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间艺术奇葩--粤剧的调查研究 研究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研究论文

传承民间艺术奇葩

----粤剧的调查研究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鱼窝头中学梁家敏梁家洁

【摘要】

当前我们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弘扬创新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广东粤剧随着国力的增强,迎来了发展机遇。但是由于一些外部和自身的原因,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后继无人、生存艰难等困境。我们是番禺水乡的双胞胎,我们是粤剧的爱好者,又是粤剧的演出者,演出时姐姐扮花旦,妹妹演小生。借此机会,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了当代青少年看待粤剧的各种特殊的片面的观点,挖掘了一些创新的、有针对性地面向青少年的宣传和教育的有效途径。粤剧――作为民间艺术奇葩,作为番禺水乡的特色文化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粤剧,更全面地认识传承粤剧的重要性,体会人民的智慧,激发同学们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并对如何传承“粤剧”提出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传承民间艺术粤剧调查研究

一、研究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化的今天,学校尤其重视培养和

发展我们学生的能力,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倍感骄傲;在树立

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及和谐社会理念的今天,国家尤其重

视和谐新农村精神家园的建设,作为农村的一名会唱粤曲的孩子,我们深感自豪。我们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鱼米之乡,粤剧是我们民间艺术奇葩,从粤剧的发展史,到粤剧的传承;从粤剧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到粤剧激发人们的爱国爱乡情怀,积极去调查开发本土现有的文化资源,利用本土现有的文化资源去教育学生,从我们学生的教育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身体需求、道德需求等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关注我们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特色文化的情感。

二、研究过程及挖掘方法

(一)我们是番禺水乡的学生,我们在学校针对初一至高二青少年进行具体的调查,了解其对粤剧的认识以及传承粤剧的看法。(学校普查)

(二)我们姐妹俩都会表演粤剧,我们可以通过到粤剧团去实地调查访问,并亲自上阵体验。(实地调查、访问)

(三)实地考察时,我进行了访问、记录、摄影、采标本等工作,就调查结果访问粤剧的“元老”、老师,寻找青少年正确认识“粤剧”的观点。

(四)查阅资料、整理记录,最后在老师指导下撰写成论文。寻求青少年正确认识、传承“粤剧”的有效途径。

三、调查及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粤剧的概况

1、粤剧的简介

粤剧是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于它产生于广东,所

以称被为粤剧。最初兴起于广州、佛山一带,经过数百年兼收

并蓄,粤剧不但流行于粤、桂、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

侨民散居各地而传播到五大洲。粤剧以唱梆子、二簧为主,又

保留昆山腔、弋阳腔、广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乐曲和时调,唱念均用广州方言,因此又称"广东梆簧"、"广东大戏"、"广府戏"。

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粤剧艺术,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也是我国第一个走进世界的剧种。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著名剧作家田汉把它概括为“热情如火、缠绵悱恻”,周恩来也曾誉之为“南国红豆”。粤剧具有丰富优美的唱腔,独特瑰丽的服装、脸谱,吸收了本土艺术八音、木鱼、粤讴的传统音乐,别具一格的粤剧例戏,精美见称的舞台布景,其剧目多达11,360个。

2、粤剧的历史沿革

时间发展概况

明末清初

弋阳腔、昆山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传入广东,广东本地戏班演出的声腔受这些外来声腔的影响很大,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被称为"广腔",从现在粤剧的音乐中还可以看出弋阳腔和昆腔的痕迹。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戏,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间外省戏班来粤者甚众、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丰富的养份,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阳腔、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此时的本地班已经与外江班"判然迥殊",进而逐渐形成粤剧。

清朝中后期

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梨园子弟与天地会陈开所部一同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自封为王,清政府因此下令禁演本地班戏。禁令一下,本地班沉寂了15年之久。在此期间,粤剧的艺人只能搭班加入汉剧和徽剧的戏班,或者挂着京剧等别的剧种的名进行演出。这样,粤剧中的梆子腔和簧腔开始合流。后来,粤剧中二簧的成分甚至超过了梆子。清咸

丰十一年(1861)禁令稍弛,本地班再度兴起。同治年间(1862-1874),粤剧艺人又公开组班演出,其班社曾到过河南、浙江、广西、云南、湖南、安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辛亥革命期间

粤剧艺人受春柳社新戏(文明戏,即早期话剧)的影响,组织"志士班"宣传革命民主思想。在这种新思想的浪潮下,粤剧开始改良,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左右,粤剧从语言上彻底地本地化,从"戏棚官话"改为用粤语,演唱方法也改为本嗓,放弃了梆子腔用假嗓的唱法。梆子和二簧都唱低八度,使梆子和皮簧在风格和唱法上统一起来。

1920年前后

1920年前后,随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商业的日益发达,有些粤剧班社也以广州及香港、澳门等大城市为活动据点,习惯上称之为"省港班"。"省港班"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都市的大剧场里演出,大量吸收文明戏、话剧和电影的手法,从音乐唱腔、角色行当、表演程式、舞台布置到演出剧目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的基本声腔以梆子二簧为主,但是也保留有其他的民间说唱曲调,引进了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伴奏乐器还使用了小提琴、萨克斯、电吉它、爵士鼓等西洋乐器。表演程式大为简化。角色行当由原来的十大行当,变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剧目的编排要照顾到六大台柱的戏分。剧目上大量地编演新戏,传统戏很少上演。新戏大量改编自电影、外国小说、通俗话本、话剧,还有一些杜撰的剧目。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1933年,粤剧出现首个男女合班,打破男班、女班分台演出和男性反串旦角的局限,诞生真正意义上的旦角演员,而且唱腔改假声为真声演唱的“平喉”,基本上转为使用广州方言演出。20世纪30至40年代,是粤剧发生重大变化的二十年。以薛觉先、马师曾为首的一批粤剧艺人,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