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优秀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04f09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3.png)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歌大意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高处的树林。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幽深。 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此时此刻各种声响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品味思考
在诗人的笔下,你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破 山寺。
(结合具体诗歌品析)
静谧、祥和
这样宁静、清幽的破山寺让作者的心境发生哪些变 化呢?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结合具体诗歌品析)
知人论世
常建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与王 昌龄同榜,而且是好友。常建曾任盱眙 县尉,但是他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 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他的诗多为 五言,内容多以山林、寺观为主。
这首诗曾被宋代洪驹誉为“全篇皆 工”,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
诗中所说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是 六朝齐代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而建。常 建早已对这座历经百年的古寺心弛神往。
这样宁静、清幽的破山寺后禅院让作者的心境发生 哪些变化呢?
从不得志的苦闷中求得解脱,使内心宁静、愉悦,充分 感受到风景的美好,淡泊名利,体味到远离尘世的快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 象。
题壁诗有多种类型。就载体而言,题壁诗虽然都是题在 墙壁上,但墙壁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
就内容而言,题壁诗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大致 可分如下类型:第一,政治抱负。这类诗大多对现实不满, 不平则鸣。第二,生活困难,乞求得到社会赞助,题诗于壁, 广而告之。有的甚至带有商品性质,题诗者据以牟利。第三, 志趣爱好。有些诗颇富哲理,堪称警句。
初中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共42张)ppt9
![初中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共42张)ppt9](https://img.taocdn.com/s3/m/6046a64858fafab069dc027b.png)
“高林”即“丛林”,一 语双关,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 所为“丛林”,所以“高林” 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 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 情。
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 禅院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 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 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 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 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情景交融· 意在言外
寺院氛围(景):幽深寂静,超凡脱俗
诗人心情(情):清静隐逸,忘情世俗
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 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 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 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 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 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 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 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 的成语“曲径通” “万 籁俱寂”,沿用至今。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常建
你知道有关 破山寺的知识吗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 寺,是南齐时候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改 建的,到唐已属于古寺。后禅院,指僧 人居住的地方。
诗人简介
• 常建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代不详, 只知道他在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仕 途不顺利,担任县尉这样的小官职。从他 的作品看,也没有结交多少名人。一生放 浪琴酒,漫游山水,作品风格深僻幽寒, 多孤高杳[yǎo] 渺的隐逸风调,往往流露 冒出的灵慧雅致和空寂幽静的情怀,与王 维诗风十分相近,被后人称道为“当时之 秀”。
万 籁 此 俱 寂,但 余 钟 磬 音。
自然界的 都,全 一切声响 是否矛盾?为什么? 只 一种 打击乐器
思考:尾联上、下句
上句:尘世间的声音
下句:佛音
江 青 花 欲 燃
鸟 鸣 山 更 幽
题破山寺后禅院语文PPT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67f1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c.png)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古寺 初日 高林 曲径
禅房 熊猫 山水
第三部分
清
初
晨
日
入
照
古
高
寺
林
曲禅 径房 通熊 幽猫 处深
潭影空人心 山光悦鸟性
万 籁 此 俱 寂, 但 余 钟 磬 音。
第四部分
作品鉴赏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 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 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 忘情地欣赏起来。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 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谢 谢 观 看
汇报人:XXXX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 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 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 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
名家点评
《洪驹父诗话》:丹阳殷璠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之句,以为警策。欧公又爱建“竹径通幽处,禅房熊猫深”,欲 效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予谓建此诗,全篇皆工,不独此两联而已。 《瀛奎律髓》: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
(1)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诗歌形象,深切体会诗的意境; (3)结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完美版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29778c58f5f61fb636660a.png)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题破山寺后禅院
今江苏常熟虞山
寺院。
北麓兴福寺。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曲径幽通静幽的处处所,。状禅元成才路 房花指禅木房深深。藏在花木丛中。
状元成才路
弯曲的小路。
僧侣的住房。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 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 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指初日照射下山 上美丽的景色。
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 里的清澈淡秀的影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使……怡然自得。
人的世俗之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各种声响。 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题 破 山 寺 后禅院 》PPT- 完美版
•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演示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5b02d64b73f242326c5f21.png)
直到他完成高考所有的课程,在一次闲聊中,他告诉,说曾经在另一个监狱里,听一位火爆脾气的老犯人聊起过,说他此生最得意的 事情是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与情人杀死在床上,因为一次他去她情人家偷东西,他醒过来了,让他没偷成心里很不爽,找机会干掉他 ,那天正好杀死一对在床上,听说她丈夫还是个银行家,最后还因此替他背了黑锅,终身进了监狱。天哪,这 人是世界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最高存在,人类存在的价值是多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求真至善达美是人类发展 的最高追求,永无止境,与此相比,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或者特定阶段的某个人,在历史长河中能留下痕迹,能激起浪花,那一 定是很了不起的,读了赵玉平老师著的《向诸葛亮借智慧》一书,蜀汉宰相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治国理 家育人之道影响着历朝历代的贤能人士,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净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识才选才 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 整部片子比较压抑,可能因为是讲述在监狱里发生的事情吧,但看完后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样的荡气回肠,那样的震憾人心!一
曲径幽通静幽的处处所,。禅房花指禅木房深深。藏在花木丛中。 状元成才路
由的内心!这件事对安迪和阿瑞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憾!失去身体的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这样的体制,让心也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欲 望,到最后就会彻底的绝望!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监狱中,安迪还带了一个学生,一个年轻人,从不识字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他, 直到他完成高考所有的课程,在一次闲聊中,他告诉,说曾经在另一个监狱里,听一位火爆脾气的老犯人聊起过,说他此生最得意的 事情是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与情人杀死在床上,因为一次他去她情人家偷东西,他醒过来了,让他没偷成心里很不爽,找机会干掉他 ,那天正好杀死一对在床上,听说她丈夫还是个银状元行成才家路 ,最后还因此替他背了黑锅,终身进了监狱。天哪,这 一、自我价值的充分展现离不开富有合作精神的团队,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超越团队。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工作的环境不同于诸 葛亮时代的为生存空间而战的千军万马嘶杀的疆场,但学会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从教 的第一天起就坚定要站稳讲台,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快速地迈进教育门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面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acd5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9.png)
分组讨论:对禅意文化理解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7 人,组内讨论对禅意文化的理解
,选代表发言。
讨论引导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或问题 ,如“禅意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运用禅 意文化?”等,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
分享交流
每组代表发言后,其他小组可以 进行补充或提问,促进全班范围
情感抒发
常建的诗歌情感真挚,抒 发自然,以景生情,情景 交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常建与《题破山寺后禅院》背景
创作背景
常建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任太常博士,后因故辞官隐居。《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他在隐居期间游览破山寺时有感而发创 作的。
诗意表达
该诗以描绘破山寺后禅院幽静、清幽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 诗人对佛教禅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细腻的笔 触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神秘的禅境世 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诗人通过曲折的小径、幽静的禅房和茂盛的花木,进一步渲染了山寺后禅院的 深邃与宁静。
诗歌艺术手法
以动衬静
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通过描写 鸟儿的欢叫和潭水的清澈,反衬出山 寺后禅院的静谧。
情景交融
诗人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 ,通过对山寺后禅院的描绘,抒发出 自己的隐逸情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其他经典名句分享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 林”
此句通过描绘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古寺和高林 ,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使读者感受到 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氛围。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 音”
此句通过描绘寺庙中万籁俱寂的场景,以及 钟磬声音的回荡,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
所追求的内心宁静状态的向往和感慨。
05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作品推荐
《题破山寺后禅院》完美版ppt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60356c5da50e2524d7fdd.png)
感悟诗意 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古寺
初日
高林
曲径
禅房 花木
山水
6
诗歌 赏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 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 寺”,可见他对这块 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 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 宁静。
7
诗歌赏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7
“空人心”应对上句“悦鸟性”, 写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 尘念,净化心灵;“悦鸟性”又暗示人 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 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 颔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 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 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悦”、“空”,使动用法: 解释为:“使……欢悦”、“使……空18 明
成语“竹(曲)径通幽”源于此 诗,意思是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 幽深的地方。
16
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 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 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 享受的同时又把读者带进幽美绝世的佛门世界。 诗人举目四望,只见艳阳高照,天地生辉,翠竹 幽林沐浴在阳光灿烂之中熠熠生辉,眩人眼目; 活泼小鸟欢飞在茂林修竹之间自由自在,惹人羡 慕。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蓝天白云、 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 之感。
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成语“万籁俱寂”源于此诗, 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19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共12张PPT)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b1602ea76e58fafab0037c.png)
以“猜译”。
2可以和同桌、前后桌讨论商量。
3
大致意思对即可。
展示形式:….(诗句)的理解:….
我读出了….
感悟诗意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
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去处,那里是被
花木浓荫掩映着的禅房。 山光明净,使鸟儿欢悦起来,深潭倒影,更 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集》两卷。
学习目标:
1朗读成诵,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2在读和理解中,学会赏析古诗的方法,培养
学生鉴赏古诗的文学素养。 重难点:
在朗读、理解、赏析古诗中走人古诗的意境,
聆听古人的心声。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读 准 读 出 节 奏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 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常 建
认识常建
常建(708-765),生卒年、字号不详,唐代诗 人,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 进士。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西山。一生沉沦
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其诗意境清迥,语
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题 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 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和一 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三卷和《常建
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延 读 读 到 课 外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50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50页)](https://img.taocdn.com/s3/m/da819f45b0717fd5370cdc61.png)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 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 不如意,无论怎样,我们应该 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 ,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保持积 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社会 与生活。
以静写静 以动衬静 情景交融(融情 于景)
小结
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 高林、曲径、花木、山水 等景物,运用了以静写静, 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营 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 和平、自然高远的意境。
中心思想:
表达了作者游览名胜的 愉悦心情,表现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 门清静生活的向往。抒 发了作者淡泊名利、忘 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 逸胸怀。
写作背景:
由于诗人的仕 途失意,所以寄 情山水,游览名 山古刹,云游四 海,寻幽探胜。
学前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 描写了古寺______ 的环境氛围。这样的 氛围与诗人的心情有 什么关系?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怀?
二读诗歌,读准节奏
2/1/2 2/2/1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 高 林。
感悟诗意
清晨,我走进这座古寺,初升的太 阳照耀着高高的丛林。一条曲折的 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被花木浓荫 覆盖着的禅房更显得幽深。山光明 净,使飞鸟更加欢悦,深潭倒影, 使人的心境得到净化。各种声音都 消失了,只能听到寺院里撞击钟磬 发出悠扬的声音。
首联: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1.首联描写了哪些内容? 2.破山寺的环境怎么样? 3.诗人为何一大早“入古寺”? 4.从哪些字词可以体现?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 “清晨”和“。古寺”分别点明
出游的时间和地点。另外,诗人一大 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 圣地的向往之切。
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97f9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8.png)
目录
• 破山寺与后禅院概述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建筑风格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宗教文化与信仰活动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意义 •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建议
01
破山寺与后禅院概述
破山寺的历史背景
建于南朝梁代
破山寺最初建于南朝梁代,距今 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
古建筑群
题破山寺后禅院内保存完好的古 建筑群,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 、钟楼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
碑刻题词
题破山寺后禅院内有许多碑刻题 词,记录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 人物,为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
资料。
历史遗迹
题破山寺后禅院周围还有许多历 史遗迹,如古代寺庙、碑刻等,
展示了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文化内涵
禅宗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禅宗文化的重要载体,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禅 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山水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所处的山水环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游 客可以在这里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历史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当地的 历史文化传承。
04
传承方式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传承方式包括文字传承、口头传承、实物 传承等多种方式,需要加强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 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06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旅游开发与保 护建议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旅游资源类型
题破山寺后禅院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山水景观、 古建筑、宗教文化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宗教文化与信 仰活动
语文版30.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
![语文版30.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6e803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9.png)
(唐)常建
常建
常建,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与王昌龄 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的生活基本 上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他的诗现存五十 多首,多以山林胜景为题材。
查字典,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万籁( là)i 钟磬( qìn)g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来到古寺,初升的太阳照着高高的树林。
什么?
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都消寂,而仅有禅院的 钟磬之音袅袅不绝好像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 禅院更为空寂,使之肃穆的世界更为庄重,一霎时 成为永恒。
12、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本诗中有两 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3、诗中写环境极美极静,体现诗人内心旨趣的两句 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折的小径直通幽静的深处,禅房周围的花木郁郁葱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美丽的山光使鸟儿们鸣啭欢悦,潭水的倒影使人杂念全消。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消然寂静,只能听到寺院里的钟磬声。
古寺
初日 高林
曲径
禅房 花木
山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 林。”
点明时间和地点。
3、描写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风景的 幽静迷人的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诗中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公认为千古名句, 说说你理解。
这两句引发人丰富的联想和思绪, “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 的环境。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 XXX。
初中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共14张)ppt11
![初中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共14张)ppt11](https://img.taocdn.com/s3/m/9c9fab26b52acfc789ebc97b.png)
4、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 用了 的手法。 深幽寂静;以动写静 5、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 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 想感情。 6、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 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 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7、“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这种以“寂”衬“音”的写法,正是诗人的高明 之处,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 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 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 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 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 出的成语“曲径通幽” “万籁俱 寂”,沿用至今。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公开课)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公开课)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55760a647d27284a735107.png)
ppt精品课件
主题思想
•
ppt精品课件
本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宁静的美好景致, 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
ppt精品课件
•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 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 “ ”“ ”,沿用至今。
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
ppt精品课件
•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悠闲适意的 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 • 常建这首诗是在悠游中写感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 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新,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 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ppt精品课件
诗人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见旭日初升,光照 山林,又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 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面对这幽美 的圣境,作者慨然命笔,写出了这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诗篇。
ppt精品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五言律诗、写景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ppt精品课件
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 禅房、花木、山光、潭影
幽雅寂静
ppt精品课件
首联
清 晨 入 古 寺
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禅房花木深
ppt精品课件
颔联
曲径通幽处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 以静显静,写出了古寺的幽深、清寂。 成语“曲径通幽”出于此句。
山光 悦鸟 性
颈联 潭精品课件 ppt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0eaba7daef5ef7bb0d3c37.png)
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心情。
末联:化用典故,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描写“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 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诗人和 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 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 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李白化用古典诗句。
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展现的环境特点是( ) A、凄清 B、清幽 C、神秘 D、荒僻 9、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偶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 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10、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 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 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 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 切关怀。
颈联:扣题,分析表达效果。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 偶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 “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 云”、“落日”作比喻,来表明心意。天空 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 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 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与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d739483169a4517723a3ee.png)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一作:竹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都寂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闻)注释: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指钟、磬之声。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
“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曲径”,竹林丛中的小路。
“幽处”幽静的地方。
“禅房”僧侣们的住所。
“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 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 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 种声响。“俱”,都,全部。 “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 “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小结 诗歌主旨:
诗中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 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 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 境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 独特的景物,以静衬 静,形象地描绘了山 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 “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 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 “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 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 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 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 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自学指导二
• 1.赏析首联中“入”和 “ 照 ” • 2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用自己的语言再现颈联描写的内容,写 法上有何特点。 • 4.尾联写了哪些内容,手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
• 首句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 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 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 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 绪。
题破山寺后禅院
学习目标
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 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 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 写。
• 1.走进作者,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指导一
结合课下注释, 了解作者及诗词大意.
常建
常建,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 ,与王昌龄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 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寄情琴酒,隐 居作诗。他的是现存五十多首,多 以山林胜景为题材。这首诗抒发了 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你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了吗?
古寺
初日 高林
曲径
禅房
花木
山水
清 晨 入
古 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心万 籁 此 俱寂
但 余 钟 磬 音
概括诗意
•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 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 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 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 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 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