,道情起源于唐代的道观音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朝,后
流传于庆阳环县等周边地区,并以说唱相结合的方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曾一度享誉国内外。皮影艺术作为陇东地区民俗文
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多运用于常见的皮影戏表演供人们观赏。
二、庆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民俗旅游发展迅速。
庆阳民俗旅游是庆阳市旅游业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庆阳民俗旅游发
展坚持因地制宜,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以体验民俗风情”为主题的
民俗旅游。庆阳市政府在民俗旅游产业开发中,坚持以保护开发为主,引
导为辅,项目支撑为重,全面改建市内的景区景点,引导民俗旅游产业走
规模化道路。经过几年来的规划发展,如今全市已建成民俗博览馆、博览
园等9个景点供游客观赏,其中有香包、刺绣、道情皮影、剪纸、雕塑等
专业村276个,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产业基地39个。当地政府
还进行了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的建设,结合当地的悠久历史建造博物馆等
建筑,引入民营资本1200多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古农耕景区、民俗博物馆、窑洞山庄、剪纸刺绣文化社等9处景点的二期工程建设,建成了拥有
2000多件文物的全省首家古石刻专业艺术博物馆。此外庆阳香包文化产
业城、中国香道馆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正在规划实施之中。
(二)经济收入和接待人数持续增长。
庆阳市的民俗香包节是当地一个特色名俗节日。每年都吸引众多的游
客前来参观,大大提高了香包民俗文化的知名度。不仅打造出一系列以香包、刺绣、陇东秧歌、剪纸、道情皮影、农耕、红色革命为代表的知名品
牌产业,而且带动当地的草编、根雕、泥塑、石雕、面艺、戏剧服装道具、艺术壁挂等民俗文化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据调查统计表明,全市有百分
之七十左右的农户直接或间接的在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中,农民收入的80%来自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可见庆阳市民俗旅游业的开发,打破长久
以来形成的封闭的状态,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意识发生改变,促进了当地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三、庆阳民俗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结构分散,开发形式单一。
庆阳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工艺品等
旅游资源为主,但分布相对分散。例如同属于先周历史文化范围的周祖陵,公刘邑,公刘庙三个景区,就分布在不同地方,庆城县的周祖陵、宁县的
公刘邑、西峰区的公刘庙,各个景区之间距离较远,最近的也要60多公里,最远则相距115公里,加之各景区之间的交通不便,只是单一的三级
乡村道路,地形条件交叉,导致出行难度增大。其次缺乏对民俗旅游资源
的全方位宣传,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加之旅游景区景点分布不均衡,绝
大多数旅游景区线路连接不畅,供电供水供暖设施不完善,景观设计过于
简单,工作做工粗糙。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点开发程度低。
从庆阳旅游所在的发展阶段来看,还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对
匮乏,相关配套项目投入力度小。主要表现在住宿、交通和景区景点开发
建设等方面,宾馆、酒店住宿环境不佳,服务理念滞后,造成当地旅游接
待能力有限。此外铁路线路少,公路运输没有很大的区位优势,造成可进
入较差。例如,庆阳市距离西安272公里,至少要四个小时的车程。距离
银川市414公里,大约需要6个小时才能到达。兰州与庆阳相距573公里,至少也要七个多小时。虽然飞往兰州,西安的民航航班已经开通,但是整
体运输能力有限,运营成本较高,使得交通状况的改变受到限制,这就给
庆阳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加之旅游景区景点分布不均衡,绝大多
数旅游景区线路连接不畅,供电供水供暖设施不完善,景观设计过于简单,工作做工粗糙;景区绿化覆盖面积小,满足不了现代旅游的需求。
(三)民族手艺年久失传,现存的做工粗糙。
(四)从业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引进。
目前庆阳政府及当地居民对民俗旅游资源认识水平还比较低,民俗旅
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使得庆阳民俗旅游的服务、开发和方面缺乏专
业人员,专业意识观念不强,缺乏积极创新意识。加上旅游专业人士及高
级管理人才紧缺等原因都严重制约了庆阳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四、庆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庆阳市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存在问题缺陷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
措施和保护对策,加强对民俗变异的引导调控,尽可能的减少民俗旅游的
负面效应,使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和谐的统一起来,
得到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