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

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

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篇1教学目标:1、认识藏、呈等11个生字,学写寸、呈、幻等13个生字。

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右结构的字,幻书写时注意“幺”和“纟”的区别。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怎样介绍奇妙的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头、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的世界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引起答案。

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有无数的宝藏和财富。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丽。

(板书:22、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运用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9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两段,随机正音。

3、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思考作者从那两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预设:学生答案会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世界的奇妙。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各种奇妙现象,包括四季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世界的奇妙。

2.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学会生字、新词。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交流讨论: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ABB”、“ABAC”式词语。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1. 四季变化2. 动植物的生长3. 自然界的奥秘七、作业设计1. 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积累好词好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3篇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3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3篇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我的说课将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是教材分析,二是目标分析,三是教法与学法分析,四是学情分析,五说教学流程分析,六是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人教部编版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的彼得·西摩。

这一单元以“探索、发现”为主题,共编排了3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

而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

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

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二、目标分析结合本册教材及本单元的具体内容,我设定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文章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学生都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

所以,如果让学生来写,往往写不具体,难以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而本课教学,就是要结合课文,让学生也随作者感受到,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充满了神奇,要真正领悟世界的奇妙,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还要从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2. 生字、新词: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运用。

3. 写作训练: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生字、新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堂发言: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课文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5.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2. 课文主题: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3. 生字、新词:略4. 写作方法:略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新词。

2. 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段话。

3. 收集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案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生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一二板块,第二课时完成三—五板块。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比较课题,突出“奇妙”。

出示“我们的世界”,指读。

添加“奇妙”一词。

学生比较朗读,感受重音的转移表明了意思的变化,突出“奇妙”二字。

在大多数人看来,世界不是“平常”的吗?再读课题,激发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周遭世界的好奇。

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出示词语:雕饰变幻刀剑普通呈现模型光芒乘凉光辉诱人圆润蜡烛借助拼音,学生自己认读字词,进行归类朗读。

分行指读正音。

注意第二行词语中“呈”“型”“芒”“乘”均为后鼻音。

3.指导重点语句或语段的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找们许多奇妙的故事……范读。

这句话逗号较多,既要作稍许停顿,又要注意语意连续。

最后一个词可适当延长,读出省略号的感觉。

生练读,评价。

这句中有个词出现了两次,是——“奇妙”,用读课题的方法读出这种感觉。

再读,生互相评价。

4.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检查:(1)每段语句之间是否连贯,让人听清楚讲了什么。

(2)是否初步读出事物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厘清脉络1.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思维导图。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1:(1)一至两人朗读课文,其余成员认真倾听,边听边圈画描绘的景物。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学生)2.观察大自然,有自己的发现。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导入课题: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大自然,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

2.课件展示自然景观图片。

3.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4.理解题眼“奇妙”。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语。

3.指导书写。

4.教师当堂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3)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师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畅谈收获。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预设:天空、大地。

二、品读感悟天空的奇妙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1)天空展示的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读文,同桌合作后交流)预设1:天空中的早晚颜色的变化太奇妙了。

早上,天空由粉红色变成蔚蓝色;傍晚天空中又呈现出金色红色和紫色。

预设2:天空中的云变幻出各种形状,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预设3:下雨后地上的小水洼如同有趣的镜子,多么神奇呀!(2)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具体的?预设1:从颜色变化来写。

预设2:从形状上观察。

预设3:按顺序来写,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奇妙。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增强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认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认读、书写,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奇妙。

3. 观察与表达: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际生活,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难点: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PPT课件、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书写和思考作业。

板书设计主题:我们奇妙的世界内容:生字词、课文摘要、重点难点等。

作业设计1. 书写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思考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世界的奇妙,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世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奇妙性和美好性。

2. 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感受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的多样性、奇妙性和美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结构。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课文内容,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主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2. 结构:课文结构图3. 重点词语: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

4. 课文主题:强调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其含义。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世界的奇妙之处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的奇特和美丽。

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

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

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第2~16自然段,分别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

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展现大地的生命力。

第17~18自然段回应开头,再次强调,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仔细地去寻找。

本文的最大特色是语言特别生动。

课文每一段都很简短,大多数段落只有一句话,却充满诗意和画面感。

比如,大雨过后,地上形成众多小水洼,这一个个小水洼却成了有趣的镜子。

通过作者的笔,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拥有了神奇,拥有了生命。

二、教学目标1.会认“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正确读写“奇妙、呈现”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三、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训练。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自然界美景,询问学生感受。

(2)总结:从老师展示的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奇妙无穷的,!这简直就是一个“()的世界”。

(相机板书课文题目:我们奇妙的世界)2.字词过关。

呈chénɡ现变幻huàn 雕 diāo饰诱yòu人光辉hu ī圆润rùn光芒mánɡ冰 bīnɡ柱刀剑jiàn 普pǔ通 tōnɡ模m ó型 xínɡ识记方法:a后鼻音:“呈、乘、型”b加一加:呈=口+王润=氵+闰辉=光+军型=刑+土c同音字:幻(变幻)——换(替换)诱(诱人)——幼(幼稚)芒(光芒)——忙(忙碌)d拆一拆:“雕”3.初读课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反思)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反思)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22咱们美好的国际教育导航[教育方针]1.自主识记生字,堆集词语,联络上下文或凭借工具书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诵课文,堆集美丽词句。

3.理清文章头绪,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触国际的美好,领会文章的思想爱情。

4.领会作者的表达办法,学习作者按必定次序捉住事物特色描绘的写作办法,感悟作者对大天然的酷爱之情。

5.引导学成长于发现美、寻觅美,激起学生对日子的酷爱之情。

[教育重难点]了解、感悟国际的美好,激起学生对国际、对日子的酷爱之情。

领会作者的思想爱情,学习作者按必定次序捉住事物特色把事物写详细的写作办法。

[教育课时] 2课时[教育预备] 多媒体课件教育进程榜首课时一、提示课题,解题引进。

1.说话导入课题。

(1)课前,教师让同学们调查大天然,下面咱们来说说自己的调查、发现。

(2)学生沟通,指名答复,鼓舞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3)展现日出、日落、动物、植物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触天然界的独特。

(倾听音乐,赏识画面,感触美。

)(4)教师小结:从方才同学们的沟通和教师展现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咱们这个国际是怎样的一个国际?(美好)今日咱们就来从来自英国的彼得•西摩的著作中感触国际的风趣,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什么呢?(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解题:你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重要?(美好——它便是咱们这篇文章的题眼。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

1.学生自在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查看生字词读音。

(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稳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语句,读通畅、流利。

(4)分天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行精确的字1.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xiàn ()là zhú ()yòu huò音。

3.默读课文,考虑:(1)课文是按什么次序写的?它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向咱们介绍国际的美好的?分别是哪些阶段?(2)画出文中不了解的词语或许不明白的当地。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的含义。

3、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大自然中普通而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好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PPT各出示天空:清晨、落日、黑夜和大地春夏秋冬的图片】我们知道课文围绕这个中心句,以时间为序,分别写了天空的珍藏,写了大地的珍藏。

请齐读: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PPT出示,背景发芽的幼苗。

】二、自主合作,品味语言1、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那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份“奇妙”?【板书:“奇妙”】现在,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写下自己的感悟。

写完后,把这些句子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开始!【巡视】(一)、理解动词,感悟变化之美学生自由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段落出示的顺序。

预设:你喜欢第三自然段中的落日余晖。

【PPT出示“一天结束了……”】“涂上”这个词语让你联想到天空像一块巨大的画布,被我们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

孩子,你喜欢画画吗?现在,你就是那出色的画家,天空就是你最得意的作品。

请读句子。

(1)文中还有许多像“涂上”这样的动词,给人一种变化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板书:有生命)有哪些词呢?同桌交流交流。

(2)你的小手举得最快,请你说。

你找到了第十三自然段的“翩翩起舞”,你认为蝴蝶翩翩起舞很优美。

(停顿)是啊,七彩的蝴蝶随着落叶舞动着优美的身姿,这样平凡的事物,因为一个“翩翩起舞”,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平凡而不平常的生命律动。

(3)还有吗?请你说,你说,你再说……【PPT呈现精彩句子:飞行、呈现、告诉、映射、变幻、颤动、飘落】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能从字里行间寻找到作者语言的秘妙,大家找到的“雕饰”“变幻”、“飞行”等词语充满了动感。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o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o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图片、听读课文、想象画面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世界的奇妙。

o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o让学生在感受世界奇妙的同时,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奇妙。

o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2.教学难点:o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景象,培养其自主发现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世界各处的风景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自己认为奇妙的世界景象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o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世界各地的了解和向往。

o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我们的世界奇妙在哪里?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o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o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o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3.细读课文,深入探究o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天空的奇妙之处。

▪引导学生想象日出、日落、云彩变幻等景象。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的感受。

o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大地的奇妙之处。

▪讨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高山、大海、沙漠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大地奇妙景象的资料。

o归纳总结,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

4.拓展延伸o开展“寻找身边的美”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或家中寻找自己认为奇妙的事物。

o分享交流: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找到的奇妙事物,并简要描述其奇妙之处。

5.课堂小结o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强调世界的奇妙和美丽。

o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继续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6.布置作业o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o以“我眼中的奇妙世界”为题,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完整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完整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课件出示2)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解题,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 2.学生全班交流。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板书:总——分——总)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奇妙无穷)【板书设计】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总——分——总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

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

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和概括。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

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如何让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浮华热闹。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7) 呈现 变幻 蜡烛 诱人 圆润 乘凉 光芒 振翅飞翔 光辉 存在 刀剑 普通 模型2. 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看看我们的世界有多么奇妙。

(板书:我们奇妙的世界)【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案+反思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案+反思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反思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意,掌握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奇妙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关爱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课文朗读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观察到的奇妙世界。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段有关奇妙世界的视频或图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奇妙世界的好奇心,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见过什么奇妙的事物?奇妙的事物有哪些特点?二). 新授(10分钟)1. 情境引入(老师手持一张世界地图)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我们将一起了解世界上各个地方的奇妙之处。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张地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图吗?学生:世界地图!老师:对的,这是世界地图。

我们生活在中国,你们有没有想过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纷纷发言。

2. 导入课文(老师展示课文标题和主要内容,并分发课文给学生)老师:看到这个标题《奇妙的世界》,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会讲些什么呢?学生:世界很神奇!老师:没错,世界确实很神奇。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的内容吧。

3. 阅读课文(学生们自主阅读课文,老师辅助解读生词和句子)4. 交流讨论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文章中提到的世界各地的奇妙之处有哪些呢?学生: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神奇的马达加斯加岛,美丽的夏威夷,还有冰雪覆盖的南极洲等等。

老师:非常好,你们说得很对。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奇妙之处。

那你们觉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学生: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生物等条件就会不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篇1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

1.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动物、植物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倾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美。

)(4)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奇妙)今天我们就来从来自英国的彼得?西摩的作品中感受世界的有趣,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呢?(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解题:你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重要?(奇妙——它就是咱们这篇文章的题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4)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世界的奇妙的?分别是哪些段落?(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小组合作,交流此文主要内容、主题和结构特点。

(强调小组成员之间要配合默契,按顺序起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者声音要洪亮,倾听者要神情专注,遇到有见地的看法及时鼓掌,有不同看法全体成员汇报完毕再补充。

)5.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收获可能是以下几点:(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第1篇】今天上《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其实应该放到后面一点上,因为从单元目标来说,很不典型。

这篇课文主要帮助学生梳理作者分了哪些方面写景物。

小陆来听,做了记录,教学流程如下: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一、导入1.单元主题、单元目标讲解:要把景物的不同方面的特点写清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2.揭示课题二、学习生字词语1.师范读本课词语,生跟读2.多音字学习:*劲 jìng 劲吹、强劲jìn 干劲3.比较词语讲解区别:*余晖*光辉4.易错字:雕饰、房檐、变幻5.理解:变幻与变化三、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2.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难懂句子的理解方法,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问题嘛?* 生:何为三桅?(师画图讲解)* 生:结尾处说“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既然是极普通的事物,怎么会找到美呢?(师:学完课问后,问题的答案就会知晓了)* 生:什么是“天空的珍藏”?什么是“大地的珍藏”?为什么要用“珍藏”这个词?(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小毛和小于提出的这两个问题,非常有质量。

这就是训练了一个多学期后的结果。

很令人欣喜。

于是这节课就顺着两个问题去教。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事物?齐读——太阳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事物?齐读——云彩5.指名读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事物?——雨水6.指名读第八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事物?——星星7.理解:珍藏(拆字组词)太阳、云彩、雨水、星星都属于大自然,作者为什么认为是珍贵的收藏?组织学生讨论8.作者写这些事物,是按什么顺序的呢?——小傅说,是按时间的变化顺序,组织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标志词(清晨、落日、黑夜)9.这些珍藏都属于天空,课文就是按照事物的不同特点在写的,具体是怎么写的呢?板书:——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云彩:奇形怪状——雨水:像镜子——星星:像蜡烛观察板书,你发现什么?学生说,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是第七单元以“探索、发现”为主题下的第一篇课文。

全文围绕着第一句话“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展开描写,通过“天空”和“大地”两方面的具体事物,按照“一天”和“四季”的时间顺序,写出了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结构清晰、语言生动。

本课课后习题体现了“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因此本课时教学时可以结合该课后题,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基于在本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而这个单元从怎么把一段话写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写清楚,是对学生能力训练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予以关注:一是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了解内容,抓时间短语厘清顺序,抓关键词句感受奇妙。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随文认识本课“呈、雕”等生字,会读“呈现、雕饰”等词语,会写“幻”字。

(二)提取关键词句整体感知,梳理描写天空奇妙的几个方面,并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三)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知事物的色彩美、变化奇,初步感受世界的奇妙,体会普通事物之美。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示单元1.听声音,猜事物(鸟叫、刮风、打雷、溪水)。

这些声音都来自于大自然,回顾第四单元篇章页导语,齐读。

看,花儿在悄悄绽放。

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2.揭示本单元学习内容,读第七单元篇章页导语和语文要素。

正如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七单元的篇章页中所说的——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

(二)揭题质疑,激发兴趣过渡语:现在我们就去寻找奇妙的世界吧!1.读课题,给奇妙换个词。

(奇特、神奇、美妙等)知道奇妙就是指“神奇而美妙”。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奇妙之处,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重点词语,做好笔记。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交流学习心得。

4. 交流分享: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世界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1. 《我们奇妙的世界》2. 课文结构:引言、正文、结尾3. 重点词语:奇妙、世界、多样性、观察、思维、想象4. 教学要点: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六、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 提高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世界的短文。

3.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世界奇妙之处的图片、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世界的奇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2. 教学不足: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

编排了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以及《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人文要素是“了解世界的奇妙,懂得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激发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我们奇妙的世界》分别从天空和大地奇妙的颜色和形状等来描写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告诉我们要发现世界的奇妙,就一定要仔细寻找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1.会认“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幻、诱、乘”等生字。

正确读写“呈现、变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了解世界的奇妙,懂得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激发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呈现、变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世界的奇妙。

五、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六、教学准备希沃课件、思维导图纸七、教学过程(一)童眼看世界,聚焦奇妙师: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1.课件播放视频,师:你们看到了怎么样的世界?课件出示:我看到了()的世界。

师:是啊!我们这个世界多么的奇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吧。

2. 板书课题,读题。

你能给“奇妙”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奇妙”就是奇特、美妙的意思。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世界的奇妙。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的人文要素“了解世界的奇妙,懂得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激发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聚焦奇妙为切入点,用大自然快速变幻的美景视频导入,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下世界的奇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彼得·西摩。

本课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

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

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资料】
赞美祖国山河壮丽的诗句:
1.赞美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赞美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乱石穿空,惊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3.赞美苏州、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姑苏城外寒山来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赞美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呈(chénɡ cénɡ) 幻(huàn hàn) 润(rùn lùn)
存(chún cún) 振(zhèng zhèn) 辉(hīu huī)
二、看拼音,写词语。

chénɡ liánɡɡuānɡ mánɡ dāo jiàn pǔ tōnɡ mó xínɡ
()()()()()
三、仿写句子。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就像一颗颗珍珠。

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还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1.上文中,主要写了()、()、()等景物。

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句,请你也来写一句:
3.仿写词语:
(1)金黄色:
(2)翩翩起舞: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小练笔。

文中有多处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句子。

请你也写一种普通的事物,写出它的美。

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呈(chénɡ) 幻(huàn) 润(rùn) 存(cún) 振(zhèn) 辉(huī)
二、
乘凉光芒刀剑普通模型
三、
一个个小巧的精灵
四、
1.树叶蝴蝶鸟儿
关注微信公众号:读书和远方,免费下载全套教学资料!
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采着花蜜。

3.(1)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
(2)翩翩起舞: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源源不断
五、
单单一朵梨花不见得很美,然而一树梨花就不同了。

千万朵梨花构成了一个雪白的整体,仿佛身穿素裙的嫦娥,在春风中伫立;微风一过,好像又在翩翩起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