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的调整装置
轧钢机压下装置的分类和设计方法
轧钢机压下装置的分类和设计方法工程论文2009-07-16 15:54:53 阅读4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压下装置的设计与计算一、概述轧机的压下装置是轧机的重要结构之一,用于调整辊缝,也称辊缝调整装置,其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轧件的产量与质量。
压下装置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手动压下、电动压下和液压压下,手动压下装置一般多用于不经常进行调节、轧件精度要求不严格、以及轧制速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型型钢、线材和小型热轧板带轧机上。
电动压下装置适用于板坯轧机、中厚板轧机等要求辊缝调整范围大、压下速度快的情况,主要由压下螺丝、螺母及其传动机构组成。
在中厚板轧机中,工作时要求轧辊快速、大行程、频繁的调整,这就要求压下装置采用惯性小的传动系统,以便频繁的启动、制动,且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
这种快速电动压下装置轧机不能带钢压下,压下电机的功率一般是按空载压下考虑选用,所以常常由于操作失误、压下量过大等原因产生卡钢、“坐辊”或压下螺丝超限提升而发生压下螺丝无法退回的事故,这时上辊不能动,轧机无法正常工作,压下电动机无法提起压下螺丝,为了克服这种卡钢事故,必须增设一套专用的回松机构。
电动压下装置的主要缺点之一是运动部分的惯性大,因而在辊缝调节过程中反应慢、精度低,对现代化的高速度、高精度轧机已不适应,提高压下装置响应速度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其惯性,而用液压控制可以收到这样的效果。
液压压下装置,就是取消了传统的电动压下机构,其辊缝的调节均由液压缸来完成。
在这一装置中,除液压缸以及与之配套的伺服阀和液压系统外,还包括检测仪表及运算控制系统。
全液压压下装置有以下优点:1. 惯性小、动作快,灵敏度高,因此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板带材,其厚度偏差可以控制到小于成品厚度的1%,而且缩短了板带材的超差部分长度,提高了轧材的成品率,节约金属,提高了产品质量,并降低了成本;2. 结构紧凑,降低了机座的总高度,减少了厂房的投资,同时由于采用液压系统,使传动效率大大提高;3. 采用液压系统可以使卡钢迅速脱开,这样有利于处理卡钢事故,避免了轧件对轧辊的刮伤、烧伤,再启动时为空载启动,降低了主电机启动电流,并有利于油膜轴承工作;4. 可以实现轧辊迅速提升,便于快速换辊,提高了轧机的有效作业率,增加了轧机的产量。
第三章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采用电动压下和液压压下相结合的压下方式。 在现代的冷连轧机组中,几乎全部采用液压压下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2、慢速电动压下装置主要结构形式 由于慢速电动压下的传动速比高达1500~2000,同时又要求 频繁的带钢压下,因此,这种压下装置设计比较复杂,常用的 慢速电动压下机构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种是由电动机通过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减速器来带动压下 螺丝的压下装置,如图3—7所示。它是由两台电动机传动的, 两台电动机1之间是用电磁离合器3连接在一起的。当打开离合 器3之后可以进行压下螺丝的单独调整,以保证上轧辊调整水平。 这种压下装置的特点是:传速比大、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低、 造价球面蜗杆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不 断的发展与完善,这种普通的蜗轮蜗杆机构已逐步被球面蜗轮 蜗杆机构所代替。这样一来不但传动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传动 平稳、寿命长,承载能力高。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第二种是用圆柱齿轮与蜗轮蜗杆联合减速的压下传动装置,如 图3—8所示。它也是由双电动机1带动的,圆柱齿轮可用两级 也有用一级的。在两个电动机之间用电磁离合器3连接着,其目 的是用来单独调节其中一个压下螺丝的。为了使传动装置的结构 紧凑,可将圆柱齿轮与蜗轮杆机构均放在同一个箱体内。这种装 置的特点是:由于采用了圆柱齿轮,因此传动效率提高了,成本 下降了,所以这种装置在生产中较前一方案应用更为广泛,通常 多用热轧板带轧机上。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3.3轧辊辊缝的对称调整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辊缝对称调整是指轧制线固定下来, 上、下工作辊中心线同时分开或同时靠 近。图3—3为德国德马克公司高速线材 轧机精轧机组的斜楔式摇臂调整机构。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第四章__轧辊调整装置
第四章 轧辊调整装置
第二节 轧辊平衡装置
一、上轧辊平衡装置的作用 (1)消除间隙,避免冲击。由于轧辊、轴承以及压 下螺丝等零件自重的影响,在轧件进入轧机之前,这 些零件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间隙。例如上辊 轴承座和压下螺丝之间存在间隙Δ1(见图4-8),压 下螺丝和螺母之间存在间隙Δ2。若不消除这些间隙, 则喂钢时将产生冲击现象,使设备受到严重损害。为 消除上述间隙,须设上辊平衡装置,它是压下装置的 组成部分。
2013-7-26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四章 轧辊调整装置 快速压下装置一般采用螺丝和螺母机构来移动轧 辊,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快速压下装置有两种类型: 采用立式电动机,传动轴与压下螺丝平行布置的形式 和采用卧式电动机,传动轴与压下螺丝垂直交叉布置 的形式。
1、采用立式电动机 图4-2为采用立式电动机的初 轧机压下机构简图。电动机11通过与其同轴的小齿轮1 和中间大惰轮2带动固定在方孔套筒3上的大齿轮4,使 压下螺丝5在螺母12中旋转并实现升降运动,压下螺丝 的方形尾端穿在套筒的方孔中。
2013-7-26
(2)抬起轧辊时起帮助轧辊上升的作用。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四章 轧辊调整装置
2013-7-26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四章 轧辊调整装置 二、上轧辊平衡装置的类型 上轧辊平衡装置有弹簧平衡、重锤平衡和液压平 衡三种形式。 1、弹簧平衡 弹簧平衡主要用在上辊调整量很小 的轧机上,型钢轧机、线材轧机一般都用这种平衡 装置(图4-9)。弹簧置于机架盖上部,上辊的下 瓦座通过拉杆吊挂在平衡弹簧上。当上辊上升时, 弹簧放松,当上辊下降时,弹簧逐步压缩,弹簧力 是随弹簧变形相应的轧辊位置而变化的(图4-10)。 弹簧平衡的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换辊时要人工 拆装弹簧,费力、费时。
H型钢轧机水平辊轴向移动装置结构形式
钢 轧 机 中 ,研 究 其 结 构 及控 制原 理 对 于 自主 开 发 H 钢 轧 机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型
关键 词 :H型钢 ;H型 钢轧 机 ;轴 向 移 动 ;辊缝 调 整 ;控 制 原 理 中 图分 类 号 :T 3 36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7 — 3 5 (0 7 3 00 - 3 G 3. 6 3 3 5 2 0 )0 — 0 3 0
Ke r s Hba ; em mi;x lhfn; lgpajs n;o t l r c l y wod : em H ba l ai i g r a ut tcnr i i e as t o i d me op n p
H型钢 的截 面模 数 、惯 性 矩及 强 度 明显 大 于 同样 单重 的工 字钢 。抗 弯 、压 、扭 能力 强 ,翼 缘
液 压 阀的状态 :
①各个止 回阀都关 闭,各个伺服阀接收来 自
1 设备结构形 式
轴 向移动 装 置根 据轧 制 方式 的不 同 ,有 以下 几 种结 构形式 :
T S 制器 的零 设定值 ,各 个泄 压 阀关 闭 。 C控
②当条件①被满足时 ,通向轴向移动传感器
的电源被 切 断 。
而 轧制 时不动 ( 图2 。 见 )
④监视接插件是否在停放位置 ,如果在 ,轴
向移 动系统 就 已为换 辊准备 就绪 。
22 连 接 方 式 .
③ 当条件①和②被满足时 ,向一级控制器给
出 ( 向移 动位 置传感 器脱 开准 备就绪)信号 。 轴
结构 形式 1 孔形 法 轧制H型钢 时初 期采 用合
成 树 脂 轴 承支 撑 的轧 辊轴 向 调整 装 置 , 由螺 栓 、 螺母 、压板 、支 撑 等组 成 ,只在 轧制 前手 动 调整
轧钢调整工常识
轧钢调整工常识一、导卫布置的结构型式1、轧机呈平立交替布置的轧线通常立式机架轧机的进口导卫为滚动导卫,立式机架的出口及水平机架的进、出口导卫为滑动导卫。
2、轧机呈全水平布置的轧线全水平布置的轧机,奇数机架的出口导卫为扭转滚动导卫,偶数机架的进口导卫为滚动导卫,奇数机架的进口导卫及偶数机架的出口导卫为滑动导卫。
二、成品轧制速度设定,视电机功率大小等因素而定。
三、轧辊调整装置1、轴向调整装置:用来调节错辊。
2、径向(压下)调整装置:调节辊缝及平行度四、轧线标高调整每条轧制线均有固定的标高,每次轧制时必须保持此标高不变。
换辊时水平轧机可调整下辊轴承座的垫板厚度以确保标准标高不会改变;立轧机轧线高度以标准进出口导卫中心标高为基准,并通过轧机液压调整机构上下调节及锁定来保证轧制线的高度,故要求进出导卫支架、底座尺寸及位置保证符合要求及导卫安装规范。
五、导卫调整1、导卫组装时的调整滚动导卫在组装时应对导辊的对称度进行充分的调整;扭转导卫在组装时应正确的调整开口度及扭转角度。
2、导卫现场安装时的调整2.1安装导卫时,进口导卫装置中心线要与轧辊的孔型中心线对准,应保证轧件一旦咬入就与导板或预导板脱离接触;2.2出口导卫的前端必须与轧槽相吻合,下导卫板根据轧制的具体情况略低于轧槽,鼻端应尽可能接近轧槽,但避免与轧辊接触。
2.3导卫支架应保持水平;2.4导卫在导卫座上要安装牢固。
第2 六、张力调整1、堆拉关系的设定在无活套的机架间一般应保持微拉轧制,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条形稳定,在轧制稳定有保证的情况下也可适当采用微堆轧轧制。
(堆拉系数见表1)表1:各机组堆拉系数表机架拉钢系数%堆钢系数%粗轧机组 1.5-2 其绝对值≤O.5中轧机组 0.5-1.5 其绝对值≤O.3精轧机组<O.5 其绝对值≤O.1注:为了成品尺寸的稳定,精轧应尽量采用无张力轧制。
2、张力调整的目的:实现头、中、尾尺寸的一致性,有利于成品质量控制;实现稳定轧制,建立稳定轧制的动态平衡。
Ф550×3轧钢机下辊调整装置的设计改造
在机 架 的下横梁 上 , 并备 以套 件 , 需要 检 修时 利 用换
辊 时间将 下调 整装 置整体 吊离 , 行 离线 检修 , 进 将套 件放在机架下横梁上便 可恢 复轧机装辊 。
C =3.9 m 0
将 以上数据分 别代入式③ 、 、 , ② ① 分别求 出 :
× ×Biblioteka Jr 1[
×
: ×
MD=9 .× 06- = r8 3 1_ l7
M w -_ 4 . '- 2 7 5 1
[ 要 ] 西5 0轧钢机下调整装置 由于原设计结构不合理 , 摘 5 工作环境恶劣 , 经常出现卡死、 传动失效等 问题 , 对此进行 了设
计改进 。介绍 了新设计 的下调整装置 的结构 , 架下横梁、 对机 传动 系统进行 了强度校核 。改进后该装置使用性能达到要求 , 密
封性能 良好 , 便于维护 , 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
l-11 1 .5 m
… 一
X =1 78 l 9 .
l-31 , .6 m
,
e =O.5 m 1 图 2 机架下横粱 中心断面的形状及几何尺寸
,
21 机架 下横梁 中心断 面的强度计算 .2 . 中下辊轧制时机架的受力 如图 3 所示 。
I f l
X =1 7 1m 6.
高、 有创新 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 才” 具 。我们要根据人
才需求 的变 化及 时调 整专业结 构和人 才培养 方案 , 为
.
开放导报 ,0 7 ( ) 4 — 4 2 0 ,3 : 14 .
二十辊轧机凸度调整机构分析计算
所 有 凸度调 整单 元进 行 动作 时 ,芯轴 在各 个鞍 座位
置处都将发生相应改变 ,使芯轴发生弯曲,即通过
改 变原 有背 衬辊 轴 承 的位置状 态 ,进 而改 变背 衬辊
辊形。
r L r 上 _
r r L _ —
调 整单 元 的外偏 心 环转 动 时 ,芯轴在 该鞍 座 的位 置 相 对 于机架 梅 花孔会 发 生偏 移 ,从而 相应 背衬 辊轴
承 的位 置也 就会 发 生改 变 。扩展 到整 个 背衬辊 ,当
凸度 调整 时 ,由液压缸 通 过连 杆和 齿条 带动 扇 形 齿 轮片 转 动 ,进 而 带动外 偏 心环 转动 。由于外 偏
形 ,控 制 辊 缝 ,最 终 实现 对 板 形 的 有 效 控 制 。所
以 ,对 于芯 轴 的设计 就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在保 证 强 度 的前提 下必 须具 有 一定 的韧 性 ,即在 凸度 调整 装 置进 行动 作 时 ,芯轴 能够沿 轴 向形成 有 效弯 曲 。
3 理论校核分析
1 一 扇 形 齿 轮 ;2 m芯轴 ;3 m 扇 形齿 轮 片 ;4 m 内偏 心 环 ;
并结合 B 、C背 衬 辊 内部 结 构
( 见图 2 ) ,可 以看
5 一 外偏心环 ;6 m 滚针轴承 ;7 一 鞍座 ;8 m 背衬轴 承。
出 ,B 、c背 衬辊 的每 个 鞍 座里 装 均 装 有 内偏 心 环 和外 偏心 环 ,外偏 心 环两侧 装 有扇 形齿 轮 片 ,同时
,- - _、
m
l i !
H Ⅱ
Ⅱ Ⅱ
r — 。 1 — — 一Ⅲl 山
轧辊的平衡装置
三轧辐平衡装置
一. 上幅平衡装置的作用
1•消除间隙,避免冲击;
2. 帮助提升轧幅;
3. 四馄轧机上避免工作幅与支承幅间打滑。
二. 上幅平衡装置的类型
1•弹簧平衡
上轨上升时,弹簧放松;
上翟下降时,弹簧压缩。
适用:上翟调整量很小的轧机上一一型钢、线材轧机。
缺点:换轨时人工拆卸,费时、费力。
2. 重锤平衡:上轧辗及轴承座通过吊架支持在位于机架内的四根支杆上, 这些支杆支持在横梁上,横梁吊在平衡杠杆的
拉杆上。
适用:上翟调整量很小的轧机上一一初轧机、卑板轧机。
缺点:基础深、基建费用大。
3. 液压平衡:用液压缸的推力平衡上馄重量。
优点:(1)动作灵敬,工作平稳,满足自动控制要求;
(2)拆卸方便;
(3)适用于各种调节高度的热轧、冷轧板带轧机。
缺点:调节量大、液压缸的制造难度大。
轧钢机械(第四章 轧辊调整方法与上辊平衡装置)
©xuyong
4
§2 电动压下装置
©xuyong
5
§2 电动压下装置
©xuyong
6
§2 电动压下装置
©xuyong
7
§2 电动压下装置
©xuyong
8
§2 电动压下装置
二、两个问题
1、压下螺丝的阻塞 、 超限提升(过载升天) 卡钢 坐辊 超限提升(过载升天) • 克服方法: 安全措施(如:限位开关) 克服方法: 安全措施( 限位开关) 消除措施 2、压下螺丝的自动回松 、 原因:摩擦角ρ<回升角α ρ<回升角 原因:摩擦角ρ<回升角α 自锁的破坏 • 解决的办法: 解决的办法: 增大压下螺丝直径,减小α 增大压下螺丝直径,减小α; 加大止推轴径,在球面垫上开孔。 加大止推轴径,在球面垫上开孔。
©xuyong
11
§3 液压压下装置
©xuyong
12
§4 上辊平衡装置
一、作用 1、克服两个间隙:轴承间隙 、克服两个间隙: 螺丝与螺母的间隙 2、提升上辊 、 • 四辊轧机上支承辊平衡装置 • 四辊轧机上工作辊平衡装置 克服上支承辊的轴承间隙, 克服上支承辊的轴承间隙,提供工作辊与支 承辊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使之成为纯滚动。 承辊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使之成为纯滚动。
轧 钢 机 械
许勇 2006
©xuyong
1
第四章: 第四章:轧辊调整机构与上辊 平衡装置
§1 轧辊调整机构的作用及类型 一、作用
• • • • 调辊缝; 调辊缝; 调下辊高度(调轧制线); 调下辊高度(调轧制线); 调轧辊轴向位置,对孔型; 调轧辊轴向位置,对孔型; 调辊型,控制轧件横向厚差。 调辊型,控制轧件横向厚差。
第4章 轧辊调整装置-1
电动压下装置的结构形式与压下速度有密 切关系。同时,压下速度也是电动压下装置的 基本参数。各种类型轧机的压下速度见表4-1 (P112页)。
采用差动机构可以克服电磁联轴节在大负 荷时容易打滑的缺点,更主要的是可以用它处 理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这些优点补偿了其设 备较复杂,造价较高的缺点。
图4-10(P120页)是1300初轧机压下装置 示意图。压下驱动电机1通过圆柱齿轮减速箱2、 蜗轮蜗杆副17、18驱动对应的压下螺丝,完成压 下动作。液动离合器3的开合使左右压下螺丝实 现单独或同步压下。低速驱动用电机8通过二级 蜗轮副将运动传递给蜗轮6。蜗轮6的轮缘带有离 合器,空套于轴5上。液动离合器9将蜗轮6的运 动传递至轴5。此低速传动链的作用是克服压下 螺丝的阻塞事故,保证轧机正常工作。
4) 必须动作快,灵敏度高。为在高速度下调整 轧件的局部厚差,压下装置必须动作迅速、反 应灵敏。这是板带轧机压下装置最主要的技术 特性。从压下机构本身来讲,要达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有很小的惯性,以便使整个系统有很 大的加速度。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第三、第四种方式。 图4-2是650型钢轧机机座和压下装置结构示意图。 (P114页)
4.4 轧辊电动压下装置
电动压下是最常使用的上辊调整装置,通常 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制动器、压下螺丝、 压下螺母、压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垫块和测压 仪等部件。在可逆式板轧机的压下装置中,有 的还安装有压下螺丝回松机构,以处理卡钢事 故。
§4.2.1上辊手动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常见的手动压下装置有以下几种:(P113页)
轧辊调整装置
电动压下是最常使用的上辊调整装置,通常 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制动器、压下螺丝、 压下螺母、压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垫块和测压 仪等部件。在可逆式板轧机的压下装置中,有 的还安装有压下螺丝回松机构,以处理卡钢事 故。
图4-9(P119页)是另一个厂的1700热连轧2号 四辊可逆式粗轧机的压下装置传动示意图。它的布 局也是圆柱齿轮一蜗轮副联合传动形式。
课后作业: 1、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2、轧辊调整装置的类型是什么? 3、压下装置的类型是什么?
3 轧辊手动压下装置
常见的手动压下装置有以下几种:(P113页) 1)斜楔调整方式(图4-1a); 2)直接转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b); 3)圆柱齿轮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c); 4)蜗轮蜗杆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d)。
§1.2轧辊调整装置的类型 根据各类轧机的工艺要求,调整装置可分
为:上辊调整装置、下辊调整装置、中辊调整 装置、立辊调整装置和特殊轧机的调整装置。
上辊调整装置也称压下装置,它的用途最 广,安装在所有的二辊、三辊、四辊和多辊轧 机上。压下装置有手动的、电动的或液压的。 手动压下装置多用在型钢轧机上。有的小带钢 轧机也使用这种压下形式。
下辊调整装置用在板带轧机和三辊型钢轧 机上,有手动的也有电动的。其作用是使轧辊 对准轧制线。
中辊调整装置用在三辊轧机上。在中辊固定 的轧机上、中辊用斜楔手动微调。在下辊固定 的轧机上(如三辊劳特轧机),中辊交替地压向 上辊和下辊。其传动方式有电动、液压及升 降台联动等多种形式。
立辊调整装置设置在立辊的两侧,用来调整 立辊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电动的。其结构与 电动压下类似。
4轧辊调整装置
免打滑。
41
(2) 轧辊平衡装置的类型
① 弹簧平衡 ② 重锤平衡 ③ 液压平衡
42
4.3.1 弹簧式平衡装置
用于上辊行程不大(40-100㎜)的型钢、线材轧机上;简单, 可靠,便宜,但拆装费时、费力。
43
48
(3) 四辊可逆轧机上工作辊平衡力的确定
图4-18 四辊可逆轧机被动辊承受主动辊的正压力计算简图
a-工作辊驱动;b-支持辊驱动
49
① 工作辊驱动情况
工作辊与支持辊间不打滑条件,即上工作辊的平衡力 F q
产生的工作辊与支持辊间的正压力 F Q 须满足:
F Q 2 D 2 G 327 D 2 d 5 dD D n t1 2 2F 2 Q 2d2
1-压下电动机;2-制动器;3-电磁离合器;4-圆柱齿轮;5 -离合器;6-回松电动机;
7-回松球面蜗杆机构;8-自整角机;9-压下球面蜗杆机构;
10-压下螺丝;11-行程控制器;12-行程开关的减速器
11
图4-4 1700 四辊冷轧机两级 蜗轮副传动的压下装置图
图4-5 2500 四辊冷轧机一级蜗轮副和 两级圆柱齿轮传动的压下装置
pzdo24 R dm 1a xd2 p
式中 p -螺纹受力面的单位压力,MPa;
z-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之间接触部分的螺纹圈数;
d 1 -压下螺丝的螺纹内径,mm; [ p ]-压下螺丝的许用压应力,MPa。 d -压下螺母与螺纹的螺丝内径之差,mm;
由上式求出z,则螺母的高度H可由式 Hzt求出。
9-压力传感器;10-垫片组;11-上支持辊轴承座;12-柱销;13-平衡吊架; 15 14-位移传感器;15-快速移动垫块的双向油缸
轧制线调整装置控制
工 业 技 术0 前言在冷轧轧制时,要求轧制线始终保持在固定的高度位置[1]。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带钢表面质量,生产一段时间就需要对轧辊进行磨削,加上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磨损,轧辊的辊径就会不断地变小,从而导致轧制线高度发生变化。
为了保持轧制线高度的恒定,就需要对其进行补偿调整,轧制线调整装置就是用来补偿轧辊磨削变小,保证轧制线高度不变的装置。
轧制线调整装置有很多种,按驱动力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以及液压-电动联合式等,结构也有很多种,有调整垫式和斜楔式。
调整垫式就是每次磨辊后根据辊子的磨削量计算出调整垫的厚度,然后根据需要在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窗口之间添加调整垫,使保持轧制线高度恒定。
斜楔式是通过动力装置推动带有斜面的斜板运动,从而改变垫在支撑辊轴承座和牌坊窗口之间斜板的有效厚度变化实现保持轧制线高度恒定的目的。
阶梯垫调整需要先把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窗口之间预留出空隙,加上调整垫后再靠紧,还需要调整调整垫的厚度,动作比较复杂费时,但是结构简单,调整量大。
理论上斜楔调整的变化量是连续无须可调的,调整精度高,但是由于受空间和自锁角度限制,斜楔不能做得很长,因此调整量有限。
斜楔式调整更方便,由于随着轧辊热处理能力的加强,轧辊的磨辊量越来越大,单凭斜楔已经无法满足调整量的需求[2],因此出现了斜楔和阶梯垫复合式调整机构,这种新的结构具有大调整量和精确调整2种特点,所以很快得到了普遍应用。
斜楔和阶梯垫复合式设备结构的轧制线调整装置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1 结构及工作原理斜楔和阶梯垫复合式结构的轧制线调整装置一般安装在机架的顶部,位于上支撑辊轴承座和牌坊窗口之间,主要由上部的斜楔和下部的阶梯垫组成,2个部分之间通过“T”形滑槽相连。
斜楔和阶梯垫的尾部分别安装了1个油缸,通过油缸推动斜楔和阶梯垫横向移动,达到调整轧制线标高的目的。
阶梯垫用于粗调,其高度方向分为几个台阶,每个台阶为固定高度值,并且等差,因此只能阶跃式地调节固定高度值。
轧辊的径向调整装置
第四章 轧辊调整装置
一、轧辊调整装置的用途
3.调整轧辊轴向位置,以保证有槽轧辊对 准孔型;
4.在板带轧机上要调整轧辊辊型,其目的是 减小板带材的横向厚度差并控制板形。
第四章 轧辊调整装置
二、轧辊调整装置的类型
• 按轧辊的移动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调整 装置和轴向调整装置。
• 按所调整的轧辊对象分:可分为上辊调整 装置、中辊调整装置、下辊调整装置、立 辊调整装置和特殊轧机调整装置。
• 2. 执行元件 • 执行元件是指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它们是将液 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在 压力的推动下输出力和速度(或力矩和转速), 以驱动工作部件。 • 3. 控制调节元件 • 控制调节元件是指各种阀类元件,如溢流阀、 节流阀、换向阀、单向阀等。它们的作用是控 制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以保 证执行元件完成预期的工作运动。
二级蜗杆蜗轮传动
1)圆柱齿轮与蜗轮副联合传动 三、电动压下装置
这台压下装置的技术特性: 压下螺丝外径和螺距 520mm×20mm 传动系统总速比 194.06 压下电动机(直流) 250/500r/min 压下螺丝移动速度 0. 425-0.85mm/s
三、电动压下装置
圆柱齿轮与蜗轮副联合传动的特点
工作原理
• 从以上液压千斤顶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 液压传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它先将杠杆上下运动的机械能转换成液 体的压力能,随后又将液体的压力能转 换成重物上升的机械能而做功。
• 可以看出,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五个部 分组成。 • 1. 动力元件
• 动力元件即液压泵,它是将原动机输入 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装置。其作用 是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
液压传动特点:
缺点: 1)不能得到定比传动 2)液压元件加工精度要求高,造价高 3)液压系统的故障比较难查找,对操作 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轧辊调整装置: 是轧机工作机座中的关键机构.
轴向调整装置和径向调整装置.
轴向调整: 轴向横移、定位机构完成.
型材轧机: 对正孔型,保证产品形状正确; 板带轧机: 确定轧辊位置,保证产品几何尺寸、调整板形,如,高性能凸
度可控(HC)轧机、凸度连续可变(CVC)轧机等.
6.2.1 压下螺丝、压下螺母
压下螺丝: 头部—与轧辊轴承座接触;本体—中间具有螺纹部分;尾部— 传动端,承受来自压下电机的驱动力矩.
压下螺母: 安装在轧机牌坊孔中,端面用压板定位、防止工作时转动.
压下螺丝本体螺纹部分与压下螺母内螺纹相配合,通过压下螺丝转动完 成辊缝调整.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电动压下装置 1-蜗杆减速机;2-圆柱齿轮减速机;3-离合器;4-制动器;5-齿式联轴节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液压压下缸 1-活塞缸;2-活塞杆;3-止推轴承;4-压下螺丝;5-位置传感器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2 压下装置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其参数确定
多用在板坯轧机和热连轧轧机机组的可逆粗轧机上.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板、带材轧机: 两压下螺丝的同步运转或单独调整对保证轧制产品横
向厚度、及实现正常轧制很重要. 由于压下速度快、行程大,操作中常会出现轧卡、两辊快速被压靠、或 轧辊提升超限. 皆会造成轧辊升降受阻,压下电机无法松动压下螺丝. 为此,压下机构有时设有专用的压下螺丝回松装置.
在轧制间隙时间内调整,调整时压下装置不受轧制力作用,调整次数少、调整量小、 调整所需力矩小、对调整速度无特殊要求. 螺旋传动的具有较高加工精度,能准确、均匀地计算和控制轧辊辊缝;工作平稳、 可靠; 选择合适螺纹升角可实现压下螺丝自锁,利于保证轧制精度.
手动压下装置 a-楔形调整;b-直接转 动;c-圆柱齿轮传动;d-蜗 轮蜗杆传动 1-压下螺丝;2-压下螺 母;3-齿盘;4-调整杆;5调整帽;6-大齿轮;7-蜗 轮;8-手轮;9-斜楔;10-螺 母;11-丝杆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对无AGC(板带厚度自动控制 )厚控系统的常规电压下装置,压下速度可
按经验式选取:
v hmin 0.6hmin
δhmin为最薄成品的厚度公差(mm); hmin为最薄成品的厚度(mm). 具有AGC功能的电动压下装置要求快速调整. 压下加速度的大小成为具有AGC功能的电动压下装置的特征参数和衡量 厚控快速性的重要指标.
对于具有液压AGC功能的液压压下装置,不仅要求调整速度快,且要求调
整精度高. 现代化高速带材轧机: 采用较大的压下速度和压下加速度.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3 轧辊平衡装置
与轧辊的压下装置共同完成上辊的径向调整.
用来平衡轧辊及轴承座等的重量; 消除由于轧辊辊颈和轴承衬间、轴承座和压下螺丝头部间、压下螺丝 和压下螺母的螺纹间存在着间隙所造成的轧辊咬入轧件时产生的冲击. 采用平衡装置对上轧辊轴承座施加一平衡力(F),该力为被平衡件重量 (G)的1.2~1.4倍,使轴承座紧贴在压下螺丝端部,并保持压下螺丝和压下螺 母螺纹受力面不脱开,防止了冲击现象;轧辊回升时,将轧辊托起.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1700热连轧机组四辊可逆式粗轧机座的压下装置传动示意图 1-压下电动机;2-制动器;3-圆柱齿轮减速器;4-电磁联轴节;5-传动箱;6-自整 角机;7-球面蜗轮副;8-伸出端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1.2.1 慢速电动压下装置
主要特征:
调整行程较小,一般仅10~25mm; 轧辊移动速度<1mm/s,但加速度很大; 要求调整精度较高; 为消除轧制中因某些原因引起的厚差,压下装置须在轧制负荷下调整. 故,此类压下装置应按带负荷压下选择电机功率.
p为螺纹受力面的压强(MPa); z为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间接触部分的螺纹圈 数;d1为压下螺丝的螺纹内径(mm); △d压下螺母螺纹内径与螺丝内径之差(mm); [p]为压下螺丝的许用压应力(MPa).
由上式求出z , 螺母高度为H=zt . 按[p]=15~20MPa,可确定H=(1.2~3)d0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径向调整: 由压下装置与平衡装置共同完成,目的是改变辊缝.
作用:
① 调整轧辊轴线间距,保证正确的辊缝,给定所需压下量. ② 调整工作辊的平行度.
③ 调整轧辊与工作辊道水平面的相对位置;连轧机组中,还要调整各机座
间轧辊相对位置,以保证轧制线高度一致. ④ 配合换辊、或处理事故时需要的其他操作.
板嵌在螺母和机架的凹槽内,用双头螺栓、或T形螺栓固定,防止螺母从机架内脱
出和在机架内转动. 压下螺母可用干油、或稀油润滑.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压下螺母
压下螺母的固定方式 a-用双头螺栓和压板固定;b-用T形螺栓和压板固定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2.2 压下速度和压下加速度
Rmax为作用于压下螺丝的最大轧制力(N); [σ]压下螺丝的许用压应力(MPa).
压下螺丝安全系数取为6 .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2)压下螺母的主要参数 高度(H)和外径(D). 高度按螺纹许用压强为15~20MPa来确定.
4 Rmax p [ p] 2 2 z [d 0 (d1 d ) ]
⑤ 传动效率高,可实现从恒压到恒辊缝控制.
⑥ 操作维护要求严格,液压传动系统对油的污染很敏感. ⑦ 检测仪表、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元件标准化,结构简单.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1.3.1 液压压下装置的组成
液压站、管路测装置(检测辊缝位置的位移传感器和测压 仪等)、调整辊缝的主液压缸. 液压站: 高压油泵、油箱等. 液压缸: 压下式、推上式. 均把液压缸做成可移出式.
1700四辊冷轧机 两级蜗轮副传动 的压下装置图
2500四辊冷轧 机一级蜗轮副 和两级圆柱齿 轮传动的压下 装置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1.3 液压压下装置
高速板带材轧机上广泛采用.
与电动压下装置相比, 有如下特点: ① 响应速度快. 比电动压下高10~20倍,加速度可提高40~60倍. ② 调整精度高. 电动压下位置分辨率0.01mm,液压压下0.001mm . ③ 采用标准液压件,简化了机械结构,传动效率高. ④ 过载保护简单、可靠. 当轧机出现故障、或轧制力超荷时,液压压 下有自动快速卸载装置,确保承载件安全.
d0 (0.55 ~ 0.62)d
系数较小值用于铸铁轧辊,系数较大值用于钢轧辊. 求出的压下螺丝外径应按有关螺纹标准圆整. 根据螺纹自锁条件确定螺距t :
t d0 tan
其中,α为螺纹升角.根据自锁条件:α<β. β为摩擦角,常取10~2030/ 轧辊精度要求高的板带轧机:
压下螺丝齿形
螺距取较小值,如,热连轧带材轧机取(0.025~0.05)d0 ,四辊冷轧机最小螺距可取 0.017d0; 对压下速度要求高的,如,板坯轧机和开坯机螺距取(0.12~0.16)d0 .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压下螺丝最小截面直径由最大轧制力确定:
d min
4 Rmax [ ]
螺丝头部一般做成球面形状、与球面铜垫接触形成止推轴承. 尾部截面形状:方形、花键形. 镶有可换青铜滑板的方形结构主要用于快速电动压下装置; 花键形结构主要用于压下负荷很重的慢速压下装置. 本体部分的螺纹有锯齿形和梯形两种. 前者传动效率较高,多用于粗轧机等快速压下装置; 后者螺纹强度较高,多用于承受轧制力较大的冷轧板带材轧机压下装置. 压下螺纹多数选用单线螺纹,只在粗轧机等快速电动压下装置中选用双线、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1.2 电动压下装置
应用最为广泛.
依轧机对压下速度、加速度、压下行程、辊缝调整精度的不同要求,分 为快速电动压下和慢速电动压下. 6.1.2.1 快速电动压下装置
主要特征:
轧辊调整行程大、调整速度高、调整频繁; 操作上利用轧制道次间隙,采用不带负荷调整辊缝; 电机功率一般按空载压下进行选择.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螺母外径D则根据其端面与机架横梁接触面的压力来确定,即
4 Rmax p [ p] 2 ( D D)
p/为压下螺母端面与机架横梁接触面的压强(MPa); D为压下螺母外径(mm); D/ 机架与压下螺母端面接触的内径(mm); [p/]为压下螺母的许用压应力. 一般按[p/]=60~80MPa,则D=(1.5~1.8)d0 . 压下螺母与机架镗孔的配合,应考虑更换方便,常选用H9/h9或H8/f9 ,并采用压
Φ750mm/Φ1400mm×2800mm热轧铝合金板四辊轧机压下装置传动简图 1-压下电动机;2-制动器;3-电磁离合器;4-圆柱齿轮;5-离合器;6-回松电动 机;7-回松球面蜗杆机构;8-自整角机;9-压下球面蜗杆机构;10-压下螺丝; 11-行程控制器;12-行程开关的减速器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径向调整方式: 上辊调整装置、中辊调整装置、下辊调整装置. 上辊调整装置也称压下装置,手动、电动、电-液、液压.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6.1 压下装置的类型 结构取决于轧机轧制工艺特点,即, 辊缝开口度调整时刻、调整次数、调整量、 调整速度、调整时所需力矩大小等.
6.1.1 手动压下装置 主要用于型材、棒线材轧机.
《材料工程设备》 讲授人:张正富
1700热连轧 精轧机液压 压下液压缸 结构简图 1-机架;2-位 置传感器;3排气阀;4-缸 体;5-活塞 环;6-活塞; 7-带蜗轮的 螺母;8-推上 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