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
1969年,在WHO的肿瘤分类中称之为上皮样平滑 肌母细胞瘤。
1983年,Mazur、Clark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叶源 性肿瘤缺乏平滑肌细胞的特征,提出胃肠道间质 瘤的概念,将GIS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 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 源性肿瘤,既往对其起源、分化、命名、
分类等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
2
近年来:细胞免疫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 这一类肿瘤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对通常用 来治疗其他部位的平滑肌肉瘤的标准化疗 方案表现耐药,其某些亚型缺乏体内其他 部位平滑肌肉瘤的特征性肌肉抗原。
.
34
三 临床表现
GISTs的发生部位:
胃 (50~70%) 小肠 (20~30%) 结直肠(10~20%) 食道 (0~6%) 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均较罕见
.
35
GIST生长部位
GIST may occur anywhere along the GI tract or elsewhere in the abdomen or retroperitoneum
.
16
HE

17
2、组织学特点
依据两种细胞的多少可分为
梭形细胞型 上皮样细胞型 梭形和上皮细胞混合型
.
18
2、组织学特点
梭形细胞占70%左右(既往被认为是平滑肌 肉瘤),细胞质丰富,核呈梭形,端钝或细 长,排列方式有编织状、漩涡状、栅栏状 上皮细胞以及圆形细胞占20%(既往被认为 是平滑肌肿瘤)。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 星芒状,细胞质丰富。

GIST胃肠道间质瘤 PPT课件

GIST胃肠道间质瘤 PPT课件

• 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GIST 的5年存活率 仅为9% 左右
• GIST对常规的辅助放化疗极不敏感,文 献报道有效率<10%
转移、复发病例的治疗
• 单纯手术治疗复发或转移肿瘤,绝大多 数将再次复发
• 应该将手术切除转移或复发灶与口服格 列卫相结合
药物治疗
• 大剂量的格列卫 (imatinib mesylate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 可能使GIST 获得更大的益处
• 格列卫在治疗复发转移或无法手术GIST 中效果显著,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其反应 多为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少有完全缓 解(CR)
• 格列卫只能控制肿瘤生长而无法完全消 灭肿瘤。 • 究竟须服用格列卫的多长时间目前尚未 清楚
原发GIST 的术前新辅助治 疗
• 格列卫新辅助治疗可以使一期无法根治 手术的原发GIST 缩小降期,为肿瘤的 二期根治切除创造机会,提高手术的获 益。
列卫。 • 对于复发或转移者,格列卫是首选, 并结合具体情况结合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R0)
• 标准的R0 根治性手术要求完整的切除所 有的可见肿瘤,包括其假包膜,无瘤操 作是降低术后复发的重要环节,手术中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避免肿瘤破溃。 • 切缘2~3cm足够
• GIST很少通过淋巴途径转移,因此不必 常规行淋巴结清扫.
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标准
• • 1. 2. • 1. 2. 3. 4. 5. Emory标准: 肯定恶性指标: 肿瘤出现远处转移; 直接侵犯邻近器官。 潜在恶性指标: 肿瘤直径: 胃间质瘤> 5.5cm ,肠间质瘤> 4 cm; 核分裂像:胃间质瘤> 5/50HPF ,肠间质瘤≥1/50HPF ; 肿瘤出现坏死; 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 肿瘤细胞生长活跃、排列密集。

胃肠间质瘤PPT课件

胃肠间质瘤PPT课件

GLI 140212049
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
• 依据瘤细胞的形态通常将GIST分为3大类:
– 梭形细胞型(70%) – 上皮样型(20%) – 混合型(10%)
• 少数病例可含有多形性细胞,常见于上皮样GIST内 • 间质可呈硬化性,尤见于伴有钙化的小肿瘤,偶可呈粘液样
编中国辑胃版肠p间p质t 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30-1037.


•鉴别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GIST
•继发性耐药需要重新检测
GLI 140212049
• 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测分子靶向 治疗药物的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
• 检测基因突变的位点,至少应包括c-kit 基因的第9、11、13和17号外 显子以及PDGFRA 基因的第12和18号外显子
组织学符合GIST,并 排除其他肿瘤,必要时 行c-kit和/或PDGFRA基
因突变检测
突变
组织学符合GIST并排 除其他肿瘤
c-kit基因和/或PDGFRA 基因突变检测
突变 无突变
GLI 140212049
GIST
编辑版ppt
野生型GIST
5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
GLI 140212049
GIST的手术适应证(一)
• 局限性GIST,原则上可直接进行手术切除;不能切除的局限性GIST, 或接近可切除,但切除风险较大或可能严重影响脏器功能者,宜先行 术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
• 位于胃的最大径线≤2cm的无症状拟诊GIST,如合并不良因素*应考虑 切除;如无不良因素,可定期复查超声内镜。对于位于直肠的<2cm 的GIST,倾向于手术切除

医学文档胃肠道间质瘤PPT演示课件

医学文档胃肠道间质瘤PPT演示课件
9 突变病人中预后最好; ➢ b. 三线治疗药:瑞格菲尼 160 毫克每天用于二线治疗药如舒尼替尼治疗肿瘤进展的患者。尼洛替尼
.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
➢ 6.新辅助治疗用于有切除可能的胃肠道间质瘤
➢ a. 术前应用伊马替尼 8-10 周能增加手术切除可能性及长期生存时间。
➢ 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鉴别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虽然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潜 在的治愈方法,在过去十年中,持续应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已显著降低本病死 亡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 DOG1 突变的意义和临床应用包括:DOG1 抗体比 KIT 抗体更敏感,尤其是在检测胃间质瘤和 PDGFRA 突变的间质瘤。DOG1 免疫反应未见于其他间叶细胞肿瘤,使其对胃肠道间质瘤高 度特异。这些数据使得许多医疗中心将 DOG1 作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在广 泛使用 DOG1 作为诊断前应确定其在其他肉瘤中的免疫反应。 .
➢ 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胃肠道间除间无 差异。中位复发时间为 12~16 个月。80% 的复发出现在术后两年内。然而,术中肿瘤破裂或腹腔内 出血显著降低了无瘤生存时间。 .
诊断方法
➢ 由于大部分转移在腹腔内,腹部 CT 扫描足以捕捉大部分的转移性病灶。由于在粘膜下生长,直视 下上消化道内镜具有挑战性且无法准确定位活检标本。
➢ 造影后,如果高度怀疑是间叶细胞肿瘤且可以切除,术前活检很大程度上是不必要的。然而,在明 显转移的病例或手术切除边缘,组织活检是定位特定突变和系统分子治疗的关键。在许多医疗中心, 超声内镜活检比经皮 CT 引导活检更多。对于组织活检,也可以考虑腹腔镜检查。获得的组织可以 用于免疫组化和有丝分裂计数分析。细针穿刺也可以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后续免疫组化染色 可用 KIT、PDGFRA、CDKN2A、PI3K 和 DOG1 标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