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合集下载

轧辊调整装置

轧辊调整装置

图4-9(P119页)是另一个厂的1700热连轧2号 四辊可逆式粗轧机的压下装置传动示意图。它的布 局也是圆柱齿轮一蜗轮副联合传动形式。
压下装置中用一个差动机构代替常用的电磁联 轴节,以保证压下螺丝的同步运转或单独调整。差 动机构蜗轮副的速比i=50,由一台直流22kw(转速 650r/min)电动机驱动。
2 压下装置的基本结构形式
§2.1上辊手动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常见的手动压下装置有以下几种:(P113页)
1)斜楔调整方式(图4-1a); 2)直接转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b); 3)圆柱齿轮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c); 4)蜗轮蜗杆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d)。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第三、第四种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
这一回松装置工作时,巨大的阻塞力矩只 由工作缸和离合器承担,并不通过压下装置的 传动零件。这就使压下装置的传动零件可以按 小得多的工作载荷设计。
图4-9的1700热连轧2号粗轧机压下装置, 由于采用差动机构,可在轧辊卡紧力约10MN的 情况下,回松压下螺丝。
综上所述,在设计轧机时,考虑发生阻塞 事故时的回松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回松力可按 每个压下螺丝上最大轧制力的1.6~2.0倍考虑。
4) 必须动作快,灵敏度高。为在高速度下调整 轧件的局部厚差,压下装置必须动作迅速、反 应灵敏。这是板带轧机压下装置最主要的技术 特性。从压下机构本身来讲,要达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有很小的惯性,以便使整个系统有很 大的加速度。
课后作业: 1、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2、轧辊调整装置的类型是什么? 3、压下装置的类型是什么?
3 轧辊手动压下装置
常见的手动压下装置有以下几种:(P113页) 1)斜楔调整方式(图4-1a); 2)直接转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b); 3)圆柱齿轮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c); 4)蜗轮蜗杆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图4—1d)。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轧钢机换辊操作的安全性,维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设备的完好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轧钢机换辊操作的所有环节。

第三条轧钢机换辊操作必须遵守安全、科学、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

第四条轧钢机换辊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进行,未经培训或无操作证的人员禁止从事该操作。

第五条操作人员要熟悉轧钢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要领,掌握换辊操作的基本技能。

第六条换辊操作必须由操作人员本人完成,不得私自委托其他人员代劳。

第七条操作人员在换辊过程中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轧钢机设备是否安装牢固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有异物阻碍换辊操作。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确保作业过程顺利进行。

第二章操作流程第十条换辊操作开始前,操作人员必须停机,并且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需要确认换辊所需的工具和备件已经准备齐全,确保可靠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需要参照轧钢机设备的说明书,了解换辊的具体操作步骤,熟悉设备的结构和部件。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设备干净、无尘、无渣,以免影响换辊质量。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需要使用适当的起重工具,例如起重机、吊车等,对辊筒进行卸下和安装,确保操作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在进行起重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起重工具,确保辊筒安全卸下和安装。

第十六条具体的换辊操作步骤包括:确定换辊前的准备工作、卸下辊筒、安装新辊筒、调整辊筒位置、检查与试钢。

第三章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七条换辊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禁止戴有金属饰品,以免发生危险事故。

第十八条换辊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和冷静,不得听音乐、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2024年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____年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生产安全,规范轧钢机换辊操作行为,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____年轧钢机换辊操作,涉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换辊操作流程、关键环节的注意事项及操作后的安全措施等。

第二章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条换辊操作开始前,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在换辊操作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保持区域的通风良好。

2.检查轧钢机及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3.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器材,如电动工具、起重设备等,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清理工作区域,将杂物和障碍物清除干净,保持工作现场整洁。

第五条换辊操作开始前,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确保其具备换辊操作的资质和技能。

第三章换辊操作流程第六条换辊操作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停机准备: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将轧钢机停机,切断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停机状态。

2. 固定辊缸:使用专用工具将辊缸固定住,避免辊缸在换辊过程中移动。

3. 卸下旧辊: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将旧辊顺利卸下,并妥善储存。

4. 安装新辊: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将新辊顺利安装到辊架上,并确保安装牢固。

5. 检查调试:重新启动轧钢机,进行试运行,检查新辊的工作效果,必要时进行调整。

第四章关键环节的注意事项第七条在换辊操作中,关键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 操作前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停机,断电,固定辊缸等。

2. 操作时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离开工作岗位,离开工作区域,以避免发生意外。

4. 在操作换辊工具时,严禁使用损坏或劣质工具,确保工具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良好。

5.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遵守操作步骤,并严禁违规操作。

第三章轧辊调整

第三章轧辊调整
可逆轧机设计时,考虑阻塞事故的处理措施即回松装 置是十分必要的。 回松机构的回松力按照每个压下螺丝上最大轧制力的 1.6~2.0倍考虑。
24
3、压下螺丝自动旋松
增加
问题主要发生在初轧机(采用立式电机压下,问题尤为严 重),表现在轧制过程中,已经停止转动的压下螺丝自动旋松, 使辊缝变动,造成轧件厚度不均,严重影响轧件质量。 影响螺丝旋松原因: 为实现快速影响,螺距取得过大,螺丝升角大于或者接近 螺丝螺母摩擦角,采用圆柱齿轮传动,压下螺丝自锁容易被破 坏。
冷轧带钢轧机 冷轧多辊带钢轧机
0.05~0.1 0.005~0.01
按照压下速度快慢,电动压下可分为: 快速压下(可逆轧机):压下速度大于1mm/s“不带钢压 下” 板带轧机压下(慢速压下):带钢压下
13
14
四辊轧机
四辊轧机电动压下
15
电动压下结构
16
一、快速电动压下装置 1、工艺特点与结构形式 习惯上把不带钢压下(一般压下速度大于1mm/s)称之为 快速压下。多用在可逆轧机上,如初轧机、板坯轧机、中厚板 轧机、连轧机组中可逆轧机中。 可逆热轧机的工艺特点:
21
2、压下螺丝阻塞事故 由于初轧机、板坯轧机、中厚板轧机电动压下装置压下行 程大、速度快、动作频繁,而且带钢压下。常常由于操作失误, 压下量过大等原因产生“卡钢”、“坐辊”或者压下螺丝超过 极限提升,而压下螺丝无法退回的事故,此时,轧辊不能移动, 电机无法启动,轧机不能正常工作。 为避免阻塞事故,很多轧机专门设置压下螺丝回松机构。 下面介绍回松机构。
压下式液压缸设置在机架上方,造价高、行程大、悬挂 结构复杂,为适应轧辊磨损,需要配置垫块,最大优点液压 伺服阀装在液压缸附近,不仅提高反应速度,而且伺服阀过 载条件好,维护方便。

轧钢机械设备-轧辊调整装置

轧钢机械设备-轧辊调整装置
第三节
轧辊调整装置
3.1 轧辊轴向调整装置 3.2 轧辊径向调整装置
3.1 轧辊轴向Biblioteka 整装置—压板3.1 轧辊轴向调整装置—压板
3.1 轧辊轴向调整装置—螺栓调整
3.2 轧辊径向调整装置
3.2 .1 压下装置—手动压下
3.2 .1 压下装置—手动压下
3.2 .1 压下装置—电动压下装置
3.2 .1 压下装置—电动慢速压下简图
3.2 .1 压下装置—电动慢速压下简图
3.2 .1 压下装置—液压压下简图
液压压下装置
3.2 .1 压下装置— 电-液压压下简图
3.2 .1 压上装置—斜楔式压上装置
4.2 .1 压上装置—斜楔式压上装置
3.2.2 平衡装置—弹簧平衡
3.2.2 平衡装置—重锤平衡
3.2.2 平衡装置 —液压平衡
3.2.2 平衡装置 —液压平衡
3.2 .3 液压弯辊装置 ——正弯和负弯工作辊

2024年更换支承辊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更换支承辊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更换支承辊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背景和目的为了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规范支承辊的更换工作,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支承辊的更换工作。

第三条定义1. 支承辊:承受物体或设备的重量,并能够使其顺利运行的辊子。

2. 更换工作:对支承辊进行拆装和更换。

第四条重要性支承辊是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是保证生产安全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更换支承辊时,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二章人员要求第五条职责1. 现场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管理更换工作,确保操作按照规程进行,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作业人员:熟悉支承辊的更换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培训要求1. 所有参与更换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培训证书。

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支承辊的结构和原理、更换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等。

第七条装备要求1.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滑鞋等。

2. 现场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更换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更换前准备第八条计划编制1. 按照生产计划和设备维护计划,编制支承辊更换的详细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

2. 计划内容包括更换时间、地点、所需人员和设备等。

第九条现场检查1. 在更换工作开始前,对支承辊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安全隐患消除。

2. 对即将更换的支承辊进行检查,确认更换所需的规格和型号,并检查是否有破损或缺陷。

第十条锁定能源1. 在更换工作前,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停机、切断电源,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启停及电源切断操作,确保操作正确。

第四章更换操作第十一条操作流程1. 将需要更换的支承辊进行拆卸,按照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2. 清理支承辊的安装位置,确保安装平稳可靠。

钢球轧机轧辊的调整

钢球轧机轧辊的调整

钢球轧机轧辊的调整第一篇:钢球轧机轧辊的调整钢球轧机|钢球轧机|钢球轧制设备|钢球轧制生产线|百川钢球设备--------------钢球轧机轧辊的调整钢球轧机轧辊的调整是钢球斜轧成型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形状、尺寸及质量。

轧机调整的实质就是使轧辊和导板处在正确的位置,以便轧件顺利地实现塑性变形,轧出合格的产品。

因为斜轧机的调整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又相互影响,所以斜轧机的调整比其它类型轧机的调整要复杂得多。

轧机调整的内容包括:轧辊的径向调整、倾角调整、轴向调整、相位调整、喇叭口调整、导板相对位置的调整、试轧调整等。

从图4-1斜轧机调整内容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轧机调整因素的空间几何关系。

有五个自由度需要调整。

4-1 斜轧机调整内容示意图轧辊的径向调整轧辊的径向调整是最基本的调整,其目的是控制产品的径向尺寸,同时,轧辊径向调整还直接影响轧制能否正常进行及产品内部质量的好坏。

4.1.1怎样进行轧辊的径向调整轧辊的径向调整比较简单,其基本调整如下。

首先,根据孔型设计的要求,通过侧压螺丝机构,使轧辊移动,达到合理的辊缝尺寸。

然后再用卡钳检验,也有用标准样柱检验的。

但是按这种方法调整的轧辊径向孔型,有时仍不能轧出合格的产品来。

这是因为轧辊径向孔型尺寸在轧制过程中受到轧机的刚性,轧制线的位置,轧辊自身的热胀冷缩等因素的影响。

当轧机的刚性较差,即在轧制过程中辊跳严重时,这时轧辊孔型的径向尺寸应当减去辊跳值。

考虑到轧辊热胀的影响,在稳定轧制一定时间后,要适当地放钢球轧机|钢球轧机|钢球轧制设备|钢球轧制生产线|百川钢球设备钢球轧机|钢球轧机|钢球轧制设备|钢球轧制生产线|百川钢球设备--------------开轧辊孔型的径向尺寸。

当轧辊的热传导达到热平衡状态后,轧辊孔型的径向尺寸处于稳定状态。

所以,对于精轧产品,往往需要预先对轧辊进行加热,这样就可以在轧制一开始便消除这一因素的影响,保证精轧产品的质量要求。

第三章轧辊调整机构与上辊平衡装置完整PPT

第三章轧辊调整机构与上辊平衡装置完整PPT
第三章:轧辊调整机构与上辊 平衡装置
计划学时:6学时
主要内容: 压下装置的作用与分类:手动压 下、电动压下及结构设计;力分析 与电机选择。液压压下特点与应用。 上辊平衡装置的作用与分类,结构 特点;平衡力的确定。
第一页
2
第二页
§3-1轧辊调整装置的类型
一、轧辊调整装置
1、作用:
• 调辊缝、轧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尤其是初轧、钢坯、 型钢轧机等。
13
第十三页
• 采用卧式电机
电机与压下螺丝成交叉布置,这样必须加蜗杆减速机; 采用这种装置的速比较大,适用于压下速度较慢的(20— —40mm/s)的四辊可逆式粗轧机。
例:国产1700热连轧四辊可逆式粗轧机压下装置。通过卧 式电机(150/300 kw, 480/960rpm)——圆柱齿轮副 速比 i=1— —蜗杆(速比 i=12.75)——压下螺丝(四线蜗杆);其压下 速度为9.6—19.2mm/s。
• 两套系统既可单动又可联动,以满足轧辊平行度调整的 要求。
22
第二十二页
2、结构形式:
四辊轧机电动压下一般采用圆柱齿轮—蜗轮蜗杆,或二 丝杆可用液压马达级直接蜗驱动杆以加快传其调动整过形程。式,后者速比大。还有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的, 速比大但结构复杂,制造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电机的最大力矩小于最大堵转力矩,电机无法启动以消除堵塞现象。
国产1700精轧机座压下装置传 动示意图
26
第二十六页
第十一页
§3—2 电动压下装置
电动压下装置是最常用的上辊调整(压下)装置,它的结构 与轧辊的移动距离、压下速度和工作频率有关。一般按压下 速度分为两类:即用于可逆式热轧机快速压下装置与用于板 带精轧机的慢速压下装置。

(轧制成形设备教学课件)第3章轧辊调整机构及上辊平衡装置

(轧制成形设备教学课件)第3章轧辊调整机构及上辊平衡装置

2.中辊手动调整装置 三辊型钢轧机的中辊是固定的,中辊调整装置只是按照轴 承衬的磨损程度调整轴承的上瓦座,保证辊颈与轴承衬 之间的合适间隙 ,调整量较小,常用斜楔机构。 3.下辊手动调整装置 三辊型钢轧机上,下辊调整装置的作用与上辊调整装置作 用相同,即调整辊缝。 结构有: 压上螺丝式:圆柱齿轮传动,优:调整量大。 斜楔式: 横楔式:用于横列式轧机 纵楔式:用于纵列式或连续式轧机。 4. 应用 主要用于型钢轧机和线材轧机 P11图1-6:手动压下、压上装置
(2)采用卧式电动机
传动轴与压下螺丝交叉布置,圆柱齿轮和蜗轮副联合传动。 用在压下速度不太快的板坯轧机上。
注:自整角机是 利用自整步特性 将转角变为交流 电压或由交流电 压变为转角的感 应式微型电机, 在伺服系统中被 用作测量角度的 位移传感器。
4、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
快速电动压下装置由于其压下行程大,压下速度快、动作繁、而且不带 钢压下,故生产中易发生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 原因:由于操作失误、压下量过大等原因造成卡钢、“坐辊”或压下螺丝 超限提升而发生压下螺丝无法退回事故。此时,压下螺丝上的载荷超过了 压下电机允许的能力,电机无法启动,上辊不能移动、轧机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为了处理堵塞事故,很多轧机都专门设置了压下螺丝回松机构。
第3章 轧辊调整机构及上辊平衡装置
3.1 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与类型 一、作用
(1)调整轧辊工作辊轴线的距离,即调辊缝(压下量,平 行度); (2)调整轧制线位置; (3)调整轧辊轴向位置,使有槽轧辊对准孔型; (4)对钢板轧机,调整辊型; (5)更换轧辊或处理事故时,需要的操作。
二 分类
(1) 按用途分 径向调整装置:平行度、辊缝、轧制线 轴向调整装置:对准孔型、辊型 (2)按调整对象分 上辊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二三四辊轧机上,手动、电动、液压 下辊调整装置(压上装置) 板带轧机、三辊型钢轧机, 中辊调整装置 三辊轧机 立辊调整装置 特殊轧机轧辊调整装置 (3)按驱动方式分 手动调整装置 优:结构简单、价格低;缺:压下速度低 电动调整装置 液压调整装置 优:响应快、反应短、调整精度高;缺:费用 高、行程有限。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轧钢机换辊作业安全,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作业程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轧钢机换辊作业。

第三条本规程是轧钢机换辊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作业人员必须遵守。

第四条作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二章作业前的准备第五条作业前,作业人员应熟悉轧钢机换辊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按照规范进行训练。

第六条轧钢机换辊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第七条作业前,必须确认已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八条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穿戴符合规定的工作服,并核实是否已配备好个人防护装备。

第九条作业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配套设备是否完好,操作是否正常。

第十条作业前必须了解所使用的辊子的参数和装卸方法,确保操作正确。

第三章换辊操作规程第十一条作业开始前,应由作业负责人组织人员到场,进行操作研讨和分工。

第十二条换辊操作前,应先确认轧钢机已停机,并断开电源。

第十三条所使用的辊子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或其他杂物,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换辊操作必须配备专职工人,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的经验。

第十五条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换辊操作,不得乱用其他工具或设备。

第十六条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换辊,严禁随意违反规定。

第十七条换辊过程中必须注意辊子的重量,使用合适的设备进行搬运,防止辊子滚落造成意外事故。

第十八条换辊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配合紧密,确保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第十九条换辊结束后,必须先清理作业现场,再进行设备的重新启动。

第二十条换辊作业结束后,必须对辊子进行检查,确保装卸工作质量。

第二十一条换辊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总结操作经验,完善作业程序。

第四章安全控制措施第二十二条作业人员在进行换辊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换辊作业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十三条换辊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无经验或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轧辊调整机构与上辊平衡装置(4)PPT课件

轧辊调整机构与上辊平衡装置(4)PPT课件
为处理堵塞事故,很多轧机都设置了压下 螺丝回松机构。
§3 带钢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
§4 上轧辊平衡装置
重锤式平衡装置
液压式平衡
§5 轧辊的轴向调整及固定
轧辊调整示例1:型钢轧机
宝钢2030轧机CVC轧辊轴向调整装置
整装置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
造成阻塞的原因: 卡钢:由于主电机事故,轧件被卡在轧辊
之中,造成压下螺丝承受轧制力时,辊超限提升。由由误操作引起, 使轴承座贴紧机架的上横樑。
在阻塞过程中,压下传动系统被迫停转, 传动系统的动能被释放,使得阻塞力矩大 于电机的堵转力矩,电机无法再启动。
一、快速电动压下装置
工艺特点: 1. 快速、大行程、频繁;如初轧机、可逆
轧机、板坯开坯轧机等。 2. 不带轧制负荷压下,即不带钢压下。 为满足上述工艺要求,压下装置应具有如下 性能:
1. 传动效率(采用园柱齿轮); 2. 传动系统的(如用立式电机); 3. 考虑阻塞事故; 4. 自锁性能好,不能自动回松; 5. 可同步和单独调整。
2)直接转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 式;
3)圆柱齿轮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
4)蜗轮蜗杆传动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
§2 电动压下装置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轧钢机换辊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轧钢机换辊操作的安全性,本规程制定了轧钢机换辊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措施,以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操作程序1.换辊前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劳动手套、耐火服装等。

(2)轧钢机停机后,应关闭动力电源,并将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3)检查轧钢机换辊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漏电等安全隐患。

2.辊缸的拆卸(1)使用专用工具将辊缸固定螺栓拧松。

(2)将辊缸从轧钢机上拆下,并将其放置在安全的固定位置。

3.辊缸的清洗与检查(1)用清洁剂清洗辊缸内外表面的杂物和油渍,确保表面干净无污染。

(2)检查辊缸内外有无裂纹、齿轮损坏等质量问题,确保辊缸完好无损。

4.辊轴的拆卸与更换(1)使用专用工具将辊轴的螺母拧松,并将其取出。

(2)检查辊轴表面是否磨损严重,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5.辊缸的安装与固定(1)将新辊轴放入辊缸中,并用专用工具将辊轴螺母拧紧。

(2)将固定螺栓拧紧,确保辊缸安装牢固可靠。

6.辊缸的调整与润滑(1)调整辊缸及辊缸座的位置,确保辊缸工作时与辊轧之间的间隙符合技术要求。

(2)在辊轴与辊缸接触面上涂抹润滑脂,保证辊缸良好的工作状态。

7.操作后的清理工作(1)清理现场杂物,确保周围环境整洁。

(2)清掉辊缸上的润滑脂和杂质,保持辊缸表面清洁。

第三章安全注意事项1.在操作前,必须熟悉轧钢机换辊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规定,未接受专业培训和指导的人员禁止进行换辊操作。

2.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以免发生卡入辊缸等事故。

3.在换辊过程中,禁止随意触摸辊轮和辊缸,以避免被夹伤。

4.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辊缸和辊轴的位置,确保辊轧与辊缸之间的间隙达到工艺要求。

5.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轧钢机的电源是否断开,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6.换辊作业必须在固定的工作台上进行,并确保工作台稳固可靠,以免发生滑倒或坠落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采用电动压下和液压压下相结合的压下方式。 在现代的冷连轧机组中,几乎全部采用液压压下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2、慢速电动压下装置主要结构形式 由于慢速电动压下的传动速比高达1500~2000,同时又要求 频繁的带钢压下,因此,这种压下装置设计比较复杂,常用的 慢速电动压下机构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种是由电动机通过两级蜗轮蜗杆传动的减速器来带动压下 螺丝的压下装置,如图3—7所示。它是由两台电动机传动的, 两台电动机1之间是用电磁离合器3连接在一起的。当打开离合 器3之后可以进行压下螺丝的单独调整,以保证上轧辊调整水平。 这种压下装置的特点是:传速比大、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低、 造价球面蜗杆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不 断的发展与完善,这种普通的蜗轮蜗杆机构已逐步被球面蜗轮 蜗杆机构所代替。这样一来不但传动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传动 平稳、寿命长,承载能力高。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第二种是用圆柱齿轮与蜗轮蜗杆联合减速的压下传动装置,如 图3—8所示。它也是由双电动机1带动的,圆柱齿轮可用两级 也有用一级的。在两个电动机之间用电磁离合器3连接着,其目 的是用来单独调节其中一个压下螺丝的。为了使传动装置的结构 紧凑,可将圆柱齿轮与蜗轮杆机构均放在同一个箱体内。这种装 置的特点是:由于采用了圆柱齿轮,因此传动效率提高了,成本 下降了,所以这种装置在生产中较前一方案应用更为广泛,通常 多用热轧板带轧机上。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3.3轧辊辊缝的对称调整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辊缝对称调整是指轧制线固定下来, 上、下工作辊中心线同时分开或同时靠 近。图3—3为德国德马克公司高速线材 轧机精轧机组的斜楔式摇臂调整机构。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3.4 电动压下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1 作用: 调整轧辊之间的距离、 移动速度及精度。 又可将电动压下装置 分快速和慢速两种压下装置。 快速电动压下装置: 不“带钢”压下的压下装置 慢速电动压下装置: “带钢”压下的压下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2 对快速电动压下装置的要求是: 采用小惯量的传动系统,以便频繁而快速启动和制动; 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 必须有压下螺丝回松装置。 压下螺丝的回松装置 由于初轧机、板坯机和厚板轧机的电动压下装置 压下行程大、速度快、动作频繁、而且是不带钢 压下,所以常常由于操作失误、压下量过大等原 因产生卡钢、“坐辊”或压下螺丝超限提升而发生 压下螺丝无法退回的事故。为处理堵塞事故,这 类轧机都专门设置了压下螺丝回松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第三章 轧辊调整、平衡 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二辊可逆粗轧机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结构特点
二辊轧机由主传动系统、轧机机架装置、轧机压下系统、上轧辊平衡装置、 轧辊装配、轧制线高度调整装置、快速换辊系统、轧机导卫装置和冷却装置、 机架辊装置等组成。轧机压下系统为两侧电动压下。压下装置设有辊缝仪(顶 帽传感器)。轧制线高度调整装置安装在机架下部,用于调整轧线标高和更换 轧辊。快速换辊装置为全液压推拉的快速换辊机构,用于轧辊的更换。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3、慢速电动压下装置的特点 慢速电动压下主要用于板带轧机上,故也称板带轧机 电动压下装置。由于板带轧机的轧件既薄又宽又长, 且轧制速度快,轧件精度要求高,这些工艺特征使它 的压下装置有以下特点: (1)轧辊调整量小。上辊最大调整量也只有200~300 毫米。在轧制过程带钢压下最大10~25毫米,最小只 有几个毫米,甚至更小。 (2)调整精度高,调整精度都应在带钢厚度公差范围 之内。 (3)经常处于“频繁的带钢压下”的工作状态。 (4)压下装置必须动作快,灵敏度高,这是板带轧机 压下装置最主要的技术特性。这就要求压下装置有很小 的惯性,以便使整个压下系统有很大的加速度。 (5)轧机轧辊的平行度的调整要求很严,这就要求压 下装置除应保持两个压下螺丝严格同步运行外,还应便 于每个螺丝单独调整。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3.2轧辊手动调整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斜楔调整方式(图3—1a); 蜗轮蜗杆传动压下螺丝调整方式(图3—1b)。 在初轧机、板坯轧机和板带铸轧机上,当轧辊重车后, 需重新对中轧制线。下辊位置的调节主要靠改变辊承 座下垫片的厚度来实现。在现代化的带钢连轧机组中, 为换辊后迅速准确调整轧制线,采用液压马达驱动的 纵楔式下辊调整机构,如图3—2所示
二辊可逆粗轧机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3.1 轧辊调整装置 的用途及分类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轧辊调整装置的用途有: (1)调整辊缝,以保证轧件按给定的压下量轧出所要求的断面 尺寸及产品精度。 (2)在生产线上,调整轧辊与辊道水平面间的相对高度位置, 在轧机上,调整各机座间轧辊的相对高度位置,以保证轧制线 高度一致。 (3)在型线轧机上,调整轧辊轴向位置,以保证轧辊对准孔型。 (4)在板带轧机上要调整轧辊的轴向位置或径向位置,目的是 改变辊型来控制板形。
轧辊调整、平衡及换辊装置
第三种行星齿轮传动的电动压下机构(图3—10), 它是由立式电机通过三级行星齿轮传动压下螺丝,电机 轴与压下螺丝同轴配置,行星架与行星轴连接在一起,第 一级和第二级行星轮及行星架支撑在外面齿圈的架体上, 外面齿圈的架体和第三级行星轮及行星架支撑在压下螺丝 上,整个传动装置和立式电机与压下螺丝一起上下移动。 这种传动方式效率高,可消除压下螺丝花键中的滑动摩 擦损失。由于太阳轮始终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在齿面单 位压力一定条件下,同上述普通电动压下机构相比,该装 置结构紧凑,转动惯量小,加速时间短,压下调整灵敏, 适合用于精轧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