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及开发刘瑞斌
《职业教育学》教学大纲
《职业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职业教育学课程英文译名:V ocational Education课程编码: 230124适用专业:职教师资专业修读方式: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先修课程:职业心理学使用教材:胡斌武主编:《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1.李向东,卢双盈著:《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黄尧著:《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姜大源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石伟平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马建富主编:《职业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贺祖斌主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徐国庆著:《职业教育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米靖主编:《现代职业教育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编:《职业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10.[美]凯文•凯利著,张行舟等译:《技术元素》,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一、课程性质职业教育学是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教学目的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使学生系统掌握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运用职业教育原理分析并解决职业教育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
2.让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教学技能、教育素养,提高运用职业教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职业学校教育事业,热爱专业,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堂研讨、专家讲座、教育考察、自学等形式。
1.课堂教学主要讲解基本原理,并结合教育实际问题融入基本原理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职业教育学的基本方法,理解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课程学习兴趣。
基于工作过程和OBE理论的课程改革——以“铁道车辆空调装置检修”为例
44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 职 教 )% 条' / . 职 业 教 育 提 质 培 优 行 动 计 划 & )%)%()%)( 年' / 等政策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 阶段"同时要求 对 职 业 教 育 进 行 改 革" 使 职 业 教 育 能 够 培 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就是要在知识与工作之间建立恰当的关系#,$- 所以) 铁道 车辆空调装置检修* 课程改革中既要参考. 高等职业学校 铁道车辆专业建设指 导 标 准/ "同 时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参 照 企 业岗位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基于工作工程$基于 "@\ 理论"从产出结 果 对 课 程 体 系 进 行 优 化" 使 学 生 真 正 具 备 职业能力#
)铁道车辆空调装置检修* 课程在任务划分时以实际 工作流程进行划分"教学中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以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借助实训室设备等"借助各种有效手 段"帮助学生进行能力掌握#
#基于工作过程创新评价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以岗位工作依据进行教 学设计"所以评 价 体 系 也 要 从 工 作 出 发" 但 又 要 有 知 识 评 价的一些要素"总之是对学生整体能力的评价# 评价体系构建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目标导向原则# 课程整体设计开发是以 "@\理 论为基础"那么课程的评价体系同样要以目标为导向# 所 以教学评价体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 角度出发# 知识目标可采用测试$问答等方法进行考核"也可让 学生设计知识网络图"再通过学生学习笔记$作业等多角 度进行知识目标考核# 能力目标主 要 是 过 程 性 考 核" 以 工 作 过 程 为 主 要 评 价"以作品即完 成 工 作 的 最 终 情 况 为 辅 助" 重 点 考 查 学 生 的工作能力# 素质目标的达成从学生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小组合 作情况等进行分析# 在评价中除 教 师 评 价 外 还 可 引 用 学 生 互 评$ 小 组 评 价$小组对评等手段"综合进行评价# &)'系统性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学习 情况的反馈"把 学 生 的 反 馈 融 入 评 价 体 系 中" 让 评 价 体 系 成为一个闭环# 以评促建"不断改善课程的教法$学法"从 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学实施和分析总结"对课 题研 究 成 果 进 行 验 证" 并 进 一 步 丰 富 和 完 善 课 题 研 究 成果#,0&('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提 高"不断促进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所 以 评 价 体 系 要 能 够 激 发学生的比拼激情"评价模式中可采用辩论等相对激烈的 方法"激发学生的激情# &3' 有效性原则# "@\理论指出怎样才能知道学生的 取得了这样的学习成果+ 这就强调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评价体系构建完成后要真正能够评价学生学习后的能力 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9'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是以工作
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名单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
崔陵姚峥
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98
三维动画基础入门——Autodesk Maya 2011
田静海
汇众益智北京市海淀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99
Dreamweaver CS3网页制作案例应用
蔡薇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0
影视动画案例教程3ds Max与After Effects实战攻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6
钳工项目训练教程
徐斌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数控车工项目训练教程
张瑜胜禹诚
太原市交通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8
数控铣工项目训练教程
刘振强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9
数控铣削加工技术项目教程
李国举
河南省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0
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
高蓉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81
汽车使用与日常养护(附光盘)
邱伟明沈云鹏
上海大众工业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82
Photoshop广告创意与制作
雷波
北京点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高等教育出版社
83
Flash动画运动规律与原画绘制
张峤桂双凤
北京信息管理学校
机械工业出版社
84
网页制作
冯永滔
广州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曾刚
原四川大学职教学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种实训
张建荣
融入职业精神的赛教一体实训项目开发研究
融入职业精神的赛教一体实训项目开发研究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赛教一体实训项目是一种融合了赛课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实训项目的开发和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赛教一体实训项目的概念赛教一体实训项目是指将赛课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赛教一体实训项目旨在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三、融入职业精神的赛教一体实训项目开发研究1.项目选题融入职业精神的赛教一体实训项目选题应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选取具有实际意义和市场潜力的项目。
选题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学习需求,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2.项目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需要确定项目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和时间节点,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确定合适的实训模式和教学方法,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有效参与。
3.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阶段,要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项目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4.项目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预期效果的实现。
评估重点应放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上,对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进行定期评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四、融入职业精神的赛教一体实训项目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融入职业精神的赛教一体实训项目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山东省教改立项名单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初福民 桑培东 许崇海 徐同文 李景芝 宋旭红 王衍安 孙建迎 胡继连 王汉忠 滕佳林 王益光 王滨 司传平 刘培玉 王宝山 戚万学 安利国 马茂祥 禹继国 代尊峰 刘炳范 孙晋海 苏昕 张红凤 唐家路 韩延明 朱松涛 林金娇 李伟 祝瑞花 任淑芹 陈红康 饶君华 王爱华 刁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杜守建 徐建明 董传民 王建良 厉建欣 冯新广 宋健 曹庆景 韩磊 温金祥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项目名称
金融数学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平台建设 工科及经管类大学数学课程支撑体系研究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基于山东省口腔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多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欧美文学“细读”式教学方法研究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及应用意识的构建教学与实践 国际化专业建设视野下的《外国考古学》双语教学研究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海洋地质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为例 研究性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平台的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路径探索——基于NSSE-China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SAAS的山东省高校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信息化平台研究与开发 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提升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分类培养理念下的大机械类专业创新与工程教育综合改革 油气勘探工科背景下地质学理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服务区域战略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文化素质达标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理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材料类专业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双语情境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 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地方大学绿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研究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高等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内部专业评估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以“三个符合度”为核心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财、会、审一体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环节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地方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内容体系 创新组织模式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山东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 政产学研融合,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注重内涵,强化特色,系统开展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关键知识点挖掘教学法探讨张泽源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关键知识点挖掘教学法探讨张泽源发布时间:2023-06-01T06:29:06.1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6期作者:张泽源[导读] 在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发表了讲话。
她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的理念。
按照企业实际生产工作岗位要求研发设计课程,研究模块化、系统化的中职教学体系,提高中职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和相应的理论知识,加大力度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管理方法,加强考核前、考核后的监管,摸索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势在必行。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在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发表了讲话。
她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的理念。
按照企业实际生产工作岗位要求研发设计课程,研究模块化、系统化的中职教学体系,提高中职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和相应的理论知识,加大力度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管理方法,加强考核前、考核后的监管,摸索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岗课赛证;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关键知识点;挖掘教学法;引言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制造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职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之间存在不对称和不适应的问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总理在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目录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作方案一、学院概况某某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直属湖北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全国重点建设师资培训基地;2004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确定为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7年11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07年12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校园占地面积1610亩,建筑面积51.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73亿元;教师总数1228人,其中专任教师819人,兼职教师287人;教授14人,副教授204人;14个系、57个专业;在校生数17364人;年办学收入1.2亿元;教学设备值9708.69万元;实训中心37个、实验室162个、校外实训基地一八3个;图书馆纸质藏书65.5万册、电子藏书40万册。
目前已具备了容纳在校生20000人、每年为社会输送6000-7000名高技能人才、年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次的人才培养能力。
二、建设基础(一)区位环境优势显著学院地处湖北最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
湖北省是我国工业大省,“十一五”期间,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确定了4个目标: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
以培育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石化、食品和纺织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现代制造、网络通信、纺织、生物制药、电子商务和航空服务等行业将会有大的发展。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在“十一五”期间,要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交通通信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示范校建设北京教师编写培训学习个人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副主编和震在“职教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及教材创新”报告中,着重阐述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编制体系的PDC循环,并就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案例,谈了课程开发分类管理,分类建设的思路。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主任孙霄兵博士作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解读《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报告,孙司长从国外职业教育成功典型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情况谈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思路,提出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双证制度必须要与国家职业分类与等级标准相适应,职业学校学生在完成学业获得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外还要发展职业教育等级证书。
和老师提出了校企合作解决师资问题四个办法:骨干聚合、专业双带头人、双向流通、互设站点。对我们职校教师提出了“教师是专业人士还是全能选手, 教师是教练还是技能高手”的问题,和老师讲到,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模式不然不同,校本教材必须与企业合作,如果是学校单方面的肯定通不过。最后,和老师讲到两点注意:1、校本教材编写应与企业共同研究,组建编写团队。2、不同专业的校本教材要有不同的思路和形式,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3、通过开发校本教材、习题试题库及答案、电子教案、课件、学习软件、自测(考试)软件等形式建立每个专业的几门精品课程。
4、我校各个专业可以考虑通过骨干聚合、专业双带头人、双向流通、校企合作、互设站点等方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这样也可以加强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
5、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可以参考其他书籍的格式、体例、文风,但不能整段引用;
中国职教学会数控研究分会秘书长葛金印做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创新教材建设的几点看法”的精彩报告,葛老师从课程内涵,为什么要课程改革,怎样进行课程改革以及课改范例等环节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就课程的开发流程,教材的类别与设置,特别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内涵,项目化课程等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与会者理清了思路,开拓了视野。
浅谈我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成功经验
浅谈我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成功经验作者:黄振东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4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校本教材开发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始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
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正式确定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并且明确了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权力和责任。
我校校本课程教材开发明确见诸官方文件的是《东营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4-2007)》,该文件明确提出“依托行业,鼓励校本”的课程教材改革原则,并具体提出“鼓励学校在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专业必修课程外,以校本教材为平台,创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并组织校内外力量(与企业、行业联合)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教材开发整体规划与设计,紧跟企业科技进步最新趋向,扩大选课范围和内容,弥补专业教材相对滞后和实训教材不足的状况,逐步形成东营市特有的校本课程教材开发模式。
而我校聋校职业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创建特色聋校提供了保障。
学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开发出满足学生终身受益的职业校本课程,形成并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我校精选项目,为残疾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和我市“十五”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我校制定了发展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的方案。
总体指导思想是要充分争取教育局、残联、劳动局等部门的支持,逐步建立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根据市场需要科学设置专业,建立富有弹性的学制,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正规学制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多渠道、多门类、高质量地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逐步建立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并通过产教结合,主动融入市场,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专业设置上,加强对市场及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根据社会需要,并注意利用和发挥残疾学生的优势,机动灵活地设置专业,建立富有弹性的学制,特别是紧紧抓住我市建设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这一有利时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和技术工人。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探索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4)2. 研究目标及方法 (6)2.1 研究目标 (6)2.2 研究方法 (7)二、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概述 (8)1. 新形态教材的概念与特点 (9)1.1 新形态教材的定义 (10)1.2 新形态教材的特点及优势 (11)2.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发展趋势 (12)2.1 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 (13)2.2 实践性与应用性导向的强化 (15)三、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研究 (16)1. 开发理念与原则 (17)1.1 开发理念的转变 (18)1.2 开发原则的确立 (20)2. 开发流程与关键环节 (20)2.1 开发流程概述 (21)2.2 关键环节的识别与实施 (23)四、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实践探索 (24)1. 实践基础与条件分析 (25)1.1 实践基础介绍 (26)1.2 实践条件评估与构建 (27)2. 实践探索的内容与成果展示 (29)一、内容概述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指出了传统教材在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求方面的不足之处。
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特点和要求,明确了教材开发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典型案例,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开发策略和措施。
通过实践探索,验证了所提出的开发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为我国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1. 研究背景与意义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最新需求。
职业教育改革与教材创新: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研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
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1.12.30
•【字号】苏教高职〔2021〕63号
•【施行日期】2021.12.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
年度结项名单的通知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在苏高职高专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苏分院:根据工作安排,苏州市教育局委托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教学联盟”对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开展了结项评审工作,经学校评审、“教学联盟”聘请专家复审和市教育局审核,现将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其中重点结项19项,一般结项26项(详见附件)。
附件: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
2021年12月30日附件
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年度结项名单。
2018年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信息化条件下中职学校医药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关于实践教学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提升作用的研 究 强化养老技能-新旧动能转换引导下的护理学课程改革 基 于山东省中高职护理院校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从职业需求谈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改革 “大数据”背景下职业院校智能校园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化教学资源库分析与研究 产教融合模式下中职专业设置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在德育课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方法研究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治保障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路经研究 职业教育体系下企业办学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 山东省艺术类职业教育基于工匠精神的民间艺术产业化转 型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以山东 现代学院为例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功能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研究与实践 高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中国高等院校产学合作的现状与课题 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研究---以山东现代 学院为例
18SVE019 18SVE020 18SVE021 18SVE022 18SVE023 18SVE024 18SVE025 18SVE026 18SVE027 18SVE028 18SVE029 18SVE030 18SVE031 18SVE032 18SVE033 18SVE034 18SVE035 18SVE036 18SVE037 18SVE038 18SVE039 18SVE040
刘鑫 赵承伟 姜文文 刘雪锋 郭玉芝 李蒙 于海伟 门玉康 宫大为 宋杰 魏修华 王文琳 孟祥云 范兴凯 孔萍 马彩凤 姜月运 许 治 薄金龙 董丽丽 张红英 梁志强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日期:2007-12-09] 来源:教育部职教研究所等作者:[字体:大中小] 编者按: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何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达到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转化,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的目的,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指出,职教课程开发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职业工作的过程展开知识,这样做只是知识传授的排序发生了变化,而知识总量并未发生变化,并且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相连,因而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之中,使其顺利适应工作环境。
由此看来,职教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学习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本期“职业教育与培训”栏目刊发的三篇文章均是对职业教育课程相关问题的探讨,希望藉此能引发您对这一问题新的思考。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教学研究室赵志群北京理工大学高教所赵丹丹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暨远程教育学院弭晓英1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职教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
[1]本文对十多年来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研究和实践的进程进行回顾,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一、职业教育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在我国现有专业文献中,对课程的定义多达几十种,这里既有狭义的,如认为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也有广义的,如认为课程是“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全地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
职业教育课程及开发(刘瑞斌)
赵志群
毕业于德国不来梅大学技 术与教育研究所,获哲学博士 学位。曾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 育中心研究所工作,现为北京 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技术与 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科研成果举例:引入职业 教育教学论研究,系统引入和 发展了反映职教规律的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和行动导向学习 理论。
主要内容
1、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特征。
1、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1)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一 体化。
• 工学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 实现学习。(赵志群) ( 2 ) 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学习领域
2、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原则
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 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要求和社会规范 相结合;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分析归纳
职业工作岗位
学习性的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整合的工作任务
实际的工作任务
姜大源 2007
工作任务 分析: 根据专业 对应工作 岗位及岗 位群实施 典型工作 任务分析
行动领域 归纳: 根据能力 复杂程度 整合典型 工作任务 形成综合 能力领域
学习领域 转换: 根据认知 及职业成 长规律递 进重构行 动领域转 换为课程
学习情境 设计: 根据完整 思维及职 业特征分 解学习领 域为主题 学习单元
工作分析
课程设置
教学实施
姜大源 2008
赵志群
案 例:课程开发案例.ppt
福建商科高等专科学校
市场营销专业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
小
结
•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 改革的方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 课程改革——系统工程
“3+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山东省为例
“3+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山东省为例刘振海;胡修江【摘要】山东省2013年启动了“3+4”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对于文化课教材的选用与有效对接、专业课教材的规划与调整、分段与贯通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争议.为此,必须明确“分段”与“贯通”的相互关系,着力做好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及考核评价的课程一体化设计工作.【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年(卷),期】2014(035)017【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分段贯通培养;课程一体化【作者】刘振海;胡修江【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山东青岛266023;青岛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山东青岛26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2013年,山东省在青岛、潍坊、德州三地开展了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以下简称“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涵盖8所中职学校的10个专业点,分别对应省内4所本科高校。
当年,试点中职学校专业招生计划共440名,三地的录取分数线均高出当地普通高中录取线,其中,德州的录取线高于当地的重点高中德州一中录取分数线。
“3+4”政策的出台以及招生情况,充分说明了建立现代职教体系、打通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对于改变职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升中职学校生源质量起到了较大作用。
尽管在半年多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学校积极探索,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沟通交流,不断完善方案,更新理念,但在“贯通分段”的课程一体化设计上,仍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尚有许多待商榷之处。
(一)文化课教材选用与有效对接“3+4”分段贯通培养在全国还属新生事物,山东乃至全国都没有直接针对这批学生编写的文化课教材,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下达统一的要求,各地在文化课教材选用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各地对该模式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各自的生源情况不同,对应的本科院校提出的要求不同等。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类别:教师教育类课程(二)修读方式:公共必修课(三)学时:36学时(四)学分:2学分(五)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生(六)适用对象:大三本科学生(七)考核方式:考查课(八)先修课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是职业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职业教师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这门课程的基础定位是:以学生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培养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出发点,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学生专业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立足于本专业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程序,熟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典型范式,能够灵活运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能技巧参与或组织开发专业课程,为日后胜任职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社会调查等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项目一职业教育课程及开发研究模块一: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任务一:了解课程任务二:理解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任务一:了解职教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任务二:掌握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模块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任务一:技术知识论任务二:知识论任务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任务四: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教学要求: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的概念;熟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能够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解释职业教育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教学难点:掌握技术知识论、知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产教融合下中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路径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产教融合下中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路径韩冰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 广西桂林市 541000摘 要: 现如今汽车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对技术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所以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就需要坚持从产教融合角度出发,明确产教融合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找出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 中职汽车专业 教学改革1 前言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汽车产业转型与升级速度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市场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需要从产教融合层面入手,做好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发挥产教融合育人理念引领作用,主动与汽车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在掌握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2 产教融合对中职汽车专业的促进作用2.1 解决就业问题中职院校中主要以常规升学、职业发展为主,做好学业与就业衔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工作岗位中。
所以在中职学校中需要主动引入产教融合,实现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育内容与目标的协调性,为学生提供优质化服务。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开始扩招,许多院校中增设了专业课程,不仅为社会培养了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也挤占了低学历人才的就业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甚至写学生开始从事其他行业,不仅浪费了原有的教育资源,也消耗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利用产教融合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践训练中,掌握岗位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中的问题,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2.2 解决招工问题现如今虽然人才市场呈现供应大于需求现象,企业人才选拔余地较大,能够选择综合素质高、专业实力强的优质化人才。
但是从实际上来讲,由于中职院校中汽车专业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许多知识点已经落伍,许多目前正在使用的前沿技术不足,使得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9第5期中(总第300期)机电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以及应用性,这就要求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而专业实训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所以,当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让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要求,提升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实训时教师的指导不合理教师在进行专业实训教学中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前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安排实训仪器设备,而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要求照着进行学习活动,这就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
(二)实训设备陈旧,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发挥实训设备是实训教学的基础,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然而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实训教学中,多缺乏先进的设备,现有的设备一般都比较陈旧,特别是中职学校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增加经济效益,让教学资源更加紧张,教学设备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实训中需要几个学生使用一台设备,这就让那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能在旁边观看,限制了他们实践技能的培养,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
除此之外,有些学校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度,一直将实训教学当做是一门辅助课程,只是对专业知识学习进行辅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较低,这就限制了实训教学的开展。
二、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一)落实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实训教学中,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这限制了教学的效果,所以,当前教师需要改变这一现状,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目标,要树立有效的教学管理,以项目为准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在实训的基础上,联系理论知识,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全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做到学有所用,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
教育部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部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4月12日上午,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陕西工院承办的第六期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学术会堂举行,全省30余所高职院校的近400名领导、专家和骨干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吴向,学院院长崔岩、副院长王津,中国高职研究会教学与资源建立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姚和芳,全国高职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主任徐刚,中国职教学会高职素质教育研究会主任、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等出席开幕式,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毛红斌主持。
陕西工院院长崔岩指出,在“慕课革命”背景下,面对高等教育群众化、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的态势,信息化是破解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难题,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立的必由之路。
他希望借本次会议的良好时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学院的信息化网络建立。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在讲话中指出,信息化对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革命性的。
自xx年,我省全力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立,在信息化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结合《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开展的意见(xx-2021年)》、《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开展规划(xx—2021年)》,他希望各位参培教师要认真学习,了解信息化的前沿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信息化与资源共享,为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立出谋划策,把陕西高职信息化建立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他还预祝本次培训班圆满成功。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吴向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形势和任务,并简要介绍了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有关情况。
在随后进展的培训中,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姚和芳、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主任徐刚、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和陕西工院田锋社教授等8位专家先后就“优质教学资源应用”、“开放课程教学改革”、“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信息化教学设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建立”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并对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组织与赛项进展了说明。
素质教育与职教课程模块开发
素质教育与职教课程模块开发
杨仁福
【期刊名称】《福建成人教育》
【年(卷),期】2001(000)010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杨仁福
【作者单位】泉州旅游职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3
【相关文献】
1.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突出职业能力素质教育重塑高职课程结构[J], 刘旭东
2.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积极发展素质教育——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J], 李国斌;侯文峰
3.基于素质教育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J], 周茂东
4.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突出职业能力素质教育重塑高职课程结构[J], 刘凤英;
5.基于素质教育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J], 周茂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
教育——产业 学校——企业 专业设置——职业岗位 课程教材——职业标准 教学过程——生产过程
姜大源:“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思考”
建立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
宏观——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配套的实习基地 中观——建立工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赵志群
毕业于德国不来梅大学技 术与教育研究所,获哲学博士 学位。曾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 育中心研究所工作,现为北京 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技术与 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科研成果举例:引入职业 教育教学论研究,系统引入和 发展了反映职教规律的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和行动导向学习 理论。
主要内容
1、与学习领域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1)行动领域 典型的工作任务 • 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包 括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2)学习领域 行动领域的教学化处理。 按照实际工作行动的逻辑过程,编排的学 习目标表述、能力描述和学习内容说明。
(3)学习情境 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 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 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学习 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案例。
1、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特征。
1、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1)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一 体化。
• 工学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 实现学习。(赵志群) ( 2 ) 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学习领域
2、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原则
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 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要求和社会规范 相结合;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 行整体化的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
• 课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 是职业教育的“心脏”。 特色课程——特色专业——特色的学校 课程的重要性
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及开发
(学习汇报)
刘瑞斌 2011年11月28日
姜大源
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 系。曾任煤炭部天津煤矿专用 设备厂自动控制研究所工程师, 现为教育部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杂志社主编,也是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 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成员。 科研集中在职业教育学的 基本原理领域,特别是在课程 论、教学论方面。
(二)从学科系统化到工作过程系统化
1、职业教育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必须改革
•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它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照先后 顺序开设教学科目。
优点: • 逻辑性 • 学科系统性 • 简约性
缺点: • 割裂 • 独立 • 忽视了整体性
企业要求的人才能力
1. 独立、理性的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 2. 高度的社会适应性 3. 高度的敏感性与自我定向能力 4. 主动适应能力 5. 对不明确情境的耐受性 6. 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 7. 社会角色意识与沟通能力 8. 高度创造力与持续发展倾向 9. 人际关系调整能力 10.高的文化、道德修养 11.善于竞争与合作 12.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校在专业技能 方面的教育外, 其他方面教育 相对较少!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学科系统化
工作过程系统化
(三)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 领域 • 学习领域是一种课程模式 • 学习领域是建立在职业行动基础上,工作 过程系统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典型代 表,1999年,德国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 推广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概念 • 课程 • 职业教育课程 •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相关的几个问题 • 课程与工作过程的客观联系不能割裂 • 从学科系统化到工作过程系统化 • 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领域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 •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 案例分析
前
(一)课程与工作过程的客观联系不能割裂
1、职业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从门外汉 到专家”
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能力发展过程(劳耐尔,2002)
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能力发展过程
解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两大难题: 1、按照能力发展阶段来确认相应的典型工作 任务; 2、结合人的个性发展需求,将职业能力发展 过程中的专业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
微观——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等等
一、职业教育课程相关概念
• (一)关于课程
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问题=改革让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
1、课程的概念 • “课程(curriculum)是教育机构为实现 一定教育目标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计划或方 案,是对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 学习方式的设计或规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3、课程的特点
静态的教学内容 + 动态的教学进程 (按顺序排列) (协调发展) “它(课程)即是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轨 道’,也是学生在这一轨道上的‘奔跑’过程, 即个体对学习的体验。”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
(二)关于职业教育课程
职业教育的课程不仅包括所有理论教学 的内容,而且包括所在职业学校或企业及 其他机构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树立新的理念: 课程要首先指向人的发展。
宝安职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与工作过程的客观联系不能割裂
2、行动的一般模式——“完整的行动”
参照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6阶段模型,工作过程的6个阶段分别是
(1)明确任务 (2)计划 (3)决策 (4)实施 (5)控制 (6)评价与结果记录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及其开发》)
2、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课程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 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教 学年限、教学领域、教学学科或教学活动的设置、 教学进度、课时安排、考试考核及教学法说明等。 • 教学课程的分科要求(课程标准)——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 等。 • 课程的具体内容(课程教材)——对每一教学学 科或教学活动内容的具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