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合集下载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q mg=(14000×/3600≈s空气体积流量q vg=14000/3600≈s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空气进、出口焓值:㎏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计算:接触系数ε2:ε2= 1-(t g2-t s2)/(t g1-t s1)=1-/≈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s时:GLⅡ六排的ε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选型分析:⊙冷负荷Q= q mg ×(h1-h2)×-≈(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w=ω≤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s[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理论上可以使△Pw=ω≤70Kpa,有ω≤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能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s为合理。

] 安全起见,设令:ω=s⊙要求Vy=~s,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表明风速和流速的增加,将带来K值的增加,但K值的增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整个换热面积A的减小,我对Vy=s进行的计算表明,K值的增加,A值减小,K×A之积增加并不明显。

9.52表冷器性能计算

9.52表冷器性能计算

m/s =
-1
1.373 56.97 (W/m2℃)
空气的定压比热 = 水量(kg/s)×水的比热
热交换效率系数ε 1' 需要的热交换效率系数ε 1 热平衡
= = = =
1-e-β (1-γ ) 1-γ e-β (1-γ ) t1-t2 t1-tw1 ε 1'-ε 1
=
水流量W
=
=
=
5.4
L/S
水流量m3/s = 0.81 水通断面积m2 全热冷量(KW) 111.87 析湿系数ξ = = 81.45 显热冷量(KW) + 1/(303.134ω 0.8)] 传热系数K = [1/(37.947 Vy0.464ξ 0.673) 表冷器能达到的热交换效率系数 传热系数(W/m2℃×散热面积(m2) 10044.55 = 传热单元数β = 析湿系数×风量(kg/s)×空气的定压比热 9248.21 水流速ω = 水当热比γ
(Pa) (KPa)
表冷器计算
序号: 已知参数: 1. 风量G— 20000 m3/h 2.全热冷量Q—111.87 kW 3.进口水温tw1— 7 ℃ 4.出口水温tw2—12 ℃ 计算: 空气出口参数 干球温度t2— 14.93 ℃ 湿球温度ts2— 14.04 ℃ 焓i2— 39.105 KJ/KG 型 号: 1520 5.空气进口参数 干球温度t1— 27.00 ℃ 湿球温度ts1— 19.50 ℃ 焓i1— 55.886 KJ/KG
表冷器参数 翅片型式— φ 9.52—波纹压花片 mm 片距— 1.95 4 排数— 50 面管数— 单排表冷器传热面积 : 44.1 m2 表面风速Vy = 风量(m3/s) 迎风面积(m2) 全热冷量KW 进出水温升℃ =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之杨若古兰创作(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时:GLⅡ六排的ε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请求.(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老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添加排数仍旧帮忙不大.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实了这一点.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添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因而我设计采取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如许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降低.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ω≤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是非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必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理论上可以使△Pω≤70Kpa,有ω≤1.8874m/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克不及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1.5m/s为合理.] 平安起见,设令:ω=1.2m/s⊙请求V,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标明风速和流速的添加,将带来K值的添加,但K值的添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全部换热面积A的减小,我对Vy=2.8m/s进行的计算标明,K值的添加,A值减小,K×A之积添加其实不明显.从这点来看就义K值换A值较为有益于全体换热后果,特此外要保6~8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当前用4~6排的添加面积来弥补,是很得不偿失的,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0.8倍计算.但按Vy=2.0m/s计算标明:A值添加,K×A之积也反而减小,K=65.336,考虑其它因数K=54.23,β≈,γ≈;ε1≈0.5665534,提出t w1℃的分歧理请求.由多次的计算看出存在一个K×A最好大值,即以下的分析计算).控制V摆布,有:顶风面积Ay=q vg2令:表冷器长L=1500 L’=1500+120+120+60=1800表冷器高≈迎面换热管数n=h/39≈(根)取n=29根同时总供水根数N=29×4=116根有:表冷器高h=1131 h’=1131+84=1215顶风面积2迎面风速Vy= q vg≈⊙可提供的冷水流量 q mw:经反复多次验算,按△tw =℃摆布较为合理.冷冻水量q mw=Q/C×△tw×==18.71L/s(67.356CMH)根据所提供的110CMH的水量分配到前表冷器可在75CMH摆布(因为水泵的选大,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80CMH).通水截面Aw= n× Ad =116×1.54×10-4=1.7864×10-2m2ω= q mw /Aw≈提高到ω=m/s 有q mw= L/s (77.17248CMH)则:△tw≈3.0544℃≈3.1℃④表冷器结构尺寸(GLⅡ型)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功能参数》表:肋管D18×2+φmm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0.64㎡/m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 3.2~3.4㎜,统一按Fd=0.61㎡/m计.换热面积A:A=n×8×L×Fd =29=28㎡⑤析湿系数:ξ⑥传热系数:K8yξ8)]-1≈99.077W/㎡℃K8计= K8×η×≈82.234W/㎡℃η—批改系数(考虑排数、污垢、概况积灰、计算误差等平安身分)⑦计算热交换效力系数ε1:计算传热单元数:β=KA/ξq mg Cp×28/3.231×4.667×1.01×103≈计算水当量比:γ=ξq mg Cp/q mw C≈ε1=[1-e-(1-γ)β]/[ 1-γe-(1-γ)β]≈≈⑧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t w1:⊙t w1=t g1-(t g1-t g2)/αε15×0.656432≈℃(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page150介绍:考虑平安系数α=0.94.这是针对冷冻水从头走到底的情况,我们拔取的是八排四进四出,冷排管始终坚持一个平均低温形态,可以使平安系数α=0.95~1,取α=0.95)t w1=℃>6℃满足可提供6℃的冷冻水请求.取t w1=℃⊙我们的结构更多的可能是α=1:t w1=t g1-(t g1-t g2)/αε1=35-(35-17)/1×0.656432≈℃⊙t w2= t w1+△tw =6+3.℃⑨校核计算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tm△tm=[(35-9.1)-(17-6)]/ln[(35-9.1)/(17-6)]≈℃⊙Q=KA△≈303736(w)≈3(Kw)⊙平安系数≈10.8%分析:因为我们在参数的取值设定上已经是最晦气的情况,而计算又充分考虑了余量,且使用的计算公式本人就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不足量是平安合理的.⑩风阻校核计算:六排:△P≈八排:△P×8/6≈1≈175Pa⑾水阻校核计算:六排:△PωKPa这里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估取△Pw=40Kpa,满足请求.(二)后表冷器a. 已知:⑪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s⑫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14.5℃湿球:℃⑬空气进、出口焓值:/29.79KJ/㎏⑭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⑮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 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1-(t g2-t s2)/(t g1-t s1)=1-()/()≈0.7843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3m/s时:GLⅡ六排的ε2-6>0.78922、GLⅡ四排的ε2-4通过我之前多次的计算比较,拔取12排才干较好的满足K×A的请求,为不使水阻过限,分三组每组走四排(两个来回).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Kw(112735Kcal/h)⊙控制Vy=3m/s,可初估迎面尺寸:Ay=q vg3≈1.2963≈1.3m2令:L=1500(统一外型宽度)L’=1500+120+120+60=1800h=Ay/L=1.3≈mn=h/39≈22.23根取n=22根、N=22×3=66根有:h=858 h’=858+84=942Ay= L×h=×0.858=1.287m2Vy= q vg287≈m/s⊙管内水流速ω根据在前表冷器的分析,设令:ω≤1.1m/s⊙可提供的冷水流量 q mw:经反复多次验算,按△tw =℃估:q mw=Q/C×△tw×≈kg/s=L/s(CMH)根据所提供的110CMH的水量分配到后表冷器可在35CMH摆布(因为水泵的选大,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40CMH).Aw= n× Ad =66×1.54×10-4=1.0164×10-2m2ω= q mw/Aw≈m/s(小于设定的ω≤1.1m/s)q mw = L/s(40CMH)可提高到ω=m/s则:△tw≈℃≈℃④表冷器结构尺寸(GLⅡ型)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功能参数》表:肋管D18×2+φmm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0.64㎡/m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 3.2~3.4㎜,统一按Fd=0.61㎡/m计.换热面积:A=n×12×L×Fd =22×12=241.56㎡⑤析湿系数:ξ=1(因为没有除湿)⑥传热系数:K12yξ8)]-1≈43.64W/㎡℃K12计= K12×η×≈≈31W/㎡℃η—批改系数(考虑排数、污垢、概况积灰、计算误差等平安身分)⑦计算热交换效力系数ε1:⊙计算传热单元数:β=KA/ξq mg Cp=31×2/1×4.667×1.01×103≈⊙计算水当量比:γ=ξq mg Cp/q mw C=1≈01336⊙ε1=[1-e-(1-γ)β]/[ 1-γe-(1-γ)β]≈≈⑧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t w1:⊙t w1=t g1-(t g1-t g2)/αε1=-(-1)/×≈℃t w1=℃>6℃满足可提供6℃的冷冻水请求.取t w1=℃⊙t w2= t w1+△tw ℃⑨校核计算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tm△tm=[(-)-(1-6)]/ln[(3-)/(1-6)]=/ln/≈1℃⊙Q=KA△tm=31×2×1≈130722(w)≈(Kw)⊙平安系数≈8.44%分析:因为我们在参数的取值设定上已经是最晦气的情况,而计算又充分考虑了余量,且使用的计算公式本人就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不足量是平安合理的.⑩风阻校核计算:6排:△P≈12排:△P×12/6≈≈315Pa⑾水阻校核计算:6排:△PωKPa这里12排管(即实际上的4排管)估取△Pw=60Kpa,满足请求.。

表冷器热工计算 终极版

表冷器热工计算 终极版

fb= 0.038413837 m2/m
S1— S2— Sf— db—
db— Sf— δf—
计算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 fo
fo f f fb
(1-11)
式中:
ff —
fb—
由式(1-11)得:
fo= 0.739344501 m2/m
计算每米管长管内表面积 fi
fi
1 di
1000
(1-12)
式中:
fmin— f 'min—
计算每米管长铜管外翅片表面积 ff
ff
2 (S1
S2
4
db2)
1000S f
(1-9)
式中:
由式(1-9)得:
ff = 0.700930664 m2/m
计算每米管长翅片间基管外表面积
fb
fb
db (S f f
1000S f
)
(1-10)
式中:
由式(1-10)得:
计算表冷器流体侧换热系数 αw
w
(d i
v
0.8 w
1000) 0.2
(3-5)
式中:
步骤3计算完毕
由式(3-5)得: αw= 739.9479139 W/(m2·℃)
ψ— vw— di—
计算表冷器可提供的接触系数
E'
E'1- exp(
a a N2
) (4-1)
1000 vy q cp
式中:
di—
计算表冷器翅片间距 Sf
Sf
25.4 Nf
(1-5)
式中:
由式(1-5)得: Sf = 2.116666667 mm
计算表冷器最小空气流通单元的面积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摘要:一、引言二、表冷器的概念与分类1.表冷器的概念2.表冷器的分类三、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1.制冷量和风量的计算2.风温度的计算3.除湿量的计算4.迎面风速的计算5.进风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焓值的计算6.出风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的计算四、不锈钢表冷器的特点和优势1.不锈钢表冷器的特点2.不锈钢表冷器的优势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制冷系统中,表冷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空气冷却或除湿。

在表冷器的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制冷量、风量、风温度等。

本文将对不锈钢表冷器的选型计算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设备。

二、表冷器的概念与分类1.表冷器的概念表冷器,又称表面冷却器或空气冷却器,是一种通过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设备。

在制冷系统中,表冷器主要用于实现空气冷却或除湿。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表冷器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冷冻式表冷器、水冷式表冷器等。

2.表冷器的分类根据冷源的不同,表冷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冷冻式表冷器:采用冷冻水作为冷源的表冷器。

(2)水冷式表冷器:采用水作为冷源的表冷器。

(3)风冷式表冷器:采用空气作为冷源的表冷器。

(4)蒸发式表冷器:采用蒸发器作为冷源的表冷器。

三、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在选型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制冷量和风量的计算制冷量和风量是表冷器选型的基本参数。

根据制冷系统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制冷量和风量:制冷量= 空气的比热容× 空气的质量流量× 温度差风量= 制冷量/ 空气的比热容× 风速2.风温度的计算风温度的计算公式为:风温度= 进风干球温度- 进风相对湿度× (进风露点温度- 进风干球温度) / 1003.除湿量的计算除湿量的计算公式为:除湿量= 空气的质量流量× 空气的比热容× 相对湿度差4.迎面风速的计算迎面风速的计算公式为:迎面风速= 风量/ 表冷器表面积5.进风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焓值的计算进风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焓值的计算公式分别为:进风干球温度= 进风温度- 进风相对湿度× (进风露点温度- 进风温度) / 100进风相对湿度= (进风水蒸气分压/ 饱和水蒸气分压) × 100进风露点温度= √(饱和水蒸气分压/ 空气的比热容)进风焓值= 进风干球温度× 空气的比热容+ 进风水蒸气分压× (饱和水蒸气分压/ 空气的比热容)6.出风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的计算出风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出风含湿量= 空气的质量流量× 空气的比热容× (1 - 出风相对湿度) / 100出风水蒸气分压= 饱和水蒸气分压× (1 - 出风相对湿度) / 100四、不锈钢表冷器的特点和优势1.不锈钢表冷器的特点不锈钢表冷器具有以下特点:(1)耐腐蚀性能强: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多种恶劣环境。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q=(14000×1.2)/3600≈4.667kg/smg空气体积流量 q=14000/3600vg3/s 3.889m≈气进、出口温度:空②湿35/17℃干球: 30.9/16.5℃球:105.26/46.52KJ/空气进、出口焓值:③㎏前、后110CMH(水温度:进6℃,流量:④)冷却器前后700Pa(70KPa,风阻⑤阻力:水阻<) 冷却器计算:b.:接触系数ε①2)-t()-tt= 1-ε(/t s12g2s2g1=1-(17-16.5)/(35-30.9)⊙要求Vy=2.3~2.5m/s,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表明风速和流速的增加,将带来K值的增加,但K值的增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整个换热面积A 的减小,我对Vy=2.8m/s进行的计算表明,K值的增加,A值减小,K×A之积增加并不明显。

从这点来看牺牲K值换A值较为有利于整体换热效果,特别的要保6~8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以后用4~6排的增加面积来弥补,是很得不偿失的,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0.8倍计算。

但按Vy=2.0m/s计算表明:A值增加,K×A之积也反而减小,K=65.336,考虑其它因数K=54.23,β≈0.8862,γ≈0.17322;ε≈0.5665534,提出1t=1.2℃的不合理要求。

由多次w1的计算看出存在一个K×A最佳大。

控制值,即以下的分析计算).Vy=2.3m/s左右,有:迎风面积Ay= q vg2/Vy=3.889/2.3=1.691m令:表冷器长L=1500L'=1500+120+120+60=1800表冷器高1.127m≈h=Ay/L=1.691/1.5≈n=h/39迎面换热管数 28.9(根)同时总供取n=29根×4=116根水根数N=29h=1131器高:有表冷 h'=1131+84=12152Ay= L×h=1.6965m 迎风面积迎面风速Vy= q vg/Ay=3.889/1.6965≈2.29237m/s⊙可提供的冷水流量 q :mw经反复多次验算,按△tw=3.5℃左右较为合理。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摘要:一、不锈钢表冷器概述二、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1.确定冷却水量2.选择表冷器类型3.计算表冷器面积4.确定表冷器风速5.校核表冷器性能参数三、注意事项四、总结正文:一、不锈钢表冷器概述不锈钢表冷器是一种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冷却设备,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的冷却、换热和加热过程。

二、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1.确定冷却水量首先,需要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冷却水的流量。

冷却水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表冷器的冷却效果。

在选型时,可参考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选择表冷器类型根据冷却介质的特点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表冷器类型。

常见的不锈钢表冷器类型有:壳管式、沉浸式、板式、螺旋板式等。

每种类型均有其特点,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计算表冷器面积根据冷却水量和冷却介质的热传导系数,计算表冷器的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越大,冷却效果越好。

但在实际选型过程中,还需考虑设备的空间尺寸、投资成本等因素。

4.确定表冷器风速根据工艺要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风速。

风速过快会导致风阻增大,能耗增加;风速过慢则会影响冷却效果。

一般而言,表冷器风速可在1-5米/秒之间选择。

5.校核表冷器性能参数根据所选表冷器的类型、面积、风速等参数,查询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性能曲线,校核表冷器的冷却能力、能耗等性能参数。

若不符合工艺要求,需重新选择或调整参数。

三、注意事项1.在选型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工艺要求和现场条件,以确保选型的合理性。

2.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表冷器,确保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

3.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表冷器类型和性能参数,避免浪费资源。

4.在安装过程中,确保表冷器的排水、通风等系统畅通,以保证冷却效果。

四、总结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工艺要求、现场条件等因素。

通过以上方法,可确保选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企业和厂家提供高效的冷却解决方案。

表面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实例

表面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实例

声明:本实例为“非暖通专业人事”编制,仅为工作经验的汇总,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表面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实例【实例1】已知空调使用地点在江苏苏州,大气压力p C =1.01Kpa ,夏季室外平均空气参数:干球温度1t =34℃、焓1i =90.2kj/kg 、湿球温度1s t =28.2℃、相对湿度1ϕ=64.5%。

要求室内空气参数:干球温度2t =22℃、焓2i =43.1kj/kg 、湿球温度2s t =15.5℃、相对湿度2ϕ=50%。

要求新风比:10%。

空调作用面积2302m ,单位负荷466.4W/2m 。

求:冷量、风量、表冷器规格、进出水温度和水量、水阻力、风阻力、除湿量。

3) 风量实例1图【解】: 1)查湿空气的焓湿图,求回风参数。

A 点为室外 工况,B 点为室内工况。

再根据新风比确定C 点,查出C 点工况:干球温度3t =23.2℃、焓3i =47.8kj/kg 、湿球温度3s t =17.1℃、湿度3ϕ=54%。

2) 需要的总冷量4s t =10.1℃、湿度4ϕ=95%根据公式:Q=G(3i -4i )G=107.3/(47.8-29.5) =5.9Kg/s =17700 h m /34) 确定表冷器规格计算需要的接触系数,确定表冷器排数。

查附录1表,当通过表冷器的截面风速为2.5m/s 、通过铜管的水速为0.8m/s 时,湿工况下的6排管表冷器的实际接触系数为0.934。

理论上计算,6排管已经可以满足性能要求。

5) 求析湿系数6) 求传热系数334421s s t t t t ---=ε0.93417.123.210.110.51ε2=---=)(2121t t c ii p --=ξ 1.4310.5)1.01(23.229.547.8ξ=--=7) 求冷水量表冷器的传热面积:40×1.3×6×0.84=262.08 2m表冷器的通水截面积(铜管内):181.4584×40×610-=0.0073 2m 21.024T/H kg/s 5.84100.80.0073得:W ω10A 根据W 33W ==⨯⨯== 查附录4 可得进水管径为DN65。

表冷器热工计算(终极版)

表冷器热工计算(终极版)

f
db
)0.205( X f Pd
)0.558( Sf
Pd
f
)0.133
(2-5)
Req— S1— S2— Sf— δf— db—
由式(2-5)得:
j= 0.037235175
Xf— Pd—
计算空气的质量流量 Gm
Gm
G q
3600
(2-6)
查表得空气的平均密度,且作为常 数
ρq=
式中:
G—
Nf —
S1— Sf— db— δf—
计算表冷器最小单元格的截面积 f
'min
f
' min
S1 1.0
Sf 106
(1-7)
式中:
S1— Sf —
由式(1-7)得: f 'min=
6.72042E-05 m2
计算表冷器净面比 ε
fmin
f
' min
(1-8)
式中:
由式(1-8)得:
ε= 0.560551057
υq=
1.506E-05 m2/s
S1— Sf — db— δf —
计算最小空气流通单元处的空气雷诺数
Req
Re q
vmax de
q
(2-4)
式中:
由式(2-4)得: Req= 281.5368708
vmax— de— υq—
计算翅片传热因子 j
j
0.394Req0.357(SS12 )0.272(S f
初始参数
参数
1 盘管参数
(1)铜管外径
d0
(2)铜管壁厚
δ
(3)铜管孔距
S(41)铜管排距
S(52)翅片厚度 (6)每英寸翅片片数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之欧侯瑞魂创作(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时:GLⅡ六排的ε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忙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取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105.26-46.52)≈(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ω≤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理论上可以使△Pω≤70Kpa,有ω≤1.8874m/s,但知识告诉我们:不克不及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1.5m/s为合理。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摘要:I.引言- 不锈钢表冷器简介- 选型计算的重要性II.选型计算的步骤- 确定制冷量和风量- 计算出风温度- 计算除湿量- 考虑其他因素,如大气压、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等III.影响选型的因素- 盘管迎面风速- 进风干球温度- 进风相对湿度- 进风湿球温度- 进风露点温度- 含湿量- 水蒸气分压IV.选型计算的实例- 举例说明选型计算过程V.结论- 总结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的重要性-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正文:不锈钢表冷器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建筑中。

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最佳性能,选型计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锈钢表冷器的选型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制冷量和风量。

制冷量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一般可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负荷等因素来计算。

风量则决定了冷气的流动速度,影响到制冷效果,因此也需要合理设置。

其次,需要计算出风温度。

出风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冻伤,过高则制冷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计算除湿量,以便在潮湿环境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在选型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大气压、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不锈钢表冷器的运行效果和寿命,因此必须全面考虑。

具体来说,盘管迎面风速、进风干球温度、进风相对湿度、进风湿球温度、进风露点温度、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等因素都会对选型计算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的数值需要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选型计算的过程。

假设某工业建筑需要安装一台不锈钢表冷器,制冷量为100kW,风量为1000m/h。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出风温度。

根据经验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出风温度= 100 - (100 - 20) × 1000 / 10000 = 80℃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除湿量。

根据湿度公式:除湿量= (1 - 相对湿度) × 1000 / 绝对湿度假设进风湿球温度为25℃,进风露点温度为20℃,进风相对湿度为50%,则:除湿量= (1 - 50%) × 1000 / (25 - 20) = 500kg/h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q mg=(14000×1.2)/3600≈4.667kg/s空气体积流量q vg=14000/3600≈3.889m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30.9/16.5℃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 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0.878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2.3~2.5m/s时:GLⅡ六排的ε2=0.887~0.87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Q= q mg×(h1-h2)4.667×(105.26-46.52)≈274.14Kw(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w=64.68ω1.854≤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1.04356m/s[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原创版)
目录
一、引言
二、表冷器的概念与分类
1.表冷器的概念
2.表冷器的分类
三、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
1.制冷量和风量的计算
2.计算出风温度
3.除湿量的计算
4.确定大气压力和进水温度
5.计算盘管迎面风速
6.确定进风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7.计算进风焓值和含湿量
8.计算水蒸气分压
四、表冷器选型计算实例
1.实例介绍
2.计算过程
3.结果分析
五、表冷器选型注意事项
1.考虑环境因素
2.考虑设备性能
3.考虑节能和环保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不锈钢表冷器是一种常用的空调设备,它通过水的冷却作用,实现对空气的降温和除湿。

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表冷器来满足制冷需求。

因此,如何正确地进行表冷器选型计算,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表冷器的概念与分类
1.表冷器的概念
表冷器是一种将水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室内的空调设备,通常由进风段、盘管段和出风段三部分组成。

在表冷器中,水通过盘管进行冷却,空气在通过盘管时被冷却和除湿,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调节。

2.表冷器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表冷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照材质分类:不锈钢表冷器、铝表冷器、铜表冷器等。

(2)按照形状分类:立式表冷器、卧式表冷器、壁挂式表冷器等。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自然冷却表冷器、强制冷却表冷器等。

(4)按照使用场合分类:工业用表冷器、民用表冷器等。

三、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
1.制冷量和风量的计算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Q = k × m ×ΔT
其中,Q 为制冷量,k 为制冷系数,m 为水的质量流量,ΔT 为水的
温度差。

风量的计算公式为:G = 3600 × Q / (h ×ΔT)
其中,G 为风量,h 为表冷器的传热系数。

2.计算出风温度
出风温度的计算公式为:T2 = T1 - ΔT
其中,T1 为进风温度,T2 为出风温度,ΔT 为水的温度差。

3.除湿量的计算
除湿量的计算公式为:W = q × G
其中,W 为除湿量,q 为空气的水蒸气含量。

4.确定大气压力和进水温度
大气压力和进水温度是影响表冷器性能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大气压力取标准大气压力 101.325kPa,进水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5.计算盘管迎面风速
盘管迎面风速的计算公式为:v = G / A
其中,v 为盘管迎面风速,G 为风量,A 为盘管迎风面积。

6.确定进风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进风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进风干球温度取室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取室外空气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根据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