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指南走进福州】近代坊巷名人
福州近现代名人统计表
序号姓名性别生卒年月籍贯1力均男1855-1925永泰县
2邓叔群男1902-1970福州市
3刘崇乐男1901-1969福州市
4杨廷玉男1886-1949福州市
5张鈺哲男1902-1986闽侯县
6陈体诚男1893-1942闽侯县
7陈景润男1933-1996闽侯县
8林幾男1897-1951福州市
9林作建男1796-1870福州市
10郑贞文男1891-1969长乐市
11郑作新男1906-1998福州市
12侯德榜男1890-1974闽县
13高鲁男1877-1947长乐市
14高士其男1905-1998福州市
15萨本栋男1902-1949福州市
科技界
职位成就
医生《日本医学调查记》
植物病理学家《中国高等真菌》
昆虫分类学家、资源昆虫学家《中国经济昆虫志》
水利工程师参加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
天文学家《天文学论丛》
交通部参事
数学家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所长创办《法医月刊》
《和斋医案》、《伤寒论眉批补注》
厦门大学教务长《化学命名原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鸟类学家《中国鸟类分布名录》
制碱专家侯氏联合制碱发《制碱工学》
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会第一任会长《长春历书》、《中国气象台之过去和未来》微生物学家《儿童卫生丛书》
物理学家、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
福建省10大名人你认识几个(一)2024
福建省10大名人你认识几个(一)引言概述:福建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
本文将介绍福建省的十位著名名人,让我们来认识他们吧!正文:第一大点:政治家1. 陈垣:福建省的著名政治家,曾任中华民国行宪政府总统。
他在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被广泛认可。
2. 陈福谦:福建省的重要政治家,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他在统一战线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大点:文学家1. 林则徐:福建省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近代中国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被誉为“海瑞再世”,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郑振铎:福建省的作家,是当代华语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以描写生活细腻入微、关注社会问题而著称。
第三大点:科学家1. 朱自清:福建省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主要从事教育学和文学研究,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 吴大猷:福建省的物理学家,被认为是中国光学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光电子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四大点:企业家1. 郑裕彤:福建省的企业家,是中国物业管理业的著名人物。
他创办了“绿地控股集团”,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叶德娴:福建省的女企业家,是中国纺织行业的领军人物。
她创办的“希维尔集团”在纺织制造业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五大点:艺术家1. 陈家荣:福建省的著名音乐家和指挥家,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他在音乐界的杰出贡献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黄晓明:福建省的演员,是中国当代知名的影视明星之一。
他以其出色的演技和阳光活力的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总结:福建省有许多杰出的名人,他们在政治、文学、科学、企业和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通过了解这些名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福建省的历史和文化,也能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三坊七巷中的名人
三坊七巷中的名人
福州三坊七巷街区是以南后街为南北走向的中轴线,向东西两边延展开来。
西边从北到南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东面依次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占地四十公顷。
“三坊七巷”的精华在于历史名人荟萃。
这些名人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在中国历史进程有过重大贡献和重大影响的,堪称历史名人,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黄花岗烈士林觉民,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明抗倭名将张经等。
第二类是历史上担任过重要军政官职的人物,如宋太宰余深、国子祭酒郑穆、御史中丞陆蕴,明礼部侍郎萨琦、户部尚书林津、应天府尹陈一元、巡抚梁章钜,清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海军总司令蓝建枢、海军部副部长陈季良等。
第三类是名门望族,如住在宫巷的林则徐次子林聪彝、大女婿刘齐衔、二女婿沈葆桢,住在黄巷的清道光进士、湖北巡抚郭柏荫,五兄弟皆中举,在福州传为佳话,世称“五子登科”,解放军著名儒将郭化若是郭氏后代。
住在文儒坊的陈承裘世家更为著名,其祖父陈若霖,其父陈景亮,其子陈宝琛任的官职都相当于当今的省部级,陈承裘7个儿子,一子幼夭,六个皆中进士或举人,科举制度在中国盛行一千多年,全国这样的家庭实属罕见,清廷为此专门赐了个匾:“六子科甲”。
第四类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如唐代学者黄璞,宋嘉定状元郑性之,著名诗人黄任、杨庆琛、张际亮、林昌彝,何振岱,《福建通志》总纂陈衍,当代著名女作家谢冰心等。
福州市历史名人福州名人,福州历史人物(一)2024
福州市历史名人福州名人,福州历史人物(一)引言概述:福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历史名人。
他们在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福州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福州市的历史名人,展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以及他们对福州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一、政治家1. 王阳明- 洪武年间,王阳明被任命为福建布政使,推行许多政治改革。
- 他主张以心学为核心,提倡“致良知”、“格物致知”,对福州的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王阳明的思想触动了后来的明末清初许多思想家,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具有重要影响。
2. 蔡东藩- 蔡东藩是晚清福建巡抚,他积极推行洋务运动,推动福州现代化进程。
- 他致力于发展福建的工业、农业和交通,带动了福州的经济繁荣。
- 蔡东藩还进行了教育改革,创办了福建汽车修理学校和福州刑政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
3. 杨绛- 杨绛是福建籍著名作家、翻译家,也是福州市的杰出历史名人之一。
- 她以自己的文学作品和翻译著作,传承和弘扬了福州地区的文化传统。
- 杨绛的作品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瑰宝,给福州市在文化上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二、文化艺术家1. 鲍时明- 鲍时明是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在戏曲艺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 他对福州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福州戏之父”。
2. 李建勋- 李建勋是享有盛誉的福建籍现代舞蹈家。
- 他致力于将中国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舞蹈风格。
- 李建勋以其卓越的舞技和创作才华,为福州市的舞蹈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林则徐- 林则徐是近代福建籍文化名人,对中国近代的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 他倡导汉学,并于1829年创办了翻译馆,致力于翻译西方科学和文学作品。
- 林则徐还在福州创办了“求是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和翻译家。
总结:福州市历史名人众多,他们在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的事迹和成就丰富多样,对福州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
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福州】福州文化
福州文化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
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
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
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
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
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
”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
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
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
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
”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在塔巷之南。
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
据闽志载,晋永嘉二年间(308年)固始人黄元方(公元280-375年)又名允字彦丰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
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837-920年)退隐归居这里。
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
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
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
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三坊七巷名人
福州市中山路19号的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是林则徐出生和幼年生活、学习的地方之一
。
一、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
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 二、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 。 三、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
林则徐介绍
林则徐1785年生。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 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 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 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 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 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 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 人”。
林 则 徐 的 书 法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 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 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 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 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 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 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 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 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 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 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 们广泛传颂。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 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 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 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 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 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福州历史上的主要名人2024
引言概述: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福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名人,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福州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名人,从政治家到文学家再到科学家,向读者展示福州地区卓越人才的杰出之处。
正文内容:一、政治家1.郑成功(16241662):福建人,明末抵抗清朝入侵的民族英雄。
他在福州组织抗清武装,建立海上抗争的基地,最终收复了台湾。
2.范晔(12591321):元代宰相,文学家。
他曾担任福州路经略安抚使,积极参与福州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为福州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文学家1.陆费逵(13301400):元代文学家,被誉为“太史公再世”。
他的《福州府志》是福州地方史学的重要著作,对于福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2.叶德辉(19132004):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画家。
他以深情词藻和独特意境著称,为福州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科学家1.黄道周(19322019):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他的研究成果为福州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劳民中(1925):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因其在福建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为福州的地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艺术家1.蔡元培(18681940):近代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蔡体”,在福州书法界有着广泛影响。
2.林启铭(19242017):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歌唱家。
他在福州电影界和音乐界都有杰出贡献,为福州的文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教育家1.部韬(18081884):晚清教育家,他在福州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今福建师范大学),为福州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陈垣(18991991):中国现代教育家,曾任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校长。
他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福州地区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显著的改革和进步。
福州市历史名人福州名人,福州历史人物(两篇)2024
引言概述: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拥有众多杰出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人物。
这些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杰出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力,为福州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本文将就福州市的历史名人进行介绍和阐述,为读者展示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正文内容:一、文化人物1. 司马迁- 司马迁是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被称为中国史学之父。
- 他著有《史记》,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之作,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司马迁的杰出成就为福州市的历史文化添砖加瓦,为后人树立了学术典范。
2. 陈独秀-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回顾他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为福州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印记,为福州的革命斗争铺平了道路。
二、科学家1. 朱自清-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家。
- 他是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深入浅出的文笔和真挚的感情著称。
- 朱自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对福州市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朱光潜- 朱光潜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和科普作家。
- 他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科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 朱光潜在福州市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为福州市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书法家和画家1. 张大千- 张大千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绘画家和收藏家。
- 他潜心研究古代书法绘画,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美术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 张大千的作品在福州市的艺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并丰富了福州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
2. 赵无极- 赵无极是著名的抽象画家,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 他独创的抽象艺术风格为中国绘画史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 赵无极的艺术成就为福州市的文化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四、政治家1. 邓小平-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名人----林纾林纾其人与玉尺山典屋高一(6)班38号叶海旻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晚号蠡叟、贱卓翁、餐英居士、射九,闽县莲塘(今鼓楼区莲宅村)人。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后屡试进士不第。
先后在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北京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教书。
林纾是一个不懂外文、凭借他人口译的文学翻译家,一生翻译外国作品246种,其中已发表222种,未刊作品24种,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11个国家107名作家。
林纾不但是个翻译家,而且还是个古文学家、诗人、画家。
他遗有长篇小说、文集、传记、画论等37部作品,并遗存115篇短小说、诗、词曲,及数百成千幅画卷。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奠基人,他打开我国通向世界的文学窗口,传播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
他精通古文,是我国文学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鲁迅、茅盾、郭沫若、郑振铎、庐隐、苏雪林等作家都受其影响。
郭沫若说:林译小说“对于我后来文学倾向上有决定性的影响的”。
林纾出生于福州,前半生在福州度过,先后住于莲塘祖居、玉尺山典屋、横山老屋、龙潭精舍、苍霞书院,并寓居马尾。
林纾出生在何处问题尚有争议,一说出生在侯官玉尺山,一说出生在闽县莲塘。
笔者曾拜访林纾孙子、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林大诚及林纾在福州的族亲,他们认为林纾出生在莲堂祖居右厢房。
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肯定林纾少时居住玉尺山,但否定其出生玉尺山之说,认为“林纾父亲林国铨,大约十三四岁时,也开始经商。
林纾出生后,林国铨随盐官在闽北建宁办盐务,逐渐攒了些钱,在……玉尺山典得房屋居住”。
玉尺山,又称闽山,即今光禄吟台一带,在福州市乌石山北侧,位于今光禄坊原福建省高等法院内。
林纾居住的典屋早已毁没。
但林纾一家在玉尺山典屋被欺诈的遭遇,却使他一生难忘。
林纾在《先太母陈太孺人事略》记载:“是年叔父静庵生,举家渐渐得不馁。
走出三坊七巷的历史名人
走出三坊七巷的历史名人2009-10-13 11:10:00 阅读760次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
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1785—1850)是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杰出政治家,又是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
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被推向前台。
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
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曾宗彦(1850—1912):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居于安民巷。
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
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
”即以新法精练陆军。
并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
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
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
”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
曾宗彦没给我们留下他的遗像。
幸亏其同乡、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何刚德(1854-1936)在所著的《话梦集》中提到了挚友曾宗彦的形象特征:“公气度秀逸,诗尤戛戛独造。
”曾宗彦居京时,常与同乡在福州会馆新馆榕荫堂雅集赋诗。
其诗文皆以“精”字取胜。
三坊内有哪些名人故居?
位于文儒坊西段北侧的陈承裘故居,建于清初,同治年间为陈承裘之父陈景亮购得。
陈承裘(1827—1895年),字孝锡,号子良,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
陈承裘故居是花园式宅院,坐南朝北,占地1,09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3平方米,四面风火墙。
临街门额悬“六子科甲”横匾。
门扇下半部用藤条和门钉做成喜字和万字图案加以装饰。
一进厅堂有青石柱础,须弥座,显出尊贵与清雅。
正房四扇楠木门,上部框架饰漏花,中嵌楠木花窗,分别雕刻鼎、爵、簋、壶。
二进左右厢房的八扇门扇,均用整块楠木制成,上面阴刻“梅鹤争春”等图案,神态生动,实为难得的艺术品。
主座的东花厅是花园庭院,有小天井、“天香楼”楼阁等,种植桂花、枇杷。
何振岱故居何振岱故居在文儒坊大光里,大光里旧称三官堂、三官巷。
何振岱(1867—1952年),字梅生,号心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随后三次进京会试均落第。
他工诗文,善书法,擅画通琴。
何振岱一生安贫,靠教书卖文为生。
著述颇丰,有《我春室诗文集》四卷、《西湖志》二十四卷等。
何振岱故居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光绪、民国间几经修葺,建筑面积525平方米,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临街为双开宁波门,上设门罩。
故居两进,用插屏把厅分隔前后,后天井通二进。
二进房为倒座三间排,何振岱住在这里直至生命结束。
屋前庭院花丛树下,立一方墓碑,碑刻“干巽兼亥巳何梅叟暨配郑岚屏之墓癸未仲春立”。
西侧小花厅,小而雅致。
陈衍故居陈衍故居在文儒坊大光里。
陈衍(1856—1937年),字叔尹,号石遗,晚年自署石遗老人,侯官(今福州市)人。
曾教书、任报纸主笔、官报局总纂、厦门大学教授等职。
故居为楼阁式建筑绕老屋而建,与福州传统民居不同。
建筑面积696平方米,人们把故居分为四区。
进门为一区,有天井,中为厅堂,左右是厢房,乃清初五间排结构建筑。
二区称“匹园”,林纾(琴南)画有《匹园图》。
三坊七巷——名人
三坊七巷——名人严复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林则徐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
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林旭林旭(1875—1893):“戊戌六君子”之一。
少年即颖绝秀出,为特达奇才。
他追随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历时百日,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杀害,年仅24岁,其英名永载史册。
林觉民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
汉族。
福建福州人。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
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
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
三坊七巷名人林则徐介绍
林 则 徐 虎 门 销 烟
林 则 徐 虎 门 销 烟
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 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 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名诗与名句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 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林则徐 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4.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其一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5.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四、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 。 五、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 。
六、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 七、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 ,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林则
烟。
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 。 八、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 。
三坊七巷的名人 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 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 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 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 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 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 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 博物馆”。 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近百位历史风云人物,他们在神州舞台 上有声有色的作为,大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著名的有: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 “近代陆军之父”,曾宗艳;“世纪老人”,冰心; “戊戌六君子” 之一,林旭等,这次的研究性学习 ,本小组研究的是林则徐。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第一篇:三坊七巷名人故事宫巷的沈家大院福州建城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修建者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
100多年后,西晋战乱,中原望族衣冠南渡。
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贵胄,他们中的一部分来到福州,选在三坊七巷落脚了。
当然,那时的三坊七巷还远远不是现在的样子,也就是部分中原大姓的家族聚居点。
福州特色的马鞍形封火墙后来经过数百年几代人的经营,到了唐末,公元十世纪初,福州城已经颇具规模,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在那时初步形成;宋代三坊七巷完善定型,而且一如既往成为高官显贵们的住宅区。
岁月更迭,出入坊巷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朱门深院,锦衣华服,琴韵书香却一直流传下去。
宫巷11号的大房子应该在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因为这样的雕刻门楣是典型明代建筑的式样。
1855年,这里迎来了一位新主人,他就是沈葆桢。
宫巷当时只有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
由于为人清正,加上时常接济亲友,沈葆桢并无多少积蓄,据说,他是举债才购买了这个宅院。
房子装修好了,父母妻儿都住进去了,沈葆桢却仍旧远在江西任职。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也是林则徐的妹妹去世了。
按照惯例,官员因为父母丧事辞职回乡守孝,被称为“丁忧守制”,时间是27个月。
然而,当时的沈葆桢已是江西巡抚,身居要职,再加上当时的国情,朝廷只给了他100天的假期。
1866年6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上疏朝廷,建议在福州设立船政局。
20天后,朝廷准旨。
9月25日,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形势告急,左宗棠接到谕旨要调任陕甘总督。
刚刚筹备不久的船政局,面临无法继续的危险。
左宗棠想到了沈葆桢。
马尾船政厂区母亲死后,沈葆桢不是只有100天的假期吗?百天期满后,“以孝治天下”的沈葆桢说什么也要在原籍守孝满27个月,他向朝廷力求继续辞职在家守孝。
234 去,直伸到海里的样子。
而那些锈迹斑斑的电缆则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向人们展示着沈葆桢逝去的思想和功绩。
三坊七巷名人介绍
三坊七巷名人介绍
三坊七巷,是福州三处古老的街区之一。
这里有不少历史名人。
比如,明代学者徐霞客曾在此寓居,他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游记》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马可·波罗游记”。
此外,还有明代学者顾炎武,他是明代末年思想家、哲学家和史学家,他撰写的《日知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还有清代学者梁启超,他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以及《新民主主义论》等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坊七巷还有不少其他著名的历史名人,他们的足迹和故事,见证了福州的文化、历史和传承。
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
三坊七巷承载着福州的历史
和文化,也承载着福州人的 梦想,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失 去了自己的根,都是无本之 木,无言之水。忘记历史, 失去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民族, 只能是浮躁和茫然的。
我们现在这些幸福的后生们,与过去在那峥嵘
岁月中的不凡的先辈们相比较,我们可不谓是 太过自以为是、太骄傲自大了?我们不应该太 满足于现状,应该懂得“居安思危”。 像以前那个年代,女子的地位是何等低下 的!什么缠足、不得人学的各种拘束,束博的 仅仅只是女子的自由吗?还有她们的心灵!她 们心灵上的创伤,不是多少物质所能弥补,但 却是被繁杂的物质所中伤!过去的什么胡扯的 道德观念,尽管解放后那个年代能出现像冰心、 庐隐、林徽因这样的才女,是我们过去的甚至 当代的女性的光荣!
研究课题:
组员: 林雅、 林晋闽、高洁、 沈凤娟、张美霞、董玲玲
指导老师: 陈君洁 廖小琴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
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 “一二· 九”运动、 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 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 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 时代推手的角色。
三坊七巷街区是福州的历史标志之一和中国南方地
近代第一才女林徽因,被誉为 近代第一才女。 林徽因既 是诗人、作家、又是教授、建 筑学家,不但风华迷倒众人, 学究深厚也令钦佩不已,她的 很多思想深入到了文学、艺术、 建筑乃至于哲学思考中,自30 年代以来,她在诗坛和建筑界 便双负盛名。她所学并非文学, 却对语言艺术有着天然的敏感, 使其诗文皆能感人所未感,另 辟一番新意。徐志摩视她为 “唯一灵魂伴侣。”著名的哲 学家金岳霖形容她宛如“人间 四月天”,可见其才貌出众, 人间罕有。
1.三坊七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对它有亲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坊巷名人
概述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
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林则徐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
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沈葆桢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
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又字幼丹。
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末重臣,谥文肃。
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
葆祯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儿。
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被推向前台。
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
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曾宗彦
曾宗彦(1850—1912):“近代陆军之父”。
曾宗彦居于安民巷。
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
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
”即以新法精练陆军。
并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
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
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
”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
相关整本阅读:
/ebook/f933922910a6f524cdbf850e.html
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