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鲁智豪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84eb4777232f60dccca106.png)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
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CACA-GC)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
2004年至2008年,
中国大陆地区年龄标化的胃癌发病率无显著变化,但因人口
结构较快进入老龄化,胃癌的实际发病率稳中趋升,每年新
发病例数仍位居世界前列[1-4]。
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佳,死亡
率列我国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第3位,总体5年生存率约30%-
57.1%[5]。
目前,我国胃癌早期筛查机制尚不完善,早期胃癌
诊断率徘徊在10%左右,远低于韩国和日本¨,7]。
手术切除
是根治胃癌的唯一手段,而对诊断时即为无法切除的进展期
或转移性胃癌,以及术后复发患者,即便使用细胞毒药物联合
方案化疗,中位生存时间仅延长至11个月左右[1]。
分子靶
向治疗的兴起为晚期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随机对照临
床研究已证实,抗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在
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1]。
本文
将主要阐述HER2阳性晚期胃癌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相关
问题,包括HER2检测、曲妥珠单抗治疗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及不良反应等。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CACA-GC),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作者单位: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980379.aspx。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要点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3cd0b279563c1ec4da713a.png)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尤其高发。
由于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的胃癌早期筛查体系尚需完善,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经达到中晚期。
对无法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以及术后复发患者,采用细胞毒药物进行传统化疗的中位生存期(OS)仅11个月左右。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为晚期胃癌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大型随机对照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ToGA研究)业已证实,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单纯化疗,且安全性良好。
1 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HER2属于HER/erbB家族,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q12,属于原癌基因;其编码产物HER2蛋白为Ⅰ型跨膜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简称p185,含1255 个氨基酸,由胞外区(配体结合)、跨膜区(传导信号)和胞内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等3个功能区组成。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原位杂交技术(ISH),后者常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用于检测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的扩增情况,均是检测HER2状态的常规临床技术。
本共识中所谓的“HER2阳性”,明确定义为HER2IHC 2 +/FISH 阳性,或IHC 3 +,而不包括IHC 0 或1+/FISH 阳性。
目前认为,HER2阳性的胃癌是一类独特的疾病亚型,需要采取不同的诊疗策略和方法。
目前,对于胃癌HER2状态的检测和评价标准日趋规范,但HER2是否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仍存在争议。
尚不足以确立HER2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病理亚型中,对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疗效预测方面,HER2状态是曲妥珠单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因此及时检测和准确评判HER2状态非常重要。
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选择
![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1acaf7e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7.png)
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胃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不同靶向药物的适应症、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
尽管近年来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胃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线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已经接受过一线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二、胃癌二线靶向治疗药物1.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帕博利珠单抗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2. 纳武单抗(Nivolumab)纳武单抗也是一种PD-1抑制剂,与帕博利珠单抗的作用机制相似。
纳武单抗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3.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PD-L1抑制剂包括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和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它们通过阻断PD-L1与PD-1的结合,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这些药物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同样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4. 抗VEGF抗体抗VEGF抗体包括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瑞格列珠单抗(Regorafenib)和安罗替尼(Anlotinib)。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抗VEGF抗体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晚期胃癌患者,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5. 抗EGFR抗体抗EGFR抗体包括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
胃癌靶向治疗的曙光——Claudin18.2
![胃癌靶向治疗的曙光——Claudin18.2](https://img.taocdn.com/s3/m/6b74cb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4.png)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3.23.0164胃癌靶向治疗的曙光——Claudin18.2李澔1,叶显辉2,周俊杰1,李晓芬1Dawn of Targeted Therapy Using Claudin18.2 for Gastric CancerLI Hao1, YE Xianhui2, ZHOU Junjie1, LI Xiaofen1 1. Division of Abdominal Tumor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2. Colorectal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LIXiaofen,E-mail:***************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molecular biology have paved the way for novel target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Claudin18,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 involved in tight junctions between cells, and its subtype Claudin18.2 (CLDN18.2), which is specifically expressed in differentiated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have emerged as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This article aim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CLDN18.2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basic and clinical gastric cancer studi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CLDN18.2; Gastric cancer; Targeted therapy; Precision treatment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摘 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取得的重大进展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向治疗策略。
胃癌治疗用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胃癌治疗用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455cac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4.png)
胃癌治疗用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葛蒙晰;梁晓华【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5(000)021【摘要】胃癌是全球人口的第三大肿瘤死因。
大多数胃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化疗效果差。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有些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胃癌,但更多的药物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本文概要介绍胃癌治疗用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Gastric cancer i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Most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present with advanced stage of the disease when are diagnosed, which are always resistant to chemo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have been becoming the main treatment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number of targeted drugs are currently entering clinical trials. Here, we review the advances of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总页数】6页(P15-20)【作者】葛蒙晰;梁晓华【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9;R735.2【相关文献】1.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J], 张圣林;刘春丽;王淑萍;王雅棣2.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J], 贺腾3.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细胞癌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聂佳欢; 侯世科; 程明4.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胆管癌的研究进展 [J], 张良强;王志刚;潘乐玉;段睿5.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J], 田磊;肖秀英;叶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的新进展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
![胃癌的新进展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f21a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2.png)
胃癌的新进展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胃癌的新进展: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导致消化系统的严重疾病。
近年来,胃癌的治疗方案迎来了新的进展,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胃癌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原理、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胃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肿瘤特异性基因异常的治疗方式。
通过抑制特定的癌细胞信号通路或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靶向治疗可以更精准地攻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1. HER2靶向治疗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常见的胃癌相关分子,HER2过表达与胃癌发生和恶化密切相关。
通过使用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可以抑制HER2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肿瘤生长和转移。
目前,HER2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选择。
2. 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可以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在胃癌的靶向治疗中,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单抗和雷洛替尼具有重要作用。
3. 合并化疗与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通常与化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合并化疗,可以增加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同时靶向治疗可以减少化疗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这种联合治疗策略在胃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二、胃癌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放化疗,免疫疗法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更持久的疗效。
1. PD-1/PD-L1抑制剂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免疫调节系统中的关键分子。
肿瘤细胞通过高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而使用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尼伦帕单抗等,可以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从而恢复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攻击能力。
PD-1/PD-L1抑制剂在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
2. CAR-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个体化的免疫疗法,它利用体外激活的人工合成T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并杀伤肿瘤细胞。
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8d41d365727a5e9856a61a4.png)
明显 症 状 . 诊 时 大 多 已发 展 为 进 展 期 G 传 统 的手 术 和 确 C 放化疗对 G C治 疗 的有 效 率 低 , 毒副 作 用 大 。 年 来 . 近 随着 对
肿 瘤 发病 机制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入 .分 子 靶 向 治 疗 成 为 肿 瘤 治 疗 的 发展 方 向 之 一 分 子 靶 向治 疗 是 以 肿瘤 细 胞 过 度 表 达
胃肠 病 学 2 1 第 1 0 2年 7卷第 4期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0eb4a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5.png)
胃肠间质瘤(GIST)
指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
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的间叶细胞瘤。
特点:CD117阳性
CD34阳性
2
特异的表达c-kit
3
超过30%是恶性的(即转移性或浸润性)
4
对常规化疗和放疗抗拒
5
能手术切除的病人占很小一部分
STI571 produced response rates of 60% PR and 20% SD > 6 mos in metastatic GIST.
01
靶向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目标可能是长期带瘤存活。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像学评价:通过18FDG-PET-CT、CT、MRI等检查方法评价疗效。
近几年微观评价疗效:检测癌变分子异常、细胞生长动力学、血管生长因子、肿瘤细胞标记物、基因的改变。应以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金标准,不断调整和探索更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
Text
Text
01
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及常见药物举例
吉非替尼(Iressa,Gefitinib,易瑞沙)
作用机制: 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剂,是信号传导干预治疗药物(属小分子化合物)。
我科室曾经现在享受靶向治疗患者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分子靶向诊疗基本步骤
结语
01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de5b45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e.png)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 (1)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 (3)三、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 (5)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 (7)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 (9)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 (11)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 (12)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 (14)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 (16)十、晚期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18)十一、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现况及展望 (20)十二、上消化道早期癌ESD策略初探 (22)十三、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24)十四、消化道早癌内镜诊疗规范 (26)十五、早期胃癌微创治疗的临床选择 (28)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1.胃癌TNM分期中T4a是()A.侵犯黏膜下层B.侵犯固有肌层C.侵犯临近结构D.侵犯脏层腹膜E.远处转移参考答案:D2.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策略改进包括()A.剂型优化B.剂量优化C.途径多样D.安全便捷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晚期胃癌靶向药物的一线治疗研究成功的是()A.贝伐单抗B.西妥昔单抗C.帕尼单抗D.曲妥珠单抗E.拉帕替尼参考答案:D4.目前胃癌靶向治疗包括()A.吉非替尼和阿帕替尼B.阿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C.吉非替尼和曲妥珠单抗D.阿帕替尼和帕妥珠单抗E.吉非替尼和帕妥珠单抗参考答案:B5.我国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大多处于()A.超早期B.初期C.进展期D.局部晚期E.晚期参考答案:C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1.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物不包括()A.RASB.BRAFC.MMRD.HER2E.MSI D参考答案:D2.(K)RASWT右半结肠癌,()有优势A.西妥昔单抗B.贝伐珠单抗C.帕尼单抗D.伊立替康E.5-FU参考答案:B3.下述哪项不是ESMO指南明确提出的一线治疗决策制定的驱动因素()A.地域特点B.患者特征C.治疗特征D.肿瘤特征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4.左半结肠癌主要血供()A.肠系膜上动脉B.肠系膜下动脉C.髂动脉D.腹主动脉E.肠动脉参考答案:B5.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A.细胞受体B.信号转导C.细胞周期D.血管生成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三、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1.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2.()的进展是2022CSCO指南更新重点A.免疫治疗B.内分泌治疗C.化疗D.放疗参考答案:A3.食管鳞癌组织中哪些因素可能能够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A.PD-L1表达B.T淋巴细胞浸润C.肿瘤突变负荷载量D.肿瘤相关性抗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不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放化疗,描述正确是()A.有条件的单位推荐采用调强放疗技术B.相较于二维/三维放疗技术,调强放疗可以改善总生存,降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C.增加“小样本研究初步显示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可手术食管癌中的安全性及疗效较好”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转移性/复发EC/GEJC的治疗更新,在“HER-2阴性腺癌”和“鳞癌”分层中对一线治疗推荐描述正确的是()A.I级推荐“帕博利珠单抗+顺铂+氟尿嘧啶类(5-FU或卡培他滨)(PD-L1 CPS≥10, 1A类)”B.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顺铂+氟尿嘧啶(鳞癌)(1A类)”C.II级推荐“信迪利单抗+顺铂+紫杉醇或5-FU(1A类)”D.I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1A类)”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C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1.世界范围的年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为()A.乳腺癌B.结直肠癌C.胃癌D.肺癌E.肝癌参考答案:D2.NCCN及CSCO推荐关于食管鳞癌2A类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哪种()A.阿帕替尼B.安罗替尼C.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可D.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不可E.吉非替尼参考答案:B3.KEYNOTE028是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食管治疗的首秀,得到了ORR及mOS的成功,分别是()A.30% 7个月B.21.5% 8.2个月C.23.5% 7个月D.30% 8.2个月E.21.5% 7个月参考答案:A4.中国食道癌的高发地区集中在()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太行山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E.华南地区参考答案:C5.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1.下述哪项不是常用的荟萃分析软件()A.Rev ManB.StataC.RD.SPSS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基于前瞻性研究,摄入哪些维生素能适度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A.维生素A 和维生素CB.维生素C 和维生素DC.维生素D 和维生素B12D.维生素D 和维生素EE.维生素A 和维生素E参考答案:C3.荟萃分析中异质性分析方法不包括()A.Meta-regressionB.funnel plotsC.subgroup analysisD.sensitive analysis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B4.什么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比较丰富()A.牛奶B.豆浆C.海鱼D.鸡蛋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评估发表偏倚的统计方法是()A.funnel plots 和 Egger testB.Meta-regression 和 Egger testC.Meta-regressionD.subgroup analysis 和 funnel plotsE.subgroup analysis参考答案:A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1.基于本研究,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是()A.13.6个月B.14.1个月C.17.5个月D.18.6个月E.24个月参考答案:B2.SBRT在临床中被应用于哪些肿瘤的治疗()A.非小细胞肺癌B.前列腺癌C.肝癌D.胰腺癌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常用的数据库是()A.PubMedB.EMBASEC.Cochrane LibraryD.Web of Science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PFS指的是()A.总生存期B.无进展生存期C.无病生存期D.中位生存期E.客观缓解率参考答案:B5.文章质量评估()认为是高质量的研究A.7-9分B.8-9分C.9-10分D.6-8分E.4-6分参考答案:A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1.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A.息肉型B.浸润型C.革囊型D.粘液型E.溃疡型参考答案:E2.原发性肝癌是指()A.肝细胞发生的癌B.胆管上皮发生的癌C.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癌D.肝细胞和胆管上皮发生的癌E.枯否细胞的恶性肿瘤参考答案:C3.早期肝癌(小肝癌)的诊断标准是()A.直径在1cm以下,单个瘤结节B.直径在5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C.直径在3cm以下,单个瘤结节D.直径在3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E.直径在5cm以下,单个瘤结节参考答案:D4.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消化道内转移参考答案:B5.不符合溃疡型胃癌的描述是()A.呈火山口状B.多大于2cmC.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D.边缘隆起不整齐E.底部凹凸不平参考答案:C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1.与监测胃癌治疗疗效或识别肿瘤复发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是()A.ctDNAB.CEAC.CA19-9D.PSA参考答案:D2.在胃癌中,HER2扩增占11%-16%,HER2过表达占()A.0.15B.0.18C.0.2D.0.22参考答案:C3.TCGA基于NGS、WES、mRNA和miRNA测序定义的分子亚型是()A.MSS/EMTB.MSIC.MSS TP53-D.MSS TP53+参考答案:B4.下列不属于Setia分型的是()A.EBV阳性B.MSI-HC.MSS TP53+D.E-cadherin异常表达E.p53异常表达参考答案:C5.下列不属于ACRG基于患者基因表达谱确定的四种分子亚型之一的是()A.MSIB.MSS TP53-C.MSS TP53+D.CINE.MSS/EMT参考答案:D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1.关于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线研究中,基于ATTRACTION 2研究的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GC/GEJCB.基于KEYNOTE 811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已被FDA加速批准用于HER2阳性胃癌治疗C.CheckMate 649以及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以及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下列不属于胃癌中基于组织的生物标志物的是()A.MMR状态B.MSI鉴定C.PD-L1表达D.CEAE.TILs评估参考答案:D3.纳武利单抗≥三线治疗晚期GD/GEJ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A.OSB.PFSC.ORRD.至缓解时间E.缓解持续时间参考答案:A4.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以下对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免疫治疗激活效应T细胞,反过来抑制肿瘤血管系统重建B.正常化的血管促进效应免疫细胞浸润,抑制它们的功能,导致肿瘤缩小C.抗血管生成药物在TME中促进血管正常化和减轻免疫抑制D.免疫刺激与肿瘤血管重建之间的反馈环抑制了自身血管正常化,最终促进了肿瘤退化参考答案:C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G/GEJ腺癌有显著的OS和PFS获益。
胃癌的基因突变和靶向治疗策略
![胃癌的基因突变和靶向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89695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6.png)
胃癌的基因突变和靶向治疗策略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个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逐渐深入,我们对于胃癌的发病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重点讨论胃癌的基因突变及其靶向治疗策略。
一、胃癌的常见基因突变1. TP53基因突变TP53基因又被称为“癌基因的守门人”,它的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胃癌。
TP53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的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修复功能,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 HER2基因突变HER2基因的突变在胃癌中较为常见。
HER2突变可导致HER2受体在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进而激活信号传导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因此,HER2基因突变是胃癌靶向治疗的重要标志物。
3. CTNNB1基因突变CTNNB1基因突变可导致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蓄积和核转位,激活Wn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CTNNB1基因突变在胃癌中较为常见,是胃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二、胃癌的靶向治疗策略1. HER2靶向治疗HER2阳性胃癌是指HER2基因或蛋白过度表达的胃癌,在HER2靶向治疗中,我们常用的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利妥昔单抗(pertuzumab)。
这些药物可以靶向结合HER2受体,抑制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 PD-1/PD-L1抑制剂治疗PD-1和PD-L1是免疫检查点分子,它们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到关键作用。
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攻击力,达到治疗效果。
PD-1/PD-L1抑制剂已在胃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 EGFR靶向治疗EGFR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中高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
因此,EGFR靶向治疗成为胃癌的另一重要策略。
常用的EGFR抑制剂包括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达西单抗(panitumumab)等。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923bd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f.png)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张颖一;清水汪;王雅杰【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3(042)001【总页数】4页(P4-7)【作者】张颖一;清水汪;王雅杰【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全世界第2大致死性癌症,每年约有100万新增胃癌病例。
尽管外科技术在不断发展以及临床诊断手段和化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进展期胃癌和胃-食管交界部癌(GEJ)患者的临床生存率依然普遍较差,全球范围内的5年生存率为7% ~14%。
晚期胃癌普遍存在的不良预后必然会导致新的治疗策略的出现,特别是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开发。
这些分子靶向药物靶点包括多种癌症相关的受体及通路,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及V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c-Met通路、细胞周期的途径,以及AKT-PI3K-mTOR通路。
本文将就参与进展期胃癌和胃-食管交界部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一、细胞表面受体抑制剂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肿瘤治疗中EGFR的抑制主要是通过2种完全不同的机制:①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拉帕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细胞表面受体,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EGF家庭)的胞外蛋白配体。
配体结合细胞外域导致EGFR的活化,然后发起一系列胞内信号途径,包括中央RAS/RAF/MAPK或AKT/mTOR途径。
2.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重组人/鼠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胞外域,竞争性地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和其他配体的结合,如转化生长因子-α。
此外,西妥昔单抗还可起到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的作用。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如何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ffd5544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a.png)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如何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学的快速发展,分子靶向治疗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如基因、受体、酶等,使用特定的药物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毒性。
在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中,抗 HER2 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HER2 是一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部分胃癌患者中过度表达。
曲妥珠单抗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 HER2 阳性胃癌治疗的靶向药物。
研究表明,对于 HER2 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联用曲妥珠单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缓解率。
除了抗 HER2 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也是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 VEGF 的单克隆抗体,在胃癌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此外,针对其他靶点的药物也在不断研发和试验中。
例如,雷莫芦单抗是一种靶向 VEGFR2 的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
然而,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并非所有胃癌患者都存在可用于靶向治疗的靶点,这就限制了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范围。
其次,肿瘤细胞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此外,分子靶向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也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学家们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方面,通过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如二代测序,来发现更多潜在的治疗靶点。
另一方面,探索联合治疗策略,如将不同的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使用,或者将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在未来,随着对胃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分子靶向治疗将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的胃癌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现状
![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bee1cc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4.png)
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现状
赵鹏飞;曹邦伟
【期刊名称】《临床与病理杂志》
【年(卷),期】2015(035)008
【摘要】胃癌是全球第三大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在确诊时往往处于疾病中晚期阶段。
目前许多研究均提示胃癌患者体细胞基因组存在异常。
然而,尽管目前胃癌基因组学特性方面取得很多进展,但病人预后并无明显改善。
对于进展期/晚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维持在12个月左右。
曲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阿帕替尼(apatinib)等的出现显
示出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希望及针对肿瘤分子生物靶向治疗的重要性。
本文就目前AG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简要综述。
【总页数】9页(P1570-1578)
【作者】赵鹏飞;曹邦伟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晚期胃癌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J], 吴珍珍
2.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J], 张宇欣
3.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J], 罗会芹;何义富
4.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 [J],
5.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周东辉; 吴璇; 钭赉振; 周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9cac1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5.png)
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刘畅;鲁智豪;沈琳【期刊名称】《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年(卷),期】2018(004)002【摘要】继化疗之后,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存活的癌症患者人数呈持续增长趋势,同时也伴随着心功能不全、心肌炎、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脏毒性事件的发生,且不同癌种应用同类药物的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率、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包括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多种靶向药物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但多数消化道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均排除了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且鲜将心脏事件作为研究终点.因此,真实世界中心脏毒性事件的发生率可能较已知的发生率更高.如何降低肿瘤治疗期间心脏毒性事件的发生率,如何处理临床中所面临的心脏毒性事件,已成为肿瘤心脏病学领域所关注的重点.【总页数】10页(P58-67)【作者】刘畅;鲁智豪;沈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J], 刘畅;鲁智豪;沈琳2.消化道肿瘤中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J], 缪鑫;刘政3.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J], 刘畅;鲁智豪;沈琳4.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J], 刘畅;鲁智豪;沈琳;5.乳腺癌靶向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防治的研究进展 [J], 陈浩然;孔令泉;吴凯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df2e4f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0.png)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2016(043)007
【摘要】近年随着对胃癌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多种靶向关键信号传导途径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了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改变了胃癌的治疗模式。
《中国肿瘤临床》于2015年第23期邀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熊建萍教授对近年胃癌及进展期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总页数】1页(P315-31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J], 赵娜;陈虹
2.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J], 朱明智
3.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J], 龚新雷;秦叔逵
4.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J], 黎军和;熊建萍
5.膀胱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J], 刘尧;张春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428ad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d.png)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吴楠蝶(综述);魏嘉;刘宝瑞(审校)【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4(000)012【摘要】Gastric cancer is the fifth most common cancer and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globally .Apart from the suc-cessful phase Ⅲclinical trial of trastuzumab and Ramucirumab , other targeted therapies in gastric cancer ( GC) have fallen short or still in early clinical development .In this review, we will summarize the most up to date information on many of the potential actionable"driver genes"in gastric cancer and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he optimal diagnostic test to select for these molecularly defined patients . We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HER-2, EGFR, FGFR, MET, IGF-1R and VEGF.%胃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第五位的恶性肿瘤,在肿瘤致死率中居第三位。
除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 )以及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的Ⅲ期临床实验获得阳性结果外,其他胃癌靶向治疗药物大多结果不甚理想或尚处于临床研究的早期阶段。
文中主要综述了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胃癌驱动基因及其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
分子靶向药物在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分子靶向药物在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7e8a3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a.png)
分子靶向药物在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季名扬;宫美丽【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6)30【摘要】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used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patients’life,contro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So,the clinical importance is improving,it need furth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odel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 This article at first analyzes the biolog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drug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omm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attern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分子靶向药物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使用,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控制患者的病情,所以,在临床中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出适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模式。
本文首先分析靶向药物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深入分析临床中常见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模式,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2页(P90-91)【作者】季名扬;宫美丽【作者单位】136201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136201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相关文献】1.关于中晚期胃肠道肿瘤外科综合治疗的几个新理念 [J], 曹永宽;张国虎;周庆贤;田伏洲2.外科手术在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学科的发展方向 [J], 顾晋3.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背景下外科教学思考与体会 [J], 张辉;仲长鲲;周静4.第二届上海胃癌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暨第十期《胃肠道肿瘤外科综合治疗》学习班 [J],5.第二届上海胃癌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暨第十期《胃肠道肿瘤外科综合治疗》学习班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908752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a.png)
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鲁智豪;沈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7(9)10【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nfiltration of oncology, immun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of cancer immunot-herapy, which has brought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Immunotherapy such as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therapy, tumor vaccines, cytokines and small molecule drugs have brought a long-term survival benefi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ny challenges, so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or precision cancer immunotherapy.%随着肿瘤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抗肿瘤治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免疫治疗主要包括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肿瘤疫苗以及细胞因子和小分子药物治疗等.免疫治疗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页数】8页(P前插1,1-7)【作者】鲁智豪;沈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J], 张立煌;王青青2.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J], 张思汗(综述);许斌(审校)3.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J], 张思汗(综述);许斌(审校)4.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诊治分析 [J], 杜佳;李钱;李娟;单锦露5.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低血糖反应三例治疗失误分析 [J], 王冠青;王梓华;焦诚;陈连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imary endpoint: OS
(n=294)
Stratification factors
advanced vs metastatic
GC vs GEJ
measurable vs non-measurable
ECOG PS 0-1 vs 2
capecitabine vs 5-FU
*as defined in the protocol (IHC 3+ and/or FISH+) †Chosen at investigator’s discretion
No. at risk
294 277 246 209 173 147 113 90 71 56 43 30 21 13 12 6 4 1 0 290 266 223 185 143 117 90 64 47 32 24 16 14 7 6 5 0 0 0
CI, confidence interval; T, trastuzumab
体重, 中位(范围)公斤
地域, n (%) 亚洲 美国 欧洲 其他
胃癌分型 (中心评估) 肠型 弥漫型 混合型
既往胃手术(%)
60.3 (28–105)
166 (56) 26 (9) 95 (32) 9 (3)
74.2a 8.7a 17.1a 21.4
Highest recruitment was from Korea, Japan, China and Russia F, fluoropyrimidine; C, cisplatin an=287; bn=293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 鲁智豪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 组织或细胞特异性分子作为靶点, 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 的抗体、靶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 向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 “地毯式”轰炸
精确“导弹”杀伤
胃癌的分子靶点 ?
胃癌的分子生物学标志-1
中位生存期(月)
EGFR (ErbB) 家族及配体
EGF TGFa Amphiregulin -cellulin HB-EGF
Heregulins
NRG2 NRG3 Heregulins -cellulin
100
44
36
48
Cysteine - rich
domains
100
100
erbB-1 HER1 EGFR
5-FU or capecitabine†
+ cisplatin
3807 patients screened1,2 810 HER2-positive*
HER2-positive
advanced GC
R
(n=584)
(n=290) 5-FU or capecitabine†
+ cisplatin
+ trastuzumab
82
33
erbB-2 HER2
neu
59
24
erbB-3 HER3
79
Tyrosine - kinase
domain
28
C-Terminus
erbB-4 HER4
Histopathology 2008; 52: 797-805
ToGA 研究设计
Phase III, randomised, open-label,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study
PDGFR 家族
FL
PDGF
SCF
EGFR HER2 HER3 HER4 M-TOR相关通路
VEGFR-1 VEGFR-2 VEGFR-3
Flt-3 PDGFR KIT
NF-Kb通路 (万珂)
PI3-K
mTOR Inhibitor
Akt/ PKB
mTOR
HER 家族
进展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远期疗效
次要研究终点: PFS
Probability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
5.5 246
Median Events PFS HR 95% CI p value
FC + T 226 6.7 0.71 0.59, 0.85 0.0002
FC
235 5.5
研究终点
OS, median months
PFS, median months
TTP, median months
ORR, %
Patients with measurable disease
Clinical benefit rate, %
胃癌的分子生物学标志-2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
常见靶向治疗靶点
TGF-a EGF
HER (erbB) 家族
None
Heregulin Heregulin Epiregulin Epiregulin
VEGFR 家族
VEGF-A VEGF-B
VEGF-A VEGF-C VEGF-D
VEGF-C VEGF-D
1.2个月
6.7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Time (months)
No. at risk
294 258 201 141 95 60 41 28 21 13 9 8 6 6 6 4 2 0 290 238 182 99 62 33 17 7 5 3 3 2 2 1 1 0 0 0
0.8
FC + T 167 13.8 0.74 0.60, 0.91 0.0046
0.7
FC
182 11.1
0.6
0.5
2.7个月
0.4
0.3
0.2
0.1
11.1
13.8
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Time (months)
F+C + trastuzumab n=294
77 / 23 61.0 (23–83)
61.5 (35–110)
158 (53) 27 (9) 99 (33) 14 (5)
76.8b 8.9b 14.3b 24.1
主要研究终点: OS
Probability
1.0Median0.9Events OS HR 95% CI p value
1. Bang et al. ASCO 2009; Abstract 4556. 2. Chung et al. ECCO-ESMO 2009; Abstract 6.511.
患者资料和基本特征
特征
性别, % 男 /女
年龄, 中位(范围)岁
F+C n=290
75 / 25 59.0 (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