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两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
福建省泉州东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列子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列子》二则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列子》相传是战国所著。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杞.人()崩坠.()躇.步()衣缁.()吠.()3.读课文,分别写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杞人忧天:杨布打狗: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废寝食:)⑵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奈何:)⑶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积块:)⑷衣素衣而出(衣(前一个):)⑸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扑:)⑹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使:)5.杨布出了一趟门,回家后,他家的狗却不认识他了,这是为什么?6.译句:⑴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⑵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⑶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⑷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⑸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7.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是否合乎科学?你如何评价?8.“杞人忧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寓言故事,请再写一个寓言成语故事,说说其寓意。
第二部分:(一)虎求百兽而食之。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⑴天帝使我长百兽(长:)⑵吾为子先行(为:)⑶虎求百兽而食之(求:)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走:)10.在原文中给这则寓言划分层次。
11.这则寓言故事比喻什么?将这则故事总结成一个成语。
12.标出下列句子的节奏。
⑴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⑵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13.译句:⑴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⑵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二)楚有祠(祠,祭祀)者,赐其舍人(舍人,贵族达官家里的门客)卮(卮,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7单元28《古文二则》(语文版)
(3)先生是年乃能言.( 名词作动词,说话
)
(4)日.数千言不肯休( 名词作状语,每天
)
6.重点句子翻译。(10分) (1)重诺责,敦风义。 (他非常)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重视情谊。 (2)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有位朋友(在)他家存放了一千两百银,(而)没有立下字据。 (3)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字据在心里,(而)不在纸上。你父亲把我当知己,因此没有告诉你。” (4)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戴震这年(十岁)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蓄得久(的缘故吧)。 (5)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述之。 这里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下它的?
A.先生是年乃.能言
乃.不知有汉
B.师应.之曰 不应.有恨
C.相去.几何时矣
去.后乃至
D.曾子之.意
春冬之.时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日数千言不肯休。 译文:每天阅读并背诵几千字还不愿意停下来。 B.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译文:(戴震)问私塾先生:“这些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说的,又是 曾子记述的?” C.曰:“几二千年矣。” 译文:(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 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译文:“然而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3 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 .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解析】: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
18.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一. 知识积累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涉猎祖逖即更刮目相待2. 填空题。
司马光时期家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体通史。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即更刮目相待(5)蹴琨觉(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7)自相鱼肉(8)人思自奋4. 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遗民既遭残贼(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二. 强化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5~10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祖逛北伐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
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6. 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7.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8. 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列子》二则 练习 语文版
《列子》二则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列子》相传是战国所著。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杞.人()崩坠.()躇.步()衣缁.()吠.()3.读课文,分别写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杞人忧天:杨布打狗: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废寝食:)⑵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奈何:)⑶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积块:)⑷衣素衣而出(衣(前一个):)⑸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扑:)⑹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使:)5.杨布出了一趟门,回家后,他家的狗却不认识他了,这是为什么?6.译句:⑴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⑵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⑶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⑷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⑸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7.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是否合乎科学?你如何评价?8.“杞人忧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寓言故事,请再写一个寓言成语故事,说说其寓意。
第二部分:(一)虎求百兽而食之。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⑴天帝使我长百兽(长:)⑵吾为子先行(为:)⑶虎求百兽而食之(求:)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走:)10.在原文中给这则寓言划分层次。
11.这则寓言故事比喻什么?将这则故事总结成一个成语。
12.标出下列句子的节奏。
⑴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⑵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13.译句:⑴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⑵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二)楚有祠(祠,祭祀)者,赐其舍人(舍人,贵族达官家里的门客)卮(卮,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练习 (新版)语文版
②吾于何逃声哉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宋元君闻之
臣之质死久矣。
(一)阅读《郢人》,回答下列问题。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①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用锛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人挥动锛子呼呼作响,郢地
‘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的搭档已经死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
逃:逃避。
ǐng zhuó
示例:表现出作者希望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赏,希望能与读诗人引起思想感
消息呀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的。
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
《古文二则》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卒(zǔ)逢暴雨B.郢人垩( è )漫其鼻端若蝇翼C.峨峨(é)兮若泰山D.臣则尝能斫( zhuó)之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②. 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⑤. 吾于何逃.声哉?⑥.虽然..,臣之质死久矣!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②.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③.钟子期辄穷其趣。
4.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两项是()A.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B. 止于岩下C. 听而斫之D. 卒逢暴雨5.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的代表人物。
《郢人》选自。
列子,名,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
《伯牙善鼓琴》选自。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探究问题)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4.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三.自主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一)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顾谓从者..曰(随从人员) B. 郢人立不失容.(容貌)C. 若蝇翼.(翅膀)D.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这样)2. 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怎样的感情?你能不能说出一个与此相似的典故?3.由本寓言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8《岳飞》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8 岳飞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毕沅(1730-1797),字秋帆,又字梁蘅,自号“灵岩山人”,清代史学家。
毕沅博学多才,潜心研攻经史,“虽官至极品,铅椠未曾去手”。
最大的成绩是撰修了《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作者在断断续续地叙述了岳飞一生的战斗历程及其被害的过程之后,写下了这段总结性的文字。
这是对岳飞一生行事的“总结”,同时也是一篇简洁生动的人物传记。
3.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阙一不可(“阙”通“缺”,缺少)(2)古今异义①却.不受(古义:推辞;今义:转折连词)②课.将士注坡跳壕(古义:督促;今义:功课、上课、课堂)③飞事.亲至孝(古义:侍奉;今义:事情)(3)一词多义【事】①飞事.亲至孝(侍奉)②是故无事.则国富(事故、变故)【师】①师.每休舍(军队)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疾】①卒有疾.(病)②疾.恶如仇(厌恶、憎恨)【举】①凡有所举.(发动战斗)②举.头望明月(抬起)【调】①亲为调.药(tiáo,调制、调配)②每调.军粮(diào,调集)【以】①立斩以.徇(表顺承关系,连词)②善以.少击众(用,介词)(4)词类活用①皆重铠..以习之(名词作动词,穿着沉重的铠甲)②好贤礼.士(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尊敬)(5)特殊句式①省略句死事者(省略介词,应为“死于事者”)愿与交欢(省略宾语,应为“愿与之交欢”)②倒装句飞何功之有(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应为:飞有何功)4.主题解说课文通过对岳飞至孝至忠,治军有方,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三个方面的描写,赞扬了岳飞爱国尽职的高贵品质。
5.重点突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是敌人对岳家军的评价,结合课文以及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撼岳家军难”。
提示:首先,岳飞关心将士的疾苦,所以“岳家军”能够上下齐心。
如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戍守边疆,岳飞的妻子慰劳其家人;那些为国捐躯的将领,岳飞的妻子还抚育他们的遗孤。
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基础练习 (新版)语文版
29《古文二则》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顾谓从者曰( )(2)使匠石斫之( )(3)匠石运斤成风( )(4)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5)吾无以为质矣( )(6)伯牙善鼓琴( )(7)志在登高山( )(8)峨峨兮若泰山( )(9)乃援琴而鼓之( )(10)吾于何逃声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郢人立不失容容:神色B.臣则尝能斫之尝:尝试C.伯牙所念念:想到D.钟子期辄穷其趣穷:穷尽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译文:(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3)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译文:(4)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译文: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示什么动人情景呢?请仿写下列句子。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仿句:二、课内阅读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初为霖雨之操( )(2)钟子期辄穷其趣( )6.把下面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8.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答:三、美文品析(2013·南昌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子知之乎?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相( ) ②止(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初中七年级语文题库 第28课《古文二则》同步练习(语文版七上)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千金寄.之______________(3)且父未尝语.我______________ (4)卒辇而致.之______________(5)先生是年乃能言.____________ (6)就.傅读书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重责诺,敦风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关于“诚信”的名言,不少于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再读《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完成5~8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 古文二则习题课件 语文语文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6.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伯牙善鼓.琴_名__词_(m_ín_g _cí_)作_动_词_,_弹______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2)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huǒbàn)已经死去很久了。
4.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善伯 善.哉 牙善 ,.鼓 峨琴 峨( 兮若 擅长泰(sh山 ànch(á) ng) 好
)Hale Waihona Puke (2)于吾 止于 于. .何 岩逃 下声 (哉( 在
)
从
)
过惠子之.墓( 助词(zhùcí),的 )
(3)之吾 乃无 援与 琴言 而鼓 之.矣 之.( (代词词尾(,dà无icí意),义问题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钟子期必得之. 黔之.驴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5.伯牙是传高说山中流善水弹(琴gā的o 人sh,ān钟l子iú 期sh比是u善ǐ喻) 听知音己的相人赏。或与知此音典。故也相比关喻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乐_曲__(_yu_è_q_ǔ_)_高__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斤成风”这个成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二则》阅读练习 (新
29《古文二则》
文言文阅读(12分)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伯牙善鼓.琴()⑵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⑶更.造崩山之音()⑷志想象犹.吾心也()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翻译下列句子(3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答案:
1、(1)弹 (2)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 (3)再,进一步 (4)好像
2、B
3、高山流水,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4、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0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2.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译文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答案参考:1.(1)擅长(2)好(2分。
每空1分)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3.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分。
意思对即可)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勉旃.()愕.然()辇.()蕴.蓄()塾.师()2.《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作者,选自,《戴震难师》作者,选自。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重诺责,敦风义(敦:)⑵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券:)⑶归之,愕然不受(愕然:)⑷且父未尝语我也(语:)⑸先生是年乃能言(乃:)⑹盖聪明蓄者久矣(蕴蓄:)⑺日数千言不肯休(休:)⑻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何以:)4.指出下列词语古今不同含义:⑴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几何:古义,今义。
⑵此非常儿也非常:古义,今义。
5.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⑴亡:亡何()其人亡()⑵然:朱文公何以知然()愕然不受()6.译句:⑴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⑵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⑶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⑷此非常儿也。
7.《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券在心,不在纸”有什么深刻含义?8.戴震的老师为什么说他是“非常儿”?9.两则短文都应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前一则告诉我们,后一则告诉我们。
第二部分: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日:“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l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为:)⑵解狐非子之仇邪(仇:)⑶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善:)⑷外举不避仇(举:)1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A、其谁可而为之B、非问臣之仇也C、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D、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取后一“之”)12.判断下列理解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古文两则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
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列子,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相传《列子》一书为列御寇著。
2.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慢”同“墁”,涂抹)②卒逢暴雨(“卒”通“猝”,突然)(2)古今异义①匠石运斤.成风(古义:锛子,削平木料的工具;今义:重量单位)②臣之质.死久矣(古义:对象,搭档;今义:质量)③志.在登高山(古义:意念,心情;今义:志向,志气)(3)一词多义【善】①伯牙善.鼓琴(擅长)②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妙)【之】①过惠子之.墓(结构助词,的)②使匠石斫之.(代词,代指郢人涂抹在鼻尖上的像蚊蝇的翅膀大小的白石灰)③宋元君闻之.(代词,代指匠石削掉郢人鼻尖上的白泥而不伤鼻子这件事)④自夫子之.死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⑤乃援琴而鼓之.(代词,代指琴)【而】①听而.斫之(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②尽垩而.鼻不伤(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③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连词,表修饰,可不译)【为】①尝试为.①寡人为.②之(为①:wèi,替,帮;为②:wéi,做)②吾无以为.质矣(作为)③初为.霖雨之操(弹奏)【于】①止于.岩下(在)②吾于.何逃声哉(从)(4)词类活用①止于岩下,心悲.(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悲伤) ②钟子期辄穷.其趣(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5)特殊句式①省略句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以(之)为质矣”的省略]②倒装句吾于何逃声哉。
(吾逃声于何哉)3.主题解说 《郢人》这则古文,庄子通过匠石用锛子削掉郢人鼻尖上的白泥而鼻子一点没受伤,郢人面不改色的故事,来譬喻他和死者惠子的友谊,流露出对纯厚真挚友情的怀念。
《伯牙善鼓琴》这则古文讲述了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的故事,可以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4.重点突破 “郢人立不失容”说明了什么?提示:郢人信赖石,才能让石削去自己鼻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
石得以发挥卓越本领,郢人的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信赖,能够创造奇迹。
5.结构图解古文二则⎩⎪⎨⎪⎧郢人——故人已逝,知己难遇伯牙善鼓琴——知音难得,知 己难求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寡.人( ) 垩.( )慢.( )其鼻端 峨.峨( ) 卒.逢暴雨( ) 霖.雨之操( ) 辄.穷其趣(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顾.谓从者曰( ) (2)使匠石斫.之( ) (3)听.而斫之( ) (4)尝试..为寡人为之( ) (5)臣则尝.能斫之( ) (6)伯牙善鼓.琴( ) (7)志.在登高山( ) (8)峨峨..兮若泰山( ) (9)洋洋..兮若江河( ) (10)钟子期必得.之( )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2)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伯牙善.鼓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B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乃.援琴而鼓之 C .臣之质.死久矣 吾无以为质.矣 D .鼻端若.蝇翼 峨峨兮若.泰山5.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B.尝试/为寡人/为之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D.洋洋兮/若/江河6.对于《古文二则》的内容,以下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郢人》的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人。
B.《郢人》故事虽然简短,但富有感染力。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纯厚真挚之情。
C.“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文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便可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D.《伯牙善鼓琴》一文虽然情节简单,但层次清晰,所塑造的两个人形象鲜明而生动。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展开想象,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
仿照文中句式的特点,仿写几个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郢人》,回答下列问题。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1)过.惠子之墓( )(2)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3)郢人立不失容..( )(4)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庄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的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伯牙善鼓琴》,完成下列习题。
1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1)伯牙所念..(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 )(3)初为霖雨之操.( )(4)钟子期辄穷.其趣.( )( )(5)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6)吾于何逃.声哉(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知音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在作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佳句后,又作了几句诗题在后面,诗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其中的后两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达出作者在完成艺术创作后,对读者怀有什么样的期待心理?请略加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①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②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③不悲。
便索舆④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⑤,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⑥绝良久,月余亦卒。
【注释】①王子猷(yóu):即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即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
②都:总,竟。
③了(liǎo):完全。
④舆(yú):轿子。
⑤调:协调。
⑥恸(tòng):痛哭,极度悲哀。
1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语.时了不悲( )(3)子敬素.好琴( )(4)月余亦卒.(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之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
子猷“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把事情经过写得波澜起伏。
文言文对照翻译郢人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随从人员说:“郢地有个人把白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使匠石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