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合集下载

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 推动安塞工业园区科学发展

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 推动安塞工业园区科学发展

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推动安塞工业园区科学发展中共安塞县委党校刘小龙高翠翠工业园区是一种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形成协同效应的工业发展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可以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设安塞工业园区是我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好安塞工业园区,既有利于增加税收、拓展财源,惠及当代,又有利于调整结构、增强后劲,泽及后人。

关心支持园区建设,人心所向;服务推动园区发展,责任所在。

为此,笔者在认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总结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搞好安塞工业园区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苏州工业园区基本概况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简称“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2.7万(常住人口72.3万)。

作为苏州东部新城,园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市中央商务区。

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取得了GDP超千亿元、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注册内资超千亿元“四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2009年,园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492亿元,增长8.1%;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512.8亿美元,其中出口241.6亿美元,继续保持了较大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18元,分别增长了13.1%和12.6%,区域发展呈现“经济持续回升、转型步伐加快、民生更加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园区以约占苏州市 3.4%的土地、5.2%的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以及1%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2%的COD排放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29•【字号】苏府[2009]76号•【施行日期】2009.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苏府〔2009〕7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和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引领、示范和支撑作用,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极端重要性(一)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苏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当前苏州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市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又存在着资源约束加剧、环境负荷加重、人口压力加大等瓶颈制约。

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其根本目的是要以苏州工业园区为引领,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努力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苏州从整体上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苏州的数字化转型如何

苏州的数字化转型如何

苏州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苏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积极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之中。

苏州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对城市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更是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苏州的数字化转型首先体现在产业升级方面。

传统制造业一直是苏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因此,苏州大力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引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众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苏州的一家电子制造企业为例,过去他们的生产线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通过引入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控制,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取代了大部分人工操作,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 90%提升到了 98%以上。

同时,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在服务业领域,苏州的数字化转型同样成果斐然。

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数字物流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苏州的电商平台不断涌现,为本地的特色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数字金融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发展。

数字物流则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苏州的数字政府建设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

政府部门通过搭建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社会需求和民意诉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同时,数字政府建设也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了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例如,苏州市民办理社保业务,过去需要到不同的部门提交各种材料,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盐城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重构经济发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

下面为大家准备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增快转相结合,通过抓项目推进、抓新特产业、抓招商引资、抓三服务、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平稳、增长较快、转型提速、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点1、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73%;开票销售2771亿元,增长89%。

增加值、开票销售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为近十年新高。

工业投资在登上千亿台阶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74亿元,同比增长206%。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居全省第一。

20**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六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在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引领拉动作用明显。

全市重点培育的30户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77321亿元,占全市的279%,同比增长953%,较定报企业面上高出493个百分点,增长面为6667%,高出全市面上2527个百分点。

其中,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全年共生产汽车4886万台,销售4806万台,实现开票销售45848亿元,同比增长987%,高出全市面上1个百分点;响水德龙镍业20**年新增开票销售2126亿元,占全县新增开票销售的517%;大丰博汇集团和北大荒油脂两家企业新增开票销售152亿元,占该市增量的30%以上。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引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_苏州工业园区结构升级案例研究_温铁军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_苏州工业园区结构升级案例研究_温铁军

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中的重要主体,在市场化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对于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摆脱“低水平陷阱”的教训,中国的苏南经验、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本文通过对园区的深入调研,系统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机理,并且提出了政府创新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性的理论思考。

①一、制度创新:“低制度”向“高制度”转换的动力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1][2]作为最主要制度供给主体的政府,因同时承担着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而相对于其他行为主体(个人和组织)在制度变迁中更体现公平性。

所谓制度创新,可理解2016年第2期[摘要]政府行为对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并不具备复制发达国家通过向外转嫁制度成本而成功转变经济结构的条件,容易陷入发展陷阱,形成难以突破的“路径依赖”约束。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本土制度创新,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结构升级,从而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实现产业利润率上移,摆脱低水平陷阱,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这个归纳对于现今的中国提出产业转型升级重任有很大借鉴价值。

[关键词]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6)02-0082-08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苏州工业园区结构升级案例研究*温铁军谢欣高俊董筱丹*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14ZDA064)、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粮食金融化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14BGJ048)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二元结构下改善社会治理研究”(15FXA003)的阶段性成果。

苏州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报告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和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确立需要遵循二个基本原则:一是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该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对区域经济贡献突出;二是从产业自身来看,该产业在市场、技术和产业关联度等方面有着持续发展空间和潜力。

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十五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56%)、机械制造(31%)、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5.8%)、造纸及纸制品制造(2.9%)、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制造(3.1%)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更以高度产业集聚规模(两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吸纳就业人口约占全区78%),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

同时,这两大产业由于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度高,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大而被国家和省市列入了新一轮产业振兴规划,加以大力扶持。

因此,为做好与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振兴规划的衔接,抢占产业制高点,形成发展新增长点,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打造创新型、生态型高科技产业园区,经调研分析,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建议报告。

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概况经过十五年开发建设,园区经济总量规模日益扩大,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两大产业发展迅速。

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不含软件)实现规模以上产值138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占苏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的19.2%,已成为园区工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形成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制造四大行业,吸引了三星、超威、日立、和舰、志合、大众、方正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电子制造企业,构建了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相关原材料、设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及以中游面板模组制造为主的包含上游材料及相关电子材料制造的产业集群(具体产业构成见表1)。

苏州工业园区工作情况汇报

苏州工业园区工作情况汇报

苏州工业园区工作情况汇报根据我所在部门的情况汇报,苏州工业园区的工作进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自从去年以来,我们的团队在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整体发展情况。

据最新数据显示,苏州工业园区在过去一年里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例如,工业产值增长了10%,新增了100家以上的新项目和企业,并且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在区域内的外贸和对外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有所增长。

总体而言,工业园区的整体发展态势依然是积极向好的。

其次是创新发展方面。

作为一个重要的创新型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一直以创新为核心动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园区在人才引进、科研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例如,我们与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了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项目,同时也开展了一些技术转移和孵化创业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的创新发展。

再者是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们一直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工作。

在过去一年里,园区加大了环境治理和绿化工作的投入,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园区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了一些绿色环保企业和项目,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任务依然繁重,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园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跟进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持续加大力度。

同时,一些环保和安全问题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相关工作。

综合以上几点,对园区的工作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汇报。

我们将继续关注园区的发展动态,认真开展相关工作,力求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也期待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共同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出现在工业园区的发展道路上。

本文将分析苏州工业园区在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困难分析1. 产业结构升级困难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许多传统产业开始陷入困境,产业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许多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时遇到了诸多困难,包括技术更新、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等。

2. 市场需求下降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传统的产品遇到了市场萎缩的问题,企业面临了销售不景气的情况。

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压力。

3. 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环保成本等各项成本持续上升,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营负担。

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方面也面临诸多难题。

4. 人才短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企业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的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存在严重失衡的问题。

这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构成了巨大障碍。

5. 环保压力增大如今,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企业的环保成本也在不断攀升。

一些企业由于环保标准不达标,不得不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另一些企业由于环保成本的增大,也面临着生产成本增加和利润减少的困境。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产业升级针对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应加大对于产业升级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2. 拓展多元化市场在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应着眼于拓展多元化市场,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领域,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政府应引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对出口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支持力度。

3. 降低成本增效益针对成本上升的困难,企业应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等方式。

苏州行业报告

苏州行业报告

苏州行业报告苏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发展潜力。

本报告将对苏州市的主要行业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经济结构和发展趋势。

一、制造业。

苏州市的制造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和新材料等领域。

苏州工业园区是该市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和设立生产基地。

随着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重视和支持,苏州市的制造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服务业。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苏州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

金融、科技、文化创意、旅游等服务业成为该市的新增长点。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为该市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同时,苏州的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现代农业。

苏州市的农业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科技成为该市农业发展的重点。

众多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为苏州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同时,苏州的绿色食品产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该市农业的新增长点。

四、环保产业。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苏州市的环保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水处理、固废处理、清洁能源等环保领域成为该市的重点发展方向。

苏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同时,苏州的环保科技企业也在不断涌现,为该市的环保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高新技术产业。

苏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成为该市的新增长点。

苏州工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和发展。

同时,苏州市政府也对高新技术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

综上所述,苏州市的各行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该市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一)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地工业园区的兴起和壮大。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以其独特的发展理念和卓越的成效备受关注。

为进一步了解该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就,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探讨苏州工业园区的特点和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苏州工业园区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成立于1994年,占地面积近288平方公里。

该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聚了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

工业园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

三、苏州工业园区的特点(一)产业结构多样化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涵盖了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不仅有大量的制造型企业,还有不少的研发型企业和创业孵化平台。

这种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不仅为工业园区带来了经济增长,也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创新驱动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型升级。

通过建设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生态环境优美苏州工业园区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积极推行绿色发展。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此外,工业园区还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推广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一)良好的政策支持苏州工业园区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通过实行减税降费、研发补贴和创新基金等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项目入驻。

同时,政府还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投资咨询、人才引进、行政审批等全方位的支持。

(二)高水平的人才引进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了一支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转型升级年度报告总结(3篇)

转型升级年度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众多企业纷纷开展转型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旨在总结2023年度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主要成果、问题和对策。

一、主要成果1.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23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万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300万件。

3.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员工素质、强化风险管理等措施,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

4. 企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实施绿色生产。

202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存在问题1. 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一定压力。

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2.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过度依赖外购技术,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3. 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管理层缺乏战略眼光,内部管理混乱,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低下。

4. 企业绿色发展面临挑战。

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绿色发展措施不力,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三、对策建议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4.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员工素质,强化风险管理。

5. 推动绿色发展。

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实施绿色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2023年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产业园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

产业园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

产业园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产业园区的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集聚优势资源和企业,园区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加快创新和产业聚集,从而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本文将探讨产业园区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创新要素集聚。

例如,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技术支持等方式吸引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进驻园区。

这些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加速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交流的过程。

创新要素的集聚有助于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例如,深圳的高新技术园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高新技术园区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进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在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方面的集聚互动,促进了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经济发展。

二、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企业的成本并提高效率。

通过规模效应,园区能够集中大量的企业和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园区为例,各地政府纷纷推动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将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企业引入园区,形成完整的汽车生产体系。

这样一来,企业之间可以分享供应商、配套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从而实现规模效应。

同时,园区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和协同创新环境,也为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优势。

三、人才集聚与创业创新产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集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园区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平台等方式,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到园区工作、生活和创业。

例如,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吸引了全球众多的优秀人才进驻。

思路和路径的区别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思路和路径的区别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思路和路径的区别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目标,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开发区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载体和实现“两个率先”的具体抓手,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

江苏开发区是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产物,在全国开发区发展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

自1985年全国第一家自费创办的昆山开发区至xx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全国第一家综合保税区,无不充分体现了江苏开发区强烈的创新精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江苏开发区已经成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

开发区处于初创阶段,数量少,种类单一,坚持“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办区方针。

二是蓬勃兴起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入世”前)。

江苏抓住上海浦东开放的机遇,促进开发区从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多种类型的开发区,奠定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

三是发展提高阶段(xx年至xx年)。

江苏紧紧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推进全省开发区建设,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开发区。

四是创新驱动阶段(xx年以来)。

省委 __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江苏开发区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引擎,正加速集聚各种创新要素。

1、有利条件首先,国内外形势有利于开发区创新发展,国际 __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国家紧跟的战略规划为江苏开发区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其次,开发区集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本集中在开发区。

第三,开发区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载体,开发区加快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第四,开发区集聚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技创新人才。

第五,开发区已形成较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2、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大,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

产业振兴典型案例

产业振兴典型案例

产业振兴典型案例案例:江苏苏州的工业园区产业振兴江苏苏州市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产地之一,其工业园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产业振兴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苏州市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业园区的创新领军区。

作为苏州市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区,工业园区已成为苏州市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苏州市工业园区在产业振兴方面的成绩非常显著。

工业园区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

2019年,工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89亿元,实现利税136.6亿元,为全国工业园区中居首位。

一方面,工业园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航空产业为例,工业园区加强了对航空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建立了苏州航空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启动了数个重点项目,包括航空制造、空中交通管理、机载通信等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工业园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高质量企业落户,同时拓展对外合作,打造出国内外知名企业集聚区。

例如,工业园区引进了华为、爱立信、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全球500强企业和知名互联网企业,促进了苏州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

此外,工业园区还推动产业链优化,从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为此,工业园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苏州市工业园区在产业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国内知名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领域。

通过积极引进高质量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智改数转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智改数转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智改数转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为了更好地落实智能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1. 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建立智能工厂,加强自动化生产,减少人为操作。

3. 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

4.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5. 提升员工科技素质,培养技术精英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三、实施步骤1. 确定优先领域:根据现有生产线和发展方向,确定智能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

2. 技术选型和引进:对比分析不同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方案。

并引进相关技术和设备。

3. 测试和调整:在部分生产线上进行试点测试,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优化。

4. 推广应用:在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生产线和部门。

5.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搭建适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6. 培训员工:组织相关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员工的科技素质和操作技能。

四、主要措施1. 技术改造: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2. 数据收集与分析:建立数据中心,收集和分析生产、销售和供应链等相关数据。

3. 物联网技术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信息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5.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建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6.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培养技术精英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五、预期成果1.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2. 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3. 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以创新为笔,擘画未来蓝图

以创新为笔,擘画未来蓝图

以创新为笔,擘画未来蓝图记者向煜29年前,姑苏城东寂静的水田洼地,今日已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创新舞台上崭露头角。

信达生物、纳微科技、思必驰、华兴源创等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这里崛起,谱写了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将而立的园区又画出新蓝图:到2025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7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科技领军人才超5000人。

一串串数字,是一个个落在纸上的目标,也体现着苏州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决心。

园区的创新之力从何而来?起笔争创一流的“蓝图”,如何打开新空间?不妨带着问题,走进园区创新发展交响乐的“演奏现场”。

创新意识闯出道路 创新才有出路。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苏州人从田岸走向口岸,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跨越,走上了经济国际化的道路。

诞生于1994年的苏州工业园区,自然乘上了这个“东风”,二十一世纪伊始,外向型经济在园区发展得风生水起。

同时,大洋彼岸有一个叫作“硅谷”的地方正在不停创造奇迹,令全球称羡。

无疑,外资带来的制造加工业非常强大,但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站上时代的C位,所以园区决定与其临渊羡鱼地看着硅谷奇迹,不如退而结网来一个漂亮的“转身”。

但其也必须直面客观存在的问题:无论是陆域面积,还是自然资源,都是一个有着明显传统发展模式“天花板”的区域。

所以,要想“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条路指向性已经很明晰了——就是新兴科技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

进入新世纪后的园区先人一步“玲珑转身”——从外资“一股独大”到内外资的“双轮驱动”,从单纯依靠制造业到制造业与自主创新并重。

这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智慧,更是具有大气魄的转型升级。

属于生活的“窗纸”常常会被新的思维方式捅破,其背后是迸发出新时代的曙光。

2006年,园区的新兴产业起步,在两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基础上,探索布局当时的未来产业,属于园区的创新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经济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形势严峻。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开发开放的园区之一,也面临着经济新常态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一、困难1. 经济增速放缓:由于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增速也面临一定的压力,难以维持过去高速增长的态势。

2. 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随着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方式的转变,苏州工业园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但面临的困难也相应增加。

3. 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形势严峻: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和转型升级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关键。

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的不足、技术壁垒的挑战、产学研合作的困难等都给园区的创新和转型带来了困扰。

二、对策1. 提高园区发展质量:面对经济放缓的压力,苏州工业园区要通过提高发展质量来弥补速度的不足,加大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力度,提高园区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水平,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创新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关键。

园区应加大对创新环境建设的投入,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政策,搭建创新平台,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 加强产学研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园区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4. 调整产业结构:苏州工业园区要根据经济新常态下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挑战,苏州工业园区应加大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努力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苏州工业园区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苏州:创新引领发展优化人才体系

苏州:创新引领发展优化人才体系

苏州:创新引领发展优化人才体系
吴进军
【期刊名称】《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目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社局以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为目标,切实加大人才项目对接平台、人才基础培养机制、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

通过组织2014北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赢在苏州”国际精英海外创业大赛等活动,成功实现双向对接113个。

【总页数】1页(P58-58)
【作者】吴进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92
【相关文献】
1.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唱响未来——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J], ;
2.以建设性为创新引领,苏州广电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J], 叶伟锋
3.探究农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基层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以苏州吴中环太湖区为例 [J], 魏雅宁;王淑芮;胥璐瑶;罗语轩;吴桐
4.探究农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基层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以苏州吴中环太湖区为例 [J], 魏雅宁;王淑芮;胥璐瑶;罗语轩;吴桐
5.创新引领科技招商产业强区
——苏州市吴中区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汇报

某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汇报

某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是某工业园区的工作人员,现在向您汇报一下园区近期的转型升级工作情况。

一、园区概况某工业园区位于某市,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是本市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

园区内聚集了众多企业,涵盖了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其中包括制造业、科技创新、物流等。

二、转型升级的背景随着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某工业园区深感迫切需要实施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传统制造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不再满足发展的需要,园区需要在创新和高端制造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三、转型升级的目标和方向为了实现转型升级,某工业园区制定了以下目标和方向:1. 加强研发创新,提升技术含量:园区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园区员工的技能水平,提高整体素质。

3. 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园区倡导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4. 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园区鼓励企业扩大市场,提升品牌形象,拓宽销售渠道。

四、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为了实现目标和方向,某工业园区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

1. 投资建设研发中心为了加强研发创新,园区投资建设了一座先进的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科研条件和设施,并吸引了一批高级人才加入其中。

2. 成立技能培训中心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园区成立了技能培训中心,与职业学校合作,组织各类培训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3. 减少环境污染园区加强了环保管理,设立了环保专项基金,用于改善园区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

园区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加强品牌推广园区与市场部门合作,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包括参加各类展览会、举办产品发布会等,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

五、转型升级取得的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某工业园区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产业园区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苏州市乃至整个江苏省经济的影响。

二、苏州工业园区概述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园区占地面积288平方公里,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三、发展历程1.初期建设阶段(1994-2001年)苏州工业园区的初期建设注重引进外资,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

同时,园区推出了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企业落户。

园区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和政府支持,取得了初步的发展成果。

2.高速发展阶段(2002-2024年)这一阶段,园区加大了对人才、科技等资源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同时,园区也加强了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

园区的发展迅速并且多元化,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3.转型升级阶段(2024年至今)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转型升级。

园区提出了“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绿色发展。

园区还加大了对专业市场、研发机构等的建设和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

四、成功因素分析1.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前来投资。

政府还加大了对园区的投资力度,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支持,为园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人才引进和科技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加强了与其之间的合作交流。

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园区能够更好地获取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

园区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推动了园区的创新发展。

3.产业链完整和创新链丰富苏州工业园区围绕产业链的完整和创新链的丰富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发布时间:2010-03-02 10:49:47 上海开发区协会【大中小】
作者:苏州日报燕冰宗文雯
【转型进行时】
15年,5家工厂、1个研发中心、1个全球分拨配送中心,三星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发展轨迹悄悄地划出了与园区转型升级相吻合的微笑曲线。

1995年,韩国三星投资1.5亿元在园区设立的第一家企业三星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破土动工。

接踵而来的是三星家电、显示器、笔记本的制造基地,园区成为三星集团海外最大的制造车间,2005年苏州工厂成为三星笔记本电脑全球唯一生产基地。

尽管到2003年三星半导体园区工厂生产的产品技术与母公司实现了同步,尽管生产的是具有先进技术的电子产品,然而,园区仅仅是把车间操作工的角色扮演到了极致。

转机,出现在了2006年。

三星集团将研发中心也转移至苏州,进一步降低成本,达到零库存的生产管理运作。

园区三星的研发力量占到三星总部研发机构的10%。

2008年,三星半导体全球分拨配送中心来了。

作为物流分配调送的心脏,这个机构原先仅设立在韩国本土和香港。

制造业投资项目的成功和发展需求,使研发机构和物流中心的进驻成了十分必要的步骤。

2009年10月,三星电脑在园区的新研发大楼启用,三星集团越发加快了研发本地化的步伐。

苏州研发中心内的研发人员也将从原先的200名增至300名,而且研发规模将与韩国总部平分秋色。

未来的趋势是,三星在园区的研发中心规模将超过韩国总部。

从简单制造,逐渐开始生产高端产品、研发高端产品,集生产、研发、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昔日的车间操作工要摇身变作“全能运动员”。

【下一站展望】
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延伸,是园区给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定下的明确目标。

经过多年招商引资,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更以高度产业集聚规模,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成为园区主导产业。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园区主导产业升级转型将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能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

产品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内外销相对均衡,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称得上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新生儿”成为创新发展强力引擎五大新产业锁定的都是高端领域
【转型进行时】
纳米,这个词近两年热得烫手。

在园区,一股新生力量正实实在在凝聚在她的旗下。

盟泰励宝光电公司,是一家半导体照明中下游应用产品的开发与工程应用的纳米光电企业。

据公司总经理张迎春介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半导体照明器具的散热难题,并且能够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利用配光技术提高配光设计精度。

如今,盟泰励宝已在园区生物纳米园内建立了研发机构。

公司2010年销售额预计可达5000万元,2011年至2013年公司有望以每年40%以上的规模增长,利润率高于20%,公司计划2014年进入上市筹备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盟泰励宝光电公司的制造工厂并没有放在园区,而是仅仅设立了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

纳米产业是近几年园区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用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的话来说,园区就是要聚焦纳米产业,要把纳米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规划上,园区把纳米光电新能源产业确定为园区纳米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以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电池为主要方向,以通用照明、大屏幕液晶LED背光模组和自主薄膜电池装备为突破口,培养一批有高端自主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管,园区大多数纳米企业成立不过一到两年的时间,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新生儿”将成为园区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

【下一站展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从制造高地向创造高地转变,园区把目标瞄准了拥有自主创新巨大活力的新兴产业。

《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软件与动漫游戏、融合通信、生态环保5大新兴产业。

其中以生物纳米园为主要载体,综合布局工业区和桑田岛产业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为主要研发机构,以生物纳米园为载体,发展以纳米光电新能源为重点的纳米技术产业;以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等为主要载体,发展融合通信、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等产业;以中新生态科技城为载体,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到2012年末,园区将初步形成5大新兴产业集群,在部分重点领域形成领先的创新技术、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较高的市场份额,在生物医药、软件及动漫游戏、融合通信等领域建成1~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基地。

企业总数达1100家,新兴产业产值达350亿元,其中5-10家超10亿企业,50家以上超亿元企业,5-10家企业上市。

“弹丸之地”化身“吸金器”金融和物流“担纲”现代服务业
【转型进行时】
翻开入驻园区的银行目录,从工、农、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到渣打、汇丰等外资银行,无一不被园区“收入囊中”。

2009年,东吴证券、交通银行苏州分行两家金融机构总部大楼在园区CBD奠基,民生银行也买下了湖东一整栋写字楼,准备将苏州发展的总部搬迁至湖东。

园区CBD的金融业发展势头愈发“凶猛”,园区更是外资金融机构争相聚集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园区目前已拥有12家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的数量更是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二。

园区已经形成了门类基本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据统计,目前园区共有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担保、投资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46家。

在这些金融机构的带动下,园区货币信贷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也逐渐起步。

金融业的繁荣是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园区的现代服务业规划版图中,金融业成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借助环金鸡湖CBD开发的天时地利,园区将进一步加大金融业的聚集发展势头。

未来,金融产业将发展为园区支柱产业和CBD地区的主要经营业态。

园区的发展目标是,用三年时间,使园区成为全省机构最集聚、功能最全面、创新最活跃的区域性金融创新区。

【下一站展望】
调整产业结构,是园区转型升级的题中之意。

马明龙告诉记者,金融和物流将会是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园区将抢抓国际服务业转移、世博会以及苏沪同城效应逐步显现等机遇,发挥园区中新合作、制造业基础雄厚、宜居宜业环境等优势,以环金鸡湖CBD为集聚区,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区域金融创新区。

与上海错位发展将是园区金融服务业一个重要发展定位,例如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股权基金、私募基金以及金融后台服务的引进上。

物流产业的发展则将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区,建设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示范区。

园区已经具有较强实力的服务外包产业还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争创制造与服务联动发展、离岸与在岸同步开拓、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的“中国模式服务外包产业第一园”。

文化产业则重点发展动漫游戏、影视演艺、传媒出版、创意设计、会议展览等。

根据规划,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将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2年达到38.5%,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24.1%;现代服务企业数达到2500家,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

届时,园区将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齐驱并进、共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短评
又一份“天价”规划
转型,往哪里转?这个答案可以给得很泛泛,框出几个普通人都知道的大而无当的范围、方向。

在园区,这个答案要到她的首个产业规划中去找。

规划先行是园区的金字招牌,也是发展经验。

凭借一份详细、专业、高水准的规划,前15年,园区的发展一直走在同类开发区的前列。

如今,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下一站去哪里?园区人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出炉前,仅调研时间就近一年。

对于转型,园区人慎之又慎。

从对园区发展的意义而言,这一份产业规划的价值并不逊于当年花费千万元天价而得的建设规划。

目标明晰、定位准确,是园区规划共有的特点。

严格执行、超前完成,是园区执行规划共有的特点。

在又一份“天价”规划的指导下,园区转型升级的下一站,仍将站立在经济发展的潮头,继续引领者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