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学常规
骨科常见病护理学计划
一股骨颈骨折【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髋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
(2)卧硬板床:卧硬板床休息,经医师许可后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
(3)正确搬运病人: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
2、指导病人正确活动(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
每天多次,每次5~20分钟,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
(2)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
(3)髋关节功能锻炼: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指导病人借助床栏更换体位。
(4)转移和行走训练:评估病人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指导病人坐起、移到轮椅上和行走的方法。
非手术治疗的病人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坐起时双腿不能交叉盘腿,3个月后可逐渐使用拐杖,患肢在不负重情况下练习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肢方可持重。
3、压疮的预防和护理(1)便器:病人卧床期间使用适宜于卧床病人的特制便器。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和平整。
(3)定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和皮肤护理。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有发生髋内翻畸形的危险与保持正确体位有关2、功能锻炼不积极与疼痛及对疾病认识不足有关3、潜在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骨科护理常规精品PPT课件
保持有效固定,原 有固定失去作用应 重新更换,并保护 石膏防止被水浸湿
及大小便污染
06
03
05
01
19
4 骨科常见肢具
20
高分子夹板与普通石膏的区别
高分子夹板 固化时间短、传统石膏的替代品
强度高 透气 X线透视效果佳
8
一、术前的准备与护理
3、手术日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 取下活动假牙、发夹、及贵重物品并家属保管 协助病人排空膀胱或遵医嘱留置导尿 遵医嘱术前肌肉注射鲁米那、阿托品等药物以抑制腺体分 泌和镇静 准备手术中需要的物品,如病历、CR、CT、X、MIR等资 料和手术中用药,并随病人一同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带入手 术室。 向接手术人员仔细交代有关事项
护理重点: 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给
予病人有关手术的心理支持,指导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
7
一、术前的准备与护理
2、术前准备: 备皮:根据情况准备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剃去毛发 皮试:遵医嘱在术前一日做相关药敏试验,皮试阳性者除 按规定记录外应立即报告医生、病人及家属,并做好标志。 配血:遵医嘱配血,应严格查对制度。 肠道准备:手术前一日,根据麻醉方式,提前告诉病人禁 饮食时间及目的、必要性。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个人卫生:手术前一日指导家属协助病人洗澡、洗头、修 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
12
二、术后护理
4、保持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准确判断出血量,并记录好其色、量、质等情况,协助病人 侧卧位时勿使引流管扭曲和压迫。
5、密切观察患肢血运、肤温、感觉及指/趾活动情况,并指导病人多活动患肢手指/脚趾 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
6、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疼痛因手术 切口引起者可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由于石膏或夹 板固定引起疼痛者,应观察是否固定过紧影响血 液循环,导致组织缺血、坏死。防止盲目应用镇 疼剂而掩盖病情。应用镇痛泵者,应正确指导其 使用方法。。
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康复训练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促进 患者的功能恢复。
03 骨科患者日常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程度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 录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
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 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
采用冷敷、热敷、按摩等非药物 手段缓解疼痛,同时指导患者进
患者病情状况评估
疼痛评估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 取相应的措施缓解疼痛。
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了 解患者的活动能力。
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 症和风险,制定相应的预 防措施。
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
注意事项告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骨科疾病的相关知 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康复过程中的注意 事项,避免因不当行为导致病情加重。
社区资源链接
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社区资源和服务, 如康复中心、护理中心等,以便患 者获得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患者满意度调查
01
02
03
04
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涵盖护理服务内容、护理 质量、护理人员态度等方面的
调查问卷。
发放问卷
在患者出院前或出院后一段时 间内发放调查问卷,确保患者
有足够的时间填写。
数据统计与分析
行放松训练和分散注意力。
伤口护理
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清 洁干燥,避免感染。
观察伤口情况
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康复训练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分类2. 骨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 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案例:骨折患者病例。
3. 投影仪:用于展示骨折的图片和动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的理解。
第二章:骨折的诊断与评估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2. 学会评估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
3. 熟悉骨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诊断方法:X线片、CT、MRI等。
2. 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评估:生命体征、血常规、电解质等。
3. 骨折患者的局部症状评估:疼痛、肿胀、出血等。
4.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休克、感染、血管损伤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诊断方法和并发症。
2. 演示法:演示骨折患者的评估流程。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投影仪:用于展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并发症的图片。
3. 评估工具:用于示范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评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的掌握。
2. 评估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评估流程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理解。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骨科外科护理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8
二、禁忌症:
(一)牵引处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二)皮肤对胶布过敏者,不宜采用胶布牵引; (三)婴幼儿以及皮肤娇嫩者不宜采用; (四)牵引重量需在5Kg以上者; (五)肢体有静脉曲张、血栓栓塞以及慢性溃疡者。
PPT课件
19
三、术前准备:
(一)物品准备:
1 皮肤牵引套一副(根据肢体粗细长短选择大、中、小 号牵引套),内附皮肤牵引套、扩张板、牵引绳等。
凡牵引力通 过皮肤的牵拉, 使作用力最终达 到伤肢使其得到 复位、固定与休 息的技术,称为 皮肤牵引术。
PPT课件
17
一、适应症:
(一)小儿股骨骨折,老年体弱的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者;
(二)成人下肢骨折经骨牵引后已临床愈合或纤 维连接,仍需要继续牵引者;
(三)轻度小儿关节挛缩者。
(四)某些开复位行内固定术,其周围软组织无 炎症时,临时的肢体制动,以预防关节挛缩者。
颈椎骨折脱位的颅骨牵
引。
4 特殊牵引:头颅带
牵引适用于颈椎患者,
骨盆带牵引适用于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骨
盆悬带牵引适用于骨盆
骨折的患者,胸腰部悬
带牵引适用于胸腰部骨
折的患者。
PPT课件
15
三、适应症:
1 四肢或关节脱位复位后不稳定,需要保持对位者。
2 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者。
PPT课件
7
4 术前准备:手术前一日给患者备皮、灌肠, 患者不能入睡时,可遵医嘱给适量安眠药。
5 术晨处理:
术日晨禁食、水,测血压、脉搏、体温,了解 女性患者有无月经来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以便择期手术。无问题时,做好手术前给药,去手 术室前嘱患者排尿。从病房向手术室送患者时,外 固定不宜拆除。
骨科护理常规1
骨科护理常规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按患者的损伤类别,准备病床,骨折患者准备牵引床,腰椎损伤患者准备硬板床,软组织挫伤患者宜卧软垫床,合并压疮的患者准备气垫床,同时床铺要平整无皱折,干燥无渣屑,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作息时间、安全管理及相关制度,并通知医生接收患者。
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4、入院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对入院后3天、手术前一天、手术后3天每天测体温4次;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体温39℃以上者,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3d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新入院患者8h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每周测体重、血压1次,或遵医嘱执行。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6、采取合适的卧位,使患者舒适。
一般予平卧位休息,颅脑损伤取头略抬高位,腰椎骨折予腰下垫枕过伸位,肩胛骨、肋骨骨折采取半坐卧位。
保持关节功能位,并准备适当的软枕、沙袋、棉气圈等以备固定患肢或受伤部位。
7、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治疗。
8、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不受压,不脱落,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9、四肢骨折及损伤,应根据病情需要摆放好适当的体位,观察患者末稍循环及患肢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活动度情况。
10、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伤口渗液、渗血、肢体感觉、活动、血运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1、头颈及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和翻身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屈曲或扭转。
骨髓炎、骨结核患者搬动时动作要轻柔,以防病理性骨折。
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引言: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一、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安全评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道通畅情况等,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处于稳定状态。
3. 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
4. 静脉通路建立:确保患者静脉通路畅通,以便输液、输血等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
二、术后护理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3. 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异常。
4. 动静脉通路护理:定期检查静脉通路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避免感染和静脉栓塞的发生。
5. 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三、疼痛管理1. 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以便制定有效的镇痛方案。
2. 多模式镇痛: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综合应对患者的疼痛问题。
3. 定期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反馈和观察,及时调整镇痛方案,确保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四、感染预防1. 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
2. 感染控制措施: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呼吸道防护等。
3. 定期消毒:对医疗器械、设备和病房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结论: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涉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和感染预防等多个方面。
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骨科危重护理常规、工作流程、应急预案
骨外科危重症护理常规工作流程应急预案骨盆骨折【基础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况。
做好手术准备。
2)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尿道口滴血、血尿、膀胱膨胀、排尿障碍、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触痛等直肠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5)出项括约肌功能障碍、下肢无力或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二)护理要点1、术前护理1)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使病人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手术。
2)骨盆兜悬吊牵引适用于骨盆环一处骨折者。
3)严重骨盆骨折时,应协助医师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建立静脉通路,抗休克,治疗内脏出血等,其次才是骨折本身。
4)平卧硬板床休息, 不稳定型骨折尽量避免搬运, 搬运患者时臀部应充分支托,为防止压疮可使病人平卧,将手伸至病人骶尾部给予按摩。
5)术前1天备皮,备皮时防止损伤皮肤。
6)遵医嘱做药敏试验7)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二)术后护理1)手术当日需绝对卧床休息, 严禁半坐卧位, 密切观察肢体血运及感觉情况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半小时记录一次。
3)观察有无血尿、无尿、急性腹膜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做好皮肤护理,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保持轴线翻身。
5)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详细记录。
6)尿道损伤不全或完全断裂,留置尿管2周以上,每日行会阴消毒,更换尿袋,防止尿路感染。
妥善固定,待病情稳定后做进一步处理。
7)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三)指导要点1.体位:协助病人更换体位,骨折愈合后方可向患侧卧位;2.康复指导:由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 范围由小到大, 由单关节到多关节, 由床上活动到床下运动, 循序渐进, 逐步适应;3.饮食指导:鼓励病人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以利大便通畅;4.用药指导:同骨折的一般用药原则;5.心理指导:耐心讲解有关医学知识,使病人正确的理解疾病发展,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治疗态度,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骨科护理常规全本
骨科护理常规全本骨科护理是一项专门针对骨骼疾病或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细致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本文将全面介绍骨科护理的常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康复。
一、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疾病的详细情况,确定护理重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2.术前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加强患者的信心,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3.皮肤护理:帮助患者进行皮肤清洁,清除污垢和感染源,切勿使用刺激性物质,以免损伤患者皮肤。
4.术前空腹:指导患者禁食禁饮,避免发生误吸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避免感染:做好手卫生和隔离措施,保持手术室干净整洁,确保术前环境无菌。
二、术中护理1.麻醉监测:密切观察患者麻醉深度、呼吸道情况、血压、脉搏和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手术准备:提供合适的手术器械、材料,确保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有序进行,避免手术中的延误和失误。
3.手术协助: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递送器械、物品,提供所需的手术用药。
4.出血控制:通过吸引器、止血带、电凝等方法控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5.手术记录: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手术开始和结束时间、使用器械和材料、出血量、术中特殊情况等。
三、术后康复1.术后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及时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康复效果。
2.康复护理:设计合理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训练、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培训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注意卫生:加强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增加营养摄入,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5.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减轻术后焦虑和抑郁,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骨科罕有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护理措施1.有牵引效能下降或掉效的可能相干身分:⑴缺少保持牵引有用效能的常识.⑵病人意识障碍或不合营. 1.保持牵引效能有关常识.⑴体位:滑动牵引病人,要恰当举高床头.床尾或床的一侧,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均衡,留意预防下述情形产生而使牵引掉去感化.①下肢牵引者足部抵住床尾雕栏.②颅骨牵引者头部抵住床头雕栏.⑵患肢地位:①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止外旋.②股骨上段骨折时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以利于骨折对位.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骨折复位.④保持牵引砝码悬空.滑车灵巧.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滑车抵住床尾或床头.砝码着地.牵引绳断裂或滑脱.⑤不成随便增减牵引重量.牵引重量过轻,晦气于骨折复位或畸形改正;过重,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甚至肢体血轮回障碍.2.当病人诉说患处苦楚悲伤时,应卖力剖析原因,不成简略地减轻重量.关节炎病人牵引重量缺少以拉开关节面时仍会觉得苦楚悲伤,加大重量后苦楚悲伤即可消掉.3.不雅察颅骨牵引螺丝松紧度,实时反馈给医师予以调剂,以防松脱.2.有梗塞的可能相干身分:头颈部牵引时:⑴颌枕带松脱榨取气管.⑵进食太快.食物资地较硬,呛入气管.⑶呼吸道不通行. 1.防止梗塞.⑴防止颌枕带松脱下滑榨取气管:①头部制动,不随便扭转.②睡眠时可在颈部两侧放置砂袋,防止头颈部无意识地摆动.③在牵引滑车与砝码后面(即头部的后面)安顿一挡屏,防止牵引装配受碰撞.④翻身时有专人呵护,将头.肩和牵引装配同向迁移转变.⑵防止异物呛入气管:①食物从流质开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②进食速度慢且平均.③让病人用吸管自行饮水以利掌握吞咽速度.④嘱病人勿吃硬质食物如蚕豆.糖果.花生米.块状瓜果.⑶对颈椎骨折.脱位的病人,强调绝对卧床歇息,以免加重毁伤.2.翻身时有专人呵护颈部,使头.肩及牵引装配同向迁移转变;翻身时防止拖.拉.推,并保持头与躯干成一向线,以防扭曲加重脊髓毁伤而梗塞.3.勉励病人自行咳嗽排痰,须要时人工吸痰,保持呼吸道通行,并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4.准时巡查病人,一旦消失梗塞现象立刻挽救,如负压吸引.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等.3.潜在并发症--足下垂相干身分:⑴腓总神经毁伤.⑵跟腱挛缩. 1.指点病人及其家眷防止足下垂的有关常识:⑴在膝外侧垫棉垫,以防止膝关节外侧(腓总神经经由过程)处受压.⑵用足底托板或砂袋将足底垫起以保持踝关节于功效位.⑶病情许可时,天上帝动屈伸踝关节.⑷因神经毁伤或截瘫而引起踝关节不克不及自立活动,则应作自动足背伸活动,以防关节柔软和跟腱挛缩.2.不雅察病人是否有足背伸无力,发明平常实时查找,并去除原因.3.对年迈体衰.说话障碍病人,应自动检讨膝关节外侧有无受压,并请求病人做足背伸活动以不雅察之.4.潜在并发症--肢体血液轮回障碍相干身分:⑴包扎过紧.⑵牵引重量过重.⑶血管.神经受损. 1.新牵引病人床头交代班,以便实时不雅察有无血液轮回障碍.2.经常巡查病人,检讨皮牵引套.牵引用胶布的松紧度及牵引重量适合与否,有平常时调剂.3.消失过牵分解征时,陈述医师予以减轻牵引重量或去除牵引,并不雅察症状消掉情形.对于有肠系膜上动脉分解征则进一步作如下处理:头低俯卧位,禁食,胃肠减压及支撑疗法.5.潜在并发症--牵引针眼沾染相干身分:⑴钢针松动.⑵钢针地位偏移.⑶局部污染.⑷机体抵抗力低下. 1.指点病人及其家眷预防针眼沾染的根本常识:⑴呵护牵引针眼部位不受触撞,不受污染.⑵保持牵引针眼湿润.干净.⑶发明牵引针向一侧偏移,切不成顺手将牵引针推送回位,以免沾染.⑷针眼面有痂皮笼罩者,无沾染时,不需去除,以免损坏呵护层.2.针眼处不需笼罩任何敷料,天天用安而碘或75%酒精外涂2次.3.掌握肢体扭转引起钢针松动:下肢牵引时,将患肢外侧稍垫高,或用一条宽胶布粘贴牵引腿以掌握外旋.4.对活动度大的病人,可用束缚带恰当束缚躯干和肢体.5.防止受凉伤风,促进养分,进步机体抵抗力.6.若针眼处有排泄物,则用无菌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局部换药处理.沾染难以掌握时,去除骨牵引,以防骨髓炎.6.有石膏变形的可能相干身分:⑴石膏未干.⑵石膏干固后脆性增长.⑶缺少预防石膏变形的常识1.向病人及家眷讲授石膏固定肢体功效锤炼的意义和办法.2.指点病人作石膏固定肢体肌肉舒缩活动.3.指点病人石膏固定肢体临近关节的活动.4.加强未行石膏固定肢体的自动活动.以促进全身血液轮回,防止废用性萎缩.5.病情许可时勉励下床活动.先在床边站立,后应用手杖.助行器短距离行走.6.石膏裁撤后天天按摩肌肉2-4次,并督促加强自动活动.7.潜在并发症--肢体血液轮回障碍1.对新行石膏固定的病人进行床头交代班,擦净末梢皮肤上的石膏,以便不雅察血液轮回.2.举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上肢可用托板或悬吊架;下肢可用枕头垫起,使患处高于心脏程度相干身分:⑴受伤后肢体中断肿胀以至石膏相对过紧.⑵石膏松紧不适.⑶石膏内垫不适. 20cm.3.教会病人及其家眷不雅察肢体血液轮回障碍的预兆,当消失肢体苦楚悲伤难忍.末梢肿胀显著.皮温较健侧低.感到迟钝.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削弱中的任何一项时,均应实时陈述医护人员,以便妥当处理.4.一旦消失肢体血液轮回障碍(皮肤惨白.厥冷.紫绀.剧痛.感到消掉及麻痹等),实时陈述医师,并紧迫处理.⑴若肢端血液轮回障碍,立刻将石膏剪开减压.⑵若指(趾)不克不及自动活动,皮肤沾染减退或消掉,但血液轮回尚好,标明是神经受压,立刻在受压部位开窗减压或改换石膏.⑶若血液轮回障碍伴神经受压,必须立刻裁撤石膏,找出原因予以处理.8.潜在并发症--大型石膏分解征相干身分:⑴头颈胸石膏.⑵石膏背心.⑶髋人字石膏. 1.向病人说明躯干石膏固定后可能消失大型石膏分解征,以减轻恐怖感,合营治疗.2.耐烦倾听病人的主诉并不雅察腹部情形,平常时实时处理.⑴将腹部石膏开窗.⑵恰当变换体位.⑶中断胃肠减压,准时抽吸胃内容物.⑷禁食,补液,改正水.电解质杂乱.⑸对吐逆轻微者记载出入水量,须要时洗胃.若经由上述处理仍未见显著好转者,则将躯干石膏裁撤.9. 有废用分解征的安全相干身分:⑴石膏固定肢体活动受限.⑵缺少功效锤炼常识. 1.向病人及家眷讲授石膏固定肢体功效锤炼的意义和办法.2.指点病人作石膏固定肢体肌肉舒缩活动.3.指点病人石膏固定肢体临近关节的活动.4.加强未行石膏固定肢体的自动活动.以促进全身血液轮回,防止废用性萎缩.5.病情许可时勉励下床活动.先在床边站立,后应用手杖.助行器短距离行走.6.石膏裁撤后天天按摩肌肉2-4次,并督促加强自动活动.10. 有皮肤完全性受损的安全 1.翻身并按摩骨突部,每2小时1次.2.保持衣被干净.湿润,床单平整.3.抹澡,夏日天天1次,冬季隔日1次.抹澡时应用中性番笕,水温保持50℃阁下(老年.皮肤感到障碍.养分不良病人水温<50℃),防止用力擦.搓,抹澡后受压部位扑爽身粉.4.实时改换汗湿.渗湿的衣被,并抹洗局部皮肤,防止物理.化学刺激.5.皮肤瘙痒者,禁用手抓,恰当束缚双手.6.向病人家眷讲述褥疮产生的安全身分,如局部长期受压,汗液.渗出液浸渍等.7.指点并教会家眷准确应用便器和减压用物:⑴应用便盆时,举高病人臀部,不成强行塞入.拖出.⑵便器放置时光不宜过长,<30分钟,以免局部受压.⑶不成应用破损便器,防止皮肤擦伤.⑷气圈.气垫.海绵垫外以棉布包裹,气门嘴不成直接接触受压部位.8.长期卧床病人,教会其家眷改换床单.翻身.按摩办法,以利于病人出院后家庭护理.1.耐烦向病人说明病情,清除心理重要和挂念,使能积极合营治疗和得到充分歇息.2.供给安然和舒适的情形,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任:⑴许可病人措辞.呻吟.⑵实时缓解病人苦楚悲伤.⑶供给表达情绪的机遇. ⑷清除不良刺激,防止与其他有焦炙的病人或家眷接触.3.指点病人作迟缓深呼吸.4.创造轻松协调的氛围,保持优越心镜.1.勉励病人表达本身的感触感染,对病人的恐怖暗示懂得.2.设法削减清除促进身分:⑴尽快地使病人熟习情形并介绍监护体系等医疗装备.⑵挽救危宿疾人时用屏风遮挡,削减不良刺激.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加强病人克服疾病的信念.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静,防止重要.慌乱.3.实时解除病人的苦楚,以加强其安然感和舒适感.4.进行健康指点和教导.5.关怀病人,经常赐与病人减轻恐怖状况的说话性和非说话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6.许可病人希瞥见到的亲朋探视或陪同.3)自理缺点;4)睡眠杂乱;5)便秘;6)躯体移动障碍;7)苦楚悲伤;8)体温升高;。
护理学中的骨科护理
护理学中的骨科护理骨科护理是一门在护理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它涉及到对与骨骼系统相关的疾病、伤害或手术的护理和管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骨科护理的定义、职责以及常见的护理措施。
一、骨科护理的定义骨科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针对骨骼系统相关问题的护理,包括骨折、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以及其他与骨骼系统有关的手术和疾病。
骨科护理旨在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二、骨科护理的职责1. 评估和监测患者的病情:骨科护理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 疼痛管理:骨科护理师负责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并制定合适的疼痛管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
3. 伤口护理:骨科手术后的伤口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处理,骨科护理师要确保伤口清洁、干燥,并注意感染的预防。
4. 运动和功能恢复:骨科护理师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自理能力。
5. 安全和并发症预防:骨科护理师要关注患者的安全问题,避免跌倒和其他意外发生。
此外,他们还需要监测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和肺炎等。
三、骨科护理的常见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骨科护理师需要进行准确的病情观察,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并留意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
2. 担心疼痛管理: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骨科护理师需要评估和管理患者的疼痛,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及时给予适当的药物和安慰措施。
3. 伤口护理:骨科手术后的伤口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骨科护理师需要清洁伤口,并根据医嘱更换敷料,同时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等异常情况。
4. 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骨科护理师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以促进受伤部位的功能恢复,并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5. 安全和并发症预防:骨科护理师要确保患者的环境安全,防止跌倒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他们还应关注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感染和压疮等。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病因2. 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 骨折的诊断方法4. 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护理评估与诊断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熟悉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了解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2. 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3.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2.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治疗原则2. 骨折的护理措施3. 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功能锻炼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护理学中的骨科疾病护理
护理学中的骨科疾病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骨科疾病在护理学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骨科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在骨科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骨折、关节炎和骨质疏松这三个方面介绍骨科疾病的护理内容。
骨折是骨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处理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病情评估和初步处理。
病情评估包括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初步处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合适的固定装置,如石膏或夹板,以保护受伤部位,并减轻患者的疼痛。
在骨折的后续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和感染防控。
疼痛管理可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来实现。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镇痛剂和抗炎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冷热敷、按摩和物理疗法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疼痛。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加强患者的感染防控,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关节炎是一类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在关节炎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促进康复。
疼痛缓解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采用热敷、冷敷、按摩等非药物方法来减轻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和促进康复方面,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和锻炼,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为特征的疾病,它使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和身体功能受损。
在骨质疏松的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预防骨折和促进骨骼健康。
预防骨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来实现。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减少饮酒和抽烟等不良习惯,以及加强锻炼和控制体重。
药物治疗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骨科疾病在护理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护士骨科常见护理知识
护士骨科常见护理知识引言骨科护理是护理学中的重要分支,负责骨骼系统相关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骨科护理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专业的护理技能,以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支持给患者。
本文将介绍护士在骨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知识,以便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 术前骨科护理术前骨科护理是为了准备患者进行骨科手术而进行的护理工作。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 确定患者手术前禁食禁水时间,遵守停药规定; - 做好患者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 - 为患者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留置导尿管、穿戴手术衣等; -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解答他们的疑问。
2. 术后骨科护理术后骨科护理是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而进行的护理工作。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循环、意识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执行医生的嘱咐,如给予镇痛药、抗生素等药物; - 给予患者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热敷、按摩等; - 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提供合适的活动器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体操等; - 定期更换患者的卧床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 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
3. 骨折护理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 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和保护,如使用石膏、外固定器等; - 监测患者的局部症状,如肿胀、红肿、疼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具,避免因助行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 定期更换石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 - 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进行被动运动、康复体操等; - 鼓励患者进行良好的饮食和休息,以促进伤口愈合。
4. 人工关节置换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需要护士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 监测患者的手术部位,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渗液等异常情况; - 配合医生进行术后的伤口护理,如更换敷料、清洗伤口等; -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进行被动运动、康复体操等; -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具,避免因助行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 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和休息,以促进伤口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骨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牵引术一、保持患者舒适。
头部稍抬高,腰部可适当垫软枕,冬季注意保暖。
二、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患肢肢体活动情况三、经常检查牵引带是否松散或脱落,防止牵引锤接触地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保持患肢处于正常的牵引体位;牵引重量适度。
四、行皮肤牵引时,注意牵引部位皮肤有无炎症或水疱;检查胶布是否脱落。
五、骨牵引时应保持钉或针眼处的清洁干燥,保持皮肤及床铺的清洁,不要触摸或移动牵引针,每日在牵引针孔处滴75%酒精两次。
六、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
教会患者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
七、防止足下垂。
可用托脚板托起。
八、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及用力咳嗽;多饮水,多吃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并指导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定时活动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血栓性静脉炎。
第二节石膏固定术一、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二、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检查肢端温度、颜色、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受压。
三、石膏未干时勿搬动、勿按压,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凸凹的形状垫好枕头。
四、手术后及有创口的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处理。
五、保持石膏清洁,防止石膏被水、尿、粪便等分泌物浸渍和污染。
六、注意功能锻炼,提醒或指导患者作石膏内固定肢体的等长肌肉收缩运动,情况许可时,鼓励下床活动。
第三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一、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床。
搬动时固定颈部、腰部,保持脊柱生理曲度,呈轴线翻身。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及四肢肌力、截瘫平面情况。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增加胸壁运动。
2、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鼓励患者每日主动咳嗽、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困难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四、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避免在下肢静脉输液;适当抬高床脚,协助患者每日行下肢被动运动。
五、大便每周少于2次时给予缓泻剂,促进肠蠕动及训练排便反射。
腹胀所致肺膨胀不全时,遵医嘱行胃肠减压。
六、预防泌尿系感染。
留置导尿者保持尿管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受伤两周后间断放尿,每4小时放尿1次,及时更换尿管和引流袋。
观察并记录尿量及性质,尿道口消毒每日2次,3周后拔除尿管。
七、建立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1次,帮助关节被动活动,保持重要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肢体功能位,预防肌肉萎缩、压疮及失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翻身时病床两侧安放护栏防止坠床。
八、伤后2周内吃易消化的食物,2周后多吃高营养食物、水果。
九、加强与患者沟通,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给予鼓励及心理疏导。
康复训练及功能管理。
肢瘫痪时1、早期急性不稳定期(脊髓损伤后2-4周):此期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应绝对卧床,保持尿管持续开放,2周后改为间歇性开放,3~4小时排尿1次。
行四肢被动运动,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
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下肢瘫痪时可用垂足板,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防止足下垂。
2、早期急性稳定期(急性不稳定期后4-8周):此期病情相对稳定,康复内容主要是增加床上支撑训练,由于患者年龄、体质、脊髓损伤水平不同,因此训练内容、强度也不同。
训练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心肺功能,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确保脊柱稳定性。
3、中后期康复:此期是对有恢复行走能力可能的患者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一是卧位练习,包括床上翻身、挪动身体及在床上或沿床边坐起的练习。
二是坐位练习,包括在椅子上坐稳坐直及保持平衡的练习。
用哑铃或拉力器锻炼上肢背部肌群,每日帮助患者做向心性肌肉按摩4~6次,为扶双拐做准备。
三是站立练习,包括从坐位站起,从蹲位站起及站立平衡的练习。
四是原地踏步及步行练习。
第四节颈椎骨折并截瘫一、平卧硬板床,床头抬高15~30厘米。
保持床铺平整、舒适。
使用气垫床。
二、头后仰,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三、保持牵引方向与脊柱在一条直线上,翻身时勿使颈部扭曲。
四、保持骨折部位稳定,搬动时保持颈椎生理曲度。
五、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和一般状况调节牵引重量,随时观察牵引是否有效。
六、针眼处每日点滴75%酒精l~2次。
七、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勿扭转躯干。
八、观察患者触觉、温度觉及各种反射的恢复程度,检查肢体活动范围,做好记录。
九、截瘫患者按瘫痪护理常规(见第一章第十节)。
十、康复训练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下可用垂足板,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防止足下垂;膝关节做伸屈被动活动;上肢能活动的病人,可指导利用哑铃或拉力器锻炼上肢背部肌群,为扶双拐做准备,每日帮助病人做向心性肌肉按摩,每日4~6次,按摩时要掌心用力,手法正确。
第五节颈椎骨折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术日晨禁食水。
二、术前训练1.床上肢体功能锻炼主要有上、下肢的伸屈,持重上举及手足活动。
2床上大小便在床上进行适应性训练,以减少术后因不能卧床排便而发生尿潴留及便秘。
3.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患者仰卧位,将枕头垫于肩下,头稍后仰。
训练者站在患者右侧,用左手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指端沿患者气管右侧,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推移,开始时用力尽量缓和,推移5~8分钟后,用力稍加强,尽量把气管和食管推移超过中线。
4.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5.俯卧位卧床训练颈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的时间较长,易引起呼吸道受阻,术前必须认真训练以便其能够适应,要循序渐进,开始每次10~30分钟,每日2~3次,以后逐渐增至每次2~4小时,每日2~3次。
三、术后护理1、必备物品吸引器、吸痰盘、气管切开包、沙袋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半小时测量呼吸、血压、脉搏,连测四小时后改每小时1次,平稳后改2~4小时1次。
3、因术中失血量多可致血容量不足,应根据病情调节输液、输血速度。
4、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面色变化,必要时吸痰。
痰液粘稠、喉头水肿者予以雾化吸入。
若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时,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做好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准备。
5、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24小时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6、术后饮食护理术后以冷流质饮食为主,3天后改冷半流质并逐步到普食。
冷流质的目的主要避免加重食管因术中牵拉后水肿反应,温热饮食可导致食管损伤,加重食管的水肿反应,并可加重颈部切口的出血。
7、颈托固定佩戴前后两片式普通颈托可以限制颈部过度活动,帮助颈部伤口愈合以及促进植骨的融合。
8、体位搬动患者时应维持头部脊柱中立位,切忌过屈、过伸、扭转,24小时内应尽可能减少颈部的活动次数及幅度,局部制动可减少出血,还可防止植骨块的滑脱。
九、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
十、功能锻炼术后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与其功能锻炼有直接关系,应指导患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锻炼。
术后第一天做手指、腕关节、足趾及踝关节活动,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做肢体抬高和关节被动活动,3天后指导帮助患者做四肢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锻炼。
对有不完全瘫痪的患者,在做被动锻炼的同时进行四肢肌肉按摩。
3周后在颈部固定良好的情况下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钢板内固定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
术后1个月开始在颈围保护下练习颈背肌,防治失用性萎缩,有利于改善颈部劳损等症状。
第六节胸腰椎骨折一、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稳定其情绪。
2、晚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并注意监测血压及体温。
3、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6小时,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术晨继续服用药物,以避免手术刺激导致血糖及血压升高,服用时用5ml的水将药物吞下即可,最好在术前2~3小时服用。
4、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3、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负压引流的观察,由于胸腰椎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切口处放置引流负压吸引24~48小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
观察记录引流量及性质,若2小时引流量达到200ml或24小时达到400ml,说明手术部位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处理;若引流液淡红或清亮可能是脑脊髓漏,应改负压吸引为正压,并采取头低脚高位,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
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5、术后康复锻炼术后当天即可自主屈伸四肢运动及翻身,术后3天可开始锻炼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肌力,手术后1周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术后4周后可在床上坐起,适当活动(如扩胸运动)。
预防卧床并发症,鼓励咳嗽,定时轴线翻身,多饮水。
6、健康教育出院后继续卧床休息,避免弯腰活动,伤后3个月来医院复查拍片,如骨痂生长良好稳固可佩戴腰围下地活动,半年内禁止重体力劳动,一年后根据情况取出内固定钢板。
第七节股骨骨折一、术前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选择和准备合适的托马斯氏架,以便于牵引。
3、硬板床位,保持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可穿丁字鞋以防外旋致骨折断端移位。
4、调整好体位及牵引方向,按牵引术护理常规。
5、注意全身皮肤情况,特别是髋部周围的皮肤情况,勤擦洗,勤翻身。
6、观察足趾主动活动与趾端感觉情况。
7、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盆;嘱患者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
8、做好心理护理。
9、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直至清醒,6小时内禁食禁水。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3、抬高患肢,注意肢体感觉情况,适度活动患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肢体僵硬。
4、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较多,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5、检查各管道是否有压迫、扭曲或反折,保持引流的持续通畅。
6、预防褥疮。
牵引期间,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夜间亦每3~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按摩骶尾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预防褥疮发生。
7、预防便秘,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新鲜蔬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每1~2天排便一次。
8、预防关节挛缩,卧床期间保持适当的床上运动锻炼,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
注意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患肢应始终处在功能状态。
9、预防坠积性肺炎。
在帮助患者翻身时,还要帮助拍背,并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增加肺活量,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10、预防泌尿系感染。
鼓励患者多喝水,每日摄入2000毫升以上,增加排尿量,清洁尿道,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