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小企业数据介绍
中国各省中小企业山东省
中国各省中小企业山东省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和支持。
作为中国最大的省份之一,山东省在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和发展状况中小企业是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资产总额、年销售额和年雇员人数等方面具有一定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
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就业的重要来源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山东省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中小企业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山东省中小企业的数量持续增长,涵盖了各行各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创新科技等领域。
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优势:山东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
这种地理位置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市场。
2. 人才优势:山东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教育水平较高,具备了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3. 政策优势:山东省积极推出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优惠贷款和创新创业平台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三、山东省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虽然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资金问题: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大,融资渠道有限。
山东省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题,限制了它们的发展潜力。
2. 技术创新:山东省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这使得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
3.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山东省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大企业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四、推动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为了推动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02家企业荣登2023年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
102家企业荣登2023年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作者:宋佳来源:《商周刊》2023年第25期近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3年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全市102家企业上榜,为青岛市新经济企业梯队建设注入新动力,成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此次上榜的102家新经济潜力企业,从各区市推荐的近50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其中80%为“新面孔”,较去年提高约8%,这反映了近年来青岛大力培育引进新经济企业的工作成绩。
从榜单来看,2023年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新兴产业活力持续迸发。
新兴产业是青岛决胜未来的关键。
近年来,青岛聚焦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聚力突破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新赛道”,激发经济“新动能”。
在榜单中,属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等十大新兴产业的企业占半数,同比提升约15%,其中,75%为新获评企业,这表现出城市新兴产业赛道不断有新生力量涌入,为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区域发展特色更加明显。
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市因地制宜,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市南区、崂山区发挥楼宇经济“以楼聚产”的效能,培育人工智能、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领域的潜力企业占全市总数逾四成。
西海岸新区、城阳区依托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集聚产业链资源,链接上下游企业,获评潜力企业超过全市总数的1/3。
胶州市、平度市加大企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新增潜力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即墨区、李沧区、市北区、莱西市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育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资本市场价值明显提升。
新获评的新经济潜力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在本次获评名单中,半数企业通过风险投资等渠道筹措发展资金,较去年增长近一成;逾十家企业经历两轮以上融资,融资总额超十亿元;多家潜力企业获得毅达资本、银杏谷资本、汇芯投资等头部创投基金的青睐。
资本市场对潜力企业的关注投入,为青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融资渠道,也是潜力企业前景可期的例证。
青岛中小企业分析
青岛中小企业分析青岛中小企业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中小企业在青岛市的地位日益凸显。
这些企业不仅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还是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就业和提升地区经济活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青岛中小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小企业概况青岛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截至目前,已有数万家企业注册并开展业务。
这些企业涉及的行业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导。
中小企业的规模各异,但多数集中在50人至500人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尽管青岛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它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融资难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严格,使得许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扩大规模或开展新业务。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也是中小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人才缺乏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方面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解决方法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下是几个建议:1、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吸引更多资金。
2、加强品牌宣传。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积极推广中小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其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客户和市场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3、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可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强化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其盈利能力。
五、总结青岛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面临融资、市场、人才等多重压力下,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助力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岛中小企业分析
青岛中小企业分析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青岛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之一,中小企业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将对青岛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青岛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青岛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市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达到了数万家,占到了全市企业总数的70%以上。
这表明中小企业在青岛市的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青岛市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以制造业、服务业、贸易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青岛中小企业的发展受益于当地的优越经济环境。
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青岛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例如便捷的物流渠道、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等。
此外,青岛市政府也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减税减费、提供贷款支持和加强创新创业服务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青岛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尽管青岛中小企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1. 资金压力:中小企业通常资金链较为薄弱,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会限制其扩大经营规模和升级改造设备的能力。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2. 人才短缺:青岛市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薪资福利和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低,中小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这导致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存在短板。
3. 市场竞争:中小企业通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青岛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青岛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青岛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尽管面临挑战,青岛中小企业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机遇。
1. 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市场对于个性化和特色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山东的7个城市中小企业概况
诸城市
诸城市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为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867家
诸城经济开发区、龙都工业园,土墙工业园,龙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电力工业园、辛兴工业园、密州街道工业园
诸城市,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中国百强县市之一,属山东省经济综合实力30强。诸城创造了以新郎、福田、桑沙、外贸、得利斯、义和等为代表企业的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2010年1―3月份,诸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867家。IT商家数量:85家左右,IT公司聚集区域在人民东路、东关大街、兴华东路、和平北街、西关大街、纺织街、舜王街道(万家庄)
2011年共有客户118家,销售金额104997
2011年共有客户131家,销售金额124345
济宁市
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山东省农机生产基地、全国煤炭能源基地、全国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国家级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济宁是座传统工业城市,煤炭、纺织、化工、冶金、制造等行业发达。而且作为一个地级市政府所在地,济宁下辖十个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上游IT厂商必争之地
2011年共有客户351家,销售金额760154元
青岛市
国有、集体及股份制企业16602家,外资企业10777家,私营企业103701家,以上合计131080家。个体工商户243782户。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崂山株洲路工业园区;四方有小工业园,食品、机械等;李沧区市北工业园及台湾工业园(食品、印刷、服装、电梯、电子、机械等);城阳区工业园,机械、模具、食品等;
其中,IT规模最大的是张店区和临淄区。张店区IT公司最为集中的路段为北西六路,当地规模最大的电脑城齐赛科技市场就座落在这条街道旁。近年来,淄博作为一座地级城市,随着县乡IT市场需求的增长,商家辐射下县的微分销业务也开始进入高速成长且小有规模。
2023青企年报
2023青企年报作者:高扬来源:《商周刊》2024年第10期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收官,青岛市66家A股上市公司的“成绩单”也全部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市A股上市公司总营收6089.40亿元,归母净利润总额440.11亿元。
青岛辖区上市公司业绩总体水平保持稳步增长。
2023年,豪江智能和盘古智能先后上市,青岛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67家(66家A股、1家B股)。
虽然在上市公司数量方面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但是青岛上市公司总市值仍低于烟台,低市值公司占较大比重。
此外,青岛上市公司业绩两极分化加剧,“排头兵”海尔智家2023年实现营收2614.28亿元,归母净利润165.97亿元,均创新高;“亏损王”克劳斯归母净利润亏损27.68亿元,成为山东上市公司亏损之最。
在2023年年报披露后,*ST民控(原“民生控股”)成为青岛辖区首家A股退市公司,此外还有两家公司被实施退市警示,这也说明青岛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10家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据各上市公司披露数据显示,青岛辖区上市公司有10家营收过百亿,而去年同期是11家。
从营收前十来看,青岛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经营稳健,优势明显。
海尔智家2023年凭借2614.28亿元营业收入,再次蝉联山东上市公司营收第一名。
海信视像、青岛啤酒和赛轮轮胎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21家上市公司营收突破50亿元。
其中,惠城環保营收同比增长194.76%,位居增幅榜首;高测股份营收同比增长73.19%居第二;康普顿营收同比增长51.48%位列第三。
归母净利润是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扣除所有费用、税项、少数股东损益等之后的净利润部分,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在57家盈利的青岛上市公司中,2023年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的共计9家,2022年同期是7家,海尔智家、青岛港、青岛啤酒依然位列前三。
37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惠城环保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99.75%,位居榜首。
青岛市中小企业青岛
青岛市中小企业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探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推动创新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青岛市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之一,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青岛市中小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政策进行探析,以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1. 中小企业在青岛市的现状青岛市作为一座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中小企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市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10万家,雇员规模达到200万人以上。
这些中小企业主要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青岛市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方面相对较弱,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另外,融资渠道有限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因此,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亟待制定与完善。
2. 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概述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首先,青岛市加大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并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
其次,政府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合作,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
此外,还进一步优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和额度。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力度,简化了中小企业开办流程,降低了创业门槛。
3. 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影响评估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政策的出台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方面缩小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政策的出台还加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增加了各方合作的意识。
再者,政策的出台还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青岛市民营经济半年报发布
青岛市民营经济半年报发布作者:聂艳林来源:《商周刊》2024年第16期7月29日,青岛市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民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动能加快成长,主力军作用持续凸显,发展韧性有效增强;青岛市新登记民营经营主体12.4万户,占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户数的99.5%,占比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较去年同期前进2位。
民营经营主体总量扩容创业密度稳中有增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新登记民营经营主体12.4万户。
其中,新登记民营企业4.5万户,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户数的98.5%,占比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较去年同期前进1位。
截至6月末,全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210.0万户,同比增长1.8%,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98.4%。
其中,实有民营企业78.7万户,同比增长3.7%,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5.8%。
从创业密度看,截至6月末,每万人拥有民营经营主体2025户,较上年同期提高34户,位于西安(2405户)、深圳(2364户)之后,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759户,较上年同期提高27户,位于深圳(1418户)、广州(1095户)、厦门(824户)之后,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民间投资表现活跃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8%,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7.7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1.4%,比一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项目3460个,拉动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026.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9.1%,高于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14.1个百分点。
其中,民营企业出口1900.4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比74.7%;民营企业进口1125.8亿元,占比61.4%。
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2.0万户,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为89.6%。
新吸纳就业持续向好连续36个月保持80%以上今年上半年,青岛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15.4万人,同比增长4.1%,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比重为83.1%,新吸纳就业占比连续36个月保持在80%以上,民营经济继续发挥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青岛中小企业青岛
青岛中小企业青岛青岛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青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中小企业在其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青岛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青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青岛中小企业的现状目前,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1.规模相对较小:青岛市中小企业多以小型企业为主,缺乏大规模的中小企业。
这使得青岛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一定的劣势。
2.行业分布不均衡: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而在高技术产业和创新领域中的中小企业相对较少。
3.融资难题:相对于大型企业,青岛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
由于缺乏资本积累和信用背景,他们在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4.人才缺乏:青岛市中小企业往往面临人才流失和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这给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二、青岛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在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市场竞争激烈:青岛市中小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无论是来自同行业内的竞争还是来自跨行业的竞争,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这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以及融资难度大等方面。
这一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3.人才短缺: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和留用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这使得企业难以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三、青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了促进青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优化融资环境: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融资机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同时,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资源和引进政策,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山东省中小企业名录解析
山东省中小企业名录解析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山东省中小企业名录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1. 中小企业在山东省经济中的地位中小企业在山东省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山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山东省中小企业总数超过100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80%以上。
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之高,说明了山东省中小企业的规模庞大和发展潜力巨大。
2. 山东省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山东省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广泛,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其中,制造业是山东省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多个细分领域。
此外,服务业也是山东省中小企业的重要领域,包括餐饮、酒店、旅游等。
这些中小企业不仅为山东省的经济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便捷。
3. 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创新能力突出:山东省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许多企业致力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 优质产品和服务:山东省的中小企业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秉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许多企业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3) 高效管理和运营:中小企业注重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不少企业实施了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4) 融资渠道多样化: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山东省的中小企业积极探索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担保贷款等。
这些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4. 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山东省的中小企业发展较为活跃,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 资金压力: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常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融资难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青岛市中小企业
青岛市中小企业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青岛市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本文将分析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1.1 规模和数量青岛市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青岛市目前拥有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其经济规模逐年扩大。
这些企业在本地区经济中贡献了相当大的份额。
1.2 行业分布青岛市中小企业涵盖了广泛的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其中,制造业是青岛市中小企业的重要支柱,涉及到机械、化工、建材等多个子行业。
服务业方面,餐饮、旅游、零售等也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创新能力青岛市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一些中小企业依托于自身研发实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青岛市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2.1 资金压力青岛市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和金融支持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缺乏资金支持会限制企业的研发和扩张能力,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2.2 人才短缺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难以提供与大型企业相媲美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导致流失人才的情况时有发生。
同时,大量青年人才偏向于就业于国内知名大企业或互联网行业,造成了中小企业的人才荒。
2.3 缺乏市场竞争力有限的规模和资源限制了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企业需要拥有足够的规模和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3.1 加强金融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贷款机会。
同时,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风险投资基金,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中小企业,为其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青岛发布“2023青岛企业100强”榜单
观察O bservation2811月7日,由青岛市工商联、青岛市工信局、青岛市民营经济局指导,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青岛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崂山区政府协办的2023青岛企业家日著名企业家联谊会在奥帆中心“蓝海珍珠号”游轮上举行。
大会现场发布“2023青岛企业100强”榜单和“2022年度青岛市社会责任示范企业”榜单。
这两份分量十足的榜单,不仅彰显了青岛经济持续向好,头部梯队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也是对青岛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评价。
本次百强榜单最引人关注的特点之一,便是青岛“千亿级”企业增至3家。
其中,海尔、海信分别以3506.23亿元和1849.36亿元年营收,牢牢占据榜单前两位。
青岛海发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则凭借1068.43亿元年营收,首次闯入青岛“千亿级企业俱乐部”,位列榜单第三位。
较上年榜单相比,今年百强入围门槛进一步提升至36.48亿元,比去年的35.95亿元增加0.53亿元,上升1.47%;2023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纳税总额、研发费用、员工总数分别比2022百强企 业 增 长 10.56%、5.35%、11.04%、3.06%、青岛发布“2023青岛企业100强”榜单2023青岛企业收入100强青岛百强企业之间的内部差距在持续缩小,规模结构在持续改善,体现出整体提升的向好趋势。
1.96%、6.23和2.41%。
百亿级以上企业数量为46家,与上年(43家)相比增加了3家,营业收入占比为84.51%,比上年 (82.13%)提高2.38个百分点;50亿到100亿之间的企业数量39家,与2022百强企业持平;10亿到50亿的家数从2022百强企业的18家下降为15家。
榜单显示,无论从百强企业首末营业收入倍数看,还是从前十位与后十位营业收入总额倍数看,均反映出青岛百强企业之间的内部差距在持续缩小,规模结构在持续改善,体现出整体提升的向好趋势。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摘要: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生存危机,不断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完成产业价值链的转变,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策略以美国次级债事件为开端的全球后危机时代,各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变化。
我国4600多万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青岛市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倒闭。
一、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1.青岛市中小企业约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0%左右,主要集中在沿海、工业园和经济开发区一带。
这些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人口就业率比较集中,经济发展较快,运输较为便利。
2.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不同工业园区及经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产业同构现象相对严重,产品重复、差异化程度较低,核心企业带动的沿海一带的关联企业较少,企业比较容易集中。
这样的形式会造成经济抵抗力降低,容易形成主帅倒下、全军覆没的局面。
3.进口替代型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低。
自主研发能力不高会造成企业技术能力过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进行自主研发,而是通过简单的模仿、加工进行经营,这样会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无法融资,也无法将经营扩大,无法将企业做强。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是因包揽日韩一类的外资企业的外包业务而建立起来的。
4.配套的中小型企业还不够完善,无法真正实现大企业的带动效应。
从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看,中小型企业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中小型企业必须要依附于大企业来达到长期发展的目标。
同大企业进行合作,也就是青岛的中小型企业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分工合作为主,这样才可以实现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互赢。
可是当前的进展状态是中小型企业同大企业的合作并没有做好,大企业也没有将中小型企业带动起来,如海尔、澳柯玛等青岛龙头企业表面上带动了近千家的配套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可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些配套型企业依旧处在零散的状态,并没有构成一个大规模的产业配套群,甚至由于劣性竞争,出现了浪费有限资源的现象。
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解读
级以上名牌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
提纲: 一、全市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情况简介 二、扶持政策解读 (一)财税支持 (二)减轻负担 (三)创新发展 (四)融资服务 (五)创业扶持 (六)公共服务
(一)财税支持 1.税收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 (2)小微企业所得税政策; (3)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政策; (4)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政策; (5)延期纳税政策。
3.小微企业注册登记“零收费” 2012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小型微型企业登记注册 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新设立的小微企业免收注册登记费、 税务登记证书和发票工本费、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工本费、组 织机构代码证书IC 卡工本费和技术服务费。市工商局等相关 部门联合推动我市银行免费为中小企业出具资信证明,实现 中小企业登记注册环节“零收费”。
2.支持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为引导企业强化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技术 中心,提高主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以 下两类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1.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150万元的专项扶持; 2.对其他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可以申报创新能力建设 项目,最高可以获得5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 市级、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培育认定工作,由市经信 委科技处牵头负责。联系电话:85911216
● 完善政策体系、培育专精特新、加强公共服务、缓解融资难题
、集聚集约发展、加强管理培训、开拓两个市场
● 全市初步形成了中小微企业发展有政策、服务有平台、融资有
渠道、成长有梯队、创业集聚有载体的发展格局
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到了 2/3,从 以下几方面可以反映出中小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 作用。 (一)企业群体稳步壮大。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个体 工商户和私营企业 57.2 万户,增长 22.7% ( 近三年平均增长 10.8%)。其中,私营企业16.9万户,增长16%。规模以上工 业中小企业4758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8%。规模 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 6.86万户,其中工业企业 2.16万户,个体工业4.69万户。
“十三五”青岛民营经济成绩单
“十三五”青岛民营经济成绩单作者:聂艳林刘思汝来源:《商周刊》2021年第01期“十三五”期間,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坚持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化发展环境,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全面起势。
数据显示,2020年民营注册资本突破4万亿元,已达46864.33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了238.07%。
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72.02万户,较2015年增长86.15%。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从社会环境、政商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入手提振信心,提升全要素率和供给效率,实现整体环境优化和整体供给充足。
从发布的民营经济数据可以看出,青岛民营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主要指标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成为全市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生力军”。
民营注册资本突破4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市场主体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72.02万户,较2015年增长86.15%。
其中,实有民营企业61.02万户,较2015年增长119.97%。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比2015年末增长2.38倍,民营注册资本稳步增长。
特别是2019、2020年两年,通过开展壮大民营经济攻势,青岛市民营注册资本增量实现突破性上涨。
“十三五”期间,民企规模质量稳步增长。
青岛5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2015年增加2家;5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1907.07亿元,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12家企业进入2020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较2016年增加7家,较2019年增加4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据统计,青岛市2020年民营注册资本突破4万亿元,已达46864.33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了238.07%。
2019年民营注册资本突破3万亿元,达38372.76亿元。
在创业密度方面,创业密度较2019年(1592户/万人)、2015年(1016户/万人)分别提高7.66%、68.7%。
青岛强势入围 “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城市
青岛强势入围“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城市作者:高扬梁源来源:《商周刊》2022年第18期8月24日,天眼查研究院推出《“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城市洞察报告》,青岛榜上有名排在第8位。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规定。
“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体现出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以及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在各自领域占领“高地”。
不仅如此,“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在带动地方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在产业基础领域补短板、锻长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根据该报告,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重庆、成都、青岛、东莞和厦门,超过一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居首位,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为宁波。
青岛“专精特新”等高成长企业分布于20多个产业领域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山东省共有3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青岛占比超过4成,共有国家级101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即墨区、黄岛区等11区县,其中即墨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达21家,占20.8%。
从行业分布上来看,青岛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布在通用设备制造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22个行业中,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达16家,占比15.8%; 11.9%的青岛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7.9%位列第三。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速中,金属集装箱增至首位,从2017年的11.5%上升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4.7%,这体现出青岛产业发展转型的进展和突破。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十强城市企业数量与GDP呈现正相关。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保障就业,起到改善民生、稳固社会环境的作用;且报告指出,以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等被评为“专精特新”,在疫情期间稳定生产经营,表明了青岛由“制造”向“智造”的加速转变,激活了青岛经济创新发展的活力。
青岛市中小企业数据介绍
截止2012年末,我市共有个体和私营企业46.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4.6万户,个体工商户32万户。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4683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7.9%。
中小企业用规上工业53.6%的资产,实现了规上工业66.9%的主营业务收入、70.7%的产值、71.9%的利税总额,吸纳了71.9%的从业人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
全市中小企业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创新发展的中小企业广大中小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加快创业创新步伐,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迅速扩大,实力显著增强。
一大批中小企业把“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快从“低小散弱”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转型和集群化发展,在传统产业领域实现新突破,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新跨越,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产品,形成了一批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了“专精特新”工作新突破。
本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我市部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成果,这些产品(技术)在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拥有专利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初步统计,133家参展企业中,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有22家。
有40个参展产品的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
21项产品(技术)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
99个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参展企业拥有各类专利3175项。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内生性增长。
未来的青岛中小企业“小企业兴则经济活、小企业强则民众富”。
未来的青岛中小企业将有众多品牌企业由小到大,不断做大做强,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世界知名的企业,成为青岛新的骄傲。
在青岛,“没有小企业,只有成长中的企业”、“关注小企业就是关注青岛的未来”已形成共识;政府部门不仅为大企业“锦上添花”,更为小企业“雪中送炭”。
青岛小微企业标准是什么
青岛小微企业标准是什么小微企业是各地都有的,可以说小微企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青岛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小微企业的内容是哪些?小编整理了青岛小微企业标准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青岛小微企业标准国税局:三大标准界定小微企业小微企业需满足三标准国税局刘宝柱说,小型微利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和其他部门的小型微利企业的概念略有不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92条规定,税收上的小型微利企业除了要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业以外,还包括三个标准,主要体现在一个是小型、一个是微利,这三个标准一个是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我们要求是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的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型微利企业。
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刘宝柱介绍说,首先,我们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通知,明确了税收优惠具体政策内容。
其次,我们把落实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纳入我局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之中。
对小型微利企业,我们发布了公告,制定了具体贯彻落实流程;对税务系统,我们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宣传辅导,提供良好纳税服务,简化办税程序,保证小型微利企业依法享受合法权益。
第三,为了方便小型微利企业依法申报纳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及时修改了申报软件,同时,要求各地税务机关也要根据本次小型微利企业扩大优惠后的情况,及时修改管理软件。
应纳税所得额超30万停享优惠国税局刘丽坚介绍,本年度新办的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累计实际利润额或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可以享受优惠政策;超过10万元的,应停止享受其中的减半征税政策;超过30万元的,应停止享受优惠政策。
享受优惠后,年度终了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时,同时将小型微利企业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情况报税务机关备案。
原来以前享受优惠政策需要提前向税务机关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才能享受优惠政策。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青岛市中小企业第四批“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复审结果的通知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青岛市中小企业第四批“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复审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0.16•【字号】青经信字[2018]98号•【施行日期】2018.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综合规定正文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青岛市中小企业第四批“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复审结果的通知青经信字[2018]98号各区、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青岛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认定办法》(青经信发〔2016〕9号)和《关于开展对第四批青岛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复审工作的通知》(青经信字〔2018〕76号)文件要求,我委会同各区、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对2015年认定的第四批青岛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进行了复审,现将复审结果通知如下: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水解酸化技术”等101个产品(技术)(附件1)通过复审,其“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称号继续有效,自发文之日起,有效期三年。
青岛快乐视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的“智慧e房软件”等31项产品(技术)(附件2)未通过复审,其“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称号予以取消,企业不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希望保持青岛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称号的企业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引领全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区、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掌握相关企业动态,继续做好“专精特新”产品(技术)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推动全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认定工作更好地向纵深发展。
附件:1. 通过复审的“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名单2. 未通过复审的产品(技术)名单青经信字〔2018〕98号附件.doc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8年10月16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止2012年末,我市共有个体和私营企业46.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4.6万户,个体工商户32万户。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4683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7.9%。
中小企业用规上工业53.6%的资产,实现了规上工业66.9%的主营业务收入、70.7%的产值、71.9%的利税总额,吸纳了71.9%的从业人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
全市中小企业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创新发展的中小企业
广大中小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加快创业创新步伐,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迅速扩大,实力显著增强。
一大批中小企业把“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快从“低小散弱”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转型和集群化发展,在传统产业领域实现新突破,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新跨越,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产品,形成了一批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了“专精特新”工作新突破。
本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我市部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成果,这些产品(技术)在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拥有专利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初步统计,133家参展企业中,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有22家。
有40个参展产品的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
21项产品(技术)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
99个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参展企业拥有各类专利3175项。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内生性增长。
未来的青岛中小企业
“小企业兴则经济活、小企业强则民众富”。
未来的青岛中小企业将有众多品牌企业由小到大,不断做大做强,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世界知名的企业,成为青岛新的骄傲。
在青岛,“没有小企业,只有成长中的企业”、“关注小企业就是关注青岛的未来”已形成共识;政府部门不仅为大企业“锦上添花”,更为小企业“雪中送炭”。
在青岛,“重心下移,普惠服务”、“集成集聚,三级联动”等公共服务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小企业的工作实践,市、区(市)、镇(街)、社区(园区)各级服务平台不断建立完善,将充分释放中小企业的体制机制活力,努力推动中小企业“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
在青岛,向着“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宏伟目标,中小企业的发展层次,将随着蓝色经济引领得到极大提升。
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将随着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组团发展等理念的实施,特别是县域镇域新一轮规划布局,得到极大拓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氛围,将随着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望未来,青岛中小企业将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发展机遇,围绕青岛市“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和中小企业“十二五”成长规划确定的目标,不断提高创业动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工商登记中小企业户数年均增长10%,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精特新产品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累计达到300家以上。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建立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50个以上,中小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中的比重持续提高。
在实现“科学发展、蓝色跨越”征途上绘就新画卷,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