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综合分析能⼒、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字表达能⼒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给定资料 2005年9⽉20⽇,新华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邀请专家与友进⾏了在线交流。
下⾯摘录了这次上交流的主要内容。
【主持⼈】各位友,⼤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如2003年⾮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次⽐⼀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次⼜⼀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专家、x×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问题及如何提⾼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相关话题,与友在线交流。
欢迎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有友问:丁部长,现在⾃然灾害和疾病发⽣越来越频繁,各界政府有没有把建⽴突发事件的机制列为考核执政能⼒的指标? 【D部长】⾸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般事故,有⼈把他混为⼀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的执政能⼒⽽发⽣问题,使⼀般事故扩⼤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问题。
⼀般情况下,政府对于⼀般情况下的各种⾃然、⼈为的相关事故都有⼀套处理程序,⽐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整套的处理程序,⼀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业化初期,⽕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灾就不再成为⼀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2006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
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点评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点评2006年1月7日下午,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招考举行了申论考试。
材料介绍了在当前我国人均GDP达1000美元情况下,整个社会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卫生、医疗、住房、教育等各种矛盾,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也显得越来越突出。
题目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不超过350字的概括。
针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对材料所提出有两种观点,要求考生对此阐述自己的看法。
围绕材料反映的问题,写1000字左右的文章进行论述。
点评:1.这题目符合我们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特点,就是温总理提出的要关注全体人民,关注贫困阶层。
要营造和谐社会,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人群将是关键。
要让大家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同样也是为了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公务员并不是高考,文字能力并不是考察的首要。
更重要的其实是考生对于国家大事、社会形势走向的把握和关注程度。
公务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关注社会问题并有所思考,这都是一个公务员的必备条件。
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回顾题目介绍了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考生以不超过150个字对材料进行概括。
针对省政府从“无为而治”到打造“有为”政府的转变,对打造“有为”政府的正确措施在6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
结合给定的材料,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进行论述。
点评:题目联系了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是目前民营经济所遇到的困境。
针对这些突出情况,如何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如何让政府从过去的“无为而治”转变为“有为”政府,考试希望考生在这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题目主要考察了考生对于民营经济的关心和理解程度,当然作为《申论》考试,写作能力也相当重要。
2006年国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D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2006年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3.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第一、第三页)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第一页准考证号的信息点;4.看清答题卡题号位置,每题都要用黑色钢笔(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1)2005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普查资料初步预算的结果,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经济普查后,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4%的增长速度,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
(2)全国政协常委安启元指出,“国有经济单位中,电力、烟草、自来水、燃气生产与供应业、电信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行业,依靠垄断经营的优势,获取比其他行业平均工资高得多的收入。
”相比之下,有些行业职工收入仅够温饱。
在全国各地中,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市是:上海(8513元)、北京(7836元)、浙江(7771元)、广东(7264元)和福建(5879元),平均为7453元,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市)的2倍还多。
(3)浙江省发改委2005年年初完成的(浙江省社会发展报告)透露,199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13倍,但到2003年差距已扩大到2.43倍。
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从单位得到的各种实物收入、享受的住房公积金,城乡居民间的收入水平差距更大——初步预算,已超过2.6倍。
报告称,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指定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人均GDP的标准值应在3000美元以上,而浙江离该目标尚有300美元的距离,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浙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最大掣肘。
公务员 国家 2006 申论 答案及解析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参考答案一、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
(30分)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解析:本题是一道概括题,要求考生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考查考生概括归纳能力。
给定材料是一篇与某专家部长的网上聊天纪录,内容是关于政府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问题。
由于材料的表现形式为聊天实录,因此,内容更加庞杂分散,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获取信息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概括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这些方面:第一,全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情况;第二,这些内容反映的问题;第三,对这些情况、问题的意见、评价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政策等。
参考答案:D部长做客新华网,就突发公共事件问题与主持人、网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的突发事故,是指因为缺乏必要的防范机制而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
第二,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源一是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二是社会矛盾。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缺乏相关的预防机制和应对机制。
第三,要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第三,要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就必须引导公众树立危机意识;确保政府一定的财力储备;建立完善的应急动员机制;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界限,把政府责任与民间自救相结合。
第四,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也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其根源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机制不够完善。
要有效应对社会根源引发的突发事件就必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妥善处理和解决就业问题;突出政府责任,处理好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
总之,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就必须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制定国家总体应急预案;要保证党政统一领导体制的有效性;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峰期,虽然我国快速反应机制先进,但相关体制问题仍需要改进。
2006年浙江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完整+答案+解析】
2006年浙江省党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2004年8月15日,新浪网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在网民的投票中中认为不合理和合理的得票比例为悬殊的90.85%对0.45%。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既无公家车可坐,亦无私家车可开,天天坐着公共汽车或者骑着自行车甚至只靠两只脚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为生存奔波的最广大的民众,会有几人出现在这90.85%或者0.45%的中间?下列陈述,不能从文意中得出的是:A、在网络话题中,少数人的意见往往可以被认为是多数人的意见B、作者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是不合理的C、网络所反映的民意难言是真正的促销,其可靠性值得怀疑D、作者对“机动车负全责”条款采用网络调查这种方式进行持否定态度2、李熬写《北京法源寺》,最后说:艾略特_____小说到了福楼拜和詹姆士之后已无可为,但那还是七十年前说的。
艾略特若看到七十年后现代影视的挑战,将更惊讶于萧索在视觉映像上的落伍和在传播每体上的败绩……那些妄想靠小说笔触来说故事的也好、纠缠形式的也罢,________。
依次填入短文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为:A、已咬定其实都难以挽回小说的败局B、已咬定都将直接加速小说的全面溃败C、曾经怀疑其实都难以挽回小说的败局D、曾经怀疑都将直接加速小说的全面溃败3、虽然政府已经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时常经济程序,并且时常秩序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在某些方面和领域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例如,偷税、骗税、商业欺诈、逃避债务、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时有发生,而假冒伪劣商品、文化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也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应……这段话后,作者最有可能会得出哪个结论?A、政府部门需要近一步转变职能,政事分开、政企分开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必须得到加强C、政府必须加大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力度D、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4、决定健康水平的变量很多,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
2006年浙江申论参考答案和范文
材料介绍了在当前我国人均GDP达1000美元情况下,整个社会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卫生、医疗、住房、教育等各种矛盾,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也显得越来越突出。
题目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不超过350字的概括。
针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对材料所提出有两种观点,要求考生对此阐述自己的看法。
围绕材料反映的问题,写1000字左右的文章进行论述。
点评:1.这题目符合我们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特点,就是温总理提出的要关注全体人民,关注贫困阶层。
要营造和谐社会,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人群将是关键。
要让大家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同样也是为了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公务员并不是高考,文字能力并不是考察的首要。
更重要的其实是考生对于国家大事、社会形势走向的把握和关注程度。
公务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关注社会问题并有所思考,这都是一个公务员的必备条件。
参考范文1公平与效率: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愈益拉大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的观点以来,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争论就没有中断,而且随着我党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如何对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俨然成为一个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问题。
笔者也在不断地思索,时而有一些想法,在此提出,希望有助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和非历史的统一;二者在统一过程中何者“优先”、何者“兼顾”必须视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而变化,而不能一成不变。
一、中国的国情:探讨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有关理论,在一种纯粹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或经济统计数学模式中推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式,即使推演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存在于所谓一般的、理想的或线性的经济环境中,而是存在于非常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之中的。
2006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 分钟,作答11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2005 年9 月20 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 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 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 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 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D 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详细解析三、问题: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
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0分)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对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规定篇幅内。
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做答,否则扣分。
(30分)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字数在1000-1200之间。
(40分)参考答案评析此份答案为中等档次的试卷答案。
对于和丁部长观点不一致的选项,该考生能够正确并完全的选择出来,能保证得到中等分数,但要拿到优秀分数,此答案尚欠妥当。
主要问题是,分析不够深入,过于简单。
而此题要求400字的篇幅,绝不是用三言两语就可以打发的,考生最好要用自己的分析,故此份试卷只能列为中等档次的试卷。
参考例文3网友甲、丙、已的观点与丁部长不一致。
网友甲认为海啸、地震、火灾、大雪堵路等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相关事故可以消除,从而把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而自然灾害是人力所无法消除的,我们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我们只能通过建立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危机处理机制,使损失将到最低点。
故甲的观点与丁部长有悖。
网友丙把能否安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归结为社会制度是否优越。
这与丁部长不一致。
丁部长谈到美国的飓风很大,但令人惊讶的不是飓风的破坏力,而是美国政府在长时间内不采取任何行动,而同样级别的飓风,在古巴,每次都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因为国家采取动员体制,使大家迅速疏散。
有此可见,能否安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制度并无关。
网友己认为政府应成立的专门机构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否则后果及其严重。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D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2006国考申论真题(含答案)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D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
2006年浙江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完整 答案 解析】详解
2006年浙江省党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2004年8月15日,新浪网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在网民的投票中中认为不合理和合理的得票比例为悬殊的90.85%对0.45%。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既无公家车可坐,亦无私家车可开,天天坐着公共汽车或者骑着自行车甚至只靠两只脚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为生存奔波的最广大的民众,会有几人出现在这90.85%或者0.45%的中间?下列陈述,不能从文意中得出的是:A、在网络话题中,少数人的意见往往可以被认为是多数人的意见B、作者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是不合理的C、网络所反映的民意难言是真正的促销,其可靠性值得怀疑D、作者对“机动车负全责”条款采用网络调查这种方式进行持否定态度2、李熬写《北京法源寺》,最后说:艾略特_____小说到了福楼拜和詹姆士之后已无可为,但那还是七十年前说的。
艾略特若看到七十年后现代影视的挑战,将更惊讶于萧索在视觉映像上的落伍和在传播每体上的败绩……那些妄想靠小说笔触来说故事的也好、纠缠形式的也罢,________。
依次填入短文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为:A、已咬定其实都难以挽回小说的败局B、已咬定都将直接加速小说的全面溃败C、曾经怀疑其实都难以挽回小说的败局D、曾经怀疑都将直接加速小说的全面溃败3、虽然政府已经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时常经济程序,并且时常秩序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在某些方面和领域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例如,偷税、骗税、商业欺诈、逃避债务、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时有发生,而假冒伪劣商品、文化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也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应……这段话后,作者最有可能会得出哪个结论?A、政府部门需要近一步转变职能,政事分开、政企分开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必须得到加强C、政府必须加大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力度D、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4、决定健康水平的变量很多,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臵。
二、资料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 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D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2006年国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臵。
二、资料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D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整理]2006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0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华图教育二、资料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
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D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
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
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
还有,由于中国人多,在某些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中产生的踩踏事件等等。
实际上,突发公共事件主要不是来自这个领域。
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含参考答案
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含参考答案来源:中公教育/ 更新时间:2006-04-222006年3月26日浙江宁波面试真题1、本单位邀请其他单位人员参加一个关于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行政能力的会议,你作为会议主持人应当在会议开始时说些什么?【测评要素】组织管理【参考答案】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志们:大家好!首先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会议。
大家今天能来,充分表明了对于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行政能力这一工作的重视和对我们单位工作的配合,在此我代表我们单位的领导衷心的向大家表示感谢!党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我们单位的这次会议也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前提下召开的。
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行政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执政为民的内在需求、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不断变化的需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需要、也是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紧迫需要。
我们会在这一天的时间内系统的学习中央精神、本省省情,以及共同探讨如何来增强我们的服务意识、加强行政能力。
为使我们的学习有更好的效果,我们特地邀请了党校的资深专家、和有关单位的领导来参与我们的会议,下面允许我向大家一一介绍。
此次会议的时间安排是上午九点至十二点,下午两点至六点,中午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便餐。
此次会议所需的资料待会儿在会议正式开始前会由工作人员发放给大家,请大家在我们的登记表上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以后的联络,非常感谢!好,我就说到这里,希望大家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不仅能学的充实,同时也能过的愉快!2006年3月25日浙江宁波面试真题1、北洋舰队向英国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舰,威武雄壮,邀请一个日本上校参观。
日本上校参观时,看到军舰的炮筒上挂着衣服,用白手套一摸,全是灰尘。
回日本后,上校向军部报告说,北洋舰队肯定是要吃败仗的。
请你谈谈看法?【测评要素】分析能力【参考答案】〖就事论事〗世界上最好的军舰炮筒上竟然挂着衣服,而且沾满灰尘,从这一点显示出北洋舰队军队纪律、思想作风等存在很大的问题。
2006年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参考答案解答
2006年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20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问题却比较突出,加之国际规则的不公平造成贫富差距较大。
因此国家运用法律税收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卫生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分配水平低、不合理,乱收费现象严重。
国家应当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坚持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国际公平交易。
2、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
字数不超过500。
(30分)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对二者关系的判断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
材料中体现的两种不同倾向性观点为:一,坚持公平优先。
主张吸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充分认识到经济、科技、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重视公平就业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同时指出我国由于中低阶层购买力低造成内需不足,就业率低,只有坚持公平优先,才能实现经济繁荣。
二、坚持效率优先,加快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指出计划经济时代一味追求公平的结果导致贫穷,而通过市场的引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措施,经济活跃起来,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会自动消除。
评价:前者片面强调公平,而抨击效率的弊端,是不科学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保障可以协调运行,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并且建立在一定财富积累的基础上。
中国的中低阶层购买力低除了历史原因外,还有政策、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因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社会出现了不公平因素,或者说社会分配不均,并不能否定效率的作用。
后者片面强调效率,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的,特别是垄断经济的存在,城乡、区域的政策倾斜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讲公平也不是要牺牲效率,而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坚持注重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经济成绩的同时,亦造成了很说社会问题,如果继续否定公平,忽视社会保障,不但经济无法正常运行,而且有崩溃的危险。
2006年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3.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第一、第三页)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第一页准考证号的信息点;4.看清答题卡题号位置,每题都要用黑色钢笔(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1)2005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普查资料初步预算的结果,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经济普查后,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4%的增长速度,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
(2)全国政协常委安启元指出,“国有经济单位中,电力、烟草、自来水、燃气生产与供应业、电信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行业,依靠垄断经营的优势,获取比其他行业平均工资高得多的收入。
”相比之下,有些行业职工收入仅够温饱。
在全国各地中,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市是:上海(8513元)、北京(7836元)、浙江(7771元)、广东(7264元)和福建(5879元),平均为7453元,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市)的2倍还多。
(3)浙江省发改委2005年年初完成的(浙江省社会发展报告)透露,199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13倍,但到2003年差距已扩大到2.43倍。
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从单位得到的各种实物收入、享受的住房公积金,城乡居民间的收入水平差距更大——初步预算,已超过2.6倍。
报告称,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指定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人均GDP的标准值应在3000美元以上,而浙江离该目标尚有300美元的距离,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浙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最大掣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20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问题却比较突出,加之国际规则的不公平造成贫富差距较大。
因此国家运用法律税收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卫生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分配水平低、不合理,乱收费现象严重。
国家应当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坚持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国际公平交易。
2、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
字数不超过500。
(30分)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对二者关系的判断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
材料中体现的两种不同倾向性观点为:一,坚持公平优先。
主张吸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充分认识到经济、科技、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重视公平就业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同时指出我国由于中低阶层购买力低造成内需不足,就业率低,只有坚持公平优先,才能实现经济繁荣。
二、坚持效率优先,加快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指出计划经济时代一味追求公平的结果导致贫穷,而通过市场的引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措施,经济活跃起来,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会自动消除。
评价:前者片面强调公平,而抨击效率的弊端,是不科学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保障可以协调运行,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并且建立在一定财富积累的基础上。
中国的中低阶层购买力低除了历史原因外,还有政策、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因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社会出现了不公平因素,或者说社会分配不均,并不能否定效率的作用。
后者片面强调效率,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的,特别是垄断经济的存在,城乡、区域的政策倾斜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讲公平也不是要牺牲效率,而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坚持注重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经济成绩的同时,亦造成了很说社会问题,如果继续否定公平,忽视社会保障,不但经济无法正常运行,而且有崩溃的危险。
总之,我们既要讲效率,又要坚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尤其要防止以发展经济为名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行为。
坚持效率和公平协调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满,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50分)坚持社会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破了平均主义的羁绊,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大国。
但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项数据,目前中国基尼系数为0.15,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占人口20%的最贫穷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
同时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自2003年以来急剧加大,目前已达到第二严重的“黄灯”警戒水平,今后五年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讲恶化到“红灯”危险水平。
应当看出在世界各国的这场拉力赛中,中国还是存在较大不足的,其原因主要为:1.观念上,一直以来过分注重效率而忽略或者放松了公平,一位市场经济就是经济发展,没有考虑到全面的整体的协调。
2、不科学的政绩观在作怪,只要把GDP搞上去,就以为万事大吉,盲目追求高投入。
3、国家政策上,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并实行各种税收灯优惠措施,同时牺牲农村发展城市,存在片面性。
但是应当看到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否定发展,而是要建立科学发展观,在充分认识以上问题的同时,实现公平基础上的社会再发展。
让效率在坚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努力做到:1.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观念,注重公平的发挥。
我们要勾践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只关注上层,而应该把眼光放低,把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放在及其重要的地位。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现有的政绩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以GDP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嘎展,但是社会发展却远远落在后面。
教育、科学、文化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境地,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仅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乏力,而且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
只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将人民的疾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才有可能保障经济的继续发展。
3、全面协调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的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形势明显好于西部,城市明显好于农村,一方面刺激了西部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另一方面却由于差距过大,严重打击了这些地方的积极性。
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单靠一部分区域是不行的,不是我国要建立的小康社会。
要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同时东部地区要扶持西部,鼓励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
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良性循环。
4、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步一步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人口逐步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和鼓励,从财政、税收灯方面予以支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合同用工制度,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工利益,解决农民工在务工中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医疗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利用国家、集体、个人三股合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总之,社会公平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措施,只有我们坚持在社会公平基础上发展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只有切实保障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我们要谋求的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B:1.答案提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GDP占有量非常低,资源及财富分配不均、资源享用机会不平等。
不公平主要表现在:(1)收入不公平,行业间、东西部城市间、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不均;(2)贫富差距巨大;(3)医疗保障落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4)国际上不公平的农业补贴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我国政府开始从政策上不断进行调整,建设和谐社会。
2.答案提示材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经济发展的效率要以公平为基础,当前的贫富差距都是因为发展经济过程中都只注重了效率,而“兼顾公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前需要以效率优先,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自然能解决公平的问题。
其实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者之间也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这种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效率决定公平,效率为公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平。
可见,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产物和表现,公平会随着效率的提高,不断演变和发展。
另一方面是公平反作用于效率。
具体表现为:一是公平分配促进效率提高。
二是分配不公阻碍效率提高。
就微观经济领域而言,个人对分配公平与否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其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其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就宏观经济而言,收入分配公平与否会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及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的配置。
如果一个国家出现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
相反,推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人为抹煞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上的差异,使收入差距过小,就会挫伤人们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从而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效率。
可见,只有当收入分配较为合理时,才容易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3.答案提示多方并抓,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因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1)确保公民公平参与的机会。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财富分配等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成员和不同利益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竞争规则。
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机会的不平等,或者是由不平等导致的不公平。
推进机会平等,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竞争的权利,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方面的起点公平。
必须研究更公平的社会保障政策,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真正做到“低水平、广覆盖、有弹性、惠及全体人民”。
(2)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当前,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农民工及城市普通工薪者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彻底打破行业垄断,使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与国家利益在效率原则下实现合理分配,切实解决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完善社会体制的协调机制。
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当前社会保险覆盖面仍然很低。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应着眼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尽快出台最低生活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的运作。
建立和完善低保的“准入”机制、就业援助机制、分档救助制度、动态管理机制、违规操作的惩处机制、社会医疗救助体系、低保工作组织保障等机制,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加强教育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政府要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并满足教育、公共卫生等有关方面的需求。
因此,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在农村,建立一种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低成本运行的农村医疗体系,尽快提高乡、村两级的医疗技术水平,缓解农民看不起病和看病难的问题。
再次,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一是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二是个人所得税应重点调节高收入者。
三是改革财产税制。
同时,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和完善征管制度,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漏税等行为,以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
(4)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
我们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看到公平应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制度,只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