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材料技术标准新标准

塑料材料技术标准新标准
塑料材料技术标准新标准

QMW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MW-J03.175-2015a 厨房电器塑料材料技术标准

2015–03-01发布2015-04-01实施

目次

前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4.1 外观及包装要求 (1)

4.1.1 颗粒外形要求.................................................................1

4.1.2 颗粒均匀性要求............................................................1

4.1.3 颜色要求.....................................................................2

4.1.4 包装要求............................................................2

4.1.5 标示要求.................................................................2

4.1.6 运输与仓储要求 (2)

4.1.7 材料的环保要求...............................................................2

4.1.8 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2

4.2塑胶的原材料技术性能要求.........................................................2

4.2.1原材料的密度测试.............................................................2

4.2.2原材料的含水率测试...........................................................2

4.2.3原材料的灰份测试.............................................................2

4.2.4原材料的融熔指数的测试......................................................2

4.2.5原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测试.......................................................2

4.2.6原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测试.....................................................3

4.2.7原材料的阻燃特性测试.........................................................3

4.2.8原材料的冲击强度测试........................................................3

4.2.9原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3

4.2.10原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测试......................................................3

4.2.11原材料的弯曲强度测试........................................................3

4.2.12原材料的弯曲模量测试........................................................3

4.2.13原材料的材料收缩率测试......................................................4

4.2.14原材料球压温度测试..........................................................4

4.2.15原材料灼热丝起燃温度测试....................................................4

4.2.16原材料的100%二次料性能.....................................................4

4.2.17原材料的15%二次料+85%原料的性能............................................4

4.2.18原材料的30%二次料+70%原料的性能.............................................4

4.2.19原材料的样条残余应力的测试.................................................4

4.2.20原材料的相关认证要求........................................................44.3 原材料加工工艺参数要求........................................................5

4.3.1 原材料对机器的选择........................................................5

4.3.2 原材料的干燥工艺条件要求.....................................................5

4.3.3 原材料的注塑加工条件要求.....................................................5附录 A 《微波炉公司塑胶原材料及其技术性能指标》 (6)

附录 B 《吸尘器公司塑胶原材料及其技术性能指标》 (6)

附录 C 《微波炉公司塑胶原材料优选清单》 (7)

附录 D 《吸尘器公司塑胶原材料优选清单》 (7)

附录 E 《厨房电器事业部塑胶材料物性填写表格》 (8)

附录 F 《原材料检验项目分类》 (9)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结合事业部现有产品平台开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标准,作为厨房电器事业部塑胶原材料的检验依据。

本标准由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研发中心提出和主要起草,经厨房电器事业部标准化委员会审定通过。

本标准按GB/T 1.1的规则编制起草。

本标准由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研发中心标准化组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文强、叶建林、郭振科、王淼

标准化审查人:朱雄伟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会签人:

本标准批准人:栾春

厨房电器塑料材料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厨房电器塑胶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厨房电器的所有塑胶原材料。在新材料开发时、新供应商首次供货时、材料及工艺发生变动时、材料停用半年后重新启用时、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重新检测时、供应商切换时,必须按本标准作原材料的型式测试,并由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GB/T1034-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GB/T 9345.1-2008 塑料灰分的测定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及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1040-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UL94-1996 设备零部件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试验

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 5169.13-2006 灼热丝/热丝基本实验方法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性实验方法

GB/T17037-1997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及包装要求

4.1.1 颗粒外形要求

所有原材料的外观必须是热塑性材料的颗粒状,允许是水切料状(圆形)或刀切料状(柱形),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的材料颗粒大小一致,不同批次原材料的颗粒随机抽取200颗,其重量误差不超过15%;

4.1.2 颗粒均匀性要求

材料的颗粒均匀一致,材料的表面与内部清洁无杂点,原色材料的色粒清洁度要求小于3粒/Kg;配色共混料的原材料,要求色粉分散均匀,不允许色粉料集中成点状态;

4.1.3 颜色要求

原材料的颜色必须稳定一致,原色材料同一批号原料的色差值⊿E<0.5;不同批号原料的色差值⊿E<1.0;原色材料与色粉或色母配色后其色差值必须⊿E<0.5;

4.1.4 包装要求

包装必须有可靠的防潮、受冻、高温、防碰撞、防灰尘等技术措施,单包重量25KG,实测重量必须≥25KG;

4.1.5 标识要求

包装袋上应注明: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产品名称、产品型号、RoHS环保标示,标识清晰明了;

4.1.6 运输与仓储要求

材料必须避免阳光直晒,雨、雪直淋,避免高温环境(≥45℃),或存储在冷冻(<-5℃)环境下;

4.1.7 材料的环保要求

原材料必须符合ROHS要求,特殊要求另外注明;

4.1.8 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

供应商在初次提供样品时,必须附带一份材料技术性能指标,具体格式如下列附录E的要求,材料的检测标准统一采用国标或者国际标准,除特殊要求测试项目外,应该包含附录A表格所示测试项目,公司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核,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检测样品不得少于25Kg;

从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和复核的数据中取较大值作为新材料的技术标准,在原材料标准修订时增加到技术标准中。对新材料数据未及时更新到标准中时或者有异议时,应该有相应的开发工程师主导,由材料供应商、品质、供应链、研发、开发等人员在初品报告中签字备案。以材料正常供货6个月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再制定物性检测标准。

4.2 塑胶的原材料技术性能要求

4.2.1 原材料的密度测试

依据《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进行测试,本标准规定测试方法按《标准》中的方法B测试,即比重瓶法测试密度。密度是指试样的质量m与其在温度t时的体积之比。本标准规定原材料的密度单位用g/cm3表示。

4.2.2 原材料的含水率测试

依据《GB/T1034-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进行制作测试样板及测试,结果按吸水量的百分比表示。

4.2.3 原材料的灰份测试

依据《GB/T 9345.1-2008 塑料灰分的测定》进行测试,将材料在高温环境下(850℃)进行燃烧,除去材料中的有机成分,剩余无机成分即为灰分含量。结果以灰分含量(g)/试样质量(g)×100%表示。

4.2.4 原材料的融熔指数的测试

依据《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及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对原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后的质量融熔系数用g/10min表示,并注明试验条件,如试验温度、测试标称负荷等。

4.2.5 原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测试

依据《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对原材料进行测定,要求采用B法(即使用0.45MPa的弯曲应力)进行测试。标准试样以平放方式承受3点弯曲恒定负荷,使其产生0.45MPa 弯曲应力,在匀速升温速率下,测量达到与规定弯曲应变增量相对应的标准绕度时的温度,此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试样样条尺寸:80*10*4 mm ;标准绕度:0.34 mm;升温速率:120℃/h。

4.2.6 原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测试

依据《GB/T 1633-2004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对原材料进行测定,要求采用B120法(即使用负荷为50N);升温速率:120℃/h,对热塑性塑料开始迅速软化的温度进行测试。采用在标准负荷标准压针剌入试样表面1mm时的温度,试验时要求对试样匀速升温,剌入1mm时的温度称之为维卡软化温度。

4.2.7 原材料的阻燃特性测试

依据《UL94-1996 设备零部件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试验》,通过水平或垂直地夹持住产品试样的一端,试样自由端暴露在规定的气体火焰上,通过测量线性燃烧速度或有焰燃烧与无焰燃烧时间来评价原材料的燃烧性能。标准样条尺寸:127*13*3.2 mm/ 127*13*1.6 mm;燃烧气体:甲烷;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来确认原材料的燃烧等级。

4.2.8 原材料的冲击强度测试

依据《GB/T 1843-2008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试样在悬臂梁冲击强度破坏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之比,单位为KJ/m2。标准样条尺寸:80*10*4mm ,摆捶公称能量5.5J,缺口选择模塑和挤塑“A”型缺口,或对塑料板材用机械加工制备(铣加工)。本标准规定在未有特殊要求下,允许只测量缺口冲击强度。

4.2.9 原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

依据《GB/T 1040-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试样在沿其纵向主轴以恒速接伸直到断裂或直到应力(负荷)或应变(伸长率)达到某预定值。测量在这一过程中试样所受的负荷和伸长率。在拉伸试样中试样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称拉伸强度,以Mpa表示。标准试样尺寸:170*10*4(L0=50mm),1A型, 拉升速率V=50mm/min。

4.2.10 原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测试

依据《GB/T 1040-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试样在沿其纵向主轴以恒速拉伸直到断裂或直到应力(负荷)或应变(伸长率)达到某预定值。测量在这一过程中试样所受的负荷和伸长率。试样断裂时,其有效部分标线间距离的增量与初始标距量之间的百分率,称为断裂伸长率. 标准试样尺寸:

170*10*4 mm(L0=50mm),1A型, 拉升速率V=50mm/min。

4.2.11 原材料的弯曲强度测试

依据《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将试样作为一条支撑的梁,在跨度中点使其以恒定速率弯曲,直到试样断裂或其弯形达到预定值为止,测定对试样所施加的力。材料在承受弯曲负荷下破坏或达到规定绕度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称为弯曲强度,以Mpa表示。标准试样尺寸:80*10*4 mm,跨距64 mm,定变形10 mm ,弯曲速度:2mm/min。

4.2.12 原材料的弯曲模量测试

依据《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将试样作为一条支撑的梁,在跨度中点使其以恒定速率弯曲,直到试样断裂或其弯形达到预定值为止,测定对试样所施加的力。塑料在比例极限内弯曲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称为弯曲模量,以Mpa表示。标准试样尺寸:80*10*4 mm,跨距64 mm,定变形10 mm ,弯曲速度:2mm/min。

4.2.13 原材料材料收缩率测试

依据《GB/T 17037.4-2003 模塑收缩率的测定》。样品厚度为2.5mm,以23℃±0.1℃时模具型腔尺寸与成形后放置24小时,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5%条件下测量出的相应塑件尺寸,计算出制品的模具型腔尺寸与原材料注塑成制品尺寸差值,尺寸差值与模具型腔尺寸的比值称为收缩率;结果以%表示。对部分加玻纤的材料如尼龙+玻纤、PBT+玻纤等存在各向异性的材料,应注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方向的材料收缩率。由于注塑工艺的不同,收缩率为一段范围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化范围应≤0.3。

4.2.14 原材料球压温度测试

依据《GB/T 5169.21-2006 非正常热球压试验》。规定温度下的试验样品,用负载装置直径为5mm的压力钢球向其施加规定的向下等于20N±0.2N的力,按照规定测量压痕d,尺寸d不超过2.0mm,结果以通过/不通过来表示。供应商应按照附录B的要求提供球压数据。

4.2.15 原材料灼热丝起燃温度测试

依据《GB/T 5169.13-2006 灼热丝/热丝基本实验方法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性实验方法》。比连续三次实验均不会引起规定厚度的实验样品灼热丝顶部最高温度高25K(900度到960度之间高30K)的温度,此温度成为灼热丝起燃温度。供应商需要先咨询原材料的使用处,再决定实验样品的厚度。除特殊要求外,试样样品的标准厚度首选1.5±0.1mm。

4.2.16 原材料的100%二次料性能

指原料经过一次注塑后经粉碎机粉碎得到的材料,供应商在初品时需要提供其检测性能参数同原材料性能参数对比数据。性能参数应包含颜色变化、机械性能,热性能中部分或全部数据,需要咨询相对应的开发工程师拟定。

4.2.17 原材料的15%二次料+85%原料的性能

指原料经过一次注塑后经粉碎机粉碎得到的材料,二次料占全部材料质量的15%,供应商在初品

时需要提供其检测性能参数同原材料性能参数对比数据。性能参数应包含颜色变化、机械性能,热性能中部分或全部数据,需要咨询相对应的开发工程师拟定。

4.2.18 原材料的30%二次料+70%原料的性能

指原料经过一次注塑后经粉碎机粉碎得到的材料,二次料占全部材料质量的30%,供应商在初品

时需要提供其检测性能参数同原材料性能参数对比数据。性能参数应包含颜色变化、机械性能,热性能中部分或全部数据,需要咨询相对应的开发工程师拟定。

4.2.19 原材料的样条残余应力的测试

因制品的结构与注塑工艺的不同,制品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不同,本标准作为残余应力检测的示例,供各部门参考,各部门在具体应用时,必须依据具体的产品作具体的规定.在标准常态的试验环境

中,将样条浸入乙酸乙酯(EAC)与甲醇(MeOH)的混合溶液中,EAC: MeOH=20:80,浸泡2分50秒,迅速取出后置入乙醇溶液中,用高压空气将产品上的乙醇吹干,制品无出现开裂现象。

4.2.20 原材料的相关认证要求

供应商应与相关开发工程师和产品认证人员沟通材料的认证需求。UL标准的产品其塑胶材料需要UL认证,内销产品使用的材料需要提供CQC认证。供应商在初品前根据原材料的使用范围,应提供包含UL认证、CQC认证、RoHS认证、REACH、FDA认证中的一种或者全部。

4.3 原材料加工工艺参数要求

4.3.1 原材料对机器的选择

指机器对原材料的影响,保证机器能提供温度和流动性均匀的流体,避免原材料出现降解、材料腐蚀螺杆等现象。应包含对螺杆、止逆阀、射嘴尺寸、材料对机器的腐蚀性等事项。

4.3.1 原材料的干燥工艺条件要求

指原材料在注塑加工前干燥的工艺条件。应包含注塑加工前的水分含量、干燥设备、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干燥添加二次料的原材料等。

4.3.2 原材料的注塑加工条件要求

指原材料注塑加工工艺条件设定参数。应包含注塑压力、炮筒的温度逐级设定、模具温度、注塑速度、停机时间、清机等。

熔融指数(g/min)材料密度(g/cm 3)拉伸强度(Mpa)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Mpa)弯曲模量(Mpa)缺口冲击强度(KJ/m2)阻燃性

热变形温度(0.45MPa)

球压温度

灼热丝起燃温

度认证情况收缩率(%)

GB/T 3682-2000GBT 1033.1-2008

GB/T 1040-2006

GB/T 1040-2006

GB/T 9341-2008

GB/T 9341-2008

GB/T 1843-2008UL94-1996GB/T 1634.2-2004GB/T 5169.21-2006

GB/T 5169.12-2006

UL/CQC

GB/T

17037.4-2003

材料

牌号

物料编码材料厂家PPT30 原色

251100100003聚赛龙/圆融15~20 1.141940>2619008HB >100120℃/1.35mm 775/1.6CQC12134066742 1.1-1.3PPT8

251100100023聚赛龙/圆融16~200.98>3235451700>4.2HB >100120℃/1.35mm 800/1.6CQC12134078456 1.3-1.5FRPP410K 251100100147聚赛龙/圆融

12~16 1.32>1850271750>5V0>100120℃/1.42mm 775/1.6CQC12134066935/CQC14134109126

1.1-1.3TR-558AI 251100300002LG 25 1.09503570230010HB 8585℃/1.18mm 675/3.2E108538

0.4-0.7LG-121H 原色

251100300018LG 25 1.04463770230022HB 9085℃/1.23mm 700/1.6CQC11134061863

0.4-0.7ABS 727 电镀级

251100300014奇美20 1.04503075240020HB 9085℃/1.16mm 725/1.5CQC12134086027

0.4-0.7PC/ABS合金50%PC+50%ABS 251100300023聚赛龙/圆融

6~10 1.11505075240038HB 115120℃/1.65mm 750/1.6CQC12134066749

0.5-0.7GP22 原色251100300000BASF 20 1.0345>2565220022HB 9085℃/1.2mm 675/0.8E203955/CQC14134110199

0.4-0.73025A-3409F(黑色)

261100700001三养15 1.26516095280080V2140120℃/1.2mm 800/3.2E2570540.2-0.6PC-3025A (白色)

251100700136三养15 1.26516095280080V2140120℃/1.2mm 800/3.2E2570540.2-0.63025A-3409(灰色)261100700017三养15 1.26516095280080V2140120℃/1.2mm 800/3.2E2570540.2-0.63025A(米黄色)251100700137三养15 1.26516095280080V2140120℃/1.2mm 800/3.2E257054

0.2-0.6PBTV3020-1010

251100500008圆融缺 1.43~1.4775>7100>4000 6.5V0195200℃/1.25mm 825/3.0CQC131341018480.5-0.8PBTV3020-2020

251100100020圆融缺 1.45~1.4975>7100>4000 6.5V0195200℃/1.32mm 825/3.0CQC131********

0.5-0.8POM POM M90261100400001

云天化

9

1.4

60

35

78

2300

15

HB

100

90℃/1.32mm

650/0.8

E242659

1.5-

2.5

熔融指数(g/min)

材料密度(g/cm 3)拉伸强度(Mpa)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Mpa)弯曲模量(Mpa)缺口冲击强度(KJ/m2)阻燃性

热变形温度(0.45MPa)

球压温度

灼热丝起燃温

度认证情况

收缩率(%)

GB/T 3682-2000GBT 1033.1-2008

GB/T 1040-2006

GB/T 1040-2006

GB/T 9341-2008

GB/T 9341-2008

GB/T 1843-2008UL94-1996GB/T 1634.2-2004GB/T 5169.21-2006

GB/T 5169.12-2006

UL/CQC

GB/T

17037.4-2003

材料

牌号

物料编码材料厂家FR PP169V-0

251100100030聚赛龙/圆融

16 1.3019322718008V0>100缺缺缺 1.1-1.3PP 406M2

261100100030圆融100.98171102085020.0HB 100缺缺缺 1.3-1.5PP PP+10%GF 251100100156聚赛龙/圆融7 1.452106540008.2V0140缺缺缺0.9-1.1ABS 830251100300003聚赛龙/圆融12 1.08503575250035HB 105缺缺缺0.5-0.7A BS+PC-10 白色

251100300005聚赛龙/圆融

6~10 1.12505075240040HB 115缺缺缺0.5-0.7ABS 5007FL

261100300026LG 5 1.196519090240065HB 125缺缺缺0.5-0.8FR ABS410261100300001聚赛龙/圆融

28 1.17421270270012HB 85缺缺缺0.4-0.7ABS AF365F

261100300029LG 缺缺缺缺缺缺缺缺缺缺缺缺缺SAN SAN 82TR

261100300025LG 50 1.0565 6.011039003HB 90缺缺缺0.4-0.73025A-WH-3402V(白色)

261100700020三养15 1.26516095280065V2140缺缺缺0.5-0.73025A-IV-3403L (白色)

261100700019三养15 1.26516095280065V2140缺缺缺0.5-0.73025N1 WH 白色04

261100700024三养15 1.26516095280065V0135缺缺缺0.5-0.73025N1 BK 黑色01261100700026三养15 1.26516095280065V0135缺缺缺0.5-0.73025N1 GY 深灰色261100700017三养15 1.26516095280065V0135缺缺缺0.5-0.73025N1 IV 黄色13251100700137三养15 1.26516095280065V0135缺缺缺0.5-0.7PBT RG-30

251100500004聚赛龙/圆融缺 1.721207.517511500.08.5V0210缺缺缺0.3-0.5PBTV3020-2015

261100500003

聚赛龙/圆融

1.45

80

77.0

110

>4000

4.5

V0

205

0.5-0.8

3、以上所有标准数据依保证零部件品质优先为前提,任何变动需要经过研发、品质、供应链、供应商等同意后方可变动。

PP ABS PC

PBT

注: 1、以上为非标材料数据,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期为半年。

2、公差:热变形温度为±5℃,其它按照±10%波动判定。断裂伸长率作为参考数据。

PBT

注: 1、球压温度85℃/1.2mm,1.2mm表示球压直径大小。 * 标示是认证资料上数据。 2、公差:热变形温度为±5℃,其它按照±10%波动判定。断裂伸长率作为参考数据。

3、以上所有标准数据依保证零部件品质优先为前提,任何变动需要经过研发、品质、供应链、供应商等同意后方可变动。

性能指标

性能

执行标准

性能指标

性能

执行标准

PP ABS PC

微波炉用标准材料技术指标数据

微波炉用非标材料技术指标数据

微波炉公司塑胶原材料优选清单

附录 D

吸尘器公司塑胶原材料优选清单

塑胶材料物性填写表格

原材料检验项目分类

说明:1、检验项按本表执行;

2、抽检频率按《塑胶原材料风险等级分类及月度测试计划表》中物料的A、B、C等级对应的频率执行。

塑料件的技术协议

塑料件技术协议 1适用范围 本协议适用于房间空调器用各类塑料件, 适用于xx xx有限公司空调器在批量生产中所用的各类塑料件。 2协作单位 甲方(需方单位):x x xx有限公司 乙方(供方单位): 3执行标准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色泽:塑料件主表面应均匀、光亮、允许有极轻微的 色差;侧表面允许有轻微的色差和水印现象;内表面允许有少量的色调不均匀和色差。 4.1.2杂色点:塑料件的主表面允许有极轻微的斑点和杂质 或异色点,在50×50m m2内不得多于2个,其长度或直径小于0.3m m;侧表面允许有极轻微斑点、杂质和异色点,在50×50m m2内不得多于4个,其长度或直径小于0.5m m;内表面允许有一般的斑点、杂质和异色点。 4.1.3熔接痕:塑料件的主表面允许有极其微小的、不明显 的熔接痕;侧表面允许有极少量的,深宽度小于2m m的溶接痕;内表面允许有一般的溶接痕。 4.1.4飞边:塑料件的主表面不允许有任何飞边;侧表面允 许飞边为宽度≤0.3m m,长度≤10m m;内表面允许有一般的飞边,但宽度应≤1.0m m,长度≤30m m。 4.1.5银纹:塑料件的主表面不允许有银纹;侧表面允许有 极小、不明显、面积小于10m m2的银纹;内表面允许有少量的、不引起分层的银纹。 4.1.6缩痕:塑料件的主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缩痕;侧表面 允许有深度为0.2m m的缩痕;内表面允许有一般性的缩痕。 4.1.7划痕:塑料件的主表面正面部分允许有极轻微的划 痕,深度≤0.1m m、长度≤10m m;侧面部分允许有轻微的划伤,深度≤0.2m m、长度≤15m m。塑料件的侧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划伤,碰伤或擦伤,深度≤0.3m m,长度≤15m m。塑料件的内表面允许有一般的划伤、碰伤或擦伤等。 4.1.8变形量:塑料件的长度最大变形量为:每1000m m小 于或等于3m m。 4.1.9其余:塑料件不允许有任何顶白、焦点、缺陷、冷疤, 透明塑料件不允许有暗泡存在。 4.2结构尺寸:符合格兰仕空调技术部的封样要求。 4.3装配性能:相关有装配关系的塑料零部件应符合装配要 求,装配后应互相吻合不变形,装配缝隙应符合如下规定:

塑料件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造的各种产品塑料配套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3、技术要求及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及检验项目如下: 面盖类:包括所有面盖塑料件 1.颜色:产品颜色与面盖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有明显色差 2.外观 1)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周边无批锋。 2)面盖:正面(以面板方向为准)黑点0.2mm允许两点 3)黑点:允许两点但距离在100MM外,背面色点0.3mm允许两点,但距离在100mm 外,较大件面盖可允许三点。 3.外观:对照样板,柱位筋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弯形等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缺料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滑牙。 4.尺寸:按研发部发放的图纸尺寸要求检验。由于面盖易变形,且部份面盖需注塑后处理进行二次收缩,所以尺寸检验要求与标准的内装件试装。 5.试装:面盖尺寸检验要求与标准的内装件试装。面盖与内装件装配,主要面间隙≤0.2,次要面≤0.4。面盖下板间隙要求:面盖与中板无卡壳错位现象。 内装件类:包括所有内装塑料件 1.颜色:产品颜色与内装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有明显色差。 2.外观: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内装件表面≤0.3mm黑点允许一点,≤0.2mm允许两点,距离在30mm外 3.结构:对照样板,柱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现象。 4.尺寸:按标准图纸尺寸要求检验

塑胶原料 来料检验规范

¥¥¥¥¥¥¥用品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2012 检验标准及规范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受控状态: 文件版号: A/0 文件制订: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2012¥¥¥¥发布 2012¥¥¥¥试行 ¥¥¥¥¥¥¥¥¥用品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3相关文件 国标文件:GB/2028.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 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严重缺陷:(Major)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功 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 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 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5规范 5.1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5.1.1 IQC按照下表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来料检验报告》中。 5.1.2 抽样标准: 轻缺陷:当轻缺陷有不符合项时,但无重缺陷数,判为合格。 重缺陷:一批次中,抽检只要有一项不合格时,该抽样为不合格;同批次出现2个抽样不合格,则该批检验不合格。 序号检验项目检查内容及质量要求检查时机 检验方法 及工具 允收准则 检验 Cri Maj Min 1 外 观 色泽 对比首批来料留样颜色,不可有明显色 差。 领用前目视无色差√杂点 将抽取的原料放在干凈白纸上检查,原料 中应无黑点和杂质。 领用前目视无杂点√外形常见塑胶原料外观特征详参见5.2 领用前目视相似√ 2 特性1.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物性表确认是否 满足客户要求 入库前 目视经生产能 满足试样 的特性要 求。 √2.请供应商提供有害物质分析数据报告 确认是否符合客要求。 入库前√3.必要时可做燃烧试验:用镊子夹持胶 粒在火焰中燃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燃 烧时挥发出的气味。(常见塑胶燃烧时 火焰颜色和气味参见5.3)。 领用前√制品的强韧性、光亮度、透明度、颜色量产前 目视比对 弯曲冲击 试验 √ 3 包装1.包装不可有潮湿、破裂现象,封口应严 密。入库前目视正确 √2.牌号和批号应清晰。√

塑胶件技术资料

外观 6.1 外观需要干净无杂质。 6.2 外观要求光滑无瑕疵,适合喷涂。注塑时不允许有刮伤。 6.3 不能有暗影、缩水、擦伤、杂质、和溶接痕。 6.4 分型面错配不得超过0.1mm。 6.5 锥度必须小于1$除非有特殊说明。 6.6 所有R角半径必须为0.2mm 加工要求: 注塑时顶针印不得超过0.05mm,也不得低于表面0.05MM. 入水口不得超过0.13mm高于部件 顶针必须有序排列 骨位控制顶部宽度. 分模线要按顺序排列 模具的位置和排列需要有序排列 塑料件技术要求和规范设计: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 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 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 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 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表面打光(喷砂)处理; 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 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 一、一般技术要求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去除毛刺飞边;锐角倒钝;未注倒角均为0.5×45%%d;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表面镀白(黑)锌处理;表面喷漆(喷塑)处理;表面发黑处理;表面电泳处理;表面镀铬处理;表面抛光处理;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制件氮化450-480HV;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1、压铸件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倒角均为0.5×45%%d;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塑料件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表面打光(喷砂)处理;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 塑料件技术要求一、法规要求(强制标准检验要求) 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必

塑料件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为IQC对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 3职责 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 4工具 4.1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 4.2打火机。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5.1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5.2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5.3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5.4 照明:60W日光灯下。 5.5 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 6检验项目及要求 6.1塑壳 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6. 1.2尺寸 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五金槽的尺寸。 b.外型轮廓。 c.定位孔位置 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 6.2五金件 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 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 7检验方法 7.1外观 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7.2尺寸

大众汽车产品设计零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空调器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写及使用规范。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家用空调的所有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 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 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 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 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 其他要求; 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 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金相要求等); 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 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 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 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 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 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自动、制动及安全等); 试验条件和方法; 颜色要求。如为外观通用件,为了增强图纸通用性,图纸技术要求中不需要增加颜色的描述,只需在PDM构件名称中进行描述; 其他说明。 注:上述几方面,对于每一个图样代号的零部件图或装配图,上述几个方面并非都是必备的,应根据表达对象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2.3编制图纸技术要求的注意事项: 条文用语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切忌过于口语化。在装配图中,当表述涉及到零部件时,可用其序号或代号(即“图样代号”)代替。 在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已明确了的技术要求不必重复描述; 引用验收方法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应给出标准编号(不需标注年份代号)和标准名称; 对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的具体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予以明确。当企业标准或企业其他技术文件对未注公差已有明确规定时,则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可略去不写; 对于图纸中零部件已经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引用企业标准,要求与标准中一致的,则不需在技术要求中列出,要求与标准有出入的,则需单独列出并注明不引用企业标准中的X款X条(*注); 对于图纸中零部件没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在技术要求中逐条列出重要技术参数和要求; 技术要求中引用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必须为最新的版本。

塑胶场地的塑胶面技术指标要求精选文档

塑胶场地的塑胶面技术 指标要求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塑胶场地的塑胶面技术指标要求 1.塑胶面层必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它们的特性,在需要大修前至少维持8~10年,当然,面层的寿命与使用的程度和使用的水平有关。 2.有效性:要使在该面层上运动时的运动员感到舒适与安全,最基本的要求,要符合《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中的相关规定。 3.测试:田径场在正式运作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的实验测试,其目的是确信各种原材料相互兼容性组合;确信这种装置在大部分正常气候条件下能成功地安装;确信表面具有满意的耐久性;确信表面的特性能使田径运动员满意;确信原材料的成分、组合、安装方法、长期使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表面平坦 在任何位置和方向上,每4米丈量距离不能超过6毫米的起伏,每1米丈量距离不能超过3毫米的起伏,而在不规则的一步丈量距离内不能超过1毫米的起伏。 5.表面厚度:塑胶面层的表面,由于磨损和风化会变薄,所以在跑道竣工时,表面平均厚度应该至少达到12mm,绝对不允许出现薄于10mm的地方,厚度在10mm和之间的表面不能超过整个表面的5%,需要特别加厚区(撑竿跳高,标枪,三级跳远和跳高)不在上述范围之内,大型比赛时,表面的任何一处厚度都不得低于10mm。塑

胶场地的厚度的测试程序:用标准化探测器进行测量,无论在跑道何处,测出表面厚度不够就要从表面中抽取一个小圆块(通常直径在10mm至25mm之间)进行厚度检测,无论小圆块从何处取出,都要马上用液体的聚氨酯或去水硅酮橡胶进行修复。 6.|塑胶场地缓冲性能:面层表面的缓冲性能与坚硬的基础材料(混凝土)相比,温度在10~40℃时,面层表面应在基础材料的35%~50%之间。如果测量时温度超过这一范围,则根据标准表面正常的状态下绘制的力量—温度曲线,对测得的数据应该允许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缓冲性能(%)=(1-Fs/Fc)×100 Fs=在塑胶表面上的测试读数 Fc=在混凝土上测试的读数。 7.垂直变形:在温度为10~40℃之间时,面层表面的垂直变形应该在~之间。在测量时,如果跑道表面的温度超出这个范围,那么得到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温度原因,可以参照标准的温度—垂直变形曲线进行必要的修正。因为在起跳区和助跑道的尽头,一般表面较厚,所以所测得的数据可能会超出上述范围。 8.摩擦力:面层表面在潮湿无气孔时,任何地方的摩擦系数不得低于。注意这个数值相当于TRRL机器上的刻度读数47。滑动摩擦系数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E=×D/V 这里:D=相应的摩擦阻力(牛顿米) V=正常动力 9.拉伸性能:无孔的面层表面最低的拉伸力是,有孔的面层表面是,所有的塑胶表面在断裂处,最少拉伸性是40%。

塑胶制品检验一般标准

塑胶制品厂家检验一般标准 1. 目的 本规范旨在定义×××塑胶制品品质标准,为产品设计者提供达到产品图纸图面要求的系统,为质检员提供塑胶制品检验与判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是模具及塑胶制品供应商对×××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试验证、生产组装所需塑胶制品的成品、部品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3. 职责 本规范由质量保证部和中试部负责制定,质量保证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 定义 4.1 缺陷 发生危险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或显著的降低其实用性质,或不影响产品的实用性但影响产品外观的缺点。 4.2 塑胶制品外观缺陷 4.2.1 欠注———射胶量不足,制件缺料或不饱满。 4.2.2 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4.2.3 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凹陷。 4.2.4 凹痕凸起—制件受挤压、碰撞引起的表面凹陷和隆起。 4.2.5 融接痕——塑胶分支流动重新结合的发状细线。 4.2.6 水纹———射胶时留在制件表面的银色条纹。 4.2.7 拖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4.2.8 划伤———制件从模具中顶出后,非模具造成的划痕。

4.2.9 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4.2.10 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位置。 4.2.11 异色———局部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缺陷。 4.2.12 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4.2.13 油污———脱模剂、顶针油、防锈油造成的污染。 4.2.14 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炭化发黑。 4.2.15 断裂———局部材料分离本体。 4.2.16 开裂———制件本体可见的裂纹。 4.2.17 气泡———透明制品内部形成的中空。 4.2.18 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 4.2.19 修饰不良—修除制件毛边、浇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4.3 喷油涂层外观缺陷 4.2.1 泪油———油膜向下流动聚集的泪滴状突起。 4.2.2 油泡———喷油涂层表面泡状突起。 4.2.3 油滴———喷溅到制品表面的油点。 4.2.4 杂质———被喷油涂层包覆的尘点、尘丝。 4.4 表面等级 4.4.1 ×××使用罗马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编码指示塑胶制品不同等级的表面或区域,表面的重要程度用罗马数字分类区分,最终使用者目视频率用英文字母排列区分。 4.4.2 Ⅰ类:重要的外部表面。包括:外壳制件的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或其它制件与外壳组装后露在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 4.4.3 Ⅱ类:除Ⅰ类外,次要的外部表面。 4.4.4 Ⅲ类:内部表面。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

常用塑料件技术条件 凯通卫浴注塑件技术标准 1.目的: 为了使本公司注塑件的测试检验、材质选择能有本可依特制定此标准。 2.范围: 本标准制定了塑胶件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测规则,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注塑件。 3.定义: 暂无 4.引用标准:SJ1372-78 (模塑件尺寸公差标准) 5.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塑胶表面不能有刮伤,油污,黑点,夹色,流纹,顶白,拉白,缩水,变形, 毛边,缺料,裂痕,色差等不良现象。 5.1.2塑料电镀不允许镀层不均匀、尘埃颗粒、起泡、麻点、镀层脱落、污迹、局部 发黄、暗斑、亮度等不良现象。 5.2 注塑件尺寸稳定条件 产品注成型后应放置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24小时, PA(尼龙)在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吸水后,再做检验。 5.3注塑件的检验公差 影响塑胶尺寸公差的因素及其复杂,给合理确定塑胶件公差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

借助于SJ1372-78尺寸公差标准,作为确定其尺寸精度等级的依据。先由下表1中 根据塑胶件材料类别选择适宜的精度等级,再由表2中查出其名义尺寸的公差值。 表1 塑胶件精度等级的选用 精度等级类别塑胶名称危险严重轻微 丙烯腈/丁二烯/笨乙烯 ABS 1 3 4 5 30%玻纤增强塑胶 尼龙6、尼龙66 聚氯乙烯(硬) 2 4 5 6 PA6、 PA66 RPVC 聚甲醛聚丙烯聚乙烯(高密度) 3 5 6 7 POM PP 高密度PE 聚氯乙烯(软) 聚乙烯(高密度) 4 6 7 8 SPVC 低密度PE - 1 - 表2 公差数值表 精度等级 1 2 3 4 5 6 7 8 公差尺寸 公差数值 小于3mm 0.04 0.06 0.08 0.12 0.16 0.24 0.32 0.42 3~6 0.05 0.07 0.08 0.14 0.18 0.28 0.36 0.56 6~10 0.06 0.08 0.10 0.16 0.20 0.32 0.40 0.64 10~14 0.07 0.09 0.12 0.18 0.22 0.36 0.44 0.72 14~18 0.08 0.10 0.12 0.20 0.24 0.40 0.48 0.30 18~24 0.09 0.11 0.14 0.22 0.28 0.44 0.56 0.82 24~30 0.10 0.12 0.16 0.24 0.32 0.48 0.64 0.94 30~40 0.11 0.13 0.18 0.26 0.36 0.52 0.72 1.00 40~50 0.12 0.14 0.20 0.28 0.40 0.56 0.80 1.20 50~60 0.13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doc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3相关文件 国标文件: GB/2028.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 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严重缺陷:(Major )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 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次要缺陷:(Minor )单位产品的一般 性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 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5规范 5.1 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5.1.1 IQC按照下表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来料检验报告》中。 序检验项目检查内容及质量要求检查时机检验方法允收准则检验 号及工具Maj Min Cri 色泽对比首批来料留样颜色,不可有明显色 领用前目视无色差√差。 1 外 杂点 将抽取的原料放在干凈白纸上检查,原料 领用前目视无杂点√ 观中应无黑点和杂质。 外形常见塑胶原料外观特征详参见 5.2 领用前目视相似√ 1. 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物性表确认是否 入库前√满足客户要求 2. 请供应商提供有害物质分析数据报告 入库前√确认是否符合客要求。 目视经生产能 3. 必要时可做燃烧试验:用镊子夹持胶 2 满足试样 特性粒在火焰中燃烧 ,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燃 领用前的特性要√烧时挥发出的气味。 (常见塑胶燃烧时求。 火焰颜色和气味参见 5.3)。 目视比对 制品的强韧性、光亮度、透明度、颜色量产前弯曲冲击√ 试验 3 包装1.包装不可有潮湿、破裂现象,封口应严 入库前目视正确√密。

塑料件通用设计规范

塑料件通用设计规范 (发布日期:2011-05-7)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空调器产品中使用的塑料件,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相关标准 2.1塑料材料标准 见企业标准05原材料 2.2塑料件公差标准 QJ/T 10628-1995 塑料制件尺寸公差 3常用塑料件的材料特性及选用 3.1常用塑料件的材料名称及主要特性 a)ABS:为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易于成型, 使用温度-40℃~100℃,广泛用作外观件和一般结构件。有耐候ABS、阻燃ABS、增强ABS、抗静电ABS,ABS/PC合金等; b)HIPS:改性聚苯乙烯,目前已部分取代ABS材料,对放射线的抵抗力在所有塑料中最强,使用温度 -30℃~80℃,HIPS表面硬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较ABS有轻微的降低,脆性易裂,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开裂。有阻燃HIPS、增强HIPS、高光HIPS; c)PP:聚丙烯,机械性能好,特别是刚性及延展率好,耐高温,可在120℃下长期使用,耐磨性稍差, 收缩率大,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注塑件尺寸精度难保证。有改性PP、耐候PP,PP+波纤; d)PC:聚碳酸酯,综合性能良好,透光率高,耐高温,可在130℃下长期使用,但耐疲劳强度低, 容易开裂,常用作透明件或装饰件。有阻燃PC、增强PC; e)PA:聚酰胺(尼龙),机械性能优良,是一种自润滑材料,长期使用温度不超过80℃,注塑件尺寸 精度难保证,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常用作传动件和耐磨件如轴承、齿轮、凸轮、滑轮、衬套、铰链等。 f)POM:聚甲醛,机械性能优异,长期使用温度为100℃,注塑件尺寸稳定性较好,可制造较精密的 零件,能替代钢、铜、铝、铸铁等金属材料制件。 3.2材料选用: a)外观件:选用机械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及外观质量好的塑料,有ABS、HIPS; b)内部一般结构件:选用机械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的塑料,有ABS、PS、PP; c)透光及装饰件:要求塑料具有较高的透光度及透明度,有ABS、PC、PVC、AS; d)耐磨擦件:选用机械性能优良的塑料,有POM、PA; e)电控电器结构件:要求阻燃,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有阻燃ABS、阻燃PP;

JT1-9902-2013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JT1-9902-2013 共 4 页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2日

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JT1-9902-2013 编制 赖 礼 汇 校核 陈 雷 审定 王 晓 批准 曹 渡 更改记录 规范编号制定/修订者制定/修订日期批准日期 JT1-9902-2013 赖礼汇2013-3-11 曹渡2013-3-12

JT1-9902-2013 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前格栅、前罩装饰件、扰流板、防擦条、侧围护板、轮罩衬板、保险杠、三角窗外盖板、后牌照灯盖、发动机装饰罩盖等等外饰塑料零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所有轿车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SAE J2527 汽车外饰材料加速老化实验标准:可控辐照度氙弧灯 SJ-NW-15 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 SJ-NW-16 塑料镀铬件性能要求规范 SJ-NW-57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SJ-NW-101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划格法) 3 要求 3.1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喷漆零件除了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SJ-NW-15的要求。电镀零件除了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SJ-NW-16的要求。 3.2 外观要求: 所有零件外观应与经确认后的样品一致。 1)产品外观面不允许有裂纹、变形、银纹、波纹、烧焦、飞边、毛刺、气泡、浇口痕迹、顶杆印痕、熔接痕和收缩痕等不可接受表面缺陷。 2)喷涂或镀铬的产品,表面涂层或镀层均匀一致、色泽均匀,外观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麻点、起泡、漏镀、变色、脱落及其他不可接受缺陷。 3)产品A面上的分模线应小于0.1mm;非主视外观面分模线的痕迹小于0.2mm。 且必须经过长安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 4)零件表面的颜色和花纹应与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色板或样品一致。皮纹要清晰、色泽均匀,皮纹类型、纹理方向、纹理深度以及皮纹范围应与长安公司所要求的一致,由于因脱模方向引起的非主要表面皮纹深度变化要均匀,不

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温州恒田模具发展有限公司电器部 企业标准 HTDQ-BZ-026 检验标准及规范(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受控状态:受控A/0 文件版号:文件制订:品质部 文件审核:张丹鹰

文件批准: 实施2018-08-10发布 2018-08-15 温州恒田模具有限公司电器部发布 标准文件修改页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除另有特殊要求外,均按此文件执行。 引用文件3. )检索的逐批检验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3.1 GB/T2828.1-2012抽样计划 4.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 4.2严重缺陷:(Major)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 4.3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5.职责 5.1质量部负责编制来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5.2物料部负责按需求采购塑料粒子,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 6.规范 6.1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求供应商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如SGS检测报告等。 6.5可靠性测试:加工成塑胶部件后的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6.5.1外壳韧性强度试验 6.5.1.1外壳、内盖或其他塑胶部件注塑成型后,待部件自然冷却后,用弹簧冲击锤在其薄弱部位,连续施加0.5J的冲击力6次,部件完好无损为合格,不应出现部件有破损、裂纹等。 6.5.1.2用夹具固定好外壳、内盖或其他塑胶部件,并用测试治具固定待部件的另一端测试部位,用推拉力计,施加5KG的力。测试后部件不扭曲变形即为合格。(测试的具体操作方法见参考图) 6.5.2连接头抗拉伸强度试验 6.5.2.1连接头部件注塑成型后,待部件自然冷却后,将连接头横向固定在夹具上,并在连接头的另上端施加10KG垂直重力。历时1分钟,部件完好无损为合格,部件不应出现有断裂等现象。 6.5.3部件耐高温测试 外壳、隔热盒等类型的部件,各准备几个样本,放入烘箱内,将烘烤温度设置为

电缆原材料检验规范(2020年九月整理).doc

电线电缆原材料检验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对所采用电线电缆原、辅材料作了A、B、C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类),并描述了如何掌握分寸;规定了购进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项目,检验方法和适宜使用的试验仪器设备。 本规范适用于XX公司对电线电缆原、辅材料的技术性能检验和质量管理。也可供原材料采购人员参阅借鉴。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351-1995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 451.2-200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 451.3-2002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T 453-2002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试验方法 GB/T 1040-1994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 1048-1999 塑料击穿强度试验方法 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2-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2951.3-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3节:密度测定方法一吸水试验一收缩试验 GB/T 2951.4-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4节:低温试

塑料原料检验标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塑料原料版本A/0生效日期 1、目的 规范塑料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求,确保塑料原材料的进货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塑料原料的常规检验或全性能检验。 3、检验要求: 3.1检验时间:外观类检验应在收货当场进行,其余检验宜在收货后三天内完成. 3.2检验环境:温度15-25度,相对温度40% 3.3检验场地:因塑料原料有异味,故宜在空旷通风的场地进行检验. 3.4抽样方案:详见下面”备注(抽样)”. 3.5 检验视角要求 检验员眼睛与手上检测物品成30~45度角,并沿着垂直轴向左/右各旋转15度。 3.6 检验距离要求 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 4、相关术语 4.1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 4.2 PC: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 4.3 POM:甲醛聚合物,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表面淡黄或白色。 4.4 PA66: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色结晶形聚合物,具有可塑性。 4.5 PA6: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 4.6 PP:由丙烯聚合而得的热塑性树脂,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 4.7 PE:由乙烯聚合制得的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手感似蜡。 4.8 PVC:氯乙烯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4.9 TPR:具有橡胶弹性同时无需硫化的热塑性橡胶材料,为透明或本白色颗粒,表面呈亮面,具 有较好的反光性能。 4.10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是一种透明的塑胶颗粒。 4.11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优良的透明度。 4.12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主体所构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的热塑性树脂。 4.13 PPO: 由 2,6-二甲基苯酚合成的聚苯醚,一般呈土黄色粉末状。 4.14 SAN(AS):丙烯腈-苯乙烯的共聚物。透明椭圆柱状固体颗粒,一般有浅蓝色和浅黄色两种 底色。 编制部门审核审核批准 第1 页共3页

塑料件技术要求资料

塑料件技术要求 1 、表面应光洁无损、色泽均匀,无明显凹痕、飞边、银丝、熔接痕等缺陷。 2 、机械强度应符合 GB3883.1-2000 第 20 条所规定的要求。 3 、制件需消除残余应力及稳定尺寸。 (针对增强尼龙) 4 、制件应有足够的耐应力开裂性,用四氯化碳溶液浸泡 1 分钟,无开裂。 (针对聚碳酸酯) 5 、与其它相配合零件,配合处外形段差 ≤A 。 ( A 值根据不同产品部位决定) 6 、未注圆角 R0.5-1.5 ,未注壁厚为 2.0- 3.0 。 7 、未注脱模斜度 0.5-1.50; 8 、未注公差尺寸的允许偏差按 GB/T14486-93-MT5 。

1.成形前材料应预热干燥。
2.成形后制件应光整不得有扭曲变形现象。
3.未注圆角 为R0.5。
4.外表面应光滑,其粗糙度不大于Ra0.4〃且不得有划伤,刻痕等缺陷。
5.未注尺寸公差按GB/T 1804-92 m级。 塑料件技术要求 一、法规要求(强制标准检验要求) z 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必须满足我国现行的法规要求(强制标准要求)〃其要求如下: 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1152-1999 《汽车内部突出物》 z 供应商的零部件应符合有关法规要求〃并确保获得认证证书或合格的检验报告〃以使整 车通过认证或检验合格。 z 在进行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时〃供应商必须提供认证证书或合格的检验报告。 二、产品要求 3.1 概要 ??外观要求:皮纹、颜色要求应符合色卡并得到造型工程师的认可。??本SOR上的所有零件均要求注塑成型〃色母调色〃非喷涂件。 3.2 统一性要求 ◆各零件的卡扣调拨装配〃由装饰板供应商装配。3.3 材料 3?3?1改性PP 项目单位性能指标检验方法灰份% 10±2 GB9345-88 洛氏硬度R >95 GB/T9342-1988 密度±0.02 GB1033-1996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弯曲强23±1℃ Mpa ≥30 GB/T9341-2000 度80±1℃≥6 GB/T9341-2000 弯曲模量(22℃)≥热变形温度℃>(侧放) 缺口冲23℃ KJ/m >15 GB/T1843-96 击强度-30℃>3 GB/T1843-96 熔融指数

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检验标准

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检验标准 1.0目的 明确塑料产品外观印刷质量的检验标准,促使生产单位按标准要求生产,有利于检验者对质量控制,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需要外观印刷产品的检验,但纸张印刷品和有关部门对特定的产品 有特别规定时除外。 3.0职责与权限 本标准所进行的业务管理部门是本公司品 本标准适用过程的任何有争议的裁决者是技术部经理或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以上) 4.0定义 颜色无明显差异:指任何人在同一自然光或室内灯光环境下以10°~90°的同一观察角 度目视比较两种以上部品的颜色,看不出有颜色差别的程度,比 较时两种以上部品的放置位置要作左、右调换比较,方可得出结 论,下图所示: 5.0内容 5.1印刷文字和图案的外观检验标准:(以下标准和客户标准有相异时,最终判定以客户标准 优先) (单位:mm) NO. 缺陷项目项目说明判断 缺陷大小容许量 4 油墨飞扬BEST DATA 0.08m㎡以下直径¢200范围内1处允收 5 锯齿状 (毛边) A≦2.0,0.1m㎡以下¢100范围1处允收 A≦2.0,0.2m㎡以下¢200范围1处允收 距离:L A B B A --

6 相邻文字 偏移 DATA L≦2.0mm 0.2允收BEST 20<L≦100 0.3允收 L>100 0.5允收 7倾斜字母长度:I I≦50 0.2以下允收 50<I≦300 0.4以下允收 I>3000.5以下允收 8 其它(1)字体大小与标准样品或PANTONE色卡比对,目视无明显差异允 收. (2)油墨颜色 (3)断字,字体相连 不允许 (4)漏印,错印,多印 5.2印刷文字和图案的附着性检验标准 NO.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 1 附着性用专用胶带(3M透明胶带)完全贴紧 印刷面, 再向贴紧面垂直方向迅速揭下胶带. (同一处只进行一次) 油墨不可脱落 2 耐药品 性用干净的白棉布渗入适量酒精,放在 印刷面,用手指轻轻地压住(50gf 左右),来回摩擦5次.(同一处只进 行一次) 印刷不变. (无底面露出, 无变色) 6.0量具 6.1度量印刷缺陷时长度时,用2次元投影机。 6.2度量印刷缺陷时的面积时,用外观缺陷图表肉眼比对。 --

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温州恒田模具发展有限公司电器部企业标准 HTDQ-BZ-026 检验标准及规范 (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受控状态:受控 文件版号:A/0 文件制订:品质部 文件审核:张丹鹰 文件批准: 2018-08-10发布 2018-08-15实施 温州恒田模具有限公司电器部发布 标准文件修改页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除另有特殊要求外,均按此文件执行。 3.引用文件

GB/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4.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 严重缺陷:(Major)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5.职责 质量部负责编制来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物料部负责按需求采购塑料粒子,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 6.规范 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按照下表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报告”中 原料外观特征,如下表

常见塑胶燃烧特性,如下表 关于塑料粒子的材质及成分,我公司无相关检测设备,不作相关测试,但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如SGS检测报告等。 可靠性测试:加工成塑胶部件后的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外壳韧性强度试验 外壳、内盖或其他塑胶部件注塑成型后,待部件自然冷却后,用弹簧冲击锤在其薄弱部位,连续施加的冲击力6次,部件完好无损为合格,不应出现部件有破损、裂纹等。 用夹具固定好外壳、内盖或其他塑胶部件,并用测试治具固定待部件的另一端测试部位,用推拉力计,施加5KG的力。测试后部件不扭曲变形即为合格。(测试的具体操作方法见参考图) 连接头抗拉伸强度试验 连接头部件注塑成型后,待部件自然冷却后,将连接头横向固定在夹具上,并在连接头的另上端施加10KG垂直重力。历时1分钟,部件完好无损为合格,部件不应出现有断裂等现象。

塑料原料购销合同标准版

塑料原料购销合同 供方:__ _ (以下简称“甲方”) 需方:__ _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基于各自的真实意思表示,达成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 产品名称、型号、数量、金额 二.产品质量 1. 双方一致确认,本合同约定之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为: 2. 为证明其出售的产品符合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甲方应在出售给乙方的所有产品上标注该产品经过出厂检验合格的标志或附有以标签、文件等方式制作的产品合格证,甲方承诺:该标志、合格证所称的“合格”,即表示该产品质量符合甚至高于本合同第二条约定的质量标准。

3. 如甲方产品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标准,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赔偿乙方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因此导致乙方重新购买同类产品的合理差价、乙方因此需向第三方承担的违约责任、赔偿责任等相关间接经济损失。 付款及结算方式:三. 1. 款到两日内发货,11月15日前首甲方支付首次货款金额 90%共计232575元(人民币贰拾叁万贰仟伍佰柒拾伍元整),余款10%共计25875元(人民币贰万伍仟捌佰柒拾伍元整)在甲方验收合格后的5个工作日内一次结清。 2. 结算方式:甲方以银行划转方式与乙方结算。乙方指定财务人员银行收款帐户为: 银行户名:腾滇 银行账号:622848************* 银行开户行:农业银行广州钟落潭支行 四.交付方式 1. 经双方协商一致,共同确认本合同约定之产品的交付方式为甲方送货至乙方指定的 地点。甲方因送货发生的费用由甲方自行承担。在甲方将产品送达至乙方指定的地点之前,在乙方检验并在送货单灭失等一切风险均由甲方承担,该产品的损毁、无论乙方付款与否, 上签字确认接收后,该风险始转移给乙方。 2. 交付地点 乙方指定的交付地点为:广州市白云区红旗路29号之一广州蓝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内。 3. 甲方向乙方交付产品时,应该由甲方或实际承运人向乙方提供送货的产品清单并留存 一份给乙方保存。乙方接收人员在送货单上的签字或乙方在该送货单上的盖章行为,视为为甲方完成交付义务。但上述行为仅表明乙方接收了甲方发送的如该清单所列的数量、型号的产品,并不表示乙方已经检验完毕,乙方检验应该在检验期内进行。 4.甲方应按照乙方送货通知指定的期间向乙方履行交付义务。 如甲方超出乙方指定的交付期___5__日交付的,乙方可以拒绝接收,同时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包括乙方因此延误工期形成的罚款、损失以及临时购买其他替代产品的差价。 五.检验及质量保证 1. 在甲方将本合同约定的产品按照本合同的约定交付乙方后,乙方应首先即时对甲方送货的数量、型号进行清点、检查,并在甲方或承运人提供的送货单上签字。对于产品数量不符合本合同约定的,乙方有权只按照实际接收的数量签收。对于产品型号与本合同约定不一致的,乙方有权只签收符合约定的部分,对不符合约定的产品由甲方负责调换,因此发生的费用由甲方自行负责。因上述情况导致乙方没有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数量接收产品的,对未接收部分的检验期间顺延,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