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笔记

合集下载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重难点1.pH的计算2.酸碱稀释的pH的计算3.酸碱混合的pH计算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本节知识网络知识点1水的电离平衡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和OH-:H2O+H23O++OH-通常简写为:H2++OH-,水总是电离出等量的H+和OH-,从实验可知,在25℃时,1 L 纯水中只有1×10-7 mol H2O电离,即纯水中 [H+ ]=[OH-]=1×10-7mol. L-1在酸碱溶液中,+-知识点2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1、温度对水电离的影响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

25℃时,K W= 1×10-14 ;100℃时,K W= 1×10-12。

(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外加试剂对水电离的影响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

即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25℃时,K W= c(H+)·c(OH-) =1×10-143、直接增大[H+]在H2 O ++OH-平衡中,加入(酸或强酸的酸式盐或中强酸的酸式盐),增大[H+],则平衡向左移动,α水减小,水的电离被抑制,由于水的电离平衡仍然存在,K w不变,则[OH-]必然会减小。

4、直接增大[OH-]在H2 O H+ +OH-平衡中,加入碱,增大[OH-] ,则平衡向左移动,α水减小,水的电离被抑制,由于水的电离平衡仍然存在,K w1×10-14,则[H+]必然会减小。

总结:(1)在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和OH-时,能同等程度地抑制水的电离,并使水电离出的[H+ ]和[OH-]均小于10-7mol .L-1。

(2)如果一个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小于纯水,即水的电离被抑制,表明既可以是加入酸或某些酸式盐,也可以是加入碱,则该溶液既可以显酸性也可以显碱性。

〖例1〗常温的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的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肯定能共存的是()A、Cu2+NO3-SO42-Fe3+B、Cl- S2- Na+K+C、SO32-NH4+ K+ Mg2+D、Cl- Na+ NO3- SO42-〖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溶于水后能促进水的电离,碱溶于水后能抑制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时38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一水的电离(一)水的电离平衡【考必备·清单】1.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可简写为H2O⇌H++OH-。

(2)25 ℃时,纯水中c(H+)=c(OH-)=1×10-7 mol·L-1。

[名师点拨]任何情况下,水电离产生的c(H+)、c(OH-)总是相等的。

2.水的离子积常数[名师点拨]K W=c(H+)·c(OH-)中的H+和OH-不一定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而是指溶液中的c(H+)和c(OH-)。

3.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温度降低,抑制水的电离。

(2)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3)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4)实例(填写下表):体系变化条件移动方向K W电离程度c(OH-)c(H+)加酸逆不变减小减小增大加碱逆不变减小增大减小[名师点拨] ①给水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10-7 mol ·L -1,pH<7,但水仍显中性。

②酸、碱能抑制水的电离,故室温下,酸、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c (H +)<1×10-7 mol ·L -1而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 (H +)[或c (OH -)]>1×10-7 mol ·L -1。

(二)水电离出的c 水(H +)或c 水(OH -)的计算 【考必备·清单】1.当抑制水的电离时(如酸或碱溶液)在溶液中c (H +)、c (OH -)较小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

如下表:2.当促进水的电离时(如盐的水解)在溶液中c (H +)、c (OH -)较大的数值是水电离出来的。

如下表:【探题源·规律】[示例] 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 =0的H 2SO 4溶液、②0.05 mol ·L-1的Ba(OH)2溶液、③pH =10的Na 2S 溶液、④pH =5的NH 4NO 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0∶1010∶109 B .1∶5∶(5×109)∶(5×108) C .1∶20∶1010∶109 D .1∶10∶104∶109[解析] H 2SO 4与Ba(OH)2抑制水的电离,Na 2S 与NH 4NO 3促进水的电离。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的电离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是永恒存在的。

只要是水溶液,不要忽略H + 和 OH –的同时存在,注意不是大量共存。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存在有电离平衡:H 2O+H 2H 3O + + OH – 简写为 H 2O H + + OH –(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 3O + 和OH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应有K 电离= 室温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1×10-7molH 2O 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 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 (H 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 (H +)·c (OH –)=K 电离·c (H 2O) K 电离与常数c (H 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 表示2.水的离子积一定温度下,无论是稀酸、稀碱或盐溶液中室温时K W =c (H +)·c (OH –) =1×10-14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

同样K W 只与温度有关。

归纳: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

K 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③电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室温范围温度对电离常数影响较小,可忽略④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稀溶液⑤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与c (OH –)总是相等的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酸、碱、水解盐等。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c (H +)·c (OH -) 21.常温pH=7(中性)pH<7 (酸性)pH>7(碱性)2.pH测定方法:pH试纸、酸碱指示剂、pH计3.溶液pH的计算方法(1)酸溶液:n (H+)→c(H+)→pH(2)碱溶液:n(OH–)→c(OH–)→c(H+)=1×10-14/ c(OH–)→pH(3)酸碱混合:pH=7 n (H+)= n(OH–)pH>7 n (H+)<n(OH–) c(OH–)= n(OH–) - n (H+)/V混合液→c(H+)→pHpH<7 n (H+)>n(OH–) c(H+)= n (H+)- n(OH–) /V混合液→pH三、溶液的pH与c(H+)变化关系pH增大1个单位,c(H+)减小10倍;pH减小1个单位,c(H+)增大10倍;pH改变n个单位,c(H+)就改变10n倍。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知识点总结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知识点总结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知识点总结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水的电离是指在水中发生的自发的电离过程,即水分子自身发生解离产生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过程。

水的电离常数(Kw)是描述水的电离程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水的电离常数等于氢离子浓度([H+])和氢氧根离子浓度([OH-])的乘积,即Kw=[H+][OH-]。

在纯净水中,[H+]和[OH-]的浓度相等,因此Kw=[H+]^2。

在25℃下,水的电离常数的值为1×10^-14。

由此可知,当[H+]浓度增加时,[OH-]浓度减小;当[OH-]浓度增加时,[H+]浓度减小。

这表明,水中[H+]和[OH-]的浓度总是相互关联的。

溶液的pH是描述溶液酸碱性强弱的一个指标。

pH的定义是负以10为底的[ H+]的对数,即pH=-log[H+]。

pH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pH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pH值为7表示溶液是中性的。

水的pH值是7,表示水是中性的,即[H+]的浓度等于[OH-]的浓度。

当[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时,溶液呈酸性;当[OH-]的浓度大于[H+]的浓度时,溶液呈碱性。

pH值的范围是从0到14,其中pH值小于7的溶液称为酸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溶液称为碱性溶液。

溶液的pH值可以通过测定[H+]的浓度来确定。

常用的测定pH值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法、玻璃电极法和pH计。

酸碱指示剂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对溶液的颜色变化进行判断的方法。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蓝等。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溶液的pH值大致在哪个范围内。

玻璃电极法是利用玻璃电极对溶液的电势进行测量的方法。

玻璃电极是一种特殊的电极,它对[H+]的浓度非常敏感。

通过测量玻璃电极的电势,可以计算出溶液的pH值。

pH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溶液pH值的仪器。

pH计通过测量溶液中的电位差来确定溶液的pH值。

pH计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高三化学复习总结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复习总结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22/1/6
静宁二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 5 ) 在 常 温 下 , 由 水 电 离 产 生 的 c ( H+ ) =1×10-13 mol/l的溶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答: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
(6)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
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C )
A、HCl B、NaOH C、NH4Cl D、H2SO4
注意: c(H+)与c(OH-)的关系才是判断溶液 酸碱性的依据.
2022/1/6
静宁二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 溶液的酸碱性---正误判断
1、如果c(H+)不等于c(OH-)则溶液一定呈 现酸碱性。
√ 2、在水中加酸会抑制水的电离。 √ 3、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和c(OH-)。
4、c(H+)等于10-6mol/L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2022/1/6
静宁二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2013·广东高考·12)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
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
A.pH=4的醋酸中:c(H+)=4.0 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c(HCo3-)
C.饱和食盐水中:c(Na+)+c(H+)=c(Cl-)+c(OH-)
5、对水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酸性增强。
2022/1/6
静宁二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四、有关pH值的计算
pH值的计算一—— 直接求酸和碱的pH
方法:酸按酸;(或碱按碱)。
pH=-lgc(H+)
1、2SO4溶液的pH。
C(H+)=0.05X2=0.1 mol/L

(完整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完整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完整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一、水的电离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

6mol)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 (H +)=c (OH —)=1×10—7mol/L ,平衡常数O)c(H )c(OH )c(H K 2-•=+电离2。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 (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 (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 (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④电解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练习:1. 水的离子积(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 (H2O )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 (H +)与c (OH -)=K 电离c (H2O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

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

中性溶液 [H+]=[OH—]=1×10—7mol/L 酸性溶液 [H+]>[OH—] 1×10—7mol/L 碱性溶液 [H+]<[OH—] 1×10—7mol/L
pH =7 pH<7 pH>7
思考: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
【课堂练习】
判断正误
1、一定条件下 pH值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2、pH值等于6的溶液,一定是一个弱酸体系。×
4、在常温下,0.1mol/L的盐酸溶液中,C(H+)和 C(OH-)是多少?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是多 少? 5、在常温下, 0.1mol/L的NaOH溶液中,C(H+)和 C(OH-)是多少?水电离出的C(H+)和C(OH-)是多少 ?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H2O与[OH-] H2O相等
pH值计算二—— 强酸与强酸混合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1的盐酸溶液1L 和pH值等于4的硫酸溶液1000L混合pH值等 于多少?
解: pH=-lg[H+]
=-lg(1×10—1+1000×10-4)/(1+1000) =-lg2×10—4
=4-lg2 =3.7
关键: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
pH值碱性与pH值
考点一:有关PH值的计算
1、意义: 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2、表示: 用H+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 3、计算公式:pH=-lg[H+]
如[H+]=1×10-7mol/L的溶液
pH=7
pOH=-lg[OH-]
常温下:PH+POH=?14
4、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
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跟pH的关系:

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水电离、溶液酸碱性与pH》知识点总结及典例导析.docx

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水电离、溶液酸碱性与pH》知识点总结及典例导析.docx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 的简单计算;2、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 的方法,知道溶液pH 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要点梳理】要点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3 +(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2―ΔH> 0。

2H O HO+OH(2)水的电离的特点①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水的电离。

②极难电离,通常只有极少数水分子电离。

③由水电离出的H +和 OH ―数目相等。

④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可逆的。

2.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温度下,由水电离出的c(H + )与 c(OH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用K W表示。

即 K W =c(H +) ·c(OH―)。

25℃时, c(H+ )=(OH―)=10―7―1×10―14。

mol L· 。

25℃时, K W=1要点诠释:① K W与温度有关,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

25℃时 K W =1×10- 14- 12。

, 100℃时K W=1×10-14不仅适用于纯水 (或其他中性溶液 ),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② K W =1.0 ×10③在不同溶液中c(H +) 、 c(OH ―) 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 +) 与 c(OH ―) 总是相等的。

K W =c(H + ) ·c(OH ― )式中, c(H + )、 c(OH ―)均表示整个溶液中总物质的量浓度。

④ K W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mol 2·L―2,因其复杂通常省略。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 温度:由于水的电离吸热,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K W越大,但仍为中性。

(2)酸、碱: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酸或碱电离出的H +或 OH ―会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从而抑制水的电离。

(3)易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显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 K W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溶 液 中 的 离 子 平 衡 (笔记)
一、水的电离:
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是永恒存在的。

只要是水溶液,不要忽略H + 和 OH –的同时存在,注意不是大量共存。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存在有电离平衡:
H 2O+H 2O H 3O + + OH – 简写为 H 2O H + + OH –
(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 3O + 和OH –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应有K 电离=
室温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1×10-7molH 2O 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 2O 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 (H 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 (H +)·c (OH –)=K 电离·c (H 2O) K 电离与常数c (H 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 表示
2.水的离子积:
一定温度下,无论是稀酸、稀碱或盐溶液中室温时K W =c (H +)·c (OH –) =1×10-14
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

同样K W 只与温度有关。

归纳:
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

K 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③电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室温范围温度对电离常数影响较小,可忽略
④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稀溶液
⑤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与c (OH –)总是相等的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酸、碱、水解盐等。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
常温pH=7(中性) pH <7 (酸性) pH >7(碱性)
2.pH 测定方法:pH 试纸、酸碱指示剂、pH 计
3.溶液pH 的计算方法
(1)酸溶液: n (H +)→c(H +)→pH
c (H +)·c (OH -) c (H 2O)
(2)碱溶液:n(OH–) → c(OH–) →c(H+)=1×10-14/ c(OH–) →pH
(3)酸碱混合:
pH=7 n (H+)= n(OH–)
pH>7 n (H+)<n(OH–)
pH<7 n (H+)> n(OH–)
三、溶液的pH与c(H+)变化关系
pH增大1个单位,c(H+)减小10倍;pH减小1个单位,c(H+)增大10倍;pH改变n个单位,c(H+)就改变10n倍。

1、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最接近于( D )。

A. 8.3
B. 8.
C. 9
D. 9.7
[解析]:同种溶质的酸或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约为大的pH减去0.3(两溶液的pH值必须相差2以上)。

2、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的计算:
1.若pH小+pH大<14时,等体积混合后的[H+]>[OH-],则溶液呈酸性,pH混<7所以pH 混=pH小+0.3
如pH=1和pH=3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混:pH混=1+0.3=1.3。

2.若pH小+pH大=14时,等体积混合后的[H+]=[OH-],则溶液呈中性,pH混=7。

如:pH=4和pH=10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混:因为[H+]=[OH-],所以pH混=7
3.若pH小+pH大>14时,等体积混合后的[H+]<[OH-],则溶液呈碱性,pH混>7,所以pH混=pH大-0.3
如:pH=10和pH=12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混:pH混=12-0.3=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