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检测讲评(精选)
论语十则讲评课
3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4
8
3
3
A组A. B组A. C组B .D组B
A组B组C组D组
A组B组C组D组
A组B组C组D组
A组B组C组D组
存
在
问
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注音、解词、翻译句子等基础知识出错率较大。
2、应变能力较差,对课文中的句子变换一下问法就不知该写哪句了。
3、对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的句子分不清。
4、主观性题目,如怎样看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无话可说。
补
救
措
施
1、对出错较多的题目,集体订正、强调。
2、对变换问法的题目多加练习,同时让学生自己讨论还可能怎么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3、主观性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但一定人注意自圆其说。
错题
难题
解析
1、解词中通假字的错误:
齐都中学讲评课
课题
《论语》十则
案序
讲评
目标
1、明确测试题中容易出错的题目类型。
2、分清《论语》十则中哪些是讲学习方法,哪些是讲求知态度,哪些讲修身做人。
3、通过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讨论与理解,培养学生宽以待人的品质。
讲评过程
成
绩
分
析
班级
人数
A
B
C
D
E
小组综合评价
1.3
40
22
8
3
5
2
A组B. B组C. C组C. D组A.
知 女
2、曾子认为“士”会“任重而道远”,为什么?
3、你怎样看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思
《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第一章:学而篇1. 什么是“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答:这句话是指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能够真正理解并从中得到乐趣。
2. 孔子认为的“学”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答:学应该是持续的,要时刻勤奋研究并实践所学的知识;学应该是全面的,要不只局限于某一领域;学应该是有实际应用的,研究的知识要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3. 孔子提出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答:孔子提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全面发展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使人具备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
第二章:为政篇1. 孔子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答: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仁爱、公正、诚信、智慧等品质。
他认为政府官员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倾听民意,恪守公正,善于智慧地处理问题。
2. 孔子对于政府官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答:孔子认为政府官员应该具备品德高尚、能力优秀的特点。
他强调官员应该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不是仅仅看重出身或财富。
3. 在孔子的理念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质?答:孔子认为仁爱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质。
他主张官员应该以仁爱心为核心,关心民众的福祉,以实际行动来造福社会。
第三章:八佾篇1. 八佾是古代什么样的仪式?答:八佾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仪仪式,多用于君主和贵族的庆典活动中,以示庄严和尊贵。
2. 孔子对于八佾的态度是什么?答:孔子认为八佾是一种体现君主尊严和社会秩序的仪式,他重视它的意义并且主张恪守礼制,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文明秩序。
3. 孔子如何看待礼的重要性?答: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体现。
他主张通过恪守礼节,人们可以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第四章:里仁篇1. 孔子对于“仁”的理解是什么?答: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具备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品德。
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宽容和尊重,以及对道德原则的坚持。
2. 孔子认为“仁”应该如何实践?答:孔子主张通过修身养性,关心他人,尽己所能地为他人谋福利,以及遵循道德准则来实践“仁”。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讲评(文言及《论语》)
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 【参考译文】 (当世的医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 (他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推究前人这样 说的原因。
【评分标准及细则】
其中“率”“成说”“原”“所以”,每错一处扣1分; 整句表达不通顺扣1分;4分扣完为止。
答案示例 (3分)
1.大多是按照前人形成的理论来应用它, 没有有心得进而能说 明它这么说的原因的医生
2.都按照以前人一贯的说法来使用它们, 没有能在心中有所领 悟来解释这样说法的原因
3.他们大都按照以前的人已完成的说法理论并用它们,没有自
己的心得却能推究那些理论的原因。
4. 草率地按照前人通行的说法来用药治病,没有自己的心得不 能追究理解它们这么说的原因。
6分
1、作者听到他的议论博大而不繁琐,精妙且通俗易懂;2、庞安 时想把扁鹊之言《难经》留给后人,于是著了万字的详细解说(1); 3、他观察草木的习性与人的五脏所宜的疗法,将其归整编撰,著书 《主对集》 (1) ;4、根据古今伤寒的改变以及新草药的发现,对 《伤寒论》与《本草纲目》进行了补充(1) (1) 。他的著述丰富 (1),学说内容完备详尽(1),既有自己的思想又丰富了前人的经 验,所以作者对其感叹。
5分
1、庞安时阅读研究世间所有的医书,并按照自己的比较和见解推 荐了理论深刻的扁鹊的《难经》,做了《难经解》进行解释解读(1); 2、庞安时详细地把草药分类与每种草药可以治疗的病症,和人体的五 脏一一对应,著有了《主对集》(1);3、庞安时补充和完善了张仲景 的《伤寒杂病论》(1);4、庞安时作《本草补遗》补充和完善了李时 珍的《本草纲目》(0);5、庞安时补充、解读了许多古典医学著作, 并自己成书(1),涉及到病理、草药、临床等多个方面(1),堪称完 备。
论语7-8小测讲评
《论语》第7-8章测试题讲评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1)这两个选段共同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答案:(1)体现孔子“安贫乐道”思想。
(2)孔子把富贵比作浮云,你如何理解这个比喻?(2)浮云轻飘淡然,聚散无常,且在天上,高不可及。
孔子把不义得来的富贵比喻为浮云,可见孔子认为,不义得来的富贵转瞬即逝,对自己而言无足轻重,自己不会刻意追求。
孔子借此比喻表达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用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
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
C. “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搏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的。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勇”的理解。
【答案】1、A(孔子认为,只有他和颜渊才能做到。
) 2、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
(“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5《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基础测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可以兴.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答案】B 【解析】敏:勤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答案】D 【解析】虑:思虑精详。
3.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答案】B 【解析】《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4.下列与《礼记》《大学》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成书于汉代。
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C.《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与《春秋》《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
D.《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八条目。
【答案】C 【解析】“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不包含《春秋》。
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答案】(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论语〉选读》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doc
《〈论语〉选读》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默与略二、句读检测9、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 “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 Eh “是知津矣。
”三、诵读体验(4分,每个空格1分)10、主谓倒装悲凉(年老体衰,四处碰壁)感叹(礼乐崩坏)周礼四、课内阅读(12分)11、(3分)(1)对老人的尊称(2)立(3)保存......... 的纯洁12、(3分)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
13、(6分)略五、课外阅读(9分)14、(3分)(1)馈赠(2)同“智”,智慧(3)相当于“之于”15、(2分)阳货想通过送孔子小猪的方法迫使孔子来见他,他见孔子的目的是劝孔子和自己联合,出来为他办事。
16、(4分)言之成理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19分)17、对人们亲近文化感到欣慰(答出“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也可);对看经典不是为了经典本身及其意义与价值,而是为名人的签名、名人的解读甚至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感到悲哀;对这种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运作方式的批判。
(每点2分)18、文化快餐,缺少营养(方便面能充饥但营养不够,长期吃会营养不良;不阅读经典原著,就不能理解文化真正的内涵。
意思对即可)(2分);精神追求:(1)追求传统文化的通俗化;(2)追求传统文化的速成,只要结论和能受用的东西。
(4 分)19、(1)作者为这些人接受这种快餐文化,装点门面感到悲哀;(2)作者意在对自己的观点做进一步的强调,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3)文章开头从于丹的签名售书写起,结尾又写到签名售书,首尾照应,使结构严谨。
((1)点2分,(2)(3)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20、作者对这一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持否定的态度。
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既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2分,理由4分)七、阅读点评(5分)21、讲清孔子是始终坚持礼法的,维护礼法的权威,即使碰到大家反对;同时孔子也不是一个凝滞不前的人,他的一些主张能与时俱进,符合生活的要求。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讲评(文言与论语)
在人物刻画方面,《新语》的刻画精妙(总评)。王谢二人同面对 生死的危机,王的恐状语与谢的从容神态进行了深刻的对比,突出 了谢临危不惧的品质。又以语言描写,谢的“在此一行”,展现出 他的大义凛然,与王“何计”之问产生对比。又以谢的动作描写, 仿作洛生咏,以桓温惮其旷远的心态相衬托,突出谢的淡定不惧。 以多种手法突出人物形象,传达了谢的高贵品质。
•
自弇州伯仲【4】补批以来,欲极玄畅,而续尾渐长,效颦渐失,
《新语》遂不能自主。海阳张远文氏得善本于江陵陈元植家,悉发辰
翁之隐,黜陟诸公,拣披各语,注但取其疏惑,评则赏其传神,义庆
几绝而复寿者,远文之力也。而《新语》之事,又于此乎毕矣。
•
嗟乎,兰苕翡翠,虽不似碧海之鲲鲸,然而明脂大肉,食三日定
当厌去,若见珍错小品,则啖之惟恐其不继也。此书泥沙既尽,清味
从情节设计角度: 紧扣情节设计的特点来分析,2分;
(如:虽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 节起伏跌宕,开头、结尾的照应对比等方面)
结合文段相关内容,1分; 情节设计对表现主题、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2分; 语言表达要能够体现“评点”特点,1分
在情节设计上,先抛出悬念:设酒席,备好了士兵,想要借此诛杀王谢二人。 二人提前得知了,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明知此行危险,却不得不去。又用王 坦之的表现,不知所措,问谢安该怎么办,问出了读者的心声,使人更加担 心,与人物共情。用谢安反常的表现,“神意不变”,激化了矛盾,让人忍 不住读下去,想一探究竟,谢安到底有何对策。最后讽“浩浩洪流”,乃趣
桓温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 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祚 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 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仿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张居正讲评《论语》
在这一部分,张居正对《论语》中的“治”进行了注释和讲解。他指出, “治”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所提倡的政治理念。他详细解释了 “治”的含义和作用,并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作者简介
这是《张居正讲评《论语》》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我认为这本书的阅读对于我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这些知识和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 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我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因此,我认为 这本书对我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将会伴随我一生。
《张居正讲评《论语》》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 《论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也 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 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将会伴随我一生。
“教养并重,使天下之士皆明大义而敦本善俗。”
这段话强调了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张居正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培养,才 能使天下之士都明白大义、敦厚善良的风俗。因此,他强调要教养并重,提高国 民素质和文化素养。
这些摘录是《张居正讲评<论语>》中的精华所在。它们展示了张居正对社会、 国家、历史的理解和思考。这些理解对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读《论语》 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张居正的思想和实践来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社会问题。
在这一部分,张居正对《论语》的每一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他将每一章分 为“论”、“学”、“教”、“治”四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在这一部分,张居正对《论语》中的“论”进行了注释和讲解。他指出, “论”是《论语》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他详细解释了“论”的含义和作 用,并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突破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含解析)1.(xx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
(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分)(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3分)2.(xx福建,9,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躬自厚①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注:①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分)(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4分)B组xx年高考题1.(xx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论语·乡党》:“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分)①②(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2.[xx福建,二(二),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论语》练习三讲评
《论语》练习三讲评1.就以上两章内容,请你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
孔子的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这表明,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答题参考:2.“忠”“恕”两字的内涵是什么?“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就积极方面来说的。
“恕”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
答题参考:3.在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答题参考:“推己及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4.在第二则中,孔子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答题参考:5.在第二则中,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6.C(子路性情豪爽,重朋友情谊,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答题参考:7.在这场师生对话中,颜渊的志向反映了怎样的品格?表现了孔子什么思想?颜渊富于德性修养,乐意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大众服务,而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张扬自己的功劳,具有肯奉献而又谦虚的美德。
表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答题参考:8.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答题参考: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9.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论语十二章含解析
yy《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 古今异义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3.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饭.疏食,饮水原意为:煮熟的谷类食品,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原意为:时间,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动词作名词传.不习乎yy原意为:传授,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4)形容词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原意为:旧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原意为:新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4. 一词多义(1)乐:①不亦乐.乎F____________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2)知:①人不知.而不愠F ____________②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④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____________(3)从:①七十而从.心所欲 ____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F ____________③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5. 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时习: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_(3)不亦君子..乎君子:___________(4)吾日三省....吾身吾: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yy三省: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 (5)为人谋.而不忠.乎谋:_____________忠:_____________(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__(7)三十而立.立:_____________(8)四十而不惑.惑:_____________(9)五十而知天命.命:_____________(10)六十而耳顺..耳顺:___________(11)不逾矩..逾:_____________矩:_____________(12)学而不思则罔.罔:_____________(13)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_____(14)一箪.食箪:_____________(15)人不堪.其忧堪:_____________(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_____________(17)曲肱.而枕之肱:_____________(18)不义.而富且贵义F:____________(19)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___________(20)子在川上..曰川上:___________川:_____________yy(21)逝.者如斯.夫逝:_____________斯:_____________(22)三军..可夺.帅也三军:___________夺:_____________(23)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___________(24)博学而笃志..笃志:___________笃:_____________(25)切.问而近思切:_____________(26)仁.在其中矣仁:_____________6. 文言虚词①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1)而③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④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⑤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__⑥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__①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2)之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③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__①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3)乎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yy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4)为②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_____(6)于②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7)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8)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①贤哉,回也. _____________(9)也②三军可夺帅也. _____________(8)盖.石性坚重 _____________(9)遂.反溯流逆上矣 _____________①如其.言 _____________(10)其②但知其.一 _____________(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11)不义而富且.贵 _____________(12)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①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13)其yy②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14)逝者如斯夫. 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后习题)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课后习题)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