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20200903104640)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二章复习归纳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二章复习归纳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二章复习归纳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①学习目标:★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不同营养物质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②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名称作用糖类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脂肪作为人体的重要备用能源物资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人体细胞主要成分之一,运输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无机盐详见《课本》P23-表1维生素详见《课本》P24-表2第二节消化与吸收①学习目标:★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怎么样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有哪些?②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digestion)。

如下图所示:③食物的消化分解大分子小分子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详见《课本》P29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物理),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化学)。

⑤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人体吸收物质的主要器官。

那些未被小肠消化和吸收的物质下行到大肠,其中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被大肠吸收,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①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的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营养学家还指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平衡膳食宝塔:详见《课本》P33- 图4-2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十条基本原则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②食品安全详见《课本》P35【拓展】常见的食物成分表详见《课本》P38~P39【练习】请完成《学评》P7~P14。

七年级生物下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第二章知识点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不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都会在生命体系中有其独特的功能,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下第二章,主要学习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营养吸收和传输,以及养分素的重要性等知识点。

一、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维持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关键。

在植物的结构中,根、茎、叶和花等是四个主要构成部分。

植物的主要功能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吸收和传输、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储藏、及细胞分裂等。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的主要代谢过程之一,它在植物的叶子细胞中进行,通过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利用光能合成出物质,其中最重要的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

(二)水分吸收和传输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矿质质了维持植物生命过程的重要物质来源。

水分分子在根毛表面因渗透压的区别而进入植物体内,随后经过一系列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解析和传输,最终到达植物的叶子,供光合作用使用。

二、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生物学中重要的基本单位,细胞。

人体中的细胞,有分化的细胞和未分化的干细胞。

人体由许多器官系统组成,包括皮肤、心脏、肝脏、肾和肺等。

(一)营养吸收和传输人体摄取的食物中,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物通过消化过程进行分解和吸收。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对食物的解释吸收和排泄。

(二)养分素的重要性养分素在人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提供能量、增强免疫能力、维护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发育等。

我们需要均衡和多样化的饮食习惯来保证充足的养分素摄入量。

总之,生物科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生命物质、机制和功能等方面。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类一株植物体上所有的跟的总和叫做根系。

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是须根系3、变态的概念及意义植物的茎和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甚至功能,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4、茎的主要特征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5、风媒花和虫媒花的区别虫媒花以颜色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来采蜜传粉;风媒花则没有鲜艳的花冠和特殊的气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6、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单子叶双子叶子叶个数12根系须根系直根系叶脉平行脉网状脉基数34或57、蔬菜的分类及粮食作物的分类蔬菜分类: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叶菜类、花菜类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8、雌蕊子房的结构及子房和果实的关系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文本框:种子植物9、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报被着,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文本框:孢子植物10蕨类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植物体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藻类植物:由固着器(跟状物)、柄、叶状体三部分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初一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初一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初一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初一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
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
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
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
3.维生素的作用:
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
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
的变化。

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
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 60% 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无机盐:在人体中含量不多,但作用很大。

例如,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会导致贫血。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维生素的种类及缺乏症维生素 A:缺乏时会导致夜盲症、皮肤干燥等。

维生素 B1:缺乏时会引起神经炎、脚气病等。

维生素 C:缺乏时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 D:缺乏时儿童会患佝偻病,成人会患骨质疏松症。

(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如唾液腺、肝脏和胰腺。

小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壁内,如胃腺和肠腺。

2、食物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在小肠中,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在小肠中,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在小肠中进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很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三)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从下往上依次是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油脂类。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相关推荐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

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6、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

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生物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生物七下第二章知识点

生物七下第二章知识点

生物七下第二章知识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一、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食物来源主要是谷类、薯类等。

- 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 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瘦肉、鱼、奶、蛋、豆类等食物富含蛋白质。

-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 - 70%。

它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 无机盐。

- 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钙含量丰富。

-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动物肝脏、菠菜等食物含铁较多。

-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食用加碘盐以及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补充碘。

- 维生素。

- 维生素A:缺乏时会患夜盲症,动物肝脏、胡萝卜等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

- 维生素B₁:缺乏时易患神经炎、脚气病等。

谷类的种皮中维生素B₁含量丰富。

- 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坏血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缺乏时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它可以通过食物获取,也可通过皮肤接受阳光照射合成。

2. 消化和吸收。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

-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 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

-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营养与健康一、人体所需营养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从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它们各自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支持人体的正常运作。

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质。

例如,肉类、鱼类和豆类等富含蛋白质;谷物和薯类等富含糖类;油脂和坚果等富含脂肪;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消化食物的器官总称,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四、消化与吸收的过程食物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中经过物理和化学的消化过程,最终分解为可被身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用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作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它们各自在人体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如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健康、维持正常视觉等等。

六、合理膳食与健康合理膳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它要求人们摄取种类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物质,避免过多或过少摄取某些营养物质。

合理的膳食能够保证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等疾病,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七、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需要能量来维持正常运作。

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被氧化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被细胞利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同时,一些能量也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课本26页表2维生素A:。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无机盐: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4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通过乳化作用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消化液的含量最多。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生物下册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营养物质主要作用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作为备用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维生素含量少,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3.无机盐的作用: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4.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种类功能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 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牛肉、肾、谷类种皮、豆类维生素C 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消化不良水果、蔬菜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坏血病肝脏、鸡蛋、鱼肝油维生素E 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K 促进凝血 -二、消化和吸收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位于消化道外。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知识梳理
(1)放在37℃温水中,——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模拟口
3、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1)淀粉最先开始消化(在口腔内),蛋白质第二(在胃内),脂肪最后(在小肠)。

三种营养物质最终都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

(2)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分解产物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可以直接被吸收。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结构特点:
1.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内表面
2.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3.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
4.内有三种消化液,分别是胆汁、胰液、肠液,利于消化,与吸收无关。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4、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比例:30%-40%-30%)
(2)平衡膳食宝塔,粮谷类需要最多,因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主要考虑糖类、蛋白质、维生
素。

七年级下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生物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因为生物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身的生命,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在七年级下生物的第二章,我们将学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关的知识。

一、细胞的概念和种类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的基础。

细胞种类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不过,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二、细胞膜和细胞质
每个细胞都有一个细胞膜,它是细胞外部的保护层。

细胞膜的主要作用是让养分进入细胞内部,把废物排出。

细胞质则是指细胞膜内部的所有物质。

三、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主要包括核壳、核仁和染色体等。

核壳是细胞核的保护层,核仁是核内的重要构成部分,染色体则
是储存着所有遗传信息的地方。

四、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更新和维持生长发育的基础过程之一。

细胞
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类。

五、植物细胞的特点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比如,植物
细胞有细胞壁、大量的叶绿体、不偏头状的细胞形态等。

六、动物细胞的特点
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是具有细胞膜、核仁、核
膜等特殊结构。

动物细胞的形态则比较规则,常见圆形和椭圆形
的形态。

总之,生物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和其它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身体和周围的世界。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章节
主题
核心知识点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修复和更新)、水(细胞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60%~70%)、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维生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2. 无机盐的作用及缺乏症:含钙无机盐(儿童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含磷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含铁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碘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含锌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
6. 食物的消化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舌搅拌、胃肠蠕动)和化学性消化(消化酶作用,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消化,最终全部在小肠中被消化完
7. 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口腔、咽、食道不吸收,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非营养),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 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
4.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
5. 小肠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长(5~6米),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管壁薄,利于吸收),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20200903104640)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20200903104640)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2020090310464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呼吸道;②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呼吸道:(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

)1)鼻腔:①鼻毛: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②黏膜:分泌黏液→清洁、湿润空气。

③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2)咽:①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②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器官。

3)喉:①以软骨为支架②使气体畅通③是发声的器官4)气管:①以“C”形软骨为支架②使气体畅通5)支气管:①树枝状的分支,越分越细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3、肺: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肺泡:①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②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④这样的结构利于气体交换(②③)。

4、呼吸的四个环节:①肺的通气(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运输实现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5、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③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④呼吸肌两大类:①肋间肌(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②膈肌⑤呼吸肌与呼吸的关系:吸气都收缩,呼气都舒张。

1——脊柱2-----胸骨3-----肋间肌 4 ----肋骨A状态:呼气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B状态:吸气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呼气吸气6. 总结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是怎样完成的。

呼吸运动肋间肌前后左右径膈肌膈顶上下径胸廓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吸气收缩变大下降增大扩大低于大气压进肺呼气舒张变小上升缩小缩小高于大气压出肺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大部分: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①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②原理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④目的:①肺泡为血液提供氧气;②血液把二氧化碳排入肺泡。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3.维生素的作用: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4、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难点、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难点、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难点、知识点整理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重点、难点、知识点整理第二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

②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和缺乏症状。

③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④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①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②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知识点一.糖类1.作用: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食物:馒头、米饭、白薯、马铃薯、白糖等。

二.脂肪1.作用:作为备用的能物质储存在体内。

1克脂肪中所含的能量相当于2克糖类或蛋白质所含能量。

2.食物:油、花生、黄豆、肥肉等。

三.蛋白质1.作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 食物:鱼、瘦肉、蛋、奶、黄豆等。

四.维生素1.作用: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少,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2.缺乏症状及饮食治疗维生素A缺乏: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多吃胡萝卜、肝脏及蔬菜瓜果)维生素B1缺乏: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吃粗粮、全麦面)维生素缺乏: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多吃蔬菜、水果。

辣椒中含量最高)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腰酸背痛腿抽筋(虾皮、肝脏)V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五.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六.无机盐1.缺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易患骨质疏松症。

(虾皮、肝脏)2.缺含铁的无机盐,易患缺铁性贫血。

(肝脏、血液制品)3.缺含碘的无机盐,儿童患呆小症,成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盐、海带)趣味导读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

很难想像食物还可以治病吧。

初一下册生物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初一下册生物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 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 胚珠内部。 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 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 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
精卵。 精卵。
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
子房壁 珠被 种皮 种 子 果皮
子房
胚珠 极核 精子 受精极核 胚乳
果 实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注意: 注意: 1)玉米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 )玉米缺粒, 起的。 人工辅助传粉。 起的。弥补措施是人工辅助传粉。方 花粉, 法是先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 植物的柱头上。 倾撒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 2)一个果实内有多粒种子的原因: )一个果实内有多粒种子的原因:
子房内有多枚胚珠
3)苹果、葡萄、西瓜是果实,葵花籽、豆角 )苹果、葡萄、西瓜是果实,葵花籽、 是果实,玉米、小麦的籽粒也是果实;蚕豆 蚕豆、 是果实,玉米、小麦的籽粒也是果实 蚕豆、绿 豆是种子,芝麻、花生豆是种子,西瓜子、 豆是种子,芝麻、花生豆是种子,西瓜子、杏 仁也是种子。 仁也是种子。
胚根 胚 胚轴 胚芽 子叶
根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茎和叶 提供营养
注意: 注意:设计实验时注意两大原则: 设计实验时注意两大原则:
1、唯一变量 、 2、对照实验 、
二、植物的生长
成熟区 1、根 、
生长最快) 伸长区(生长最快) 分生区 根冠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 细胞的数量, 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幼叶 2、芽 、 芽轴 芽原基 叶 茎 芽 枝 条
2)按传粉方式分 ) 虫媒花 3、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柱头上的过程 、
风力传粉
分 类
昆虫传粉 人工辅助传粉
4、受精 、
花粉 柱头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2、消化道(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5)大肠—-暂时贮存粪便,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6)肛门3、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

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6、小肠中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

7、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点:①小肠长5—6米②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壁③皱壁表面有小肠绒毛8、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胰液,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其中是有机物、含能量,是无机物、不含能量。

为人体供能的主要物质是,备用的能源物质是,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2、缺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患,中老年人易患;缺铁易患,缺碘儿童易患,成年人易患。

3、缺乏维生素A易患,食物来源:动物肝脏,胡萝卜等,虽然胡萝卜不含维生素A,但其中的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

缺乏维生素B1易患,因为其主要存在于粗粮内(种皮),所以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的人易患维生素B1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C易患,食物来源:新鲜蔬菜水果,因为维生素C不稳定,受热和时间长了会被破坏。

缺乏维生素D易患,因为其影响钙的吸收,所以补钙补不上是因为缺乏。

4、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这个过程叫做。

5、人体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消化腺从上到下依次是:。

消化道各个结构中,具有消化功能的有,其中可初步消化淀粉,因为它的内部有分泌的,内含酶,可将淀粉初步消化成;胃可初步消化,因为它的内部有分泌的胃液,内含酶,可将初步消化成多肽;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它的内部含有三种消化液:肝脏分泌的、分泌的,分泌的,其中胆汁不含消化酶,进行的是物理性消化,脂肪,胰液和肠液中含有酶,能将全部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彻底消化成可被吸收的、、和脂肪酸。

消化腺各个结构中,消化道内消化腺有,消化道外消化腺有,最大的消化腺是。

6、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先后顺序是;去除油污最好的消化液组合是;能够消化淀粉的消化道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道有,能够消化脂肪的消化道有;肝炎患者厌食油腻食物因为肝炎影响了,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淀粉包裹药物服用可减轻对的刺激,因为;体育测试前为补充能量最好补充,“豆奶工程”的意义。

7、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被吸收进入血液的的过程叫做。

营养物质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因为它有很多适合吸收的特点:(1)长度,食物停留时间长,(2)内有和,可减慢食物流动速度,延长吸收的时间,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呼吸道;②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呼吸道:(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


1)鼻腔:①鼻毛: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②黏膜:分泌黏液→清洁、湿润空气。

③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2)咽:①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②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器官。

3)喉:①以软骨为支架
②使气体畅通
③是发声的器官
4)气管:①以“C”形软骨为支架
②使气体畅通
5)支气管:①树枝状的分支,越分越细
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3、肺: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肺泡:①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②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④这样的结构利于气体交换(②③)。

4、呼吸的四个环节:①肺的通气(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运输实现
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5、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
③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④呼吸肌两大类:①肋间肌(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②膈肌
⑤呼吸肌与呼吸的关系:吸气都收缩,呼气都舒张。

1——脊柱2-----胸骨3-----肋间肌 4 ----肋骨
A状态:呼气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
B状态:吸气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呼气吸气
6. 总结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是怎样完成的。

呼吸运动肋间肌
前后左右径膈肌膈顶上下径胸廓肺容积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吸气收缩变大下降增大扩大低于大气压进肺呼气
舒张变小
上升
缩小
缩小
高于大气压出肺
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大部分: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①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②原理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④目的:①肺泡为血液提供氧气;
②血液把二氧化碳排入肺泡。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①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②原理: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④目的:①血液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
②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排入血液。

①、AB 段:①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②表示吸气;
③肋间肌和膈肌:收缩;④肺内容积:增大。

②、BC 段:①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②表示呼气;
③肋间肌和膈肌:舒张;④肺内容积:缩小。

图3.2-1-5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图3.2-1-6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③、A点:表示呼气结束,吸气开始的瞬间;
④、B点:表示吸气结束,呼气开始的瞬间;
⑤、C点:同A点。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①来源于食物;
②具体地说:来源于有机营养物质。

2、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热价:①糖类:17.15千焦/克;
②蛋白质:17.15千焦/克;
③脂肪:38.91千焦/克。

3、能量的释放:①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②就是:呼吸作用;
③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完成。

能量主要用于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
4、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因年龄、性别、体质而不同。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①工业废气;
②汽车尾气;
③生活垃圾污染;
④燃料燃烧;
⑤其它活动产生的尘埃。

2、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空气中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健康。

3、吸烟有害健康:①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
②严重损害多种器官系统;
③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在肺泡里沉积,加强致癌率。

④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