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变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6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儿歌变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儿歌素材,如《小星星》、《小燕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儿歌进行创作。
教材还提供了绘画技巧的指导,如如何画星星、燕子等,以及色彩搭配的建议。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于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对于儿歌比较熟悉,通过儿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既能锻炼他们的绘画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的关系,学会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的关系,学会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11课儿歌变画》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儿歌素材:《小星星》、《小燕子》等4.参考资料: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的相关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儿歌吗?儿歌中有什么内容呢?然后播放儿歌《小星星》,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儿歌中的画面。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儿歌素材,如《小星星》、《小燕子》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儿歌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小燕子》、《两只老虎》、《小星星》等。
2. 绘画表现: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3. 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内容巧妙地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小燕子》,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新课展开:教师简要介绍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儿歌内容。
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歌变画》2. 板书内容:儿歌与绘画的联系、绘画创作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引导他们巧妙地将儿歌融入绘画作品中。
2.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二、新课展开在新课展开环节,教师简要介绍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儿歌内容。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小燕子》这首儿歌描绘了燕子在春天飞翔的美丽画面,我们就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个场景。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儿歌变画》展开,通过将儿歌歌词转化为视觉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
课程将介绍如何将抽象的歌词具象化,通过绘画表现儿歌中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将儿歌歌词转化为绘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升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艺术创作,增强学生对儿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 抽象转具象: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具象的绘画元素。
2. 情感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在画作中传达儿歌的情感和意境。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音频、PPT课件、绘画示范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儿歌,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歌词中的画面。
2. 新授:展示如何将歌词转化为绘画的步骤,讲解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方法,选择一首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5.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儿歌文化的重要性和艺术创作的乐趣。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课的教学重点,包括:- 儿歌歌词转绘画的步骤- 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 情感表达的方法作业设计1. 必做题: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歌词转化为绘画。
2. 选做题: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儿歌,并为其设计插画。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于歌词转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进步。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课程提供改进的依据。
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难点重点细节:抽象转具象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具象的绘画元素。
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还需要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歌词的内涵,发挥想象力,将抽象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视觉艺术表现出来。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儿歌、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儿歌的内涵,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使作品具有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儿歌中的画面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课的主题——《儿歌变画》,让学生了解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创作方法。
4. 创作指导: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给出创作建议。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将其他艺术形式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教学内容: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教学目标:提高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儿歌内涵,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
5.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具有艺术性。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儿歌、创作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儿歌的含义,并能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儿歌中的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儿歌中的形象,并能够用色彩、线条等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儿童的儿歌,并打印出歌词。
2. 准备一些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学习。
4. 提前了解学生的基础美术能力,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阶段:通过欣赏儿歌图片,了解儿歌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授课程阶段:分步骤讲解儿歌变画的方法,并给予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同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3. 课堂小结阶段: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要点,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创作素材。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延伸阶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美术课程中,如儿童画、手工制作等。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活动,展示学生的美术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儿歌的内容,用画笔表现出相应的画面,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和解读儿歌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合作完成创作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注重画面布局和细节表现。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出与儿歌内容相关的独特画面,同时引导学生们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和型号的画笔,以及绘画材料(如颜料、纸张等)。
2. 选取一首适合变画的儿歌,制作相应的PPT或视频,便于学生理解儿歌内容。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儿歌变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儿歌激发想象力,把儿歌中的内容变成一幅画。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儿歌素材,如《小星星》、《小燕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儿歌进行创作。
教材还提供了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绘画创作充满兴趣。
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但是,对于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儿歌激发想象力,把儿歌中的内容变成一幅画。
2.让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儿歌,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儿歌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示范教学法:老师现场示范绘画技法,引导学生学习。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提高绘画技巧。
4.欣赏评价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儿歌素材和相关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墨、水彩等。
2.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儿歌和展示作品。
3.老师提前学习并掌握不同绘画技法,以便进行示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小星星》,引导学生跟着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然后提问:“你们能用画画的方式表现这首儿歌吗?”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并简单讲解每种绘画技法的基本步骤和特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通过儿歌欣赏和分析,从中挖掘儿歌中的形象和情感,进一步设计并且制作幼儿画册。
这些画册不仅能够延续儿歌中的寓教于乐的特点,同时也培养并且锻炼幼儿的美术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用画的方式表达儿歌中的情感和形象;2.能够理解并且分析儿歌,从中提取形象和情感;3.能够学习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制作出美观又有创意的幼儿画册;4.能够在制作画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初探儿歌首先,老师可以播放一首儿歌《小老鼠上餐桌》,听完后,结合画面和歌词,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简单地讨论和分析。
这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儿歌的含义和情感,为下一步的制作画册打下基础。
2. 制作画册接下来,老师可以为幼儿们讲解一些制作画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比如如何使用画笔、如何选择颜料、如何设计布局等等。
然后,让幼儿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配合儿歌的情感和形象,进行画册的制作。
在画册的制作过程中,老师应该适时地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幼儿们克服一些制作上的难题和困惑。
3. 分享画册最后,老师可以让幼儿们依次展示自己的画册,分享一下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们从彼此的作品中获取更多的启发和灵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质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成果上评价,即幼儿画册的制作质量和创意程度;二是从过程上评价,即幼儿们在制作画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教学,需要让幼儿们真正掌握并且理解儿歌变画的意义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激发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说课稿5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儿歌变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儿歌《小星星》来进行绘画创作。
教材以富有童趣的儿歌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儿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对绘画充满了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对儿歌有较高的兴趣,将儿歌与绘画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儿歌《小星星》的内容,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儿歌的喜爱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对儿歌和绘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儿歌变画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内容与绘画相结合,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儿歌音频、绘画材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儿歌《小星星》,引导学生跟着哼唱,激发学生对儿歌的喜爱。
2.讲解:老师简要讲解儿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儿歌变成绘画作品。
3.示范:老师展示绘画步骤和技巧,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过程。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老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6.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儿歌《小星星》的简谱、绘画创作步骤和技巧,以及创作要求。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 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并将歌词中的元素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课程以二年级学生为对象,要求学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画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儿歌变画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与歌词内容相关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歌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歌词内容的理解: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以便将其转化为绘画元素。
2. 绘画技能的应用: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更好地表达歌词内容。
3. 创意与想象力的发挥:学生需要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画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歌词资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儿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儿歌变画。
2. 歌词分析:分发歌词资料,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歌词内容,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创作指导:讲解儿歌变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将歌词内容转化为绘画元素。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独立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歌词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含义3. 创作方法:将歌词内容转化为绘画元素4. 学生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儿歌变画方法,独立完成一幅与歌词内容相关的画作。
2. 作业要求:要求作品富有创意和想象力,能够表达歌词的含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儿歌变画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人教小学美术二上《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3)
欣赏同龄人各种优秀作品,学生畅谈感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手中材料,制作形式新颖的儿歌变画,再此要比第一课时加大难度。
四、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师评
五、课后拓展
用多种的方法绘制儿歌变画。
六、收拾与整理
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卫生。
五、课堂小结:
板
书
设
计
儿歌变画
教
学
反
思
儿歌是民间艺术家带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表达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特点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表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丽。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诵读了一些以典的儿歌,接着再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五、作业展评
六、自评、互评、师评
小组进行评议,每个同学都要说说自己印出来的作品哪些是自然效果,哪些是经过添画的效果?全班进行评议,让同学谈谈其他同学的作品及教材的作品,你看了会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让学生自己独立通过倾听儿歌进行绘画。
教学难点
创作的画符合儿歌的意境。
解决措施:采用“感知—探究—实践〞的教学策略。即: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感知儿歌?拔萝卜?的画面,体验儿歌变成画面的效果,鼓励学生探究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美术用品
内容
教学
过程
儿歌变画教案
儿歌变画教案儿歌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对儿歌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变画的方式,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培养儿童对音乐与绘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
二、教学内容:1.儿歌:《小毛驴》。
2.变画表现:描绘小毛驴的形象和情境。
三、教学准备:1.复制好小毛驴的歌词给每个学生。
2.将小毛驴的形象作为示范画挂在黑板上。
3.准备绘画用的颜料、画笔、纸张等。
四、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1.导入(5分钟)教师口头介绍今天的主题是儿歌变画,并唱一段《小毛驴》的歌曲,让学生熟悉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习儿歌(5分钟)教师将小毛驴的歌词分发给每个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这首儿歌。
3.观察小毛驴的形象(10分钟)教师将小毛驴的形象作为示范画挂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毛驴的特征,比如背上有驮着一只小兔子、尾巴又长又细等。
4.绘制小毛驴的形象(15分钟)教师发放绘画用的颜料、画笔和纸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小毛驴形象的理解,自由创作画面,可以参考示范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5.欣赏和交流(1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赏作品,鼓励学生主动分享作品和自己的创作过程,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6.评价和展示(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挑选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创作的兴趣。
7.作品保存和总结(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将作品保存好,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音乐和绘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儿歌和绘画中的色彩、形状等元素。
五、教学反思:通过儿歌变画的教学,学生在音乐和绘画中得到了综合性的艺术体验。
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提高了对儿歌文本和绘画形象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绘画和创作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整个教学过程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课 儿歌变画儿歌变画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激趣导入1.同学们小时候经常听儿歌吧,你们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儿歌,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儿歌,看谁知道的儿歌最多。
2.出示画家特伟的年画《拔萝卜》,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画表现的是哪首儿歌吗?3.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家都熟悉的儿歌《拔萝卜》,师生拍手齐读。
4.请学生读儿歌《一只哈巴狗》和《小老鼠上灯台》,如果我们把这些儿歌配上画,那就更棒了。
同学们也有好多儿歌,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一起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和神奇,出示课题《儿歌变画》。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愉快的进入到学习当中去。
探究方法1.看图说儿歌。
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猜猜是哪首儿歌,并且说出儿歌的内容。
2.根据儿歌想画面根据教师出示几首儿歌内容,请学生自己想象画面,并说一说想象的画面上都有什么内容。
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演示方法1.请一名学生朗诵儿歌《一只哈巴狗》,一只哈巴狗,站在屋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一只哈巴狗,吃完肉骨头,尾巴摇一摇,向我点点头2.教师演示如何为这首儿歌配画:(1)请学生说说画面上应该有什么形象?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只哈巴狗、一个房子、肉骨头。
(2)请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些形象更生动更形象?请学生闭上眼睛,齐读这首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内容什么背景使画面内容更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添画出适当的背景。
(4)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儿歌《一只哈巴狗》的配画作品。
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儿歌变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各种画笔的使用方法。
2.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画笔绘画,并注重细节。
3.能够感受并理解儿歌的内容,并通过画画形象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颜色的选择和运用。
2.巧妙地运用各种画笔。
难点将儿歌变成画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教学内容1.教师首先介绍本节课程的内容(儿歌变画),并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目的是学会使用画笔绘画,并将想象中的儿歌用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二步:讲解使用不同的画笔1.准备好各种画笔,例如铅笔、粗笔、细笔和彩色笔等等。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个画笔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第三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绘画1.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或者老师提供一个口胡儿歌供学生进行创作。
2.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儿歌内容转化为图像,再用画笔表达出来。
3.注意指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注意形象的细节。
第四步:分享和展示作品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于儿歌的想象和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指出不足,以便学生能够不断改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们在熟悉各种画笔并理解其用途后,进行了自由创作和分享。
学生们对色彩和画笔的控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在创作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老师点评时,学生也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特别是形体丰腴的物体,需要在绘画方面吸收更多的技巧和知识。
儿歌变画(教案)
-情感态度: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儿歌中的情感,将其转化为绘画中的色彩和线条表达;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的技巧掌握;
-知识与技能:将音乐知识与美术技能有机结合,创作出既符合儿歌情感又具有美感的作品。
举例解释:针对情感态度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情感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儿歌所传达的情感,例如,通过提问“儿歌中的夜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需要通过示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颜色搭配和线条使用的技巧,如如何用不同的蓝色调来表达夜晚的深浅变化。在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如何通过线条的流畅度来表现旋律的连贯性,从而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运用于实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儿歌的理解和绘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指导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情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儿歌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这个实践将演示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创作出表达儿歌情感的画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儿歌变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过儿歌,觉得儿歌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儿歌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儿歌变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儿歌变画(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音乐与美术融合课程。本节课以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中一年级儿歌《小星星》为基础,结合美术课程中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学习,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儿歌情感的理解。具体内容包括:
第11课 儿歌变画(说课稿)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说课稿)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儿歌变画。
通过欣赏儿歌《小兔子乖乖》及绘画表现,引导学生探索影子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变化,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变化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本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影子的表现方法•线条的表现方法•色彩的运用方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表现方法,并能够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影子;2.了解线条的表现方法,并能够在绘画中灵活地使用线条表现形象;3.了解色彩的运用方法,并能够用色彩表现物体的影子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影子的表现方法、观察与分析周围事物的影子;2.难点:掌握影子变化所带来的色彩变化和艺术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欣赏儿歌《小兔子乖乖》,使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
2. 学习内容(25分钟)2.1 影子的表现方法(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影子变化的表现方法。
2.2 线条的表现方法(10分钟)教师介绍不同线条的表现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线条的表现技巧。
2.3 色彩的运用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绘画和展示,让学生了解颜色的运用方法和影子变化所带来的色彩变化。
3. 拓展(15分钟)3.1 绘画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要求,自由发挥,并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3.2 艺术欣赏(5分钟)教师选取适当的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和欣赏,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4. 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但是,在实施教学时,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练习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儿歌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其艺术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其创作热情,提高审美能力。
3. 通过儿歌变画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儿歌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 儿歌变画的作品欣赏和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歌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儿歌变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变画PPT、儿歌变画作品案例、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彩色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儿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儿歌变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创作方法。
3. 示范:展示儿歌变画作品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学生进行儿歌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学习。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儿歌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3. 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4. 儿歌变画的作品欣赏和分析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儿歌变画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2. 写一篇关于儿歌变画的创作心得,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验。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3.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其美术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儿歌演唱:选择一首简单、活泼的儿歌,与学生一起演唱,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儿歌的韵律和趣味性。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与儿歌变画相关的小故事,如一位小画家如何将儿歌变成美丽的画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儿歌变画的作品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儿歌变画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教师需要将儿歌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清晰地传授给学生:基本技巧:介绍如何将儿歌的歌词和旋律转化为视觉元素,如使用颜色、形状、线条等来表达儿歌的情感和意境。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儿歌与绘画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2. 通过儿歌变画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儿歌变画的定义与特点2. 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3. 儿歌变画的工具与材料4. 儿歌变画的实践操作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如何将儿歌与绘画相结合。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儿歌变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儿歌变画示范作品、绘画工具、颜料等。
2. 学具:图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儿歌变画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儿歌变画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如何将儿歌与绘画相结合,并展示示范作品。
3.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讲解的方法和步骤,独立完成一幅儿歌变画作品。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内容和过程,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儿歌变画作品,要求富有创意和美感。
2. 学生需在作品上附上儿歌的歌词,并简要说明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课后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一、导入情境创设:通过播放一首活泼的儿歌,同时展示与儿歌内容相匹配的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问题引导: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和图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儿歌与绘画的结合点。
二、讲解创作方法:详细介绍如何根据儿歌的内容和情感来构思绘画的主题和构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提高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本第9页“儿歌变画”。
2. 课本第10页“作品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儿歌内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本、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图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引导学生回忆儿歌中的场景和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教师讲解课本第9页“儿歌变画”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儿歌内容,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场景和角色。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画笔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内容:绘画方法、观察、分析、创作七、作业设计1. 课本第10页“作品欣赏”。
2. 课后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儿歌变画的形式,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提高了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儿歌内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三、教学策略
本课和第九课《蜻蜓飞飞》、第十五课《我和马儿在一起》、第十六课《风来了》分别从观察、想象和联想等侧面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可以视为一个丰富“造型表现”的小单元。
儿歌是民间艺术家带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儿童画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特点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丽。
课本中选取了中国水墨动画创始人特伟的年画作品《拔萝卜》,三幅画面像动画片一样,分别以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向人们诠释了儿歌中“拔萝卜”的情景。
学生不但能感受到儿歌欢快的节奏,还能从生动有趣的画面中激发他们学习语言、进行绘画创作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本课最突出的难点就是学生创作的童画既符合儿歌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本课的教学极具开放性,因此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儿歌的意境,有创意即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课前应该让学生收集一些儿歌,有些是他们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课堂上学生一起朗读,并想
象其中的画面,接着再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促进他们想象力的提升。
针对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通过学生喜欢的儿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直观的演示,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儿歌配画的方法步骤。
本课的教学策略是:激趣──探究──演示──欣赏。
在学习中采用以下思路:课前收集儿歌──课堂上交流儿歌──根据图画找儿歌——分析儿歌内容与图画的关系——根据儿歌进行想象创作──欣赏儿歌图画,学习创作方法──学生创作──展示评价。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