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课 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国古代歌曲作品鉴赏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代歌曲《阳关三叠》的鉴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歌曲及其表现特点。
2、通过对古代歌曲的鉴赏,使学生了解古代音乐、现代通俗音乐的一些基本特征。
3、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细致体会音乐作品的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本课以《阳关三叠》为基础,结合语文、历史知识和流行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介绍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展示中国古代诗词音乐魅力。
教学重点:在教学活动中了解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关系,和体会中国古代诗词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挖掘和发现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在不同层面上的关系。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视听感受法等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音乐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闪耀着人类精神的火花,而音乐和其它艺术种类的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艺术表演的片段,看看音乐是和哪些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欣赏《越人歌》《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它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
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这一首美丽的情诗。
1、与舞蹈的结合,这段舞蹈每个舞者都戴着面具,用面目全非苍白的面具表达当时青女孤独痛楚的心境,掩饰青女悲伤的心理。
2、歌声,歌者或悲凉深情或绝望愤怒的声音萦绕不绝,只用一件乐器古琴伴奏,旋律清澈简单,一唱三叹...歌声琉璃婉转,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美和朴实美。
3、歌词,这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歌词: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译文: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长江上漂。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在同船泛舟承蒙王子看的起啊!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甚至责骂我。
送元二使安西课文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课文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人文情致》第二课时——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年级】: 高一年级【授课人】:【教学分析】:教材分析:《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人音版新课标高中《音乐鉴赏》课本中第十四单元第二十五节的内容,本课涵盖中国古代歌曲的起源、发展、艺术特征、代表作品、艺术价值等内容。
主要介绍两首中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扬州慢》。
《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著名歌曲,是古代文人有感于一位从军朋友的别离之情而写的歌曲,含蓄地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的征戌徭役制度压迫下的哀怨情绪。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与初中阶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在音乐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方面普遍有所提高,对音乐作品还是能够予以一定的的评价,但是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在初中阶段所受的音乐教育有差别,再者这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内容比较陌生,和学生的实际音乐生活有距离,很难调动课堂氛围。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就显得尤为关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歌曲的基础知识,“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了解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体会中国古代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欣赏、学唱《阳关三叠》,在体验、探究、合作中学习中国古代歌曲,感受古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喜欢中国国代歌曲,热爱传统音乐,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欣赏、探究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探究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联系,感受古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喜欢中国古诗词歌曲,喜欢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感受、体验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分析古诗词歌曲创作方法。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25课黄鹤楼送别文档资料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 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 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 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 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 荡荡地流向天边……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巩固拓展
活动三: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 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 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 绝。”
29
孟浩然
(您6的89—人7品40令) 人敬仰,您 的诗篇誉满 天下。自从 我结识了您, 就一直把您 当作我的兄 长和老师。
孟浩然早年有济世之志,
但一生未曾做官。他是个洁身
杨柳依依:杨柳,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
舍的惜别之情。
4
5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市的蛇 山之巅。楼北是滚滚东流的长江, 楼左、右和楼南是繁华的市区。相 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约公元 223年,一直享有"天下绝景"的盛 誉,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 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1
22
23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24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 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 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 别之情。
25
研读共品
活动一: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完成 以下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 1.找出不懂的词语,交流解答; 2.想一想哪些词语需要重点标记 的,为什么? 3.这些词语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 感情? 小老师和小助手帮助学习。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小老师和小助手帮助学 习。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公开课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音乐作品《阳关三叠》赏析
带问题赏析,并回答: 1、哪个段落重复,重复了几遍?什么是“三 叠”?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四句古诗。(三次)上阕将王维的 原诗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
2、歌曲的音乐情绪如何?
依依不舍,无比眷恋,难以掩喻的悲痛心情,也说明了歌中两 位友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
舞蹈等各种形式表演。
通过这个创编活动,我们感受 到了古人的友情,同学们的友情, 懂得了友情的珍贵,由此可以看出: 友情是价
请谈谈你对音乐作品《阳关三叠》的看法和 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从词曲、表演形式、时代性意义、 是否喜欢的理由、喜欢的程度等等。
课堂总结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歌曲《阳关三 叠》,可以看出:古人在感情表达上描写的非常 细腻,感人至深。不愧是我国古代音乐中一颗光 彩夺目的明珠。千百年来传唱不绝。可见有着很 强的艺术生命力,我们通过欣赏、演唱,感受了中 国古代诗词的音乐魅力,不知有没有激发出你们 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 情。但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 懂得珍惜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更加热爱 我国的古代音乐和我们伟大的祖国。
音乐知识
琴歌
•是指在古琴弹奏下吟唱的 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阳关三叠》创作背景
• 唐朝初年,由于统治者采取了对农民的让步政策, 使得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以迅速发展。 特别是从贞观元年至安史之乱以前的一百多年间, 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顶点。但随着领 土疆域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民受征调 被压上边关,去驻守边疆,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特别是到了唐玄宗时候,政治逐渐腐败,对人民 的剥削压迫也愈加残酷。这时候,农民已经非常 贫困,再加上服兵役者所有的服装、食粮、器械 都要自备,更迫使大批的农民丧家破产,背井离 乡。被征农民又常常是老死不得回家,命运更加 凄惨。诗人王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新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五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课件
思 考:
• 歌曲上、下两阙的音乐情绪一样吗? • 哪些音乐要素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中国古代歌曲
我国的歌曲艺术,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发展了。例如:《网罟 之歌》,《扶犁之歌》,都是反映劳动生活的歌曲。夏禹治水时,他 的妻子经常唱的情歌:“候人猗兮……”,则是古人所知的最早的一 首“南音”。
夏商以后,歌曲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诗经》。思想内容 和艺术形式,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 律师、词、曲等不同发展阶段。歌曲艺术的发展为唐宋以后的曲艺艺 术,戏曲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阳关三叠》、《扬州慢》与当代抒情歌曲 《我爱你中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阳关三叠》 《扬州慢》
《我爱你中国》
风 格 上 有 什 么 不 同?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琴歌
• 随古琴的弹奏而吟
唱的歌曲。是我国古代 一种广泛流传的音乐形 式。当代音乐工作者曾 发掘整理出一批艺术价 值很高的琴歌。《阳关 三叠》就是其中之一。
《阳关三叠》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为什么叫做“三叠”?
思 考:
• 歌曲上、下两阙的音乐情绪一样吗? • 哪些音乐要素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有古
一人
个云
在: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5节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
坐看云起时,轻轻的低吟;行到水穷处,慢慢的低吟。今夜皓月当空,你 可又听到了我的低吟。低吟这渐明渐亮的星辰,低吟这浅斟慢酌的身影,低吟 这尽杯的微熏,以及一段快被遗忘的乐曲,乘一夜轻风,摇荡在你我跌宕的心 境。
古曲如梦,这舒缓、韧性*的琴音,仿佛是一份悠远,斟酌出的往事,让人 唏嘘。
等一弯清月照临,听一曲三叠阳关的苍凉情思,一个在关内,一个在关外, 纵有千万般愁丝,亦笃定了天涯海角。
7
8
9
10
小结 :
借助《阳关三叠》说说琴歌中 诗词与音乐之间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
11
12
13
14
1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17
18
19
感受并思考:
1、合唱和琴歌吟唱相比发声方法有何不同? 2、两者音乐表现力和气势有何不同? 3、合唱在人声效果上有怎样的处理?
是哪一种合唱形式?
20
21
谢谢指导!
西出阳关的是一片飘远的云,我也只能让这缠绵的云带去思念,无论走多 远,无论在那里,记得回来,记得还有故人的祝福和牵挂……
1
2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王维 深刻反映唐统治者, 当年征戍徭 役,亲友别离情怀的一首名作。
3
琴歌韵
-----《阳关三叠》赏析
4
5
6
思考:
歌曲为什么叫阳关三叠?什么是三叠? 三叠有何不同之处?(音、长短、节奏、速度) 三叠之间的进行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你可记得,那个渭城的清晨,我为你送行,在客舍,在早春,一壶美酒, 几碟小菜。你可想起,那场蒙蒙的细雨,打在古道旁,落到小巷中,我吟唱,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缕缕的雨丝,点点的记忆。
西出阳关无故人教案
教案:第十四单元------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材来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指导教师:赵燕秋(一)教学理念审美教学的实质是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情趣使之主动学习。
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打开时空的隧道,让他们沿着古曲发展的脉络,去聆听、演唱和了解我国古代的艺术歌曲,通过一首唐朝的流行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感受到友人之间美好真挚的情感和经典音乐文化的育人魅力,达到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加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选择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的教学内容。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的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
这首琴歌感人至深,在唐宋曾有轰动效应,不仅声名远播,而且成为家家弦歌、户户吟诵的“流行歌曲”,故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唱,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全曲分为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
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以同音反复作为结束音,强化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与诗的主题十分吻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和留恋的诚挚情感。
(四) 学情分析由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价值观与古代人差别较大,加之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学生很少有机会也不愿意去接触这样节奏缓慢,意味深长的古曲,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渐渐缺失,更难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使用听、赏、唱、看、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
最终通过学生自主创编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古代音乐文化之美。
(五)教学重、难点1、感受琴歌《阳关三叠》所表达的离别之情,能吟唱上阕。
2、通过赏析、体验、赛歌、答辩等形式,强化对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记忆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在DVD版古琴曲《阳关三叠》音乐声中落座观摩、师生问好!(一听)师:同学门、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高中音乐鉴赏《西出阳关无故人》说课稿.doc
高中音乐鉴赏《西出阳关无故人》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XX号考生,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编排在高中教材《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中的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本节课教材中有合唱曲《阳关三叠》,古代歌曲《扬州慢》以及相关知识——中国古代歌曲。
二,教学内容相关知识——中国古代歌曲合唱曲《阳关三叠》古代歌曲《扬州慢》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初步的了解中国古代歌曲。
3.通过聆听作品《阳关三叠》和《扬州慢》,让学生们感受和体会中国古代歌曲。
了解其风格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配合教学。
2. 初步的了解中国古代歌曲。
3. 聆听和感受中国古代歌曲,了解其风格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所以想让学生学的轻松,记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教法学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在这节课上,我主要是通过:谈话导入法,自主参与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提问法,拓展探究法等教学手段来完成我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1840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前的音乐,通称中国古代音乐。
包括原始社会的音乐、奴隶社会的音乐和封建社会的音乐。
分6段叙述,即:远古的音乐(即原始社会的音乐);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音乐(即奴隶社会的音乐);战国、秦、汉的音乐(以下皆为封建社会的音乐);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乐;宋、元的音乐;明、清的音乐。
这么算来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
由云南元谋等地发现的古猿人化石可知,大约从 100万年以前起,远古的人类就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
当最早的人类开始制造原始的工具和集体进行劳动的时候,原始的音乐便在他们的劳动节奏和劳动呼声中萌发了幼芽。
我国的歌曲艺术,也随着在原始社会产生并发展。
好了,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吧。
老师:在学习之前,首先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语文知识,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是选自哪,是谁写的这首诗。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5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件(共16张PPT)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演唱中体会诗词与节奏有何关系?音 乐与诗词的结合上有何特点?
聆听思考:
合唱与独唱相比,在音色、 力度对比、速度等方面有哪些不 同的特点?艺术表现力如何?
请结合歌曲情境创编音乐 剧。
旁白:细雨如丝,轻轻敲打着渭城街道的地面,湿润 了那一片青砖。
元二说:“摩诘,我少则半载,多则一年定然能回来, 到时我们再一起煮酒吟诗、焚香奏琴。你千万要注意身体, 莫要劳累过度。”
元二提起包袱,走出长亭走进如丝的雨中,一直向西, 行到数步,忽听王维苍凉的声音想起:“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后欣赏《扬州慢》,并搜集根据 古诗写成的中国古代歌曲。
雨中杨柳更加清新,偶尔一阵风来,吹起发丝般的柳条, 似少女的手指,想要牵住离人的衣襟。与之呼应的客店屋顶 的茅草,点点水珠顺次滴落,如同离人的眼泪,滴滴击碎青 石。
城外的长亭里坐着两个人。一个是王维,一个是元二。
沉默在空气中凝结,布设在两个人的对视中流露。良 久,元二先开口道“摩诘,我这就走吧!”
王维没有回答,他拿起酒壶,倒了一杯就给元二,自己 也倒了一杯,举起来说:“再喝一杯吧!你这一去,不知何 时才能归来,只怕我们再无对饮的机会了。”
《阳关三叠》
思考题: 歌曲的伴奏乐器是什么?采用了怎样
的演唱形式?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歌 曲为什么叫阳关“三叠”?音乐情绪是 怎样变化的?
❖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全曲分三大段,基 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 称“三叠”。每叠的前半部分(上阙)为王 维的原诗,曲调平缓、温情而含蓄。后半部 分(下阙)的旋律跌荡起伏,突出表现了悲 伤、惜别、期待的感情。
[教学研究]中国古代歌曲——《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研究]中国古代歌曲——《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年级:高二课时:1课时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一共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提升拓展-评价归纳。
教材分析:(略)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理解《阳关三叠》所表达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并愿意传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三叠”段落的“听、看、思”,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进而对歌曲的曲式、音调、旋律尝试性评论。
3、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阳关三叠》,在感受、体验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作品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以及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发现《阳关三叠》中“三叠”的情绪变化,体会古代歌曲的艺术美感,启发学生艺术挖掘思想,培养学生掌握中国古代诗词歌曲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阳关三叠》中音乐风格,了解“三叠”的情绪变化,体会古代歌曲的艺术美感,初步把握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歌曲的发展概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课间播放视频音乐《阳关三叠》,并展示画面,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
师:音乐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出现,语言音调的高低、长短为歌曲的形成奠定基础。
诗经、楚辞、乐府等中国古典音乐,组成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通过《阳关三叠》的音乐欣赏,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生:《阳关三叠》是我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乐段。
师:本节我们就欣赏《阳关三叠》,一起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
(设计意图,直接从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阳关三叠》的音乐风格)二、新课导学师:中国的千古绝唱有哪些,如何谱写出来, 生:……师:《阳关三叠》古琴版和合唱版,各自的表现风格, 学生:古琴版管平湖版:清新质朴(节奏规整,韵律方正,但这种规整又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节奏特点,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韵味,更蕴含着作者的个性表达) 吴钊版:简洁婉转(节奏简洁明快,富于变化,多用吟猱表现深情婉转)成公亮版:细腻动听(细腻丰富,弹到情深处总有折心惊骨之感)金蔚版:古雅深情(声韵和谐,非常古雅动人,表达出牵衣惜别、反复叮咛、依依不舍的一往情深)合唱版丁承运版:低徊婉恋(从形制和音色上,瑟和筝是很相似的,比筝低沉柔和,曲调显得低徊婉恋,节奏也较规整)林曦版:简古雅静(清新自然,透着一种超然,具有糊糊的特色和风格)(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不同版本,从而了解《阳关三叠》的创作风格。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5节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
12
13
欣赏对比: 《阳关三叠》与当代抒情歌曲, 什么
力度 音乐情绪
我爱你, 中国
14
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学过或听过的关于 “离别”或“送别”的音乐都有哪些?
15
谢谢
16
的伤感,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
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如
梦频,闻雁来宾.
8
每一叠由几部分组成? 两部分
三叠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 稍作变化将原诗反复叠唱三遍, 故称"三叠"。
9
第一叠
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
阕 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
第二叠
第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 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
旨酒,旨酒,未饮 心 已先醇。载驰骃,载驰 骃,何日言旋轩辚?能 酌几多巡!千巡有尽, 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 尺素申,尺素申,尺素 频申如相亲。
10
歌曲第三段内容
谱例
上阕: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阕: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 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 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
6
《阳关三叠》因诗中有“渭 城”、“阳关”等地名,此 曲又名《阳关曲》、《渭城 曲》。
1954年,王震亚将此曲改 编为合唱曲
7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情感? 人!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历
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人音版高中音乐欣赏《文人情致—西出阳关无故人》教案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毛爱华课题名称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西出阳关无故人课型欣赏课教学方法欣赏法教授法讨论法课标要求这是我国古代歌曲中的“极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教学目标1、欣赏《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让学生能熟悉我国的古代歌曲,对它产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进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标。
2 、通过聆听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阳关三叠》和自己亲身哼唱其中的音乐片断,充分体验艺术歌曲诗词、旋律、伴奏结合的魅力,学会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评价音乐。
3、通过比较能够更深地体会在表现送别场景这一特定内容上,《阳关三叠》和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导课1、创设课堂情境,倒入新课(播放民族器乐曲,学生进入课堂);2、来到诗之国、乐之邦的唐朝。
老师先背首诗,请大家猜猜我们将要拜访的是谁?3、背诵《送元二使安西》(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做背景音乐)。
目的1、学生听诗猜作者,了解作品及作者。
2、这首诗主要抒发的是什么情感?(哀怨离别之情)3、由王维原诗所表达得情感过渡到具有更多情感内容的琴歌—《阳关三叠》。
新课内容1、欣赏《阳关三叠》;2、介绍琴歌:琴歌是指随古琴的弹奏而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就是其中之一;3、介绍作曲家—王震亚。
1、感受诗与音乐的珠联璧合,领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美妙与神韵,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2、感受、体验歌曲中所渲染的那种真切地情感3、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进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标。
4、增强对琴歌的理解;5、结合歌词和旋律去感受每一叠所渲染的情感各有什么侧重点;6、从诗的角度入手了解《阳关三叠》的由来,为什么叫阳关三叠?如何理解三叠?1、教师提问: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引出姜夔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2、请学生朗诵诗词感受其中意境;3、听赏《扬州慢》。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五节 西出寒关无故人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五节西出寒关无故人课程目标- 了解《西出寒关无故人》这首音乐作品- 掌握西方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西出寒关无故人》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2. 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曲式3. 辨析乐曲中的主旋律和伴奏部分4. 聆听不同演奏版本的《西出寒关无故人》,比较各个版本的表达方式和音乐风格5. 进行乐曲欣赏和讨论,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学生们回顾上一堂课研究的内容,并询问他们对《西出寒关无故人》这首音乐作品有什么了解和印象。
步骤二:介绍乐曲背景和创作意图通过幻灯片或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西出寒关无故人》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步骤三:分析乐曲结构和曲式引导学生们分析乐曲的组成结构和曲式,解释每个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可以使用乐谱和音频示例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步骤四:辨析主旋律和伴奏部分让学生们聆听乐曲,并辨析出主旋律和伴奏部分。
可以通过引导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乐曲的编曲和演奏技巧。
步骤五:聆听不同演奏版本并比较让学生们聆听不同演奏版本的《西出寒关无故人》,并比较各个版本的表达方式和音乐风格。
可以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喜好,并讨论不同版本的优缺点。
步骤六:乐曲欣赏和讨论引导学生们再次聆听完整的《西出寒关无故人》,并进行乐曲欣赏和讨论。
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意义,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出寒关无故人》这首音乐作品,并培养对西方音乐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学生们通过分析乐曲结构和曲式,辨析主旋律和伴奏部分,以及比较不同演奏版本,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乐曲的欣赏和讨论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感受和意见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十五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西出阳关无故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词的赏析,理解诗词中表达的离别之情和人生哲理。
2. 通过欣赏王维的古筝独奏曲《西出阳关无故人》,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3. 通过作业实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作业内容:1. 完成一首诗词的赏析作业,要求写出诗词的主题、情感、表达方式、用词特点等。
诗词主题为离别,要求写出诗词题目、作者、背景、内容以及自己的感悟。
2. 欣赏王维的古筝独奏曲《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出乐曲的旋律、情感、乐器运用、演奏技巧等方面的感受,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感悟,尝试创作一首古筝曲,主题为离别,可以是对自己和朋友、家人等的离别,也可以是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
可以参考《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旋律和情感表达,进行创编。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诗词赏析作业字数不少于300字,要求真实客观,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古筝曲创作作业应按照古筝曲谱进行创编,不得随意篡改曲谱,字数不少于200字。
4. 提交作业时需注明作业题目和作者姓名,并拍照或扫描后发送至指定邮箱。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将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3. 评价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理解程度、创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作为学生音乐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老师的批改意见,及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业。
2. 学生可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向老师提出疑问和反馈意见,老师将及时回复和指导。
3.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第二十五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西出阳关无故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的赏析,理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2. 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奏,感受古诗词中的音乐美;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阅读并理解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至少500字;2. 选取诗词中的一句或几句诗,通过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与该诗意境相符的音乐作品;3.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包括朗诵诗词、演奏音乐作品以及对作品的解说。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必须与《送元二使安西》诗及音乐课程相关;2. 作业书写要工整,语言流畅,逻辑清晰;3. 音乐作品要符合诗词意境,具有音乐美,可采用乐器演奏、声乐演唱等形式;4. 按时提交作业,课堂展示要提前准备好。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标准包括书写质量、作品质量、对诗词的理解程度等;2. 将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分,优秀的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表扬和展示;3. 根据学生的课堂展示表现,对其语言表达、音乐演奏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2. 教师将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反馈给学生,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需要改进的地方;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自己的观察,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作业内容及要求如下:一、阅读并理解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逻辑清晰。
感想可以从诗词的情感表达、音乐美等方面展开。
同时,需要指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音乐课程主题的关联性。
二、根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一句或几句诗,创作一首与该诗意境相符的音乐作品。
可以选取不同的乐器或组合方式来表现这首诗的意境,例如笛子独奏、钢琴伴奏等。
需要提交一个简单的伴奏文件或者一份简要的乐谱。
在音乐作品中,需要清晰地传达出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5节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 (1)
时又非常自然的与羽调式结合,形成主调
与属调交替出现,加强了调式上的对比,
歌词长短不一,节奏运用切分和附点,大
跳音级,表现了内心翻腾,朋友离别的痛
苦心情。
20
21
22
铭记《阳关三叠》,感悟人生美
23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聚散苦 匆匆的怅恨,从古到今,永远都没有穷尽, 一曲《阳关三叠》今古传唱千余年。若干 年后,当我们耳边再次响起这天外之音, 美轮美奂的音乐,同学们都会想起王维, 想起《阳关三叠》,想起曾经的那个音乐 老师,想起你们自己风雨同舟的三年。即 使以后天南海北,也不会忘怀曾经一起走 过的岁月,点点滴滴,都教人梦魂牵绕。
6
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 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日驰神。
7
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 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 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
8
聆听《阳关三叠》,体验音乐美
9
10
听辨三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
一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 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宜自珍”——惜别)
11
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
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高中音乐人音版高一全一册必修1课件 第二十五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共16张PPT)
为 了 加 强 对 生猪定 点屠宰 工作
王维
欣赏《阳关三叠》
• 聆听、感受、思考;体验不同 艺术形式,感受其艺术魅力。
• 欣赏弹唱版《阳关三叠》 • 欣赏器乐版《阳关三叠》
欣赏
弹唱版《阳关三叠》
• 为什么歌名叫阳关三叠? • 阳关是诗中的地名,三叠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商 务 局 食 品 安全工 作总结 报告_1 商 务 局 食 品 安全工 作总结
为 进 一 步 规 范食品 经营管 理,维护 食品市 场秩序 和社会 稳定,有 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 的 发 生 ,按 照 市委、 市政府 对食品 安全工 作要求 ,我局把 食品安 全工作作为今年工作 的 重 要 任 务 ,全面动 员,提高 认识,明 确责 任,精心 组织,周 密安排 ,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 作 ,全 面 落 实 生猪定 点屠宰 及酒类 流通监 管主体 责任,取 得了明 显的效果。现将主要
是整首曲式的结构。
欣赏
弹唱版《阳关三叠》
•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 深沉、惆怅、忧郁 • 古琴的音色是怎样的? • 高雅、含蓄、悠远、情意
绵绵
欣赏
及音色
聆听旋律 乐器 音色
二胡 细腻、柔美 扬琴 轻快、明亮 洞箫 清亮、秀美 古琴 含蓄、悠远
创编音乐
工 作 情 况 总 结如下 : 一 、 广 泛 开 展宣传 ,营造良 好氛围 今 年 来 ,我 局 充分利 用信息 报送、 电视媒 体、网 络发布 和发放 宣传资 料、现 场咨询 等 多 种 形 式 开展食 品安全 宣传工 作,把没 收的病 死猪肉 和假冒 伪劣白 酒进行 公开销 毁 ,并 制 作 宣 传教育 专题片 在电视 台定期 播放。 6月份 ,在光明 山新一 佳购物 广场举 行 了 主 题 为 “共建诚 信家园 ,同铸 食品安 全”大型 广场宣 传活动 。11月 份,组织参加了 政 府 举 办 的 法制宣 传日活 动。共 发放生 猪定点 屠宰政 策宣传 资料、 如何鉴 别公、 母 、 病 死 猪 肉及怎 么辨别 酒类真 伪等宣 传单4000余 份 ,发放食 品安全 知识手 册500 余 册 。 通 过 广泛的 宣传活 动,大大 提高了 消费者 的食品 安全意 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慢
七:《扬州慢》 小结: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96)冬至日,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 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 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 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八:教学后记 :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节从教材出发点来看, 主要以介绍和了解古代歌曲,但这一设计与学 生的欣赏兴趣相距甚远,学生未必能很好的理 解,但如果从另外一个出发点,介绍歌曲中的 古代诗词艺术,以及与音乐的关系,并要求学 生在课外收集有关资料,这样就给学生一个施 展与探索的空间,并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交流、评价、学唱、欣赏,很好的将学 生引导到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到它的意境美、 音乐美、艺术美,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进 一步的参与到探索音乐创作中的实践活动中。
1:《阳关三叠》
唐代乐舞壁画
二:作品欣赏: 《阳关三叠》
三:参与体验演唱歌曲
小结: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 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们心 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 关,虽是壮举,但阳关以西还是贫荒 绝域,自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 备尝独行贫荒的艰辛寂寞。因此临行 之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 了诗人全部丰富深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 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 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 情的体验,包含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1、围绕送别或离别主题, 请大家联想有关古诗词(与音乐有关), 并回想以往学过或听过的有关音乐作品;
2、请同学们试一试自己喜欢的形式来 表现送别或离别的场景,体验古代文人 的气质和情感。
六:《扬州慢》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 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 (万树《词律》)此词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 冬至日,距金人兵临扬州已有十六年。当年繁华 都会,如今满目萧条,引发词人抚今追昔之叹。 千岩老人读后,“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词分 上下两片。上片描述扬州眼前萧条的景况:以 "淮左名都"之昔日繁华对比今日"尽荠麦青青“ 之荒凉,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极写伤乱之 感。最后三句以“暮色、军角、空城”,描绘眼 前凄凉。下片侧重对扬州史事的虚拟。词人想 象风流俊赏之杜郎今日重游扬州之“难赋深情”, 并多次化用杜牧歌咏扬州昔日景物的诗句,构 成风月繁华与萧条颓废的意象对比。
中学音乐课音乐鉴赏模块
第二十五课
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西省南康中学 艺术组;刘阳平 2009年6月28日
一;音乐知识: 中国古代歌曲 1:《阳关三叠》 2:《扬州慢》
3:《阳关三叠》 何为阳关?何为三叠? 阳关: 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 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 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古城关东 面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 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 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约20米, 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现在古阳 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 仍能看到阳关的遗迹,其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遍地 散落。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 三叠: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 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
四:讨论交流:
1:请你对《阳关三叠》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词曲、表 演形式、时代性、是否喜欢的理由、喜欢的程度等。
2:总结 : 一曲阳关三叠今古传唱千余年,中华民族 音乐艺术之 瑰宝像无数个明珠在人类历史的河中永远闪耀着璀 璨的光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 孙的骄傲和自豪。
五:拓展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