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症血流动力学及重症管理学习班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ICU患者收治率= ×100%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 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

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

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 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ScvO2;初始乳酸高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

ccu危重症培训计划

ccu危重症培训计划

ccu危重症培训计划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心血管急性危象患者数量也大幅增加,其中重症患者的数量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对CCU危重症护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培训计划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CCU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对心血管急性危象患者的护理水平,提高CCU危重症护理的规范化水平。

二、培训目标1. 培训对象:CCU护理人员和相关临床护理人员。

2. 培训内容:1)系统地讲解和总结CCU危重症护理的理论知识,包括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等。

2)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3)熟练掌握CCU护理的基本技能,包括监护仪使用、各种导管的管理等。

4)提高CCU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水平。

3. 培训目标:1)提高CCU护理人员对心血管急性危象患者的护理规范化水平。

2)提高CCU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

3)提高CCU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

4)提高CCU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水平。

三、培训内容1. 理论课程(1)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断原则。

(2)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危重症护理原则。

(3)CCU监护设备的使用及相关知识。

(4)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

(5)心理护理知识。

2. 技能操作课程(1)CCU监护仪的使用。

(2)心肺复苏技能训练。

(3)各种导管的管理。

(4)常见血管内药物的使用方法。

3. 实际操作在临床实习中,学员需要亲自参与护理工作,包括病房巡视、监护设备操作、心肺复苏等。

四、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1)培训周期:3个月。

(2)每周培训时间:每周5天,每天6小时。

2. 培训地点医院CCU病房、临床技能实验室。

3. 培训人员(1)医院内部定向招聘CCU护理人员及相关临床护理人员。

(2)招聘对象:具有临床护理相关专业背景的护理人员。

4. 培训方式(1)理论课程:讲授+讨论。

(2)技能操作课程:示范+实操。

(3)实际操作:带教+实习。

5. 考核方式培训结业考核。

新版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新版-精选.pdf

新版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新版-精选.pdf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 2015 年版)
一、 ICU 患者收治率和 ICU 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 ICU 患者收治率是指 ICU 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
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 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 ICU 收治
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为“多人次” 。
的可能病死率。患者死亡危险性( R)的公式: In (R/1-R )
=-3.517+ ( APACHⅡE 评分× 0.146 )+0.603 (仅限于急诊手
术后患者) +患者入 ICU 的主要疾病得分 (按国际标准) 。ICU
患者预计病死率是指 ICU 收治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总和与同期
ICU 收治患者总数的比值。
集束化治疗( bundle )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
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 4mmol/L 容量复
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 CVP 和 ScvO 2;初始乳酸高
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感染性休克
6h 集束化治
疗( bundle )完成率,是指入 ICU 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全部完
ICU
患者实际病死率与同期 ICU 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比值。 ICU 实
际病死率为 ICU 死亡患者数(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
的患者)占同期 ICU 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除外入院时已脑
死亡,因器官捐献而收治 ICU 的患者。
计算公式:
4
ICU 患者标化病死指数 = ICU 患者实际病死率 × 100%
前进行血培养; 予以广谱抗菌药物; 低血压或乳酸≥ 4mmol/L
给予 30ml/kg 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感染性休克 3h 集束化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班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班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班展开全文为解决重症医学科对从业人员的高要求与医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现状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并使重症医学专业人员对重症医学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管理部与继续教育部在正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美国重症医学会的FCCS课程的培训模式,参考美国心脏学会ECC课程、美国重症医学会FCCS课程、我国台湾ACLS联合委员会课程运作方式,自2009年起共同发起开展了“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项目”,以系统、规范及高质量的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工作为基础,建设高素质的重症医学从业人员队伍。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采用统一的培训教材及课件,具有规范化的培训流程和标准化的考核,并对授课教师实行资质准入,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管理部和继续教育部联合签章的培训合格证书。

获得培训合格证书者可申请加入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为专科会员,具有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学组成员、全国委员的被选举权。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的开展必将提高我国重症医学科从业人员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专科会员整体水平,提升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并维护医疗安全。

从2009年至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管理部与继续教育部已在全国举办了99期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班,此外还在厦门、西安、长沙、石家庄同期举办了4期师资班。

为了进一步扩大本项目的影响,惠及更多的医务工作者,2018年拟举办15期培训班,每期培训班限招学员250人,具体举办地点和时间初步确定为:福建厦门-陕西西安(3月中下旬)、四川成都-重庆(4月下旬)、天津-山东临沂(6月上旬)、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7月下旬)、西藏(8月底)、河南郑州-内蒙古呼和浩特(9月中下旬)、广东中山-江苏泰州(10月中旬)、上海-云南昆明(11月底)。

1. 培训内容理论培训:以《中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教材》为基础,按模块授课,每个模块均采用理论要点讲授、病例讨论和提问与答疑的形式进行。

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材料【管理与持续改进】重症医学科目录科 室 简介...............................................3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度....................................32 岗位责. (35)相关技术规范操作程 (41)院内ICU 管理的有关定···············....................43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染...47 质量与安全管理组.......................................82 ICU 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许可授权度. (91)科 室 简 介一、专科成立:我院于2006年成立重症医学科,2008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重症医学建立学科代码;同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四院对已成立的重症医学科进行改造,并于2009年2月遵照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对科室基础条件、医疗护理、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建设与提高。

遵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我科规范命名为:重症医学科,英文全称:Intensive Care Unit,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四院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简称ICU。

二、综合情况简介:随着重症医学的蓬勃发展及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危重症抢救治疗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重症医学科正是在此背景下组建。

重症医学科集中了先进的生命监测、治疗仪器及器械,组织了院内中青年医疗、护理骨干。

重症医学科采用半封闭管理,重症医学科集中了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监护仪、营养支持、出凝血检测、血气分析、电复律、电起搏等目前先进的医疗仪器,能完成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出凝血功能等系统生命监测;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支持,连续肾脏替代、血流灌流净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体外心电起搏与复律,亚低温脑保护等生命支持与疾病治疗技术。

危重症患者高质量护理及管理学习班培训考核试题

危重症患者高质量护理及管理学习班培训考核试题

危重症患者高质量护理及管理学习班培训考核试题1.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正确答案)
胸痛
恶心
头晕
2.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后背部
心前区(胸骨上中段后部)(正确答案)
胸骨下端
心尖区
3. IABP最常见的并发症
A.出血
B.感染
C.血栓栓塞
D.血小板减少(正确答案)
4. 下列哪项不是皮下注射时评估的内容
病情
配合程度
注射部位
静脉血管情况(正确答案)
过敏史
5. 口咽通气道选择
宁大勿小,宁长勿短(正确答案)
宁小勿大,宁长勿短
宁大勿小,宁短勿长
宁小勿大,宁段勿长
6. 诊断PE的的金标准是什么:
A、肺动脉造影(正确答案)
B、静脉造影
C、增强CT
D、彩超
7. 无创呼吸机适用于
多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正确答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正确答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正确答案)
心源性肺水肿(正确答案)
8. 无创呼吸机使用常见并发症中面部压力性损伤预防包括
选择合适面罩(正确答案)
定期更换位置(正确答案)
使用减压垫(正确答案)
加强皮肤观察(正确答案)
9. 呼吸道的功能
气体进出的通道(正确答案)
防御功能(正确答案)
加温,湿化(正确答案)
分泌物的清除作用(正确答案)
10. 人工气道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是呼吸系统危重病患者重要的抢救措施
对(正确答案)
错。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

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需求。为此查阅大量文献,广泛征求意见 和建议,根据国际通用的方法组织形成了重症血流动力学治 疗共识。
二、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共识的形成方法 经多位重症医学专家以不同形式对重症血流动力学治 疗相关问题的多次讨论,于2014年6月初成立了由来自全 国各地的38位重症医学专家组成的萤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 作组(CHTC Group),讨论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相关问题及 筹备召开圆桌会议。经协作组专家讨论认为,重症血流动力 学治疗涉及到血流动力学理论的进步、概念的更新及临床实 践的规范,目前有必要且有条件形成共识,以促进其系统发 展和逐步推广。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会议讨论和沟通结 果,专家们确定了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共识应包括七个方面 内容: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血流动力学治疗从理念到实践、 血流动力学治疗的细节决定成败、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动态性 与连续性、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器官相互影响、血流动力学 治疗与再损伤及血流动力学治疗的目标与目的。 在协作组的指导下,21位专家组成共识工作组,每3位 专家组成一个专题组,负责一个方面的内容,完成相关文献 的查阅、专家意见的收集和共识条目初稿的书写工作。每个 专题组有1位专家负责把握专题的学术性和临床定位,以及 与其他专题的一致性。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集中讨论各专 题组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专业方面的问题。在集中阅读并获 得大量相关文献证据支持,并与协作组专家沟通后,形成重 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共识条目及相关描述初稿。2014年10 月10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将完整的共识条目发送给协作 组38位专家,在所有专家针对所有条目经过邮件或电话形 式再次讨论和修改后,2014年10月20 Et完成共识条目及描 述初稿的更新。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共识圆桌会议于2014年10月23 日在北京召开,专家们进行了现场讨论。两位专业医学编辑 出席了会议,记录了每位发言者对共识的意见和建议。会议 中每个专题组的负责专家介绍文献证据并陈述共识条目,然 后所有参会专家针对每个拟共识条目进行讨论。根据现场 所有专家达成共识的条目及其内容描述要求,最终形成了 100条共识意见。 圆桌会议后工作组完成共识意见及描述的初步定稿,并 将100条共识意见印刷成册,用邮政快递形式送至每位专家 进行再评定,为每项共识意见的推荐强度进行计分评价,于 2014年1 1月30日完成。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共识意见的 再评定标准基于专家自身的认同度,以及专家对相关文献回 顾的循证医学证据。综合推荐强度分十个等级,0~9分, 0分为不推荐,9分为强力推荐,分数由低到高表示推荐强度 逐渐增强。分数的统计由两位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专家参与 完成,并同时监控整个共识形成过程中相关流行病学与统汁 学合理性。每条共识意见的推荐强度以面-4-S表示。 2014年12月,专题组归纳共识意见及推荐强度,组成3 人撰写小组,根据圆桌会议的意见,并再次查阅及增补最新

ICU(RCU)重症医学科管理

ICU(RCU)重症医学科管理

二、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 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 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原则上每床 配备1台呼吸机、简易呼吸器。为便于 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至少应有1台 便携式呼吸机、1台便携式监护仪。
二、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每床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 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 内营养输注泵。
情变化。 ❖ 集中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及
一流的护理。 ❖ ICU的医生和护士均须接受严格的特殊的训练,
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ICU能充 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 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地点和设备,组成了 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
ICU的作用
❖ 医院整体实力的集中体现、医疗水平的“晴雨表 ”
应变(综合)能力最强,在临床实践
及护理科研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专职监
护人员。
三、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ICU护士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 培训并考核合格。
❖强健的体魄 ❖能适应紧张的工作 ❖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较强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ICU护士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 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 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 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 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 9、对转出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要 提前与有关科室联系,并负责将 患者安全送到转入科室,同时做 好交接工作并登记。
五、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 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 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2015年第二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64项)

2015年第二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64项)

主办单位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项目负责 人
王愉思
杨芙蓉
负责人电话 13973118355 13507315004
2015-1-406 小儿呼吸专科护理新技术培训班
湖南省人民医院
杨图宏
13787112576
2015-1-407 消毒供应中心新技术新进展研讨班
湖南省人民医院
余正香 0731-83929323
2015-1-392 近视眼预防及治疗新进展
2015-1-393 心血管外科术后监护新进展学习班
2015-1-394
第十七届中南地区输血医学学术交流 会
2015-1-395 护士人文素质培训班
2015-1-396 长沙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培训班
2015-1-397 2015-1-398 2015-1-399
0731-89753035 13467649858 13467649858
2015-1-375 2015年职业病与中毒医学学术年会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所
肖雄斌
13467649858
2015-1-376 职业病防治放射性监测
2015-1-377 2015-1-378
食品放射性污染监测分析总结及培训 项目
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 术报告会
举办 地点
长沙
授予 拟招生 学分 人数
10 100
长沙 4
300
长沙 3 60-80
长沙 5
32
长沙 5
100
长沙 4
80
长沙 5
100
吉首 5
50
益阳 3
38
岳阳 3
60
长沙 5
80
长沙 5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ICU患者收治率= ×100%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

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

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 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ScvO2;初始乳酸高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

CRRT学习班技能培训

CRRT学习班技能培训
动脉压力低,小于-250mmHg “输入压力极端负值”
可能原因
容量不足
体位变化 导管扭曲 血栓形成
处理
补充血容量 更换体位 调整导管位置及角度 调整抗凝及冲洗、更换
模拟:夹闭动脉端
配套
静脉压力(Return Pressure)
静脉压力高,大于+350mmHg “回输压力极端正值”
CRRT的监测与调节
基本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CRRT治疗剂量调整
当前治疗剂量、滤过分数计算
目标治疗剂量调整,调节置换液、脱水量、血流速等
CRRT的液体管理
评估患者容量状态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
调整置换液/透析液配方
CRRT的监测与调节
CRRT的抗凝监测及调整
报警模拟及处理 动脉端极端负值 静脉端极端正值 TMP过高 空气报警 错误重量变化
CRRT撤机
回输血液 更换配套 自循环
CVVHDF:兼顾清除中小分子溶质
CRRT治疗剂量
常规剂量:20~35ml/ kg.h 高容量:>45ml/ kg.h
CRRT抗凝策略
全身抗凝,局部抗凝和无抗凝三种策略
无出血风险
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全身抗凝
枸橼酸局部抗凝
高出血风险
枸橼酸或肝素和鱼精蛋白局部抗凝
如无相关技术条件时可采取无抗凝
可能原因
体位变化 导管扭曲 血栓形成
处理
更换体位
模拟:夹闭静脉端
调整导管位置及角度
调整抗凝及冲洗、更
换配套
跨膜压(TMP)
TMP压力高,大于+300mmHg “TMP过高”
模拟:增加置换液量及 脱水量、降低血流速

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1000字一、入院前患者评估与准备1.患者评估在确定患者需要进入重症医学科时,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和监测方法。

2.准备工作患者入院前,应对ICU病房进行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调试,床位的安排和清洁消毒等。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准备好必要的监测设备、管路和药品等,以确保患者在进入ICU后的紧急情况得到及时的处理。

二、重症患者的呼吸治疗1.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其使用需要高度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在进行机械通气前,应进行适当的呼吸支持试验,并且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感染和气道梗阻。

2.非侵入性通气对于一些轻度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尝试非侵入性通气,以避免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在进行非侵入性通气前,应先评估患者的呼吸系统和顺应性,并且进行适当的支持措施。

三、心电监护和心律管理1.心电监护对于重症患者,心电监护是及时发现心脏异常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进行心电监护时,应使用高质量的电极,并保证电极良好的接触和稳定性。

2.心律管理心律管理是重症患者治疗的关键之一,在进行心律管理前,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且进行适当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液体管理1.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症患者治疗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

2.液体管理液体管理是重症患者治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液体管理时,应根据患者的体液情况和病情,选用合适的液体类型和剂量,以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

五、感染控制和预防1.感染控制感染是重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进行感染控制时,应对病区环境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并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和抗菌药物使用。

2.感染预防感染预防是重症医学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感染预防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消毒、隔离和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技能的培训,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ICU发展史与PICU护理风险管理

ICU发展史与PICU护理风险管理
危重症的强化医疗需要而集中专业的医护 危重症的强化医疗需要而集中专业的医护 人员和设备所形成的医疗组织形式。 人员和设备所形成的医疗组织形式。
ICU的建设 组成PICU要素
危重症患儿 受过专门训练和富于经验的医护人员 完备的临床生理学检测和抢救设备 严格的科学管理
ICU的建设
1、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 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 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2、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 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 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 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3、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米,床 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 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环境布局
1. 通道 :: 工作人员与病员进出通道分开。 1. 通道 工作人员与病员进出通道分开。 2. 区域划分 :: 工作区、生活区。 2. 区域划分 工作区、生活区。 3. 温湿度 :: 温度 24 ℃左右 ,, 相对湿度 60% 。 3. 温湿度 温度 24 ℃左右 相对湿度 60% 。
环境布局
ICU的建设
一、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 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医疗用电和生活照 明用电线路分开。 二、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 台呼吸机,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 机。 三、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 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 四、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 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 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 升降温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 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C R R T培训班理论知识

C R R T培训班理论知识
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等)、脓毒血症、中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 症的救治。 • 另外,对重症患者并发的特殊情况,如严重电解质紊乱、过高热等, RRT也能显示良好疗效。
Fresenius Medical Care – THE RENAL COMPANY Page 4
RRT基本模式有三类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 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
Fresenius Medical Care – THE RENAL COMPANY Page 11
Fresenius Medical Care – THE RENAL COMPANY Page 12
Fresenius Medical Care – THE RENAL COMPANY Page 13
HD主要通过弥散机制清除物质,小分子物质清除效率较高; HF主要通过对流机制清除溶质和水分,对炎症介质等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优 于透析; HDF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机制清除溶质。 滤过膜的吸附作用是RRT的第三种溶质清除机制,部分炎症介质、内素素、药 物和毒物可能通过该作用清除。
Fresenius Medical Care – THE RENAL COMPANY Page 5
溶质的概念---药物 • 优点与局限性 • 锂中毒、甲醇、乙二醇、卡马西平、丙戊酸、茶碱、 二甲双胍、水杨酸盐类、毒鼠强、万古霉素、甲氨 蝶呤、百草枯
Fresenius Medical Care – THE RENAL COMPANY Page 15
第三部分 CRRT溶质清除机制
Fresenius Medical Care – THE RENAL COMPANY Page 16

重症医学科 交接班制度 PDCA

重症医学科 交接班制度 PDCA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PDCA分析一、选题背景护理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规范落实的重要指引,在科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和执行的护理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学习、掌握,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效运行,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连续性的重要保证,各班护士床边交接班是护理工作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前一天病人病情的总结,也是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概括和评价,同时为下一班临床护理提供依据,使患者的治疗、护理不间断,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只有交的清楚,接的明白,才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临床护理工作。

早晨的交接班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时机,同时对把握危、急、重病人的病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交接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杜绝和减少护理缺陷,保证护理活动的连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培养护理人员语言表达、观察、分析、抓住重点及总结的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展现护理队伍的精神面貌,促进护、患交流与沟通,使患者感到关怀和尊重,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现状分析我院以《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细则》患者安全部分为基准,结合我院实际,针对护理交接班过程制定了护理交接班制度、患者转院、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以及不同科室之间患者转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来规范管理护理交接班。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人员根据医院下发的各项制度,对科室护理交接班过程进行了抽查,并对影响护理交接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汇总,具体见表1。

1.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影响因素汇总(见图1)。

2.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影响项目分析(见图2-7)。

图1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影响因素汇总图2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方法不当汇总图3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责任心不强汇总图4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患者因素汇总图5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医生因素汇总图6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干扰因素汇总图7 2015年3-6月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安全因素汇总三、原因分析我们将影响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绘制鱼骨图如下(见图8)。

西安市红会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

西安市红会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

西安市红会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8年,床位24张,医师10名,护士 35名。

拥有国际先进的Philips中央监护系统和床旁监护仪、Drager呼吸机、PB840呼吸机、N A V A呼吸机、PICCO容量监测仪、费森尤斯血滤机、BIS监测仪、呼末(:02监测仪、Phi lips双相波自动除颤仪、SCC自动心肺复苏仪、血气分析仪、亚低温治 疗仪、M7便携式彩色超声仪、移动式X光机、纤维支气管镜、抗血栓气压泵等各种高端生命支持设备。

科室以重症创伤救治为特色,主要收治各种严重多发伤、各种类型休克、重症创伤感染、脓毒症、创伤性ARDS、肺栓塞、MODS、高位颈髓损伤、创伤高龄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重患者。

科室年收治患者800余例,救治成功率95%以上。

科室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 C I论文2篇,获科研奖励3项、专利1项。

2015年举办了陕西省首届创伤重症监测与治疗学术大会,2016年举办了国际重症创伤学术论坛会议,2017年举办了西安重症创伤高峰论坛暨陕西省第二届重症监测与治疗学习班、重症创伤与重症超声W O R K S H O P培训班,2019年举办了西安重症创伤高峰论坛暨陕西省第三届重症监测与治疗学习班、C C U S G重症创伤与重症超 声培训班,2019年举办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分会创伤重症培训部陕西重症创伤中心暨 西安医学会重症分会重症创伤学组成立大会。

多次接待国内、国外著名专家,包括数名世界顶级专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参观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

精准稳一一重症医学之精髓。

月艮务宗旨:崇尚医德,患者至上,精益求精,无私奉献。

董展I霞,主任医师,教授,西安市红会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学科带头人。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5C”专科资质教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外科分会重症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卫健委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西安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创伤学组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分会创伤重症培训部陕西重症创伤中心主任委员、《简明临床骨科学》编委。

重症医学科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进修人员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进修人员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进修人员管理制度一、重症医学科的进修学员,必须由所在单位组织推荐,年龄在35岁以下、大专院校毕业或有同等学历、有3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

二、进修人员入学前必须经过考试,医务科按条件和考核成绩择优录取,凭入学通知单来院办理进修手续,发给进修手册分配至科室。

凡未经办理上述手续者科室不得自行安排。

入学后经复审不合格条件的,仍退回原单位。

三、接受进修学员的指导老师,应根据进修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给以讲授。

对进修学员的培养应以临床实践为主,适当理论指导。

四、进修学员必须努力钻研业务,牢固掌握医疗、护理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杜绝医疗事故。

五、进修学员进修期间,应服从科室安排,不得中途退学,不得延长进修时间,如因特殊原因不得继续坚持学习,必须由选派单位提出书面退学申请,征得科室、医务科同意后,方能办理离院手续,原交进修费一律不退,不做鉴定,不发结业证书。

六、进修学员必须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

七、进修学员在进修期间无探亲假、寒暑假,一般不准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者,必须由选送单位来函联系,假期在3天以内由科室批准,3天以上经医务科批准。

八、进修学员在进修期间的公费医疗和保健津贴等待遇,按规定由选送单位负责。

二零一一年八月一日扩展阅读: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一、各级医护人员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按编制、任务挑选裁定人员,并上报临床部和医院相关部门。

二、重症医学科护士必须符合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岗位资质要求。

三、主管科主任全面负责重症医学科管理工作,主管医师负责日常医疗工作,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负责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

四、各级医护人员必须服从主管科主任和护士长管理,严格遵守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

五、各级医护人员须积极参加重症医学科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达到各级职务人员岗位技术要求。

月护士例会记录定稿

月护士例会记录定稿
13、输血和输血冲管未贴输液卡,无双人核对签名。
14、我科护士们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不重视,本科室的任务未及时完成,大科和护理部举行的学习通知后不参加;如9月25日院级在大内科儿内科举行护理查房,在消化内科举行上消化道大出血应急演练,我科只有韦玲慧一个人参加。
15、呼吸机加温器病人停机后忘记关、使用中湿化水完后未及时加水,导致加温器损坏。
(四)抢救仪器:小氧气筒未处于备用状态(未接流量量表、无备用吸氧管、无“有氧”或“无氧”标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检查登记本无护士长及专管人检查记录,新进的抢救仪器未标专管人;
(5)药品管理质量:冰箱内物品摆放不整齐,标识欠清;冰箱登记本接班者未签字 ;备用药品数量与基数不相符;护士对冰箱温度异常处理流程不熟悉;
(3)跌倒坠床、压疮:液体滴空后有回血,按铃后护士未及时到位;跌倒坠床风险评分和压疮风险因素评分与病情不符;压疮风险因素评估单无诊断,与措施单评分不一致;跌倒、坠床高危人群未上床栏,病房刚拖地完病人下床行走。翻身卡未及时填写和翻身 ;压疮追踪表记录超过2次未写;病人和家属不知晓床头跌倒、坠床、压疮提示牌的作用。个别科病人和家属不知晓厕所有急救铃。
十一、9月护士例会记录
时间:2015年 月 日
主持人:姜红卫护士长
参加人签名:
梁 依
龙小苗
易彩英
韦玉梅
田柳香
卢素访
赵秋雅
王飞杰
李香香
罗美潜
傅 玉
罗 芳
黄彩玉
陆翠丹
韦凤新
蒙汝斌
黄桂雪
韦海彬
唐美姣
黄丽艳
韦秀清
莫美妙
张佳佳
黄丽多
韦红棉
梁凤髓
覃雪莲
莫希珍
黄小春
吴凤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重症血流动力学及重症管理学习班
课程安排表
上课地点:广西民族医院综合楼七楼学术厅
【温馨提示】
因《学习班》课程较多,时间偏紧,希望各位讲者务必控制好授课时间。

谢谢支持!
【主持人介绍】
黄冰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吕立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何雪明桂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
骆雪萍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李军百色右江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秦科解放军303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黄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主任
唐盾桂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黄业清贵港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姜福富广西民族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学习班》会务组
2015年7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